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阿英。”

    “儿臣在。”

    “你一定要牢牢记住。儒家士子可以用,但不能太过重用。以法治国,国家才能强盛,社稷才能长治久安啊!”

    “孩儿谨记。”

    冉闵的车队,很快就抵达曲阜。

    在曲阜的城门口,孔懿以及曲阜当地的官吏都出迎。

    冉闵勉励了孔懿几句,并加封他为衍圣公,世袭罔替,奖赏良田财物不计其数。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历朝历代孔氏的后人都得到重用,其家主更是被封官赐爵。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孔腾为奉祀君,专管祭祀孔子的事务,此为奉祀孔子之始。

    后代孔子的几代后人就被封为奉圣亭侯,直到现在,冉闵才加封为衍圣公。

    在祭祀孔庙的那一日,冉闵身穿红色圆领公服,头顶黑色金边三梁冠。

    正统的中华雅乐,柷、敔、琴、瑟、埙、箫、鼓、笙、钟、磬等多种乐器合奏;舞生则左手执龠,右手执翟,排列整齐地跳起了释奠礼专用的“六佾舞”。

    执士们身穿白色深衣,头顶“四方平定巾”,与献官们共同完成了读祝、三献等祭祀的主体部分。

    随后,冉闵又与皇太子冉明以及群臣跳佾舞。

    佾舞继承了上古时代汉民族祭祀天地和庆祝丰收与战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是唯一保留下来的汉民族舞蹈。

    祭孔的最重要议程是三献礼。

    主祭人冉闵要先整衣冠、洗手后才能到孔子香案前上香鞠躬,鞠躬作揖时男的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的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三献,分初献、亚献和终献。

    初献帛爵,帛是黄色的丝绸,爵指仿古的酒杯,由正献官将帛爵供奉到香案后,主祭人宣读并供奉祭文,而后全体参祭人员对孔子像五鞠躬,齐诵《孔子赞》。

    “孔圣人,居阙里。

    依尼山,临洙泗。

    求真知,养浩气。

    开儒教,惊天地!……”

    “坐杏坛,课弟子。

    从三千,难胜计。

    七十二,皆贤士!……”

    “荡荡乎!孔圣人!

    焕焕乎!其有文!

    巍巍乎!孔圣人!

    炳炳乎!其有仁!”

    亚献和终献都是献香献酒,分别由亚献官和终献官将香和酒供奉在香案上,程序和初献相当。

    在祭祀完孔子之后,冉闵的出巡队伍一路向西,过黄河,入平原,进入冀州。




第0481章 天子断案
    还没冀州,刚刚出了济南郡不久,冉闵就安耐不住自己的性子,与冉明换了一身游侠的装束,骑上骏马,就一路快马加鞭进入了平原的地界。

    “父皇……”

    “嗯”

    “哦,爹,咱们为什么不要脱离出巡的队伍,微服私访呢”冉明颇为不解。

    冉闵一向喜欢气派,每次出巡都大张旗鼓的,弄得人尽皆知。可是这一回为什么偏偏要微服私访呢

    冉闵勒住了马儿的缰绳,笑着道:“阿英,我出巡的目的何在是为了视察地方,照顾民生的,但是大张旗鼓的出巡,天子亲至,各地的官吏一定会有所准备。到时候咱们看见的,可能就不会是实情了。而微服私访不一样,官吏们没有准备,咱们能看见最真实的一面啊。”

    “噢!原来如此。”

    冉明又颇为困惑地道:“可是爹,各地方的官吏应该没那么大的胆子吧。这般遮遮掩掩,已经是犯了欺君之罪啊!”

    “哼,欺君之罪算什么有的贪官污吏,他们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已经足够夷灭三族的了!”

    这时,冉闵他们已经进入了城郊,在一棵乘凉的大树下面,他们看见了一个十多岁的少年郎正在大声哭泣,眼泪哗啦啦掉下来,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冉闵感到很好奇,于是过去问话:“小哥,你哭什么”

    少年郎抽噎着道:“大老爷,我卖

    炸糍粑的铜钱,被偷去了。”

    炸糍粑,是传统小吃,属于年节食品,柔软细腻,香甜可口,食用方便,是招待客人、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

    钱被偷了

    冉闵一时之间来了兴致:“到底怎么回事”

    “小的名唤张小友,我父亲靠炸糍粑卖来维持生活,供我读书。放学后,我帮助父亲提糍粑上街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刚过就卖完了!”

