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乱世侠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古道牧星





乱世侠影 第五百三十章出使安西
夜已深,众人散去,各自安寝。江一尘抚摸着妻子的长发,说道:“婉心,这次远出,人生地不熟,面临的危险难以预测,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家?我心里始终忐忑,总觉得对不起你。”胡婉心抓住丈夫的手,叹道:“事已如此,别说什么对不去的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嫁给了你,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放心外出吧,家里的事我会给你打理好的。”江一尘心中感动,在妻子嘴唇上轻轻一吻,道:“实在不行的话我就不走了,让陛下另外找个人!”胡婉心翻身搂住丈夫,道:“别说傻话了,你在这么多人面前做出的决定,再反悔岂不让人笑话?只希望你能够安全回家,我和三个孩子在长安盼着你凯旋而归!”
三天后,江一尘和江一帆带着三十个精壮的士兵,上百匹好马,西出长安,启程前往安西,因为沿途还能补给,并没有携带太多的辎重。
代宗带着百官,一直送到咸阳,在长亭中为众人践行。颜真卿道:“一尘,一帆,安西之行关系国家根本,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江一尘道:“事在人为,尽力而行吧!”代宗把酒杯递给江一尘,道:“爱卿满饮此杯,山高路远,路上多加小心!”江一尘接过杯子,道:“臣定当不辱使命!”代宗十分满意,道:“去和家人告个别吧。”江一尘依言走到胡婉心面前,道:“婉心,我走了,你多保重!”胡婉心点点头,替丈夫整理一下衣服,该说的早已说了,也没有什么需要嘱咐的事,只是说了声:“路上小心!”江一尘搂住边上的女儿,道:“可儿,爹这次外出,时间不定,少说要几个月才能回来,你在家照顾好弟弟,别让他们顽皮捣蛋。”可儿泪眼婆娑,道:“爹,你能不能别去了?”江一尘给女儿擦擦眼泪,笑道:“傻孩子,爹是为国家做事,你应该感到高兴!”可儿靠在父亲的肩膀上,哭的更厉害了。江一尘轻轻拍着她背上,安慰道:“别哭了,你都大人了,明年就要出嫁了,这样哭哭啼啼,给婆家看到可不像话!”可儿抱住父亲,哭道:“我宁愿不嫁人,也不要爹离开!”江一尘一直宠爱女儿,心中虽然不舍,还是狠心推开了她,说道:“爹这次走的匆忙,没来得及和你妈说一声,你回家后,有空去一次城南坟上,告知一下你妈!”可儿含泪答应下来。
这一边杨芷也是依依不舍,眼睛红肿,两个儿子抱着江一帆的腿不肯松开。江一帆道:“行了,回去吧,大伙都等着我呢!”江立泉道:“一帆,做好自己的事,不要事事一尘烦心,别的我也没什么可嘱咐的!”江一帆道:“爹,我不在家,你少喝点酒!”江立泉在儿子背上锤了一拳,笑骂道:“好小子,还管起你爹了!”
