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向晚葵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慢慢地拓展出人脉,也赚了些钱。
而许正强反而原地踏步,没有丝毫变化。
如果想继续保持假情侣的关系,就得拉他一把,否则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没有人会相信两人会在一起。
可是以许正强的脾气,如果自己帮忙,他未必会开心。
难道自己接下来不但要拉着他往前走,还要照顾他的感受,那是不是太累了?
又或者借别人的手,比如冯智信和商团长,由他们出手帮忙?
真烦!
周桃暗暗叹了一口气。
她一直是个直率爽利的性子,不喜欢跟粘粘糊糊的人交朋友,前世只有父母,才能让她受这样的委屈。
朋友之间,合则来,不合则去,何必太亏待自己?
骑车回到家里,把自行车停在树荫下,爸妈和小满并没有觉得奇怪,以为从卫秋宇或者冯家借了自行车。
等她说这是自家的车时,小满最先兴奋地叫起来。
“姐,你教我骑车——”他走过去把车推过来,脸上全是控制不住激动。“以后你不骑的时候,借我骑几次——”
现在大家上学放学,都是步行,包括没住校的几个老师。
整个学校能骑车进进出出的,除了校长,就是另一个父亲在公社工作的女老师了。
如果自己能骑这辆崭新的车上学,肯定把所有人都震住了。
“行。”周桃看他兴奋成这样,只好答应下来。
“这么新的自行车,拿给你学,想得美——”杨桂芳在一边听到了,气得想骂人,边吼边冲起来,伸手去撕儿子的耳朵。“等你姐出嫁,还要当嫁妆送过去,被你摔几次,如果掉漆了,还怎么拿得出手——”
以自家的条件,女儿出嫁,肯定得凑齐三大件。
现在有了自行车,肯定得小心用着,免得磕坏漆。
什么时候再买辆缝纫机和手表,就完美了。
“姐——”周小满身子一扭,躲过妈妈的手,急忙向姐姐求助。
手里还推着自行车,想跑也没法跑,想阻止妈妈的怒火,只有姐姐有这个本事。
不过妈妈的话也有道理,这件事似乎自己做错了。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九十七章学骑车
“妈,小满想学,就让他学吧!”周桃以为弟弟还没死心,就劝了一句。“一辆自行车而已,坏了就再买一辆,才多少钱?”
这不是她充大款,而是真的觉得不算什么。
加上工业票,也不过三四百块钱吧!
自己想赚,估计几天就赚回来了。
小满已经这么大了,总得学会骑车,以后读高中也方便。
家里早晚得专门为他买一辆自行车。
再说男孩子好动,学会骑自行车了,他就可以到处跑,不会被局限在村子里。
她还希望爸妈都学会了,以后去公社买东西,可以自己骑着去。
“你的心可真大,自行车也没放在眼里——”见女儿这样说,杨桂芳住了手,不再教训儿子,嘴里却气呼呼地念叨了一句。“那你有本事开辆吉普车回来——”
说完,懒得再理她们姐弟俩,顾自去忙了。
这当然是气话,吉普车可不是普通人能开的,整个东海县,估计也没有多少辆。
女儿如果能开吉普车,那得跟县领导一个级别了。
周桃见妈妈这样说,猜测新车变旧车前,她死活不会舍得学,只好放弃这个想法,让弟弟先学了再说。
接下来的时间,她扶着车后座,让弟弟坐上去,歪歪斜斜地学着骑。
一开始很难掌握平衡,周桃也不着急,只是让他坐稳和看前方。
学车跟学其它技术一样,都需要当事人自己摸索经验,找到手感,才能真正学会。
至于学得快慢,跟人的综合协调能力有关。
她相信以弟弟的身体素质,应该不会太慢。
