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三国之最强霸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江山美人
然而,刚出大殿,张让这个弯腰驼背的家伙就找上门来。
皇甫嵩朝着张让行礼,又幸灾乐祸地瞥了刘可一眼,匆匆离开。
他也知道张让是瘟神!
“张常侍,好久不见啊,气色不错,多活几年不是问题。”刘可道。
张让脸色一沉,天底下诅咒他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哪一个敢当着他的面说出来?
“东阳侯年少轻狂,还没活够吧?”
这就开始威胁了!
见刘可眼睛朝天看,张让也不想废话,直接道:“东阳侯你敢耍咱家,恐怕真的是活够了!”
“此话怎讲?”刘可道。
“咱家的人已经去了东阳一个月,你都从河北回来了,咱家的人一个都没有回来。”张让甩了甩衣袖娘们地哼道。
“张常侍这就不对了!像我这么帅气又有能力的人,毕竟不多。那些大匠比较笨拙,学得比较慢而已。”刘可道。
“哼!”
张让听到刘可的话,冷声一声,怒视了刘可一会后,不声不响地离开了,只是他已经将刘可给恨上了,他日一定要让这个该死的家伙好看!
看到张让灰溜溜地离开,刘可顿觉无趣。
他封侯的消息,还是让手下的人振奋不已。
“恭喜兄长!”典韦笑呵呵地道,他是最先跟着刘可的,从一名富家少爷,一步一步走上来。
再来一波黄巾贼就好了,说不定能直接当上皇帝!
郭嘉笑而不语,他不怎么在乎这些,有酒有肉就是好生活。
相较而言,陈群就比较激动了,封侯拜相就是人生追求。
赵云不由得担心自己的妹子,刘可太优秀了。
为了防止像上次找不到人的意外,刘可特地告知了众人,他要前往司徒府,拜访王允。
而当真正到了王府,他就直接找貂蝉去了。
现在还没到六月份,不算是食言吧?
美丽的少女依在亭子外芬芳的花草中,爬山虎郁郁葱葱满壁,她身上的霓裳翩翩起舞,衬托着少女高挑修长的身姿,初初有了沾染成熟的妩媚。
“姑娘你真美!”刘可赞扬道。
貂蝉不失礼貌地行礼。
“我觉得我挺适合你的。”刘可道。
貂蝉捧着自己的脸颊,浮现出一丝浅浅的红晕,身子颤了颤。
果然,古人还是太含蓄了,一般说出这种话的都是渣男。
调整好了情绪,貂蝉道:“公子还是请回吧。”
这么快就下逐客令了?
“姑娘就没有期待过六月的相遇吗?”刘可问道。
貂蝉犹豫了一下,道:“不敢奢求。”
“啊,那我有点失望。”刘可道。
阳光从他的侧脸落下来,眼神温暖如春。
貂蝉喜欢这种浑身上下散发出温暖的感觉,像森林一样,包裹着她。
然而她的心依旧没有波澜。
“陪我出去逛一逛怎么样?”刘可道,如同猎人一样。
貂蝉没有回答,露出略微思索的表情,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刘可都有点不自信了,他现在的长相,称之为仙男都不为过,就算是仙女也不该有抵抗力!
说到条件,那更是万中无一。
没想到貂蝉小小年纪,就仿佛看破了红尘,世间百态,已经入不了她的法眼。
小池的荷花已经露出尖角。
刘可叹息一声。
貂蝉莲步来到亭子,石桌上多了一部古琴,纤长的手指抚着长琴。
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刘可一动不动,站着听完一曲后,默默鼓掌。
“姑娘心有所求,不妨说说。”
貂蝉一愣,没想到刘可竟然如此聪慧,眉眼间罕见地露出笑意。她轻声道:
“天下太平如何?”
心这么大,怪不得之前撬不动!
原来是方向错了。
“此事易尔。”刘可笑道。
貂蝉诧异,第一反应是,此人在说大话!
一想到刘可的赫赫战功,又觉得此事有那么一点可能。但是,天下太平岂是用战功来衡量的?
