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导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
长乐戏园旁,新开业的永安影院在首映当日开门迎客,《古都镇物奇谈》将作为他们第一部 上映的影片。
齐浩然作为霜迷会数一数二的重要角色,自然也组织了同好一同到永安影院观看,支持纪霜雨的工作。买的票也是当时观影效果最好,靠后方一些的座位。
进场前,齐浩然还特意叮嘱大家,在外面就把吃的买好,更便宜。如果不喜欢在外头如厕,那就别喝太多饮料,毕竟霜导这部影戏放映时间较长。
他们都是些爱好文娱的人,平时也没少去各个戏园、剧院,西式,本土式,大舞台,小舞台,都看遍了。
现在影院形制很多,有的还要同时放电影和戏剧,所以从舞台到座位都是千奇百怪,还有分楼上楼下的,多数座位高度是差不多。
进入永安影院后,大家觉得比较新奇,整个影院据说只放映电影,修成了阶梯状,前后排座位还会错开,如此一来,座位便是从低到高。一琢磨,这样还真是更方便观看。
看过影戏的都知道,前面若是坐个壮汉,或是不摘帽子的人挡住视线,那真是再讨厌不过了。这样的设计,倒是一定程度上避免那般状况。
椅子,也俱是绒布的。和一些高档剧院的弹簧皮椅,或者更廉价的藤椅、木椅不同,但还挺舒适的,造价也恰好。
“居然还有冷气……不愧是霜导参与了投资的,换了徐老鸡,怎么可能这样大方!”
“就是就是。”
“实在可惜这里以后只放影戏,否则环境这么好,若是在这里观看新剧旧戏,不也是一种享受。”
纪霜雨和徐新月开的却是纯然的电影院,所以在设计之时,纪霜雨就指明了要阶梯式,更方便观看影戏,连座位宽度都规定了。
设计师琢磨了一下,发现这样规划还真是在考虑到人性化基础上的最优解。
永安影院一共近三千个座位,不管在京城还是在沪上都算得上大了,京城有些小影院,也才几百个座位,多者两千。虽然这都还比不上国外有达到五六千之多者。
花费都超出预算了,加上冷气热气机器,连着卫生设施,纪霜雨也要求倍加重视,不但接上自来水和马桶,还要聘人定时消毒。
一番操作下来,把徐新月心疼得够呛。
他在影院内巡视时,听到大家的讨论,虽然很不满众人将自己辱为徐老鸡之类,可发现这些人都约定以后看影戏都来这里,还是理解了纪霜雨的坚持。
众人落座,整个影院渐次满了,工作人员也挂上了“客满”的牌子。
灯光渐渐暗下来,放映开始。
银幕上首先出现的是昆仑书局的logo,巍峨的昆仑山,熟悉的人会发现,这是被重新设计过的,而且是动态的,让人很有印象。自然也是出自纪霜雨的手笔。
《古都镇物谈》很多人都知道大致情节,就算没看过书,先期宣传也了解了。
相传京城有五样风水镇物,镇住了这里的大小妖邪。一朝镇物失窃,城内竟也接连发生诡异之事,人心惶惶。
故事的主人翁,便是由赵嵯峨扮演的男主角恒欣,他初来乍到京城的学校执教,起初也被吓到。但后来,恒欣察觉到奇怪之处,开始偷偷侦察此事。
影片开头,便是京城人很熟悉的景色,全景,护城河边,一辆马车正在前行,车轮声,隐约的叫卖,鸭子的叫声……
这一点,已经让观众有点惊讶。
这画面没什么特殊的,可是,有声片现世以来,不是大量对白,就是塞满音乐。这部也是有声片,开头没对白也没音乐,倒是在远景下,头一次出现了极为翔实的环境声!
这一点,既让人不习惯,又感到舒服。
不习惯是因为它有悖一直以来的定式,舒服,则是因为它用声音,搭建出一个真实无比的世界。镜头内虽然只有马车的远景,和一截护城河,但很多人脑海里,甚至已经有了镜头之外的天地,鸭舍,摊贩,河上的凿冰人……
马车上的人在交谈,下一秒,镜头就切向了车轮,数息后才切到人物。
这突然的切换让齐浩然感觉有点别扭,没见过这样切的镜头,刚刚还是远景,怎么突然拍轮子了,搞得他心里咯噔一下,不由自主思考,是这车哪里有古怪吗?
