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晴空之下
“矩子,我们以后能造更大更快的船吗?”
其中有一个年轻的船手激动地问道。
宁非侧头,发现这孩子看着还蛮眼熟的,好像是克雷曾经的“小弟”之一。
他依稀记得,在克雷被留在东胡之后,这几个孩子还跑过来问他“老大”的下落,立志要跟着林卡把头学船手,将来坐大船去东胡看望“老大”……没想到,竟然梦想成真了。
“会的。”
宁非笑着点点头,
“会有更大,更快的船,只要船坊好好研究和发展蒸汽机,以后不但会有钢铁船可以漂洋过海,在大地上也有可以风驰电掣的铁火车,日行千里,朝发夕至。”
小少年被他说得激动,脑补了一下“风驰电掣,朝发夕至”这几个字,还略显稚嫩的脸上满是神往。
“那可真好呀!”
他握了握拳头,也不知道在心中发下了什么誓言,一脸振奋地去找同伴了。
宁非失笑,觉得年轻真好,一针鸡血下去就能振奋起精神,重新获得出发的动力。
他两辈子加起来也算是过了不惑之年,似乎对现实的一切都已经司空见惯,很少再有这样单纯轻松快乐的时候。
快乐到,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
其实他一直觉得,人生最可怕的不是衰老和死亡,而是选择的可能在不断减少,最终只能认命地前往既定的道路。
也许有人把这叫做宿命,悲观地认为不管怎样挣扎,最后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结果,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来生。
但对于一个笃信科学的理工男来说,从他睁眼到这个世界,就一直在为创造和保持选择的可能而挣扎奋斗。
索性,这种奋斗是有结果的,就在这短短的几年中,墨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质疑和不能接受一个有胡人血统的克雷,到与东胡三部结成了坚实可靠的同盟,现在不会再有人觉得与外族交往是个禁忌,不同血统的孩子可以自由地玩在一起,一同成长。
更多的女子走出家门,不再把自己的生命和价值局限在家中的床前灶后。说话越来越硬气的九凌湖小娘子,已然成为边城的一个新风向。有守旧的人骂她们不守妇道、没有妇德,但却又无比眼红她们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打脸现场不要太多。
边城的突然开放而富有生机,腐朽的世家制度在这里几乎得不到任何生存的养分。云浮学宫宣扬的纲常伦德被九凌湖的生员们嗤之以鼻,他们海绵一样吸收着新知识新技能,将来会成为新阶级诞生和发展的最坚定的力量,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新的变化。
想到这里,宁非长舒一口气。
看着逐渐能看到轮廓的九凌城,心中蓦地也升起莫名的豪情。
新时代的开启总是伴随腐朽的灭亡。现在万事俱备,只欠最后一步。
天凉了,是该把那些破破烂烂的世家残余清扫干净了。
定安城,清晨。
天刚朦朦亮的时候,城中的大都护府中就有了动静。
不同于以往,今天的演武场看不到做早课的身影,封家的几位郎君早早就穿戴整齐,神情肃穆地骑马出城,似乎是在奔赴一场十分重要的邀约。
封大都护带头,在他身旁的还有封六叔、封堂叔等封家长辈,十二郎跑在最末,今天一身劲装护甲,已然有了几分战将的气势。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864
他们的目的地是九凌城码头。
之前收到白鹭口的消息,说今天蒸汽船下水试航,除了抓阄输了被迫留下看家的封二叔,封家有点分量的人都到齐了。
一路上,家中的长辈都眼神凝重,看得几个小辈心中没底,有憋不住的就来问十二郎。
大家都知道十二郎和墨宗矩子关系不错,十二郎的小金金就是墨宗矩子赠送的,很是让一众兄弟姐妹羡慕。这次去九凌城,听说是要看封家的大船,可看船为什么要出动这样多的长辈,几个年轻的小子实在想不通。
“小十二,到底咋回事?这船可有什么猫腻?”
一个表哥打马贴近了封慷,小声问道。
十二郎转头看了他一眼,特别高贵特别矜持的那种,眼神中充满了不可言喻但毫不掩饰的傲慢。
“就是船。”
小少年惜字如金。
“嗐!我还不知道是船么!”
