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石闵摆了摆手道“庾小弟,你是想接济这些难民吧恕我直言,你能接济得了一时,你能接济得了一世吗这并非长久之计。更何况,全天下的灾民、难民何其之多也,岂是你一人能接济得来的”
“可是……如此情景,让我于心何忍”
“庾小弟有悲天悯人之心,此足矣。然则这里那么多的难民,你能接济得了几个不过杯水车薪而已。”
正说着话,忽然有一队衙役闯进了人群里。
为首的捕头瞪着眼睛,气势汹汹地道“混账!是谁让你们在此乞讨的来人啊!都赶出城去!”
说着,十几个手持水火棍,膀大腰圆的衙役便一拥而上,将那些蹲在墙角的难民统统往外面赶。
庾文张了张嘴,想要喝止,却忽而想起这是何地,自己又是什么身份,故而踌躇。
到了下午,石闵便与庾文、花木兰一道前往华林苑,满目尽是华林苑的繁华,还有那繁华之下的皑皑白骨。
站在高坡上,庾文望而兴叹道“冉大哥,实不相瞒,过去小弟居于建康,深居简出,涉世未深,而今外出游历,方知民间疾苦也!在我晋国境内还好,虽仍有饱受盘剥之黎庶,但日子还算过得去,可是我这一进入赵国境内,所见所闻,莫不是城邑乡里,十室九空,易子而食,果真如当年曹孟德所作之《蒿里行》一般,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啊!”
“庾小弟是南方士族出身”
庾文向着石闵行了一礼“冉大哥,与君相处一日,庾文受益良多。冉大哥有大才,又有气吞万里,倾覆乾坤之志,如此处江湖之远实在可惜!以冉大哥你的才能,岂能明珠暗投冉大哥到南方去,入仕晋廷,封侯拜将,扶我汉家社稷,高官厚禄,岂不妙哉”
“冉闵志不在此!”
“冉大哥有何志向可否告知”
石闵迟疑了一下,随即道“封侯非我意,但愿干戈平。庾小弟,依你之见,当今列国,哪一国可一统天下,平息这长久的战乱”
“自当是晋国!”庾文的语气斩钉截铁。
“不然。”石闵摇了摇头。
“晋国,气数未尽,然则早已如同一艘破船,行将朽木矣!”
“愿闻其详!”庾文柳眉倒竖,显然有些不服气。
“这乱世因何而起”
“乃胡人作乱。”
“非也。庾小弟此言,未免有失偏颇。”石闵摇着头道,“五胡乱华,首在八王之乱,根在三国时代。东汉末年,自黄巾之乱起,华夏大地的战乱便从未平息过,天下三分,终于归晋一统,然则这长达八十余年的战乱,人口锐减,汉家儿郎更是十不存一!”
“当那时,晋室本应该继续推行魏武帝曹操的与民休养的政策,励精图治,但晋室偏偏与之相悖!”
“晋室乃于窃国也,得国不正。其开国皇帝司马炎本就不是什么明君雄主,三国归一,晋得一统,晋室本该痛定思痛,勤勉于朝政,抚恤百姓的,但是晋国上至皇帝,下至贵族都在做甚”
“司马炎不但不以身作则,反而开奢靡之风,大肆填充后宫,宫娥岂止万人其羊车望幸之举,闵忝以为耻!正所谓上行下效,自司马炎以下,晋室的王公大臣何其之奢靡,这里闵就不一一赘言了。”
晋朝的存在感,实在是华夏古代的所有的大一统的朝代里最弱的一个!
尤其是西晋!
西晋这个继承了曹魏政权,建立在篡位基础上的大一统国家仅仅存在了五十一年的时间,除了开国皇帝司马炎以外其他的几代皇帝全部都是昏庸无能的主,而且西晋从司马炎开始就已经展现奢靡之风,而且是越发展越盛。
司马炎其实本来就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帝王,他在建立了西晋之后本来就没有想要继续攻打东吴,还是王濬苦苦哀求这才很不情愿的灭掉了东吴。
由此可见,什么样的帝王造就什么样的朝代,西晋从建立以来就从来没有什么开疆扩土的事迹,而且作为乱世之中建立的朝代,上位者不但没有痛定思痛,勤勉于朝政,抚恤百姓,反而将奢靡之风发扬光大。
武帝司马炎在刚建朝之初就开始疯狂扩充自己的后宫,一直到后来宫女的数量达到了上万人之多,不知道怎么选择的司马炎就找来了一辆羊拉的车,羊车在哪儿个屋子停下,他就在哪个宫女那里过夜!