    说着张小友又不禁泪如雨下:“在回家路上,我看见路旁的大树下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便坐下来休息。怎知我一坐下来,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等我醒来时,一摸篮子里的钱,发现被偷去了。”

    冉闵听后,沉吟了一下,忽然有了主意:“小哥,你先不要着急。”

    “阿英。”冉闵从怀里掏出了一块令牌,是为九龙玉令:“你带着这块令牌去县衙,找到当地的县令,我要亲自升堂过问。”

    “诺!”

    不多时,冉明便带着县令已经十几个官差赶到城郊。平原县的县令姓曾,他一看见这九龙玉令就吓得快趴下了!

    曾县令是七品官,朝廷命官,毕竟是见多识广的,这九龙玉令他没亲眼见过,但是也曾听说过这是皇帝陛下的信物,手持九龙玉令,便是天子亲至,威力不下于尚方宝剑!

    而一听说冉闵真的到平原县了,曾县令赶紧带着衙差屁颠屁颠地跑过来。

    “陛……”

    冉闵摆了摆手说道:“我是大梁来的御史,眼下要审一件案子。县令大人,还请你配合。”

    “当然,当然。”曾县令急得满头大汗。

    于是冉闵便叫官差们把石头抬到一间祠堂里面说是要审它。

    霎时间,从京城来的御史大人审石头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人皆知,第二天百姓急先恐后地涌进祠堂,都想亲眼看看御史大人审石关泊奇案。

    冉闵威风凛凛地坐在临时摆高的公堂上,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你这块石头,人家坐在你身上打盹,弄得他卖糍粑的钱不见了,定是你偷了,快从实招来,以免受刑。”

    冉闵一连问了三声,石头却沉默不言。

    冉闵看见石头不做声,顿时怒目一睁喝道:“这块顽石死不开口,打它三十大板。”

    石头挨打后,仍旧没有做声!

    冉闵又喝道:“再打三十大板,看它招也不招。”

    这时,看的人挤了一祠堂。

    冉闵笑着开口说:“列位乡亲父老,这顽石偷了钱,死不承认,我看这张小友真可怜,大家就伸出友爱仁慈的手,每人送他一枚钱,好不好”

    大家听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好!我们听您

    的话。”

    毕竟是民风淳朴的,经过这些年的变法,百姓家里是挺富足的,所以都能拿的出闲钱来做善事。

    冉闵命人守住祠堂左右两边的小门,不准任何人出去,在大门口放了一只装了水的木桶。

    随即,冉闵走到木桶前,带头投了一枚铜钱下去,然后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看老百姓,一个人就投一枚钱于水桶中。

    一人、两人、三人……。

    当有一个汉子将铜钱投入水中时,冉闵发现水面上浮现了一层油膜。

    冉闵便喊道:“把这偷钱的贼抓起来,带上公堂!”

    这一大喝,令众人莫名其妙,议论纷纷,每人心里都想:“包大人是凭什么说这汉子是偷钱贼”

    冉闵重新升堂,开口问汉子:“你叫什么名字,家住那里”

    “我叫王小三,家住王家村。”

    “你是如何偷张小友的钱的,从实招来。”

    “大老爷,小人没有偷他的钱,真是冤枉啊!还望大人明鉴。”

    “证据在此,你还想抵赖。”

    于是冉闵拿起那块起油膜的铜钱,大声地说道:“各位乡亲父老,张小友是卖滋粑的,铜钱丢入篮中,难免沾有油渍,钱一旦投入水中,就会浮现油膜。”

    “我想每个人出门带钱,若发见钱上有油渍,大都会洗干净的,免得弄脏衣服。因此我便心生一计,引诱乡村父老及过路行人,都来看审石头怪案。”

    “偷钱的贼大概自己会混进来看希奇的,如果是这样,就正合我意了!各位乡亲今天能破案全赖大家支持合作,谢谢!”