那堂哥一拍大腿,一脸着急。
“我是说,那船是不是有什么说道,为啥家里这么多……都去了?”
十二郎又特高贵特矜持的看了他一眼。
“到了就知道了。”
说着,他就抖了抖缰绳,一溜烟跑到前面去了。
堂哥气急,偏又拿这小子没什么办法。
自从十二郎去九凌城读书以后,他们这些做哥哥的想要挤兑他就没以前那样容易了。
小十二好像比以前成熟了稳重了不少,说起话来条理分明,时不时还会冒出一些他们从没听过但细想却又很有道理的东西,再不是之前那个毛毛躁躁,混不吝的臭娃子。
十二郎的变化,封家的许多长辈都看在眼中,私底下动了心思的不在少数,都想把自家的娃子送到九凌城学点本事,就算不能像三堂妹那样成为算数大家,至少也不能日日在城中玩耍闲晃,不学无术。
一时之间,封家适龄的小少年都有些心态失衡,十分担心被送去九凌城大牢洗脑。
长辈们只看到十二哥(弟)现在乖巧听话,却没见到他临近大考时那个疯魔的样子!原本好端端的一个傻小子,整夜不睡觉坐在屋里叨叨什么“力的分解”、“光的折射”之类的,人都走火入魔了!
堂兄们憋了一肚子气,但又不好去问自家长辈。
问多了就会被骂说什么都不懂,说不定又要念叨去九凌城上学……他们这个年纪,去了九凌城还要从初级班学起,比十二郎和三堂妹还低了不知几期,这不是等着让十二郎看笑话嘛!
不学,不学!
不过等他们有了娃,一定要把娃早早就送去九凌城,最好启蒙的时候就去,早学一年便比旁人多学一些,就算是个不开窍的也能补拙,可不能再输在年纪上!
一群媳妇还没影子的少年早早为娃定下了人生轨迹,个个脑补的神清气爽,只觉能出了最近被十二郎憋闷出的一口恶气。
幸而封家人的马术都十分出色,他们这样走神竟然也没摔马撞树,半个时辰不到便齐齐站在了九凌城码头。
今天的九凌城码头比平日热闹了许多,码头周围的桅杆都挂了野花编织的花环,看着比平日多了几分喜气。
墨宗的几个主要坊主也来了,大家相互见过礼后便有志一同地找好视野最优良的位置,齐齐举起了望远镜。
远处,悠长的汽笛声已经传入耳中,宽阔的乌知河面上,一艘大船正破开清晨的薄雾,缓缓展现出强悍骁勇的真容。
第301章
大船冲破晨间的薄雾,在出现的瞬间,便震撼到每一个目睹它真容的人。
饶是之前就从兄长的心中得到消息的十二郎,遭遇到这个场面,也是被吓得一动都不敢动。
船,他是见过的。
可是像这种,被黑洞洞的大炮冰冷地锁定冲击感,小少年这辈子还是第一次遇到。
好在他也是见过世面的孩子,生生保持住了身为男子汉的淡定。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865
但他旁边的几位堂表兄弟就没那么幸运了,汽笛拉响的瞬间,有两个性子跳脱的没防备,被震得差点一屁股做到地上,险些出了个大丑。
“这……这……这就是咱们的船?!”
一位堂哥结结巴巴地问道。
他们都知道边军与墨宗在合作造船,原本以为也就是东胡人用的那种逆帆船,最多造的规模大些,是真的万万没想到,亲眼见到的竟然是安装有火炮的无帆大船!
刚刚一那声震魂惊魄的是什么?
巨大的号角么?
什么号角能吹得出这样的震撼的音量?!
肚子里有无数的问题,一时半刻竟然忘了欢呼,直到大船缓缓在码头边停稳抛锚,众人才勉强回过了神。
之后,史上第一艘蒸汽船才终于得到了它该有的待遇。
舷梯放下来的时候,封大都护抢着第一个上了船,他之后是封家的几位长辈,小子们就算再急,那也不敢抢了几位大佬的风头,怕不是回去要吃排头。
封大都护在船上,由宁锯子做向导东转转西看看,越看越高兴,越看越舒爽,整张脸都笑成了一朵大喇叭花。
他拍着宁非的肩膀,“宁小子,你这个船可是真气派,不如打几发给你封伯伯开开眼?”
