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人宠妻如命(重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草莓酸甜
两个人一起目送着金子洛出了院子, 听着马蹄声响起,苏染染才叹着气转身, 对石青道:“阿青姐, 去我房里坐会儿吧, 我有话和你说。”
石青点头:“正好我也有话想和染染说,”她左右看了看,见此时院子里没了别人, 又道:“咱们还是去灶间里说吧,我正好帮你把醒酒汤煮了。”
苏染染觉得这样也行, 两个心事重重的小姑娘一起往灶间走, 还边走边偷偷打量对方的脸色, 谁也没发现苏娘子也出了屋,正从屋檐下往这边走过来。
苏染染一边在心中斟酌用词,一边偷偷打量石青, 这一打量才发现,石青这会儿明显是特意打扮过了,不但穿了一身新衫裙, 还涂了胭脂水粉, 甚至戴上了一直藏着不舍得戴的那对苏娘子送她的银耳钉。她心里咯噔一下,立马改了之前想要再委婉暗示劝解一番的打算, 决定直接把话说开了。这种事情,拖的越久越有问题,该劝的话还是早点说出口最好。
她打定了主意, 进了灶间,就迫不及待的开了口:“阿青姐,你是不是喜欢金大哥呀?”
偏巧石青也在这几步路的纠结之后,与苏染染同时开了口:“染染,你是不是喜欢金少爷呀?”
两个人说完,都被对方的话惊到了,一时间,都瞪着眼睛张着嘴看着对方。
苏染染:“……。”
苏染染真是太震惊了,她脑子里闪过金子洛还带着少年稚气的模样,吓得赶紧摇头。石青姐真是太敢想了,她这么大的人了,怎么可能去喜欢人家一个小少年呢,这老牛吃嫩草可是要不得。
这会儿她可是忘了,在别人眼里,她现在还只是一个刚要长开的小姑娘呢。而她总是不自觉去信任依赖的顾策,此时比她口中的小少年还要小好几岁呢。
石青想了想,先开口解释道:“染染,不是这样的,你误会了,我怎么会喜欢金少爷呢?”她低垂着眉眼,有些心虚的道:“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哪里高攀得上人家,这么简单的道理,我还是明白的。”
石青说着,拉起苏染染的手,一脸恳切的道:“染染,姐姐今日想和你说的就是这件事。那金少爷家世好,人也长的一表人才,又会哄人开心,我看你和他总是有说有笑的,待他十分亲近,不知道你是不是有些喜欢他,这才想问一问,劝一劝你。”
在大安,姑娘家说亲有早有晚,像石青这样十五六岁的年纪正好,十七八岁的也有,但也有好多人家早做打算,双方谈拢之后先把亲事定下来,只等姑娘家及笈之后再成亲的。所以石青这会和苏染染说起这个,倒也不算过份。
门外的苏娘子听了,却还是情不自禁的皱起了眉头。
陈大勇今日多喝了两杯,席散了就被扶回屋了,躺了没一会就一直说热,苏娘子这才出来,想要去灶间打点水给他擦擦,顺便再烧壶水,再给他们爷俩煮点醒酒汤。
这会明明已经是傍晚了,天气却还是有些闷热,苏娘子就没从院子里走,而是一路沿着厢房屋檐下走了过来。她倒不是故意偷听两个孩子说话,只是正巧碰上了,正好听到两个姑娘互相问对方的话,这一听,就吓的停住了脚步,不敢发出声音了。
灶间里,石青还在言辞恳切的劝苏染染:“染染,金少爷哪儿都好,就是他的家世,和咱们实在不相称。你那日也说了,他的婚事自己做不了主,他家里肯定想给他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的姑娘。”
她见苏染染神色古怪的盯着她,也不说话,还以为她是听不进去不高兴呢,不由急的跳脚:“染染啊,这话若是前几日说,等顾策高中了,你家也算书香门第了,你又与如意要好,这事还说不定真有可能。可是我听我爹说,那金少爷他爹前阵子刚升了官,正是前途大好的时候,以后有人想和他说亲,光是有钱或是书香门第怕是不行的。再说你想想,今年阿策才多大呀,就算他将来能出息,能给你做依仗,也得要几年时间呢。你能等,那金少爷的年纪,他家能让他等那么久吗?”
她说着,心疼的拍了拍苏染染的手,最后劝道:“染染呀,我这些天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来劝劝你,这金少爷看着虽好,却不是良配,以后你就远着他一些吧,省得被人看见了,传出什么话去,对你不好。还有他说接你去庄子上玩的事,要是阿策去不了,你可不能单独和他去呀。”
苏染染终于有机会开口了,不由笑道:“阿青姐,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刚开始她其实整个人都有点懵,她一个要劝人的,怎么反倒就成了被劝的那一个了呢?
