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在五岳大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宏乐
宴徐氏澈晶亮的眸子蕴藏着忧虑,轻轻的一叹
:“难道你信玄黄之术因她许过亲,而怕误了你宴家门楣”
宴谵连忙摆手:“没有,没有!这都没有的事。”
宴谵额头冒汗,大冬天的居然难以遏制,这徐鄀乃是栖霞徐家的嫡女,其父就是宴徐氏的哥哥,徐农,博学之士,为人端正,兢兢业业,只在朝中礼部挂了个侍郎虚衔,一生都在学宫教学,晚年得女,性格端庄,容貌俏丽,不但针指百巧百能,又且甚通文墨、诗词歌赋,舞剑弄琴,件件皆精,但是只有一女,未免不足。
此女便是徐鄀,这栖霞徐家老祖徐寿当年滞留金陵,与芸薹宗家分了家,两方因国不同,断绝往来数十年,今年鹿颂逐渐与荆湘的钟宣、西梁等国交好,两家才又互通往来,栖霞徐家这些年的经营,威望典故具有,按照古制,栖霞一系足够开宗建祠,芸薹世家便依古制给栖霞徐家封了鄀邑乡侯,准其开栖霞堂号,徐农夫人天天在祠堂烧香许愿,居然怀得一个女儿,徐农夫妻虽只生个女儿,认为是祖宗庇佑,故而名曰鄀。
栖霞一脉几代单传,刚刚开了堂号,却苦于无嗣,实在让人烦扰,还好栖霞徐家虽读儒,却不迂腐,栖霞学宫也已新派教学闻名于世,于是就思量着给徐鄀招一个入赘相公,因为是招入赘郎,所以早早的开始盘算,本打算盘着招个徐姓的子弟入赘,这样能够更名正言顺的延续徐家的宗祠,但芸薹世家子嗣也比较单薄,有庶出的几家跟栖霞徐家也未出五服,只好把目标定在五百年前迁居彭城徐家身上,为此徐鄀五六岁就和母亲在宴湖城居住,这里离彭城近,寻了几个远亲相看了之后,好容易选了一个,后来不知为何黄了,有人说鹿颂跟彭城徐家关系不慕,皇帝不许两家和亲,也有人说相看的徐家子弟,相中之后个个招病而死,众说纷纭。
反正栖霞徐家不再相看徐家子弟,改为别家愿意入赘即可,数年前,徐农打算招太医甯在航的儿子为婿。其所以联姻,一来是礼部侍郎和太医,符合门当户对的条件,二来甯家尚有叔侄,而且甯太医不在意独子入赘,二老商议约定之后,就算约定了,徐农给她们母女来信,让她们回去走流程,可惜徐鄀的船还没出微山湖,传来先皇驾崩的消息,甯太医作为当值太医,负有责任,一家被流放,不久传来其子流放途中病死的消息,此事只得作罢,但这一门亲事其实并不能算数,因为既没有问名纳彩,也没有六礼三端。但也给徐鄀克夫添加了浓重一笔。
徐鄀三岁能背诗,唐诗三百首;七岁会弹琴,一韵动江南;十岁跨马骑,咏词千堆雪;十二学弹筝,舞剑披银甲。又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名声在外,想入赘的人还是很
多的。于是去年母女返回金陵,可以说家中门槛都被踏破了,徐鄀于是去应征公主少傅,一举成功,入宫避世,也把夫家的选择权完全交给了父母。没成想不久宫中传来颂皇相中了徐鄀,一下子求亲的人全都不敢上门了,原有一家都开始纳彩,也不敢再进一步。
如此一来此事又耽搁下来。关键此事之后,鹿颂士林顾忌皇家权威,上门问亲的少之又少,这宴徐氏来了念头,如此侄女,实在优秀,既然如此,肥水何必外人田,不如让儿子宴苏入赘徐家,一来娶个宝贝媳妇,二来断了宴谵传位给宴苏的念想,免得宴蒙猜忌他兄弟。
若换成任何一个儿子,宴谵断断不会拒绝,就算是宴苏,宴谵也愿意让他娶徐鄀,徐鄀这些年基本都在宴湖生活,可以说是在他眼皮子长大的,外面所有的传言没有半点夸大,若不是他亲眼看着她成长,宴谵估计无法相信这世间还有这等绝妙女子,宴苏虽然文弱,但若是有徐鄀相伴相守,继承宴湖那是不二人选。
可宴徐氏的意见是入赘,这他就接受不了了。
“他们岁数相差太大了吧,鄀儿才十二岁,苏儿都十八了,你忘了你来宴湖,给我第一条凤旨就是女子十七方能成亲、怀孕,违者罪及三族,张榜通告吗”
“你们宴湖不是有侍门嘛。”宴徐氏不慌不忙的反驳道:“放心,我会盯着苏儿、鄀儿的,不会让你宴家蒙羞的。”三族就是相公、男女双方父母,一旦不到年纪成亲,或者侍门女子未满十七岁怀孕,就会发“早嗣榜”,美其名曰恭喜某家某族早早有了后嗣,实际上,上榜家族会被他人耻笑。
“我,我不担心。”这宴徐氏的家教相当严苛,除了六姑娘曾经闹出一档子事情,其他子女均规规矩矩。“只不过宴苏毕竟大了,这男子到了岁数……”
