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但是想要撞破这关城的大门谈何容易
在大门的另一端,许多秦军士卒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在门上面,硬是挡住了撞城木的撞击!
而在潼关城下,许多魏军士卒已经架起了云梯,顺着云梯不断往上爬。
只看那个魏卒嘴里咬着一柄环首铁刀,双手攀爬云梯,好似一只敏捷的猴子,三两下就窜上了城头上面。
当然了,这潼关的城墙可不同于一般的城墙,潼关的城墙用青石条砖打造,格外的坚固。
而且潼关座山环水,三面大山,屹立于崇山峻岭之间,所以依托着山脉而建造的潼关,其城墙的地基实在是一些陡坡,而且陡坡极高,上面还建造着重重壁垒。
从下往上看过去,都完全看不见顶端的城楼!
望着这么一座雄峻的关城,任谁都会望而生畏的!
在爬云梯的过程中,其实是有好多魏军士卒丧生的,不是被流矢射中,坠落下去,几乎粉身碎骨了。就是直接被上面的敌人挥舞着长矛长枪戳死,亦或是被挑飞了下去!
而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攻击一方的魏军更是铆足了劲,前赴后继地冲了上去。
不少的魏卒都推动着幔,亦步亦趋的前行,而幔上面则是布满了箭矢,好似刺猬一般。
而在望楼那里,高高的望楼几乎与潼关的高度持平,敌我双方的弓箭手们在那里对射,死伤基本一致,不过总体来说,还是秦军的一方在压着魏军的一方在打的!
潼关上下,喊杀声冲天,不过死伤最为惨重的还是魏军。毕竟处于进攻的一方,好多人都还没有短兵相接,就已经在前行的道路上倒在了血泊里。
冉闵在远处的山坡上看见这种炼狱一般的场景,有感而发道:“撼山易,撼潼关难啊!”
“鸣金收兵吧!”
“遵命!”
很快,得到撤退的鼓声的魏军将士们如蒙大赦,都如潮水一般退去。
冉闵在中军大帐击鼓聚将,他环视一周,对在场的人沉声道:“列位,咱们进攻潼关不过两日,已经阵亡了三千多人,这场仗是拿命去填啊!明日,咱们便在潼关外面的梅林驻扎下来,厉兵秣马,养精蓄锐,不再进攻潼关。”
“这……”
闻言,众将都表示很不理解。
吕乾当即道:“大王,可是不进攻潼关,咱们如何兵进关中潼关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不拿下潼关,咱们在梅林待着有何益处”
“是啊!”
众将都纷纷附和道:“潼关险要,秦军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而潼关的背后就是关中了,所以他们的粮草辎重和兵马的调动都十分容易。就算是咱们在这里与秦军对峙,只怕最后吃不消的会是咱们魏军啊!”
对于潼关的险要,冉闵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雍、司、冀三州之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而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
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隆要。
冉闵眯着眼睛道:“列位,请你们放心。要不了多久,咱们就能攻破潼关了!”
是什么给了冉闵如此大的自信众将都是一头雾水的,但这是冉闵的命令,所以不敢质疑,只能是乖乖的去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第0393章 归顺
长安。
姚襄正提着笔杆子在那里批阅奏章,偶尔累了,还舒展了一下自己的臂膀,松松手指头,惬意得很。
值得一提的是,姚襄的手臂很长,把手臂平直地放下来,居然能过膝盖!要知道姚襄可不是一个侏儒,而是身高尺五寸的伟男子。
不过奇人异相,这也是挺正常的。
传说中,舜帝与项羽都是重瞳,这是帝王之相,而蜀汉先主刘备的耳朵特别大,手臂垂放下来也能超过膝盖,这也是奇相!
所以姚襄打从一出生,就格外地受到父亲姚弋仲的重视。
而姚襄十七岁时,雄健威武多才多艺,明察善于安抚笼络人,故获得民众爱戴和敬重,众人并因此请求姚弋仲立姚襄为继承人。姚弋仲起初以姚襄不是长子,没有同意,百姓来再三请求的每天都有上千人,于是姚弋仲授予他兵权。
姚襄曾经追随姚弋仲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在雍国建立之后,姚襄就马上被立为了王太子。
姚弋仲率军出征,姚襄自然是留守长安,以备不测的。
但是姚襄万万没想到,意外真的来得那么快!
