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在古代搞基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星陨落
和百姓们深入一聊,严晏这才发现百姓们对四世陛下有多推崇,而他们的变法之路之所以会进展神速,那都是因为之前陛下已经给他们打好底了。
听到百姓们说把田地卖给别人肯定不放心,可那人要是陛下,他们一听就赶忙送来了。
“刚入秋的时候,我家负责喂养的那头大肥猪被人给带走了,上面的人把最肥的一只留给了我们,我们几家分分,今年绝对能过一个好年。”一位家里负责养猪的大婶说道,心里喜滋滋的,而这一切都是陛下给他们的,他们一直都记在心里,现在终于有机会报答陛下了,“这样吧大人,你们人手好像不多,最近几天也辛苦了,尤其是大人您说的嗓子都快哑了,那就由我们来给街坊邻居们说和如何?”
严晏心中微顿,而后笑道,“那就麻烦各位叔婶伯娘了,晏在此谢过了。”
第71章
比起高高在上,以前没怎么接触,只在最近才有些眼熟的严晏来,底层的百姓们显然更愿意亲近相处已久的街坊邻居们,没一会那些帮忙的大婶大娘们就和百姓们打成一片,口中谈天说地,嘴就没停下来过。
看到这,严晏不由抽空匆忙吃几口填一下肚子。
刚吃完饭,还没回归岗位一会,就见一群大婶大娘们带着一群人来交田契,“不好意思啊大人,还是老姐姐给我说了一下什么叫做王田,我这反应过来,不会来晚了吧?”
“不会不会,一点都不晚,您这边请。”严晏连忙招待道。
有一群自愿帮忙给百姓们科普的大婶大娘们,今天回收的王田几乎是前几天回收的总和。
要不是天色已晚,只怕那些大婶大娘们能带来更多的人。
严晏浑身疲惫透露着惊喜,“如果今后一直都像今天这样就好了。”
“大家都休息够了没有?我们现在来开小会。”
忙碌了一天的众人随手拉了一个板凳就围了过来,纷纷说出他们今天的发现。
“在和百姓们的聊天中,陛下出现的次数很多,尽管我们陛下和他们没有见过面,可是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却极高。”有人说出自己今天的发现道。
“这是自然的,我为此特地打听了一下,发现大半个咸阳城家家户户都有牲畜,比如那些鸡鸭们,每天都可以下蛋,不管是卖还是自己吃,他们的生活比起以前来都有所改善,而那些大型的羊驴猪,尽管还没有到宰杀的时候,可是百姓们每天光是看着它们就能笑出来,眼中开始有了光,这些都是我们陛下直接带来的,和他们现在的日子息息相关,陛下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自然高。”王生道。
他是外地人,信息没有本地人了解的全面,可是却也能看出咸阳城的百姓和其余郡县百姓的不同,那就是他们的眼中有着别的郡县百姓眼中少有的光亮。
“咳咳,你们都说完了?那就该我来说了。”一名少年咳嗽道,正是今天拉严晏去公厕商量事情的那一位。
“诸位可知道我们王田变法为什么会有一个好的开头,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齐廖问道。
严晏闭上眼睛细细回想了一下,脑海中的那些线索被串联成线,他道,“是陛下,是因为陛下在百姓们心目中的地位,这才能让他们也对我们信任有加。”
可别以为百姓就是傻的,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他们心里可都是门清着呢。
“百姓们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陛下给予的全新生活啊。”王生不由唏嘘道。
齐廖赞同的点头道,“没错,我们这是变法,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受冷眼的准备,现在形式大好一片,我们需要紧紧的抓住这个机会早日拿下更多的田地。”
“我们可以动员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的帮我们把那些人带过来,以后我们变法的路线也出来了,那就是沿着水泥大路的村庄和县城去宣传,那些人对陛下有好感,有很大几率不会排斥我们。”少年道。
他们在借势,在赵燕歌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借助赵燕歌的名声,来为这次的王田变法做推进。
其余人听了也全都赞同。
王生不禁呢喃道,“民心嘛?我好像看到了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
接下来,不需要严晏等人细说,那些百姓们就会自发的过来排队,听到百姓们念念不忘的感激声,一少年不禁感到动容,主动站出来道,“诸位,我这里有很多好看的有关于陛下的小秘密,你们想听么?”