“你放心,我晓得你们男人那点臭德行,我不会亏了苏儿的,给他找几个姑娘,只要他称心的,你称心的都可以,满了十七的,还可以给你们宴家添丁,我跟我哥商议过了,只要鄀儿生的男丁姓徐即可。”
“额!”宴谵完全词穷了,这完全是一场不对等的辩论赛呀,宴谵上午就听了宴徐氏的想法,想了半天,好不容易有几个想法,被堵的死死的,完全没办法施展:“不行,我不同意,苏儿好不容易栖霞学成归来,我正打算历练历练他呢,你怎么可以这样!”宴谵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手不自主的敲了敲檀木桌。
“怎么,你还敢跟我敲桌子”
“不敢不敢!”宴谵马上陪笑,夫人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宴家内部和谐,这让他好生为难。
“我晓得你咋想的,我也就是想断了你的念头,蒙儿多好,虽说有点
个性,那也是我嫁进来造成的,早早让苏儿入赘徐家,他也就心思开阔了,倒是时候你们宴家一个君侯,一个乡侯,一个在宴湖一个在金陵,守望相助,难道不好”
宴谵如鲠在喉,说不出话来。
“以前凡事就算我出谋划策,也是你拿主意,此事妾身做主了,就这么办,过几天苏儿就带着鄀儿回宴湖,在冬日祭的时候,你必须当众宣布这个消息,否则,我带着苏儿、鄀儿回金陵,啥
第210章 河间关税
池仇与李远午饭吃的早,此时材哥才午休不久,池仇有点不想等了,喝了两杯茶,打算告辞,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老杨,我初来乍到,有些规矩不是很懂,我想请教一下。”
“哦池兄弟,但问无妨。”
“现在我在旧镇开了一个工坊,自然是想在这里扎根做些事情,但是初到宴湖不晓得这宴湖商贸一块,城里对这些工坊有没有要求比如税收、卫生当然我这在旧镇开工坊,那里都是佣兵团的旧部,不晓得会不会材哥添麻烦”
老杨像看个怪物一般瞧着池仇,哪有人在乎税金卫生这些事情,但凡置业的人躲都躲不及,谁会上杆子问这些事情。
其实池仇也不想问,这不是不知道嘛,多少得了解一下,其实他主要还是想问的是最后一句,直白讲,就是我到你地盘开工坊,这咋算,你们会不会要求分红啥的。
老杨城府不低,却并没有领会池仇的话外音,倒是颇有兴致的与池仇讲了一下河间的税制,河间各诸侯国都征收商税:市税中除占用地皮、登记注籍等内容外,按商品交易额的一定比例征税,已成为主要部分。而且关税普遍推行,不仅边境有关税,内地交通要道也多设卡抽税。山泽税仍在生产环节征课。关、市税的正常税率为百分之三,但往往提高,由于诸侯很多,关税更常重征。
像池仇这种工坊早期是不会有人征税的,大体等到有些规模了,才会有人来谈商税。
至于卫生啥的自然是没人管了。
老杨眼神一亮,貌似找到一个可以科普的小学生了,不知不觉中打开了老杨的话匣子,估计曾经四处奔波,备受其苦,老杨对关税问题讲了许多,河间仍处于分裂和割据状态。当年东海联盟强盛之时,联盟内部存在着各自为政的二十九个诸侯,还有六个自治城邦。境内关卡林立,并存着多种商业法规、度量衡制度和几百种地方性货币。
后来在东海联盟推动下,草创了关税同盟,先引进了远在境外的西荷公国的西荷币作为结算货币,各国不再发行金币和大银币,联盟内部废除关卡,取消消费税和国内关税的征收,宣布商品流转自由,对外来商品仅课征百分之八的从价税,同时允许原料免税输入。
前者符合拥有土地的诸侯的要求,但后者却引起商人阶级的不满。
联盟内部关卡取消,税收减少,土地主们自然开心,毕竟农税收取简单,货物进来又没有层层关税,购买力等于直线上升,然而将造币权外包给西荷公国,西荷公国造币技术和纯度都是值得信赖的,但金、银币都是从锁夏入境,也就等于东海联盟掌议锁夏城掌握了“铸币”大权。
另外西荷公国又有大量的商品
从锁夏入境,拥有口岸的诸侯自然在关税方面占尽便宜,毕竟货物一旦入境,内部就不能重复征收,对内陆诸侯来说,等于少了一大笔收益,除非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西荷公国进货。
