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张余自然都是笑呵呵的答应,太极打得不留痕迹。
如果真的让他答应朝鲜国王,那是不可能的。何况即便是他答应了,孙传庭也不可能答应这件事情,大明就不是这么办事的。
在大明的计划里,这些军械是要给元老派的,而且不光是给元老派。,要给支持二世子的元老派。
这样一来,元老派和少壮派就会翻脸。他们双方斗完了之后,将来在元老派当中就会出现支持大世子和支持二世子的两个派别,然后他们就会斗。到了那个时候,大明就会支持二世子造反。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才不会答应朝鲜国王。
凤林大君的府邸。
作为朝鲜国王的第二个儿子,凤林大君的府邸修缮得自然是非常精美,而且也足够的大,整整占据了两条街。
今天的这里不算太热闹,并没有太多人。
一辆马车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凤林大君府邸的门口。
一个人从车上走了下来,四下看了看之后,迈步走进了大门。
门口的门子似乎也早知道这个人要来,没什么废话,就引着他往里面走了进去。
很快,门子领着他来到了书房里,就退了出去。
墙壁上的木架子慢悠悠地翻转开,侧让出了能容纳一人过的缝隙。
这人也是不意外,熟门熟路的走进了密室,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
时间不长,密道里再次传来木架翻转的声音,有一个人走了进来。
先前来的人站起身子,恭恭敬敬的说道:“见过凤林大君。”
这位凤林大君的年纪并不大,比他哥哥要小一些。
看着眼前的朴正阳,凤林大君说道:“不是说短时间内不过来了吗?怎么又过来了?”
“因为我刚刚得到了一个了不得的消息。”朴正阳看着凤林大君,脸上还都是不敢置信,似乎这个消息让他实在是没有想到。
凤林大君看着朴正阳,皱着眉头说道:“有什么消息能让你如此震惊?”
“很简单,我刚从大明那边得到一个消息,咱们的世子恐怕回不来了。”朴正阳看着凤林大君说道。
凤林大君不敢置信的看着朴正阳问道:“你这话是真是假?”
“这怎么能开玩笑呢?”朴正阳连忙说道。
“难道大哥在大明生病了?”凤林大君脸上依旧是不敢置信,坐在椅子上缓缓的问道。
“不是。”朴正阳摇了摇头说道:“据我得到的消息,是有一位大明的皇室贵女看上了大世子,据说是当今大明皇帝的妹妹。”
“当今的大明皇帝非常宠爱这位妹妹,可以说是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给月亮。这位皇室公主看上大世子之后,大明的皇帝就想把大世子留在大明。”
“为什么不能嫁过来?”凤林大君看着朴正阳说道:“如果嫁过来的话,我们也会对她很好,可以为她修建新的宫殿,而且还可以把她作为我们的王后。这有什么不好的吗?”
朴正阳苦笑着说道:“据说当今的大明皇帝非常宠爱这个妹妹,这个妹妹出自大明的一位太妃,这位太妃也非常不想让女儿到朝鲜来,山高水远。”
“大明朝的皇帝就想成全这位太妃,把她的女儿留在京城。这一来二去的,最后商量出来的结果就是想要把大世子留在大明。现在世子在大明回不来,想要回来恐怕也不容易。”
“这……”凤林大君有些无奈,看着朴正阳说道:“那该怎么办?我们是不是要把这个事情告诉大王?让大王和大明好好的接触一下,争取把我大哥迎接回来?这样一来的话,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大君,这样不行啊。”朴正阳摇着头,一副你绝对不能这么做的嘴脸,随后说道:“现在这个消息还没有得到证实,我们不能乱来呀!大明那边还没有这么做,只是有消息传出来。如果现在把这个消息走漏出去的话,很难说大明朝的皇帝会做什么样的事。到时候对你大哥的安全更加不利。”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为你大哥守好朝鲜,等将来有一天他回来的时候,朝鲜不至于生变。否则的话,事情就会变得很麻烦。”
“你这话怎么说?”凤林大君看着朴正阳,皱着眉头问道。
“大君,你还不知道啊?”朴正阳看着凤林大军一脸震惊的说道:“大明那边不是给送来了一批军械吗?现在很多人都在你争我夺。除了朝堂的大臣之外,其他的世子也参与进去了。”
“什么?他们敢这么做!”凤林大君站起身子,脸上全都是不敢置信,看着朴正阳说道:“你是怎么得到的消息?”
