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晴空之下
他们都是有真本领的,不讲什么纲常伦德,天理经义,却造出省力的滑轮组,撬动大石,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小少年很羡慕。
他,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甚至有朝一日,能骑着两轮车穿梭在牛背山坞堡,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员。
“唉,人太多了啊……”
他听到自家爹爹这样哀叹道。
今年九凌城学院向天下招生,并将自制的书册公开贩售,在中原直接引发了一场关于知识的地震!
书,可不是印着一些杂文和消息小报,而是承载着大量信息的载体,就这样大喇喇地出现在天下人的面前,一点掩饰都不屑。
中原的平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书”!
与动辄便要论“车”拉的铸剑和羊皮想比,这薄薄的一册轻飘飘,里面密密麻麻都是文字,价格也十分亲民。
中原的庶民没有读书的机会,但却不代表他们意识不到这种“书”的价值!
只要一个箱子,人人都能拥有一个世家标配的书房,以后给子孙传家代代承继,他们也算是“书香门第!”
更何况,伴随着“纸”和“书”一并到来的,还有九凌城书院招生的消息。
不分门第,不论出身,不看血统,只要能通过考核,人人都可进学堂读书识字,学得天地之理,这是何等的诱惑?!
没人怀疑这是个陷阱,因为许多逃难到雍西关的流民,他们安顿下来之后便给亲朋好友传递消息,虽然他妈呢只是如实描述了一下自己目前的生活,可听在中原庶民的耳中,那便与神仙福地也没什么区别了!
有田,有粮,没有战乱,没有压死人的税负和榨取骨血的世家,只要勤劳肯干便能吃饱肚子,边城绝对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地方!
如今这好地方还肯教人读书学字……
一时间,无数人涌向定安城,拦都拦不住。
有本地的世家气极败坏,四处污蔑边军是想骗人去做壮丁。
世家对于“书”的问世,远比庶民要惊恐许多。
千百年来,世家便是靠着知识的垄断和封锁维持自身地位,愚昧的庶民不会有思想,乖乖干活为世家贡献一生,子子孙孙都是世家财富的来源。
但这一切安稳繁荣的根基,马上就要被“书”打破了!
“书”价格亲民,纸张又轻薄便于携带,一本册子便能承载一车竹简的文字,这样的东西若是在庶民中传播开来,岂不是人人都有了接触天地道理的机会?!
会思考,有思想的庶民,以后未必会甘心情愿为世家卖生卖死,他们掌握的技艺会自动离开,会寻求改变命运的出路,到时候他们这些世家子该怎么办?
更可怕的,是封伯晟和封恺一定明白“书”的意义。
他们放出了“书”,开放学堂给庶民,这是要重新培养班底,未来封家若是拿下了天下,封伯晟和他的狗崽子决计不可能再用世家子!
他们是要挑战整个世家制度,向世家系谱上的所有姓氏宣战!以一家之力对抗天下,这家子人疯了么?!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853
“没见墨宗的矩子都被人杀了么?”
“封家现在按兵不动,那就是还没补足与陆家恶斗的元气,正等着骗你们这群傻小子去当炮灰呢!”
“都给我严加看管!擅自潜逃的都要杖毙!我看谁还敢动?!”
世家治下的土地,这样的污蔑层出不穷。
只是他们不提墨宗还好,一说起墨宗矩子,下面的庶民跑得都更快了。
墨宗……啊那九凌湖不就是墨宗?
墨宗的祖师爷不就是大德圣人?
圣人都说墨宗向天下人开放,那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又不是小娘子上轿头一回,只不过是重新开放啦!
“这几日,往西走的人越来越多了。”
阊洲城的边军医馆中,一个梳着妇人髻的女子看着已经拆了石膏的伤腿,笑着与熊银环说道。
“都是要去定安城的,要去搏个读书习字的机会,可是当真能成?”
