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人宠妻如命(重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草莓酸甜
吃过饭,苏染染便去主屋拿了一包安胎药,要亲自给苏娘子熬药:“我看娘脸色不好,估计是昨日吓到了,夜里又要照顾爹,没有睡好。”
白大娘拗不过她,便教了她一遍,又在旁边看了半天,见她做的有模有样的,这才去忙别的,口中还将苏染染一顿夸。
这一日苏染染特别的勤快,这边要伸把手,那边主动帮个忙的,光茶水就烧了好几壶。
安县那边的消息,是晌午的时候传过来的。
苏娘子自从有孕,就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今天却突然犯起了恶心,还什么也不想吃,就想吃点酸的,白大娘就出去给她淘去了,最后还真给她找到了,是在一个老邻居那里淘换的枣干。
白大娘提着篮子进了院,就提起了昨夜山里发生的事,老太太又是感慨又是担忧:“咱们守着这青阳山多少年了,哪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又是山崩又是山火的。外边好多人都在传,说是要有大灾了,这是老天爷在给咱们预警呢。听说县太爷急的不行,还要去灵隐寺拜见主持方丈呢。还有人说山道已经全封上不让走了,说是县太爷怕有人不知情误入山中发生危险,要我说这是正事,想不到咱们这位县太爷还挺爱民如子的。”
苏娘子听的一脸惊奇,还跟着凑起了热闹,连要不要提前囤点米粮都想到了。陈大勇听的皱起了眉头,到了学堂放学的时间,就有些坐不住了,非要拄着拐杖去院子里走几步,被苏染染给劝住了。
苏染染趁着她娘对年景担忧的时机,就重提了买地的事情,还拉她爹做同盟:“爹啊,你从前不是总说,老百姓手中有田有粮心不慌嘛?那咱也买几亩呗,到时候租出去,只等收租。”
她一边说,一边偷偷冲着她爹眨眼睛,陈大勇自然赞成买地的事,又听说要租给人种,心里更是有些激动,忍不住偷偷去瞟苏娘子的脸色:“买地是好事,就是在哪买,买多少,租给谁种,可是一门学问,我得好好研究研究,还有,咱家的银子够吗?”
苏染染认真的道:“买几亩地,就得爹来算一算了,反正收的租子够咱们一家吃,再有些结余就行。”
苏娘子接话道:“银子够不够,得你们把要用的银子数目算出来,我才能知道。至于这地在哪买,租给谁,那还用想吗?自家有人手,难道还去租给外人吗?地买好了,你只管扔给老太太去分配,别的我不管,只要按时给我交租,别缺斤短两就行,我可就是奔着那粮食去的。”
苏娘子这是把顾策上次劝她的话听进去了,也想开了,干脆自己先把话说出了口,她也做一回能得到好名声的好人。
这么大的事,多少转移了陈大勇的注意力,他立刻闷头算了起来,却还是不肯进屋去,非要呆在院子里,直到天彻底黑透了,顾策和金子洛进了院子,亲眼看着他们两个吃完饭,陈大勇才回屋,苏染染也终于不再满院子转悠找活干了。
顾策回来了什么也没说,只说答应了帮金子洛补习,这几日放学都要带他回家来呆一个时辰,看看能不能帮他一把,让他能顺利通过夫子的考问。
关于青阳山的事,外面依然传的沸沸扬扬的,到处都能听到有人议论,各种传言都有。过了好几天,,才总算消停了一些,除了偶尔有人抱怨山道封了出行不便,就再没有后续消息了。
苏染染家里却早就一切如常了。
顾策每日按时去上课,放学就带着金子洛直接回屋补习,一连补了三日才开始忙自己的事。