“想听。”百姓们感兴趣道。
见人们看过来,少年口中立马就讲起了有关于秦四世的一些小道消息。
有消息称,我们当今的陛下喜欢华服美饰,咸阳城中古今最受女子欢迎的玉研阁就是陛下初登基之时开的,还有后来的墨斋和食楼。
那里面的东西可不得了,胭脂水粉让女子面上增色,墨斋让天下文人学子常流连忘返,而食楼,味道更是承包了一条街的生意。
只是平常最常见,又有不少人亲身经历过的人皆滋滋有味的听着少年的故事。
比如玉研阁内那最神秘的一层,非女子不能进,还有食楼那推陈出新,永远走在咸阳前沿的各种美食,说的是妙趣横生,让人听了不由心向往之。
见到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过来,严晏等人都被挤到了边上,直想出面打断少年,却见少年在暗中对他们挤眉弄眼。
众人立定,少年这次终于夹带私货,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说出了所谓的王田制度,百姓们从一开始的迷糊到后面的懂得,不少人都回家去拿田契。
“齐廖不愧是家的人,把官方言语稍加修饰,就能变成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小故事让人听进去。”其余人不由说道,心里羡慕,张了张嘴,他们同样想用这个方法,却无奈嘴皮子不利索。
就这样,以咸阳城为中心,虽然不乏有磕磕绊绊,王田就这样被一点点的买断。
只要有用,赵燕歌并不介意成为别人嘴中的谈资。
把心思从王田变法上收回来,赵燕歌看到一份有些让人在意的奏折。
有些地方直到装粮入仓,这才发现装粮的粮仓不知何时混进来几只老鼠,老鼠们用牙齿把盛放粮食的容器地步破开了一个洞,让里面的粮食哗啦啦的撒开一大片。
对于这个问题,赵燕歌非常的重视。
无他,要知道老鼠可是从古至今的四害之一,哪怕是未来也无法全部灭绝掉。
隔壁更是出现过多次鼠疫,造成各种疾病肆虐,尽管东方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鼠疫,可是每家钻上几只,也够那些百姓们头疼和心疼的。
对付那种灾害,自然得用它们的克星来治理。
“让民间开始养猫养狗,一为驱逐鼠害,二来可以保卫家园。”赵燕歌道。
为了以身作则,他特地让人去民间带回几只田园犬和田园喵来,它们被分别装在两个篮子里,一篮子是肉乎乎圆滚滚的小奶狗们,另一篮子则是声音软糯的小奶猫们,此时吃饱了在篮子中睡觉。
“怎么突然想起在宫里养猫养狗了?”公孙起过来道,一见到两个篮子的萌物,眼睛几乎黏在上面拔不出来。
看到就连公孙起都逃不过对萌物的抵抗力,赵燕歌道,“最近民间发现很多老鼠,它们偷盗粮食,我想着,若是百姓们家家户户都养猫养狗,以后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少一些。”
不管猫喜不喜欢吃老鼠,它的确爱玩老鼠就是了。
一旦家家户户都养猫,那老鼠从今以后将不会再是问题。
身为帝王,赵燕歌的每个举动都会被人摸索猜测,如今一看咸阳宫内多出了数只猫猫狗狗,没多久文武百官们的家中也把猫狗的数量给补齐。
于是,整个咸阳城都刮起了一股“猫犬之风”,所谓上行下效就是如此。
后面赵燕歌更是出了诏令,让民间开始大量饲养家猫家犬,以防止出现大量老鼠灾害。
“听说了么,猫能解决鼠患。”
“真的假的?我家的狗也会抓耗子,猫有狗的能耐么?”