到达泾阳,郭子仪听报后带人出迎,设宴为众人接风洗尘,同时修书一封,托江一尘带给郭昕。(郭昕之父郭子云,是郭子仪的同母弟。)
路行几日,前面不远就是灵武,江一尘道:“出灵武,再过去就是吐蕃的地盘,不如在这里休息一天,把物资补足了再出发。”江一帆道:“好久没见白将军了,倒是挺想念他的。”江一尘道:“这里是抵御吐蕃的前线,士兵们几年都以回一次家,白将军常年驻守边境,够辛苦的。”马鞭轻扬,带人进入城中。
刚进城门,迎面弛来一匹快马,江一尘拨转马头,正要往边上避一下。马上人大叫:“一尘,一帆,你俩怎么来这里了?”叫声中充满了喜悦。江一尘和江一帆定睛一看,不由得喜上心头,喊道:“松青,怎么是你?”来人不是别人,却是李松青。三人一起下马,互道别来情形。
安史之乱平息,江淮一带也没不再需要部署重兵,李光弼去世后,手下人马被分拆开来,归属到各路节度使,李松青英勇善战,自愿来到了灵武,在白元光手下和吐蕃作战,数次大败敌人,深得器重。适才打算出城,恰好遇到了江一尘和江一帆。
李松青问道:“一尘,一帆,你俩带着这些人打算去哪里?”江一尘答道:“受陛下所托,前往安西!”李松青讶然,说道:“朝廷打算重新经营安西吗?”江一尘道:“安西四镇还有我军驻守,我这次前去,一来宣示诏命,鼓舞将士们的士气,二来去考察一下形势,看看能不能继续坚守下去。”李松青骇然,道:“原来四镇没有丢失,这里所有人都以为早被吐蕃夺去了。”江一尘道:“安西派出的使者前几天到了长安,大家才知道四镇还在我们手里。”李松青打量一下江一尘的随从,道:“此去安西,需要途径戈壁沙漠,光凭这些马不够,我给你准备几峰骆驼,此物耐渴,驼运能力远胜马匹,适合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江一尘感激不尽,说道:“有劳松青了!”
李松青道:“既然你们来了,我也不出去了,走,去见一下白将军,晚上哥几个聚聚,都好几年没见面了!”三人一起往帅府走去,江一尘问道:“近来吐蕃方面有什么动静?”李松青道:“我来此快两年了,已经摸清了他们的规律,春来牧草萌芽,这些胡人忙于牧马,逐水草而居,无暇南下,要等到初秋时分,草黄马肥了,才会来骚扰一番,你们来的时间还算巧,这时候几乎不会遇到大股敌军。”顿一顿,又道:“凭着你俩的勇武,小股敌军要想挑衅的话,那是不长眼,自讨苦吃!”江一尘道:“松青,你从临淮来到灵武,可有不习惯?”




乱世侠影 第五百三十一章进入沙漠
李松青叹道:“比起临淮,生活是艰苦了点,但是又能如何?前几年太尉被人猜疑,吓得不敢入朝,我们这些手下也跟着受罪,憋了一肚子气,吐蕃和仆固怀恩几次入侵,我们都眼巴巴看着,始终没能来到前线和胡人大战一场,倒是你和一帆,这几年名扬天下,立下无数战功,老百姓说起你俩,都是直竖大拇指!”江一帆笑道:“比起我哥和婉心姐,我可是差远了!”李松青道:“一帆,你也挺不错了,不比你哥差多少!”江一帆道:“我爹一直让我以我哥为榜样,别落后太远,这次去安西,我哥本来不愿意去的,被颜鲁公几次怂恿,不得不答应下来,他决定去了,我也就跟着来了!”李松青来了兴趣,问道:“我正有这个疑问,出使安西,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难事,为何一定要派你俩去?”江一尘道:“有传言说,西域诸胡打算结盟,瓜分我大唐!”李松青一惊,道:“不管消息真假,此事不容小觑,西域一行大有必要!”江一帆笑道:“松青,你要不要跟我们同去?”李松青眼睛一亮,说道:“行啊,反正最近也没什么事,我去和白将军说一声,跟你们一起去一次安西!”江一尘和江一帆大喜,李松青坚毅果决,熟知吐蕃人习性,有他同行,必定是个极大的帮助。
白元光正在帅府闲坐,听报江一尘和江一帆到来,连忙出门迎接,寒暄之后,问起来意。江一尘把出使安西的事如实告知,说道:“白将军,我和一帆途径贵地,一来是看望一下大家,同时也想求取一点补给,以备路上之需。”白元光十分爽快,道:“一尘,你和我还这么客气干啥?说吧,需要什么东西,凡是城内有的,随便搬走,还有不足的话,我给你想办法去民间征用。”江一尘道:“如此就多谢了,不过还有一件事要和将军商量一下。”白元光道:“唉,吞吞吐吐干嘛,有事就直说。”江一尘笑笑,道:“刚才路上遇到松青,他愿意和我同为安西,不知将军是否同意?”白元光看看李松青,道:“没问题,松青愿意去的话,我肯定不会阻拦。”李松青道:“此去安西,快的话当在冬天可以返回,想来不会影响这边的军务。”白元光摆摆手,道:“既然去了,就不要惦记这块的事,和一尘一帆把事办好,最好能够带着郭昕他们一起返回中原。”
江一尘道:“朝中众人意见不统一,陛下也拿不定主意,是否撤军等我去看了再说。”白元光道:“陛下把这事委托你和一帆,可算是找对人了。”转头吩咐从人:“通知后厨,今晚在府中设宴,为一尘他们洗尘,多备酒肉!”江一帆笑道:“白将军,春节前长安送来的御酒没喝完吧?”白元光大笑,道:“还有不少呢,陛下体谅我们戍边将士的不易,每次派人送军需物资的同时,都会带来美酒,我一直不舍得喝,留着在庆功宴上才会拿出来和大伙分享!”
