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东晋政区袭承西晋,也是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辖区缩小。
西晋末年,大量流民南渡。东晋朝廷为了安抚侨民及侨姓世族,以原籍州郡县名寄治别处,而无实地,此即侨州郡县。
等到安定后实施土断,使其州郡领有实地,户籍和赋役与一般州郡县相同。东晋政区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
由于外族入侵与晋军北伐,北疆时常变动。
就冉闵所知道的,东晋的疆域确实不小,在西南一带交州就是后世的越南,而宁州,则是把后来的云南、四川,甚至连缅甸还有印度的一部分地区都包括了。
想要彻底占领这些地方,没有超过五十万的大军是绝不可能的。当然了,也不能忽视有的晋国文武开城献降的因素,这样的话魏军就能更加轻松的灭晋了。
但冉闵认为,凡事不可心存侥幸啊!
听到这话,不赞成灭晋的大臣心中一喜。
但李农等人依旧心有不甘,都急眼了:“陛下,此时灭晋,乃是千古难匿的良机啊!一旦错过,等晋国缓过气来,我大魏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灭掉这偌大的晋国!”
“是啊是啊!陛下三思!”
“陛下,臣只要良将百名,精兵十万人,就能一战破建康而灭晋!”
看着众将纷纷请战,冉闵的心里很是欣慰。
“各位,你们的战意朕都知道,但是此时灭晋,确非良机。正如崔皓方才说的,就算灭了这般庞然大物的晋国,这么辽阔的疆土,这么多的城池,这么多的百姓,咱们大魏拿什么去治理连年的大战,士卒疲敝,国库空虚。东晋的确是命不该绝。”
冉闵淡淡的道:“话虽如此,但乘胜不可不追击。这样吧,朕就起大军二十万人,破建康,取晋国江东之地!”
“陛下圣明!”
冉闵的这个做法可以令百官信服。
正如冉闵所说的那样,晋国的疆土过于广袤,就算魏军真的灭了晋国,占据其地盘,一时之间也无法治理这么多的地方。这其实还不是最主要的,更为严重的问题,还是晋朝已经立国十七年,士人的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在各个世家门阀当中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的。
以势服人,不如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冉闵想要彻底根绝内乱,做到真正的一统江山,就必须解决掉这个棘手的问题。灭晋容易,但是想把这个江山坐稳了还真的太困难了!
而且魏国目前还没有做好灭晋的准备,仓促之间,会有许多事情考虑不到位,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但就这样一笔带过,不乘胜追击,一举拿下更多的疆土,冉闵又实在是不甘心。
而冉闵口中所说的江东之地,其实就是晋国的扬州、徐州,以及包括青州、兖州、豫州、幽州在内的四个侨州。这些侨州其实就是拿来安顿北方的流民的,大小就一个城池。
而夺下江东之后,晋国面对魏国的唯一优势——长江天堑将荡然无存。日后魏军完全可以居高临下地进攻晋国的疆土,取得先机和绝对的优势!
就在冉闵整军备战,准备收复失地,大举进攻晋国的时候,蒲箐与姚襄二人的部众已经跨过长江,十万胡人大军将整个建康城团团围住了。
昔日姚襄与蒲箐为了争夺关中大打出手,姚襄逼走了蒲箐以及三秦之地的氐人,但是没过了多久,就连姚襄及其羌人部落都被冉闵赶出了关中。
这二人可谓是难兄难弟,又曾是敌人,又曾是盟友,又曾是同僚,但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却从未停止过。
鸿沟之战,他们背弃了晋军,背弃了晋国,毅然决然地率领自己的部众撤出战场。二人一合计,投奔魏国估计冉闵容不下他们,投奔晋国,晋国也会将他们视为“敌寇”,自己已经里外不是人了。
所以蒲箐与姚襄一琢磨,便决定联起手来,举兵十万进攻建康城。
这建康可是晋国的都城,十分的繁华,破城而入,定能收获不少金银珠宝,军队的粮饷什么的就不成问题了!
台城皇宫,议政殿。
褚蒜子已经不再待在帘子后面,而是走到了龙椅上抱着小皇帝司马聃坐下,神情颇为憔悴。而晋国的群臣都是宛如惊弓之鸟,一个个地在底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时的还摇头叹息着。
本来鸿沟之败,数十万晋军主力全军覆没的消息,已经犹入晴天霹雳一般,让晋国的君臣都倍感压力,身子如坠冰窖,但现在的胡人大军围城的消息,更像是燃眉之急,让这些大臣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
“各位大人,眼下蒲箐和姚襄的部众已经把建康城包围起来了。他们号称三十万大军,可能没那么多,但也差不了多少的!现在如何化解这一危机,还请你们拿出一个可行的主意。”
听见褚蒜子的话,群臣都不敢说话了,三缄其口,好似没有听到这话一样。
会稽王司马昱不能逃避,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太后,胡人大军来势汹汹,不可力敌。我建康城内已无多少可战之兵,御林军、司隶校尉部、西园营、巡防营等各部的兵力只有万余人,而且多是老弱,许多士卒甚至连一副完整的甲胄都凑不齐,这样的军队是根本无法作战的呀!”