“外面都已经传遍了。”朴正阳无奈的说道:“朝堂上人人都知道。臣现在有一些担心,这些人这么做,可能会有不轨之心。一旦大世子回不来,这些人做什么可就……”
“刚才我还说,要为大世子守住朝鲜。可是我一个人势单力薄,实在是力有不逮。还请二世子出手!”朴正阳一脸的言真意切,掷地有声的说道:“请二世子为了朝鲜!”
凤林大军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朴正阳说道:“我怎么能这么做呢?如果我这么做的话,我和其他人还有什么区别?”
“大君,现在可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现在大世子在大明,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旦朝鲜有变,大世子什么事都做不了。朝鲜出的事情,大明那边恐怕还不知道,所以才需要大君。”
“等到将来大世子回来,一切都还没有变。大君怎么和别人一样呢?别人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大君是为了朝鲜,怎么能相提并论?”
凤林大君坐在椅子上沉默了半晌。
他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我的确应该这么做。可是我实在是有些不懂啊,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呢?”
“要阻止他们。”朴正阳一脸严肃的说道:“绝对不能够让他们拿到那批军械,我们要把那批军械拿在自己的手里面。”
“我已经听大明的人说了,这批武器非常精良。拿到这批武器,稍稍训练一下就能够成为一支精兵。现在大明能够打败周边的任何敌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军械。我们只要拿到这批军械,就能成为拥有一支精兵。如果他们拿到,这就是此消彼长,所以我们一定要阻止他们。”
“臣在大明那边有一些人脉,这件事情应该能做成。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大君会受到一些非议。但是为了朝鲜,还请大君不要在意。”朴正阳一脸的严肃认真,态度也十分恳切。
凤林大君似乎被他感动了,站起身子说道:“为了朝鲜,我命都可以不要,何况是区区虚名?放心,你尽管去做,什么事情有我。”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670章 大明老一代的逝去
见到凤林大君这么说,朴正阳似乎非常感动,神情恭敬的对着凤林大君行了礼,面带感动的说道:“大君之心,感天动地。臣代朝鲜百姓,谢大君!”
凤林大君这个时候也不在台阶上站着了,他从台阶上走了下来,径直来到朴正阳的面前伸手将他搀扶住说道:“朴大人对国忠心、为民办事,尽心尽力,实在是朝廷群臣的楷模。相信朴大人的心一定会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将来一定能够大展宏图。”
“臣个人的荣辱、官职都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希望朝鲜能够强盛、百姓能够安康,这是臣一生的志向。为此哪怕献出生命,臣也在所不惜!”朴正阳慷慨激昂的说道。
两人对视了一下,同时转过头。
凤林大君说道:“那朴大人就去办吧。”
朴正阳连忙说道:“好的,臣现在就去。”
说完,他转身向外走了出去。
光看背影的话,还真有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样子。
等到朴正阳离开之后,凤林大姐脸上的表情就变了。
刚刚的样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带之的是一脸的严肃。和善的笑容也不见了,反而是沉着脸,略微有了几分阴沉。
半晌之后,凤林大君的身后走出来一个人。
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面容清瘦,身材也并不是很高,而且长相非常普通,站在那里很容易就让人忽视了。
回头瞥了一眼他,凤林大君问道:“现在还没有查清楚吗?”
“回大君,还是没有查清楚。”那人面无表情、语气不卑不亢的说道:“咱们这边的人想在通行天下那边安插个人,那是很不容易的。最近虽然安插了人,但是没有什么地位,接触不到核心的机密,更不要说弄清楚朴正阳大人在做什么了。”
冷哼了一声,凤林大君说道:“全都是废物!”
