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两世为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托钵村夫
“老人家,你莫非有什么心事么?若是需要小子帮忙,我与义妹一定不会推辞的!”
叶老汉听了,回过神来,心头一热,就要把自己的想法道出,却是转念又想到:
这两个娃,跟我一家素昧平生,我若是说了,难保人家不乐意,我这不等于是自找个老脸难堪吗?
想到这一点,叶老汉于是就说道:“我也没什么说的了,只是明天还要去做工;二位,我家贫寒,没有多余房间,只这间东屋,委屈二位将就宿一夜罢。”
叶经秋道:“老人家客气了,我兄妹半夜来打扰,才是过意不去。”
说着话,叶经秋与辛媚二人起身要送老汉出屋。
哪知这叶老汉却又寻思:我就把这个心意跟他们说了,他们要是不乐意,就权当我没说罢了。
我都活了这么大岁数了,什么罪没遭过?我这张老脸又值什么个钱?就算他们不乐意,这于他两个娃娃,于我自己,也都没什么损失;万一要是他们肯呢,我这不是天上掉下个金元宝来家了么。
想到这里,叶老汉再也忍不住,当下就说道:“叶娃娃,老汉有个想法,想跟你商量一下。”
“老人家,有什么事要商量?”
老汉期期艾艾地说道:“叶娃娃,你姓叶,老汉我也姓叶,或许我们祖上五千年前就是一家,是吧?”
“老人家说的是!”叶经秋道。
“叶娃娃,你二位今天进我家门,也看到了我家老婆子这个模样,只为我那不争气的阿年孩儿,早早抛下爹娘去了——
老汉我有心认你做个义子,不知你还能迁就我们老头老太婆不?”
叶经秋听了一怔,万万没想到对方说出这个话来,一时间沉吟不语。不想耳边却听得辛媚说道:
“老人家,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既然您老不嫌弃我们,我们自然乐意!”
辛媚这么一说,叶经秋更是愣怔,暗道:辛妹这是为何呢?
不过,辛媚这一表态,逼得叶经秋也只好跟着说道:“老人家,这事好商量。”
这叶老汉听了,顿时喜上眉梢!
辛媚呢,则是一拉叶经秋,就叩头施礼。叶老汉欢喜来扶,于是一番礼毕,三人重新坐定。





两世为仙 第一百一十九章、辛媚要做七弦桐
却说辛媚当时愿意认叶老汉做义父,认叶老汉的疯太太做义母,她也是有考虑的,毕竟这样有便于让叶经秋将来认自己做妻子。
叶经秋哪里晓得辛媚这点儿小女人家的心思?虽然摸不着头脑,但在形格势禁之下,也就附和了辛媚,答应了叶老汉。
叶老汉与叶经秋辛媚二人又说了一番话,这才心花怒放地回转草堂里屋去了。
东屋里,叶经秋见叶老汉离去,就对辛媚说道:“辛妹,你害我答应了做人家义子,以后我们就在这里落脚了吗?我还打算明天去归江城呢。”
辛媚有些幽怨似地答道:“大哥,这两老也怪可怜的。你想啊,明天早上,老太太一起身,发现‘乖儿子’和‘乖媳妇儿’一下子都不见了,怕不会是哭死啊!”
辛媚说这话时,学着老太太的口气说“乖儿子”和“乖媳妇儿”,倒也极像,把个叶经秋给逗乐了。
叶经秋道:“辛妹,那是老太太糊涂了乱说话,你怎么学起这个来了。”
辛媚笑道:“大哥,我学得像不像?”
“像,当然像啦。”接着,叶经秋正色说道:
“辛妹,天不早了,也该休息了。这里是世俗人间,我们在外人眼里总是‘孤男寡女’;但无奈何,这里只是一间东屋。好在我们都算是修炼之人了——
依我说,你上床上睡,愚兄就在这地面上运功一晚。”
不想,辛媚又有欲呕吐之感,她一边强忍,一边幽幽反问道:
“大哥,你听你说什么话,什么叫‘孤男寡女’?大哥,我本来就是你的血誓奴仆,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你让我做妹妹,我这不就做妹妹了么。”
叶经秋听了,心中感慨,口里却说道:“辛妹,你这老是想要呕吐,可还是闯关的暗伤没好罢?想是时光路对我们伤害很大,愚兄我头发现在都是白的。”
辛媚干呕几声,却才说道:“大哥,你说,这老太太怎么一见就说我……”,说到这里时,不由得脸飞红云。
叶经秋在这情字上面,却是个没经历的。只当辛媚这样说话是要笑那老太太糊涂。想到老太太的话,也觉得可笑,就接着话头说道:
“可不是,那老人家真是糊涂了。”
不料辛媚怒道:“大哥!老太太说我是有——哎,大哥,我若真是有了孩子,咳,大哥,我自修出肉身以来,只和你在一起,孩子自然也应该是你的!”