“努力,自然是能成的。”
熊银环又检查了一下她伤口愈合的情况,点了点头。
“恢复得不错,接下来,只要再小心将养两个月,骨头就会没事了。”
“只是以后也要注意保暖,不要受凉,下雨刮风可能要犯旧伤。”
“那倒是无妨。”
那妇人扶着陪在一旁的仆妇站起身,笑得温婉。
“我得边军救助,与战乱中捡得一条性命,只伤了一条腿已然是万幸了。”
“蒙熊家娘子精心医治,月娘感激不尽,”说到这里,她顿了顿,一旁的仆妇递过来一个小木匣,妇人将它放在环娘的面前。
“听说月娘是边城人,我也曾有幸去过定安城,一点薄礼,小小心意……”
环娘看着眼前的木匣,没有打开。
这木匣雕花精美,上面刻着“宁村作坊制”五个小字,边城出身,九凌城求学的环娘再熟悉不过了。
这是,宁先生店铺的出产,里面放置的是花皂。
确切点说,这个木匣的全称,叫做风雅四季·自然之韵·限量尊享纪念版。
她读的医学班是宁矩子手把手教起来,矩子在上课的时候偶尔也会讲一些八卦活跃气氛,其中便有他包装礼盒搞饥饿营销(坑钱)的光荣事迹。
那时候墨宗还很穷,这礼盒还是木工班的大叔带着一群小孩刻了好几天才出的成品,宁锯子自己也留了一套作纪念现在还放在他实验室中。
环娘对这个木匣印象深刻,因为据说这匣子是按照世家系谱卖的,卖出了天价,买家都是又富又贵的上等人。
如今这东西骤然出现在眼前,难免让环娘的心中生出一抹警觉。
眼前这女子自称月娘,是他们在阊洲之战中救下的人,原本看穿着也没什么特别的。
只是这大半月接触下来,她越发觉得这妇人不一般。
月娘的言谈举止不同于普通女子,似乎也不怎么缺钱,终日只有一个仆妇陪着出入,也见不到其他的家人。
“月娘已经结清了诊金,无需另外破费。”
环娘不动声色地回道。
“月娘说去过定安城,可曾到过最热闹的朱雀大街?”
月娘一怔,似乎是想到了些什么,神色间有些寂寥。
“自然是去过的。”
她点了点头,目光悠远,声音有些飘忽。
“那条街的最西边有家铺子,卖的都是西海过来的稀罕物,掌柜的胡人大娘是个好人。”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854
“只是没见过你说的学院,你也是那里学出来的?”
听她这样问,环娘倒也没有隐瞒。
“我家是逃难过去的,前年三月十五,我爹娘陪我去考了学院,现在还在学习中。”
前年三月十五。
听她说起这个日子,月娘有一瞬间的怔楞。
可真是巧了。
那一日,她也做了一个决定,背弃了自己之前一直追随的芝兰玉树。
想在想想,也许这个决定是无比正确的,救了她和阿妪的性命。
她觉得,那人一直是知道的,知道她曾经想要做什么。
所以她每次送过去的吃食他都不碰,还有意发作拖延她药性发作的时间,让她游走在生死边缘。
后来她放弃了,他再也没有罚过她,还在最后时刻,放了她一条生路。
鼎丰城的那场大火,烧掉了她心中最后一丝念想。
她的家族没了,她的夫君没了,她前半生爱恨纠结的那个少年,不久前听说沉了青牛江,余生孤苦飘零,只盼世道能早些安稳,有一处安身立命之地。
只是,听到眼前人说起三月十五,月娘的心骤然充满对命运的慨叹。
那一天,她们都做出了人生重要的选择。
彼时一个高高在上,一个挣扎在泥泞中,那一日的决定,都改变了她们的一生。
现在,一个前路渺茫,一个脚步坚稳,命运已经出现了交叉点,继续走下去,高低易位未必不可能。
是在命运的波浪中随波逐流,亦或是逆流而上,端看个人的决定了。
第297章
并不是所有的平民都能看到纸书的好处,但中原世家中却不乏明从中看出了雍西关的态度。
封伯晟和封恺决意颠覆运行千年的世族制度,想要将他们全都一网打尽,那怎么可能?
