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有娇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西河西
海大一直在家里待着,此时就端着一杯茶给花镶送来,感激道:“大人,劳费您替他们操心了。”
花镶摆摆手,抿一口茶,笑道:“这是去城里买的茶?”
海大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您前几次来,都只能拿自家从外面摘的苦叶子招待您,现在有了闲钱,便买了些茶叶专门待客。”
“挺好的”,花镶笑道,“对了,村里可有人说那个姑娘的闲话?”
小海村遭遇到算计的只有一个姑娘,花镶记得好像叫云朵。
海大说道:“难免有一两个妇人在背后嘀咕两句,但没人会说到跟前,云朵家的父母兄长又疼爱她,现在她看起来好多了。”
花镶向那些已经三两一堆的讨论起来的姑娘们看去一眼,对海大道:“你跟他们的家里人沟通一下,采树麻纺线什么的,都支持一下。等她们织出来外衫,你只管让你的长子送到县衙去。”
海大忙摆手:“不能还让大人买,我们自己卖。”
“新奇漂亮的衣服你还担心没人买?”花镶说道,“到时我派个人把这些针织送到布庄寄卖,等她们赚一些钱,便在县城赁一间铺子,专门经营。”
海大虽然不敢确认这样的衣服会不会有人买,却是很感激大人事无巨细的打算,只能无言地连连点头。
花镶想了想,又道:“对了,前段时间我让人下来交代各户人家平整一份旱地,最好是弄些底肥,村里准备的如何?”
海大道:“大部分都弄出来了,只有两家特别懒的,我再催催。”
花镶说道:“你常敦促一些,这两天县衙就会来人分发芋薯苗,这是太孙殿下亲赐,产量极高,我想让它快点普及,才做出每户一百株苗的决定,别让浪费了。”
海大没想到大人是要让他们种上赐的东西,又高兴又激动,拍胸脯表示道:“大人,您放心,我一定督促大家好好照顾苗子。”
花镶道:“这个芋薯很好成活,不用特别照顾,看叶子蔫了浇浇水就成,具体的种植方法,到时送苗下来的人会给你们细说。”
“大人,您看我织的对不对?”
一个姑娘跑过来,脸上带着几分笑,把刚织出的一小片举起来,满是邀功的样子。
花镶看了看,笑道:“挺不错的。”
走过去一瞧,她才发现那些拿着针线的姑娘都织了不小的一片,且都松紧适度,花样舒展,半点不像是才学针织的。
见她惊奇,云朵低声解释道:“我们以前常帮父兄织网补网。”
花镶闻言,心情很好:“看来给你们找这个活计没找错,都好好做,以后积攒下成本,你们就一起去县城开铺子。”
听到这话,姑娘们的眼睛都亮了,刚才跑出来的那姑娘笑道:“我听说县城里会绣花的娘子一个月都能挣上百文,我们以后是不是也能挣那么多。”
虽然现在海边各村靠着在盐场上工,每个男劳力一个月都至少能挣一二两银子,但对于从不能摸到家里银钱的这些姑娘来说,一二百文还是数量巨大的银钱。
以后也能靠自己的能力挣那么多,对她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花镶笑道:“真做的好了,你们都是创始人,别说百文,就是千文万文,那也会有的。”
……
午后,花镶带着孔山离开小海村,往北走大约三十里,看到有人挑着薯苗在路边的田里栽种,便停下来问了两句。
村人一边忙碌一边回道:“中午时衙门里的差役送来的,也不知是什么东西,上面说必须种,我们就得腾出时间来种好了。”
花镶问道:“你们不知道芋薯产量极高吗?若是等着从京城那边传来,至少还要两年呢。”
“高又能多高,有这会儿功夫,还不如在家里歇会儿呢。”
听他牢骚多多,花镶有些好笑:“怎么听你的语气,对县太爷很是不满的样子?”
埋着头忙碌的人这才抬起头,也不怕,说道:“不是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吗?县太爷上任后在县郊建了个鱼丸场,那些住在附近的,家边有河的,都能找到活计。然后又在前面的海边村建盐场,他们那附近的人也都找到活儿了。”
“只有我们这儿”,这人说着让跟他一起下地的小男孩把篮子里的红薯苗搁到他挖好的小坑里,才继续道:“前后两不靠,虽然我们村边也有河,能捞鱼虾,可是送到鱼丸场,得从星星落下走到星星出来,一次运的还买不了几个钱。想去前面的盐场做工,人家根本不要。”
“我们这一片儿,就是没爹娘的孩子”,那人说着摇了摇头,继续忙碌起来。
花镶好笑不已,指了指不远处的水田:“我一路走来,还属你们这片儿的水田多,过的应该不错吧。”
那人道:“饿不死罢了。”
花镶又问:“兄台怎么称呼?”
