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锦绣农门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西河西
“顾公子”,她上前一步道,“您帮帮我家小姐吧,我家小姐是为了您才会跳楼的啊。”
庆儿非常气愤,不知道这人怎么能面无表情地在旁边看得下去?嫌小姐是青楼女子丢人吗?
此话落下,众人的眼光都“哗”地看向边上那年轻公子。
薄情哦!
顾炼面不改色,“不好意思,我并不认识你们。”
“你”,庆儿气得手指颤抖,还要说什么却被孔三娘打断:“小丫头,我家男人好心救人,你们可别反咬一口。”
“谁反咬一口?”庆儿急道,“我家小姐就是认识他…”
“庆儿”,菡萏刚才只是气急攻心,这时悠悠转醒,听到小丫鬟的声音立即叫住她,扶着车壁下来,她屈膝一礼道:“给几位好心人添麻烦了,我的丫鬟只是太担心我,说的什么话请你们不要介意。”
她说着看了顾炼一眼,却发现他眼中只有陌生,一时心痛如绞,竟然不管身上的疼痛,喊上庆儿一瘸一拐地走了。

众人议论着散去,几个衣着华贵的公子哥走出酒楼。
为首之人笑道:“那女人之前还跟贞洁烈妇一样,却原来路上随便看到一个男人都能贴上去。对了,你们谁认识刚才那人?”
看不上他的女人竟能被一个无名小卒吸引,必须好好教训一下。
“六少”,一人走前两步,低声道:“我正好认识那人,是新到户部上任的顾景之,据说和穆相是姻亲。”
这个六少是帝京四富之三的周家少爷,后面这群则是跟着他家做生意的管事家的孩子,整日里奉承他。
周六闻言,脸色白了白,想起爹警告他的话有些后怕,幸亏他娘给他派了个包打听的手下。要不然这次又要得罪人了!
帝京就这点不好,闭着眼睛在街上抓个人都是官,他眼珠子转了转,刚才的妓女明显是认识那官儿的,如果他将人买下来送给那官,说不定还能为家里找一个大靠山呢。
想到就做,周六一挥扇子:“去朱舞楼。”

顾森夫妻都不好问侄子是不是认识跳楼那女人,几人一路无话地回到顾家村。
顾炼让下人们先回家,提着昨天就选好的月饼向村西走去。
顾明月正在厨房装点心,准备晚上看月亮时和穆蕴一起吃的,听说炼大哥来送月饼,她忙捡些漂亮的花朵点心出来,连着自家做的月饼,以及葡萄、苹果等装了满满一食盒。
“炼大哥,这些都是我做的”,顾明月出来时顾炼正坐在桌旁和她爹娘说话,“你走的时候带走吧。”
顾炼笑道:“听二婶儿说家里的月饼都是你做的,有没有多给我放一些。”
“这下面一层都是月饼”,顾明月指指食盒,“而且昨天我家就给你家送了两斤月饼,这些是专门给你吃的。”
顾炼眼中的笑意不觉更柔和几分,“那就多谢翩翩了。”
“不客气”,顾明月摆手笑道。
顾攀说道:“一家人客气啥,翩翩还做许多花朵样儿的点心,也让她给你多装些,节后拿到帝京送同僚吃照样送得出手。”
“爹,我已经给炼大哥拿过那个点心了,都是捡的漂亮又寓意好的花朵。”顾明月道。
顾炼听着,只觉得心里平静温暖舒适,眼中的笑意也就更加柔和:“我这几个买来的月饼换走翩翩做的这么多好东西,倒是占大便宜了。”
旁边捧着一个大石榴在吃的顾灿忙里偷闲道:“我天天吃翩翩姐做的好东西,天天占大便宜。”脸上满是得意神情。
言外之意是你没我占得便宜多。
这话刚落下,一家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照影端了两碟点心和瓜果送来。
顾炼每样都吃一些,才起身回家。
顾明月送他出门,顾炼问道:“今年你们还出去看月亮?”
“嗯”,顾明月笑道,“还有焕大哥家和我们家一起去,炼大哥,你家要不要一起,钟山旁边的月色特别漂亮。”
上午顾焕来她家送月饼,得知他们要去钟山看月,便兴致勃勃地要同去。
不过如果不是炼大哥主动问起,她也想不起来邀请他。
顾炼笑笑,“吴家昨天就派人往家里和我那两处送了帖子,邀我们去帝京听戏看月。我就不去了,你玩得开心点。”
“帝京的中秋很热闹”,顾明月想了想之前他们一家人在帝京过中秋那次,笑道:“那炼大哥你也玩得开心。”
顾炼抬手拍拍她的肩膀,让她回家,就转身走了。
顾明月看着他的背影,微皱眉,总感觉炼大哥有些不开心,难道之前林芙兰的事他心里还没放下?