说着,大都护的手指捻了捻,看向船炮的眼神中充满了垂涎。
“也用不着你亲自动手,你封伯伯可是边军第一炮王,打炮那叫一个稳准,我自己来就成了。”
“这炮是不和在地上的一个用法?”
听他吹牛的宁非强憋着才维持住表情的平稳。
他知道封大都护是个火炮的狂热爱好者,打从第一门火炮造出之后,他就一直心心念念自己也拉一门回家。
不过最初的火炮都是供给给了黑甲军做岸防炮,带有可移动炮架的也都被拉上了东莱城战场,大都护不好抢(抢不过)长子的东西,只能捏着鼻子熄了这点心思。
后来炮造的多了,封大都护到底得偿所愿,喜滋滋给自己装备了一个火炮营。
当然,封家打这个算盘的不止他一个,封家的堂叔表舅三姑老爷六舅伯姨夫都想要。不过火炮在现阶段属于绝密军备,非边军不可得,大都护这火炮营是挂在定安城武卫名下,说起来也不算破了规矩。只是这额外的武装需要大都护自掏腰包,已经被停薪一年多的中年人囊中羞涩,不得不拉着老脸朝富豪儿子举了一笔债金。
钱一时换不上那么多,便分了一年,每月都要缴交一定金额的银钱。大都护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再也没有闲钱去买炮弹去过瘾,心中早就火急火燎。
如今好容易上了这不要钱的船,那还能放过解痒的机会?!
“倒是能打。”
宁非定了点头,神情间颇有几分犹豫。
他原本的计划是开到乌知河上游的靶场试射,然后回程的是时候在鸭子凹附近调试下风炮准,操作都交给船上的边军船手。
结果现在大都护提出要亲自来,他自然是不能拒绝的,索性就让大都护在乌知河上游打一轮上风炮。
不过暮野兄以前在闲聊的时候与他说起过大都护的炮技,下手的确果决干脆,但是抛物线的角度算得马马虎虎,几乎就是靠着直觉发射。
这样的程度,那还是要找个更开阔更安全的地方,以免大都护直觉误差太大,伤到了两岸的住户。
宁非沉吟了一下,。
“封伯父,等下我们有两轮试炮。今日河上有风,下风试炮的难度有些大,船上的船手都是从学堂刚毕业的,恐经验不足。不如……”
说到这里,宁非停顿了一下,果然在下一刻如愿以偿地听到了封大都护兴奋的声音。
“好好好好好好!”
大都护乐得一拍巴掌。
他就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到了关键时刻,还得是他这样的老将出马!试炮这么重大的事,一群刚从学堂出来的小毛孩子能扛得住么,瞧他的吧。
他开了头,后面的封家长辈自然也要打蛇随棍上,纷纷要求参与试炮工作。
宁非想了想,觉得左右都是上过战场的人,抛开精准度不谈,这些参加过实战的人的经验反馈也很重要。
于是试炮的计划有了变更。
原本双程上下风口都有边军船手负责校验,封家人加入之后,改为单程上风口由边军船手负责,鸭子凹下风口的部分换成封家。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866
一听这话,一群早就等得摩拳擦掌的年轻船手,差点鼻子一算流下男儿泪。他们都是在船手学堂中千挑万选出来的翘楚,为了上蒸汽船打第一炮这事不知道明争暗斗的多少次,私底下一早便排好了试炮的顺序。
结果现在可倒好,名额直接减少了一般,有倒霉的虽然能拼的上船,但注定要空手而归了。
趁着封大都护等人参观饿功夫,随船的船匠已经把蒸汽船的里里外外都检查了一遍,确定全部运行完好。
锅炉和蒸汽机的部分是由宁非负责的,行船过程中,纳达和老道一直密切关注蒸汽机的运作,现在看性能十分稳定,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简单的休整过后,大锚再度被拉起,准备开启下一个航段。
林卡把头淡定的拉响了汽笛,神情十分肃穆。
对他来说,这是一种近乎虔诚的祈祷,是在向天地河流告知大船即将的消息,非常具有仪式感。
对于蒸汽船的新乘客们,他们与之前的那一批并无不同。
他们大部分都站在甲板上,惊愕与船行速度的迅捷和流畅,从开始航行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到达水上靶场附近,几个封家的小辈手都紧紧抓着船舷,被这轮机的声音震撼得风干石化,浑身僵硬。
老天爷,这轰轰作响的铁家伙是个啥?恁地力大!