皇帝都已经这样奢靡了,他手底下的大臣自然也不遑多让,驸马王济喜欢骑马,于是买下了一个马场,他在马场周围挖了一个壕沟,然后用铜钱铺满,他称这为“金沟”,他喜欢吃猪肉,但是只吃小猪肉,而且这种小猪还必须是人乳喂养长大的,再用人乳蒸熟,他称这为“人乳猪”。
不仅仅只有他喜欢吃,大臣何曾也是一个好吃之人他一天就得吃掉一万钱的食物,他的儿子比他更厉害,是他的两倍还要多。
最能体现西晋奢靡之风的一件事就是石崇和王恺之间的事情了,说石崇的父亲因为伐吴所以建立了功勋,他就子承父业在荆州当了一个小地主,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搜刮民脂民膏了,城里搜刮的差不多了他就派士兵去抢往来的客商。
后来被调到了幽州以后,更是建了一个“别墅”,堪比皇宫,而且里面还住进去几百个美女。
为了彰显自己的财富,于是石崇就在自己的家里开宴会,邀请士族子弟前来赴宴。其他人都十分羡慕,唯独有一个人对此心生嫉妒,他就是王恺。
作为当朝皇帝的舅舅,王恺的身家自然也是不菲,他就给石崇下了一个挑战书,他们俩来比一比谁更富有,石崇知道以后立马答应,来就来,我还怕你不成。
王恺先是命令下人用糖浆刷锅,石崇知道了以后用白蜡烧火做饭。
王恺又用最珍贵的丝绸做了一个长达四十里的走廊,石崇再次压他一头,做了一个五十里的。
王恺用御赐的香椒涂在墙上,石崇则用了更加昂贵的赤石脂。
一连三次王恺全都输了,居然哭着鼻子就去找司马炎了。
司马炎听了以后也觉的很好玩,于是就决定帮自己舅舅一把,他将宫里珍藏的一颗量尺高的珊瑚树拿出来让他跟石崇斗,本以为这次王恺赢定了,谁知道石崇当场敲碎了这棵珊瑚树,拿出了数十颗比王凯带来的还要高的出来,众人纷纷拜服。
第0195章 王与马,共天下
在这样的奢靡风气下,整个朝代都透露着一股腐朽的气息,晋朝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不铸造新货币的朝代,刚开始用曹魏时期的五铢钱,到了东晋就开始用东吴的旧货币。
而且国家不铸币,但是有人私下里铸币,结果就导致当时的集市上流通着很多不同种类的货币,后来黄金越来越少,白银的价值就升上来了,于是晋朝开始用白银作为货币使用,所以后世电视剧上面看到的银子其实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
晋朝的奢靡风气让这个刚刚建立了没多久的朝代很快就烂到了根,结果西晋仅仅只有五十年的历史,还赶不上疆域比他更小的东晋,人家至少还坚持了一百年呢。
石闵掷地有声地道“造成现在这个乱世的,根在三国,首在八王之乱,最后才导致了五胡乱华这一事件!本就不堪重负的汉家,经过晋室这么一折腾,过去历朝历代打下的底子早就被消耗一空了,八王之乱,汉家人口再度锐减,胡人内附,终于造成了现如今华夏膻腥,汉家衣冠南渡的局面。”
“冉大哥之言,字字珠玑,真知灼见,庾文拜服!”庾文又一脸诚挚地跟石闵行了一礼。
“诚如冉大哥所言,晋室失德,故而丧失华夏神器,然中原沦丧,礼崩乐坏,汉儿哭嚎!当此乱世,凡我汉家儿郎,都应该众志成城,与汉贼胡虏势不两立!华夏之正朔仍在晋室,晋室失德,但不失威望,似冉大哥这般的好儿郎,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能人,更应该报效我汉家朝廷,为收复中原,还复旧都,尽自己的一份心力才是啊!”
“呵呵!”
石闵一脸不屑地冷笑道“庾小弟,这些话你还是拿去忽悠那些‘愤青’吧!晋室若真有收复中原失地,复我汉家河山之宏望,敝人力薄,但未必不可倾囊相助,但是晋室真有此宏望有此夙愿不,没有!”