褚蒜子黛眉微蹙:“就不能继续向地方征召勤王之师了吗”
司马昱苦笑着道:“太后,不是臣说丧气话。我大晋如今哪里还有什么可战之兵与魏一战,大晋几乎将所有可战之兵全部投入进去了,现在都全军覆没了,截止目前为止,逃回来的溃兵不过千余人!剩下的几支军队,便是梁州司马勋的部众,还有汉中、巴蜀、江陵三地的几万将士。这种地方距离建康都太远了,解不了燃眉之急。”
这还是司马昱把事情说的轻松了,就算晋国的勤王之师能赶到,只怕都打不过这胡人大军。不说兵力了,就算是战力都不是一个档次的。
“难道是天亡我大晋”褚蒜子的脸色顿时惨淡下来。
司马昱又道:“太后,事情还没有严重到这种地步,切勿太过悲观!”
“会稽王还有什么主意”
“这……”
司马昱欲言又止,这时,丹阳尹刘惔站了出来,说道:“太后,臣以为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
“刘大人有何良策”
“要面对如此困局,臣认为朝廷应该做好三个准备。其一,试探蒲箐、姚襄二人的底线,看看有无斡旋的余地。朝廷可以册封蒲箐为武平郡公、交州刺史、镇西将军,持节,镇守交州;册封姚襄为南海郡公、广州刺史、镇南将军,持节,镇守广州。同时还可以赏赐二人一些珍宝,犒赏三军。”
“若此二贼不接受朝廷的封赏呢”褚蒜子面色十分凝重地道。
“姚襄与蒲箐不接受,那么朝廷便要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
“其二,朝廷完全可以征召城内的百姓,发放武器军械,让他们一同坚守建康城,甚至于各个士族家里的庄户都可以调遣,暂时编入新军。”
刘惔郑重其事地道:“胡人大军并无攻城器械,也不善于攻城拔寨,所以只好防守得当,各个城关要道都有军民防守的话,一定能逼得胡人大军不得不撤走的。”
这时,司马昱亦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真长的这个建议很好!蒲箐与姚襄麾下的部众,都是氐人、羌人,这些胡人穷凶极恶,野性难驯,一旦他们攻破建康城,势必奸yin掳掠,无恶不作!百姓应该都有所耳闻,所以他们一定会协助朝廷的军队守城的。”
“好!既然如此,便由会稽王你负责守城之事吧。”
“臣遵旨。”
自己举荐的殷浩出了问题,导致前线的六十万晋军全军覆没,老实说司马昱是很心虚的,还好褚蒜子没准备秋后算账,还给他这么一个戴罪立功,将功补过的机会,司马昱想都不想直接受命了。
刘惔接着说道:“还有一件事。太后,战争充满了许多变数,万一建康城破,又当如何请陛下与太后准备好车驾,随时巡狩地方吧。”
这倒不是刘惔在唱衰晋军,而是事情的确已经危急到这一步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巡狩巡狩何地”
“全凭太后裁决!”这个刘惔不敢建议了。
其实晋国能巡狩,能迁都的地方并不多。
一个成都,一个江陵,一个南昌,也就这三个地方,还是一个比一个差的。反正建康这一沦陷,富庶的江东六郡基本上是保不住的,只有转战到巴蜀,或者荆州去,晋国才能稳定下来。
第0551章 王臣之礼
建康,是东晋的国都。
昔日是东吴的都城,当年诸葛亮出使江东,曾对孙权说道:“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孙吴建国,遂以为都。
建康城周二十余里,东傍钟山,南枕秦淮,西倚大江,北临后湖(玄武湖),处天然屏障之内。
晋国南迁,沿以为都,分置建康、秣陵二县,城区范围扩为东西南北各四十里。中心为宫城(台城)。
北面白石垒(白下)、宣武城、南琅邪郡城,西面石头城,西南冶城、西州城,东南东府城,南面丹阳郡城,都屯有重兵,地居形胜,守卫坚固。
繁华时的建康,人口达二十八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姚襄、蒲箐的胡人大军跨过长江后,便先后攻下白石垒、宣武城和南琅琊郡城,屯兵于宣武,虎视建康。
当此危难时刻,刘惔临危受命,担任使者到宣武城去与姚襄等人交涉。
“刘惔见过姚将军,见过蒲将军。”
刘惔被带到府衙,路过的都是被坚执锐的胡人士卒,在大堂之内,一众胡将或者冷笑,或者凶神恶煞地瞪着他,让人感到头皮发麻。
跟随在刘惔身边的两个副使都感到很害怕,两股战战,额头上都冒出了微不可察的冷汗,若是刘惔还算镇定的话,可能这二人都已经吓得趴下来了!