“殿下!殿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匆匆忙忙闯进来的是一个中年的儒生,不穿戴官服,但是衣冠楚楚的,只是此刻看上去却十分的慌张。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姚襄颇为器重的长史,太原人王亮。
不过这王亮是一个做事挺稳重的人,怎么还如此毛毛躁躁的
姚襄不禁眉头一皱:“王大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般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殿下,祸事了!”王亮哭丧着脸道。
“什么祸事了,你慢慢说。”
王亮说道:“殿下,昨日不是有蒲洪的人向咱们报丧吗咱们置之不理,可是事情似乎是真的!”
“你说什么”姚襄此时也不能淡定了,嚯地站起身,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王亮跺脚道:“事情是这样的。殿下,今日有一些从河东逃回来的士卒都说,大王与姚益殿下、姚若殿下他们已经先后战死,我雍军主力全军覆没了。而且……现在冉闵已经率军西进,在进攻潼关了!”
“……”
过了好半晌,姚襄这才回过神来,喃喃自语道:“不……不可能。父王怎么会如此轻易就战败了前几日,不是说父王只是被围困于邙山吗蒲洪的秦军是干什么吃的难道他们见死不救”
“殿下,请你冷静一点。”王亮苦笑着道,“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依我看,不如召集诸文武议事吧,眼下魏国大兵压境,来势汹汹,压力虽全在蒲洪那里,但是对于大王之死,咱们必须要给臣民们一个交代啊!”
闻言,姚襄点了点头,随即召集群臣前来银光殿议事。姚襄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群臣,最后高坐在宝座上,三缄其口,沉默不语。
姚襄的十弟姚定当即愤愤不平地道:“太子,父王和大哥、二哥是被冉闵杀死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咱们一定要给父兄报仇雪恨!”
“不错!”姚襄的二十四弟姚苌亦是一脸愤慨地道,“冉闵这个奸贼,恶贼!现在秦军不是正在同魏军交战吗五哥,请你给我一支人马,我一定砍下冉闵的首级给你带回来!”
看着眼前群情激愤的一幕,还有几个弟弟都咋咋呼呼的,一副要为父兄报仇雪恨的模样,姚襄是倍感头疼,不过作为一名上位者,姚襄还是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
“肃静!”
姚襄这么呼喝了一声,果然有效果,没过多久,整个大殿就安静下来了。
姚襄接着沉声道:“列位,不是我姚襄不想给父兄报仇雪恨,而是形势不允许。眼下秦军与魏军正在潼关交战,这一时半会儿地也分不出高下。但是无论是秦军战胜了,还是魏军战胜了,其形势对于我雍国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魏军战胜了,他们就会长驱直入,率先进犯我雍国的长安,消灭我羌人势力,随后冉闵所率的魏军才会挥师向西,继续消灭蒲洪的氐人势力,一统关中!而秦军战胜了呢秦军战胜了,蒲洪也不会放过咱们雍国的。”
“早在父王还在世的时候,父王与蒲洪便是貌合神离,明面上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私底下却还是少不了勾心斗角的,有的时候甚至还因为争抢土地和水源爆发了冲突。而现在我雍国的主力,已经在邙山之战中全军覆没了,长安这里,不过几万的弱旅,所以无论是秦军还是魏军,都不是我羌人能够抵挡住的。而连自保都不成,又何谈为父兄报仇雪恨呢”
听到这番话,年纪小但是通权略的姚苌冷静了下来,不再言语。
但是粗枝大叶的姚定却还是咬着牙道:“太子!五哥!你都忘记了父兄们生前对你的关照了吗可是你现在怎么连是是非非都分辨不出来了呢你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贤明孝友的五哥吗”
“不明辨是非的人是你!”
姚襄怒斥了一声:“姚定,退下!”
姚定张了张嘴,还想要争辩一些什么,可是长兄如父,加上姚襄又是太子,所以姚定再不满,也只能是将这口气咽下去了。
姚襄郑重其事地道:“诸位,现在的形势对于我雍国来说,十分的不利。没有足够的军力,咱们已经无法再关中立足了。根据逃回来的将士说,父王在生前留下了遗愿,就是让我率领部族南迁,归顺晋国。”
“这是父王最后的遗愿,难道我们不能完成吗”
“什么归顺晋国”
听到这话,在场的大臣都不禁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中书监尹赤一脸困惑地问道:“太子,此事属实吗”
“这是确有其事的。”姚襄叹了口气说道:“其实父王在生前就与我谈论过的。咱们羌人苟全于乱世,立足关中,只是为了争夺自己的生存之地,而现在的形势又是如此的混乱。放眼天下,能够别具一格,不计前嫌地接受我们羌人的,估计就是东晋一家了。”
尹赤闻言,顿时拉下脸说道:“殿下此言差矣。投奔晋国,就是寄人篱下!而且咱们羌人世居西北,我雍国与晋国更是并不接壤的,想要投奔晋国,就必须要经过秦地,但是蒲洪岂肯轻易放行”
“我相信在晋国一定会有我们羌人的用武之地的!”