其实齐浩然不是没见过这样的手法,只是应用得不一样罢了。这和寒星钢笔中,被人津津乐道的化妆段落一样,采用了跳切。
回到民国当导演 第60节
广告片里的跳切是同景别,而这里是远景突然接特写,因为属于两个极端,也叫两极镜头。镜头跳得更大,也让观众不由自主就接受到讯息了:怎么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之后也确实出事了,马车路过坟场边的城隍庙,马匹怎么也不动了。车上的人也下来帮忙,只留了一个人在里面。
阴森的背景音乐,野狗的吠叫,咯吱咯吱的响动,碎片镜头快速切换,让观影气氛更加紧张。
安慰好马匹后,角色都以为这下好了,镜头也趋向稳定,让人稍微松口气。此时打开车门,画面切换时背景音乐也陡然变化,一个强重的音符,配合画面切换到封闭的车厢内,留下的人戴着祭神用的面具,竟已跪坐着断气了!
影院内一片抽气声。
齐浩然心脏猛然一缩,他的脸也有点发白了。
明明没有任何直接、血腥的画面,但音响蒙太奇的运用,与镜头的剪辑,愣是把气氛烘托得叫人不禁发毛,细节多到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齐浩然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一些影戏界人士争论有声片的未来,有的批判现在对背景音乐的应用,有的则展望日后的有声片,但他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这些人说的有声片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
直到现在,他才懂了,将声音运用好的影戏,原来可以这么具有冲击!
影片一开头,便抓住了大家的心,心跳加速,勾起悬念。果然还是纪霜雨的风格,一开场,节奏就极快,并不因为影片比广告长上许多,就令人感觉到缓慢。
开场设下悬念,接下来,才是主角出场。
恒欣和现在市场上很多男主不一样,他一出来就是要迟到了,狂奔向学校。
又是大家从未见过、却又相当吸引人的镜头,运动镜头自然而然地让观众视线跟着动,悄然完成这整个过程,又十分轻快。
恒欣途中一些小细节,和路人流畅的对话,让观众看了也微微发笑,也让刚才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一些。有张有弛,才叫节奏嘛。
在学校和同事的相处中,出场有些搞笑的恒欣又展现出了缜密的心思。
恒欣也得知了京城连日来为何氛围如此古怪,并且在怀疑和相信中疯狂横跳,因为他本人的确是不相信鬼神的。
而这,也是观众一直感觉到的,摇摆,在信与不信之间摇摆。如果不是鬼神作祟,又怎么会如此可怖,如果存在鬼神,那男主角岂不是被疯狂打脸?
因为无法推脱的熟人相逼,恒欣不得不去和女主角柳叶儿相亲。一见面,恒欣就自觉已经把柳叶儿看穿了:一个柔弱温和的小学教师。
可无聊的相亲结束,恒欣才意外发现,那完全是柳叶儿的伪装,他所看到的,只是对方利用伪装和心理暗示技巧,让他看到的。
实际上,这个女孩不要太喜欢散发恶意。恒欣被柳叶儿整了好几次,影院内不时发出笑声。
这个赵嵯峨,从前看他在其他影戏里,总是扮演一些小白脸。这次形象虽然也不强悍,甚至会被女主角欺负,可怎么倒叫人喜欢起来了。
齐浩然心中连声叫绝,他是看过原著的,但是影片的编排让他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
故事的还原程度不止是更高,甚至因为出色的手法,让人获得了比文字要高上许多的爽快体验。很多看书时,不觉得如何的细节,被镜头呈现出来,竟也妙趣横生了。
其实恒欣的人物设定和原著比是稍有更改的,更加诙谐一些,但在银幕也更讨喜,增添了几分轻松,不至于从头到尾都是骇人的场景,
影片中几段惊悚情节,真是看得人心脏都要跳出喉咙了。
尤其是其中恒欣和柳叶儿去案发地时,用让人如同身临其境的镜头,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里头连野狗舔东西,也有清晰的音效,。明明是可爱的小狗,却因为在案发现场,让人感觉很不适。
还有隐隐传来的京剧声,青衣拉长的嗓音:“公子今日便命丧于此——”
听得出是名角配音,可充满暗喻性,谁也享受不起来。
氛围在渲染到极致时,自然是接上恐怖片经典的jump scare,也就是突然转向一个诡异的画面,一间屋子中密密麻麻垂吊着的面具,音响也陡然增大!