    王小三听完冉闵的话,吓得面如土色,连忙爬在地板上,叩头如捣蒜,承认自己偷了张小友的钱,恭恭敬敬地把钱拿了出来,听从冉闵的处罚。

    这案子刚刚了结,到了下午,便有两个妇人为了一个孩子闹上公堂。

    孩子太小,还在牙牙学语的年纪,懵懂无知。所以仅凭两个妇人的供词,是无法判断这小孩究竟是谁的,而小孩又无法自辩。

    于是冉闵想出了一个主意,让两人一人拉小孩的一只手,谁拉赢了那个小孩就是谁的,在经过一番拉扯之后,其中一位含着泪松开了手,但是最终冉闵却把小孩判给了那位妇人。

    别人不明其理,问之,冉闵说道:”谁会忍心让自己的小孩受到伤害啊!她放手是因为她心疼她的孩子!你没看见她是含着泪的吗。”

    后来冉闵就把孩子还给了这位母亲。

    至于另一个妇人,则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第0482章 俏寡妇
    冉闵此次出巡的目的地就是襄国。

    话说冉闵的岳父,皇妃黄月婵之父黄韶已经过世,头七刚过,于情于理,冉闵都可以到他的灵堂里吊唁一下的。

    当然了,以冉闵的身份,天子之尊,只需要派一个宦官吊唁就好。但是出巡的路线刚好是襄国,所以冉闵也会去黄府祭奠黄韶的。

    “陛下,天色已晚,不如您就留在寒舍一住吧。”这时,寡妇李氏站出来向冉闵说道。

    这俗话说得好,要想俏一身孝。穿着一身朴素的孝服,哭得梨花带雨,泪痕犹在,风韵犹存的李氏着实是挺俊俏的,不过就是年纪有点大了,四十多岁,生过三个儿女的娘亲!

    “朕正有此意。”

    闻言,李氏傻眼了。

    这本是她的一句客套话,谁知冉闵还顺杆往上爬了

    若是襄国是平原、曲阜这些小地方,没有皇帝居住的行宫倒也罢了。可是襄国可是有着一座金碧辉煌,大气磅礴的宫殿群的!

    襄国为羯赵国都共十年,历石勒、石弘、石虎、石祗等帝。

    当年石勒修建襄国城,城墙可卧牛,故称卧牛城,建平城四周有四个子城拱卫,以年号称做建平大城,石勒引达活泉水周流城内,城开四门,以北苑作为襄国大市。

    襄国城经十年建造完工!

    而襄国城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巍峨壮观的宫殿群所焕发出的帝王气概。

    有偌大的建德宫冉闵不去住,住到他们小小一座黄府算怎么回事

    不过,冉闵既然这么说了,李氏等一干黄府的人自然不好拒绝,连忙让人收拾一间最好的厢房,让冉闵入住。

    到了晚上,冉闵便与黄府的这一大家子吃饭。

    看着已经出落得宛如熟蜜桃一般的黄玉婵,冉闵不禁色心大动:“玉婵已经许配人家了吗”

    黄玉婵闻言,受不了冉闵眼中散发的灼热的光,不禁有些羞赫地低下头。

    李氏回答道:“陛下日理万机,可能不知道。我家玉婵三年前就已经嫁到了河东杨氏,只是嫁的夫君命薄,以玉婵无所出为由,休了她。眼下玉婵还是单身的。”

    “这杨家儿郎倒是善人。”

    冉闵点了点头,对于黄玉婵的前夫表示赞许。

    其实在这个时代,女子丧夫是完全可以改嫁的。但是在世家门阀里面就不一样了,女子守节,洁身自好,这是一定的要求。

    可是黄玉婵的前夫是个明白人,不愿耽误黄玉婵,所以在临死之前休了她,显然是想让她再找个好人家嫁了。

    在吃饭的时候,冉闵还不时的伸着脚过去,在桌子底下撩拨着黄玉婵,搞得后者的脸色涨得通红,宛如水蜜桃一般,都快要滴出水来了!

    临别之际,黄玉婵还风情万种地白了冉闵一眼。

    这少妇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不知道玉婵晚上会不会给我留门啊。

    天似穹庐,月明星稀。

    冉闵就从厢房里面溜出来,宛如小贼一般爬上了墙头,翻身过墙,动作丝毫不拖泥带水的。

    一溜烟儿的,冉闵就跑到了黄玉婵的阁楼外面。

    偷香窃玉这种事情冉闵是真的没做过。

    别问他是怎么知道黄玉婵住在哪儿的,其实这很简单,不懂就问啊。反正暗卫的情报网那么强大,甚至在这黄府之中,有一个管家就是暗卫的一份子!

    “玉婵,不知道你对陛下怎么看”

    冉闵爬上了阁楼,蹑手蹑脚地顺着走道,不经意间路过一间房子的时候,忽而听见了一道宛如黄鹂一般悦耳动听的声音。
1...216217218219220...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