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芝麻兄妹奇遇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凡一
他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61章 统一天下的晋武帝(上)
第60章统一天下的晋武帝(上)
“东汉末年是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
麻豆豆看着四处硝烟尽起,情不自禁的唱起了林俊杰的歌。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四处是逃难的难民,到处是穿着盔甲的士兵,分不清阵营的厮杀,他和芝果果一路与难民们逃难。
之前还歌舞生平,社会繁荣的曹魏没有了,天下再次陷入了乱局。
“哥哥,我们要不拿出木门离开这里吧,这天天逃难,我们快九死一生了。”
芝果果被麻豆豆用了一块粗布裹在怀里,悄悄的看着外面逃难的人群。
麻豆豆和芝果果在来的时候就向人打听了这里的局势,麻豆豆得知曹魏政权已瓦解,司马昭篡位,拥其儿子司马炎称帝,建立了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的晋朝。
“妹妹,你知道吗,现在这里是晋朝,晋朝分两晋,我们所在的时空是西晋,可是我们所在的地方为吴国。”
麻豆豆因本身从小就喜欢历史,所以对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说是记忆犹新。
“哥哥,为什么我们要滞留在西晋呢?遇到危险不是应该马上离开吗?”
芝果果对麻豆豆的决定有些不解,既然这里战乱纷飞,她和麻豆豆应该远离是非之地才对。
“妹妹,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每到一个时空,都会有相应的使命和任务。所以,我想我们在这里是要见晋武帝司马炎的。”
麻豆豆拥着芝果果笃定的说着自己的想法,他觉得他和芝果果一定能见到晋武帝。
彼一时的司马炎则因蜀汉虽亡,东吴未灭,全国还未统一。于是,他开始运筹帷幄,准备击灭东吴,结束全国的分裂局面。
为了完成灭吴大业,司马炎在战略上做了充分准备。
麻豆豆和芝果果也不知道东西南北,他们兄妹二人就跟着逃难的人同吃同住同行,他们只知道这些难民要逃离吴国,去投奔西晋的晋武帝司马炎。
“你们听说了没,这司马炎对百姓施行了好多仁政,听说晋国灾荒,他开粮仓发放粮食,开挖运河,我还听说了他在洛阳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
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跟他身旁的人在谈论着西晋的晋武帝司马炎,麻豆豆就在旁尖着耳朵仔细的偷听。
“这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都是什么啊,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跟书生同行的一名中年男子不解的问向书生。
书生把手中的包袱抱在了怀里,他不急不徐的向同行的中年男子解释着。
“这占田制是把占田制和赋税制结合在一起的一条法令,按人口年龄进行分组,即男女16岁~60岁为正丁,13岁~15岁、61岁~65岁为次丁,12岁以下为小,66岁以上为老。
占田制规定丁男一人占田70亩,丁女占田30亩。同时又规定每个丁男要缴给国家50亩税,计四斛(hu),丁女缴20亩税,次丁男缴25亩税,次丁女免税,”
————
“斛”在古代是一种容量单位,是民间对“石”的通俗叫法。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62章 统一天下的晋武帝(下)
第61章统一天下的晋武帝(下)
中年男子还未作声,在旁一直偷听的麻豆豆忍不住问向了说话的年轻书生。
“哥哥,那户调制又指的什么呢?”
年轻书生看了眼和他们一同赶路的麻豆豆,见他手上还抱着芝果心生怜惜。
因一路作伴的关系,书生与麻豆豆早已熟识,他接过麻豆豆手上的芝果果,他替麻豆豆抱着芝果果。
“你们兄妹也是不容易,小小年纪就逃难在外。这话说户调制啊,其实是征收户税的制度。这晋武帝的新政是户调不分贫富,以户为单位征收租税。”
旁边的中年男子不敢相信的反问着年轻书生,“不分贫富?你是说一视同仁,这天下哪有这般的好事。”
书生咧嘴笑了笑,也不跟中年男子反驳,他耐心的向中年男子、麻豆豆和芝果果详解着户调制。
“这户调制规定有丁男之户,一年上交绢三匹,绵三斤。有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则上交丁男的一半。另外,边郡与内地同等之户,近的纳税额的三分之二,远的纳三分之一。少数民族,近的纳布一匹,远的纳布一丈。”
一直未声的芝果果见大家听得认真,她也把自己的疑惑问了出来。
“哥哥,那品官占田荫客制又是指的什么呢?”