影院内一下就响起满满的尖叫声,“啊——”
齐浩然也是几乎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身冷汗!
这种手法,还有纪霜雨在节奏上的把握,更让人体会到了有声片的优越性。真实丰富的环境音,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各种瘆人、也不知道怎么做出来的音效。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纪霜雨一开始选择了书妄言的作品改编,声音,对这种类型影片的加持是相当大的!
接下来,恒欣和柳叶儿两人竟然共同被陷害,赵嵯峨在银幕上焦急地大喊——
就在此时,他那焦急的脸没了,银幕切换成了煞风景的静态广告。
“这怎么成广告了??”
“放映机出问题了吗?快点换回来!”
所有人看向放映间,急得都不行了。
直到有人低语:“好像是,因为到了幕间休息的时间。”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对于太长的影片,确实会在中间设置幕间休息,给大家上厕所买饮料。这部影院长达一百一十分钟,自然不能免俗。
可是……
“居然,已经放一半了吗??我怎么觉得没多久?”
这么长时间过去,他们却几乎没察觉到时间的流逝,和往常那些需要幕间休息的影片完全不同!毕竟有句话,叫做“好片再长也不嫌长,烂片再短也不够短。”
“我不管,我们不要休息,要接着看,徐老鸡你出来——”
第四十六章
一直在旁边巡场的徐新月:“???”
……为什么受伤的又是他啊!!
靠, 随着纪霜雨越来越出名,他居然也跟着出名了,现在据说外地都有人骂他……呜到底凭什么!
幕间休息的时候, 大家一般出去买汽水的买汽水,上厕所的上厕所, 也有的人就坐在原处, 闲了再看看说明书的。从来放映就是如此,所有人都习惯了。
反正, 现在的影片风格相对就是拖沓很多, 总比戏曲要快吧。停一下, 也没什么的。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尿点很多,用现在的戏界术语说, 则是长满了车前子——车前子是一味草药,利尿,观众把大轴戏前那种方便去上厕所的戏叫做车前子。
唯独今日这出, 把他们给憋坏了,没有一个人从座位上起来, 只在逐渐亮起来的光线中暴躁地连声抱怨。
“快点继续放啦, 我们都不想休息的。”
“没错,别浪费时间了, 哪来的尿啊,也不想喝水。”
“我……我倒……算了, 可以憋!”
头一次, 观众开始质疑:看电影为什么会有中场休息啊?我特么情绪正好呢!
这抱怨声没有渐小,也依然没人站起来,骂街的人倒是越来越多了。
放映员一脸纠结, 但是随着场内观众开始攻击徐新月……
徐新月苦着脸冲放映员招手,“……继续放!”
永乐影院刚刚开业,就实现了一个创新,取消幕间休息。
其实这一点,纪霜雨早就劝过徐新月,他的节奏跟现在的片子哪一样,中间打断,反而影响观影感受了。
当时徐新月就说,先放着看看,毕竟观众都习惯了啊……
纪霜雨就说了句,你会懂的。
现在徐新月都怀疑,纪霜雨是不是早就猜到观众会骂他了。
……纪霜雨当然猜得到!而且是非常确信!
