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绣农门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西河西
赵绡没掉份儿到和一个农家女抢男人,但是打心底看不上一个农家女得到最好的。
什么东西,晒得发黑的乡下女人也能嫁得比她们这些从小接受各种教育的贵女还好?
显然她忘了,在她爹步入仕途之前,他们家经常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
面对两个妾生的庶女,赵绡更有天然的优越感,心中思议定,她不在乎地对她们道:“总在我跟前煽风点火拿我当傻子呢,别说那只是穆蕴的未婚妻,就是他明媒正娶过的妻子,我也照样传来。”
轻轻拍了拍手,又道:“以后老实窝着,别想拿我当枪使。”
赵绡扶着丫鬟的手起身走了。
两个庶女面面相觑,在长姐这里,她们即使心有不满也不敢多说什么,主人都走了,二人自然不好多坐。
走出长姐的落枫院,一人轻声道:“二姐姐,你说长姐她怎么总把身份挂在嘴上?好像因为她从大夫人肚子里爬出来就比别人都高贵多少似的,我看她正是不自信,才动不动遇见一个比她好的女子就用身份说事儿,真讨厌。”
说到这儿四处看了眼,凑到一直微笑听着的二姐旁低声道:“她娘是那种典型的主母,除了一身威严还可称道,长得真是差强人意,没看爹不是十五都不去她娘那儿吗?还整天显摆一个劲。”
赵织笑了笑,她生母是府里最美丽的女主人,这一笑显得更加可人,她摇头道:“这些话休要再说,被人听到,我们两个还有姨娘都要麻烦。”
虽然爹比较宠爱她的姨娘,但冲撞到大夫人她们绝不会有好果子吃。
赵纹点点头,因为不如这个庶姐受父亲喜欢,她一向都比较听她的话。
只片刻,赵纹又唯恐天下不乱道:“二姐,你说爹会不会让姐姐拿他的名帖传穆相的未婚妻来?咱们到前面去看看吧。”
赵织也很好奇,对那个一跃枝头变凤凰的农家女,帝京高门里哪个小姐不好奇?更何况,穆相到现在都没有退亲的意思,隐隐地还透出一种保护的意思,已经六七个月了,却没有一人见过那农女的真面目。
这次他们赵府高贵的嫡长女要出手了,应该能把那女人炸出来一足大家的好奇心吧。
如此想着,赵织点点头。
姐妹二人来到前面书房所在的院落时,守院的侍卫见是两位小姐,又想大小姐正在里面,那肯定不会说什么机密事,便没有拦着。
第一次这么通畅地进到父亲的书房所在地,赵织和赵纹都有些慨然。
不管父亲对她们说话时怎么样的和风细雨,长姐在父亲心中的地位她们谁也比不过吧。
突然响亮的聒耳声传来,失落中的赵织和赵纹立即愣住了,下一刻她们就感觉不妙,必须赶快走。
因为紧随聒耳声的是长姐的哭声:“父亲,您打我,女儿说错了吗?一个乡下泥腿子,就算飞上枝头了还是泥腿子…”
话没说完又是一道巴掌声,比刚才更狠厉十分。
赵织想走,因为长姐如果知道她被父亲训斥的时候她们还在一旁听,她们以后别想有好日子过。
但是她的脚却像生了根一样,她走不动。
自她记事起,凡是她做出什么露风头的事,长姐都会一脸高贵地不屑一顾地说她不愧是妾生的果真轻狂。
妾生的怎么了?她一样是父亲的孩子,就因为她姨娘是妾,她身上就要沾上洗不掉的肮脏吗?
赵纹低头隐秘地笑了笑,高贵的长姐竟然被父亲掌掴,连她这个妾生的,父亲都没舍得打过一指头呢。
书房里,赵广成听到赵绡的话差点眼一黑晕过去,狠狠地甩过去一巴掌后,冷声道:“以后再敢非议相爷和他未婚妻一句,你就滚回老家嫁人去。”
“爹”,赵绡不可思议的尖声叫道,“女儿不明白,您为什么如此怕穆蕴,没有您…”
啪!
又是响亮的一巴掌,赵绡七八年来养成的日益端庄高贵的气度终于破表,她嫡长女的骄傲,在父亲一个又一个巴掌中如烟消散。
赵绡疯了一样大哭起来。
赵广成却丝毫没有半点动容,这种看不清形势的人,留在帝京只会坑赵家,亏他这么多年如亲生一般疼这孩子,竟是疼出一个搅祸精。
这般不识时务,还是赶紧在老家找个人嫁出去算了。
总拿着他最先举荐爷为相说事儿,他便是有再多的功劳,以后也会被爷忌惮。
更何况,爷都拜相半年了,却还每个休沐日都去乡下看他的未婚妻,谁敢说不是真有感情!