书生因刚才说得口沫横飞,此时觉得有些口渴便泯了泯嘴唇。
“这品官占田荫客制对贵族、官僚们占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立一个限制,其官品第一至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庇荫户的佃客,为私家人口,归主人役使,不再负担国家徭役,以制止土地无限制地兼并和隐瞒户口的情况出现。”
听到这里,一旁的中年男子还有其他同行的几人纷纷为晋武帝叫好着。
“现在你看各地都太平了,就我们东吴还处在水深火热中,真希望这晋武帝快快打过来,收复了吴国,一统天下,让我们东吴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
中年男子的愤愤不平,满眼期许晋武帝一统东吴的心情,让麻豆豆和芝果果感同身受。
对于百姓来说,他们只想吃顿饱饭,谁能让天下太平,谁就是明君,就是好皇帝。
麻豆豆和芝果果从中年男子的描述里,得知吴主孙皓的荒淫、残暴。
孙皓杀人的方法很多,极为残忍,他所施的酷刑有挖眼、剥脸皮和砍掉双脚等。
孙皓的残暴注定了东吴的灭亡,由于孙皓的残暴使手下的东吴将领对他逐渐丧失了信心,纷纷投降晋武帝。
由于晋武帝施行的仁政,让东吴百姓和将士不断前来投诚。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晋武帝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
站在城楼,麻豆豆和芝果果与眼前统一天下的晋武帝做着道别,兄妹二人的心情极为复杂。
他们在东吴蛰伏了四个多月,终是迎来了晋武帝司马炎攻下了东吴。从此,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
晋武帝司马炎自此统一了全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近百年的分裂动荡局面,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
【芝麻兄妹有话说】
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中国晋朝开国皇帝。
他统一全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又招募原吴、蜀地区人民北来,充实北方,并废屯田制,使屯田民成为州郡编户。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因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文化也兴盛,出现了“太康文学”,文人辈出。西晋的人口也快速增长,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这是整个晋朝的颠峰时期。
晋武帝司马炎在位二十多年,他曾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受时代的影响,他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用了汉代以来的分封制,严重地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巩固,再加上他晚年生活奢侈腐化,公开卖官,宫中姬妾近万人,上行下效,各级官吏不理政事,斗富成风,奢侈之风盛行,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晋武帝司马炎去世不久,西晋王朝就发生了“八王之乱”,这场战乱长达十六年,加上天灾不断,瘟疫流行,广大劳动人民又开始大批死亡或流离失所,“太康繁荣”的盛景很快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63章 推行汉制的北魏孝文帝(上)
第62章推行汉制的北魏孝文帝(上)
“一晋分东西,三国两晋南北朝。”
麻豆豆在嘴里念着年代表,他看着周围逃难的人群,这样的场景和画面跟之前他们在晋初时遇到的一模一样。
“哥哥,你在念叨什么啊,我们现在好像又进入了一个乱世的朝代。”
芝果果怕自己与麻豆豆被人群冲撞丢了,她一路把麻豆豆的手抓得紧紧的。
“妹妹,没错,在西晋之后的东晋开始,一直延续至南北朝,天下又开始四分五裂了。”
芝果果在听到南北朝的时候,不禁随口念出了芝妈妈教她念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
“妹妹,应该是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麻豆豆和芝果果跟着南来北往的人群一起排队等着进洛阳城,看着城楼前的洛阳二字,麻豆豆思绪万千。
他和芝果果一路走来,亲历过乱世,盛世,看到过百姓安宁,也看到过百姓逃难。
依旧是在洛阳,可是已是物是人非。
“排好队,陛下有令,在洛阳城内要穿汉衣说汉话,不穿胡服,不说胡语。”
守在城门口的士兵向排队进城的人群宣教着,排队的人群里有穿着胡服的人被士兵揪了出去。
很快在排到麻豆豆和芝果果的时候,因他们身上的衣服在士兵看来有些怪异,也把兄妹二人给请了出来。
“你们若是想要进城,到城门外的衣铺里去换上汉衣再来排队。”
士兵指了指离城门不远处的一个棚子,门外打着布标,上面的字写着汉衣铺。
因为的字上面书写的是小楷,麻豆豆倒还认识。
当麻豆豆和芝果果来到汉衣铺时,铺子里的掌柜看向兄妹二人。
“我这里的成衣目前没有你们的尺寸,你们若是不急着进城的话,可以过两天再来。”
麻豆豆和芝果果本就没有去处,他一听掌柜的说要两天才能有适合他们穿的汉衣,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在城外待两天。
“阿伯,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是从家乡逃难来的,听说这陛下在推行汉制,宽民待人,所以我们兄妹二人才想着能进洛阳城讨口饭吃。”
麻豆豆不想横生枝节,他只好善意的向成衣铺的掌柜说他和芝果果是逃难而来。
毕竟现在四处战乱,装成难民应该还是说得过去的。
“我这铺子白天里也就卖些汉衣,由朝廷补贴银两,陛下有令凡是归附而来的外乡人或胡族,只要愿穿汉衣者皆可在我这里免费拿一套汉衣。要不,你们过两天来。”
掌柜说的是实情,他这个汉衣铺是官办的,是孝文帝为在洛阳率先推行汉制而兴办的汉衣铺。
“阿伯,我们这没有去处,这城外也没有落脚之处,阿伯若是方便,可否容我们兄妹二人在铺中睡觉,也有个遮风挡雨之处。”
掌柜见麻豆豆和芝果果的衣着打扮确实不是中原打扮,也非胡族打扮,见两人年纪尚幼遂动了恻隐之心。
“好吧,那老朽就收留你们兄妹二人于此。不过话我可说在前面,只收容两日。”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64章 推行汉制的北魏孝文帝(下)
第63章推行汉制的北魏孝文帝(下)
因掌柜答应了收容麻豆豆和芝果果,两兄妹便在汉衣铺里留了下来。
麻豆豆和芝果果为了报答掌柜的收容,兄妹二人在铺子里帮着掌柜向前来领汉服的人分发着汉服。
掌柜在一旁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没想到麻豆豆和芝果果的汉话说得这么好。
“看你们的衣着不是中原人,你们的汉话怎么说得如此好?”
