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至于大家为什么都盯着辽东,原因就更简单了,因为辽东有事,那里在打仗啊!
大家都是觉得我行你不行,自然要把你赶走,我可是为国为民,你那是就是在耽误国事,最可怕的是双方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谁都想要在辽东有所建树,结果却是浙党守辽东的时候,局势尚可,换成东林党守辽东,局势直接不可收拾了。
从熊廷弼换成了袁应泰,辽阳和沈阳丢了,东林党秉政那么多年,辽东问题就从来没好过,最后换成了袁崇焕,直接被打到了北京城下。
五年平辽成了一个笑话,反正朱由校是打定主意不用东林党这些人,崇祯听他们的,结果大明亡国了。自己不听他们的,没准还能多挺几年,所以朱由校直接就用了熊廷弼。
另外一点,辽东是朝廷填银子最多的地方,朝廷每年拨付多少银子,这里面多大的利润,当然得换上自己的人,不然怎么方便捞钱呢?
别高看这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家伙,他们拿钱比谁都狠,为此还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叫做:
漂没。
“让魏忠贤审着吧!”朱由校面无表情的说道:“对外放出消息,就说朕偶感风寒。”
反正朱由校是不想出去,至于臣子们的抨击和闹腾,朱由校全当看不见,自己也真的看不叫,要黑自己,那就随他们去吧。
别说在大明了,即便是在清代,雍正皇帝不一样被黑出翔了,那可是管控最严格的朝代,雍正是朱由校唯一看得上的清代皇帝。
至于什么十全老人,什么圣祖皇帝,朱由校并不放在心上,那都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吩咐完了之后,朱由校也不在意,继续摆弄手中的东西,这个轮子好像做小了,应该在做大一些。
在朱由校忙着做东西的时候,外间却闹开了,姚宗文被抓了,这可以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他还是被魏忠贤给抓了。
现在朝廷上下都在倒魏忠贤,这姚宗文是冲在最前面的,这怎么就被抓了呢?弹劾魏忠贤的人不禁自危了起来。
礼部尚书孙慎行的府邸。
孙慎行坐在椅子上,沉着脸喝着茶。
在下面坐着的则是东林党的各位贤达,包括杨涟和左光斗,还有光禄寺少卿高攀龙也在。
众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大家都在为姚宗文的事情担忧,当然了,他们不是担心姚宗文这个人,而是担心这一次的事情。
姚宗文这个人对于在座的人来说,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大事情,也算不上什么大人物。
要知道姚宗文原本可是浙党的人,是方从哲的人,这个人之所以现在还能蹦跶,主要原因是他在扳倒熊廷弼的案子之中出了力气,可以说,姚宗文背叛了浙党倒向了东林党。
这一次弹劾魏忠贤,姚宗文就是要表现,所以这才上书弹劾。
为了表忠心,姚宗文这一次跳的特别欢,现在人被拿了,在场的人也怕牵连到自己的身上。
孙慎行看着众人,缓缓的开口说道:“魏忠贤献奸道入宫,蒙蔽圣聪,现在又让人抓了姚宗文,这是要残害忠良!姚宗文事前弹劾魏忠贤,魏忠贤这是报复,如果不能抵挡住魏忠贤,此案怕是会被做大,牵连甚广,权阉之害,我就不赘述的,想必你们也都明白。”
“我们绝对不能允许魏忠贤如此行事,我们身为臣子,自然是要忠君持正的。”
众人也都严肃的点了点头,杨涟站起了身子,语气之中带着激愤的说道:“魏忠贤,刘瑾之流,我们不能让其祸国殃民,此次我们即便是要扣阙,也要将魏忠贤打落尘埃,否则大明危已。”
心里面的想法和私底下的理由,这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君子不言利,要言的是家国大义。
众人点了点头,算是达成了协议,随后就散了,各自准备回去写题本,上述弹劾魏忠贤。
日升日落,当阳光洒满紫禁城的时候,大明的皇帝朱由校已经起来了。
吸了一口微凉的空气,朱由校面露微笑。吸了一口气,他开始打起了太极拳。
这玩意朱由校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但是想来锻炼一下还是有好处的,要知道历史上的天启皇帝活的可不长。
跑步这样的剧烈运动,朱由校没想过,他的身子本来就弱,过度的锻炼要不得。
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然后增加一点活动量,让自己的身体慢慢变好,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人得活着,死了也就一了百了了。
打完了拳,身体微汗,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还是舒服了不少的,这就证明这是有用的。
拿起王安递上来的毛巾擦了擦脸,朱由校呼了一口气,然后开口说道:“以后的早膳都清淡一些,清粥小菜就可以了,对了,煮点鸡蛋,朕想吃鸡蛋了。”
王安不知道自己的家陛下为什么要吃这些,犹豫了一下还是劝谏道:“皇爷,还是要注意身子啊!”