可他这个女儿呢,前段时间出门回来,就说过几句闲话,他当时已经把厉害说明。
没想到她还是没明白。
赵广成已经不耐烦管这孩子了,他是本性耿直,但入官场这么多年,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不会变通之人。
再说爷不仅手段狠,对他还有救命提携之恩,他不敢也不会去撩老虎的胡须。
不管哭得涕泗横流的赵绡,赵广成打开书房门,看到门口战兢兢的丫鬟和小厮,说道:“带小姐回去。”
话落,便大步走开,走到站在不远处的两个庶女身旁时,他皱眉道:“都给我回院里老实绣花去,你们大姐的话敢传出去一句,就跟她一起回老家。”
赵织和赵纹蚊子嗡嗡般答了声是,心里却有些震惊。
只是因为长姐对相爷和他的未婚妻言语不敬,爹爹便真要将长姐送回外省老家?
转头看见两个婆子疾步走来,架住还在哭泣的赵绡就往后院去,赵织和赵纹都吓得脸色煞白一声不敢吭。
赵绡很快被婆子架走了,哭声却还在耳边回荡,赵纹扯扯赵织的衣袖:“二姐…”
赵织摇头,低声道:“别说话”,然后快步走了。
今天是中秋,百官们昨天就已开始休沐,刚刚巳时,赵广成却脚步匆匆地出了府门,坐上轿子直往议事处而去。
…
穆蕴撂下一本折子,双手交叉,看着额头冒汗快步进来的赵广成,语气淡淡:“怎么刚才听说,赵尚书家非常热闹,你那女儿想传我的未婚妻去见见世面?”
闻言,赵广成额头的汗冒得更快了,他没想到爷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得到了信儿,还传他来问,恐怕爷对那位他们从来没见过的主母感情很不错才这么在意。
赵广成立即下跪认错,“是下官管教不力,请爷责罚。”
穆蕴又打开一本折子,墨笔随意勾画,说道:“言语上的侮辱,不疼不痒,本相开始时也没想计较,只是你那个女儿,太猖狂了些。说我什么都不要紧,说我的翩…未婚妻泥腿子我可是很不喜欢听。”
眼皮狠狠一跳,赵广成更加确定,爷对主母的感情很不错,他忙磕头道:“下官代那孽女向姑娘道歉,待会儿,下官就亲自去顾家村送赔礼。”
“不必”,穆蕴平淡的声音带上几分冷意,“以后没事不要随便遣人去顾家村,管管你家里的那些孩子,若再有类似之事,你就回原籍任职去吧。”
好容易爬到大吏的赵广成听见这话,连忙保证一定约束好家中子女。
爷手下从来不缺能吏,赵广成半点“倚老卖老”的心思都不敢有,一回到家,连今日中秋都不管了,直接让人备车送大小姐回老家。
赵绡正在赵夫人身边哭泣,缠着母亲给她做主。
赵夫人早年和赵广成相互扶持,因此十分得他看重。
尽管富贵后赵广成娶了两三个小妾,但却从未驳过妻子关于后宅的任何意见。
赵夫人看到女儿脸上的巴掌印,眉头就一直皱着没松开,让仆人去请老爷,却得知他去了议事处。
听此,赵夫人的脸色立即变得不安起来。
穆相有多手眼通天,她可是知道的,女儿说的那些话不会是传到他耳朵里去了吧。
赵夫人看着哭哭泣泣的女儿,眼里闪过厌恶,当初她的亲生女儿生下来就是个死胎,老爷出去借粮,回来时正碰上村头一户人家生了个女儿要溺死,想到他们出生就断气的长女,便把这孩子抱了回来让她养。
一可以慰藉她失女之痛,二这也是一桩大善事。
赵夫人把对亲生女儿的疼爱都转移到了这孩子身上,家里宽松后,老爷娶来一个妾,那妾头一年生下个女儿,赵夫人对养在身边的女儿便更疼爱了几分。
谁想到老爷一步步高升,这女孩丑陋的本性也一点点展露。
半年前,她那亲生爹娘还有脸过府来求救济要叙亲,用二百两银子才瞒着赵绡打发了他们。
可这孩子呢,不说报他们的养育之恩,竟然如此地给老爷惹祸!
