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我的混世魔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花语道
吾乃太子, 太子姬澜。
吾以贤德、聪慧、仁善、远志为人称道, 九岁封太子, 入藏山寺修习。
十五岁学成,朝堂之上, 江湖之下, 再难逢敌手, 而后归朝, 辅佐父皇, 协理朝政。
设政令,制律法,匡经济, 减税负,所作所为无一不尽善尽美。麾下另有悍将,前往四处平定悍匪、山贼, 成效显著。
我生平之志,一愿四海平定,宇内清安,河清海晏,二愿众生极乐,无疾无痛,无悲无苦。我想做最贤明的君,亦想做最慈悲的佛。
于是, 我成了人间臣民口耳相传的佳话, 成了百姓心里最英明的储君, 甚至是……最完美无缺的神明。
民间百姓不再记得我的名字,直以姬太子相称。
我朝有太子名澜,一时间,我的美名甚至凌驾在我父皇之上。
-
人魔两族积怨已久,边疆一带,臣民受魔族骚扰荼毒尤甚,然尚有和解余地。
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吾修佛道,既欲保护吾之臣民,又不愿大动兵戈,致使生灵涂炭。是以十七岁时,孟春之际,我邀魔族遣使团进京,联谊结盟,永绝战乱。
此举,一时间又被传作美谈一桩,我亦以为这将是我的一件功德。
然则,那造就了我一生中第一桩错事,成了我无尽梦魇的伊始。
所有的年少风光,雄心壮志,宏图广业,一夜之间付之一炬。
-
魔族使团入京,被安排在最富丽的使馆。期间我多次率诸臣与使者宴饮洽谈,宾主尽欢,相约永结为好。
然而变故在使团即将离京的前一天晚上发生。
那晚使团的总领使节着人通禀,有要事与我相商,约我晚间来使馆小会。当日,我处理完事务,便应邀前往。然而在前厅等待多时,亦不见使节现身。
等待中,我猛然发觉周遭灵力波动剧烈,自己不知何时,竟深陷在一个极凶险的的阵法之中。那是一种猎捕的阵法,阵法是陷阱,而我是陷阱中的猎物。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局,反身欲走,四下里却有无数魔族蜂拥而出,将我围在中间。也不多言,直接催动了阵法,要取我项上人头。
实话说,我长至十七岁,向来顺风顺水,鲜少遇见敌手。这样凶险的阵法,更是从未遇见过。起先我还有所顾忌,应战中仍质问那领头的使节此举何意,越到后来,越觉得左支右绌,疲于应付,不拼尽全力根本无法脱身。
这样的境况下,饶是我一向冷静自持,也只觉得心中怒火中烧,再也不管那么许多,全力拼杀起来。不知为何,我仿似陷入了某种疯魔的幻境无法自拔,等到最终打破了阵法时,才最终清醒了过来。
我茫然四顾,发现自己仍处在使馆之中。
周遭是几百具鲜血淋漓的尸首,伏在假山上、池塘中,风里尽是血腥之气,房屋也湮没在了熊熊火光里。
使节总领伏在我的脚边,他竭力地仰起头来,狞笑着对我道:“太子殿下,你杀人了。不日,魔族的大军将亲临中土,掀起无尽的战火。你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切的契机……都是你!”
乌黑的血从他口鼻眼耳中冒出,他断断续续地狞笑着,最后气绝身亡。
而我则怔愣在原地,仿似做了一场梦。远处,一个身影飞掠而来,到了我的面前,抓住我的肩膀使劲地摇晃:“殿下!殿下!你怎么……”
他看着周围的情景,也说不出话来。
我这才看清他,是炽炀,我的师弟,我的手足,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我最得力的下属。他本在周围巡防,见此处燃起了火光,才来查看。
不过眨眼功夫,远处就有嘈杂的人声传来,应当是周围巡逻的士兵和使团的护卫军赶来了。我还未说什么,炽炀眸子已经亮了起来,像炽热的岩浆一般:“殿下,快走!”