“按照朕说的去准备吧!”朱由校摆了摆手,对于王安的话并不是很在意。
作为一个后来者,他当然知道吃什么才最好。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朱由校穿越之前,养生已经深入人心了。
90后都保温杯里面泡枸杞了,朱由校自然不会大鱼大肉的胡吃海塞。
“是,皇爷!”王安见朱由校态度坚决,自己也就不再好说什么了,只好点头应道。
早膳很快就端了上来,朱由校喝了一口米粥,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御厨的手艺是不错的,这米粥糯软香甜,当真是好喝。
伸手将一个鸡蛋拿了起来,在桌子上“咔嚓”敲碎一个头,然后扒开,最后将鸡蛋送进嘴里面,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大明的鸡蛋可比后世的养殖蛋好吃多了。
就在朱由校享受早餐美好时光的时候,王安来到他身边,小声的说道:“皇爷,魏忠贤来了。”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9章 辽东李家
“让他进来吧!”朱由校淡淡的吩咐了一句,这魏忠贤来得正好,想来应该是带了好消息的,只不过不知道魏忠贤有没有更深地撬开姚宗文的嘴。
如此想着,朱由校倒是有些好奇了,划拉米粥的速度慢了不少。
时间不长魏忠贤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皇爷!”魏忠贤走进门之后,恭敬的行了礼站在一边,朱由校在用膳,他可不敢打扰。
朱由校也不说话,继续吃着自己的饭,半晌将米粥喝完了,感觉不错,接过一边王安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手,拿起漱口的茶水漱了漱口,这才站起了身子。看了一眼魏忠贤,朱由校这才开口了:“行了,别撅着了,说说吧!”
“是,皇爷。”魏忠贤连忙答应了一声,向前凑了凑,轻声讨好道:“皇爷,姚宗文已经招了,他勾结刘国缙倾轧熊廷弼……”
朱由校漫不经心地挥了挥手,打断了魏忠贤,“把口供拿上来看看。”
魏忠贤一愣,不敢有丝毫得怠慢,连忙向前走了一步,两只手将口供承给了朱由校
将口供拿了过来,朱由校看了一眼,看到了刘国缙的名字。
刘国缙是辽东人,坊间传闻他是李成梁的义子,过去也做过御史,当年李成梁丢弃国土受到舆论的攻击,刘国缙站出来极力为他辩护,后来因故被免职。
杨镐战败之后,朝廷启用辽人,刘国缙抓住这一机会,成为兵部主事,赞画军务。
刘国缙极力为杨镐、李如柏辩护,认为失败的主因是杜松的冒进,随后他又大力支持李如桢出任辽东镇总兵官。
兵败之后,辽东兵力严重匮乏,刘国缙主张在辽东镇当地召募军士,补充兵源,“以辽守辽”。他认为千千万万的辽人生于斯、长于斯,这块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熟悉这里的一切。当年李成梁、李如松称雄辽东,麾下的猛士主要都是辽人,后来祖大寿、吴三桂的手下也有无数辽人和蒙古人,极有战斗力,忠诚度也不错。
熊廷弼不以为然,因为他一直不信任辽人,反对“以辽守辽”的策略,主张从内地征调部队到辽东镇。熊廷弼完全排斥辽人的态度是很片面、很偏执的,简单而武断,中间也搀杂了他与刘国缙之间的个人恩怨。
刘国缙坚持自己的主张,花了许多钱,招募来将近两万辽人,但很快就跑掉了大半。
熊廷弼认为,刘国缙召募当地军士,“倡以辽守辽之说,以为远征不如近募,图存不必远求,贵精而不贵多。”
实践证明,刘国缙“其说屡试不验矣”,以辽守辽的办法不可行。
熊廷弼把刘国缙的这次过失上报朝廷,自然引得刘国缙怀恨在心。
“这些文官,整日里不思为国,净想着搞这些东西。”朱由校的手指敲打着桌面,语气平和的说道,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似乎生气也似乎不生气。