那人瞅了花镶一眼,笑道:“看你像是个读书人,怎么,打算跟县太爷那儿给我们村呈个情?”
“倒也不无不可”,花镶说道,“听你言谈,像是个读过书的,怎么,是这个村里的村长?”
那人摆摆手:“小时候认过几个字,村长是家父。”
花镶笑道:“你这样关心村子里的生计,我看以后早晚要做村长的。”
那人也笑了笑,“家父有这个意思,不过我啊,还是老实做个农民吧。”
“还没说怎么称呼呢?”花镶道。
那人说道:“我姓梁,行二,村里人都叫我梁二。小兄弟你呢?”
花镶道:“敝姓花,梁兄,有机会再会。”
拱拱手,便上马走了。
“姓花?”梁二心里琢磨,长这么大也没听说有姓花的啊,突然手里的铲子就掉在了地上,旁边正要放薯苗的孩子道:“爹,封土。”
梁二勉强定下心,把刚才的话回想一遍,直接给嘴上拍了一巴掌:“看以后还胡说不说了?”
不过想到刚才那人并没有生气的样子,如果真如他猜测的是县太爷,应该不会治他的罪,又或者给村里记上一笔吧。





农门有娇女 第159章 火锅
这边花镶和孔山已经骑马走出了这个村子,一路上看到好几处天地中都有人提着篮子、带着水坛子在地里种薯苗。
花镶十分有信心,再过一年,家家户户都会有吃不完的红薯了。
今天的县城很热闹,城门口处都排了一条长队,左边出城口倒是不用排队,满脸带笑的百姓们三三两两走出来,他们有提着篮子的,也有挑着担子的,里面装的无一不是绿油油的红薯苗。
花镶和孔山下了马,排在队尾等着进城,听到前面的人在讨论到城里领完了红薯苗要买些什么东西,还有说可能赶不及回家,县里有没有便宜的住处。
听大家说着生计有关的事,花镶忍不住勾起唇来。
这时,后面响起马蹄声车轱辘碾过地面的声音,同时有人喊道:“让一让,让一让。”
排队的人都回过头来,花镶转头,淡淡看去一眼,甩着鞭子的车夫看到站在队尾的人,猛地一顿,下一刻就从车上滚下来。
花镶皱眉,看这样子是认识她的,便跟旁边的孔山示意一眼,孔山两步上前,扶起就要跪下去的车夫:“兄弟,这是哪儿不舒服?”
“没事没事”,车夫赶紧摇头,他是县里大户李家的车夫,一直都是替老爷赶车的,偶然之下见过本县县令几面。
今天差一点就冲撞到了,车夫心里很是忐忑。
“进叔,怎么了?”
一只白皙的手掀开车窗上的纱帘,腕子上的绿玉手镯在阳光下发出柔和的光芒,让旁边的人看得好气又羡慕。
“真有钱啊!”
不知谁低声说了一句。
只向外露出下巴和嘴巴的人笑了笑,说道:“快进城,我还有事呢。”
车夫听到这话,眼睛就是闭了闭,上前道:“小姐,前面还等着十几个人,我们不能抢道。”
李小姐却是完全没听出来的车夫的暗示,只不在意道:“我还要跟他们一起排队吗?”顿了会儿又道:“大不了每个人给他们一文钱。”
车夫的脸苦得都能挤出水来了,又上前两步,把声音压得很低:“前面就是县令大人,小姐,您可不能给老爷惹祸啊。”
县令大人?