-
那之后的一段时间,是我人生里最混乱、最黑暗的时刻。
我杀了魔族使团近百人,上至总领使节,下至小厮仆妇。使团中有人逃出,逃回北疆报信。魔族大怒,以刀城为首,组建了联合军队,誓要进军中原。
不过这已是后话了。
“殿下。”前面提着灯的狱卒提醒道,“到了。”
他拿了一大把钥匙,试了好几把,才将锁着牢门的锁链打开。“哗啦啦——”锁链响动,他替我打开了牢门,“殿下,请。”
“你先出去,在外面等我。”我道。
那狱卒走后,我提了灯,才看见被困在角落的人。彼时风光无限的少年,已经被卸了铠甲,夺了御刀,拿两道枷锁锁了个结实。
只有那张脸,即便沾上了些泥灰,也依旧神气十足,笑的玩世不恭。他见我来了,猩红的眸子亮了几分:“殿下。”
可我心里极不是滋味,这些时日,愧疚已经将我折磨的快要发疯了。
我与炽炀在黑暗的地牢里,就着残灯旧茶,将那日的情形复盘了一遍,最后得出了结论。
“殿下,您被算计了。”他道。
我头痛得扶额:“我知道。”
已经过了这么多天了,若是我还想不明白,那当真是全天下最大的笨蛋了。
“边疆一带动乱不断,不仅是人界,魔族其实也也不堪其扰,和平相处本是两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然则,此番使团被屠一事刚刚传回北疆,就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无数魔族子弟义愤填膺,愤然投军,誓要讨伐人界。”
“刀城城主这次应邀将使团送进京,就是为了走这样一步棋——一方面在北疆魔域激起民愤,昂扬士气,另一方面,给他们北征找了一个绝佳的理由,真是一箭双雕。”
什么同盟为好,什么永绝战乱,都是迷惑人的幌子,我竟那样天真,原本还不相信这世上真的会有这样包藏祸心,以战争为乐的狂热之徒。
“殿下,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既然这是那刀城城主设下了这样一个圈套,很明显是不会与我们好好谈了。”炽炀道。
我听了长叹一声,闭上眼睛,狠狠地揉着眉心,半晌道:“我先还你清白。”
“不可。”炽炀之前一直还一副风轻云淡仿佛坐牢的不是他一般,此时却忽然严肃起来,“若是让旁人知道,使团为你所杀,才是正合了那人的意。”
“那要我怎么办,将你问罪么!”我有些恼,声音忽然提高。
炽炀一时有些愣。
我知道他惊讶什么,因为我无论做什么都是十分理智的,极少这般意气用事。
可我也不知怎么了,最近这些时日,每日心中都被焦躁之感填的满满当当,什么事也做不好了。
炽炀默了半晌,还是缓缓道:“殿下,你与我不同,这也是为什么那日我要让你快走。”
“你不只是你自己,你还是太子。你将来会成为完美无缺的君王,你是你的臣民的信仰……你不能出错。”
我的心里猛地一痛,那一瞬间仿佛被抽空了一般。
是啊,他说的不错。
我朝有太子名澜,这样的话不知在多少人之间口耳相传过。街头巷陌,即便是三岁小儿也会说。
我以贤名著称,我是子民心目中尽善尽美的存在,我是他们所依靠的信仰,我……怎么能犯下如此严重的错?
我怎么能做掀起战事的祸首?亦或,我怎么能是被玩弄于股掌的笨蛋?