“这个朴正阳最近和通行天下商号的大明人走得非常近,嘴上说为朝鲜,可是心里面全都是生意。这些天,好处他可没有少捞。现在他和大明走得这么近,我不相信他。”
站在风林大君身后的人说道:“暂时没有消息,也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如果从现在的情况来判断,很有可能是大明的人在搞鬼。”
“怎么说?”凤林大君皱着眉头问道。
“先是大世子被留在了大明,这件事情就透露着诡异。随后大明的使臣到了朝鲜之后,他们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把仁穆王后治好了。现在朝廷上的纷争,与这个非常有关系。”
“大世子不在,朝廷不安;仁穆王后重新走到了前台,元老派的那些人纷纷出山,现在闹的是沸沸扬扬;大明那边又来了人送军械,这纷乱都是从大明开始的。”
“那你觉得大明要做什么呢?”凤林大君压低了声音问道。
那人想了想之后说道:“回大君,我也不知道。朝鲜没有什么值得大明图谋的,大明要做什么,我一时也想不明白。不过我怀疑这可能不是大明要做什么。”
“什么意思?”凤林大君问道。
“很简单,如果大明的皇帝想要做什么的话,根本就不用这么绕弯子。大明的皇帝要什么,朝鲜敢不给?”那人继续说道:“很可能是大明的一些人要做什么,想要捞一些好处。”
听了这话之后,凤林大君点了点头。
他也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有可能的想法,他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将计就计,顺势而为。”那人笑着说道:“无论大明想做什么,现在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坏处。如果朴正阳真的能够拉拢到人支持大君,那么大君就立于不败之地。这次大明的军械如果能到手,对大君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
凤林大君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对。不过当务之急并不是这个,你派人好好的盯着那边,尽快打探出消息来,要弄清楚朴正阳和大明的勾结。最好查清楚大明是谁在背后谋划,弄清楚他们是究竟要什么?”
“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百胜,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知道,根本就没有办法做事。”说完,凤林大君一甩袖子,转身就走了。
那人看着凤林大君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很快也消失了。
大明的使馆。
张余看着孙传庭,笑着说道:“孙大人这两天可真的是很忙。”
“没办法,事情千头万绪。”孙传庭也笑着说道,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才继续说道:“好在事情进行得足够顺利,朝鲜国王那边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接下来就是挑选军队,然后开拔。”
“等我带着人走了之后,这边的事情可要全交给你了。你怎么做我不管,但是短期内不要出什么太大的问题,我需要朝鲜给我做后勤补给。”
“这个我明白。”张余点头说道:“现在也只是布局,并不用太着急。”
“如此,再好不过了。”孙传庭也笑着说道:“朴正阳那边计划的很顺利,那位凤林大君已经和他合作,接下来就要看你的操作了。”
“这都是小事,反倒是孙大人,这一仗可要好好打。”张余笑着说道:“我在朝鲜等着你的好消息。”
“放心吧。”孙传庭也笑着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朝鲜这边倒是一切安排的计划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
孙传庭很快就选好了一支军队,属于元老派的军队,是朴正阳给他推荐的。显然他们能够有把握控制这一支人马。
除此之外,张余这边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
大军准备好了之后,直接就开拔了,浩浩荡荡的开赴前方的战场。
京城,乾清宫。
对于朱由校来说,这段时间的日子还算得上好过。
虽然军改的事情已经推出去了,但是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太让人挠头的事情。现在只是在计划阶段,外面虽然议论纷纷,但是反对的声浪却不高。
以朱由校现在对朝堂上的控制,基本也不太会出现巨大的反对声浪。何况卫所的问题谁人都知道,没有人会在这件事情上触皇帝的眉头。
文官那边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反正这几年军队的事情都是参谋处在管,改革不改革的,和文官们关系都不大。这件事情他们伸不上手,也只能是看着。
反倒是一些有抱负的文官,觉得自己可以大展身手。至少这次改革有了几个大的官职,可以适当的考虑一下。如果可以的话,那就是一飞冲天了。现在弃文从武没有问题,以后想要弃文从武就困难了。
军方那边,参谋处不反对卫所改革,亲军那边也不参与,就没有人反对了。下面的卫所想反对也没机会,根本就没有他们说话的权利。
一切过渡得都很好,进展得很顺利,朱由校的日子自然就好过了。
坐在水边,躺在椅子上,身边放了一张桌子,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点心水果,还有茶水。
面前放着鱼竿,晒着太阳,钓着鱼,这日子可有些时日没过了。
张皇后坐在朱由校的身边,一样弄了一个躺椅,陪着朱由校一起晒太阳,偶尔还从旁边拿过一个点心或者一颗水果放进朱由校的嘴里面。
看起来一副悠然闲适的样子,夫妻二人都很享受。
突然,脚步声响起,魏朝从远处走了过来。
他径直来到朱由校身边说道:‘皇爷,黄家刚刚送来了消息,黄阁老去了!”