现代商业片早已对叙事节奏有了精确的摸索、安排,比如开场多久必须设好悬念,半个小时左右会迎来小高潮,什么样的镜头后接什么样的镜头……一切只为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
虽说不一定每部电影都做得出色,但相比现在的节奏,进步太多了。
何况这部电影的导演还是纪霜雨。
纪霜雨从来认为自己是偏商业化的导演,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应该更贴近大众,因此,在穿越前就是被一致认同的观影体验很好,节奏掌控尤其出色。
徐新月还搞幕间休息,这不是讨骂的相么……
从这场起,永乐影院放《古都镇物奇谈》也就不再中场休息了,而后面场次的观众,多数也是一口气看完了才回味过来,居然没休息。
才休息了两分钟,放映便继续。
故事已经开始进入转折了,情节愈发紧凑跌宕。
恒欣和柳叶儿在连自己都要怀疑自己的时候,恒欣被柳叶儿触发灵感,拉着快要放弃治疗的柳叶儿在被押解过程中逃跑。
接下来,他们既要躲避警察,又要在反派的追杀下躲藏,追逐戏在纪霜雨的调度下,也呈现了观众从未见过的惊心动魄。
最后他们终于在所有人面前揭露,所谓的镇物引出的怪谈,不过是幕后真凶在利用心里操控手法制造疑云。
然而,当警察按照恒欣所说找来证词、证人时,线索竟指向了柳叶儿,观众们都被这个反转给震惊了。
恒欣在最初的迷茫、天翻地覆之后,却想到了最早和柳叶儿见面的场景,他灵光一现,指出这不过是真凶想让人看到的,他仍然在蒙蔽人的双眼。
真正的凶手,应该是一直以温和面目出现,甚至帮助过他们逃跑的角色。而这一切,竟只是他的一场游戏。
最后虽然证明没有妖怪作祟,但观众不会有坑爹的感觉,只觉得恍然,毕竟铺垫得很到位,层层递进。而且使用这样手段的人,也不比妖怪差多少了,吓人是真的吓人哇。
整部影片放完,银幕已经在放制作人员名单了,影院仍是没人站起来,都坐在原处呆呆地回味,一个个还没法从故事里抽离出来。
他们就一个想法:不行,我还得再看一遍!
当然,现在是没办法了,因为下一个场次的票早就卖完了,再去买票只能等几日后。
好不容易回神后,就是大声讨论起剧情。
要说影戏放映时,时下观众的观影素质本是没有后世高的,经常出现边看边讨论的情况。可今天的剧情哪里有让人分心说话的地步,整场只有随着剧情而发出的惊叫或是感慨。
到这会儿才迫不及待地聊起来,甚至和同场观众争论上了,然后约定好再来看一遍——这也是影戏的特别,可以收录更多细节。
这热烈情形也让影院方很无奈。
工作人员都开始提醒了:“各位,散场了,好走啊。”
这些人才一个个依依不舍地把帽子戴回头上,向外走去。
就在他们走到一半的时候,银幕上居然又出现了画面,竟是恒欣的脸,他好像在对着银幕外的观众说话:“别走啊。”
现场一下哗然了。
“是恒欣啊!”
“别走,别走了,妈呀还有!”
刚刚还在意犹未尽的怅然中,观众再次看到恒欣,一下激动得不行了,就像看到位老朋友一般。
连工作人员都有些惊愕,连他们也不知道,原来还有一段。
放映员更是想,难怪老板说一定要放完最后一尺胶卷啊!
回到民国当导演 第61节
这就是纪霜雨给电影准备的彩蛋了,一个小小的恶搞片段,恒欣和柳叶儿接受拜托,调查一位作家的稿子失窃案件。结果这个作家就是亲爹书妄言本人,由此可得,压根不存在什么稿件失窃,一切都是一只鸽子的自导自演。
观众看完这个片段都乐得不行了,情绪更加高涨,不但有种赚了的感觉,因为和现实的联动,也让人对故事更加有感情了。
“你们说,这个故事会不会是真的啊……”
“咱们等会儿去电影里的学校看看吧,就是恒欣教书的地方。”
“行啊,我知道那个胡同在哪!”
“嘿,我同学明儿来看,我可得提醒他,结束后别急着走。今天我看到有俩太急,去如厕的,就没看到最后那段呢。”
这彩蛋,也在放映前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观看后的观众都有种知道了一个秘密的感觉,在推荐别人也看时,一定要神秘地来上一句,看完后可别走啊您!
……
沪上方面的放映情形也差不多,估计还更热烈,在先期,媒体就报道过一轮买票的情形了。
【《古都镇物奇谈》放映盛况!观众等不到联合放映至家附近,不辞辛苦骑车前往首映影院买票观看。】
【观众未看影片,已高价收购影戏海报!】
【《古都镇物奇谈》书迷解析原著看点,你最想看到的是:(选择题)】
真正上映后,这部期待已久的影戏也完全没有让大家失望!
