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双谐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三天两觉
他这话,啥意思呢?
说白了就是,在孙亦谐给出了“我已经看穿了你的暗号”这一信息后,慕容籍便以“最后一局莪就堂堂正正跟你玩儿”来回应。
但他真的会这样做吗?
当然不会。
首先,没了暗号,还有记号呢。
哪怕做最坏的打算,假设连记号也已经被看破了,只是孙亦谐并没有点破,那双方也不过是回到了同一起跑线,即大家都在知道对方花色的前提下打牌。
其次,暗号这玩意儿被人破译了之后,本来也不能用了,所以慕容籍给出的承诺就算是真的,也是句废话。
更何况,他的承诺也不是真的,因为他还有“第二手准备”,也就是……第二套暗号。
既然是专业的赌徒,自然会考虑到各种情况,这其中就包括了暗号暴露这件事,所以……慕容籍他们会事先准备另一套备用的暗号,也很合理。
综上所述,慕容籍这个“回应”,本身也是在骗,让孙亦谐以为自己已占了优势、或至少是均势。
但实际上慕容籍在这最后一局里拿出一套新的暗号来,他仍旧是棋高一着、领先半步。
“呵……这姓孙经过了这么多局,好不容易在这南三局时才读懂了我们的暗号,靠这赢了我一把,便立刻向我炫耀起来,暴露了他已经知晓暗号的事……只能说他技止于此啊。”慕容籍这时还在心中排遣道,“如果他佯装不知,没准我还不会换暗号呢……孙亦谐,你这是自掘坟墓啊。”
他这么想着呢,南四局,已然开始。
尽管孙亦谐在直击了慕容籍之后,点数已回升了一些,但距离对方还是差了许多,算团队分的话差得就更多了。
也就是说,他要追上并反超,只胡一把是不够的(除非他这把是天胡超级大牌)。
但……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在这场赌局一开始的时候,是慕容籍自己让孙亦谐“坐北朝南”的,于是到了这南四局,刚好就是轮到孙亦谐坐庄,这便让他有了连庄的可能。
“哈~哈!又胡了!”
就这样,事态开始发生变化……
这把慕容籍和刘明的新暗号还没用上几次,孙亦谐已神奇地用一把速攻牌从刘明那里吸走了一番的筹码。
看来在南三局之后,运势的风向又一次回到了孙亦谐这边。
而这一把除了让孙亦谐连庄之外,也让他的筹码回到了一个比较安全的数字。
以此为契机,孙亦谐又用一次无法防守的“岭上开花”拿下了第二次连庄,并也让双方的筹码又回到了“一番决胜负”的区间。
这下,慕容籍和刘明开始急了。
他们从没想过在这南场的后几局里,形势会急转直下。
慕容籍不禁后悔:早知如此,南三局的时候他就不该想着靠自摸的一气贯通在这一局直接就把孙亦谐的点数清零,而应该早点做个多面听……以刚才两队的分数差而言,只要这最后两局慕容籍和刘明选择互送,拖完局数,那他们就赢了。
虽然这种赢法看起来是在利用规则逃避、不怎么光彩,但总好过陷入眼前这种窘境。
“怎么?二位的脸色不太好看啊?是不是晕船了啊?啊?哈哈哈哈……”这回,轮到孙亦谐开始精神攻击了。
慕容籍脸皮可没孙哥那么厚,内心也远没有孙哥那么老油条,他看着孙亦谐那无比嚣张欠揍的嘴脸,听着对方那尖细又不失骚气的嗓音,那心是真乱了,有好几手牌都因急躁而打错。
因此,他错失了数次听牌的机会,刘明也为了配合他把牌打成了早早弃胡的状态。
不知不觉间,这把牌便接近了流局。
这对慕容籍来说,反倒是因祸得福般的展开,因为如果这把流局了,且孙亦谐没有听牌的话,那孙哥就要下庄,也就是南四局会宣告结束。
而一旦牌局在此结束,点数领先的仍是慕容籍和刘明……
“还好,有惊无险。”眼瞅着牌山将尽,慕容籍悬着的心慢慢放下,他觉得应该还是赢了。
可就在这时,孙亦谐摸起了牌山上的最后一张牌。
“各位观众!”孙亦谐喊出这四个字的时候,门外的乐师们好像是得到了某种信号,登时又是琵琶唢呐一块儿吹起了bgm……
“请看!”孙亦谐一边喊着,一边已推开了自己的手牌,并将最后一张暗牌高高扬起,“自摸三万!海底捞月!”