中午周国勇回来,听说女儿有了辆自行车,也非常开心。
周桃于是让爸爸也学会骑车,被他拒绝了。
他的理由跟妈妈一样,这么新的自行车,怎么舍得去学车,摔一次肯定心疼死了。
周桃见他坚持,也没办法。
心里在想着,不知道能不能买一辆二手车,让他们放心去学。
下午小满学得累了,不再缠着周桃,她这才得了空。
于是画了张图纸,让木工师傅帮自己做两只箱子。
这是她思考很久之后,定下来的款式,就看用的时候,保温情况如何了。
如果每天换一次冰,能保证内部温度在十度以下,那就达到冰箱冷藏室的效果。
自己这个设计,才算成功。
否则的话,效果就差了些,只能增加换冰的次数。
至于冰块的形状,倒很容易解决,只要专门打一个盒子,装水进去,等结冰后,把盒子拆开,就完成了。
把一块块比玻璃厚不了多少的冰块放进箱子里,靠它来达到冷却的目的。
木工师傅虽然觉得箱子很奇怪,不过工艺很简单,就开始动手。
到了晚上,两只箱子就打好了。
周桃找齐材料试了试,效果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二十四小时。
杨桂芳看到厨房旁边多了两只叠在一起和箱子,好奇地问周桃。
周桃解释了一下,又把桌上的凉水拿进箱子里,让妈妈一会拿出来,就可以喝到冰凉的水了。
至于分两只箱子,自然是一只放熟食,一只放生鲜材料。
如果放在一起,那就污染熟食了。
相比较而言,生鲜材料其实更容易解决,有了这只箱子,就算在空余的地方,塞满冰块也没关系。
而放熟食的地方,必须保证卫生,难度就大了许多。
这时候没有保鲜膜,周桃的办法就是上面盖上碗或盘子,有盖子的就直接用盖子。
等到第二天早上看了看,里面的冰全部融化了,手伸进去,依然非常凉。
让智脑测了一下温度,12度。
时间还没到,温度却已经超出预计,看来这样还是差一点。
最大的可能,是密封性比较差。
如果找大胃王搞些特殊的隔绝材料,不知道会不会好一点?
又一想,如果这个也找他,还不如直接让他帮自己买台小冰箱好了。
那就将就着用吧!
杨桂芳听了周桃的介绍,却非常满意,说有了这个箱子,再也不用担心食物变坏了。
周桃见妈妈这样说,也很开心,提醒她多换冰,免得里面温度高了,东西坏掉。
等回到房间,打开系统后,又忍不住把这件事,跟大胃说了说。
她没有学过相关的专业知识,大胃王那边科技相对发达,不知道有没有简单的办法,让这个简易冰箱,降温时间更长一点。
“这个只能在材料上想办法。”大胃王回答道。“如果用隔热效果好的材料打成的箱子,就能解决这个难题了。”
或者箱子干脆用双层隔热板,跟热水瓶瓶胆的原理那样,那冰块融化的速度肯定会更慢。
周桃听他这样说,就没有继续纠结这件事。
过了一个多小时,看到大胃王发了一只箱子过来。
周桃点开后,选择了接收。
等看到箱子,她一下子愣住了。
这不是前世那些外卖员在用的箱子吗?只是材质看起来更厚实一点而已。
据说外货箱子也有隔热的效果,食物放在里面,可以保温很长一段时间。
这样送到买家手里时,还能保证是热的。
难道它就是照这个原理设计的?
正要问大胃王,看到他又发了一条信念:“这只箱子用的是特殊材料,隔热效果非常好,你把冰块和其它材料放到里面,二十小时内冰块保证不会全部融化——”
也就是说,二四十小时内,能保证里面的温度低于十度。
效果这么好?周桃有些不敢相信。
为了验证效果,她在里面放了冰块,到第二天同一时间,再看看里面的温度变化。
用智脑检测后,她简直不敢置信。
里面此时的温度,只比刚加好冰块时,低了一度。
二十四个小时,温度才降了一度,自己打开箱子时,只怕也会产生影响吧!