在天黑打佯的时候,掌柜好奇的把问向了麻豆豆和芝果果。
“阿伯,我们虽出生在大漠,但是我们的阿娘是汉人,阿娘从小教我们说汉话。”
麻豆豆脸不红气不喘的向掌柜杜撰着他和芝果果的身世。
芝果果还在旁边极为配合的念出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掌柜本就是洛阳人,他没去过大漠,虽平日里也接触些胡族,像鲜卑、柔然的人,但是敕勒川,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掌柜不确定的问向麻豆豆和芝果果:“你们兄妹二人是敕勒川人?”
麻豆豆和芝果果点了点头,默许了掌柜的话。
“这孝文帝从北下迁都洛阳后就颁布了诏令,他禁止鲜卑人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他还禁止说鲜卑话,一律改说汉话。为了让鲜卑人学说汉话,他还在洛阳城里有兴办了学汉话的学堂。”
掌柜把自己知道的说给了麻豆豆和芝果果听,因为他觉得他们兄妹二人汉话说得不错,所以他对兄妹二人很是崇拜。
时间过得很快,两日后,麻豆豆和芝果果的汉服做好了,兄妹二人与汉服铺的掌柜拜别后便领了进城的碟令去城门口和其他人一同排队进城。
进了洛阳城后,这城里城外仿佛是两个世界。
只见街上不论男女老少都身着汉服,相互间交流用的是带着蹩脚口音的汉话。
与他们在城外流浪时看到的情形不同,洛阳城内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
通过多方打听,麻豆豆知晓了身为鲜卑人的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了推行汉制,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让在朝为官的官员三十岁以上的在朝上必须说汉话,否则就要降职免官。他还规定,随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原籍,死后一律葬于洛阳,不得北还。他还下令将鲜卑复姓改为单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独孤氏改为刘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等。
为了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交融和礼善往来,他还规定了鲜卑人要与汉人通婚,不仅他自己纳汉族大姓女子充后宫,他还替他五个弟弟娶了汉女为妻室,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人。
此外,孝文帝还改革官制和礼乐律令,一律依照魏晋南朝,遵从汉制。他重视汉文化教育。他诏令在洛阳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及宫廷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
通过这一系列汉化改革,北魏较快地从奴隶制过渡到了封建制。由于汉化改革扩大了其统治基础,社会制度、经济、文化都得到了较快发展,社会矛盾、阶级矛盾也得到缓和,史称“孝文帝中兴”。
——————
【芝麻兄妹有话说】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祖籍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鲜卑族。南北朝1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北魏第七位皇帝,献文帝拓跋弘长子,母为李夫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改革。
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动改革。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进行政治改革,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元恂。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的全面发展,史称“太和改制”,有效缓解民族隔阂,对北方民族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
——
1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总共出现过的割据朝代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刘宋、南齐、南梁、南陈,一共九个。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65章 统一南北的隋文帝(上)
第64章统一南北的隋文帝(上)
在见闻了,北魏孝文帝时期洛阳的民族融合景象后,麻豆豆和芝果果又开启了他们新的时空之旅。
“芝麻开门变变变!”
这次木门把芝麻兄妹带到了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哥哥,这是哪里?”