不过她听石青说的这么明白,再观她此时提到金子洛的语气表情,倒是放下心了。不管石青对金子洛什么感觉,不管她这阵子的异样和今天的刻意打扮和几次上门是为了哪般,她都选择相信阿青姐心里有数,不会办什么糊涂事的。
她亲热的凑上去,挽着石青的胳膊,一脸不好意思的道:“阿青姐,你放心吧,在我眼里,金大哥就是如意的哥哥,我对他可一点别的心思都没有。倒是你,最近一直怪怪的,而且金大哥每次过来的时候,你都一直盯着他看,我还以为你是特意过来见他的呢,这才多心了,你别生气啊。”
石青自己也没想到会引起这样的误会,脸一下子就红了,小声的解释了一句:“我那不是怕你年纪小,想不到这些嘛,又怕一个不注意你们就走的太近了,这才特意过来陪着你的。”
她没说的是,那位金少爷天天穿的比她们这些姑娘家还花枝招展的,一看就是会哄小姑娘靠不住的。
苏染染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理由,简直哭笑不得。
她假装没看出石青脸上闪过的心虚,转移话题问起了醒酒汤的事。
这醒酒汤有好多种,一般都是就地取材。苏染染家今日正好有童年他们带过来的生梨,石青就选了这一种。
把醒酒汤煮上,石青就走了,她怕苏染染回头想起来会追问她问题,比如她怎么那么巧能和金子洛一起上门,还有她今日要找金子洛说什么。
她劝苏染染的那些话,是真心实意的,却又心虚的不得了,这才会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苏染染留,一鼓作气的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石青心虚,不是因为她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而是因为她爹石大富。
结亲讲究门当户对这样简单的道理,她一个大门不出没什么见识的姑娘家都知道,都能想的明白,可惜她爹石大富却想不透。人家金少爷好心,给他爹介绍了两笔小生意,她爹竟然就生出了将自己和那金少爷凑一起的妄想。因为这个,她爹连门都不愿意出了,还时不时的就要出来盯着人家染染家里,恨不得时时守在门口,专门等人家金少爷上门过来“巧遇”了。
石青想到今日她爹和孙氏让她过来送酒时背地里叮嘱她的那些话,通红的脸色一点点变白了。没人知道,这一天,她虽然一直是笑着的,心却仿佛被浸在了苦水中。
她从前一直以为,她和她爹不亲近,都是孙氏的原因,其实她爹心里是在意她的。尤其是这段时间,石大富将家用交给了石青来管,又大力支持她自己卖绣品攒私房钱,前两日还主动拿出了银子给石青做了两身新衣裳,石青对他也格外的孝顺,父女之间的关系亲近了不少,让石青十分开心。
直到今日,她爹石大富神神秘秘的把她叫了过去,叮嘱她好好打扮一番去苏家送酒,还让她一定要找机会和金少爷攀攀关系说上话,石青立刻就明白了她爹的打算,心里当时就冷了。
找一门合适的亲事,一直是石青的执念,她想不到先给她波冷水的,竟然会是自己的亲爹。
石青想着这些,在巷子里站了好半天,这才推门进了自家院子。
这会儿,石大富正坐在自己屋里,配着闺女给他特意准备的两个小菜,一边喝着小酒感叹隔壁苏家的好运道,一边满怀期待的等着石青回来呢。
门当户对这么简单的道理,石大富不懂吗?