想起这个,顾明月心里也不大舒服。

钟山上有座小庙,庙里住着三个和尚,一个住持两个徒弟。
天刚擦黑,小和尚就坐在庙门口看向远处的江面,等上一年中秋节好似从天上降下的戏台。





重生之锦绣农门 第246章 抓包
小和尚没怎么去过城里,从没有看过那么好看的戏,八月十五前几天就一再问师傅今年还会不会有仙戏。
他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山下的江面,连师父叫他去吃晚饭都没有听见。
月亮爬上山头,挂在深蓝的夜幕上分外宜人,就在这时一艘灯火通明的大船突然出现在江面上。
“师父,师兄”,小和尚急忙喊道,“仙船来了,马上就要有仙戏了,你们快出来。”
老和尚拿着串佛珠出来,身后跟这个十五六年纪的和尚,他手里端着瓜果和月饼,对小和尚道:“师弟,去搬张小桌子出来,我们边赏月边看戏。”
“哎”,小和尚用力答应一声,迈着步子去搬小桌子去了。
凉风吹来,老和尚眯眼笑了笑,这小徒弟还挺好诓。
一时安排好,师徒三人就坐在寺庙外的敞地上赏月听戏。
虽然距离很远并不能够看清戏曲内容,但唱腔却是清清楚楚能够听到的。
小和尚时不时鼓掌叫好,大和尚老和尚只是微笑听着。
老和尚暗想,他这清冷的寺庙倒是因为来醴江这边过中秋的一家人而过了两次热闹的节日。
船上边听戏边说着家常话的众人都没想到,钟山上还有趁戏的师徒三人。
顾老太太也来了,此时丫鬟们送上来两道菜,品相味道都是她从未吃到过的,顾老太太就看一眼顾明月:这孩子太败家了。
顾明月正不着痕迹地夹菜给穆蕴,提醒他不要跟她爹和焕大哥一样喝,他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宿醉头痛会很难受的。
穆蕴笑了笑,搁在膝上的大手不着痕迹地伸过去捞住顾明月的手紧紧握住。
一家人的家宴称不上觥筹交错,但也都尽兴地吃着谈着,因此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两个的异样。
顾老太太眼花,虽然正巧在这时看了孙女一眼,也没有看出什么来。
她暗叹口气,瞧这排场,翩翩和含彰绝不像是会过日子的人,这丫头眼看着就要及笄,恐怕不用一年便要嫁到穆家去,回去后得跟老二两口子说说,让翩翩以后每天去老大家跟着她学些操持之道。
老二媳妇也不知道教教,这以后是要他们败光家吗?
顾家人不关心朝堂大事,之前朝廷一连斩了十几个大贪官的事情他们听说过,宰辅的更替这些他们就不知道了,更别说新任宰辅是谁。
要不然顾老太太也不会这么想。
顾焕倒是从于家知道些,却也没有问堂妹求证什么的,在他看来别管翩翩以后的丈夫是什么人,能对她好才是第一位的。
顾老太太这边担心她家孙女把人家家业败光,顾秀水却是满心不平衡的食不知味。
桌子上的菜肴越美味她反而越难受,目光时不时落在神态间非常亲密的顾明月和穆蕴身上,不知道她们同是一门姐妹,怎么越过差别越大?
顾明月这个未婚夫虽然是个被罢了官的,可是他长相俊美为人温和,对顾明月还那么好,只是过个中秋节而已,竟然舍得费这么多心思。画船、仆从、帝京最好的戏班子,这得花多少钱!
顾秀雨嫁得比顾明月还好,顾秀水却并未对她生出不平衡的想法,毕竟现在官至五品的炼大哥是她亲大哥。
可是顾明月她凭什么啊?