听了这话之后,朱由校叹了一口气,随后坐起了身子。
虽然心里面早就已经有了这种准备,可是真的到了这个时候,朱由校的心里面还是很沉重。
生死永远都是一个人迈不过去的坎。
黄克缵已经没了,估计接下来大明朝的这些老官员们可能会一个个的离开自己。这对自己来说,可不是什么一个好消息。
“摆驾,去看看。”朱由校站起身子说道。
“是,皇爷。”魏朝答应了一声,连忙转身在前面带路。
朱由校来到黄家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唢呐也已经响了起来。
官员们进门叩拜,可以说是络绎不绝。
朱由校也进去了,看了一眼黄克缵的遗体,便被迎到了旁边的会客厅,
来到这边之后,朱由校就看到了不少眼熟的人。
除了韩爌之外,孙承宗、徐光启等人也全都来了。
看着这些苍老的脸庞,朱由校很无奈。恐怕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要经历这种事情,不断地送人走。
众人见到朱由校从外面走了进来,自然不敢怠慢,连忙站起身子恭恭敬敬的行礼说道:“参见陛下!”
“都免礼吧。”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
等到朱由校坐下之后,其他的臣子也跟着坐了下来,双方开始了谈话。
只不过这谈话并没有持续太久,毕竟在这样的气氛之下不适合说什么,尤其是这些老臣子都有一些心不在焉。
黄克缵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最重要的是这一天已经距离他们不太远了。在这样的场合之下,他们一时半会的就有一些回不过神。
朱由校没有在这里多待,气氛不太好。如果再呆下去的话,朱由校觉得自己的心神都会受到影响。
离开黄克缵的家之后,朱由校就回到了皇宫之中。
黄克缵的丧事很隆重,朱由校也给了不少赏赐。不过很快这件事情就会从所有人的视线之中消失。
人死如灯灭,过后大家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日子还是要继续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事情果然如朱由校所预料的一样,半年的时间一晃而过。
转眼间就到了年底,临近过年,京城也开始冷了起来。
雪花飘洒,整个京城一片肃杀。
踩着地面上的积雪,朱由校在外面散步。
整日待在暖阁里面,人都待得不舒服了,出来透透气。
今日阳光正好,空气有一些微凉,吸进肺里面让人精神不少。
魏朝跟在朱由校的身后,恭恭敬敬的说道:“皇爷,李大人那边已经派人过去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从黄克缵死了之后开始,大明朝的朝廷就开始不断地死人了,跟朱由校的想法是一样一样的。
最近这半年,已经死了七八个老臣了,这还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前几天,李之藻病重。朱由校还以为他能熬过这个冬天,可是谁想到,终究还是没熬过去。过了小年,马上就要过年了,人没了。
作为徐光启的心腹,李之藻和徐光启也没差几岁。这两年,徐光启的身体也不太好,朱由校也很无奈。
这些人,虽然他想留,但是留不住。
“该怎么办怎么办吧。”朱由校看着魏朝,语气有些无奈的说道。
“是,皇爷。”魏朝连忙答应道。
作为朱由校身边伺候的太监,魏朝也知道皇帝的心情不好。这半年以来总有大臣死,这皇帝的心情要是能好才怪了。
向前走一步之后,魏朝又说道:“皇爷,司礼监这边刚刚收到消息,陈公公已经到了通州。如果不是大雪封路,今天就应该进京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这算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了。”