赵夫人之前对这个女儿的疼爱是真,但她还有两个儿子,还有老爷的前程要顾。
一想到她今天说的那些话很可能已经被相爷得知,赵夫人心里的厌恶就忍不住滋滋往外冒。
赵绡头一次在她面前贬低相爷似有若无地嘲笑他的眼光时,自己就对她说:“不管当初是不是你爹举荐人家拜相,现在人是相爷,你爹就受他管制,这些话休要再提。否则你爹被免官,也只是相爷一句话的事。再说,人家招惹你了,你总说这些羞辱人的话,不是自找不自在吗?”
可是这个蠢货,竟半点没把她的话放在心里。
赵绡还在哭,赵夫人不耐烦地斥了声:“安静一会儿吧。”
赵绡一怔,没想到向来对她疼爱有加的母亲,会在她伤心至极的时候训斥她。
停顿片刻,哭声更大了。
赵夫人正头疼,一个服色端庄的婆子急步走来,附在她耳边低语了两句。
赵夫人看了眼依旧捂着帕子在哭的赵绡,扶着婆子站起身来。
在前后院的月亮门处和老爷撞上,赵夫人打量着老爷难看的面色,低声问道:“老爷,可是…?”
赵广成一向知道发妻的睿智,知她已经猜出什么,点点头,叹气道:“绡儿口没遮拦,只能把她送走了。你若是觉得膝下寂寞,我明儿去育婴堂给你再抱一个女孩来。”
发妻不爱养妾室的孩子,赵广成很清楚,因此也不提这个话招她不痛快。
赵夫人摇摇头,“不费这个心了,免得到头难受。再说鸿哲家的刚诊出喜脉,以后我有孙子养。”
这时赵绡尖锐的质问声在后响起:“爹,娘,你们怎么能这般狠心对女儿?女儿做错什么了,爹打了我,还要把我送走?育婴堂那种地方抱来的孩子,也能代替女儿吗?”
紧跟着小姐过来的两个丫鬟同样听到了老爷夫人的话,心里颤抖不已。
她们实在没想到,小小的一件事,老爷会这般严肃处理。这可是小姐啊,只是想要传穆相的未婚妻过来见见而已。
赵广成听到女儿的话,揉了揉太阳穴,说道:“你做错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看不起人想拿别人取乐。如果你想取乐的这个人是普通的千金小姐,人家地位不如咱家,爹还可以兜一兜。”
他说着脸色难看起来,“你倒好,专挑不能惹的惹。帝京里这些小姐随便抓一把,能比你有脸面的不多,你怎么非要抓着相爷的未婚妻踩?你…我懒得浪费口舌。来人,带小姐上车。”
“爹”,赵绡见父母是说真的,顾不得反驳父亲的话,挥臂打着过来拉她的仆人,大声喊道:“娘,您跟爹说一说啊。女儿不要走,女儿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嘲笑那乡下女人了。爹,您给我一次机会吧。”
虽是这么说,她心里却不相信这是真的,仅仅因为一件还没有芝麻大的小事,爹娘就要送她回原籍。
她以前打碎了爹最喜欢的花瓶,也没有这样啊。
纵然赵绡再怎么不相信,赵广成只是冷冷地吩咐几个婆子过去帮忙,便和夫人一起向花厅走去。
听着身后的吵嚷,赵夫人道:“早知如此,你来帝京上任时就不该带着她。”
“还好,她只是在家嚷嚷”,赵广成说道,“没有传出去这话,失误还在可控范围内,送走就没事了。”
进了花厅,在椅子上坐下来,赵夫人道:“这么多年,我们养她仁至义尽,只是好歹要善始善终,我想着是让我身边的安嬷嬷跟她回去一趟,在原籍给她找个夫婿嫁了便罢。”
赵广成闻言,觉得夫人此意很好,便道:“一切由夫人做主。”
冲过来想要替小姐求情的琼儿听到老爷夫人的对话,登时双膝一软跪在地上:一直看不惯乡下人的小姐竟然要嫁给乡下人吗?
老爷夫人这是在逼小姐去死啊。
琼儿浑身一个激灵,突然意识到老爷夫人对小姐的不喜,其实是因为害怕穆相。
为什么?仆人说闲话打发就打发了,但这次是小姐啊。
况且,小姐只是说穆相的未婚妻出身不好,这是事实还不能说了?