顾秀水又看了眼全程没有多瞧她一眼的穆蕴,暗骂顾明月不知道哪来的狗屎运。
大伯娘就坐在女儿旁边,自然注意到她不好看的脸色还有一连串的小动作,过节呢也不想说她,便只瞪了她一眼。
顾秀水哼一声,低头扒菜吃。
素净的月辉洒在江面上,从船上看去好像是覆盖千里的粼粼严霜,澄明而美丽。
无意间看到这般月色,顾攀笑着对坐在下下首的儿子道:“熠儿,你都到县学一年了,早学会作诗了吧,看看那月色,作一首诗来给我们听听。”
顾熠如今长高许多,在县学一年多君子六艺的学习,跳脱劲儿去掉很多,通身显露出几分君子优雅气息。
五月才过了十三岁生日的他已经进入变声期,一开口便是粗噶难听的声音:“好吧,给我两炷香的时间想想。”
“两炷香?”顾攀摇头,“你炼大哥六七岁就能张口成诵了,至多给你一炷香的时间。”
顾熠不在意道:“一炷就一炷”,边说边扯个鸡腿吃,“论起作诗,帝京也找不出几个人能比得过炼大哥,不过论起珠算也没人能比得上我。”
顾氏道:“做官又不是让你做生意,珠算再好有什么用?”
“娘,你不能这么说啊”,顾明月为弟弟说话,“户部管天下钱粮,就需要熠儿这种算术好的。”
“还是姐疼我”,顾熠把手里的鸡腿孝敬给姐姐,“我的目标就是专门管税的户部侍郎…”
“光把目标定得那么高可没用”,话没说完就被顾秀水打断,捣着碟子里的菜,带了些嘲讽笑道:“得先考上才成,科考又不是只考珠算。”
大伯一家都被她不太客气的话说愣住了,这水丫头怎么这般没眼色!
顾攀和顾氏心里不喜,却不能呵斥她什么。
“你是不是整天吃盐闲的啊,少说两句话没人当你是哑巴。”顾焕皱眉,他就说不让顾秀水过来,爹娘还担心中秋节留她一个人在家不是事儿。
顾熠不在意地笑笑,“三姐说得对,不过我是有把握才设定这个目标的。如果没本事还一味想上天,那不是自找摔打吗?”
顾秀水的脸色立即难看起来,这个臭小子读几天书有用的没学都学在耍嘴皮子上了吧。
顾明月忍不住笑了声,站起身对弟弟道:“熠儿,我们去船头看月,那里清净,你也好构思。”
顾熠答应。
穆蕴握了握顾明月的手,转头吩咐丫鬟:“送些月饼瓜果过去。”
丫鬟应是施礼走开。
餐桌上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顾老太太对于大儿子家这两个女儿,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头疼,叹口气:“我也去船头和他们姐弟看会儿月。”
侍立在稍后几步远的两个丫鬟立即上前搀扶顾老太太。
顾秀水见奶奶也给她难堪,心里的委屈一阵阵往上涌。
大伯娘狠狠瞪她一眼:“好容易凑在一起过个团圆节,你就消停会儿吧。”
顾秀水面上彻底挂不住,腾地站起身跑了出去。
“这孩子越发不懂事了”,大伯摇头,对桌子上唯一的外人穆蕴道,“含彰啊,你别笑话,也别介意。”
“不会”,穆蕴说道,声音淡淡。
因为这一出,几人都没了什么喝酒闲谈的兴致,不过片刻便也出来到船头船栏边看月。
顾熠这边,终于想出几句还算可以的诗,见餐桌上的人散开来,就喊一声让大家听他作的赏月诗。
“一轮皓月出江波……”
弟弟还在朗声诵他邹出来的诗,顾明月悄悄站起身,迎上朝这边走来的穆蕴,拉住他的手示意往船尾去。
“怎么了?”穆蕴疑惑道,“一幅逃脱苦海的样子”。
说着笑了,在船尾处停下,抬臂将她圈在栏杆与身体之间,嗅着她的发香道:“还是离开一会儿就想我想得不行?”
