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赵军又在那里摇旗呐喊了一阵,并不追击。

    李信更是如释重负。

    经过前面的一场袭杀,李信所率的精骑不过两千人,这个时候,面对上万凉军的冲击,不说一触即溃,但赵军必然顶不住,然后兵败如山倒的!

    同一时刻,石闵正在率领赵军的前军快速行进。

    “快!再加把劲儿!”

    石闵骑在赤马朱龙上,挥着手中的利剑,指使附近的将士们加快脚步,踏着厚厚的积雪,步履维艰地前行着。

    兵贵神速。

    现在的情况是,每拖延一刻,前方的赵军精骑就会多一分危险,尽快抵达枹罕,赵军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而为了完成急行军的目的,石闵又采取了非同一般的战法,兵行险招。

    万兵马,想要全部南下,在两日之内抵达枹罕,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石闵当机立断,在派出李信率领二千精骑出击之后,又自己带着一万名身体素质较好,训练有素的汉军精锐,让他们抛下淄重,放弃所有的重武器,都只自行携带了半日的干粮、水,穿上轻甲,背负长枪、利剑,便投入了不要命的行军路程上。

    冷风萧瑟,雪花纷飞。

    转眼间,天色已经泛黑,繁星点点。

    在人说话的时候,都能喷出一口霜气,可想而知,这天气有多么严寒了。在这个冰天雪地里,这些赵军将士只是穿了单薄的棉衣,勉强可以御寒,以他们的体能,还有现在急行军的状态倒是冻不着他们。

    这个时候,文泰忽而骑马飞奔过来,跑到石闵的面前道:“大将军,将士们都太疲惫了。这一日咱们行军百里,未曾好好的休息过,现在,此地名为野狐岭,距离枹罕城不足百里了,就算咱们急行军,日夜兼程,只怕也是明日才能赶到枹罕啊!将士们快顶不住了!”

    闻言,石闵叹了口气道:“我又何尝不知道呢但现在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迟一点,让杨康所部兵马与枹罕的凉军会合在一起,到时候我们想要拿下枹罕,不知将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不知能否如愿以偿地打下枹罕城呀!”

    在二人交谈的时候,附近的一名士卒忽而一头栽倒在了雪地上。

    四周的人慌慌张张地将他扶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文泰咬牙切齿地道:“大将军,如此急行军不知道会累死咱们多少的锐士啊!仅这一日,咱们非战斗减员的士卒,多达三百人,直接死掉的有差不多百人啊!他们没有战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却是这么窝囊地累死了!死不得其所啊!”

    “不能休息!”

    石闵似乎很铁石心肠的模样,斩钉截铁地道:“这样吧。过了野狐岭,我让将士们休息半个时辰。”

    “多谢大将军!”

    文泰真是感激涕零。

    这些精锐,都是汉军士卒,还大多是文泰一手操练出来的,看着他们这么难受,死了这么多人,文泰的心里真是不好受!




第0178章 共存亡
    “停止进军!”

    在距离枹罕城不过六十里的时候,石闵随即打手一挥,命令所率的一万赵军将士停止行进。

    此时,天蒙蒙亮,寒气逼人。

    为了保持将士们足够的战斗力,养精蓄锐,在碰上敌军后能迅速投入战斗,石闵只能腾出一点时间让他们休憩一会儿,然后减缓行军的速度。

    若是一般的统兵大将,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往往会派出斥候打探方圆几里的情况,但石闵更为谨慎,他会擅于运用斥候,去打探方圆十余里的情况,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

    所以浮云岭那里的情况,早就被石闵掌握到了。

    杨康做梦都没想到,赵军的行军速度会如此之快,不过一两日的时间,便行军百余里,这若是清一色的铁骑,一人双马的那一种倒还罢了,可是石闵所率的赵军可都是步骑配合的。

    在浮云岭的前沿地带,万余凉军在那里简单地安营扎寨下来。

    杨康所部兵马回援枹罕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匆促,故而抛弃了一些不必要的淄重,还是携带了棉被、帐篷之类的东西,用来安营扎寨的。

    只不过,鉴于枹罕城近在咫尺,所以杨康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就仅仅是派了一部分的兵马轮值,防守对面浮云岭的赵军而已,其余的将士皆可睡觉,养精蓄锐,以便明日进行大战。

    值得一提的是,在浮云岭扎下营寨之后,杨康便派人给枹罕去信一封,请求枹罕的护军中郎将李逵(确有其人),让他带兵出来,一起夹击浮云岭的赵军,以此有备无患。

    但是,让杨康和他麾下的凉军士卒意想不到的是,在他们营寨的后方,连最简单的阑珊都没有的地方,一股赵军趁着蒙蒙的雾色摸了过来。

    “噗嗤!……”

    “杀啊!”