这片大地上,旧日烽火的痕迹尚未消失,新的战火就要接踵而至。人界还要抵御外敌,还要反击,战争已经无可避免。怨恨、憎恶、愤怒……这些情绪都无可避免,都必定要有人背负。
但不能是我。
挑起战乱的、给他们带来灾祸的,无论如何,不能是身为领袖和信仰的君主。不能是那个曾经说要普度众生、想要成为佛的我。
“我知道了。”我揉着眉心,有气无力道。
我走的时候,牢狱中的昏暗的灯火仍在微微摇曳着。我对炽炀道:“既然此事是那刀城城主一力设计,把‘罪魁祸首’交出去显然是无用功,所以……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他笑着道:“我懂。”
我转身离去,听见后面狱卒又将牢门锁紧了。
三日后,我在书房中听人来报。
罪臣炽炀一把火烧了天牢,于大火中越狱逃走。朝廷下达了最严厉的通缉令,各大仙门也在藏山寺的调令下全力捉拿叛贼。
我手里捉着笔,对着面前折子,却不知该怎么落下去。
-
那一场战争倒是没有预期中来的那么快和猛烈。一方面,兴许魔族也没能准备充足,另一方面,人界军队的抵御也十分坚挺,不容小觑。
所以战火没有立即烧到人界腹地,而是在边疆滋生、蔓延。人魔两族保持着敌对但彼此制衡的关系,北疆一连十几年风雨飘摇。
直到,七年前,触之而发。
-
七年前,魔族的大军已然集结,明面上无甚特别举动,但暗地里,却有很大一部分兵力悄悄地向边境移动。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面对这样的局面,一场恶战是在所难免的。其实论兵力的强弱,这场战争人界也不一定就会输。
然而战争的之所以残酷,是因为它一旦开始,就没有赢家。
即便这场战争人界的军队赢了,战争带来的死亡、伤痛、病疫、离别,也将会成为这片土地上无法被磨灭的疤痕。
那些时日,我夜不能寐。一方面,极力抗拒这样无意义的杀戮,另一方面,作为国之储君,又不得不面对它。
我本想让天下之人不再受战乱疾病之苦,现在却要亲手将他们送上战场;我本想成为无上慈悲的佛,却不得不让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
就在这样的煎熬中,我听闻了北疆传来的消息。
炽炀身死北疆,方圆几百里在他的阵法之下,付之一炬,化作飞灰。
所有人,不论魔族还是人族,不论军队还是平民,全都下了黄泉。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江湖仙门,齐齐沸腾。人们无不奔走相告,大肆庆贺。
罪大恶极的叛贼佞臣和恨之入骨的外族蛮夷同时被除掉了,这样天大的好事,怎么不值得高兴?
这样的好事,在他们看来是怎样发生的呢?
定然是天佑我朝,国祚绵延。
定然是明君贤主,气运未尽。
定然是善恶有报,天道无私。
只有我在看到军报的瞬间就能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
几日之后,无情应召来宫中见我。
他进门来,我第一句话便是——“你知道,对不对?”
他神情平静,淡淡答道:“是。”
“为什么!”我声音哑的厉害,眼眶也在发酸,我自己都能猜到自己那时的面色有多难看,“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为什么不征得我的同意,谁允许你们自作主张?!”
“若是告诉了殿下,殿下会为难的。”他仍是平静道。
我微微怔愣。
无情道:“他此举是铤而走险,亦是不仁不义,殿下是慈悲之人,面对尚未发生的战争都多有不忍,更何况这样的事……告诉了殿下,殿下只会更加痛苦为难。”
我此刻全然明白了,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炽炀布下阵法,是为了在魔族入侵人界之前就尽可能地抹杀掉其兵力,但是同时,被他抹杀的,还有那几百里范围内所有的平民,无论是人族还是魔族。
若是告诉了我,那我必定……
必定举棋不定,无法抉择。
用那几百里地方上所有的人命,去换余下的人间土地免遭战火荼毒,就如同用一条无辜的性命来换百人性命。这显然是笔划算的买卖,却算不得仁义,算不得慈悲。
在这样的境地中,无论如何做,都是错,无论怎样选,都是罪过。
所以他们替我做了选择,他们替我背负了这样的罪过。
这样,我仍旧可以不背负任何罪责与污名,我依旧没有任何错,仍旧会是至仁至善的君主,可以成为最慈悲的佛陀。
因为一切黑暗中的道路,他们替我走了。
可这算什么?算什么?
佛之所以能成佛,难道竟是因为,有人替他背负罪过么?这算哪门子的道理?
我忽然失笑,笑的不能自已,跌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引得书房外的宫人都跑了进来,瞠目结舌,被吓得不轻。
他们第一次见我这样疯癫失态。
我最后对无情道:“你先走吧,让我一个人冷静冷静。我得好好想想,这么多年,我到底在做一个怎样的梦。”
我哪知道,那将是我最后一次见他。
-
魔族的兵力被炽炀抹掉了很大一部分,却并不是全部。同年九月,几只隐匿的魔族军队同时奇袭边疆几座城池,而后直捣人间腹地,势如破竹。一时间,丢失的城池、土地不计其数,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十月,下元节前夕,魔军的触手甚至顺着碧水江一度达到了南海。
无情这些年来于道法研究颇深,实力如何连我这个师兄也不能摸清楚。他在南海布阵施法,以坐化为代价,逆天道而行,竟冰封了南海,冰冻了半条碧水江!