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船已经开到了武卫城附近的靶场。
靶场是片比较空旷的水域,标靶是两艘停泊在远处的木质商船。
眼看到了预定距离,林卡把头沉稳地转动舵盘,船在行进中稳稳地转了一个直角,黑洞洞的侧弦炮便对准了靶船的方向。
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弦炮发出了怒吼。
轰——轰——轰——
顶着巨大的闷响,宁非扯着嗓子让三水道人和纳达注意船体的情况,自己则是守在蒸汽机边,紧张地盯着机器运作。为了对抗炮射的反作用力,蒸汽船的功率输出被放到最大,宁非很怕过强的船体震动会影响到锅炉的性能。
一条蒸汽船的诞生,发动机和锅炉只是第一步,能不能把这些技术完美的融入到实际战争中,这是宁矩子面临的最大考验。
他生于平安盛世,对于战争几乎没有概念,只能靠想象预估所有极端的情况。
这一切发生得迅雷不及掩耳,船上的封家人还没等回过神,一连串密集的爆炸声就在不远处响起,激起滔天的水浪。
这弦炮的炮弹是特质的,爆炸的瞬间就会化成无数的碎片炸开,杀伤力极大,第一轮射炮就把靶船打成了烂木板。
十二郎表情骇然,呆若木鸡,眼睁睁地看着火光在浪中熊熊燃烧,乌知河上腾起了黑烟。
而大船,却毫不迟疑地调头折返,全程没有任何停留,一路朝着鸭子凹的方向前进。
“快快快,这次轮到我了。”
封大都护急不可待,挤开不情不愿的边军船手,自己抢到了侧弦的中心炮位。
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手一摸到炮,大都护的眼神立刻变得审慎肃然。
他也不托大,找来刚才试炮的边军船手,细细询问了校准和发射的各种细节,又结合之前炮弹落点的情况,熟悉弦炮的各种性能,以最快的速度上手。
大船在乌知河中行驶得又快又稳,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鸭子凹附近。
在林卡把头发出接近目标的提示之后,船上的观察哨举起令旗,示意全图炮手就位,船上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封大都护抓紧了火绳,举着望远镜不停地校准靶船方向。之前的船手告诉他,要在船体侧位之后,当弦炮一侧正对目标的时候发射,时机的掌握非常关键,因为水是流动的,稍有迟疑就会偏离原本的角度。
“准备——发射——”
听到号令,大都护最后一次确定了标靶船的位置,然后果断拉动火绳。
轰轰轰轰轰——
五连声的弦炮齐射,靶船从中间断成两截,海水迅速灌入船腹。
大都护一蹦三尺高,笑得一张脸像朵盛开的大喇叭花。
“中了!老子打中了!”
他一把抓住宁非。
“宁小子,你这船,很好,非常好!”