也就是说,只是减少打开的次数,照这个隔热效果,就算两三天不换冰块,里面估计也能保证在十度以下。
有了这个效果惊人的箱子,周桃把原来用来装熟食的箱子拿出厨房,准备带去县城那边。
至于用来保鲜食材的箱子,则继续用着。
平时自己的东西,全部装在空间里,并不需要这样的箱子。
那边放一个的话,可以掩饰一下,免得有朋友过来时看到起疑心。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九十八章院子的安排
经过这么多天的辛苦工作,新房的家具终于全部打好了。
周桃给他们结算了工钱,看他们开开心心地收拾工具回去了,她开始考虑办进屋酒的事。
家里的油漆因为分批做,这时候一楼的所有家具和装饰物,包括天花板上的木梁和地板,已经全部刷好,接下来就剩下二楼的家具,以及地板油漆了。
至于阁楼,倒不用着急,等二楼完成后,再搞也不晚。
因为木匠摊收走了,这时候院子已经空下来,正式可以收拾了。
周桃和小满一起把有用的边角木料,放在墙角,等爸爸上工回来后处理,剩下的当柴禾捆起来,放在角落堆好。
还有小山似的刨花,则用麻袋和化肥袋装起来,叠在一边。
它是最好的引火材料,得好好保管。
剩下的木屑粉,同样用袋子装起来,可以当柴烧。
清理完这些,又用扫帚把垃圾扫干净。
看着宽敞整齐的院子,人的心情都变得舒畅起来。
小满这时候已经能单独骑车了,院子这么大,让他手痒得不行,于是推出自行车,在院子里兜了几个圈。
杨桂芳从畜牧场忙完回来,看到儿子又在骑车了,气得瞪了他一眼。
周小满也不在意,笑着下了车,推过去放好。
“院子你打算怎么安排?”杨桂芳见儿子老实了,这才舒服了一点,见女儿靠在墙上望着院子发愣,就走去问道。
这边从买下来,到造房子,全是桃子在安排。
想来这个院子她也早有打算,所以想听听她怎么说。
“东边靠近毛竹园的地方,我准备拦一块五十平米左右的地方,建一间柴房和一间鸡鸭鹅舍。”周桃见妈妈关心这件事,就带着她边走边说。“到时鸡舍朝竹园那边也造一扇门,白天把它们赶去竹园,在里面找食——”
她可不希望它们进院子,到时搞得里面全是鸡鸭鹅屎,太恶心了。
所以必须把它们从家里单独分出去,用围墙隔开。
至于柴房用来养猪,就不用自己介绍了。
“这样没关系吗?”杨桂芳听说鸡鸭不关院子里,而是关到竹园,不放心地问。
“有什么关系。”周桃肯定地回答。“它们在竹园里吃草吃虫子,拉的鸡屎又肥了竹园,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如果竹园是自家的就好了,这么大一片,至少可以养五六百只鸡了。
有位面系统在,她也不怕养不活。
“那就好。”杨桂芳还是相信女儿的判断,见她说得这么肯定,就没再说什么。
“围墙这边,也就是家的前面,我准备弄一块五十平方的水泥地,到时用来晒东西,不管是大麦小麦还是稻谷和豆类,都非常方便。”周桃继续安排。
没几年就会分田到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到时候家家户户收来的稻谷,必须有地方晾晒。
现在提前准备好,免得到时再要找师傅干活。
当然这边正好对着大门,水泥地也方便进出。
冬天把桌子椅子抬出来,晒太阳也不错。
“这个主意好。”杨桂芳听说家门口弄一块水泥地,非常喜欢。
老家那边是泥地,弄得倒是很平整,平时进出也算方便。
就是一下雨,泥就会沾脚,去一趟柴房,屋里全是带泥的脚印,一天要扫几次地。
“靠近围墙一米的地方,我会种一排果树或花草。”周桃指着门口的围墙说道。“主要是种花,隔几米种一颗果树,争取以后家里有吃不完的水果。”
这样说有些夸张,至少冬天就没有成熟的水果,除非搭暖棚种草莓。
“这个主意也不错。”杨桂芳被女儿的计划吸引住了,不住地点头。