在东海联盟内部,商贸逐渐繁荣,许多诸侯除了拥有土地,还拥有工坊,他们这种双结合的贵族,认为锁夏是拿“铸币权”跟西荷公国交换了低关税,是用东海联盟的利益对西荷公国的妥协,低税的西荷商品会冲击到他们的工坊,而锁夏如果对金、银币加以把控,比如暴风,断供几个月,物价就会飞涨,造成购买力下降,如此一来,这些贵族等于两边都不讨好,甚至完全得看锁夏的眼色生存,也造成东海联盟离心离德。
鸢都普家在抚远发现金矿之后,河间自行铸币的呼声越来越高,极有可能冲击锁夏的“铸币”权,于是围绕抚远金矿的两盟之战才爆发的。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锁夏战败也未必无迹可寻。
池仇听得暗暗吃惊,大概听明白了这大概是一种形式的“货币战争”。虽然不太理解里面具体的弯弯绕绕,不过也不难猜想锁夏国,也是利用掌议身份,谋求了自身最大的利益化,从而得罪了联盟成员,使得联盟成员另寻出路,将荒废多时的大运河启用,通过宴湖从鹿颂皇国购买商品,造就了宴湖的成长。
这也难怪宴湖能够短短二十年崛起。
看来不管如何,还是得找个财务精通的人,现在估计用不上,以后总归有些事情还得有人出面才行。
“这西荷公国和鹿颂不同吗”
“你不清楚两者关系”老杨感到很愕然。
池仇很自然的摇摇头,他确实不知道,只晓得江南的皇朝因为皇帝姓鹿,故而称之为鹿颂。西荷公国又是那路神仙从这个名称上来说应该是河间的诸侯之一,但是在豫州、河东、关中,没有西荷公国的踪迹,山东半岛齐鲁之地,按照池仇的印象,齐地、莱地也就是北部应该是鸢都普家的普齐大公国控制范围,而以前的锁夏城是现在鹿颂的飞地---青县,这个他作为西亭五王子还是知道的。那么鲁地就是宴湖和兖州崔家,还有一个衰败的葳澜公国,而豫州因为有确山骑兵团这个搅屎棍,豫北的诸侯基本不值一提,不是依附西亭帝国就是依附宴湖,或者蛇鼠两端,墙头草。
貌似算下来,没有西荷公国的地界呀。能够跟靠海的锁夏交易,总不会是辽东的吧
“这西荷公国前身是禾女国,禾女国你总知道吧”
池仇摇摇头。
“这禾女国乃是长江口的一个公国,说是戎人的国度也不对,据说禾女国是一些巴蜀迁出来的白兰人,顺江而下,最初在荆楚一带,在那里跟华夏子
民通婚联姻,生活了数十年,才受封了禾女女爵的称号。”
“禾女女爵”
“是,这禾女国是女爵当政,与西琴公国一样,兴许巴蜀那边的戎人就是这样的吧。”老杨和缓了颜色,继续说道:“反正他们迁到了长江口,据说那里原来就是滩涂,不毛之地,加上他们跟荆楚一些大世家也有姻亲,江南诸侯也没有过多为难他们,就让他们在那里立国了。”
池仇点头表示明白,估计那个时候地广人稀,多一群人少一群人,都没啥太大的关系,那看来禾女国就在松江府或者上海附近咯估计那个时候长江口还没有崇明岛吧,不晓得现在崇明岛是不是已经被长江的泥沙堆积出来了池仇对江南的历史知之甚少,在关中的史籍里,对巴蜀的变化还是了解点,天罚之灾后,吐蕃人就请求内附,酸雨让青藏高原长不出青稞,牛羊死伤也很严重,他们原以为只是他们招灾,实际上即便是天府之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于是内附的吐蕃人拿起了马刀,与当时的巴蜀唐人火拼起来,可惜他们算盘打错了,酸雨袭来,各地一朝回到原始时代,再没有后路可以逃,一旦失败,仅有的口粮也得不到,唐人自然也不是好惹的,于是入侵的吐蕃人输的很惨,传闻“高山的子民丢了马匹,跳上了船,再也不敢靠岸!”大概他们也无法回到高原,只好顺江而下。
“禾女国定居之后,很快融入到江南诸侯了,禾女国以种植荆楚水稻而闻名,不仅产量提高,品种也得到改良,旷土尽辟,桑柘满野,最最重要的是他们居然能够烧海煮盐,这让他们获利颇丰,迅速成为诸侯最为富庶的一家。”老杨摇摇头,表示不解:“我一直不是很明白,都是靠海的,为何禾女国就能烧海煮盐其他诸侯不会做嘛”
池仇晒然一笑,这个问题他还是可以回答一下的,方才关税,老杨讲了很久,池仇都插不上嘴,见有机会说话,于是开口道:“其实这盐各地都有,分为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等等……”
“哦”老杨阻止道:“稍等,外面有人嘛”
一个婢女进来请安。
“你去添点茶来。对了,那两个姑娘醒来没有”
婢女近身,端起茶壶回道:“小的起来了。”
“没哭没闹”
“没有,就是坐在床边发呆。”
“那过会你去给她送点吃的,应该也肚饿了。”老杨淡淡地道。
“是!”