刘可看出了貂蝉美眸中的怀疑,接着道:
“随我回东阳看看吧!东阳已经收拢了数十万流民,在那里,你可以过不一样的生活。
我是一名县令,现在是刺史,如果不是黄巾乱了,我也不会成为一名将军。”
“司徒大人一向看重我,不要怕他不允。”刘可补充道。
这句话,刘可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谁让王允这老头还有这么一点点威望呢。





三国之最强霸主 第五十八章 徐庶的决心
最终,貂蝉还是答应了。
刘可回到临时府邸,就看到了感慨万分的徐庶。
洛阳真大啊!有钱人真多啊!
世界很美好,为什么我的钱这么少。
徐庶喝了一口闷酒。
“为何不出去走走?”刘可问道。
“去了,又回来了。洛阳繁华,却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不看也罢。”徐庶郁闷道。
听到他的解释,刘可突然有一些明白了。
这小子,脸皮不够厚!
好好的一个读书人,非要去做行侠仗义之事。苦难见得多了,心也就累了。
刘可吩咐下人,不一会儿就拉来了一大堆书。
“以后这些都是你的了。”
“主公这是何意?”徐庶不解道。
刘可也不说话,拉徐庶到演武场,道:“来,试试你的拳脚功夫!”
徐庶点点头,原来主公要试自己的斤两!
好兆头啊。
只要过了这一关,主公肯定会重用自己。
于是,徐庶卯足了劲,爆喝一声,快走几步,猛然出拳。
刘可伸出一只手掌,轻而易举接下这一拳,左右一晃,徐庶就飞了出去。
这是什么功夫?
徐庶爬了起来,不顾身上的酸痛,再次出力。
结局还是一样。
“看吧,你连我一只手都打不过,还是学问去吧!”刘可道。
徐庶有些恼怒,他唯一的一技就是武艺了,如今被说的不堪入目,怎么受得了。
然后,一连十几次被干趴下……
反观刘可,脚步一动不动,稳若泰山。
难道我真的没有习武的天分?
徐庶第一次怀疑起来。
“拿剑再来!”刘可又给徐庶配了一把剑,他自己也拿了一把,不过是单手。
徐庶笑了笑,他能感觉到,手中的剑,是万中无一的宝剑。
持剑的自己,总能和主公过上二三十招了吧?
想法是好的,结局很打脸。
刘可总是能找到徐庶的破绽,从最刁钻的角度进攻。徐庶已经很努力地进攻和躲避了,但是总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无力感。
“还要比吗?”刘可道。
徐庶一屁股坐到地上,仰天长叹道:
“不比了,明日我就拜别主公,前去游历磨练自己的剑术。”
别!千万别!
只是让你好好学文,放弃这三脚猫功夫。
其实也不能算是三脚猫,只不过徐庶的智力点高于武力点太多了。
刘可一本《孙子兵法》就砸在徐庶脸上,道:“好好学文,非要舞枪弄棒做什么?”
“为什么主公一定要我学文呢?”徐庶纳闷道。
这个嘛……还真不能明说。
“文能洗胆!我看人一向很准,你的武功已经到达了瓶颈,再怎么练也就那样了,这个时候,就要逆向思维,学文促武!”刘可忽悠道。
原本主公是在指导我的武艺!
忠诚度直接达到了90!
徐庶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是自己武艺这几年几乎没有进步,原来是学识不够啊。
“多谢主公指点,元直一定会努力读书!”
刘可吧嗒一下:我只是随便说说,你这么认真干嘛?!以后武艺退步了,可别找我麻烦。
“对了,学文没有一个好老师可不行。”
刘可一想,蔡邕不正是现成人选吗?
“跟我来。”
于是,徐庶一脸懵逼地进入了蔡府。
刘可和蔡邕寒暄了几句。
“定方,此次剿灭黄巾,延续汉家江山,你功不可没啊!”