琼儿不明白,老爷夫人为什么会这么狠心,然而这个疑惑注定没有人会帮她解开。
既然小姐要回原籍,这两个贴身丫头定是要跟去服侍的,琼儿很快就失魂落魄地被两个大脚婆子拉走。
“为什么会这样?”她喃喃道。
婆子呸一声道:“谁让小姐没事儿羞辱别人,更何况那还是穆相的未婚妻,这不是明晃晃打相爷的脸吗?再留下去,咱们一个府恐怕都要完。”
小姐还没离开赵府,这些下人就看碟下菜了,若是知道夫人要把小姐嫁在原籍,她们会用怎样的嘴脸来嘲笑?
另一边,赵家的少爷小姐们听到这热闹都躲在墙后偷看。
看着被绑到车上还挣扎着要下来的长姐,四个庶女都忍不住心下快意。
赵广成的庶幼子不忍心道:“父亲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对姐姐?以前他们对姐姐多好啊。”
一句话说得这七八个孩子心有戚戚。
长姐犯错父母都能这样狠心,那他们呢!
赵织吸口气,摸摸小弟弟的脑袋:“鸿致那便记住了,辱人者人恒辱之。”
像这长姐,一味地只会用出身高贵与否来嘲笑别人,何尝不是自己不自信呢!
重生之锦绣农门 第245章 今年
顾炼一个月前已经到户部述职,油菜花的种子和榨油方法他都交了上去,议事处将十斤菜籽以及榨油工具图转到工部,工部人员经过二十多天的辛苦努力,终于做出将榨油工具做好,并在八月十五前成功榨出四斤油。
菜籽油金黄透明,工部官员先用二两试着炒了盘菜,发现这比之前的芝麻油动物油炒出来的菜要好吃许多,当即就把成品送到议事处了。
议事处将这约四斤油送一斤到皇宫里,一斤给相爷,剩下的一斤八两分给了议事处大臣和六部尚书。
每家大约只分到一两多,只够炒一盘菜的。
工部尚书听闻顾主事带回的菜籽有五大布袋,便建议再榨一百斤,马上就是中秋,每个高官都分些比较好。
穆蕴没有同意,一百斤就是一百多亩的种子,多这一百多亩,下一年哪个官员都能多分十几斤菜籽油。
大庸为了防止官员贪污,发放给官员的节礼多而全面,每年每官还有特定额度的补贴银子。
每次节礼发放的东西虽只有两样,但最低限度也够一个五口之家的官员家庭吃上一个月。
而大庸节日又多,大部分朝廷官员,便是衙门捕快,都不用花费多少钱购买生活食用品。
可不耐清贫的显然就不行。
听相爷的意思下一年便会给官员们发菜籽油,工部尚书掰着手指头大致一算,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有三四千,按平均每人二十斤,就得六万斤往上。
差不多是一百多亩的量了。
算清这个,工部尚书摇摇头,大庸的官员比之以前历朝历代是最多的了,每年发这个那个的得四五百万两,而朝廷每年的赋税收入一千万两左右,刨除拨给皇宫使用的一百多万两,剩下的甚至敷不住庞大的军费开支。
工部尚书越算越发愁,此刻大街小巷却都是中秋将至的欢乐气氛。
顾炼走出院门,婵娟和葡萄提着大大小小几包东西跟在后面,丰年最后一个出来关院门上锁。
这院子是顾炼在户部上任不久后购买的,两进的优雅小院儿,花了八百多两,紧挨着槐花胡同。
顾炼搬进来时,村里人都来贺他乔迁之喜,更重要的是顺带祝贺他升了官。
顾明月很喜欢这院子里那两缸紫色荷花,顾炼当即便让人抬一缸给她送到槐花胡同那院子里。
顾明月说这院子只留一缸荷不美观,只让人移植了两棵到自家。
顾焕见此,派人把他那院儿里池塘中的几株紫荷都给顾明月添到了新置的荷花缸里。
顾焕之前经常往帝京来,早就在这片儿买了间院子,还是他们三家中最大的一个院子。三进三出亭台楼阁,据说是一个败了家的商人所造,因那商人还没住进去半年便破产了,大家都觉这宅子风水不好,即便商人压价压到两千两也没人要。
顾焕倒是不信这个,看过院子,直接按原值五千两买了。
感激得那商人给顾焕连连磕四五个响头才罢。
当时顾森一家也来贺这乔迁之喜,见兄弟几家中单他家还没帝京的房子,第二天就拿着钱过来来买院子。
他觉得以后自家用到炼子的地方肯定多,住得近那关系便容易亲近,最后买下来的院子也在这条柳树胡同。
“炼子,给成家送过年礼没?”顾炼刚走出没多远,就听到顾森的声音。
“送过了”,顾炼转身,见顾森和孔三娘正走出门来,打声招呼,问道:“三叔三婶怎么十五还在帝京?”