“房子西边还有一大块空地,我准备弄个小花园,现在水塘已经挖好了,到时边上搭个葡萄架,再弄几颗漂亮的风景树,中间可以搭秋千和吊床,平时有空闲,可以在这边玩——”周桃一脸向往之色说道。
前世出生在普通双职工家庭,父母赚的工资仅仅过上温饱的生活,那时候生活节奏快,人与人之间攀比严重,她从小被父母寄于很高的期望,不得不被他们赶着往前走。
整个学生时代,除了学习就是补课,很少有时间去干自己感兴趣的事。
直到考上大学,离开家乡,父母鞭长莫及,才让她自由了一点。
可惜那时候已经深受母亲影响,满脑子都是成为人上人的梦想,没毕业就开始创业,居然侥幸成功了。
现在想来,那种有钱就有一切的所谓成功,只是父母的希望,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生活。
而重生后这种自己可以安排的随性生活,才是自己最喜欢的。
跟大伯一家分家,拥有自己的房子,这是重生后第一个小目标,已经快实现了。
在城里独立买房子前,把老家收拾成梦想的模样,才算真正完成。
当然农村的房子,必须考虑它的实用性,否则爸妈会非常不适应。
所以柴房鸡棚等必须要建,晒谷的水泥地同样不能少,里面剩下这块空地,才能由着她性子来,真正变成她的乐园。
到时这里会成为最舒适的小窝,用来招待朋友,或者自家人用来放松休息。
不管钓鱼烧烤,还是躺在吊床上随意聊天,都会特别惬意。
她曾经考虑过搭一个平台,底下当车库,上面当露台。
后来觉得这样太高调了,就放弃了这个计划。
反正地方先空着,过几年可以买车了,再改造一下围墙和大门也不晚。
“行,就照你安排的做。”杨桂芳原本以为女儿会在这里种菜,没想到要弄成花园,也没反对。
房子都是女儿整的,以后一家人能住上这么舒适的大房子,她已经非常满足了。
家门口已经弄了一大块水泥地,普通家庭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理想了。
里面剩下这边空地,她想怎么玩,就随她去折腾吧!
周国勇回来后听了周桃的安排,也没有异议。
院子里原先种了一棵大树,周桃当时没留意树的品种,这时候仔细看,才发现居然是一棵桂花树。
还是她比较喜欢的丹桂品种,到时一开花,花香扑鼻,周围几十米,都能闻到一股甜香。
“这颗桂花树以前开花确实很香。”杨桂芳见女儿站在树下一脸喜欢的模样,就提醒了几句。“等主人搬走后,慢慢地花越来越少,最近几年,大家都忘了这件事——”
记得刚嫁进村子时,这颗桂花树每年到了九月份就会开花,香味半个村子都能闻到。
跟主人家关系好的,会讨要一些桂花,晒干后放起来,过年煮汤园时放在里面,有股特别的香味。




重生七零:暴富小农女 第九十九章玉米熟了
等主人搬走后,每年开的花越来越少,最近七八年,已经不开花了。
有人说这颗树有灵性,所以就算眼馋,也没有人打它的主意。
“这么神奇?”周小满在一边听到了,惊讶地说道。
从他懂事起,这棵桂花就几乎不开花了,所以对它没有这些印象。
“有什么奇怪的?”杨桂芳白了他一眼。“棒槌挂久了,也能成精,何况这么一棵活生生的大树?”
东海县乡下,棒槌一般形容脑瓜笨,不开窍的人。
但是只要活得时间够久,见识增长了,人总会变得聪明起来。
这时候乡下最主要的谋生出路,就是学手艺,许多小孩子拜师后,一开始耐不住性子学,父母就会用这句话教训他们。
在他们看来,就算你再笨,只要坚持下来,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是吗?”周小满没有反驳妈妈的放在,不过显示不怎么相信,于是转头望向姐姐。
周桃当然不会相信妈妈的话。
主人不在了,桂花不开花,怎么可能是因为想念主人?