见到姚襄与蒲箐二人坐于上首,刘惔镇定自若,向着他们作了一揖,算是尽了礼节了。
姚襄微微颔首说道:“久闻真长公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姚将军谬赞了。”
“噢真长公何以知道我是姚襄”姚襄与刘惔素未谋面,所以对于这人居然信誓旦旦地认为自己是姚襄,不由得有些好奇起来。
刘惔云淡风轻地说道:“世人皆知,姚平北自幼有很高的名望,雄武盖世,好学博能,特别善于谈论,在南夏以才能见识著称。而且,传闻中姚将军垂臂过膝,看样子并不是空穴来风啊。”
被刘惔这么一顿马屁拍的,饶是姚襄经常被别人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已经见怪不怪了,此时此刻都不禁有些飘飘然了。
值得一提的是,姚襄先前投奔东晋,被册封为平北将军,部众安置在谯城。而蒲箐则是被册封为安北将军,其部众被迁到梁国蠡台。
而刘惔之所以能认得出眼前这人是姚襄,不外乎其独树一帜的“垂臂过膝”的形象,就跟冉闵曾经送给姚襄的外号一样——姚猩猩!
姚襄笑眯眯地道:“哈哈!真长公谬赞了。我在谯城之时,就经常听人说起过真长公的事迹,世人都道真长公清明远达,风度才气,有识人之明!我原先还不信晋国真有这般的能人,可是现在一看,哈哈哈哈!真长公之气度,真不是凡夫俗子呀!”
“姚将军过誉了。”刘惔连连谦虚。
刘惔在江南的名气的确很大,而且并非什么沽名钓誉之徒。
刘惔出身世宦家庭,他的祖父刘宏,在西晋颇有名声,与其兄刘粹、其弟刘潢被时人称赞为:“洛中雅雅有三嘏。”
刘惔的父亲刘耽,官至晋陵太守,亦颇有名声。
刘惔年少时清明远达,有风度才气,与母亲任氏寄居京口,他家中贫穷,靠编草鞋为生。刘惔虽住在荜门陋巷,但却怡然自得。
他起初未被人重视,唯独丞相王导十分器重他。
后来刘惔日渐知名,被时论比作袁乔。刘惔听说后很高兴,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任氏。
任氏是个聪明的人,她说:“你无法与他相比,不要接受。”又有人拿他与范汪比,他又很高兴,但任氏还是不许他接受。
刘惔成年后,被时论比作三国时期的名士荀粲。他后来娶晋明帝的女儿庐陵公主司马南弟为妻。
永和元年(345年),会稽王司马昱获授抚军将军、录尚书六条事,参与朝政。而司马昱以刘惔向来擅长言理,于是与王濛同为谈客,很受司马昱倚重,二人并号为入室之宾。
后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
同年,征西将军庾翼去世,由庾翼所任的荆州刺史出缺。庾翼原本将刺史一职交了给儿子庾爰之,并上奏求许;而辅政的何充却推举桓温出任荆州刺史。
刘惔十分欣赏桓温的才干,但却明白他有不臣之心,于是向司马昱进言,称桓温不可以居于荆州这个能制胜的位置,而且要常抑其位号。
如此刘惔反对让桓温出任荆州刺史一职,更劝司马昱自任荆州刺史,以自己为他的军司,但司马昱不听从;刘惔于是请求自任荆州刺史,但司马昱又不听。
朝廷便于同年八月任命桓温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但同时命刘惔监沔中诸军事,领义成太守职,以代替前太守庾方之。
桓温率军入蜀讨伐成汉政权,时人大多认为桓温难以成功,唯有刘惔认为可成。
刘惔亦曾举荐吴郡人张凭,张凭后来也成为才德好的士人,众人因此称他有知人之明。
接着刘惔在五年前任丹阳尹,任内为政清整,门无杂宾。
当时百姓时有讼告长官的行为,于是诸郡往往都会列举一些官员罪行上奏,然而刘惔不同意这行为,更认为此风不去,百姓将会离心。于是作为国都建康所在的长官的刘惔,将这些上奏都压下,不作追究。
姚襄于是请刘惔上座。
一入座,为了避免姚襄继续打岔,左右顾言他,刘惔便开门见山地道:“姚将军,实不相瞒,我此来是带着陛下和太后的旨意而来的,更是带着朝廷的诚意而来的。”
“将军与蒲箐将军率领自己的部众未经调遣,便擅自撤回国内,还攻下白石垒、宣武城和南琅琊郡城,屯兵于宣武,包围国都建康,不知是何缘故这其中可能有一些误会。”
“哈哈……”姚襄尬笑着,但是没有回话。
刘惔接着说道:“姚将军,其实我很佩服你的才能见识的,对你更是神交已久。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忌畏将军的威名,于是通过将军的诸弟,频频派刺客刺杀将军,但刺客都坦诚地把实情告诉将军了,将军待他们如故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