魏忠贤回过神来,皇爷这是要做大啊!皇爷说的可是这些文人,这些是谁?自然不可能只是姚宗文和刘国缙,想到这里,魏忠贤顿时就激动了。
向前走了一步谄媚地笑了笑,恭敬地说道:“回皇爷,奴婢还得知,这姚宗文和刘国缙,都是李如桢的门徒。姚宗文架不住奴婢的拷打,全都招了,他说这李如桢初守铁岭,后屯沈阳,与金人勾结。当年,清军攻铁岭,其拥兵不援,致铁岭失陷。此三人,皆是通敌叛国的货色。”
“取了证据再来。”朱由校揉了揉额头,突然感觉嗓子有些痒,猛地咳了几声。
“皇爷!”魏忠贤原本准备退出去了,见天启帝咳嗽,心提到了嗓子眼,赶紧上前替朱由校轻轻在后背捶了几下。
门外候着的王安被天启帝的咳嗽声惊动,连忙进来捧起一杯清茶递给他,并对魏忠贤呵斥道:“还不出去?没见皇爷累着了?”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无妨。”
“皇爷可要保重身子!”说着,魏忠贤关切的看着朱由校。取证据?这个好办,回去让姚宗文继续攀咬,这一次一定要攀咬出一些东西来。一个李如祯不行,不是还有其他人吗?这件事情要想办法烧到朝堂上那些人的身。
“辽东李家。”朱由校轻轻的笑了,这辽东李家还真的是做大,李如祯,辽人,这年头快没人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这些年李氏在辽东扩大自己的势力,如果不是辽东在打仗,说不定能够就出一个辽党了。加上是军镇,说不定就给你搞一个藩镇出来了,不少辽人也都支持李家,在朝廷之中不少辽人都说李氏世镇辽东,边人惮服,平复辽东一定要用辽人。
李如祯想学他老子李成梁,玩养寇自重的那一套,排挤杨镐,想要做大,结果铁岭丢了。
熊廷弼不同意辽人守辽土,其实很简单,辽土是大明的辽土,不是辽人的辽土。辽人守辽土,听起来意气风发,很决然,可是却不是那么回事。用这一句话,让别人无法插手辽东的事宜,将整个辽东变成辽人派系的东西,朝廷的钱粮都进了他们的口袋里面。
朱由校对这些事情自然是清楚地,辽东李氏是一定要废掉的,这也是为什么万历皇帝要将李成梁压在京城的原因。
只不过李氏在辽东养虎为患,李成梁在京城,辽东却依旧不在掌控,结果后金做大,朝廷不得不再一次请出李成梁。只不过李成梁也玩砸了,一直捧他臭脚的后金努尔哈赤,直接掀桌子了,掀了桌子之后,李成梁也没办法收拾掉努尔哈赤了。
朱由校觉得努尔哈赤肯定会想对李成梁说一句话,那就是“大人,食大便了”。
“谁都想结党,这天下还真是有意思。”朱由校笑了笑,转头看向了魏忠贤:“去查吧!朕倒是觉得这件事情挺有意思。对了,派人把消息传到辽东去,让辽东的官员都听一听。”
这么做两个原因,一个是震慑辽东,给熊廷弼撑腰,第二个是安熊廷弼的心。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0章 一肚子坏水
震慑辽东,其实就是在震慑这些辽东的官员,让他们有所收敛,不要再闹腾。
在朱由校看来,熊廷弼之所以反对以辽人守辽土,目的就是让辽东摆脱辽人的掌控。
要知道,很多时候辽人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是不一致的,再加上有些人贪得无厌、有私心,辽东怎么好的了。
朱由校的作为就很简单,那是让辽东的官员老实一点,这次要抓的不光是刘国缙和李如祯,还要再牵连几个人出来。
给熊廷弼撑腰的原因就更简单了。
上一次熊廷弼就是被这些人给弄走的,这一次在京城查这些人,自然就是为了熊廷弼出气了。
事情的转变让很多官员都没反应过来,首先是姚宗文承认构陷熊廷弼,参与其中的有刘国缙,还有都察院的其他御使,于是这些人也被东厂给抓走了。
整个京城官场人心惶惶,不少人都开始害怕了,大家都在喊这是魏忠贤的报复。
言官风闻奏事,何罪之有?