“哪里哪里,功劳也就只够封个侯而已。”
……
蔡邕唉声叹气,如此人杰,琰儿竟然错过了。
“书院一事,叔父考虑得怎么样了?”刘可问道。
蔡邕想了一会,才想到此事头尾,原来定方是认真的。
不过,他好不容易在洛阳定居,有点舍不得啊。
洛阳才是天下的中心。
但是,在洛阳又得不到重用,而去了扬州,机会却很大。
虽然刘可事业蒸蒸日上,可是他们之间有了间隙。
历史上,董卓当政后,重用了蔡邕,后来董卓暴毙,蔡邕帮他说了几句好话,就被王允下了大狱。
蔡邕是一个很复杂的人。
这些大儒做决定,就跟拉粑粑一样,瞻前顾后。
刘可一拍板,道:“就这么定了!书院一切开销,都由我本人提供!”
蔡邕心动了,嘴上却犹豫道:
“这……”
“元直,还不快拜见你的老师!”刘可道。
徐庶一本正经地行拜师礼,蔡邕接受了。
两件事都成了!
徐庶弃武从文,蔡邕收徒。
两个人从始至终都被刘可带着节奏走,一脸懵逼。
主公让我拜他为师,很有名吗?
徐庶这般想着,没办法,现在的他对儒家没什么了解,直到后来才知道蔡邕的牛逼。
这娃一副侠士打扮,真能安心当我学生?
蔡邕更是严重怀疑,他是给刘可面子才收下这个学生的,也是直到后来,才知道徐庶的牛逼。
刘可之所以非要带走蔡邕,并不是看上儒家教育,而是历史上记载,这货的藏书非常多。
历史都惦记的东西,肯定是好东西,否则也不会流传下去。
然后他修修书之类的,坐等文人墨客来投,美滋滋。
就这样,在刘可的请求下,他们得以进入蔡邕的书库,藏书多达万余卷。
“一卷卖十金,此处藏书万卷,岂不是发达了?”徐庶惊讶道。
“目光短浅!”刘可鄙视道,“一金可观一日,洛阳读书人怎么也能凑够一万人,日进万金岂不快哉。”
“不妥,书籍折损了怎么办?”徐庶反问道。
“那就抄录一本免一日费用,再收好原本。读者带来一本孤本,可免费阅读一月。”刘可道。
“妙啊!如此一来藏书更丰!”徐庶抚掌道。
“书籍被窃,又当如何?”
刘可刚要回答,突然发现,声音的来源并不是徐庶,而是隔着书架的某位女性。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书架那边沉默了。
反而是徐庶追问道:“不算偷,算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让你多读书了,脑子一点也不开窍,那叫‘拿’。”刘可道。
徐庶被呛得说不出话来。
刘可甚至还举了例子,道:
“你从老师那里学到了知识,那也叫‘偷’么?”
书架那边又传来了声音:
“书生都这般无耻。”




三国之最强霸主 第五十九章 离开洛阳
“元直,说你呢!你个无耻之徒。”刘可道。
“我现在还称不上‘书生’二字。”徐庶道。
“大儒蔡邕的学生都算不上‘书生’,那我就更不是了。”刘可松了一口气,“好险!”
心烦意乱的蔡琰竟然有一种扔笔头的冲动,这样的学生,怎么父亲也收?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徐庶抬头看到上面的字帖,觉得不错,脱口而出道。
念完以后,他突然感受到了一股浓郁的侠士风范扑面而来。
“好诗啊!好诗!”刘可拍手叫好。
上面字迹娟秀,有书法的意蕴。
突然,一道丽影冲了出来,迅速收了字帖,临走还刮了刘可一眼。
“姑娘这是何意?”
蔡琰款款有礼道:“接下来是不是还要夸字写得漂亮?怕污了耳朵。”
“别以为你拿走了,我就夸不得!什么如风乎举,什么如雪岭孤松,什么如脱缰野马……统统拿去!”刘可道,词穷的他瞥了徐庶一眼:你也赶紧夸啊。
“我……不会啊。”徐庶支支吾吾道,书法他欣赏不来。
“姑娘他说你书法差,字写得不好!”刘可道。
“我?……”
“但是你长得漂亮,勉强打个及格分。”刘可道。
老子一定要好好学文!