“有多少给老子造多少,老子要装他娘的一整只船队,这他娘的才是咱们边军的船队,不差钱!不差钱!”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867
第302章
南郡,岐江城。
陆备是深夜回城的,进府的时候正院还有光亮,临近四更天,陆涛竟然还没有休息。
陆备其实也很疲惫。
虽然他常年在南江口,体能和状态胜于同龄人,可接连多日的连续奔波,中间又多次横生波折,已过不惑之年的男人还是有点扛不住。
但再怎么疲惫,他还是打起精神前往正院,向陆涛汇报此次南召之行的结果。
“回来了。”
陆备进门的时候,陆涛正皱着眉,翻看着手中最新送来的密报。
岐江城在他一手掌握中,打从陆备入城,他便收到了消息,一直等着对方进府。
见人进来,他微微和缓了表情,差人替陆备更衣换洗,一切收拾停当,两兄弟才坐下来密谈。
“阿青,也罕达要我们供给他钱粮。”
知道兄长最关心什么,陆备也不迟延,开门见山地说出了此行的结果。
“每过一旬,便要给白龙山中的部族大军补充给养,还要协助他夺取水道的通路,让他得以撤回草原。”
听他这样说,陆涛的眉头再度紧皱,甚至有了比之前还要凝重的表情。
放也罕达和西胡大军回草原倒没什么,反正在陆涛的计划中,这些西胡人不过还是他推翻业朝,清理世家的工具,迟早是要撵他们回去的。
他们原本订立的盟约,只是将雍西关及忻州、通汇一线划给胡人,最多再搭个皁阳和白鹭口。像鼎丰、阊洲、衡寿这样的大城,陆涛都是要拢在手中的,一个都不想失掉。
但是一旬一给粮草,这比朝贡还要严苛,朝贡至少是一年一给,这种按月份的补充给养,不等于要把西胡大军养在南召了么?!
陆涛心中气急,脸上却没有表露出半分。
眼前的陆备,他名义上的兄弟,他共谋大业的合作伙伴,其实有一半的血统是西胡土仑族。虽然当年土仑老王把他当成弃子送到陆家为质,作为双方合作的保证,但陆备毕竟还是土仑人,心系故族难免。
心念转动间,陆涛轻轻摇头。
“不成。”
他看了一眼陆备的神色。
“我们与封家必有一战,正是需要囤积粮草的时候。这两年天灾不断,南郡许多地方都粮食欠收,供给陆家的府兵都不够用,如何还能匀给也罕达?”
说到这里,陆涛顿了顿。
他在陆备的脸上并没有看到异常,知他对此事也是不甚赞成,心中不由得放下了一些,语调也和缓了许多。
“也不是不帮他,之前我们不也给了不少东西?但也罕达这小子,自从进了旧京之后就变了不少,脾气大了不说,还学会了狮子大开口。”
“前段日子,他遣人到我南郡城镇劫掠,杀了不少人,已经引发动乱了!”
陆备端起案上的茶碗,狠狠灌了一口,缓缓道。
“那你让他怎么办?”
“几万人困在山中,没吃没喝没有补给,往北是边军封锁,总不能都活活饿死。”
他说这话似乎没什么情绪,但陆涛与他做了几十年的兄弟,一听就知道他心情不佳。
但陆备说这番话,到底还是偏着也罕达多一些。毕竟也罕达是他唯一的子侄,又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情分与旁人不同。
“当然不能看着他困死在白龙山,所以他进南召的时候,我们不是送了一批给养?”
陆涛叹了口气,开始把话题往回拉。
“粮草现在是真的紧,之前阿佐在鼎丰城消耗了不少,今年大部又欠收,江北世家的仓都被司马烨搜刮得差不多,能填补的寥寥无几。”
说到这里,陆涛顿了顿,转头审视陆备的神色。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 我在古代搞科研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868
“倒是通汇……也不是不行。”
他的手指敲了敲面前的桌案。
“原本南江水道的西线就有几处被别家扣住,如今正好借此机会清扫一番。”
“若是拿下通汇,我可以把也罕达送到江北,到时候他要是争气,夺回失地也未必是难事。”
“阿驮,我可以给也罕达机会,但我不可能供养他,他想要什么必须自己争取,我的底线都摊给你了。”
“如果他再要得寸进尺,那就别怪我不买你的面子,我们为他做的已经够多的了。”
他这样说完,就看到陆备的神情反而和缓了许多。
精壮的男人点了点头。
“阿青莫急,我也是这样与也罕达讲的,他同意了。”
“只要我们能打通去往通汇的水路,他可以回去北岸。”
听他这样说,陆涛点了点头。
“那便要阿驮你亲自走一趟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