至于姚宗文的事情,那就更简单了,这是屈打成招。
题本又一次向雪片一样飞进了皇宫大内,可宫中依旧是毫无音讯,一点消息都没有。
反倒是东厂那边传来了新的消息,构陷熊廷弼的事情,李如祯居然也参与其中,而且还是李如祯与刘国缙这两位辽人一起主导的,他们想要将熊廷弼赶出辽东。
京城大哗,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另外一个消息又传了出来,那就是构陷熊廷弼这事,朝中大员也有参与。
一时间更是人心惶惶。
在这样的时候,不少人都上了题本,只不过全都留中了,没有一点消息传出来。
另外宫里面流出了小道消息,那就是陛下在和宫里面的青云门那个韩立一起练功,据说练的是什么《太极玄清道》,说是修炼到高深处能够成仙得道。
大臣们这一次是真的慌了,这叫什么事情?陛下要求仙问道?当年嘉靖皇帝的教训还不够惨烈吗?
不少人再一次上奏疏,可是这些小本本依旧如泥牛入海。
于是,大臣们的目标就指向了内阁首辅大学士刘一燝,你如此不作为怎么能行?
外面纷纷扰扰与朱由校的关系都不大,他正满意地打量着自己的作品,这是一个带轮子的大椅子,简称轮椅。
坐在椅子上,腿上搭着一条毯子,朱由校满意地点了点头。再搭配上一块手绢,不时咳嗽几声,这身体虚弱的表象就营造好了。
“关键时刻装晕。”朱由校抚摸着轮椅,满意地笑着说道。
文官们闹腾得再厉害,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原本历史上的魏忠贤那么过分,做了九千岁,文官他们怎么样了?还不是只能跳一跳,然后跑到崇祯帝那里去投机?!
大明真正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文官跳不跳的问题。
没钱,
没兵,
这才是问题的两个关键。
朱由校对此非常清楚,在这个时候你想通过正常的手段弄钱,根本就没戏。
万历皇帝的税吏都能被打死,最后结果怎么样了?还不是不了了之?!
朱由校才不会犯那样的错误。
在这个时代,想要搞到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养一个贪官,或者养一个权阉。
前世的魏忠贤贪污出了名,可是最后抄他家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找到那么多钱?
因为他的钱都给了皇帝。
天启皇帝纵容魏忠贤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魏忠贤能搞得到钱。
魏忠贤的收税能力(理财能力)是明帝国最需要的。
明末,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天下金银尽聚三吴。
魏忠贤针对工商业、对外贸易发达的江南地区,设立了万历末年被东林党废除的工商税、海税,并且有得力的东厂收税。
对那些清流的反对,魏忠贤要么不置可否,要么直接以雷霆手段镇压。
所以东南一带的东林党人无比痛恨魏忠贤,因为魏忠贤拿走了他们的钱,杀了他们的人。
出身于底层的魏忠贤没有给农民加赋——就冲这一点,崇祯的理政能力就远不如魏忠贤了。农民要能活的下去,明王朝也不至于覆灭。
与崇祯朝一再加派赋税相比,魏忠贤在河南遭灾时,还免除了赋税,从内库拨款赈灾。
阉党在放火烧了东林书院后,几十年未曾修过的黄河水道,也开始维修。辽东的军队也有足够的钱粮,朝廷上下一片祥和。
一个被痛骂的权阉当政,大明反而越来越安稳了。
被称为中正的东林党当权,大明却是遍地农民起义,辽东局势急转直下。
听起来就好像是一个笑话一样。
朱由校自己坐到了轮椅上,面无表情的抬起头,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陈洪,朱由校缓缓的开口问道:“那个孙传庭给朕找到了吗?”
“回皇爷,人找到了。”陈洪不敢怠慢,连忙开口说道:“孙传庭,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及第,授永城县令,年前进入京城任职,为吏部验封主事,再升至稽勋郎中。”
说到这里,陈洪小心翼翼的看向了朱由校:“这位孙传庭似乎对魏公公很不满。”
“不满才正常,他满意就有鬼了。”朱由校笑着说道:“怎么,你也打算投靠魏忠贤了?”