“是我奶奶”,顾明月靠在他臂腕,“和我爹娘想的一样,担心我太败家,刚才一直在教育我怎么过日子,还让我以后天天都去大伯家跟她学操持之道。”
穆蕴闻言,低笑出声:“你怎么不跟她说我们有很多钱,且天天有进项,就是再弄十个画船也不算败家。”
“说这个干什么,奶奶知道后说不定就该让我拉拔三个姑姑了,我不想找麻烦。”说着侧过头亲了亲他的下巴。
穆蕴呼吸一紧,突然抱起她放在半人高的栏杆上,吓得顾明月忙伸出双臂环住他的脖子。
“别怕”,穆蕴忙笑着安慰,低头亲亲她的额头,才向下吻住了甜软粉唇。
顾明月被完全罩在他高大的怀抱中,江面吹来的风将她的头发吹到他们贴在一起的脸颊上,又痒又麻,令她忍不住朝旁边躲着笑出声来。
良好的氛围被破坏,穆蕴的唇角却也忍不住染满笑意。
“专心点”,他说道,抬手轻轻拍了拍掌下纤细的腰肢。
“不能亲”,顾明月看着他,双眸中全是笑意,“船上都是人,你老实点。”
穆蕴挑了挑眉,又故意压下头来想逗逗她,只是还没碰到她的嘴唇,耳边传来故意放轻的脚步声。
顾明月也听到了声音,与穆蕴对视一眼,扶着他的手臂跳下栏杆。
“你…你们都在这儿啊”,顾秀水扶着船上的木板墙壁走出来,看到并肩站在栏杆旁的男女,语气中满是惊讶,继而又掩饰道:“我心情不太好,想来这船尾清净一下。”
她刚才只看见了穆蕴的背影,还以为…
顾明月听罢这话,本来带着几分疑惑的眼神全成厌恶。
顾秀水当她是傻子吗?
“船两边也很清净”,顾明月没有掩饰厌恶语气的意思,“你还是换个地方清净吧。”
顾秀水笑道:“这儿更安静,再说你们两个是未婚夫妻,独处一处旁人知道了要说闲话的。”
“船上都是自家人,你不说出去旁人怎么会知道?”顾明月说道,目光冷冷。
顾秀水这么明显地往穆蕴身边凑,实在让她恶心,话也就说得很不客气。
顾秀水却好似没听见,说话间已经走过来扶着栏杆站定,兀自道:“这儿的月色真好看。”
穆蕴也被恶心坏了,但他不好说什么,当下握住顾明月的手腕便离开此地,一秒都不想看那女人做作的样子。
如果是和翩翩没什么关系的女人,他还能少恶心一些。
顾秀水见她们说也不说一声就走,气得抬脚在船栏上踢了好几脚,对她那个从小就不爱读书的大哥更加埋怨起来。
如果她哥也好好读书而不是想着做什么木工,现在她说不定已经成为官夫人了。
顾秀水想起她曾经有过好感的黄素,听说他现在是翰林院大学士,若是她哥读书,他就是她哥的同学,她便一定能经常见到他,那些好感也不会无疾而终。
说来说去,都是她哥,才让她比不过顾明月顾秀雨。
顾明月根本想不到顾秀水这时的想法,她和穆蕴最后停在船右侧中间的栏杆处。
仰头看了面无表情的穆蕴一眼,想到顾秀水刚才那掩饰的并不好的意图,顾明月莫名觉得有些丢人。
穆蕴揉揉她的脑袋,说了个比较愉快的话题:“你种的那些玉米什么时候能吃?”
“再过二十多天就可以吃嫩玉米了”,因为思维跳跃到大词人李煜和他妻妹小周后的事儿上,顾明月简直恶心得起鸡皮疙瘩,语气不自觉就有些不好,“能吃的时候我会煮给你吃的。”
问什么问!
穆蕴听出这言外之意,不由摸了摸鼻子:“翩翩,我没做什么惹你生气的事啊。”
顾明月看他一眼,勉强道歉:“我又没有凶你”。
又想起绣春花秋月图时,妈妈和她说起李煜的那首虞美人又说到他的一生,提过一个“小姨子情结”的理论,顾明月差点双眼冒火。
当时妈妈可能觉得失言,任她怎么问也没有多说,她有次便问了爸爸,爸爸被她缠不过,解释这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追求心理刺激的感情,还举了南唐后主李煜在他妻子生病期间和他妻妹好上的做例子。
有时候再美好的感情都抵不过渐渐的平淡,顾明月突然觉得她现在和穆蕴太好了,忍不住就担心以后会出现什么意外。
刚才顾秀水的行为,她现在越想越有危机感。
“翩翩”,感觉脸颊被带着一层薄茧的手碰了碰,顾明月抬眸,撞上穆蕴的目光,不由反省:自己刚才的迁怒好像有点过份。
“傻丫头”,穆蕴低笑,什么都写在脸上了,“因为一些恶心的蟑螂影响过中秋的心情,你是不是真的傻?”
“你才傻呢”,顾明月瞪他一眼,抬手摸摸他的脸,“干什么长这么好看?”
她这苦恼的模样让穆蕴忍不住哈哈大笑,握住脸颊上的小手放到唇边亲了亲。
“我长这么好看就是为了让你看啊”,他说道,又打量顾明月,“我的宝贝儿以后会比现在更美,我还没发愁,你倒是愁上了。”
顾明月问道:“你这是礼尚往来吗?”