经过一天的休息,队伍中补充了三十峰骆驼,李松青从自己部下挑选了二十名彪悍体壮的士兵,随同江一尘等一同出发。
一路上很平静,虽然是吐蕃境内,却没遇到大队敌人,少数几股流寇见江一尘等人带的东西不少,贪婪心起,乘着黑夜偷袭,被众士兵轻松击退,折损了不少人马。江一帆意犹未足,道:“这些人也太不禁打了,真希望他们多来几次,给我们多送点战马过来。”李松青道:“现在是夏天,吐蕃人散居在各处放羊,这是他们衣食的根本,要到秋天才会纠集起来。”江一帆道:“这一路上如此荒凉贫瘠,走几十里都看不到一个人,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生活的?”李松青道:“这一带还算可以了,不时能够看到城镇乡村,再往前的就是茫茫大漠,荒无人烟,白天热的要死要活,晚上又是极其寒冷,睡觉还得穿上棉衣呢。”江一尘道:“沙漠广阔无垠,里面也没有河流,清水是第一要紧的,必须要备足。”李松青手往前一指,道:“不妨事,日落前我们可以赶到沙漠边上了,那里有个绿洲,有补充饮水的地方。”
不出李松青所料,天黑前到了一处村庄,大约有二三十户人家,杂居着各族胡人,却没有一个汉人。
众人不想和胡人多交集,就在村外搭帐篷休息。江一帆道:“一路行来都是这样荒凉,遇到的绝大多数都是胡人,地方虽然不小,土地却是极其贫瘠,物产更是别提了,我看占了也没啥大用。”李松青道:“这可难说,说不定地底下埋有宝藏呢。”江一帆道:“松青,咱们找几个士兵往地下挖几丈,看看有没有宝物?”李松青笑道:“行路辛苦,还是省点力气吧,真有宝物的话,就留给这些胡人吧。”江一帆道:“胡人只懂得放羊牧马,哪知道地下有好东西?”李松青道:“胡人可不傻,这些清水都要了我们好几两银子呢,要不是看我们人多势众,说不定就动手抢劫了。”江一帆道:“胡人贪婪,眼里只有金银财物!”江一尘道:“这些蛮人,自古以来就没有受过圣人教诲,哪有什么廉耻心?”江一帆捏捏屁股,道:“罢了,又不和他们做朋友,管他有没有廉耻心,这些天骑在马上,屁股都快颠成四片了,还是早点休息吧。”李松青道:“让士兵们也早点睡觉,明天早起,趁着天凉赶路,一旦日上三竿,沙漠中会急速升温,酷暑难耐,到时就走不动路了,只能搭帐篷休息。”
进入沙漠后,只能早晚赶路,中午休息躲避太阳。大漠无边无际,没有任何参照物,非常容易迷路,白天参照太阳,夜晚以北斗七星指路。李松青直觉敏锐,有惊人的方向感,一路上全靠着他带路。




乱世侠影 第五百三十二章海市蜃楼
这一日太阳光分外强烈,众人又热又渴,直呼吃不消,江一尘只能下令就地歇息。士兵们一屁股坐到地上,躲在沙丘后躲避太阳,一边呼呼喘气,一边取出水袋大口喝水。
江一尘迈步走上一处高地,四周瞭望,前方和右边都是起伏绵延的沙丘,左边则是一条干涸的小河,视线所及的河边沙地上,赫然出现一行脚印。
江一尘心中一动:“难道附近有人?这人胆子倒是不小,没有骆驼马匹相伴,就敢独自深入沙漠。”往河边飞掠过去,蹲在脚印前细细观察。脚印非常清晰,没有被沙淹没,说明是不久前留下的,站起往周边打量,并没发现别的痕迹,顺着脚印往前看时,只见一路延伸出去,在河道的拐弯处被沙丘挡住。
站到高处,继续探寻脚印的去向,却发现北方天际暗了下来,凉风携带着乌云翻滚而来,不由得浑身一畅,心道:“虽说沙漠下雨极少,倒也不是一成不变,看样子会有一场大雨。”急忙返回营地,让士兵把帐篷支起来。