车里的李小姐完全不理解车夫的小心翼翼,听到县令也在排队,就把窗帘的弧度掀得更大一些,看到前面侧身站着的年轻男子,李小姐一下子脸红了,受惊一般地就放下帘子。
车夫见小姐不再坚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转过身来就跟孔山赔笑。
前面的普通百姓看到这一幕,虽然有些好奇,却也没有心思追究。
进城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不过一会儿就到了花镶,城门侍卫是认识县令大人的,刚才那一幕也都落在眼底,这时候并不敢见礼,点点头小幅度地见了一个礼就侧身恭送。
……
李小姐一回到家,就跑到她爹的书房。
李老爷对这个长女很是宠爱,女儿冒冒失失地跑进来他也没生气,还笑着问道:“怎么了?着急忙慌的?”
“爹”,李小姐撒娇地喊了一声,又低着头羞涩道:“您见过县令大人吗?”
“见过啊”,李老爷说道,看女儿神情不对,问道:“怎么,我儿出门遇见大人了?”
李小姐点点头,手指头绞着,声音跟蚊子嗡嗡一般:“嗯,见到了,县令大人,真的是君子如玉。”
李老爷这下确定了,他这个女儿是相中花大人了,可是人家是京城来的,怎么可能娶他们这穷乡僻壤长大的女孩儿?
就算女儿从小娇养,李老爷也不觉得能入了大人的眼。
“清露啊,县令大人的确是难得的好人才好品貌,可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家能攀得上的”,李老爷说道,“你娘昨儿个还跟我说给你看好了两户人家,这两天就安排时间你们见见,你好好准备。”
“爹”,李清露惊讶又不可思议地抬头,“女儿怎么就配不上县令大人了?我就要嫁他,否则我就不活了。”
喊完了,扭头就走。
李老爷震惊,他不是震惊女儿这个样子,从小女儿想要什么都是这个样子,而是震惊于女儿竟敢说出这样的话?
什么叫“就要嫁?”
别说对方是县令大人了,就是普通人家的男子,人家若是不愿娶,也不是他们家一句话就能把人给弄回来成亲的。
李老爷本来以为过了这几天女儿就把此事忘了,没想到两天后女儿便倔强地一口饭不吃,不过一天,就虚弱地起不来了。
李老爷急得满脑门汗,李夫人则是气得抓住又打又捶:“你不去问问,怎么知道县令大人不喜欢我们的女儿?”
李老爷被闹的没办法,再看女儿躺在床上无力的样子,无奈道:“好好好,我去问,就去问,快叫人拿些吃的来给女儿吃吧。”
李清露却还是摇头,“爹,你得保证一定会去。”
李老爷又心疼又生气,怒道:“爹保证,爹这就去,你可别再闹了。”
李夫人说道:“你这是什么样子,就不想想,如果我们家和县令结了亲以后会怎么好?”
走出李家大门,李老爷唉声叹气,他能不知道和县令结亲的好处吗?别说正式结亲了,就是送个庶女去做妾,他们家也受益无穷。
但是县太爷是那么好攀的吗?
听说府城新上任的同知还是花大人的同年,那么这位就绝不可能跟前面的徐大人一样在这里一待就是几十年。
更别说,花大人上任后做的各种有利民生的事?
走在街上,看着两边热闹的店铺,李老爷更是深刻的感受到现在的番茗和以前的不同。
此前,花大人还给他们这些县中的大户分了许多甘蔗,据说是可以制糖的。
若是他们这里还能产糖,以后绝对不会是个小穷县。
李老爷边走边琢磨,一步一挪,到底也在两刻钟后来到县衙门口。
守门的差役认识李老爷,熟悉的打了声招呼,又询问:“李老爷可是有事求见?”
李老爷犹豫道:“太爷可有空?”
差役道:“我也不清楚,你先等会儿,我进去问问。”
李老爷张了张嘴,没阻拦,片刻后,那差役就跑着回来,“大人让你进去。”
李老爷过来时,花镶正坐在树荫下的石桌旁喝茶,旁边还坐着今天午后过来的苏栩,李老爷见过礼,听到大人让他坐下,心里稳了稳。
而花镶之所这么客气,是因为在她眼中,李和中这些县中纳税大户,都是良心企业家,她自然愿意给几分面子。
县里想要发展,是离不开这些有实力的人家的。
“有什么事吗?”花镶亲手给倒了杯茶,李老爷忙欠身接过,舌头却跟打结了似的,怎么都说不出来,忙道:“小人田里的甘蔗都长得差不多了,想问问太爷,什么时候可以收成?”