从世家兴起到现在,朝代换了,皇帝换了,甚至世家谱系都换了不是多少次,但从来没有人对这个制度本身提出过质疑。
封家的狂徒,恁地大胆!
不约而同的,中原世家断绝了与边城的往来。无论是物资还是贸易,至少官方的交往都撤了回来,一副彻底划清界限的模样、
原本被派去定安城拉关系的彭家大总管,只走了一半便被叫了回来。新任的彭家主虽然不算老谋深算,但也看得出如今谁才是世家一致的对头,不想做了出头的汆子被人寻晦气。
大总管这个气啊!
本以为是一场发财之旅,结果风尘仆仆地跑了大半月,要到目的地,结果九凌城招学生的消息传出来,大总管立刻就地扎营。
彼时,纸书的效果还没那么明显,他身边跟着的小随从一脸疑惑。
“老爷,咋不走了呢?”
“走什么走,走不是去讨打么?”
大总管白了随从一眼,指了指身后车队上挂着的幡布。
“咱们这是去吊丧的,结果人家没丧事,上赶着去给人送丧仪,你见着你不气?”
“这墨宗的矩子,多半是没事,不然当家的都没了,谁还有心情招学生?”
那随从想了想,的确是这个道理。
他抓了抓头。
“那怎么办?都走到这儿了?”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855
“还怎么办?赶紧换了都。”
大总管一指身后的马车。
“这,这,还有这,都给老爷我换了,换红的黄的,越喜庆越好,咱们就……就贺九凌城开学堂大吉,生源广进!”
结果还没等换,彭家主的加急信又追上了了。
心上把大总管申斥一番,骂他自作主张,不要脸皮,里通外贼,没有风骨。
大总管被骂的一脸懵,跟来送信的人打探了之后才知道,封家不单单开了学堂,还向全天下售卖薄如蝉翼的纸书!
嘿,这不是倒霉催的么!他走的时候还没这动作呢!
“那……那家主的意思是?”
送信的是彭家主的心腹,与大总管平日里关系不错。
这次临出门前,家主有吩咐过他,对大总管可以透露得多些。
“也是没办法的事,封家做的太绝,家主也是有心无力。”
“不过家主的意思是,你和那位胡人大娘子还是要保持好关系的,这条线不能断。”
心腹压低了声音在大总管耳边嘀咕。
“这天下,能有希望登顶的不过就是那两家。”
“南面的那家情况不明,儿子都伤了也没啥反应,说不得是在酝酿什么大动作。”
“但老爷觉得北面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多了朋友总比多个仇人好,大总管您这么机灵,肯定懂。”
懂懂懂,当然懂。
听到心腹的话,大总管吊起来的一口气很快松了下去。
他是亲自见识过定安城的人,这些年往来两地,对于边军的实力十分认可。
他的主家彭氏一族追随的是前朝光统帝。虽然后来反了,但也不是南郡老班底,彭家现在元气大伤,陆涛上位之后,不可能重用主家,能保住现在的地盘就很不错了。
主家不得志,他这个受人差使的也硬气不起来。
反倒是封家,毕竟他与定安城还挨得上那么一丁点的关系。
封家若不用世家子,他这个庶民的身份可一点都不吃亏,再加上有梅大娘的渠道,日后子孙出几个成器的,家族未必不能兴旺。
正想着,忽听身旁的信使有压低了声音。
“老哥,有个消息跟你通个气。打赏陆家小郎君的人,那脸可长得和他一样呢。”
“噢?”
大总管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他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等再一想,蓦地睁大了眼睛。
“一样?那莫不是……”
“嘿嘿。”
信使一笑,朝南边的方向努了努嘴。
“多半是了,有人亲眼见到的,除了穿着打扮余下都一模一样!不然那位陆家的……为啥无缘无故的,就要去刺杀人家?”