大雨说来就来,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砸下来,很快就渗入了沙子下面。众人躲在帐篷里欢呼雀跃,享受这难得的清凉。
江一帆半靠在水袋上,把双腿伸直,说道:“跑了几天路,别说人了,鬼都没见到一个,也不知道何时能够走出这大漠?”李松青道:“别抱怨了,咱们运气可够好的,这沙漠中经年累月都不会下一滴雨,今天还就被我们遇到了。”江一尘道:“别说没有人,我刚才出去,发现河边有一行脚印,脚印很新鲜,估计就是这两天留下的。”江一帆坐直身体,问道:“除了脚印还有什么?”江一尘答道:“别的没看到,刚想向前追查,没想到就下雨了。”江一帆大为懊悔,一拍大腿,道:“唉,这场大雨一下,脚印都被冲毁了,再想找就难了。”李松青道:“孤身一人就敢走进沙漠中央,这人真是胆大包天。”江一尘道:“我也是奇怪的很,即便没有同伴,也得带着驮马,备好清水食物,这样冒失闯入,可真是九死一生。”李松青道:“别去管他了,这种人不知道沙漠的险恶,纯粹是找死来了。”江一帆也道:“我只想尽快走出这鬼地方,每天身上都是湿了干干了湿,身上黏糊糊的,出来这么多天,还没洗过一次澡呢。”李松青笑道:“现在这么大雨,不正是洗澡的好机会么?”
江一帆被李松青一言提醒,欢呼一声,从地上一跃而起,把衣服脱个精光,一头冲到雨中。众士兵见此,也是纷纷从帐篷中钻出,让雨水冲刷污垢不堪的身体,随后江一尘和李松青也加入进去,沙漠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沙漠中的雨来得快,停的也快,半个时辰后,云收雨止,太阳重新露头,沙子上的水汽向上蒸腾,白茫茫一片。
经过大雨的洗刷,所有人觉得神清气爽,把行李捆扎完毕后,重新出发。没走几步,一个士兵手往前一指,叫道:“看,这是什么?”众人一起抬头,只见前面茫茫沙海中出现了一弯湖水,岸边树木掩映,中间有个小岛,长满了大树,隐隐有几头小鹿在林中行走。
这情景出现的太突兀了,众人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江一帆看了半晌,说道:“这凭空出现的湖泊应该就是书中记载的海市蜃楼吧?”江一尘道:“不错,就是海市蜃楼,我早就看过了,前方是一片沙海,哪有什么湖泊?刚才下的雨也不足以形成这么大的水面。”李松青笑道:“一尘,我们可是走了大运,海市蜃楼都见到了,听说常年进出沙漠的人,一辈子也不见得能够遇到一次。”江一帆仔细端详着前面的景致,问道:“这一景一物如此逼真,究竟是怎么来的?”江一尘道:“据书中记载,世上有一种稀有的龙,就叫做蜃,平时生活在海中和戈壁沙漠的深处,偶尔会现身吞云吐雾,吐出的云气可以幻化成各种景象,在海上出现的大多数是亭台楼阁,在沙漠中出现的则是湖泊和树林,而且这些幻影还随人而异同,就算看同一个幻影,在不同人眼里也有微小的差别。”江一尘笑道:“沙漠中缺水,所以幻化的就是湖泊,给人以无限的念想。”李松青道:“听说行人往往为此所迷,向这虚幻的地方一直走下去,最后饥渴而死。”江一帆道:“原来这蜃龙不怀好意,故意要迷惑人,不过我还有个疑问,都知道龙生九子,里面为何没有蜃?”