“那你可就孤陋寡闻了不是,要说抓老鼠,猫才是最在行的,你所说的狗拿耗子,只是一时兴趣罢了。”
希望自己家里能少被偷走点粮食,百姓们还是除了家犬以外,从附近人家中抱回一只小猫养着。
而那些小猫们,还不待长大就在百姓们的家中履行起了自己的职责,一些人没有注意到的犄角旮旯,小猫胡子一探,都能把老鼠给弄出来,老鼠属群居动物,一连带出多个,小猫们在玩过过后就把它们全都咬死,而后叼到主人家的面前去邀功。
“是老鼠,真是偷我们粮食的那群老鼠。”女主人激动的把已经死去的老鼠一踩再踩,个头肥硕的老鼠也不知偷吃了他们多少粮食,越想越让人生气。
那些被老鼠们偷走的粮食也被找到了,生性节俭的百姓们准备把那些粮食洗洗重新放回粮食内,结果被人给及时劝阻。
“别,就当那些粮食没了,被老鼠嘴里叼过的粮食已经不能再吃了。”有经验的老人阻止道。
“那么多的粮食,这些该死的老鼠。”主人家看着被活生生糟蹋的粮食心里滴血道。
“还好我们跟着一起养了猫,要不然这些老鼠还在角落里吃着我们的粮食,壮大它的子孙后代,那样我们只会损失更多。”男主人不禁心生庆幸道。
他一个大男人一直都不怎么看得上娇弱的小猫,可是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东西,却把他们百姓的心腹大患——老鼠全都给解决掉,真是猫不可貌相啊。
经此一事,大秦增加了无数田园猫,一猫一犬几乎成为农家人的标准配置。
自然的,此长彼消,老鼠这个大隐患也被消灭在萌芽里,就算还剩下老鼠,也造不成以往的那种破坏力,不会再让百姓们一提起老鼠就谈之色变。
咸阳宫内,公孙起的身上被一连挂了好几只小奶猫,可能是同为猫科的缘故,几只小奶猫们对公孙起分外的黏糊,公孙起抱着小家伙们也愿意宠它们。





我在古代搞基建 第57节
几只圆滚滚的小奶汪在宫阶上竞相追逐打闹着,“啪叽”一声,一只颜色花白的小奶汪从阶梯上滚下去一阶,之后两只小短腿不管再怎么扒拉,也没能成功上去。
第72章
赵燕歌一把把这只小奶狗拎起抱在怀里,见到他来,小奶狗们一股脑的全都朝着赵燕歌围了上来,在赵燕歌的脚边打转,奶声奶气的“汪汪”叫着。
你别看每天喂养它们的都是宫人,可是每次却只围着赵燕歌这个真正的主人打转。
小奶狗们身上的花色各不相同,品种不一,以后也不知道能长多大,小奶汪们软乎乎的小肚子,让赵燕歌摸着有些爱不释手。
等它们再长大一点就可以进行训练了。
吸萌物真的会让人上瘾,尤其是幼崽,怎么吸也吸不够,最后,还是理智回笼,和小奶狗们玩了一会赵燕歌就回去继续处理政务。
尽管亲政的时间还不到一年,赵燕歌却成长的飞快,身体和心智都得到了极大的磨砺。
如今夫妻两人再一比,赵燕歌的身高已经稳压公孙起,这辈子如果不出意外,公孙起是没超越赵燕歌身高的可能性了,哪怕天天喝牛奶也不顶用。
与此同时,一处僻静的山林里,山下忽然传来嘈杂声。
老者明白,这是山林的主人派人前来接收山林了,而他,也该离开这片停留许久的地方了。
见到老者慢条斯理的收拾着衣服,小童双眼迷茫道,“老爷,我们是要离开这里么?”他从有记忆开始就是在这片山林里面长大的,如今就要离开,这让他满心不舍。
“是啊,这里已经不能算是我们的家了。”老者道,他们两人的衣服并不多,只是简单的几个包巾就能把所有的家当收拾妥当。
小童双眼不由一酸,道,“那老爷,我们的家在哪啊?我们要一直流浪么?”
“这谁知道呢。”老者低声呢喃道,他的家啊,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没有了,现在站在这里的只是一位居无定所的孤家老人罢了。
“那老爷,我们去加入大秦的户籍怎么样?这样我们就可以分到一块地劳作,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可以养您了。”小童急切道,不愿意看到自家老爷一大把年纪了都还这样辛苦。
不由得,小童对山下那些破坏他们清净的人感到一丝恼意,如果不是山下那些人,老爷也不会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旅途奔波,他们也不会离开这片生活数年的山林。
“老爷,山下的那些是什么人啊?”小童不由好奇道,也许他们可以协商一下,让他们继续留下来呢。
“你忘了那些山林的匪盗们都是被谁剿灭了?”