“现在大家都说,陆小郎君被一炮轰入青牛江,这是那一个在报仇了。”
“不是……”
大总管摇了摇头。
“你是说……那位墨宗的矩子,就是另外一个?那……那倾家灭族……”
这个问题,不止大总管想不通,中原的许多世家也都想不通。
但比起纯听个热闹的大总管,这些家主更多了一分惊惧。
原来,双子之祸是真的!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856
这一个与陆时己一模一样的人,不但一手扶持了变成破落户发家,还亲手用火炮打伤了兄弟,炸死了一个堂兄!
然后这个人,就大喇喇在众人眼皮底下消失了,之后陆家几次搜山都不得见,九凌城招生的消息一出,大家都知道那人多半平安无事,已经回到了定安城。
这个亮相太过震撼,把许多人都惊到了,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等回神过来,众家或单独或结伙,私底下偷偷细品了几日,又觉得陆家是有眼无珠,错把美玉当石头。
倒不是说陆时己不出色。陆小郎君的手腕和谋断在围攻鼎丰城时展现的淋漓尽致,那时候不知道多少人家羡慕陆涛会养孩子,能摊上这样聪慧的继承人,家族祖坟都要冒青烟。
可是人就怕对比。陆时己与其他的世家子弟相比是显眼的不得了,可要是放在他那位兄弟跟前,这点本事有些不够看了。
毕竟,他那位兄弟可没有陆家的鼎力支持,一路在穷乡僻壤打滚,现在也有了可以对抗家族的本事。
有如此天分,要是当初陆涛选的是这个孩子,他的屁股怕早就能沾到皇座了!也不知道现在没动作,是不是后悔的在家中拍大腿。
看热闹的不少,幸灾乐祸的也不少,就连整个南郡都风声乱飞,私底下不知多少人议论双子的事。
只是说归说,南郡全境都在陆氏兄弟的把控下。如今再有没有人敢冲到陆涛面前,指着鼻子说他是个生了双子的罪人,都怕自己被沉了南江。
岐江城中的陆府,就在这一波波风雨中保持着诡异的平静。
陆涛从外面进来的时候,正见到陆备坐在茶室的廊下看书。陆备日常不修边幅,衣饰从不曾好好打理,偏又手长脚长,总给人一种落拓不羁的野生感。
陆涛的眉头,不自觉地就皱了起来。
“你怎么回来了?江北都安排好了?”
陆备抬起眼,视线在陆涛沾染了尘土的外袍上转了转,没有回答兄长的问题。
“你又去了东林场?”
陆涛也看到了脏污,眉头皱的越发紧。
他脱下外袍,直接扔到一边,似乎多看一眼都会污了眼睛。
“上次拉回来的边军火炮,我得去看看他那边的进度。现在战情吃紧,能尽快仿出来自然最好,我们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他转头看了一眼陆备,忽地放缓了语气。
“你也不用急着替阿佐报仇。现在仙匀城在我们手中,等我们的火炮造出来,船便能直接开到白鹭口,整条乌知河都任你我们来去。”
陆备点了点头,粗犷的脸上却露出一抹犹豫。
“能这样最好。”
“不过我总觉得不安稳。那个孩子把陆时文都算计进去了,因何会把边军的秘密兵器留给我们,不应该一并随船毁了?”
听他这样说,陆涛蓦地冷笑一声。
“他倒是想,但也要看看有没有那个机缘。”
“人算不如天算。东林场的匠人都说这炮造的结实,被抛上天也只是扭曲变形,里面的东西都保存完好。那小子造的时候怕是一没想到,倒是便宜了我们。”
“这恐怕就是天意了。”
说到这里,陆涛停顿了一下,看向陆备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探究。
“你这次回来,是不是为了阿佐的事?”
前几天他授意阿佐的大侍留种,结果把那孩子气到吐血,谢涌说短时间内不能行房,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说不懊恼的是假的,毕竟是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
但陆涛也暗恨陆时己不争气。
他不过是给他个女人,怎知阿佐竟然钻了牛角尖,以为自己会让阿陶诞下他的孩儿?他觉得自己这个做家主的,会是那么不知四六的人么?