他当然懂,他可没有想要将女儿嫁到金家当少奶奶去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只是那大户人家,除了正妻,不是还有妾室吗?他家阿青这么温柔乖巧,从前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又吃了不少苦,他怎么也要给她找一个好归宿。如果她能进金家,伺候脾气好的七少爷,从此吃香的喝辣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是最好的日子了嘛。
孙氏坐在一旁,满腹酸气的说着今日苏娘子对她爱搭不理的事。
石大富瞪了她一眼:“这还不是你自己作的?我可告诉你,这隔壁,你可一定要交好,千万不能再将人得罪了。你知道我今日在那学堂门口看到什么了吗?我可是亲眼看到,那县太爷临走的时候,特意将顾策叫到身边说了半天的话。”
孙氏听了这话惊了,刚进屋的石青也不由的停下了脚步。
隔壁院子,苏娘子空着手回了屋,直愣愣的站在床榻前问了陈大勇一句话,把他惊的一下坐了起来。
第43章 丈母娘和慈母不一样的心呐。……
石大富最羡慕隔壁那两口子的, 就是他们养大了顾策,人家怎么就那么会捡呢,出一趟镖就领回了一个这么有出息的养子。
两家是多年的老邻居了, 他到底是做买卖的, 怎么说家底也要比隔壁厚上许多,可再等几年再看, 恐怕就不一样喽, 如今读书人可是又金贵起来了。
前朝末代皇帝暴虐嗜杀, 主张愚民政策,大兴文字狱,残害读书人, 焚毁书籍,百姓再不敢送子弟去读书识字。
一直到数十年的动乱结束, 新朝初立, 这一切才开始有了改变。
开国皇帝登基之后, 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恢复科举,重新开设太学府学县学,还令官员起带头作用, 带头送家中子弟去官学读书,大兴读书风气,如此过了百年, 情况才有所好转。
只是到底经历过那样一段黑暗岁月, 民心可以唤回,读书人的热情可以拾起, 可是丢失掉的还是缺失了。
如今的大安,读书人金贵着呢,只要你能考上举人, 别的不敢说,在地方上谋一个小官职是稳了的。
只是要想供出一个读书人不容易,那笔墨纸砚的花费不算,经过前朝那一通焚烧,如今的书籍连手抄本都昂贵的不是普通人家能担负起的,可是真要是谁家能咬着牙供出来了,那不说大富大贵,人勤奋点,光抄书就能让家里变成小康之家。
所以石大富哪怕再心疼,也想将儿子供出来,可惜他舍得没用呀,他家石大宝不是那块料也没用呀,可是顾策却不一样了。
现在看着他们还是一样的,可只要顾策将来出息了,这一家子就起来了,染染那丫头的婚事也绝对错不了,陈大勇两口子将来可是要享福了。
想到这个,他又想起了金家那位小少爷对苏染染的在意,不由皱了眉头,对着刚进屋的石青招了招手,一边问着今日的进展,一边叮嘱她要多留意,小心别让染染那丫头抢了先。
石青低眉顺目的站在窗前,柔顺的应着,夕阳的光照进窗内,在她身上投下了一片阴影,让人看不真切她的面容。
苏娘子站在陈大勇床前问了一句:“你觉得金家这位子洛少爷怎么样?若是咱们染染能嫁给他,是不是挺好的?”这话把陈大勇吓的一下子坐了起来,连酒都吓醒了,坐在床榻上傻呆呆的看着苏娘子满屋子踱步。
苏娘子自己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倒是冷静了下来,坐到床边上,自言自语道:“算了,这事儿不着急,现在说这话还是太早了,若是被人听了,还以为咱们贪图人家有钱呢。石青那丫头说的对,这事儿要想有眉目,怎么也得等阿策中了秀才之后,不行,光中了秀才还不行,恐怕得等阿策中举之后。”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归家养伤的日子听的次数多了,如今陈大勇再听到媳妇说这种中秀才举人好像买白菜一样的话,已经很淡定了,再也不会急的去扯她,不会急着去关窗了。
眼见媳妇已经自己把自己劝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小心的动了动腿靠回到了床头上,这才小心翼翼的问道:“媳妇儿,你这是怎么了?这不过是出去打盆水的功夫,这怎么还把染染和金少爷凑上对了呢?染染年纪还小呢,这说亲的事儿不着急吧?咱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到时候要让闺女在家多留几年多享几年福嘛。”