万千魔族士兵葬于碧水江的江水中,残余兵力则被在人界军队的反扑下迅速被剿灭。战争以可以达到的最快的速度被平息。
这本该是我所期望的。
可在我听见噩耗的时候,我只觉得喉头腥甜,难以呼吸。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情醉心于天地大道,世间万物在他看来都是草芥,并无什么不同。他避世已久,却最后又因为我入了世,插手了这烽火和凡尘,落了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
二十多年前,使团的变故发生之后,我就已然不是从前的太子了。
那是我第一次觉察出自己的平庸。我被人算计,玩弄于股掌之中。
从前一帆风顺,顺风顺水的年月让我忘乎所以,那一次我才猛然间发现了自己的渺小。
从那时起,我就变了。
年少时所有的雄心壮志都变成了如履薄冰的小心翼翼,我变得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我无时无刻不再提醒自己,我是一国的储君,我是臣民的依仗和信仰,人界所有的山河都握在我的手里。
我绝不可以再犯错。
可事实上,我做不到。错误就像连串的珠子,我越惧怕犯错,便越容易犯错,甚至到了方寸大乱的地步。
朝臣,下属都不能明白我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只有我自己明白,我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来了。
炽炀走时,我尚且还能支撑,此时无情也去,我只觉得,我毕生的信念在那一瞬间,轰然坍塌。
我可笑的理想,不该由他们替我背负和承受。
-
魔军被剿灭的同时,整个华京的人都知道了,那个永远临危不乱、睿智持重的太子,那个他们心目中近乎完美的太子,在行宫里大醉了三日未出。
父皇来行宫看我,那时他已两鬓斑白。
他道:“我听说你喝醉了。”
我道:“不,父皇,我从没有像现在这般清醒。我以前都错了。”
“错在何处?”
我道:“错在以为,这世上真的有尽善尽美的佛。”
我生平犯错无数,最大的错却是,我以为我可以不犯错。
佛经无错,佛法无错,可想成佛的人错了。
没有人应当成为神明,亦没有人可以成为神明。
天下也好,众生也好,祸福自有定数,循因导果,不是一个人能左右的,也不该是一个人能左右的。
年少的梦,现在看来,就像一个笑话一般。
我总想着,要去做最伟大的事,实现最远大的志向,临终了,却发现,自己错过了作为凡人的一生。
三月后,我入藏山寺剃度出家,法号无佛。仅携幼子一人,剔姓,易名迟悟。
从此,世间再无姬太子,唯余一凡俗僧人,日夜诵经,祈愿风调雨顺。
你做我的混世魔王 平生志(三)
绮罗睁开眼, 从纷乱又遥远的梦境中醒来。阳光被窗框割裂,稀稀散散地落进屋子里, 给原本阴暗的书阁带来了一点暖色。
在这祥和的氛围中,绮罗猛然看见一绺雪白的胡子在她眼前晃悠。
绮罗:!!!
“丫头,你醒了?”莫凭风蹲在绮罗面前,笑眯眯道,“诶呀, 怎么刚醒来就一脸的煞气?”
“……”
“不好不好, 女孩子家不能总是这样的凶的。要多同师公学学,平心静气, 心如止水,才能练出一身仙风道骨来。”
“……”
绮罗:师公, 您知道我是定力有多强,刚刚才没有一巴掌呼到您脸上吗?
去你个锤子的仙风道骨, 你个死老头子特么的比阿飘还吓人好不好!
-
姬太子不知在那匣中的设下了什么样的幻术,他们一打开匣子, 就全都陷进了某个梦里。
绮罗坐起身来,环顾四周, 发现其余几人都还如同老僧入定一般,未曾醒来,不禁有点担忧:“师公, 他们怎么还未醒来?”