缺了一条腿而已,天天就自怨自艾,这种优柔寡断额性子,和他半分都不像!
果然,陆备叹了口气,声音放得更柔软。
“阿青,你不该把阿佐逼得这样紧,他也才刚刚加冠不久,承受不来也是应该的。”
谁知这话正好戳中了陆涛的肺管子,他猛地回声,白色的广袖袍服衬得他的脸越发冰冷坚硬,如一块万年不化的寒石。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857
“他承受不来?”
“阿驮你莫不是忘了,你我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吃的苦头不知比他多了多少?!”
“我在王……那边,与羊奴并无区别!”
“日日清早要去打草放羊,洗马喂牛,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还动辄就被责骂,我何曾承受得来?!”
“你在南江口,难不成就比我好了?你心口的那道疤是怎么来的?”
他似乎觉得自己失态了,深吸一口气,迅速平缓了情绪。
“阿驮,不是我待阿佐苛刻。”
“只是我们要走下去,陆家要走下去,总有人要做牺牲。”
“阿佐这样窝囊,我们不能不做下一步打算。”
他顿了顿,看向陆备的目光中略显复杂。
“最近南郡也不太平。也罕达在旧京兵败,想把手伸到南郡来,他怕是忘了自己是怎么起家的。”
“应该有人去提点他一下,给他醒醒神,阿驮若是无事,便辛苦一下,替我走这一趟吧。”
第298章
东林场在岐江城的东郊,原本是位于炉桥岭中一块相对平坦的荒地。
前前朝的时候,东林场曾被作为末代皇帝南巡的猎场,结果还没等皇帝驾临,业朝便取而代之,这事也没人提了,久而久之,好好的一块土地撂了荒。
当然,撂荒是陆家有意为之。
前前朝的皇室对于天下的控制极其严苛,之后接手的业朝反而放松了许多。从一开始便与大世家妥协的业朝太祖,虽然在上位之后有心想要收拢世家手中的权力,可这个愿望到临终都没能实现,最终含恨闭眼。
东林场这块荒地,是陆家一早就看好的,依山傍水,地形隐蔽。陆氏族人一早便在东林场开凿了运河,有水路可直接连通南江口,易守难攻。
陆家将此作为匠坊集中区,经过几代人的悉心经营,现在已然有了近千人的规模。
刀剑、甲胄、战车、工程机械,甚至船坞,东林场中一应俱全。
陆家的船坞一明一暗,在东林场和南江口都设了几座。只是核心部件的打造都是在东林场,造好了之后才拉去南江口组装,确保陆氏造船的秘术不会外露。
这其中,最显眼的还是冶铁坊。
如果还有幸存的薛家人能进入东林场,便会发现,这里冶炼精铁的流程与阊洲和衡寿并无差别。只是南郡的铁框质量不好,造不出龙泉剑坊那种质地的钢料,不过论规模,陆氏的铁坊比阊洲龙泉坊还要大上一些,以量取胜是足够了。
今日的东林场依旧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家主指定防止新火炮,还送来了一架已经被扭曲变形的实物,着令东林场的匠人们尽快拿出成品。
这些匠人都是陆家豢养的,拿着比外面高许多的薪俸,干起活来自然也比外人用心。火炮的设计再巧妙,落到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手中,被摸清摸透不过是迟早的事,更别说一群匠人不分日夜地谈论,试制,很快就破解了火炮的秘密。
“只是,不知这炮口喷出去是何物?可有样品?”
匠头小心地问督造。
炮身他们都依样画葫芦造出个一模一样的,只是这里面装了机关火线,像是还有其他的部件,众匠人没见过真正的火炮发射,实在想不出其中的奥妙。
督造也不懂。
但他深知家主对于此炮的重视,一听匠头说已经仿造出炮身,马上忙不迭去府中送信。
再回来的时候,他带了一个少了一只胳膊的船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