    火把迅速点燃,好多还在打瞌睡站岗的凉军士卒,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斩杀当场。

    在石闵的号令之下,骑兵率先发起进攻。

    花木兰统率着千余铁骑,一路冲杀进去,在凉军的营地上排着一字长蛇阵,见人就杀。似那些围在火堆旁边,烤火取暖,已经进入了梦乡的凉军士卒都蓦然惊醒,然后还来不及拿起身边的武器,就已经被杀掉了。

    “发生了何事!”杨康惊醒过来,提起了一柄三尺青锋剑,鱼贯而出,抓住了一个逃窜的士卒询问。

    “是赵军!赵军袭营了!”

    杨康望着西面,心里正纳闷呢,这赵军不是应该在东面的吗什么时候绕过了这偌大的浮云岭,跑到他们的背后去了!

    “是赵国的大将军石闵亲率的大军啊!”

    一听说石闵的名字,凉军的将士们便吓破了胆,毕竟他们都有跟石闵的汉军交战的经历,真是惨不忍睹。

    兵败如山倒。

    杨康还想率部突围出去,但是他骤然发现,自己的营地上的部众已经乱作一团,沦为了被屠宰的牲口一般,毫无还手之力。无奈之下,杨康只好带着自己的亲兵营,杀出了一条血路,最后单骑突围。

    此役赵军斩首四千,余者皆降!

    翌日,石闵率军兵临枹罕城下,枹罕护军李逵自知大势已去,便率城中的七千余兵众归降。

    自黄河以南,羌族、氐族、鲜卑族等胡人全部归附赵国,消息一经传出,天下震动。

    十二月,谢艾进军攻打长最,大破赵军,斩首千,麻秋、梁犊、孙伏都等人都率军撤回金城。

    石闵节制诸军,又从卢水胡、鲜卑、氐族、匈奴、羌人里征召了二万骑兵,组建了一支新军,然后又布防各地,暂时进入守势,同时调兵遣将,准备出动步骑十万人大举进攻凉国的都城姑臧。

    公元343年二月,冰雪消融,石闵便开始进军凉国腹地,欲一举攻下姑臧。

    姑臧,凉王宫。

    张骏召开大朝会,召集群臣议事。不过要商议什么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

    原本凉赵两国的战事,因为严冬暂时消停了一会儿,两三个月未曾交战,但这实际上是因为凉军与赵军互有胜负,赵军要消化刚刚占领的城池土地的缘故。

    取得枹罕之后,赵国便全据黄河以南的所有土地,河西、陇右尽为赵国所有。赵国的原计划本来就是攻取河陇之地的,但事到如今,石虎的野望更大。

    石虎要统一北方,势必要扫除西凉这个在他的统一大业的路上的绊脚石。

    所以赵军在整军备战之后,在第二年的开春,便着手进行下一阶段的战事——灭凉!

    “诸卿,现在国难当头。赵军自金城、大夏,精锐尽出,石闵于曲柳誓师,连十万之众,伐我凉国!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张骏肃容道:“孤王欲调集各地之兵,会于姑臧,与赵军决一死战!誓与姑臧城共存亡!”

    这一回张骏没想着御驾亲征,反而想在姑臧城下与赵军一战。张骏为人刚烈,史载其“幼而奇伟,卓越不羁”,不干一仗就跑,不是他张骏的作风。

    张骏现在表现出了自己强大的决心和魄力,让朝堂上的大臣不禁为之动容!

    有什么样的君主,就有什么样的臣子!

    张骏如此有气节,他手下的大臣自然没几个是孬种的!

    凉国有着偌大的疆域,现在只是被赵军侵占了冰山一角而已,若是张骏放弃姑臧,放弃武威郡的话,退守西域,他未尝没有苟延残喘,乃至于日后反击,收复失地的能力和机会。

    但是张骏并不想这么干。

    索遐出列道:“王上,臣愿随王上,与姑臧城共存亡!”

    “臣愿随王上,与姑臧城共存亡!”群臣皆山呼道。

    不管他们是否真心,这份情,张骏心领了。

    这时,谢艾道:“王上,赵军来势汹汹,只怕凭借仓松、骊靬等城池想要阻挡赵军的步伐,绝无可能。”

    “谢艾,汝有何想法”

    “当此时,我凉国上下应该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大家有钱出钱,有人出人,不可有所保留!但调兵遣将,尚需时日,此前我凉国虽已做好大战的准备,可是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石闵所率之军,皆为赵军之精锐,战力强悍,不容小觑。为此,臣请王上抽调玉门关、阳关、酒泉、张掖等地的兵力,同时加征青壮,协助守城、运粮,方可有备无患地御敌!”