我曰!
徐庶突然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激情。
出了蔡府,刘可深呼吸一口气,看了这么久书,真是难为他了。
天都快黑了,徐庶这货是不打算离开了,唉,造孽啊。
刘可慢悠悠地回到府中,此时恰好来了客人。此人身长貌伟,行步有威,一看就是牛逼哄哄的大人物。
“袁大人请!”郭嘉正招待客人,看到刘可回来,连忙转头道,“主公回来了。”
客人行礼道:
“绍见过东阳侯!”
袁绍?
刘可非常意外,整个黄巾之乱他都没有见过袁绍,只知道他好像在为何进做事。
黄巾起义时,何进为大将军,总镇京师,因及时发现并镇压了马元义的密谋,被封为慎侯。
何进领羽林军,拱卫皇宫,是十常侍都不愿意得罪的角色。
作为何进的参谋,袁绍水涨船高,在洛阳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通过层层试探,刘可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竟然是曹操那个老阴货泄露了他的老底。
曹操和袁绍是好朋友,一次喝酒,就到处吹刘定方有多厉害。而袁绍当然知道曹操也是自命清高的人,连他都赞不绝口的人,肯定有几分本事。
于是,何进不再是从战报了解到刘可,向皇帝美言了几句。
而袁绍凭着这份恩情,来统一战线来了。
“东阳侯也知张让跋扈,我等该齐心协力才是。”
刘可沉思,他已经得罪了张让,理所当然被排斥到何进一派,现在何进派人来拉拢了。
问题是,何进也不是什么好鸟,争权夺利罢了。
相较之下,还是何进比较会做人,知道礼贤下士。
“不知道大将军有何指示?”刘可直接问道,要是吃力不讨好,就拍拍屁股走人。
袁绍脸色一喜,道:“十常侍势大,大将军更胜一筹,执掌兵权。只要时机一到……”
时机是啥,灵帝驾崩嘛。
灵帝不死,就会缺钱,他一缺钱,张让永远不会失宠。
对,就是这么败家。
黄巾一灭,他反而更奢靡了。
汉灵帝搜刮的钱都用来做什么呢?就举一个例子吧,多的就不说了。
为了盛夏避暑,他盖了个裸luo游馆,让人采来绿色的苔藓并将它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环流过整个裸luo游馆。
他选择玉色肌肤、身体轻盈的歌女执篙划船,摇漾在渠水中……
然后肾就虚了。
连董卓这么骄奢淫逸的人都看不下去,入主洛阳后就把这座男人梦寐以求的馆废了。
所以说,袁绍所谓的时机,还要等好久,而刘可没有时间耗在洛阳。因此,他对何进的招揽响应积极。
以后有事找大哥,大哥有事别找我。
过几年扬州发展起来,这些人就都是弟弟了。
刘可满足了袁绍的口头承诺,反正不要钱。
“东阳侯大义!”袁绍抱拳道。
他似乎很开心啊。
刘可不知道的是,袁绍在皇甫嵩那里碰了一鼻子灰。
皇甫嵩明显是要明哲保身,两不相帮。所以后来他被张让搞得很凄惨,当然这是后话。
“哪里哪里,身为扬州刺史,不可在京师久留,张让那老贼若是进谗言,还望本初关照一二。”刘可拍拍手,立刻有人送上来十套精美的玻璃制品。
袁绍大喜,但是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
这就是刘可的高明之处了,这点礼物送给何进,保不准认为刘可在羞辱他,可是袁绍现在就只是个家族庶出!
很没地位的。
送走了袁绍,刘可觉得洛阳没什么事要做的了,于是决定收拾收拾返回东阳。
不过在郭嘉的强烈要求下,他们又耍了几天。加上之前的一日游,刘可一共在洛阳呆了五天。
在离开洛阳之前,出了一件不愉快的事,王允那个老顽固不愿意搬。
如果家里一个人都没有了,张让那些老东西一旦想要干掉王允,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居心叵测!