当麻豆豆和芝果果再次睁眼的时候,发现他们出现在了商铺林立的大街上。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市井小贩的叫卖声,眼前是一片繁华景像。
“妹妹,木门待我们还算好的,看样子我们是越过了南北朝最混乱不堪的年代,来到了隋朝。”
因麻豆豆看着不远处的城门楼前,悬着一面旗子,上面写着魏碑的隋字。
“隋朝?是爷爷讲的隋唐演义里的隋朝吗?”
芝果果平日里不爱历史,但是她却超级喜欢听隋唐演义的故事。
“嗯,你看城楼上挂的旗子上面写着隋字,所以我们应该是来到了隋朝。”
麻豆豆牵起芝果果的手,兄妹二人悠闲自在的逛着集市。
“阿伯,不知这里是哪里?”
麻豆豆在卖糖画的摊前,问向正在做糖画的一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看了看麻豆豆和芝果果身上的衣服,微微一笑,他放下手中的活,跟麻豆豆和芝果果侃侃而谈起来。
“我们这里是大兴城,现在整个大隋就属我们这儿最繁华,这可是陛下命宇文恺大人负责设计建造的新都城,宇文恺大人可是了不起的人!”
经中年男子这么一介绍,麻豆豆才知道他和芝果果所处的地方是隋朝都城大兴城。
中年男子在说到宇文恺时,他的话语里皆是赞誉之词。
“阿伯,可以向我们讲讲这宇文恺大人建城的始末吗?”
麻豆豆本就是资深的历史爱好者,所以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他想对大兴城的建造设计者多些了解。
“我们大兴城是座新城,从建设宫城,皇城,到最后建郭城,到我们迁入的时候,前后修建时间只用了九个月,你说他厉不厉害。”
芝果果有些不敢相信,因为这是在古代,这么庞大的一座都城,前后修建时间仅用了九个月,这让她惊叹不已。
“阿伯,他是怎么办到的?这么短的时间,九个月建造一个新都城?”
面对芝果果的质疑,糖画的中年男子咧嘴笑了笑,他也不气恼,耐心的向芝果果讲解着。
“之所以能用这么短的时间,主要是因为我们宇文大人把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人力、物力的组织和管理都安排的很精细,也很严谨。他利用地形的优势,全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完全采用东西对称布局。除居民区外,开渠引水,挖掘湖泊,增大了城市的水域,同时增大了立体空间,显得更加雄伟壮观。”
糖画中年男子说的没错,当时隋朝的国都大兴城确实蔚然壮观,入目所见,满目的繁华。
大兴城亦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外国文献上称为胡姆丹。
它是汉长安城的2.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都城大7倍,较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6.2倍,居民住宅区的大幅度扩大是大兴城建筑总体设计的一大特点。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66章 统一南北的隋文帝(下)
第65章统一南北的隋文帝(下)
麻豆豆和芝果果听得是津津有味,他们没想到隋朝修建都城大兴城竟是哪此的神速。
在聊完了大兴城后,卖糖画的中年男人又向麻豆豆和芝果果讲起了隋文帝杨坚的故事来。
“要说啊,这修大兴城的兵贵神速,这还是多亏我们的陛下,是他推翻了陈后主,统一了全国。也是他的高瞻远瞩才成就了一座新都城的诞生,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能在新都城里安居乐业,他……”
正当中年男子口沫横飞的讲到精彩之处,他见前方来了一队车辇,忙起身站了起来,对着车辇恭敬的跪在了地上。
麻豆豆和芝果果见中年男子对着车辇下了跪,他们兄妹二人也依葫芦画瓢的学着中年男子的动作跪在了地上。
只见中年男子向车辇里的人唤着:“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麻豆豆和芝果果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车辇里的人是隋文帝杨坚。
待车辇走过后,中年男子才从地上爬了起来,他细心的替麻豆豆和芝果果拍了拍他们膝盖上的尘土。
“你们刚才看到的车辇就是陛下的,陛下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宫体恤民情,陛下在途中若是遇上书奏事之人,便会停下马车,亲自过问,有时他也会派人到各地暗中采听民情,了解官员吏治的得失。
如果陛下在路上遇有扶老携幼者,他还会其让路,让他的马车避开。在道路艰险处,见有挑担负重者,他还令他的左右助人。”
卖糖画的中年男子说得没错,隋文帝可谓是一代勤政、亲民、爱才、惜士的贤主。虽然在位24年,但他统一中国以后,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全国安定,使人民得以安息,社会空前繁荣,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统一天下后,不但没有杀敌国的投降战俘,而且厚待其亡国之君的仁慈皇帝。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用纸张代替竹简作为公文奏章处理朝政的皇帝。
1...91011121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