苏染染这几日也没闲着,她那日坐着小垫子看画的时候突然有了灵感,这几日正拉着苏娘子一起研究她的小猫枕头呢。
不只如此,她还额外给苏娘子找了一个活计。为此,她还特意去找了顾策商量,让他早点把画画出来,又与他商量:“听那日金大哥所说,买画的人手头也不宽裕,出了这些银子,却还觉得只送这一副画像礼簿了,只是苦于惬囊中羞涩,才只能如此。我那日听了,就想着,不如我们卖金大哥一个人情,帮她多送一份礼物。师兄,你觉得,让咱娘照着你的画,绣一幅观音像送给他们,怎么样?我最近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我不想让娘再绣那些普通的绣品去卖了,又辛苦又赚不了多少钱,娘的绣功好,我想以后都让她绣这种大幅绣品,咱们靠娘的绣功和你画中的意境赚钱。”
她一说完,顾策就开始铺纸磨墨了:“给贺家的画我早就画好了,如果想让师娘绣一幅同样的绣像,我之前根据佛经故事画的这几幅就不行了,我再重新画一幅。”
苏染染朝桌上插画的瓶子看去,里面果然多了好几幅画。
顾策果然心中有事。
第36章 (大修) 顾策吃醋。
顾策做事喜欢自己动手, 不愿意别人插手,做起事来又一向认真,这会儿却是磨着墨就走起了神。
苏染染看他磨墨磨到一半就停了下来还不自知, 再看了看那瓶中积累起来的画轴, 不由心情很好的偷偷感叹了一下,原来顾大人也有如此年轻沉不住气的时候啊, 真是让上辈子猜他心思猜到心累的自己十分的开心又解气。
顾策这几天一直把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忙忙碌碌, 在人前努力表现的和从前没有两样, 却不知道他那个笨队友金小公子,每次听到有人提青阳山上的事,就一脸的紧张和激动, 差点把“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我不能告诉你们”写在脸上了, 早就把他们的秘密泄露了。
陈大勇和苏染染自然猜出来, 他们那天晚上是上山去了, 只是谁也没有去问顾策上山之后发生了什么,反正看这两个少年的模样,就知道应该不是坏事。
苏染染虽然装作什么也看不出来, 还帮他们在苏娘子和白大娘面前遮掩了好几回,心里却是好奇的很,跟有一只小爪子在心里抓啊抓似的, 于是逮到机会就会去逗金子洛, 故意和他说些巷子里关于那场山火的传闻,然后想法旁敲侧击的去套话。
可惜顾策对金子洛的“保护”太好, 每次她才找到机会,还没说上几句话,人就被叫走了, 让她甚是遗憾。
顾策总算回了神,很快磨好了墨,提起笔来开始作画。
苏染染看了一会儿,想起一事,就问顾策:“金大哥以后还来跟着你读书吗?他这两日见过夫子考过试了吗?你觉得他能留在至斋学堂读书了吗?”
顾策听了这话抬头打量了苏染染一眼:“师妹有事找他?他回安县去了,过两天会来见徐夫子。”
苏染染心虚的摇了摇头:“我这不是看他有两三天没来了吗?就好奇问一问。师兄觉得他能通过徐夫子的考问吗?若是他能留下来的话,会不会搬到咱们平安巷来租房子住啊?那天他不是说以后都要过来找师兄一起读书吗?”
“他还是先过了夫子的考问再说吧,过了也不让他来,我忙着呢,没空天天给他当夫子。而且咱家也不是开金矿的,可供不起他天天吃肉。”
最不要脸的是,那家伙竟然还敢和他师娘点菜,说什么下次来还想吃师娘做的红烧肉。
这话里真是满满的嫌弃,说完,顾策还特意强调了一句:“以后他上门,师妹别搭理他,不用把他当客人招待,想点菜更是没有,想吃什么让他自备。”
少年一副吃醋又小气的模样,真是惊呆了苏染染,这真的是她认识的顾策吗?