啪——
他把这牌往桌上拍去的时候,就好似是拍在了慕容籍的心窝子上一样,让后者有一种心脏骤停的感觉。
而最终亮出来的那张牌,竟也真的如他所说,就是三万,真就海底捞月。
“哈哈哈哈!”孙亦谐开始了汪汪大笑。
“等一等!”但一秒后,刘明便沉声打断道,“孙公子……你手边的那个碗,能否拿来给我看一下?”
此言一出,慕容籍脸上立现恍然大悟之色。
“原来如此!”慕容籍当即接道,“我早该想到了!难怪你喝的东西全都是带色儿不见底的,原来是为了在碗底藏东西!”
“哼……”可孙亦谐看到这两人的反应,却是不慌不忙,“什么意思?你们是说……我出千?”
“是不是,将碗拿来我验过便知。”刘明冷冷接道。
其实刘明并没有看见孙亦谐出千的手法,但他基本能确定对方一定是做了什么……
这些局苦思冥想下来,刘明能想到的这张桌上唯一可以动手脚的地方,还真就只有孙亦谐手边那个不断更换的、且总是装着不透明液体的碗了。
“嗯。”孙亦谐还是很淡定,“给你可以,不过……赌桌上的规矩,二位应该比我懂。”他顿了顿,神色阴沉下来,“我这碗给了你,你要验不出问题,怎么说?”
“若验不出什么,那按规矩,刘某这对招子、还有舌头,孙公子任取其一。”刘明还是硬气,他对慕容家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他愿意为了少主的胜利赌上这么一赌。
“孙亦谐!”慕容籍见状,声音也大起来了,“若刘先生验出了问题,你又当如何?”
这话出口,这一屋子人,鸦雀无声,他们都目光灼灼地看着孙亦谐,等着他的回应。
“我又当如何?”孙亦谐将这几个字重复了一遍,笑了笑,没有回答。
两秒后,他缓缓抬起手,拍了三下。
正当慕容籍和刘明以为孙亦谐这是要吩咐某个下人上前听令时。
这画舫二层船舱里,除了他们之外的、所有来见证这场赌局的杭州大鳄们,这时全都站了起来。
然后,他们一个个神情冷漠地转身,一言不发地、井然有序地走出了这间屋子,下到了画舫一层去;包括唐维之和几名在舱门口听候吩咐的伙计,也都离开了。
转眼之间,这屋里,就只剩下了三个人。
这一刻,慕容籍和刘明的全身都被冷汗给浸了。
因为他们瞬间明白了,孙亦谐的确很可能出千了,但他出千、或者说作弊的方法,很可能和他手边的碗无关,那个碗或许只是声东击西的障眼法、或许单纯就是他真的喜欢喝各种汤汤水水而已。
孙亦谐要作弊的话,这整个屋子的人,都可以是他的同伙,他们每一个,都可以帮他偷看牌、都可以给他打暗号。
他坐在哪里,无所谓。
他看向哪里,也无所谓。
带上一个藏不住表情的搭档,无所谓。
对手做了记号和暗号,也无所谓。
今天你慕容籍就算赢了,我也会让你知道,这杭州……不是你的。
我输给你的东西,你敢拿,就拿去。
来我的地头插旗,你敢来,就试试。
这才是这场“赌局”举办的目的——真正的输赢,从来就不在这小小的赌桌上;真正的较量,在赌局开始前就已经开始了。
盖世双谐 第十六章 三件事
孙亦谐和慕容籍的事儿,到此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这慕容公子是怎么灰溜溜地离开杭州的,以及他和孙哥结下旳梁子在日后会有什么影响,这个咱后文书再表。
眼下,咱还是回头再看看黄东来这边的情形。
或许有人还记得,当初黄东来被掌门不动子惩罚要做“三件事”,其中的第一件,就是到玄奇宗后山的“无相窟”中面壁七七四十九天。
如今一晃眼已是五月中旬,他这面壁的日子,差不多也快到头儿了。
那么在这四十九天里,他到底干了什么呢?