江一尘哑然,道:“九可不是具体数字,而是多的意思,这蜃一定是龙的旁支,距离真正的龙相距甚远,也许更靠近蛟。”江一帆道:“这样一说我有点明白了,下次遇到大哥的话,再向他问个明白。”江一尘道:“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言,关于蜃的来历。”这时候前方湖泊和树林的景象越发清晰,士兵们也不再大惊小怪,围在江一尘边上,听他说话。李松青道:“一尘,你就别藏私了,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也好让大家长长见识。”
江一尘笑笑,继续道:“传闻蛇和雉鸡在正月交配,生下一粒很小的蛋,这颗蛋会引来满天雷鸣,雷击中蛋后将它推入土中,在几十米的地方会变成盘卷着的蛇的样子,在两三百年后,蛋周围的土变成石头,开始向天空上升,受到月光照射后岩石崩落,才会有生成的蜃出现.至于那些受到雷击却没有进入地下的蛋,只能长成雉鸡,有许多雉鸡都是由变不成蜃的蛋孵出来的,但如果这些雉鸡跳进海里,就会变成蜃。”众人听得目瞪口呆,都觉得匪夷所思。




乱世侠影 第五百三十三章楼兰古国
江一帆怀疑的道:“蛇和雉鸡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它俩能够交配吗?”江一尘摇摇头,道:“这个我也说不清,反正书上是这样说的。”想了想,又道:“也许这个蜃的来历有违天道,因此才会引发天雷轰击。”江一尘笑道:“雷击后变成了龙的一种,那可是极大的奖励了,真正的岂有此理!”江一尘一愣,也觉得难以自圆其说,只能说道:“这些都是传言,谁都不知道真假,也就听听罢了,大伙别理睬这幻象,继续走路吧。”江一帆忽发奇想,道:“我们就顺着这海市蜃楼的方向行进,看看它何时才会消失?”李松青观察一下方位,道:“也行,这正是我们前行的方向,时间还早,大伙加把劲,抓紧行动。”江一帆笑道:“别走得太快,按照我哥的说法,这里说不定有蜃龙存在,难保对我们这些人没有恶意!”