顾策可是从小就喜欢板着小脸,装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天天摆出一副“我是这巷子里最乖最懂事最聪明的孩子”,“我可不是一般的小孩子”的臭屁模样,看到人家小孩子玩泥巴,都会露出一副你怎么这么调皮的惊讶表情。
就是这样爱干净又傲娇的小屁孩,背地里却是另外一副模样。要不是小小的苏染染最喜欢缠着他,他一躲起来就要各种找,还发现不了他的小秘密呢。
这家伙在人前一副不屑于和别的小孩子一起玩泥巴的臭屁样,背地里却是沉迷于此,高兴了得意了要躲起来玩一会庆祝,伤心了难过了打架输了也要躲起来玩一会,每次玩之前还知道把身上的干净衣裳脱下来,免得弄脏了被师娘发现。
顾大人宠妻如命(重生) 第20节
这件事在很长时间,都是小顾策和小染染两个小家伙自以为只有他们知道的小秘密。
不过这都是顾策读书之前的事了,等到他会读书写字了,人家排解情绪的方式就突然变成了写字画画这样高大上的活动了。
现在想起来,两个人小时候她追他躲她猜他藏的日子,也挺快乐的。
可是突然间,家里就变故一桩接着一桩,顾策彻底给自己带牢了沉稳可靠的面具,从那一刻起,她莫名就觉得他变得遥远了。
那时候,她常常有一种无力感,她越是在意越是想要关心他,越是猜不出顾策在想什么,等到后来他入了官场,越发喜怒不形于色,她甚至连他到底是欢喜还是强颜欢笑,是平静还是怒火中烧都分不清了,那是一种特别无力特别挫败的感觉。
直到她栖身画中,与他日日相对,不用忐忑会不会说错话,不用担忧会不会打扰到他的公务,更不用害怕会被请走,她想怎么观察就怎么观察,想看就看个够,除了顾大人不会回应她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她梦中祈求的那种相处。
对于顾策的答案,苏染染惊讶过后,倒是松了一口气。
之前金子洛上门那几日,石青可是一日不落的跑过来,说是家中不忙,来陪苏染染做绣活,实际上眼睛却一直盯着顾策他们那屋呢,这可把苏染染给吓坏了,恨不得寸步不离的守着石青,就怕她跑去找金子洛,做出什么糊涂事。
若是以后他不会经常登门,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样苏染染就不用左右为难了。
苏染染这边松了一口气,那边顾策却不知她心中所想。
一想到前几日师妹和金子洛两个人笑哈哈聊天的模样,顾策心中就别扭又警惕,突然就有些后悔之前教了金子洛那么多东西,甚至在想,他明天去了学堂,要不要去和夫子说一说这件事,请夫子考问那家伙的时候加深点难度?
因为这件事,顾策这画也作不下去了。画画这事其实就是如此,灵感来了,构思画图都特别快,要是感觉不对,下不去笔的时候也是常有的。
顾策现在觉得自己就是后者,他也不纠结了,干脆的放下了笔。
苏染染见他放下了笔,便赶紧将今日过来寻他的另一个来意说了:“咱家终于要买地了,爹娘这几天一直在等你有空呢,咱们赶紧走,去爹娘屋里商量商量这事儿要如何操作。”
买地的事是苏染染一心盼着的,这会就有点小兴奋,顾策却是眼中闪过一抹惊讶。从前家中的事,都是师父师娘一起作主的,怎么这次却要找他们两个也一起过去商量了?
他哪里知道,这全都是苏染染的主意。
小姑娘好像看出了他的疑惑,主动解惑道:“师兄呀,你以后可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些事自然要多操心才行啊。咱家以前没买过地,第一次买自然要谨慎,你书读的多,有学问,一会多帮着爹娘出出主意啊。”
苏染染这话说的其实有些心虚,此时的顾策不过十三岁,从前这个时候还是只知道读书的无忧少年呢,如今却要被她拉着提前成长了。
这还是一家人第一次如此正式的聚在一起商量一件事。
首先是买地这件事,全家人都是赞同的,尤其是苏染染,就差把脚都举起来了。
陈大勇靠在床头,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对顾策道:“我和你师娘准备把这次杨少爷补的四十两银子都拿出来,咱们自己再添十两,先凑五十两出来。你好好算一算,怎么能多买点,要青石子村附近的,地尽量连在一起的。”
其实这个时候,不是买地的好时机。毕竟今年的谷物已经种下了,却还没到秋收的时候,一般人家是不会在这时候卖地的,不然就要损失一年的收成了,尤其是他们还要尽量买连在一起的。
从前家中大事小情,都是陈大勇夫妻两个一手操持的,苏染染是不感兴趣,顾策却是不好意思去掺和。