害,练功呗,还能干什么?
这“无相窟”本来就是门中闭关练功的场所之一。
何谓无相?
《南本大般涅槃经》第二十三卷有云:无相者无有十相,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灭相、男相、女相。
第二十二卷则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大涅槃一字一句,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闻相,不作佛相,不作说相,如是义者名无相相,以无相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两段儿什么意思呢?
我姑且翻译一下,第一段就是说,所谓无相的境界,是指不受到人类用来感知三维世界的五种感觉(即色、声、香、味、触五相)、以及性别(即男女二相)、和时间维度(生、住、灭三相并不是简单对应未来、现在、过去;生相有从未来到现在、灭相有从现在到过去的含义,也可以理解为分别对应生、老、死的循环)的束缚的。
第二段则是说:信奉佛法的男人和女人们,听完我这经文里的这些话后,如果你真的悟了,那我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这些东西,你便都可以无视、舍弃(这里对应了佛理中所谓“理绝众相”),领悟到这一层的你,就算是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的智慧和觉悟。
由这“无相”之名便可知,玄奇宗的无相窟,乃是一个“会对人的感官有所限制”的悟道之地。
当然了,它倒也并没有像《通灵王》里面那个“黄泉之穴”那么夸张,那个是给你限制得一点儿不剩,而在无相窟里还是能残留一点感觉的。
黄东来因为事先去丹房领了“归元露(前文中提到过,吃一颗可以保证七天不吃不喝不睡,不过数量有限,一般只发给闭关的弟子)”,所以这四十九天的时间也很好计算,他每次感觉到饿了渴了,那就是七天到了,以此类推,当他吃完自己带进窟内的七颗药,并再次感觉到饿时,面壁也就结束了。
…………
呼——
这日午后,一道刺目的阳光,伴随着石门开启的响动声,一并闯入了静谧的无相窟中。
盘腿坐在里面的黄东来从冥思中回过神来,顺着光亮回头一望,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师父。”黄东来随即就起身,冲渺音子作了个揖。
“出来吧,四十九天已经到了。”渺音子回了他一句。
“是。”黄东来的语气听起来很平静,丝毫没有那种重获自由的喜悦感,似乎他还没有从那种“入定”的状态完全脱离出来。
走出洞窟后,黄东来便发现,林元诚和泰瑞尔也都在洞外等候着。
“黄哥,可算等到你出来了。”林元诚的语气,关切中又带着些欣喜,显然他也为黄东来结束面壁而感到高兴。
“yo,黄哥,好久不见。”泰瑞尔的中文如今也说得挺溜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口音和奇怪的口癖也越来越多。
“诶?你们也来啦?这段日子你俩还好吧?”黄东来和这两位说上话时,才有点从“闭关”的那个状态缓过来,逐渐捡回了平时的语气。
不料,他这个问题,却让小林和泰瑞尔的神情变得有点微妙。
“掌门要见你们,有什么话边走边聊吧。”这时,渺音子适时地插了句嘴,并招呼着他们跟上。
三人跟上之际,林元诚和泰瑞尔也稍稍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跟黄旭东诉说这四十九天来他俩的遭遇。
且说四月初一那天,黄东来是下午进的无相窟,他进去之后呢,玄奇宗这帮老道就开始“安排”林元诚和泰瑞尔了。
不动子对林元诚说,他今日会来到山上,并非偶然,而是道缘所向。
林元诚听到这儿,还以为不动子要收他入门,于是赶紧表示自己并不想当道士。
不动子一看他误会了,便解释道,有缘并不代表要收你入门,只是说明你命中注定在此有一番奇遇而已。
接着,不动子又告诉林元诚,将来武林会有一场“大劫”,而你,是这场劫数中的关键人物;这一劫,既是全武林的危机,也是你人生中最凶险的一道坎儿,能不能渡过去,得看造化,也要看你能不能利用好自己所遇到的每一次“机缘”。
林元诚是聪明人,话点到这儿了,他能不懂吗?