叶经秋听了,暗道好端端地生什么气发什么怒,我又不是没规没矩的人,分明是老太太糊涂人说糊涂话,但是,自结拜以来,叶经秋视辛媚为妹,未曾想过其他。此时辛媚就么一说,叶经秋却不好再接话茬,于是就闭嘴无言学沉默去了。
辛媚却又柔声说道:“大哥,我们是应该休息了,你要坐在地上运功,也太委屈辛苦了。没想到小妹本是做奴仆的,却如此承蒙大哥你关心看顾。”
叶经秋道:“辛妹,又说什么奴仆的话来?听大哥的,你是我义妹,我做大哥的当然要看顾你。”
二人说了这番话,辛媚就和衣上床躺下休息,叶经秋自是盘坐地上,运功休息。
天快亮时,几声鸡鸣。
却说草堂里屋之内,叶老汉与老婆子都已经醒来,老太太迟疑说道:“老头子,我怎么记得阿年来家了,还带了媳妇儿呢?”
说着话,这老太太就哭了起来。
“老婆子,别哭别哭!是阿年回来了!”
老太太听了,翻身起床,脸上带着泪痕,却是喜孜孜地说道:“我真的没记错,哎哟,我得赶紧起来弄饭去!”
于是两位老人相继起身。
鸡叫三遍,天光大亮。
叶经秋徐徐收功,长吁一口气,睁开眼来,却见辛媚已是醒了,正拥被而坐,含笑看着叶经秋。叶经秋一跃而起,说道:
“辛妹,你醒了。”
却见辛媚说道:“大哥,你听。”
叶经秋刚刚收功之前,就听外面人声嘈杂,但他并未因此影响练功,可谓听而不闻。
此时经辛媚提醒,就注意到了外面的声音。入耳却只是众人脚步声和老太太欢天喜地的声音:
“二婶子、三妹子,我家阿年回来了,还带了媳妇儿呢。”
陆续地又有人来,又是老太太的声音:“三伯、四叔,我家阿年回来了,还带着媳妇呢。”
叶经秋低声说道:“辛妹,看来我们不能不出去见这村上的人噢。”
原来,早上起来,这老太太尽早做好了饭,然后就跑了个满庄去宣扬:“俺家阿年回来了,还带着媳妇儿呢!”
前文说过,这庄子叫叶老庄。
这叶老庄总共是一十八户人家,全都姓叶,一个祖宗传承下来的。人家不多,老太太闹的动静怪大,于是乎天刚亮,家家都被这老太太吵闹醒了。
这老太太是一家一家,一户一户地通报喜讯:我们家阿年回来了,还带着媳妇呢!
俗话说:亲讲近,房讲寸。这一庄子人家都姓叶,也都知道这老太太的疯病,但见她今天早上却又与平时大不相同,于是家家户户人人都是半信半疑——看看去吧?
于是老太太搞出了个全村轰动。
于是东一家西一家,或男的或女的,都来了人,陆续来到这叶老汉家的小院里。
人们都询问叶老汉,估计这回是他的老婆子病情加重了,不料叶老汉也说道:“是回来了,正在东屋里休息着呢。”
老太太脑袋不正常,大家都知道;但是叶老汉这么说,就不免有人怀疑他发高烧喽!
这十八户人家,也是有族老的,当时族老叶天正就上前来,看着叶老汉说道:
“保仁,你也糊涂了吗?阿年走了大家都难过,但人死不能复生,你可要想开点,你可不能跟你那婆娘那样啊!不然,你两个人这往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呀!”
叶老汉听了,就说道:“天正叔,可是真的嘞,是我认的义子,老婆子只当是阿年回来了。”
众人听了这话,就明白了。不过这十八家人既都是一个叶姓,自然也是极知抱团取暖的,大家的想法都一样是:
不见着叶保仁的义子是什么样的,当然不能离开。
更何况,人都有好奇心呢。一时间,满院子里站满了叶家人,等着看看叶保仁的义子什么样子。
叶经秋与辛媚听得清楚明白,二人知道不能回避众人,见面是必然的事。况且叶经秋做过大将领过兵,上过战场见过世面,叶经秋开了门,辛媚跟着也就出了东屋。
叶经秋与辛媚二人一出屋,不由得都是一愣:
看这院子里的人,敢情都是先天境界!二人亲眼看得分明,就连众人中间的那个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的少妇人,怀抱中的吃奶孩子也是先天境界!