苏娘子嗔怪的看了他一眼:“现在我也没着急呀,我这不就是和你闲聊呢吗?咱们是不着急,那不也得慢慢寻摸着么。要不然等咱们想给闺女说亲了,哪有合适的人选去。这阿策眼看越来越出息了,我从前那不靠谱的想法是不成了。就算将来阿策的家人不来找他,这孩子也不会留在青阳镇过一辈子的,等他将来有了前程,自然会有好的姻缘找上门来,让染染嫁给他是肯定不成了。可是染染这孩子那样的体质,找一个寻常人家嫁过去也是不行的。这嫁过去了,忙里忙外的,她这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万一磕了碰了得受多少苦呀。若是她将来能嫁一个家底殷实的人家做少奶奶,不用自己洗衣做饭肯定是最好了,若是金家这小少爷不行,别的人家也行啊,这镇上做小买卖的也不少,只是这事说一千道一万,还得等阿策出息了中了秀才举人才行,要不然人家谁能认识咱们呀。”
这话可把陈大勇高兴坏了,他自从知道苏娘子有让顾策娶自家闺女的想法,就劝了又劝,都没成功。哪想到,这莫名的,自家娘子就想通了呢。
他一高兴,就夸了苏娘子半天,还叮嘱她以后多关心关心顾策,对两个孩子要一视同仁一些。
苏娘子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她自己心里清楚,从前她待顾策,是和待苏染染不一样的。
一开始,她是担心顾策的家人随时都会找上门来,不敢在他身上放太多感情,怕分离的时候自己受不住。后来,她以为自己生子无望了,想着女儿的将来,又知道染染对顾策的在意和依赖,就动了将两个小的凑成一对的心思。
这女人看自己的孩子和看未来的女婿,那能一样吗?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那也得到了一定时候才行,在这之前该挑剔还是要挑剔的。自己就能在那纠结的不行,一会儿觉得顾策品性好,哪哪都好,一会又觉得他长的太好看,读书也太好了,让人不放心,诸如此类,就挺神经的。
如今她是怀了身孕之后,底气足了,再加上苏染染时不时的敲边鼓,有意识的在他们心中种下顾策是这个家中将来要顶门立户的长子的形象,苏娘子受了影响,再加上最近的事,让她越发意识到了顾策的优秀,潜意识里就知道让顾策娶自己的女儿是在耽误他的前程,因此就把这个想法放下了。再看顾策,倒是多了几分慈母之心。
说到这事,苏娘子就想起了她被瞒着的事。她挑眉问陈大勇:“阿策上山的事,到底是咋回事?你早就知道了?我看染染的样子也是知道的?”
陈大勇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结果也是好的,没什么可隐瞒的,就把事情如实和苏娘子交待了一下。
顾策半夜就醒了,他第一次喝酒,难免有些头疼不适,起来之后看到桌上的醒酒汤,喝了之后又去打水洗漱了一番,这才觉得好了一些,只是想再读会书是不成了。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这酒果然不是好东西,太误人,以后可不能喝了。
饶是顾策再早熟,今日发生了这许多事,还意外得知了自己是从京城来的,心绪也难平静,呆坐了许久,这才合衣睡了。清晨依然早早醒来,洗过脸之后就如往常一样,去屋后背书然后锻炼身体。
吃早饭的时候,苏娘子也来了,她这段日子有些怠懒,好多时候都起不来,连散步的时间都改成了傍晚,今日好不容易爬起来,也是止不住的哈欠连连,坐在那里也不动筷子,就看着其他人吃饭。
从前苏染染也喜欢赖床,一年大半日子都是睡到日上三竿的。自从重生以后,她为了提醒自己不要懈怠,要时时警醒,就把睡懒觉的毛病改了,每日早早的就爬起来。
顾策聪慧,见苏娘子早早打发了白大娘,还时不时的往他这边看两眼,吃完饭放下了筷子,就主动问道:“师娘找我有事?”
苏娘子点头:“嗯,阿策你过来,我有话对你说。”
顾策起身,乖巧的站了过去,结果苏娘子竟然伸手从身后拿出了她那把鸡毛掸子,冲着顾策抽了起来。
顾大人宠妻如命(重生) 第24节
陈大勇被她吓了一跳:“孩儿他娘,你这是干什么?”
苏染染也吓得站了起来,却突然想到了顾策曾经说过的一些话,没有去拦,又坐下了。
苏娘子手下没停,还回了陈大勇一句:“我管教孩子,你别插手。”
苏娘子打这几下,根本没怎么用力,上次苏染染吃了些苦,都是因为她自己怕痛的体质问题。
顾策倒是没感觉到多疼,就是被打懵了。
苏娘子打了十下,就收了手,本想严厉些,结果看到自己这个养子难得傻眼的模样,一时没忍住,倒是转身笑了。
过了一会儿,她才转身正色道:“阿策,上次染染撒谎骗人,我打了她十下,这次你犯了错,也是一样。”
“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你给师娘说一说,好好的宿在夫子家补习功课,怎么就补习到山上去了?你们大半夜的不睡觉,明知不对劲还跑到山上查探不说,遇到危险不及时抽身还敢往前冲。你可想过,要是那天金家小少爷没有非要跟去,官府的人还会搭理你们吗?官府的人没来救你们会怎么样?你若出了事,让我和你师父怎么办,你是想让我们白发人送黑发人,活生生疼死过去吗?”