“我是真心赞美…”
穆蕴说着就低头想亲亲面前甜柔可口的娇唇。
这时旁边却传来两道咳声。
顾明月听出是她爹娘的声音,忙和穆蕴拉开一些距离,规规矩矩站好。




重生之锦绣农门 第247章 将要
顾攀和顾氏本来在不远处墙壁转角的背风处看这月色,不想女儿和穆蕴走来,一开始还好好地说话,却说着说着就靠在了一起!
顾攀脸色发黑的走出来,对他们道:“前面儿听戏去。”
顾氏摇了摇头,伸手示意闺女过来:“走吧,也该吃月饼了。”

两家人围在船头的两张桌边吃月饼,戏台上又换了曲新戏。
吃过月饼,顾氏掬着女儿在她旁边看戏。
穆蕴便也看戏。
除了顾熠心血来潮地拿着钓竿在船边钓鱼,其他人都坐着听起戏来。
夜凉侵衣,穆蕴给顾明月拿了一条披风,并提议大家去舱里听戏。
顾熠钓上来两条鱼,见家人都移到船舱去了,也提着鱼桶跑过来,先拿给他姐姐看了看,才很有礼貌地请一位丫鬟姐姐拿去给炖汤。
这是两条肥美的大鲤鱼,虽然是普通鱼类,但经过厨师巧手烹制,每人都喝了一碗鲜美的鱼汤。
戏曲落幕时,画船已划着江水远去。
鼓乐声渐渐隐约飘渺,山上的小和尚还是支着耳朵听到了结尾。
凉爽的秋风刮过,长长的玉米叶子发出哗哗的轻响,顾明月头戴一条淡紫色的纱巾,一手挽着小竹篮,走在青绿的玉米竿中挑玉米。
其实这些玉米棒因为照顾得精细,一颗长虫子的都没有,顾明月也只是挑选不嫩不老又长相好看的。
“小姐,那些玉米叶很剌人的,您快出来吧”,照影站在宽阔的田垄边喊道,本来她要去掰玉米的,毕竟昨天灿少爷稀奇这东西想要吃,小姐便是让她和照云来掰的,今儿个小姐却非要亲手去掰。
“这就好了”,顾明月说道,掰下最后两颗修长圆润的玉米棒走出来。
她共掰十一颗,两颗做汤,剩下的清煮。
顾明月把纱巾摘下来搭在脖子上。
照影接过沉甸甸的竹篮子。
两人一前一后往家里走去。
错对门大伯家的房子一个月前已经完全修整好,八月十五之前他们家就搬了过来。
宽敞的大门前,顾老太太正坐在门口乘凉,看见顾明月从那一片跟甘蔗差不多的田里过来,问道:“翩翩,那地里种的是什么?之前问你娘她也不清楚。”
顾明月模糊道:“一种吃的东西。”
若说是一种新的粮食,恐怕这两亩玉米就长不成了。
顾老太太也没在意,心想可能是一种稀奇的水果,反正有什么东西孩子们都会孝敬她,她并没有追根究底的必要。
顾明月和老太太又说两句话,便回家忙去了。
家里照云已经将烤蛋糕的炉子燃起来,照玉和几个小丫头正在择菜。
顾明月洗洗手就进了厨房。
顾氏看完新开店铺里的账目,才发现家里比之往常显得忙碌很多的情景。
她从屋里出来,恰看见一大早吃过饭就去收豆子的丈夫赶着一车豆子进门,后面跟着一人赶一牛车豆子的照峰和照游。
顾氏便先去帮着丈夫把豆棵卸在每天接受日光最多的西廊下,才得空到厨房问自家女儿:“翩翩,怎么做这么多菜?还做了蛋糕?家里要来什么稀罕客人?”
顾明月把圆形铝制的蛋糕模具放到红通通的炉子里,说道:“今天是穆蕴的生日,我让他来咱家过。”
顾氏闻言,哭笑不得摇摇头,倒是没说什么。中秋在船上听到这两个孩子的对话,她总算明白他们好到什么程度了。
虽然这么不合规矩,但谁家也没有规定女孩子的未婚夫不能到她家来过生日。
顾氏在厨房看了看,发现都是山上的一些野味,连菜都是野菜,便道:“用不用再去镇里买些鸡鸭鱼肉?”
1...195196197198199...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