众人见二人出了屋就是一愣,都以为是二人是被这么多人窘迫的,所以才愣了一下,不由得都心中暗想这俩孩子老实着呢。
下一刻,就见七八个男人向叶经秋围过来,瞅着叶经秋,左看一眼右看一眼,众人是越看越顺眼。
另有七八个女眷围住了辛媚,也是七嘴八舌问长问短地。
叶经秋是军队将领出身,怎么说也是做过副元帅的人,气韵大是不同;辛媚更是明艳动人,气质上佳。
在众人眼中看来,瞧叶保仁这义子小两口子,就如那金童玉女一般。
叶老汉又跟众人说明,义子也姓叶,叫做叶经秋;这边的叫辛媚,乃是义子的结义之妹。
众人听了,心中暗暗夸好的同时,也都道这两个年轻人必不是义兄义妹,瞧他们共住一屋,这不就是明摆着地说,二人必然是小夫妻么。
只是众人中,村头第二家的主妇,看着辛媚的衣着,心中暗道:
这女娃儿身上穿的,可不就是我昨晚上晾挂在绳上的衣服么,里面是我的,外面这灰布大衫却正是我家大孩子的。
怪道我今天早上起来发现晾衣绳上衣裳不见了,却是穿到她身上去了!莫非这两个孩子,人虽长得俊俏,实际却是个贼?
要是两个贼的话,那可不就坑人了么?我要不要偷偷地跟族老说一声,提个醒呢?
哎,瞧这丫头模样神色来,又不像是贼啊?这妇人只把想法在肚子里打转,嘴上却并不一时就说出来,而是也上前来跟辛媚说话:
“闺女,瞧你这俊俏啊,真是难得;只可惜这衣裳不好看,配不上,屈了你呢。”
一时众村妇都附和说:真是的,得换两件合适衣裳。
老太太听了,赶紧说道:“乖媳妇儿,这是西头你六婶子。”
转过脸来,老太太又央告道:“他大伯、二婶子,你们借点银币给我,我给乖媳妇儿做件衣裳去。”
正是纷纷乱,闹哄哄时节,那族老叶天正把叶保仁叫到一边说道:
“保仁,我们老叶家这几辈的辈份,是按‘玉、堂、天、保、经、济、齐、家’几个字来排的。
这叶经秋,应该是‘经’字辈的,说来还真是有缘啊。只是,你是什么时候认的义子?怎么先前一点动静也没有?”
叶保仁就把昨天晚上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个明白。
叶天正听了,心中有所纳闷,嘴里却是说道:“保仁,我相信凭你的眼光是不会看错人的——这也是个喜事,明天办个喜宴,全村人聚会贺贺。”
叶保仁听了,道谢不已:“天正叔,我们老叶家就数您年纪最大,说话最权威,我跟阿年娘这些年来没少受您照顾。这个事,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叶天正道:“保仁老侄,怎么说我都是族老,这几年,自从阿年没了,阿年娘疯了,你日子过得难,谁不知道?我不出头帮你也说不过去啊。”
二人说着话,定好了明日安排喜宴。叶天正见十八家是家家都有人在,于是走过来,向众人开口。
当时这位族老叶天正就吩咐道:“保全、保安你们兄弟几个,今天到了工坊后要请个假,明天中午都回来,不要去上工了,我们老叶家办喜宴,给你大哥保仁贺贺喜。”
这边几个男的齐声答应,叶天正又对几家的主妇说道:“小李、小张、翠云你们妯娌几个,回家去跟当家的说清楚,就说是我安排的,明天给你保仁大哥家办喜宴;都给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啊!”
众人齐声答应。
叶天正又道:“都散了吧,让保仁他们一家子吃早饭。”
不多时,众人都散了。走之前,几个村妇有的说要给辛媚送块布料做衣裳的,也有说回去把女儿衣服拿来给辛媚穿的,叶保仁老汉和他老婆子一一谢过,叶经秋辛媚也跟在两位老人后边道谢。
众人走后,叶老汉匆匆吃了点饭,就带着工具出门做活儿去了。叶经秋与辛媚陪着老太太在家里。
老太太眼瞅着叶经秋与辛媚,一个劲儿地乐呵,对二人说道:“你二大娘刚才说去家拿身衣裳来给乖媳妇儿穿,我这就要——你们在家坐着别乱跑啊。”
说着话,叶经秋这义母就出了门,还把篱笆小院的柴门轻轻关上。
老太太走后,辛媚对叶经秋说道:“大哥,小妹答应了人家,害得你在这里脱不开身,给人当义子,你莫要怪罪啊?”