毕竟,汉灵帝此生最信任的就是宦官,甚至说张让就是他粑粑。
不过王允放过了貂蝉,默许了刘可的行事。
至于蔡邕,想要完全搬迁,一时半会还真不行,那些书籍不知道要装多少马车。好在有徐庶帮衬,问题不大。何况时局也不会糜烂这么快,虽然汉灵帝总是一副看了快死的样子。
刘可离开的第二天,张让就磨刀霍霍了,一把火烧向刘可的部队。
黄巾主力都打没了,怎么还养这么多人?
大将军何进嗤之以鼻,镇守这么大个扬州,一两万人够吗?
他们不知道的是,刘可很快就养了五万人,十万人,当然这是后话。
刘焉这个阴谋家,也该上奏成立州牧了。州牧权利比州刺史大多了,军政一把抓。
不管他们如何,反正刘可是回到自己的地盘了。
回到东阳的第一天,鲁肃就找上门来诉苦。




三国之最强霸主 第六十章 回到东阳
鲁肃此刻满脸沧桑,很难想象,短短两三个月,这个年轻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主公你可算是回来了。”
“子敬辛苦了!东阳能有今天,你功不可没。说吧,想要什么奖励?”刘可笑问道。
“都是分内之事,不足挂齿。”鲁肃谦逊道。
你那松了一口气的样子说实话有点可爱!
鲁肃确实是一个勤恳踏实的人,和郭嘉安全不同。
而被刘可瞥了一眼的郭嘉连忙摆手道:“子敬是独一无二的,吾等自愧不如!”
分明是怕刘可分摊一些工作给他!
然后,郭嘉趁机把陈群推了出来。而出列的陈群一脸懵逼:
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啊!
郭嘉瞪了回去:胡说,你tm现在已经是少年了!
“子敬,这是长文,以后一些琐事交给他去办。”刘可道。
陈群先向刘可行礼,然后朝着鲁肃拱手。
鲁肃点点头,倒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好孩子,浑身散发出世家子弟的帅气。才学方面肯定是没问题的,只要磨练一下,能减轻不少负担。
“主公,你一个扬州刺史,这一点人可不够用啊。”郭嘉道。
扬州刺史?说得好听罢了,现在扬州哪一个会听他的?
到时候从头到尾肃清一遍才是真理,当务之急还是发展自身!
也就是说,刘可目前并没有干涉其他郡所的意思。
“此事再议。”刘可道。
接下来,鲁肃开始简略地汇报东阳的发展。
“如今东阳已经收拢了十多万流民,总人口达到了惊人的20万。第一期的拓荒开发已经完成,庄稼长势良好,但是,我仍然担心粮食不够食用。”
这才是目前最大的压力。
东阳有吃的,有地种,有活干,于是,整个扬州的流民都往这里来。
“继续收拢流民,粮食的事我来解决。”刘可杀气腾腾地道。
他有系统的粮食生产翻倍,但是他低估了流民的人口数量。当初东阳只有两万人,所生产的粮食肯定能爆仓。现在人口增加了十倍,粮食的产能跟不上很正常。
不过,他还有整个扬州支撑啊。谁敢藏着粮食不卖,刘可大可找上门去查水表。
鲁肃见到刘可心意已决,没有再说话,心里有一些钦佩。原本这是他的压力,刘可一回来,压力就滚到他那里去了。
“东阳县城已经收拢不了这么多流民了,牛角山上的筑城计划已经完成一半,城墙已经建造完毕,但是也只能容纳五万人。”鲁肃接着道。
刘可强调道:“牛角山是重要的生产基地,绝不允许普通民众靠近,这一点,一定要区分开。”
这就是工业基地的雏形。以后出了守军、匠人以及相关人员的家属,谁都不能靠近。这个世界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保护。
但是,流民不能没有家。
“准备扩充东阳城,暂时以五十万人口的规划。”刘可道。
1...1920212223...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