苏娘子后怕了一晚上,这会说着说着就生起气来,攥紧了手中的鸡毛掸子,又朝着顾策身上打了几下,这次可是用了些力气,打完了她自己眼中就先有了眼泪。
“你们这些孩子,怎么就是不知道当爹娘的心呐,辛辛苦苦把你们拉扯大了,结果一不留神,就把自己扔到危险堆里去了。你从小就比别的孩子稳重省心,我虽然欣慰,背地里却不知道多犯愁,哪有男娃子乖成这样的,男娃子还是要皮一点才好。只是我想让你调皮一些,是想让你忘了那狗屁身世,还有那不知道在哪躲懒的家人,好好的当一个孩子,把日子过的开心点,可不是想你天天出去冒险逞英雄的。你有抱负可以,可不能在这种事上立功。”
第44章 还在感动的傻孩子。……
苏娘子抹着眼泪进屋去了, 陈大勇拄着拐杖站起来,看了顾策半天,却嘴笨的不知道该怎么劝和。倒是顾策先笑着开口道:“师父, 我没事, 这次是我太自以为是,太冒险了, 师娘骂的对打的对。您快进屋看看师娘吧, 这次是我让你们操心了。”
等陈大勇进屋去哄媳妇了, 顾策站在院中突然灿然一笑,原本留下来准备安慰他几句的苏染染正好看到了,一颗自以为历经沧桑心如止水的小心肝又扑通扑通跳了起来。
她暗道不好, 觉得自己需要冷静冷静清醒清醒,赶紧丢下一句让顾策先别走的叮嘱就转身跑回了屋。
苏染染回屋去拿的东西, 就是她早就做好的小垫垫。这还是她上次挨打之后特意和石青学着做的呢, 你看, 顾策这不就用上了嘛。
顾策接过那小垫子,哭笑不得的出了门,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又前所未有的轻松。他已经感觉到苏娘子终于放下了心结,开始将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当成这个家的一份子了。
从前苏娘子也不是不关心他, 只是那关心中总带着一分客气, 就好像他与外面的人交往时虽然礼貌,却总保持着一分戒心和距离一样。
小的时候, 他常常为此偷偷难过,后来有一次偷听到苏娘子与孙氏说话,听到孙氏劝苏娘子说她这是在给别人养孩子, 说不定哪天就让人抱回去了,可不能太亲近了,苏娘子听了一直沉默不语没有反驳,他才隐隐明白了她的想法和顾忌。
这两年,他能感觉到苏娘子时不时的就会冒出点挑剔和审视的目光,常常看得他不知所措的,甚至连他写了好文章得了夫子夸奖,她也是高兴一阵不高兴一阵的,总是一副有心事满腹担忧的模样,心情变化之快常常让他摸不着头脑。
他曾经求助陈大勇给他解惑,陈大勇自己也是一脸茫然,一直感叹这女人的心思实在难猜,反正弄不懂就对了。这一对师徒父子,哪里能弄懂苏娘子那自诩丈母娘的复杂心情呢。
苏染染看着他脚步轻快的离开,也忍不住笑了。
要不是她在画中时就知晓了他的心结,今日又亲眼所见,怕是不会相信,别人家的孩子天天都因为挨打和爹娘离心,她们家这个竟然会为了没被爹娘收拾过,没有总是被吆喝着干这干那,又是羡慕又是难过的,如今挨了打,还笑的跟捡了一个金元宝似的。
今日苏娘子闹这一出,连苏染染都没想到。不过这样也挺好的,她娘这也算歪打正着解了某个呆子的心结了,要不然某人还总是觉得自己像个客人呢。
她关上院门,脚步欢快的去灶间收拾去了,收拾完了就直奔主屋:“娘,娘,快来帮忙啊。”如意的生辰就快到了,她的秘密礼物还没准备好呢。
苏娘子这会的脾气,就是风一阵雨一阵的。这一会儿的功夫已经好了,正准备睡一个回笼觉呢,就被苏染染给央求着出来帮忙了。娘俩忙忙碌碌,再时不时的歇息溜达一会儿,转眼间一天就过去了。
在苏染染的不懈努力之下,现在苏家晚饭之后的时光都很热闹,大家放下筷子也不离桌,就那样围坐着闲聊几句,说一说今日发生的事,聊一聊明天的打算。
有时白大娘也会留下,和他们聊一些邻里趣事,傍晚的时候还常带着苏娘子一起去外面大树下纳凉,倒是让苏娘子多了几位能说得上话的街坊,笑容都多了起来,平时里话也多了许多。
今日是顾策先开了口,直接丢下了一个重磅消息。因为知县大人那一番话,徐夫子经过一夜的思量,已经决定让他明年下场一试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