叶经秋道:“辛妹,你说哪里话,我怎么会怪罪你呢?”
“大哥,我有个事求你。”
“说什么求不求的啊,你说,什么事?”
“大哥,当日我师父对我说,我原先用的琴是阴间之物,不能带到阳世;出了四阵七关之后,可以请你替我做一具新的。”
叶经秋大奇:“辛妹,你师父怎么这样说话?我真的不会做,而且,就是想做也没有材料做呦。”
辛媚笑道:“大哥,我们闯的关走的路叫什么来着?在我是叫做复生之路,在你,可是叫做觉醒之路的。我现在是真正复生了,大哥,难道你还没有觉醒吗?”
叶经秋道:“辛妹,我这两天,似乎想起了一些事,但每当我要细细想弄清楚它时,又似乎想不起来了!”
“大哥,别担心,你一定会觉醒过来的,想不起来记不清楚时,不要硬去想,那样会伤脑筋的。也许,这觉醒过程中也是讲究契机的。”
辛媚说着话,轻轻咬破左手食指,挤出一滴血来,滴到右手拇指所佩戴的戒指上,下一刻,变戏法似的从中取出一个匣子。
叶经秋在旁边看得一愣一愣的:“辛妹,你咬破自己的手指头是做什么——哎呀,这是哪里来的匣子?”
辛媚笑道:“大哥,你来看看里面装什么。”
当时二人就地打开匣子,只见里边放着一截近四尺长的桐木,宽近二尺,厚约八寸,七根叫不出名目的丝弦,另有嵌金银薄板,还有一些小物件。
此外还有一本小册子。叶经秋取过小册子一看,上面写着“七弦桐制作法。”
叶经秋看后说道:“辛妹,就凭这些,我就能给你做出琴来?”
“嗯,大哥,师父说,我再入阳世为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请你帮我制作这具‘七弦桐’。”
叶经秋无奈,心说,哪有这样的师父,自己不给徒弟兵器,却指名道姓地要徒弟找自己给做。
不料,外面突然有个声音接道:“经秋娃儿,辛小丫头,你们要制作什么七弦桐?”
叶经秋与辛媚转脸看向门外时,却是这叶老庄的族老叶天正到了。
二人赶紧把这族老给请进院子里来;叶经秋才向他说道:“天正爷爷,辛妹让我帮她制作一具琴。诺,你看,这就是材料。”
说罢,叶经秋伸手一指地上的匣子。
叶天正看着地上的东西,坐下身来,对叶经秋说道:
“经秋娃儿,我们炎族叶家,天生的擅长制作器具。你可知道你出身是不是炎族?”
叶经秋听了,心中一震,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幕幕往事。




两世为仙 第一百二十章、叶经秋义父被打
却说叶经秋听了叶天正的话,不由得想起了从前经历的几件事情。
记忆中的片段闪现出半山城中的谈话画面:“三弟,我们老叶家,祖上出过炎族帝君,我们曾经拥有自己的国家,可是现在,堂堂炎族叶家子孙只剩下我们弟兄三个了。”
接着,又闪现过百和城三太工坊中的画面:“经秋,火烧得不错嘛。”
“嘿嘿嘿嘿,厉叔叔,经秋火烧得不错嘛。”
“经秋,别傻笑。”
“经秋,刀背用重锤,刀刃要轻锤。锤重要用力,锤轻要用密。”
“经秋,炼药先过提纯关,药性药理识在先。”
接着,又是一幅画面闪过:半空中,一道剑光闪过,直刺自己的灵魂……,我要进入转生魂珠……
但是这最后一幅一闪而过的画面,当时叶经秋觉得来得特别突兀,很是重要的一幅画面,却是在脑海里一闪就模糊了!
叶经秋努力地摇摇头,最后一幅画面,似乎对自己十分重要,极需要想起,可是关键时却记忆模糊了,遗憾!