“大秦。”小童不由睁大眼睛道,“不会吧,大秦应该看不上咱们这个小小的山林才对啊。”
“这不是看不看的上的问题,而是大秦在对整个大秦境内宣布着这些山林的主权。”
“如此一来,山间的隐户们就要被迫出山,要么失去栖身之处,从此流浪,要么就承受不了压力,从而加入大秦。”老者道。
听到这里,小童搀扶老者的手不由一紧,目光彷徨道,“老爷,我不想流浪,我只想去山下找份工作,想给您好好的养老。”
“说什么呢傻孩子,咱们家不缺钱。”老者抚着小童的头顶道。
不知不觉,原来这个孩子已经这么大了,已经要到娶妻生子的年纪,他也该为这个孩子操办起来了。
老者被小童搀扶着,两人稳健的走下山,山间已经被经年累月的踩出了一条小道,而那打扰了山林清净,制造出不小动静的人就在山脚下的小道旁搭建着一个木屋。
见到有人从山上下来,正给自己搭建个木屋的护林人不由惊讶道,“老先生你们是山林的隐户么?”
“是啊,老朽带着这个孩子已经入山十年了。”老者看着自己背后的山林道。
这里鸟语花香,凌冽清泉,空气清新,最最重要的是,这片山林整体面积并不大,没有大型野兽出没,是个难得的好去处,如果不是这次变故,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里。
十年,护林人不禁咋舌,就听老者问道,“先生又是何人?是负责看管这座山林的人么?”
“当不得,我当不得先生这个称号,是这样的,我是大秦的护林人,主要工作就是保护森林,然后就是给林间的大树修剪枝丫,最重要的是我要守在这里预防森林大火。”男人不禁憨厚道,“我胆子小,就只挑了一个小山林,大山林的护林人也比这的数量多。”
“护林人?叔,你觉得我能做护林人么?”小童不由眼睛一亮道。
“额,你应该不行,因为这份工作是需要户籍证明的,你们并不算大秦的子民啊。”护林人不由挠头道。
小童心生失落,老者浅笑着,向护林人提出告辞。
“老爷,我们为什么不再争取一下?”小童心里不甘心道。
“因为没有必要了,你已经就要长大,是该是时候为你娶妻生子了。”老者在前面道。
小童刚才还满腔的不甘瞬间变成了一个大红脸。
娶、娶妻这事对他来说曾是很遥远的事情,可是没有想到就要在眼前了。
小童脚下微动,就发现老者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的看着远方。
一条黑色宛若玉带一样的东西缠绕在另一座山林的延伸着,直没入视线深处!。
“老爷,那是什么东西啊?”小童不由惊讶道。
“看样子好像是……路。”一条平坦开阔,在山林间环绕的大路。
“走,我们去看看。”老者来了兴趣道。
这个一条全新的路,不同于黄土炒熟加盐,它完全是由另一种材质铺就的道路。
声音坚固若石,可是这世间不可能有如此坚固而平整的石头,那就只能是人做出来的人工石,而能让大秦舍弃黄土夯地,只能说明这种修路方式更加便捷省钱。
老者的目光顺着路的尽头看过去,直觉的,他知道那后面将会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被小童搀扶着,两人慢悠悠的走在水泥路上,地面平整,一点都没平时小路的颠簸感,没多久,两人就来到了路的尽头处。
入目所及,让小童惊讶的瞪大眼睛,他们眼前这片繁华的地界,真的是他们曾经来过的地方?
难道是他们记错日子,赶上哪天的大会了?
“走吧,我们进去看看。”老者道,带着小童,两人没入人群深处。
耳边是沸腾的叫卖声,有吃的玩的喝的还有用的,路人纷纷驻足,面带笑意的挑选着他们各自心仪的东西。
有好几次小童都被摊位上的吆喝声给转移了注意力,老者看着他道,“你想逛就去逛吧,我这边没事。”
“不了,我还是陪着老爷吧。”小童拒绝道,搀扶着看着在人群中走过。
直到把繁华撂到身后去,老者问小童,问他有没有感觉到什么?