因此,他也是赶紧谢过道长,等着对方给他“指点一二”了。
列位,您是了解玄奇宗的,谁他妈会来指导你啊?小林你想多了啊!
不动子才懒得去教林元诚什么呢,他只是让渺音子去书楼里“武功”分类的那旮沓随便抽本东西给小林练练,这就算是他们给了这“机缘”了。
至于会抽到什么,那就看小林的命了。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说,这还抽啥呀?这玄奇宗最次的入门剑法也是“望云剑”呐,前文书中的白如鸿靠着这套剑法便可位列江湖上的金丐银道铜儒铁僧之一了,老道们直接教小林这个,凭他的资质,他还不上天?
那这里我就得给您提个醒了,白如鸿学的可不仅有望云剑,他还学了无奇功呢;要是没有无奇功这上乘内功的加持,单就靠一套望云剑法,白如鸿的武功可达不到今天的高度。
如果只论剑理、招式的话,林元诚自创的“伶俜叹”就比望云剑高明,所以教他这个,其实没有多少价值,也称不上什么机缘。
长话短说,渺音子随后在书楼里随手抽到并交给林元诚的武学,叫作——《神劋有缺》。
这名儿乍听之下,好像是某种残本一样,但其实不是,这是一本很完整的、附带内功的剑谱,名字里的“有缺”二字,不是说剑法有残缺,而是指向这剑法的起源。
由于“神劋”这玩意儿本身是一种超能力,不是一种武学,所以当有人创造了一种模拟这种能力的武功后,就将其称作了“神劋有缺”。
玄奇宗内的这本剑谱,据说是一位已经不知道姓名的前辈高人游历至此时留下的,至于这位前辈是多少年前来的,以及后来去向了何方,是不是飞升了之类的,这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今天这剑谱到了林元诚手里,那就是缘分到了,给就给了,老道们也不心疼。
而小林这一个多月来也没干别的,基本都在苦参这本“神劋有缺”。
那么他学得怎么样了呢?
这么说吧……这门武功,让林元诚体会到了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过去的小林,几乎都是仰仗着天赋在成长着。
他系统地学习过的、最高深的一门武学,就是范正廷教他的七星剑法,其内功底子也是这套剑法自带的。
或许对一般人来说,能学到这种自带一套二三流内功的一流剑法,已经足够在江湖上立足了,但对林元诚这种天赋的人来说,这点东西显然是不够用来填他的天赋的。
所以,他改良了七星剑,所以……他自创了伶俜叹。
至于后来他在沧州兴义门里学的那些杂七杂八的武功,就更不值一提了,还不如七星剑呢。
要说林元诚此生武学进步最大的一段时间,其实还得是“刀剑戡魔”前夕,和四剑三刀的其他成员一起交流进步的时候,但那终究只是碎片化地吸收各种武学知识,和“系统地学一套东西”不是一回事儿。
如今,得到“神劋有缺”的林元诚,终于是有机会去完整地学习一套绝顶级的武学了。
而创这剑谱的前辈高人也很实在,剑谱里附带的内功也是超强的;毕竟没有强大的内力,根本无法用剑模仿出“神劋”破坏力。
但……这武功学起来,难呐。
有多难?
这么说吧,神劋有缺的内功部分,比无奇功要难;而剑法的部分,虽然难度和伶俜叹差不多,但因为是别人所创、且剑理上与伶俜叹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方向,所以林元诚学起来很是艰辛。
小林这也是有生以来头一回,竟感到武学天赋有点不够用了。
即便他现在已经能把整本《神劋有缺》里的内容一字不差统统背出来,每天修习参悟,但进步也非常缓慢,甚至可说是举步维艰。
林元诚练神劋有缺练得越多,就越有种自己“已经不会用剑”了的感觉,人都给整迷茫了。
另一方面,泰瑞尔的境遇和小林也差不多。
老道们借助可以跨语言沟通的咒法跟他聊了很多,并告诉他,他将来会是东西方两教“协力抗魔”的桥梁,以此又忽悠他学了不少东西,当然这个事儿牵涉到后文双谐西行时的故事了,这会儿还不用细说。
总之,这两人虽不用像黄东来一样被关在无相窟里,但在这四十九天里也都没闲着。
…………
一时半刻过后,三人互倒苦水得差不多了,目的地也到了。
今天的不动子倒是没有一边下棋一边接见他们,而是早早站在了庭院内,迎接着他们的到来。
“来啦。”不动子打招呼的方式也是这么随意。
“啊,带来了。”渺音子回道。
“那行,三位,咱事不宜迟,这就出发吧。”不动子还没等黄、林、泰三人开口打招呼,就来了这么一句。
“哈?出发?去哪儿啊?”黄东来疑道。
“啧。”不动子撇了撇嘴,“去灭那十三死肖啊。”
“这……”黄东来愣了下,又道,“听这意思……掌门您也要跟我们一起去?”