“这还早呢”,花镶笑道,“至少要再等半个月,你不用着急,趁这段时间把制糖的设备检查一下,保证等甘蔗一下来就能运作。”
“是,小人每隔几天都会和柏老爷他们一起去看看。”李老爷恭敬地回答。
花镶便问:“还有其他的事吗?”
李老爷顿了顿,起身道:“没什么事了,小人告退。”
花镶站起,把人送到二门外,一转身回来,就见苏栩笑道:“这人是不是有其他事?绝不只能是来问问甘蔗什么时候收。”
“能有什么事?”花镶倒是没多想。
苏栩道:“镶弟,别是要给你说亲吧?或者想把他家女儿送给你做个妾什么的?”
“栩哥,你怎么会这么想?”花镶笑道,“是不是庆平县也有人给你说亲?”
苏栩咳了咳,“我这么风流倜傥,可是庆平县许多大娘眼中的乘龙快婿,那扑上来的姑娘,自然是一沓又一沓的。”
说着,还伸出手臂挥了挥。
花镶很有些无语。
不料苏栩又道:“镶弟,你说实话,来番茗这一年多,有没有去找女人?”
花镶无语,起身去后院摘辣椒,“之前不是说请你吃麻辣火锅吗?前段时间我特地让人去府城买了些胡椒,辣椒虽然还嫩,但也能吃了,今天就给你做点,总不能让你白跑一趟。”
苏栩掩住嘴唇笑了笑,正色说道:“好吧,好吧,我也是盛情难却啊。”
摘好辣椒,花镶叫了乔树过来,让他去菜市买些羊蝎子、羊肉,等乔树带着十几斤羊肉和几斤羊蝎子过来时,花镶和苏栩亲自动手,已经准备好涮锅的配菜。
厨娘出来接了羊蝎子,很快就麻利地给炖上锅。
至于羊肉,花镶今天很有下厨的兴趣,让人把案板摆到院子里,自己动手片羊肉。
苏栩则在一旁督工,兼陪聊。
一个时辰后,天色微暗,浓白色的羊汤锅也已经炖的香气四溢了,把汤底倒进铜炉火锅里,就可以开吃了。
因为室外凉风习习,花镶就让孔山把几个灯都点起来拿到外面,又叫他们和有志一起过来吃。
卫谌到时,看到的就是番茗县后衙大人下人凑坐一桌吃火锅的场景。




农门有娇女 第160章 甘蔗
“谌哥,你怎么这时候到了?”花镶惊讶地站起身。
卫谌不拿自己当外人,拿起旁边的一个凳子就在桌旁坐了下来,孔山等人忙起身见礼。
花镶让厨娘拿碗筷来。
苏栩笑道:“这真是好久不见了。”
卫谌点点头,从怀里拿出一个折子,道:“朝廷八百里加急,隆庆帝已逝,嗣号为晋,太孙继位,太子为太上皇,号安帝。”
虽然只有这么几句话,却包含几大信息量。
院子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呆住了,厨娘说道:“这些肉是不是要收下去?”
花镶道:“收下去吧,再下几碗面。”
起身对卫谌、苏栩道:“我们先回房喝茶。”
到屋里点上灯,一会儿小竹就端着几杯茶送来,花镶吩咐她:“待会儿去府学给小沃送些糕点。”
这孩子入府学后,就坚持住在府学,说是要好好学习,花镶便每隔几天都让小竹给他送些糕点去。
小竹下去后,苏栩问道:“小沃是谁?”
“哦,我资助的一个孩子”,花镶说道,“挺懂事的,现在在县学蒙童班读书。”
卫谌只看她一眼,便把目光移到别处。
察觉到他的目光,花镶不自在地咳了咳。
卫谌道:“先皇殡天,民间守孝,以日代月,需二十七天,今天晚了,榜文明天再发。这期间,你多注意些。”
花镶觉得他有些冷淡了,不过也没什么好说的。
苏栩道:“这么说,那我明天回去吧。镶弟,一个月后再来吃火锅。”
卫谌的目光在他们之间转了一圈,低头缓缓喝茶。
花镶:怎么觉得那么尴尬呢。
卫谌突然站起身,道:“既然事情已经说过,我便回去了。”
花镶又好笑又无奈,在他经过时伸出手扯住他的袖子。
“这么晚了,怎么回去?”她说道,“明天再回吧。”
卫谌微低了头,心底一下子像有花开了似的,他只觉自己有些太没用,她一句话便能掌握他的心情吗?