叶经秋心中并不全是遗憾,也有几分欣喜:这就是,当日自己在百和城三太工坊中的这部分记忆,由死算盘珠子变成了活的——
比方说算盘吧,算盘珠子是死的,别人不拨不动,不能自动计算;现在却自己动了能自动计算了——
这就使得自己所记得的在三太工坊中的学到的炼制技能,从原先是点点滴滴的死知识,连成了成片的活知识。于是叶经秋就突然觉得,自己既能炼制武器,也能炼制药物,应当是能帮助辛媚制作这七弦桐的!
“大哥,你怎么走神了?族老跟你说话呢!”辛媚轻轻地说话,提醒叶经秋。
叶经秋醒悟过来,就对叶天正笑笑说道:“经秋一时走神,多有不恭,还请族老爷爷见谅!”
叶天正摆手笑道:“经秋娃儿,爷爷问你,你可知道自己的家族出身?”
叶经秋道:“不瞒族老,我自五岁到二十六岁这二十年间,虽然对所经所历有记忆,但是平时不大想起,都是零碎的连不成片的,不过刚才我却是经您一说,想起了一些事情,这二十年间的记忆也就此盘活了。”
“噢,还有盘活记忆之说?那你说说看,你盘活了哪些记忆?”叶天正饶有兴致地问道。
辛媚听了,也是面现期待之色。
叶经秋道:“族老爷爷,我想起来了,一个是我大哥曾经告诉过我,我们家也是炎族人。
另一个是我也想起来我在三太工坊的经历,当时学会的炼器本事和炼药知识,现在突然之间开了窍,融会贯通了。”
叶天正听了,哈哈大笑:“果然是我们炎族老叶家人!真不亏是我老叶家后代!经秋娃儿,你很有潜力啊!”
叶经秋听了一愣,“老叶家后代”就“有潜力”啊?于是问道:“族老爷爷,我有什么潜力啊,我怎么没明白呢?”
叶天正这一回笑得更欢:“哈哈哈哈!经秋娃儿,爷爷是说你呀,你在炼制方面有潜力!
你看,你体格魁伟,手指细长有力,,你又在工坊里有过历练。所以,爷爷看你是当然地有潜力喽!”
叶经秋笑道:“族老爷爷就是这样看出了我有潜力的啊。”
叶天正道:“经秋娃儿,莫非不相信爷爷的眼力?你这地上匣子里的物事,是不是要用来制作什么‘七弦桐’的一张琴的么?
我跟你都看看这小册子——学学做法,然后就由你动手,爷爷我来给你掌个眼筋,怎么样?”
叶经秋听了,心说辛妹修炼《相思琴诀》,这具七弦桐是她的必备之物,材料只有这一份,若是做差了,那可大大不妙!
不料辛媚也是极力撺掇,叶经秋无奈,打开小册子,仔细读过,与叶天正商量一番,又待叶天正取了工具来,这才动手开工。
叶保仁的婆娘,也就是叶经秋的义母,早已从那二大娘家取了衣裳来,就跟辛媚娘儿俩一起,饶有兴致地看叶经秋在叶天正的指导下制作七弦桐。
老太太还跟个孩子似的一个劲地问:“天正叔,阿年乖儿子,你们做什么呢?”
叶经秋自然回答说是制作七弦桐琴。却是叶天正道:“李红啊,你看着就是了。”
原来叶经秋这义母名叫李红;这族老叶天正作为长辈,当然有资格直呼其名,而且叶天正并无子女,所以也没法子比着儿女把老太太称呼作“他嫂子”什么的。
叶经秋与辛媚二人也是明白此中道理,也不以为族老直呼义母之名有什么不妥当的。
却说叶经秋自然是有天份的,不然不会当得起天才二字,何况又有叶天正的指导。
于是掏空琴身,蒙上银板,安上琴枕琴桥,镶上铜嵌品格,最后总装成功,前后大约两个时辰,果然做出了一具精致的七弦桐琴来!
只见这具七弦桐,全长三尺八寸八分,宽一尺二寸八分,厚五寸八分。琴身蒙着二分厚银板皮,左琴桥右琴枕,两端立着琴柱,中间嵌铜建十二品格,七弦按宫商角徵分度,琴弦却是一种角筋与五金之丝绞成的,就依宫商角徵命名。
此琴不但甚是精致,且能抗击一般刀砍剑刺,正合辛媚所用,只怕她就是到了灵道武师时,这具七弦桐也是趁手兵器。
当然,这具琴只是普通物什,若是以通灵程度来说,则差之远矣,好在辛媚现在也只用它来修炼。
1...6263646566...2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