“这不废话嘛?”不动子接道,“我不去,凭你们自己能把这屁股擦干净?”
黄东来闻言,心里快速一琢磨,就觉得这是好事儿啊,有掌门在,那他们不是无敌了吗?
不过他随即又想起了什么,便道:“诶?对了,师伯,之前您说要罚我三件事儿,那这下山除妖,算不算是第二件?”
“算啊。”不动子回道。
“哦……那第三件事儿,现在能告诉我了吗?”黄东来问道。
“能。”不动子接道,“本来也正要告诉你呢……”他顿了顿,接道,“罚你的第三件事就是,此番前去除妖的路上,不准你用道术。”
盖世双谐 第十七章 龙门客栈
此去平妖,众人的目的地自是京城,毕竟咱这一卷旳卷名就叫“大闹京师”嘛。
若您要问他们为什么会知道十三死肖将在京城出现,那也很简单,因为不动子能掐会算呗,这个咱前文书中也不止一次提到过了。
于是,这日的下午,黄东来、林元诚、泰瑞尔和不动子四人便一同离开了玄奇宗。
下了瓦屋山后,他们倒也并不急着直奔目的地,而是在黄东来的建议下,先回了趟蜀中黄门。
一方面呢,黄东来是想趁此机会让黄老爷跟不动子见个面,彼此认识一下。
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黄老爷去联络一下飞鸽帮,给远在杭州的孙亦谐、以及身在北地的令狐翔、秦风都带个信儿,让这帮家伙也都赶来帮忙。
至于那姜暮蝉,由于职业性质比较特殊,向来神出鬼没,且上次临别时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所以这次也就不联系他了。
就这样,四人在黄门稍歇了几日,准备了一下长途旅行所需的行李,便正式启程,踏上了上京的旅途。
这富顺距离北京啊,哪怕是算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也得一千五百多公里;在那个没有高速公路的年头,还得算上一路上要翻的山、要渡的水、以及要绕的路……走上一个多月也很平常。
因此,这无疑将是一次漫长的旅途……
…………
头一天,众人还没走出富顺地界时,旅途还是很惬意的。
黄东来身为本地的地头蛇,在这儿无论吃饭还是住店自都能得到vip级别的招待。
但第二天,当他们出了富顺,又走出三十里地去,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这日白天,四人一早便渡过了釜溪河的一条支流,后又穿过了十字岭和峨项岭的两段山路,到了入夜时分,堪堪来到了沱江边一个叫龙门镇的地方。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要说了,“龙门”不是在广州吗?上一卷的龙门帮不就是那里的帮派么?
这我就得提一嘴了:首先,上一卷那地儿,叫“龙门县”,不是“龙门镇”;其次,中国叫“龙门”的地方,无论是县、镇、村、关,还是山、岭、河、湾……统统加起来,二三十处都不止,同名的可太多了。
眼前这龙门镇,也不过就是其中一处而已。
且说此镇,临江而建,户不过百,铺不过十;镇上,自也只有一间客栈。
客栈的名字列位猜也能猜出来了——龙门客栈。
当然了,此间龙门客栈,和那部脍炙人口的武侠电影里的龙门客栈并没有什么关系,这里既没有风姿绰约的老板娘,也没有刀法如神的厨子。
要说二者有啥共同点嘛,一就是有着相同的店名,二呢……都是黑店。
…………
砰砰砰——
“来了来了,别敲了!”
敲门声第五次响起时,店内终于传来了应门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