顾森笑道:“这不南街那几家杂货铺都想进泡面卖,我们来签契约,你这也是要回家去吧?”
顾炼点点头。
顾森道:“那正好趁三叔的船,来时码头坐船的人忒多,我和你三婶儿就包了一条。”
“那麻烦三叔了”,顾炼说道,侧身让他们先走。
孔三娘没怎么跟顾家这个做官的孩子见过几面,但对他的温和有礼却观感极好,想着现在有了捐监的规矩,以后就照着这个模子养她家燮儿。
孔三娘和顾森都没有越过顾炼走在前面,孔三娘笑着搭话:“你那未婚妻真是个好的,那天又是让人上茶又是让人给我们送点心。”
顾炼扯扯唇角,没有多说的意思。
顾森咳一声,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炼子定亲那天发生的事儿可不愉快。
孔三娘也觉失言,暗骂自己不会说话,她在这官老爷跟前就容易紧张,想想还是不多说话好了。
走到大街上,顾森便让跟在后面的小厮去租一辆马车来,他们几人则先朝西码头的方向走着。
刚经过一家临街的酒楼,突然噗通一声有人从三楼坠下。
孔三娘顿时被吓一跳,紧紧抓住顾森的胳膊。
二楼的一间窗户内探出两个人头便又赶紧缩了回去。
“怎么回事儿啊?”此时路过的人都停下脚步聚拢过来。
“去看看吧,这大节下的”,孔三娘晃了晃顾森的手臂,“能帮一把便帮一把。”
面朝下趴在地上的是个身着粉衣的女子,看样子并没有摔太重,此时还试着坐起来。
顾森犹豫着不想找麻烦。
正在这时一个小丫鬟哭喊着小姐从酒楼里跑出来,挤过人群扶起来那女子,“小姐,您怎么样?您怎么这么傻啊!”
菡萏扶着小丫鬟站起来,她只是来弹琴的,对方却让她挨个嘴对嘴喂他们酒喝,与逼她去死有何异?
“我没事”,她说道,“回朱舞楼。”
众人看清她暴露的衣着,知其是个青楼女子,那么刚才楼上发生的事不用问便能猜出几分,却是没想到这女子这么烈。
虽然大部分人都暗赞一声,此时却没人愿意伸出援手了。
就连刚才很热心的孔三娘,看清女子的穿戴打扮时,也不再做声。
这种青楼女子最会魅惑男人,他们还是不沾惹好,再说看她也不像有事的样子。
孔三娘正要说咱们走吧,那摔得嘴角带血的女子却向他们看来。
孔三娘顿时一警,忙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发现她看的不是自家男人便松了口气,随即又莫名倒抽口气。
因为这青楼女子的目光正是落在旁边的顾炼身上。
孔三娘暗想还真是好眼光。
顾炼对跳楼的热闹完全不感兴趣,此时没走也是出于礼貌等三叔他们夫妻,察觉到有人看过来,他皱眉下意识抬眼。
菡萏见果真是她心心念念的那个人,激动欣喜一起涌上心头,忍不住捂着胸口嗑起来,嗑着嗑着竟吐出一口血来。
旁边接二连三的响起惊呼声,“这摔得不轻啊,快到医馆看看去吧。”
“小姐,小姐”,庆儿吓得大哭,一面想屈膝向路人磕头一面又不敢放开小姐,声音哽咽道:“求求你们帮帮我家小姐吧。”
有男人想上前,立即被旁边的女人一声咳得停住脚步。
只这片刻,菡萏已经晕了过去,庆儿哭得满脸泪张皇不已。
顾森见两个丫头挺可怜的,旁边人都是看着没有伸手帮忙的意思,正巧这时小厮带着马车找了来。
他就让小厮帮那小丫鬟抬着女子到车上,去最近的医馆找大夫。
小厮答应一声过去了,庆儿泪眼模糊的道谢,虽然不想让一个男的抬自家小姐,但她也不敢挑三拣四。
周边人都没觉得有什么,青楼女子整天和男人在一起,这救命的时候抬一下有什么了?
将小姐在马车上放好,庆儿才转过身来道谢,她一眼看见站在人群边的顾炼,终于明白刚才小姐为什么会那么激动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