等婢女走后,老杨抬抬手:“池兄弟,继续说!”
说道哪里了池仇温了一下方才的言语:“这盐分为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在巴蜀有自流井的井盐,西域有湖盐,这荆楚山里有土盐和矿盐,最多
的就是海盐了。”
老杨很想说,都是废话,宴湖吃海盐都吃了上千年了,夷然一笑:“池兄弟果然见
第211章 鹿颂西荷
池仇思虑一番,确实哦,现在状况看来,江南不管是鹿颂还是西荷,对河间的盐还是管控的,若是能够在海边晒盐,齐鲁之地本就是绝佳的盐场,海岸线广袤,显然在河间制盐贩盐也不受管制,这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还没啥风险,什么肥皂、什么卤下水,什么养鸡场,这穿越者的福利还是挺多的嘛。以煮海晒盐而暴富的禾女国,很快融入到了江南诸侯的之列,按照老杨的说法,这禾女国,女子当爵,跟周边诸侯联姻毫无压力,生的女儿可以归国继承女爵之位,生的儿子可以继承诸侯家业,如此一来跟其他又无统续牵扯,还有许多大量陪嫁,一时间“禾女不愁嫁”。
仅仅一百年,江南就形成了诸侯皆是禾女国婿族的奇特景象。
西唐东虞虽是天下共主,然而各地只是求活,既不上供也无征讨,苏幕遮年代,诸侯攻伐才普遍出现,部分实力雄厚的诸侯先后称王,封国实际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国。西唐被白兰人多次入侵,最终灭亡,东虞被权臣替代以后,篡虞的宋朝逐渐统治中原,逐渐强大,而此时江南地区由于地产丰饶,人口也比其他地方要快,也形成了自己政治格局,吴国、越国、钱国、闽国、徽国、淮国、东禾国,单单这禾女国依然称女伯爵,除了因为东禾国建国,它改称西禾伯国外,对江南争霸置身事外,从不参与争斗,反倒召集一些割据失败的诸侯,钱塘、宁波、绍兴、淮扬等地封建主进行策划,由东禾国国王率兵东征日本。史称“禾女东征”
之后西禾伯国和东禾国一起建立“大金库”,通过日本所采的金、银开始给各诸侯造币。西荷币无论是金币、银币、铜币花纹华丽、铸造精美,甚至远胜当时各个诸侯私铸的银钱。
况且西禾国一心发展海洋贸易转口贸易,从东洋运来兵器、刀、珍珠、珊瑚、折扇、漆器。从南洋买来的犀牛角、香料、锡、糖、象牙、**、龙涎香、珠宝等东西,再从松江转卖江南权贵手中。
而江南其他诸侯海上行船并不容易,况且他们更在意争霸,而非下海,许多诸侯即便临海也不具备远航能力,于是诸侯陶瓷、茶叶和丝绸等也依托西禾商队运往海外,大家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西荷货币的交易体系。
再后来,靖康之变后,西禾女爵号召江南接纳宋朝皇室,以维护华夏血脉,并接受了宋朝皇帝的册封,赐荷姓,始称西荷公国,仍称女爵,当索金人大举南下之时,江南众志成城,共抗金兵,后宋金订立和约:宋金弭兵,索金王求娶西荷女爵,宋岁币银绢各三十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