如今突然被如此重视,顾策不由挺直了腰板,捏了捏自己的袖口,斟酌了许久,理清了思路才开口:“如果师父师娘是为了自家吃用,咱们就得买几亩良田,余下的买荒地,若是家中尚有余银应付日常开销,短期内不着急有出息的话,我倒觉得全都买荒地更好。“
他解释道:“如今官府为了鼓励开荒,已经将免税的年份延长到了三年。荒地要靠养,头一年没有多少收成,我们也不收租,让佃户多少攒下些粮食,他们也能有干劲。等到第二年的时候,我们再正常收租。之前夫子家里买地,都是通过的牙行,我明日午休的时候先去找他们打听打听价格,若是买的多,我觉得咱们不如直接去找村长谈价钱,将牙行的佣金给他,选地办手续和往外租地的事也托付给他,这样将来咱们可是能省不少力的。”
陈大勇一脸得意的点头:“我就说阿策脑子聪明吧,我看这个法子行。”
苏染染一句话没说,只是屁颠屁颠的跑过去给顾策倒了一杯茶。
和将来在家中也沉默是金的顾大人相比,现在这个明明更喜欢一句话把事情说完,却仍然为了让他们听的明白些一点点细致讲解的顾策,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苏娘子笑着拍板道:“行,阿策,这几日你就辛苦点,好好张罗张罗,我是半点不懂这些的,这事儿就按你说的办,师娘只管出银子。”
第37章 官差上门。
事情定下来了, 苏染染心情大好的去洗了甜瓜,端上来一家人分着吃了。除了苏娘子那份,其他人吃的甜瓜都是在井水里冰了大半天的, 吃进肚子里又冰又甜, 感觉一身的暑热都被驱散了。夜里苏染染还做了一个美梦,梦到了她自己坐在田里, 四周堆满了粮食。
盛夏时节, 人们起的都比往常早了许多。
顾策自从读书之后, 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无论寒暑。从前他起床的时候,家里人都还在睡, 院子里一片寂静,他做什么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这段时日却是与从前大不同了。
不只是这点, 顾策能感觉到生活中有了许多他说不清不曾留意到的改变, 让他离开时脚步越来越轻快,归家时心情越来越迫切。
因为午休的时候要去牙行,这日他特意早起了一刻钟, 准备多背一页书。
他起床洗漱之后,按照习惯到了屋后的空地,先背了两页书, 然后练了一会拳, 练完拳又将之前背过的两页书温习了一遍。等他再回到院子里,师妹已经陪着师娘在院子里溜弯了, 白大娘已经帮他打好了水送到了屋里,早饭也开始往桌上端了。
顾策练拳练出了一身的汗,和苏娘子打过招呼之后, 便先回屋重新擦洗了一番,然后才出门去主屋帮忙将师父搀扶出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起了早饭。
他发现今日师妹心情极好,浇花端饭的时候,口中都在哼着欢快的小调,猜到她是因为昨日商定的事,觉得好笑之余,心中一动,试探着提出了邀请:“师娘与师妹若是有时间,等我午休的时候回来接你们,咱们一块去牙行打听打听如何?就当出去散散心了。”
苏染染立刻心动了。
上辈子她总听陈老太太念叨要攒钱买地,可惜直到她和顾策离开青石子村老太太也没能如愿,后来她在顾家,也曾听那几位妯娌一脸骄傲的说起她们陪嫁过来的庄子田地都有哪些收成,还要拿这些出息再置办多少田地等等,也是听得一脸羡慕。上次她劝苏娘子时假借金家妇人说的那些话,其实就是上辈子在顾家听到过的。
可是光听人家说要买地买地,她还真的不知道这田地到底多少钱一亩,要如何买卖呢,她想去听一听看一看。
难得女儿想出门,陈大勇立刻二话不说就应了,还说一会要拿银子给他们,路上买东西用。苏娘子却是摇头说她不想去,只是叮嘱了顾策几句,要他到时候留意时间别耽误了下晌的课,又说天热,让苏染染提前备好伞。
和苏染染约好了回来接她的时辰,顾策这才提着书篮出了门。
苏染染上晌的时间,就一直兴致勃勃的缠着陈大勇说种田那点事了,父女两个都是一知半解的,凑在一起说的还挺热闹,苏娘子先是被逗的不行,后面盯着自家男人满面笑容的模样,却是慢慢的不说话了,一脸的若有所思。
因为知道苏染染吃完晌午饭就要出去,白大娘早早的做好了饭。
一家人吃完了饭,苏娘子叮嘱了女儿几句出门要小心的话,就和陈大勇回屋午睡去了。
苏染染换好了衣裳,就坐在窗前,一边画绣样一边等顾策回来接她,结果没等到顾策回来,却先等来了官差上门。
老百姓对官府之人都是敬畏的,白娘子一开门,见到两个衙役打扮的人站在外面,当时就慌了手脚,声音都有点发颤了,半点没有往日的爽利劲。
“两、两位、两位官爷有事?”
那两位倒是挺客气的,其中一个高高瘦瘦的还冲着白大娘笑了笑:“大娘,至斋学堂的顾策是住在这里吧?”