“人比以前更多,杀价声也比以前少了。”小童道。
“有没有注意到,他们手中的钱很流通,这说明他们经常做这种交易。”
“不仅如此,一个人如果不去斤斤计较和他自身相关的利益,这下意识的就说明那只是一点小钱,已经不需要再斤斤计较了。”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他可以不在意,可是是什么方法让这片区域的收入突然提升了一个等级?老者怎么都想不出来。
可是随着越入世,他心头的疑惑被慢慢的解开。
咸阳城,是那一切变数的。
“走,我们出发去咸阳城。”老者道,小童不知道自家老爷为什么改变主意,却不会探究,因为该他知道的时候他一定会知道。
咸阳宫内,赵燕歌和公孙起两人一人抱着猫,一人抱着狗,撸萌物舒服的让人起不来身。
摸着小奶汪毛茸茸的身体,赵燕歌把一根大骨头钓在一群小奶汪眼前,虽然小米牙现在根本还啃不了骨头,却不妨碍它们馋骨头。
赵燕歌指挥道,“向后转,向右看。”
“汪汪汪。”一群小奶汪们数脸懵逼,压根听不懂赵燕歌话里的意思。
赵燕歌手一抬,让小家伙们原地蹲坐,骨头忽然往左边一抛,小奶汪们的小脑袋下意识的往右转动,跟随着肉骨头的痕迹往右看去。
“你看,这不就会了么。”赵燕歌道。
“你这是在逗狗?还是在训练?”公孙起道。
“两者都有吧。”赵燕歌道,“我想给府衙的人都配上军犬,却不知道该怎么训练。”
“好说,民间就有驯兽师,你可以把人召进宫来为你训练这些小家伙。”公孙起道。
“一时玩的兴起,居然忘记这事本该让专业人来的。”赵燕歌道,和公孙起两人,身边围绕着一群小奶汪和小奶喵们,享受着这段静谧的时光。
公孙起看着赵燕歌的侧脸,眼中是真的喜爱之色,她突然发觉,自己一点也不了解赵燕歌。
如果说秦四世现在的种种表现只是一种帝王心术,那么赵燕歌的本来面目又该是什么样的。
“你在压抑着自己的本性吧。”公孙起突然道。
“算是吧,毕竟这个试炼并不是我最擅长的,我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历史记录下来,是以,我是不能很明显表现出自己真正喜好的。”赵燕歌轻笑道。
上行下效,可不是一件说着玩的事情,赵燕歌并不想充当那个引导古代潮流的人,是以,他压抑着自己的内心,从不把真正喜好直白的表现出来。
“不过我敢肯定,我对你的心是真的。”赵燕歌道。
“咳,我们现在年龄还小,提这事未免太早了。”公孙起咳嗽道。
第73章
虽然两人现在该做的已经都做的,就差突破最后一步,可是公孙起还记得自己来这里是为了试炼,而不是为了来找男人的。
对于公孙起的回避,赵燕歌也不在意,两人已经是夫妻,他们以后在一起的时间还长着呢,再说,公孙起的内心深处未必没有他。
“对了,马上就要给琅琊山去送东西了,陛下你这次要不要给三世陛下写封信?”公孙起突然想起来道。
夫妻两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山上的太上皇后去信,赵燕歌给自己母亲报平安,母子两人都对三世的事情草草略过,太上皇后是不想提太上皇,赵燕歌则是一个没注意就把太上皇给彻底忘到了脑后去。
三世这个人啊,生来就享受着荣华富贵,他这辈子当的最称职的可能就是秦三世这个职位,虽然一心求仙问道,却在在位期间没有任何荒废。
可是说起别的,那他可能就算是一个失败的人,于太上皇后,他是一个不能依靠的夫君,于赵燕歌,三世也算不上一个好父亲。
父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很生疏,赵燕歌在很小的时候,父子两人就没有过什么接触,等他登基后,觉醒了龙族的记忆之后,对秦三世的感官自然更生疏。
这次要不是公孙起提醒,赵燕歌险些都快要忘记秦三世的存在。
因为自从三年之前,秦三世就再也没有下过一步琅琊山,父子两人就再也没有见过一面。
赵燕歌对秦三世的感觉很淡,却不会真把秦三世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对待,“等会我回去就给他写信,让人送过去。”
不管亲爹再不靠谱,赵燕歌也感激他给予的身份和当年的放权。
而此时,琅琊山上的秦三世也在心里念叨着赵燕歌,父子两人难得的跨越千里有了心有灵犀。
“有些无聊,可惜不能下山。”
“手也好痒,可惜不能下山。”
“听说山下变化很大,可惜不能下山。”
1...3132333435...1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