随着土地清查的完成,陈洪和魏忠贤也开始往回来了。虽然一直以来事情都有波折,也有坎坷,但是到现在终于顺利的完成了,这让朱由校很欣慰。
“告诉陈洪,不用太着急,安全第一。”朱由校想了想之后嘱咐道。
“是,皇爷。”魏朝连忙答应道:“奴婢回头就让人去传信给陈公公。”
两人一边走着一边聊着,有一搭没一搭的就来到了坤宁宫。
张皇后也早就接到了消息,带着人出来迎接朱由校。
“天寒地冻的就不要出来了。”朱由校拉住张皇后的手说道:“快进去吧,这天气要是感染了风寒可就不好了。到屋子里面说。”
“是,陛下。”张皇后答应了一声,笑盈盈的让朱由校拉着。
夫妻二人一起走进了坤宁宫。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671章 中兴名臣传
坤宁宫里,张皇后和朱由校两人相对而坐,中间摆放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是几个菜,一壶酒。
并没有多么大的场面,只是寻常的家常菜。
朱由校端起酒壶倒了一杯酒,又给张皇后倒了一杯说道:“陪朕喝一杯。”
“好,陛下。”张皇后笑逐颜开。
夫妻二人对视着,一起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夫妻这么多年了,张皇后很了解朱由校,也知道陛下这几天的心情非常不好。
要知道,平常的晚上,陛下基本不喝酒。
今天晚上的酒也不是什么好酒,只是普通百姓的寻常家酒。桌子上的菜也不是什么好菜,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是寻常百姓家的普通饭菜,尤其是在一旁的碗里,居然还有一个啃了一半的咸菜。
张皇后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把这颗咸菜放在这,但是她知道这里面必有深意。
最近老大臣死得实在是太多了,别说是陛下了,即便是张皇后也是有些消沉,朝堂之上都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气氛。
“知道为什么朕拿一个咸菜出来吗?”朱由校拿起咸菜咬了一口。然后端起了酒杯抿了一口酒,脸上的表情顿时精彩极了。
所有的五官都仿佛聚在了一起,随后舒服的舒了一口气。
“妾身不知道。”张皇后笑着说道:“陛下可以和妾身说说。”
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是朕第一次见张冲。可能在朕的这些官员里面,每个人都很突出,名扬天下的人也不少,但是让朕印象深刻的就是张冲。”
“那个时候,他只是户部的一个管库,每天领着微薄的俸禄,过着贫苦的日子。即便是那样,他也没有贪污户部一分钱粮。”
“而朕和他交上朋友之后,他请朕喝了一次酒。那一顿酒,两道菜,一道是眼前的这种咸菜,另外一道便是这个,煮鸡蛋。”
“当时朕还笑着问他,你这么请人吃饭,难道不觉得没面子吗?”
“当时张冲和我说,我做的是大明的官,领的是皇帝的俸禄,一丝一毫皆是民脂民膏。我现在能吃饱穿暖,已经好过天下的百姓了。偶尔还能喝顿酒,这已经是超过很多人的享受了。喝穷酒也别有一番滋味,想当年我喝不上酒的时候,只能看着别人喝。现在每日浊酒一杯,我知足了。”
“这么多年了,朕一直记得他说的话、他喝酒的样子。”
看着眼圈有些发红的朱由校,张皇后沉默了。
张冲这个人,张皇后知道,前几天过去的。
章冲家里面人口不多,官做的也不大,到死了也只不过是百工院的一个总管,管着百工院的材料。
“这个咸菜是朕从张冲家要来的。他的儿子说,他现在也还是那么喝酒,一个咸菜,一颗煮鸡蛋。每次他都很高兴,不像以前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