唯一的可能,就是缺少主人照顾,慢慢长残了。
桂花要怎么种,花才开得好,周桃也没什么印象,于是问智脑。
智脑应该有搜集这方面的知识,只要扫描一下,就能发现它的问题。
“桂花喜光照、喜肥、喜酸性土,要保持湿度和水份,如果能经常修剪,就会长得更好。”智脑很快说了意见。
周桃望了望,顿时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
第一,肥料不足,因为荒废了十多年,这棵桂树根部望过去,已经成了砂砾的模样,底下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难怪叶子也不是很绿。
第二,酸性土一般指的是红泥,而现在砂栎显然不是它喜欢的。
光照倒没问题,只是湿度和水份,估计也达不到要求。
至于修剪,更不可能。
虽然土里种的桂花,跟盆栽不同,对这个要求不高。
如果能修掉一些杂枝,对桂花树还是有好处的。
只是不知道现在修剪,会不会有影响。
不管它了,修剪一下再说。
周桃于是让爸爸去大队借了桑树剪,准备爬上梯子,亲自动手。
因为油漆师傅刷天花板时,需要用到梯子。
正好木匠师傅就在家里干活,就让他用旧房子拆下的木头,钉了一张双面人字梯。
周国勇现在习惯了女儿折腾,也没反对,老老实实去借东西了。
周桃拿了水桶,先给它浇了一次透水。
至于酸性土,则需要到远一点的山上去挑,不过有空间在,这个难不倒她。
正好挖一些纯粹的红泥回来,让妈妈买些鸡蛋鸭蛋回来,腌一些咸蛋吃。
于是借口去割草,背上篮子出去。
“姐,我也一起去。”周小满追出来叫道。
马上要开学了,而家里房子收拾好后,姐姐也要回县城了,他现在珍惜跟姐姐在一起的时间。
“你去干什么?”周桃忍不住叫道。
教育他这么久,怎么没什么进步,现在反而学会粘人了?
“那边的玉米应该可以吃了吧?我帮你一起采——”周小满早想好了借口,振振有词地说道。
想到煮熟的鲜嫩玉米,他发现自己确实有些馋了。
“行,那你一起去吧!”听他这么说,周桃算了算日子,猜测确实有些玉米,应该能吃了,就不再反对。
那就背一篮玉米回来,煮了当零食吃。
玉米一般干旱地区种得多,东海县这边,水田密布,主要种水稻和冬小麦,很少有人种玉米。
至少周桃的印象里,没有吃鲜玉米的经历,想来爸妈也一样。
今天就让他们尝尝鲜。
姐弟俩一起来到那个地下溶洞,看到玉米已经长得深色的穗子,望过去非常壮观。
周桃也不能确定这时候采摘是不是合适,就剥开一个看了看,见玉米粒的颜色还是淡黄色的,像是刚灌了浆,确实太嫩了。
现在这样摘了,会不会太浪费?
拿不定主意的事,只好求助智脑。
没想到智脑也无能为力。
让它判断玉米的成熟情况,得有参照标准。
而嫩玉米能不能吃,完全是个人感受,它还没智能到这个程度。
“那你帮我在里面挑二十个最老的玉米——”周桃想了想,觉得这样确实在为难智脑,就降低要求,让它从里面筛选相对长得老一点的玉米。
这对它来说,应该非常容易。
于是让弟弟背上茶篮,自己指一个,让他扳一个,很快就把二十个凑齐了。
看着篮底里才这么一点,又有些犹豫,会不会少了点?
家里人第一吃鲜玉米,没吃饱就没有了,这会非常难受吧!
于是又让智脑再挑了十个,这样每人能分七八个,应该够吃了。
“姐,听说玉米杆很甜的,能当甘蔗来吃,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周小满望在玉米田边,忽然问道。
这件事还是从书上看来的,他很想尝尝看?
“现在太嫩了,估计还不甜,等老一点,应该会有点甜味了——”周桃猜测道。“反正是自家的玉米,你想吃就试试吧,挑一根扳了玉米的杆子——”
乡下没东西吃,玉米杆子确实会被很多孩子当甘蔗来啃。
自家现在不缺什么,就没必要搞得这么艰苦。
不过弟弟孩子天性,想尝一尝也不是不行。
1...6768697071...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