    “善!”

    张骏颔首道:“谢艾,此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吧。”

    “臣遵命!”

    谢艾又道:“王上,当前赵军势如破竹,若一时抵达姑臧城下,只怕更是气势如虹,其军心不可不虑。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臣请王上在仓松、骊轩二城各布置万余兵力,阻击赵军,以为我凉国之调兵遣将,争取到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能挫败赵军的锐气。”

    “善!”

    张骏表示很赞同。



第0179章 离间计
    “诸卿谁愿率军进驻仓松谁愿率军进驻骊轩”

    张骏这么一问,诸将纷纷请战。

    张骏一时之间有些犹豫,凉国的将领很多,良将不少,但是能依靠万余兵马,负隅顽抗石闵所率的赵军精锐的,估计不多,能不能撑一两天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上回的曲柳城,守军两万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的,却被石闵的赵军生生地一日而下!

    这时,在武将一列中,站的靠中间的一名年轻将军站了出来。

    “王上,臣愿率军进驻仓松,抵御赵军的入侵!”

    张骏定睛一看,此人他知道,这是索遐的侄子,索超。在朝堂上排的上号的文武百官,张骏都知道其底细。

    索超是出身武将世家的,累世战功,传到他这一代还有祖辈的余荫。不过索超可不是那一种只会混吃等死的纨瓠子弟,他早年便从军,数年之间,便从一个小小的都虞侯,成为殿前羽林郎将,其能力是可见一斑的。

    而索超随侍于张骏之左右,对于其能力,张骏心知肚明。

    而在去年的时候,索超便被拜为护军将军,镇守阳关,这才刚刚率军赶到姑臧不久。

    “索超,汝有何倚仗”

    要知道,仓松乃是防守赵军的第一道防线,是首战告捷,还是初战失利,对于凉国至关重要。

    索超叉手道:“王上,臣深谙骑兵作战之法!臣有一连环马之战术,为马带马甲,人披铁铠。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地;人披铠,只露著一对眼睛。寻常阵上虽有甲马,只是红缨面具,铜铃雉尾,显得威风凛凛。然我这连环马,却有实用之处。”

    “请娓娓道来。”张骏一脸好奇地道。

    “臣镇守阳关,教三千马军,做一排摆着,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这三千人的连环马在旷野作战,势不可挡!臣曾经征辟过赀虏、月氏、羌人几个反叛的部落,用此连环马,所向披靡,可谓是无人可挡也!”

    “好!”

    张骏点了点头道:“不过索超,镇守仓松城,不可马虎。若是你这连环马战术不奏效,只怕适得其反,赵军半日内便可攻破仓松城啊!”

    索超信誓旦旦地道:“王上若不信,臣可以在宫中的校场上演练一番!”

    “好!”

    索超能有这么大的信心,张骏便心下稍安。

    这天底下没有攻不破的壁垒,没有攻不破的城池、要塞,故而张骏并没有大意到认为依靠这些城池就能挡住赵军前行的步伐,只是希望能阻击一下,给凉军创造一些比较有利的条件而已。

    张骏随后决定,将索超作为仓松城的守将,又命谢艾镇守骊轩。

    在退朝之后,谢艾又求见张骏,得到了张骏的接见。

    刚刚坐下,谢艾便道:“王上,臣冒昧问一句,此一战,不知王上的心里有几分胜算”

    闻言,张骏暗自思衬了一下,就坦然说道:“实话告诉你吧。谢艾,与赵军一战,孤王的心里亦是没底。但,战是一定要战的!我凉国之基业,起于孤王的祖父,三代人四世而治,迄今已有数十年,这份大好的基业岂可拱手让人”

    “这且不说,自永嘉之乱以来,中原膻腥,胡戎侵华,我汉家之衣冠或南渡,或西进,汉人深受其害也。除了偏居一隅的晋室,我凉地便为汉儿的最后一处栖身之所!孤王不才,然敢为天下先!”

    “赵国为羯人之国,我张氏倘若消亡,则凉地尽失,北地列国,汉人之国仅我凉国。凉国一亡,则凉地之汉民,便又如同中原之汉民一般,任人宰割。”

    谢艾微微颔首,张骏还是有一定的大局观,堪称是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的。

    其实,张骏已经别无选择了。眼下的形势他只能死守姑臧,死守这一片在北地能容得下汉人栖身的地方。

    张骏若是放弃姑臧,放弃武威郡,退守西域的话,则张氏三代人所作出的不懈努力,都将荡然无存了!

    西域的情况十分的复杂,多民族混居,各种势力错综复杂。以往张骏还能凭借强大的军力镇压这些势力,西域各地虽时有叛乱,但都无伤大雅,很快就会被镇压下去的。
1...6566676869...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