姚襄信誓旦旦地道:“晋国如今出了一个桓温,一战而灭成汉,难道这不是东晋要雄起的征兆吗将来晋国克复中原了,平定天下了,咱们也一定能重新回到关陇故土,休养生息的。”
“我不同意!”
“我也不同意!”
“太子殿下,三思啊!”
群臣都表示反对,当然了,还有不少人是保持沉默的。而其中反应最为激烈的当属尹赤、王黑、伏子这些人!
他们的部落世居关陇,逐水草而居,现在好不容易安顿下来了,还要大老远的跑到晋国去
而看到反对的人这么多,姚襄这一时之间也是动摇起来了。毕竟归顺晋国的这个想法是姚弋仲的,现在姚弋仲是已经过世了,究竟要不要遵照他的这个遗愿,姚襄还是左右为难的。
第0394章 投奔谁
世人对姚襄的评价是:雄健威武,多才多艺,明察是非,善于笼络人心。
但是对于权略之道,姚襄还是明显不精通的。
而姚襄的二十四弟姚苌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他暗自寻思了一阵,终于站出来说道:“五哥,你看这样行不行。父王生前的遗愿是让你率领部族南迁,投奔晋国。但是父王现在过世了,形势大变,而五哥你一旦要完成父王的遗愿,势必要与我羌人的根本利益发生冲突的!”
“五哥,你不妨好好想想,父王要你率领部族归晋的根本用意何在难道是要你谋一个一官半职的,在晋国过上每日华衣美食,美人美酒的好日子吗”
“不,不是的!”
姚苌掷地有声地道:“父王的根本用意,是为了保全我羌人的元气。而一旦依附于他国,就势必要受其牵制,也只有在晋国,东晋的那些士族瞧不上咱们羌人,咱们才能在晋国扎根下来,繁衍生息!可是,这是咱们羌人所追求的吗”
“不对,我们羌人世居西隅,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陇右平原上,故土难离。而一旦五哥你执意南迁,归顺晋国,势必就会让我羌人发生分裂的,难道这是五哥你想要看到的吗”
闻言,姚襄不禁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二十四弟,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知道可是咱们除了投奔晋国,如之奈何”
是啊,除了投奔晋国,姚襄还能何去何从
投奔秦国
算了,蒲洪这厮心狠手辣,腹黑得很,一个不留神,说不定哪天就把他们羌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的。
投奔西凉
算了吧,西凉的张骏应该是不会接受的,毕竟在他的认知里,羌人侵略成性,而且他所控制的地盘,过去好大一部分都是羌人世代栖息的祖地,难保这些羌人迁徙到陇右平原上,不会给他制造各种麻烦,甚至最后鸠占鹊巢!
投奔魏国
这是滑天下之大稽!
冉闵前不久刚刚杀了姚襄的父兄,他若是敢投奔魏国,估计不被天下人唾骂,口诛笔伐,治下的羌人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投奔燕国代国
这个更不现实了,这两个国家基本上都是以鲜卑人为主的,极度排外,所以是不会接受他们羌人的。更何况,从关中到燕代,隔着这么老远,姚襄怎么率领部族赶过去
所以说,这最后的选择就是晋国了,投奔晋国,无疑是姚襄的最佳选择。
唉,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若是可以选择的话,姚襄当然想自己当老大,自己单干了,可是实力不允许啊!
姚苌道:“五哥,其实咱们可以投奔秦国的。”
“什么投奔蒲洪你让我投奔蒲洪”姚襄愣住了,好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说景茂,你没有糊涂吧你竟然要我率领族人投奔蒲洪蒲洪可不是一个好相与之辈,其外宽内忌,善于投机倒把,笼络人心,一旦我率众投奔他,短时间内蒲洪还不敢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但是他这个人,就是喜欢耍阴招,难保他将来不会卸磨杀驴啊!”
姚襄愤愤不平地道:“更何况,蒲洪跟冉闵一样不是什么好东西!父王被围困在邙山的时候,秦军本来是可以来支援的,可是他们硬是撤出了河东,让父王腹背受敌!可以说,父王之死,他蒲洪就是一个帮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