从前因为报纸上的广告吹嘘太过,大家看了影戏难免有和实物不符的感觉。
唯独《古都镇物奇谈》,只让人觉得先期宣传的文字根本难以体现它的优秀,首映第二日,大批大批的夸赞便雪花般飞向了媒体。
这回不止是长评,报纸因为收到的信件太多,接二连三设了专门的增刊,全是此片的相关信息。
【精彩绝伦的艺术,看完之后鄙人整夜梦到的都是京城,都是恒欣和柳叶儿,它为我们造了一个真实的梦!】
【我敢说,没有一个镜头多余,没有一个画面是乏味的——即便相同时长,此片的镜头数至少是其他影片的两倍!】
【不大适合幼童观看,但家里若有幼童,是一定要托付家人,看一看此片的。画面不以血腥为吓人手段,却能叫人冷汗湿身,文武戏穿插相宜,看罢一遍尚不足,诸般细节待品。】
【非但是绝佳的悬疑巨片,更是声音运用的典范,原来有声片应该这样拍!让人想起流传中纪霜雨强调旧剧要“合宜”,在影戏中再现,我想从此观众们难以忍受通篇对白与缺乏意义的背景音乐了,我们不是来听歌,是来看影戏的。诸位导演,以后的影戏,除了画面,必然要争取声音上的创作了!】
【今日起,我敢说华夏影戏也有大大超越引进影片之处!特意撰稿为观众解析其中技巧,若有不足之处还请同行斧正!其一,构图,不愧是纪霜雨,构图之美,从前未见。抛弃了从前大量的中心构图,构图多样化、优美且编排得当,相邻画面必然是不一样的构图。其二,音响……】
甚至因为购票艰难,其中竟有登报求票的。
长评中相当一部分是激动的影戏界同行,他们生怕观众不能看透精髓之处。
其实就算没有他们专业性的眼光,普通观众也能直接感受到:这影片比往日看的西洋巨片都要痛快多了!
那些什么侦探片,推理、惊人之处不如此片巧妙,交代的手法虽快速却清清楚楚。兽片亦不如此片可怖惊悚,就连人物形象,也是恒欣和柳叶儿更加鲜明呀。
拍摄地是京城,但那种华夏式的民俗怪谈氛围和暗喻大家作为同胞都能get到。
尤其是配乐中不但有西洋乐器,也用了很多符合剧情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古曲,还有多处传统戏曲做暗喻的地方,一切更能调动起华夏观众的情绪了。
毕竟作为华夏人,自己就先入为主,有个概念了。就像《小刀会序曲》很配孙悟空,《十面埋伏》的金戈铁马,有些曲子历经时光,已经成为一种符号。
电影一上,各个园子里点播这些配乐的都陡增了。
比起新剧,影戏还原得更彻底,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造梦,更让人沉迷。观众从前也不是没看过京城的风景短片,但是影戏中的京城,因为有故事,更让人向往。
——后来因为《古都镇物奇谈》的热映,京城铁路也确实开了旅游专线,昆仑书局特意出版了京城旅游指南,其中一个章节就是专门指引游客,如何把影片中的地点都逛一遍。
书妄言的书,自然也是跟着销量大涨了一波。
识字率不高的情况下,看戏的人群必然是更多的,就算不认识几个字,不太喜欢看书,也会因为对影戏的喜好,而去购买原著。
也毕竟,人家昆仑书局都把书放到影院里来卖了,甚至可以参加抽奖活动,只要抽中就能获得原作者加主演们的签名海报……看完电影谁忍得住啊?
……
在书妄言之前,也有过小说改编电影,也不乏口碑比较好的影片。但那所有的改编,放在《古都镇物奇谈》面前,都有点弱了。
书妄言本人在首映当天晚上,永安影院播放的另一场,也喜气洋洋地带着亲朋好友们去看了。
“峻生不是说,他还去拍了一段吗?在哪里会出现?”
“对啊,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呢?”
“纪鹤年那家伙不肯说啊,就让我等着看。”书妄言挠头,“我也琢磨着,那剧情到底能放在哪儿……”
他不知道纪霜雨拿来做彩蛋,心底还暗暗觉得这好稀奇,把书与现实的距离都打破了。
现在也不方便剧透,只能让大家等着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