这海市蜃楼如影如幻,始终在前方不远处,众人不再为其所惑,按照江一尘的命令,径直往前。几十里后,一座八角形的圆顶土坯佛塔出现在眼前,周边是一片废墟,海市蜃楼也在此消失了。士兵们停住脚步,都在猜测这一大片断垣残壁的来历。
江一尘展开轻功,绕着这片废墟走了一圈,初步有了印象。废墟不大,方圆大概几十丈,里面房屋密集,绝大多数都倒塌了,隐约可见有一条干涸的运河从西北到东南斜贯全城,运河一直延伸到城外,沿途还有不少烽火台,极目处烟波浩渺,却是一处大湖,江一尘看的真切,这不是幻象,而是真正的湖泊,湖西岸则是更大片的废墟,远远望去,倒似一座废弃的城池。
江一尘想不出这座城池的来历,和众人汇合后把情况说了一遍。江一帆好事,说道:“既然到了这里,何不去湖边瞧瞧?说不定还能发现什么呢!”这些士兵都是年轻人,生性好奇,纷纷出言支持江一帆,更有性急的不等江一尘下令,已经催动马匹往湖边行去了。江一尘也想解开这个疑问,当即率人向城池方向行去。
城池规模宏大,周边一圈有城墙的遗迹,差不多有内地郡县大小,有些已经被流沙掩埋,显然荒废已久。
士兵们见城中破烂不堪,别说人了,老鼠都不见一只,,无不大失所望。李松青见时间不早,道:“一尘,今天走不少路了,就在这里歇下吧,遇到沙暴还能有个遮挡处。”江一尘点头应允,随后带着李松青和江一帆进入内城勘察。
流沙掩埋了大半个城池,但是还能看出明显的人类活动痕迹,城中央的三间大房用土坯垒砌而成,坐北朝南,直接对着南城门。东西两端的房屋都是木结构,木料上还残留着朱漆,有的木料长达两丈多,多半是当年衙门所在地。沿途走来,还发现了大量的厚陶缸片、石磨盘断片、残破的木桶和各种钱币。
江一帆道:“这地方存在必定有几百年了,却不知为何要废弃?”江一尘四周望望,说道:“因为环境变化了,你看,这条河道是人工开挖的,通往边上的大湖,一定是取水用的,现在完全干涸,想必是水源出了问题,不适合居住了,才会被人放弃。”李松青道:“听去过西域的将士说,沙漠深处有大湖,叫做罗布泊,这大湖宽阔无垠,多半就是传说中的罗布泊。”(注:罗布泊有各种各样的称呼,这里沿用现在的名字。)江一尘被李松青一言提醒,喜道:“不错,我们现在所在的城池,就是楼兰古国!”
楼兰古城是罗布泊西部的一处绿洲,处于西域的枢纽,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内地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马、葡萄、珠宝,最早都是通过楼兰进行交易的,许多商队经过这一绿洲时,都要在那里短暂休憩。
楼兰王国从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到公元630年消亡,共有800多年的历史。王国的范围古阳东起关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到哈密。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兰王国逐渐在世界上消失了。
据《史记 大宛列传》和《汉书 西域传》记载,早在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国”,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中国魏晋及前凉时期西域长史治所,位于新疆罗布泊西北。因遗址中出土的汉文文书上,用“楼兰”佉卢文对音为“库罗来那”称呼该城而得名。
作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楼兰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汉朝时的楼兰国,鉴于自身实力弱小,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不得罪任何一方,有时成为匈奴的耳目,有时又归附于汉,玩弄着两面派的政策,在汉和匈奴两大强权之间,巧妙地维持着其政治生命。由于楼兰地处汉朝与西域诸国交通要冲,汉朝不能越过这一地区打匈奴,匈奴不假借楼兰的力量也不能威胁汉王朝,因此汉朝和匈奴对楼兰都尽力修好,实行怀柔政策。




乱世侠影 第五百三十四章湮没无存
汉武帝派博望侯张骞出使大月氏,缔结攻守同盟失败。此后派遣大军讨伐远方的大宛国,又多次派遣使者出使西域诸国。这些使者通过楼兰的时候,作威作福,楼兰不堪沉重的负担,以至杀戮使者。汉武帝大怒,派兵讨伐楼兰,结果作为降服的证据,楼兰王子被送至中原作人质。楼兰同时也向匈奴送去一个王子,表示在匈奴、汉之间严守中立。此后,汉远征军攻打匈奴一个属国时,楼兰王暗通匈奴,在国内屯驻匈奴的伏兵,激怒了汉武帝,再次派兵讨伐楼兰,直逼首府扦泥城,楼兰王大恐,立刻打开城门谢罪,武帝命其监视匈奴的动静。公元前92年楼兰王死去,招在汉朝作人质的王子回去继位,王子非常悲痛,不愿轻易回国,由其弟继承了王位。新王时间不长死去,匈奴趁这个机会以昔日在自己国家作人质的前国王的长子继承了王位,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迅速派使者前往劝诱新立国王至汉朝廷,欲扣作人质,未能成功。此后二三年间,汉与匈奴没有发生重大事件,表面上非常安定。
1...133134135136137...1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