“冉大哥何出此言”庾文被说得急红了眼,“我晋室若无此夙愿,怎会三番五次地进行北伐”
“哈哈!可笑!可笑至极!晋室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久矣!就像你说的,南方的晋国三番五次地进行北伐,可是结果呢除了第一次祖逖北伐,差一点收复中原失地,随后的几次北伐,无不是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中原的汉儿都在期盼王师北上,收复失地,将他们解救出胡虏的魔掌中,可是晋室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失望透顶!难道晋室没有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能力吗不,晋室有,但是晋室偏偏做不到!至于其中缘由,想必不用我细说了吧。”
石闵何以说晋室有能力收复中原,一统天下,却偏偏做不到其中“王与马,共天下”便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进入极盛时期。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
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后来又坐镇荆州,控制建康。王氏兄弟权倾内外,司马睿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
登基大典那天,皇帝司马睿突然拉住大臣王导同升御床,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贺,表示愿与王氏共有天下的意向。但天无二日,王导吓了一跳,连忙推辞说“太阳岂能与万物同辉,君臣名分是有区别的”,晋元帝才没有勉强他。但司马睿对王导始终十分尊敬,称王导为“仲父”。
历元、明、成三朝,王导的地位一直十分崇高。成帝给王导的手诏总是用“惶恐言”、“顿首言”、“敬白”之类的语言,他还亲自驾临王导的府邸,礼敬王导的妻子。
王导每次上朝,晋元帝都要起立相迎。所以“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有着实际的历史含意,反映了东晋门阀政治的特殊背景。
庾文听到这话,不由得幽幽地叹了口气道“冉大哥,我诚挚邀请你入仕晋廷。中原汉民真的是太苦太苦了。”
“庾小弟,打住。我冉闵不是圣人,其才能更不可比管仲、乐毅,当此时,只怕有如张子房、孙武这般才干的人入仕晋廷,没有根基,也会被埋没的吧。更何况我冉闵不过一介草民,无人举荐,岂能入得了庙堂”
庾文咬了咬牙,最终道“冉大哥,实不相瞒,我乃颖川庾氏子弟。只要冉大哥你愿意,小弟可以向叔父庾冰保举你!”
“庾冰晋国的车骑将军庾冰是你的叔父”
“是的。”
“……”石闵的表情有些耐人寻味。
“庾小弟,你这么直言不讳地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就不怕遇险吗”
“庾文相信冉大哥不是那种人。”
这小妞,真是偏执得可以!石闵有些无语。
颍川庾氏在汉魏六朝是一个功勋卓著的家族,对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又是东晋四大文艺世家之一。
颍川庾氏在东晋一朝文学家辈出,创作成就显著。但其家族地位和文学成就在南朝急遽衰落,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形成巨大反差。
东晋在其一百多年的国祚里,有三大士族轮流把控朝政,分别是颖川庾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
颍川庾氏兴起于魏晋之间,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之前,庾亮的妹妹便嫁给司马睿之子司马绍。
随后庾氏便以外戚的身份起家,随后平定了苏峻、温峤等人的叛乱,不断打击政治上的对手,削弱皇权,庾氏几乎与琅琊王氏分庭抗礼,不过仅此而已。
颖川庾氏的巅峰正当其时!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七月,王导病死,庾亮弟庾冰任中书监执政,“以舅氏当朝,权侔人主”。次年正月,庾亮亦病死,庾冰弟庾翼代领其职,庾氏兄弟内外呼应,东晋政权全部掌握在庾氏手中。
不过庾氏能风光的也就这几年了。
就石闵所知道的,建元二年,庾冰和庾翼两兄弟先后去世,颍川庾氏后继乏人,庾氏作为执政家族的地位不久便由谯国桓氏取代。
石闵最终还是摇摇头道“庾小弟,很抱歉,我还是不能入仕晋廷。”
“为何”庾文表示十分不解。
“恕我直言,晋室若还是维持现状,维持君臣离散,权臣大于皇帝的这个现状的话,永远只能固步自封,而妄谈收复中原,一统天下,绝无可能。”
庾文知道石闵说的话不无道理,却还是有些不甘心“那冉大哥你愿意自己的这一身才能就这么被埋没了吗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你有大才,何以埋没”
“时候不早了。庾小弟,此事休要再提,我还有事,便先行一步了。”
望着石闵渐行渐远的背影,庾文不忍跺了跺脚,喊道“哎!冉大哥,我就落脚在同福客栈!有空记得来找我!”
“一定!”石闵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
第0196章 出镇
公元343年七月,即赵建武九年,石虎在建章宫祭天称帝,举行盛大的称帝典礼,不改年号,称“皇帝”。
这一次的称帝典礼十分的潦草,但场面不小,好多边远地方的封疆大吏,或者是将领们都来不及赶回邺城,只能奉上祝语和一些礼物,高呼万岁。
石虎自知命不久矣,所以想在临死前过一把“皇帝瘾”,这也是人之常情!
称帝后,羯赵朝廷一切照旧,官员不任免,勋爵不变。诸如石闵、石鉴、石遵等人都没有被封赏什么,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石虎自己的虚荣心而已。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石虎称帝以来的第一次大朝会,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因为石虎是被刘霸搀扶着上的龙椅。
此时的石虎,早已是病入膏肓,且看他面色苍白,嘴唇发紫、微颤,浑身都在哆嗦着,不自觉地在那里战栗,气若游丝的模样,真是让人不禁觉得他会不会在下一刻便翘辫子,一命呜呼了。
“平身……”
“谢吾皇!”
刘霸随之站出来,尖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时,申钟出列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讲。”
“日前,建康派使者向东与燕王慕容皝相约,向西与凉州牧张骏相约,不日将举行北伐,攻我大赵!汝南太守戴开已经率领数千人向晋军投降了!”
“什么!”此话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这张骏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我们刚刚放过了他,撤军姑臧,不曾想他又私底下苟合晋人,行叛乱之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