“不, 他们已经醒了。”莫凭风微微笑着, “没醒的是你, 我将你留在这个幻境里了。”
“诶……”绮罗挠了挠后脑勺,“为何留下我呀?”
“因为匣中还有一个梦,但我只给你一个人看。”
绮罗有些惊讶,等着莫凭风往下说,却听他问道:“丫头,除了方才梦中所见,你还有没有什么其他问题想要问我?”
“我想问的?那可就多了去了!比如说,我想知道那刀城城主是到底是何方神圣,是不是极难对付,道师叔喜不喜欢如意婶婶,他和如意婶婶在一起与我爹爹有什么关系,我还想知道……嗯……反正很多,一时也想不全。”
绮罗道试探道,“所以师公,你是指哪方面呢?”
莫凭风一指迟悟:“关于他,你就没什么想问的?”
绮罗一时语塞。
迟悟此时沉沉地睡着,眉目清隽舒朗,气息均匀绵长,显得安静又乖巧。细密的睫毛轻轻地翘着,像停在花上的蝴蝶,在流光中投下了浅淡的影子。
莫凭风慈祥地道:“有关于这孩子的传闻,你多多少少应该听见过些吧。就算没有听说过,与他相处这样久,也给明白他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绮罗轻轻点点头。
她又不是真傻,怎么可能什么感觉都没有。
“可你刚刚没想着要问我。”
绮罗蹙起了眉头,脸颊微微鼓起来了:“呃,这个……主要是我没觉得这是什么重要的事。”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迟悟的脑袋轻轻抬起来,让他枕在自己的腿上,手指温柔地摩挲过他的面颊和发顶。
“他是谁,亦或他是什么,于我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我的小迟子。我只要知道这个就够啦。”
莫凭风深吸了一口气,笑的欣慰。
“所以,我才要将这个梦告诉你啊。”
-
“丫头,你知道皇族的渊源么?”莫凭风忽然道。
“皇族一直是人间最神秘的存在。他们一面布设着朝堂,一面统御着江湖,无论是明面上还是暗地里,都将人界的命脉牢牢地握在手里。可是,你就不好奇,为什么他们有这样的资格,这样的实力么?”
“为何?”莫凭风讲起话来就像是学堂里的老夫子,循循善诱,绮罗不假思索地问了出来。
“因为他们是神明的后裔。”莫凭风捻须说道。
绮罗睁圆了眼睛:“这世上真的有神?”
“神,自然是有的,但却不是人能够成为的。神的存在,就像是自然的规则存在于世间。就比如说,烛龙烛九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太阳的起落和冬夏的轮回皆掌握在它的手里,它岂不就是神明。”
“人们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凡人心目中的神都是正义的、慈悲的,其实是大错特错了。恰恰相反,真正的神明与大道一体,都是自在而独立的。它们不懂快乐,不会悲悯,不知善恶,不辨是非。换言之,他们不会对这个世界有任何的感知和认识。
道理其实不难懂,若是神明有了自己的意识,就会有私欲,有了私欲,就会有变数。试想,若是日月之行和四季轮转这样的事可以被随心所欲地变动,那这世界岂不是要乱了套了!这就是为什么,人无论拥有了多大的力量,也永远也成不了神。”
“皇族,其实是神明的旁支后裔,或者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他们是神族意外产生的畸形产物——他们在有着非凡的力量的同时,有了私欲和感情。”
当然,皇族的力量远远比不上真正的神明——这是自然所必有的限制。但这样的力量足以他们站在人界的顶端,成为千百年来人间唯一的统治者。这些,你能理解么?”
绮罗咬着指甲想了想:“能,好像也没什么难理解的……但这与迟悟有什么关系?”
莫凭风摇头叹道:“唉,这关系可就大了。”
“皇族是神力和人欲的平衡下的产物。可这平衡,却不是能够完全保持的。就像在很多魔族或者妖族的族群里存在的那样……丫头,你听说过返祖么?”
“返……祖?”绮罗不禁睁圆了眼睛。
莫凭风点了点头:“在某一代里,忽然出现某个人,有着和祖先极度相似的特征,这就叫作返祖之兆。而皇族的返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