脸上的神情瞬间有几分阴沉。
苏栩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十分不理解道:“你们,这是闹别扭了?”
花镶忙道:“没有没有。”
苏栩直觉他们两个有事,但现下并没有追问。
……
第二天早晨,花镶先送苏栩去西城门,回到县衙时,卫谌才刚洗漱好,他不着急回去,便没早起。
两人一起吃过清淡的早餐,花镶对卫谌道:“如果你不着急回去,我带你去看看县里的甘蔗林。”
卫谌点点头。
县城内有好几片没划入规划的荒地,现在都被李、柳等大户承包下来种了甘蔗,这些荒地常年有灌木生长,腐植很丰厚,长在这几处的甘蔗比城外地里的都壮些。
因为种了甘蔗,这些地方人迹也多起来,花镶和卫谌到时,就听到一阵阵骂声:“你们这些馋嘴精,再敢偷甘蔗老子打折你们的腿儿。”
喊话的是一个四五十左右的老头,瘦的干瘪瘪的,拿着根棍子追着那群四散而逃的孩子的模样,看起来十分可怕。
花镶看着,却笑了,这闽老头,看起来凶,却是好半天都没把那些孩子追上。
“大人”,看到花镶,闽老头赶紧放下棍子,“那都是附近人家的孩子,嘴馋,偶尔会偷一两个甘蔗,倒没有故意祸祸东西的。”
花镶笑道:“没关系,难免的。怎么样,这么多甘蔗看的过来吗?”
闽老头是这片甘蔗林的主人柳老爷特地雇来看地的,此前柳家栽种甘蔗时,花镶来看过,当时便见过这老头。
“你不用跟着,我们自个进去瞧瞧”,花镶又道。
闽老头忙停下脚步。
花镶带着卫谌在甘蔗林四周转了转,笑道:“怎么样?这甘蔗长得很好吧。”
卫谌道:“从没见过这么奇怪的树。”
“不是树”,花镶道,“这个很甜的,能做糖,也可以当做一种水果。”
左右看了看,她顺着垄沟走进去,左晃右晃试图拔出一根来,这片地前些天才浇过水,她倒是很快就拔了出来。
但因为用力太猛,差点蹲个屁股蹲。
卫谌三两步过来,花镶已经站稳,他只能把伸出的手又收回去。
花镶转身,看到卫谌,举着手里的甘蔗笑了笑:“先给你尝尝。”
卫谌勾勾唇角,伸手接过那根甘蔗,花镶忙道:“出去让闽老头拿刀砍开。”
卫谌道:“给我。”
花镶看他,怎么这么小心眼,不做男女朋友就变得比小时候刚认识那会儿还生疏?
卫谌拿过甘蔗,双手一撅,就撅成了两根,白嫩的甘蔗肉露出来,还有滴滴汁水滴在地上。
花镶伸手接了一滴,手指一捻,粘糊糊的,甜度肯定很高,看来灵泉水的威力不小,能把以前的小甘蔗培育得这么成功,实在是她一开始也没想到的。
卫谌又撅了下甘蔗,撅出两个甘蔗节,递给花镶。
看他这么体贴,花镶暗暗叹了一口气。
两人坐在垄沟上吃着甘蔗,好半晌谁也没说话。
吃完了手里的甘蔗,花镶道:“走吧”。
卫谌坐着没动,突然道:“镶弟,你不可能一辈子一个人,若是你不想把身份暴露,我们可以暗里往来。”
花镶:“……”
说实话,她对这个提议很心动,毕竟她心里是有几分喜欢卫谌的。
花镶转过身,才发现说这个话的卫谌根本没看她。
“你都没有半点诚意吗?”
卫谌猛地抬头,眼里的欣喜灼亮无比。
花镶看着他,说道:“就按你说的办。”
卫谌一下子站起来,双手紧紧握住花镶的肩膀,强抑着嗓音里的激动:“镶弟,你放心,我不会让别人发现的。”
花镶忍不住道:“听你这话,怎么好像两个在搞基的人。”
卫谌把她揽在怀里抱了抱,笑道:“什么搞基?”
“就是两个男人,那啥”,花镶说道。
卫谌还是笑:“我不喜欢男人,你喜欢男人,不是应该的吗?”
1...7071727374...1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