白大娘赶紧点头称是,那人便道:“那就好,我们奉县太爷之命来请顾策的家人,请他们随我们走一趟。”
白大娘想到怀着身子的苏娘子,大着胆子对外面的两位道:“劳烦您二位在这等一等,我先去和主人家说一声。”
说着,她就将门关上了,一路小跑着就要往主屋去送信,被走出门来的苏染染拦了一个正着。
苏染染的厢房离院门近一些,刚才又坐在窗边,隐隐约约的听到了几句,立刻拿起了帷帽和荷包往外走。
她让白大娘先别进屋送信,自己戴上帷帽开了院门,出了门去,向那两个衙役行礼问好,一边将手中的碎银递了上去,一边笑着问道:“劳烦二位大人指点两句,不知知县大人传召我们一家是为何事?可是兄长那边有什么事?不知道能不能请两位通融一二,让小女子一人代表前往?非是我等不敬,实在是爹爹有腿伤在身行动不便,娘亲怀有身孕身子虚弱一直在家中静养。”
这两位听了苏染染的话,都面露惊讶,显然之前并未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两人凑在一起低声合计了几句,也不接苏染染的银子,矮胖的那位更年长一些的,呵呵笑道:“小丫头倒是挺有胆色,与你那兄长有几分相像,你家爹娘倒是好福气。既是你家长辈都行动不便,便多给你们一些时间,我们先回去复命,你快去想法子雇辆马车,让人送你们过去至斋学堂拜见大人吧。”
苏染染听到这里,便放下心来,知道这次多半是好事了,她谢过二人,目送他们离去,这才回了院子,亲自去主屋和爹娘说起了这事,又拿了银子给白大娘,劳烦她去前街商铺那边寻人租辆马车,过来接一下他们。
还没等白大娘出门,就有金家的人赶着马车上门了。那车夫还是苏染染熟悉的人,就是上次金如意打发赶车送他们一家回来的那位。
一家人半点不敢耽搁,连问一句都顾不上,赶紧换了衣裳上了车出发了,路上苏染染才问这位大叔怎么会知道她家要用车的。
那车夫憨厚的笑道:“是我家老爷得了舅老爷让人过来送的口信,这才吩咐我套车过来接你们去学堂的,听说那边今日来了好多贵人,不只知县大人来了,我家舅老爷还有好几位官爷都过来了,这会儿都在学堂呢,说是过来嘉奖什么人的。”
这车夫应该是得了金家人的吩咐,故意透露消息让他们宽心的。
苏染染听到这里,心里已经有了一些猜测,便去关注爹娘的情况。
陈大勇还好,毕竟是走南闯北过的人。苏娘子却是一直绷着一根弦,听了这话,才松了一口气,软软的向后靠去。苏染染一摸她的手,竟是一手的汗。
这会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至斋学堂外面,此时却是围了不少的人,一个个顶着大太阳伸长了脖子往里面看,可惜除了守在外面的衙役,什么也看不到。
苏染染他们一来,立刻成了这些人瞩目的焦点。她这会儿却半点也顾不上紧张了,一边要顾着爹,一边要安抚娘,等下了车,她立刻跑去和衙役说明了身份,巧的很,去她家送信那两个衙役也在外面,见了她还好心过来帮了忙,一起将陈大勇搀扶了进去。
至斋学堂里面有一个小礼堂,是每月月考之后,夫子集合所有班的学生宣读成绩,和诵读优秀文章的地方,今日知县大人就选了这里召见众人。
苏染染他们到的时候,刚刚上任不久的金县丞正在讲话,话语慷慨激昂,全是鼓励学子们要好好学成文武艺,将来好报效朝廷报效国家的话,等他讲完,知县大人才出场。
因为知县一行人坐在高台之上,其他人都是在下面听训,苏染染也没敢抬头窥探知县大人的长相,只是听声音,竟莫名觉得有几分耳熟。
知县大人半点架子没有,闲话家常一般的就开了口,直接说明了来意,他是来给几位少年义士送赏银来的,顺便见识一下至斋先生考问学生,涨涨学问。
他们此次前来,果然与前些日子山里的动静有关。
据知县大人所说,那夜风大,有上山打猎的生火之后没有熄灭,不小心引起了山火。幸好那夜有至斋学堂的学子和好友一起相约登山夜游,发现了险情,这位学子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带着伙伴们一起成功阻止了山火蔓延和山体继续崩塌,救下了青阳山和山中的无数生灵,立下了大功。
知县大人查明了此事,感叹这几位的少年义气,智勇双全,就起了亲自一见之心,正好听闻今日其中的一位也要来考至斋学堂,知县大人起了好奇之心,便干脆选了这一日过来青阳镇凑个热闹,顺便将赏银送到。
那个立下大功的至斋学堂的学子自然就是顾策了,他的那几位一同做了好事的好友今日也被宣召了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