朱由校这话一出,陈洪顿时大惊失色,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地上,脸上说道:“皇爷,奴婢不敢,奴婢对皇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啊!”
看着不断磕头的陈洪,朱由校摆了摆手:“行了,随便说说,当不得真的,起来吧!”
皇帝可以随便说说,可是你要是敢随便听听,那你的命估计也就没了。陈洪吓得全身冷汗,显然皇爷这是对自己不满了。
自己话多了,陈洪知道自己的试探让皇爷不满了,同时皇爷也在提醒他,如果自己和魏忠贤搅合到一起,那么自己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朱由校轻轻的敲打着椅子的扶手,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要知道这个孙传庭也是一个有骨气的犟人。
历史上孙传庭就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可是这样的人,朱由校怎么可能让他回家?
孙传庭要用,可是要怎么用,这是一个问题。
不过朱由校觉得自己得想个办法了。
再说了,只有一个魏忠贤,这朝堂上多无趣?
现在朝堂上的这些人,朱由校没几个看上的,早晚是要清洗的。
至于东林党和东林书院,或许有好的,或许有可用的,但是绝对不是现在。
不把东林党剿灭,自己绝对不会用东林党的人,除非是一个半个的。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21章 批龙鳞
孙传庭这个人是一定要用的,但是要怎么用,这个要好好的想一想。
沉吟了片刻,朱由校敲打着轮椅的扶手,然后吩咐道:“去内阁传旨,擢升孙传庭为兵部武选司郎中。”
陈洪虽然心里面好奇,但是这个时候他可不敢再问了,连忙说道:“奴婢这就去。”
兵部有四个郎中,分别掌武选司、职方司、车驾司和武库司。
在四个司之中,武选司是最重要的,掌武职官员的选授、品级,管着天下武将的官帽子,与吏部的文选司相对应。
而剩下的职方司:掌各省的舆图。
车驾司:掌牧马政令及驿传之事。
武库司:掌兵籍、武器、乡会试的武科,及编发、戍军诸事。
武选司的郎中不但职位高,而且权力大,朱由校准备先把孙传庭放到武选司过渡一下。
孙传庭这个人在前世可惜了,这一世朱由校自然是要好好用的,至于要怎么用,朱由校暂时还没想好。
心里面虽然有了一个想法,但是朱由校想等到辽东的事情有了结果再说,现在他的心思全都在辽东,也不知道熊廷弼来不来得及。
皇宫里面安稳如常,皇帝不上朝,但是外面却闹腾得很厉害,因为东厂又开始抓人了。
这一次抓的是三个人,分别是冯三元、魏应嘉和张修德。
这三个人里面,冯三元、张修德是御使,魏应嘉则是给事中,这三人都在熊廷弼事件之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
当初弹劾熊廷弼,这三个人跳的非常欢。
熊廷弼的事情出了之后,御史冯三元弹劾熊廷弼八件没有谋略的表现,三件欺瞒皇帝的事,说不把他罢免,辽地终究无法保有。
历史上的天启帝将把冯三元的奏章发给朝臣议论,这其中已经代表着天启帝对熊廷弼不满了,或者说这个少年皇帝还是太嫩了。
事实上,这样的行为会让边将误会。
果然,熊廷弼知道皇帝如此行事后,很是恼火,直接上疏为自己竭力辩解,并且请求罢官回乡。
而此时,御史张修德又弹劾熊廷弼破坏辽阳。
熊廷弼更加愤恨,又一次上疏自白,说“辽地现已转危为安,为臣却要由生向死了”。
于是他缴回尚方宝剑,竭力请将自己免职罢官。
给事中魏应嘉借机又弹劾了他。几个人全都是将熊廷弼批评得那叫一个体无完肤。
但是有一件事情天启帝不知道,而如今的朱由校是知道的。
熊廷弼是浙党,以前也做过御使,没少攻击东林党的人,现在东林党的人上来了,自然要报复他。
没错,弹劾熊廷弼的这三个人就是东林党,于是熊廷弼上疏请求派人来调查。
冯三元、魏应嘉、张修德等又连章极论熊廷弼的过失,熊廷弼就请派他三个来核实。
天启帝听从了熊廷弼的意见。
1...45678...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