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兄妹奇遇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凡一
第54章维护丝路的汉章帝(上)
完成了在汉明帝的使命,麻豆豆和芝果果又开启了新的时空之旅。
“哥哥,这次我们是在哪里啊?”
芝果果看着一望无垠的戈壁,她有些茫然,远近都没有建筑,荒芜一片。
“妹妹,我若是猜的没错,我们现在在西域。”
麻豆豆看着四周荒芜的戈壁,在这里分不清东西南北,但是他笃定的说他们在西域。
“西域?”
芝果果想起前两次他们在大漠的情形,看着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地的戈壁,她心里竟有些打退堂鼓。
“哥哥,我们要不离开这里吧,我害怕。”
芝果果说的害怕是真害怕,毕竟这里的环境黄沙漫天,寸草不长,虽不是沙漠,但却看不到一点有水源的迹像。
“不,我们在这里等等。妹妹,你看这条道有骆驼走过的印子,也有车轮辗压的痕迹,所以这里若是我猜的不错,这里应该就是丝绸之路了。”
麻豆豆很快在一处界碑处找到了他的答案,界碑上的文字正写着这条道的名字。
“哥哥,你的意思该不是我们又在这里守株待兔吧。”
芝果果难得的用了一次成语,麻豆豆在旁扑哧一声给笑出了声。
见麻豆豆在笑话自己,芝果果在旁红了红脸。
麻豆豆看着车轮的印子,他拍了拍芝果果的肩。
“妹妹,放心吧,不出一日就会有人从这里经过了,我们只需要在这里再等等就好了。”
一日?风餐露宿?
“哥哥,可是这里连遮荫的树都没有,现在太阳这么晒,我们估计晒一天得中暑了。”
芝果果用袖子挡着脸,她真怕这样的太阳把她的小脸给晒黑。
“妹妹,再坚持一下吧。别人想看到古丝绸之路还没有这个机会,我们这可是亲眼见到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上天也许眷顾着麻豆豆和芝果果。
快傍晚的时候,远处来了十几辆马车组成的车队。
每个马车上面挂着红绸子,看起来很是喜庆。
“来人了,来人了。”麻豆豆高兴的从地上跳了起来,拉着芝果果的手雀跃着。
芝果果也看到了,马车外飘的红绸子在傍晚时分,夕阳余辉下犹为惹眼。
“哥哥,这是迎亲还是送亲的队伍?”芝果果满脸写满问号。
麻豆豆指了指为首的马车,“你看那面旗子,上面的汉字,我们等到了。”
待车队走近的时候,麻豆豆牵着芝果果拦在了路前,让为首的马车车夫为此停了下来。
“老爷,这里有两名幼童拦了马车?”车夫向马车里的唤着。
班超闻言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上前打量着麻豆豆和芝果果。
“你们这是打哪来,去哪里?”
班超在西域也算是算多了各种奇服异装,他对麻豆豆和芝果果身上的衣服有些疑惑。
麻豆豆和芝果果双双跪在了班超面前,又是磕头又是作揖,态度尤为真诚。
“伯伯好,我们是意外来到这里的,伯伯若是不嫌弃,可以带我们兄妹二人在身边。”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56章 维护丝路的汉章帝(下)
第55章维护丝路的汉章帝(下)
班超有些为难的看向麻豆豆和芝果果。
“你们也看到了,我这是去迎亲的车队,我答应了疏勒王,要娶他的女儿为妻。”
麻豆豆怕班超嫌他们兄妹二人累赘不带在身边,忙上前拉着班超的衣袖求着情。
“伯伯,你就可怜可怜我们吧,我们在这里迷了路,实在是不知道往哪里走。我们会的东西有很多,可以给你解闷子。”
看着麻豆豆和芝果果一脸天真无邪的样子,班超终是心软了。
“好吧,那你们跟我同乘一马车。看你们的衣服,既不是我大汉的衣服,也非西域的服装。你们是哪里人?”
班超亲自把麻豆豆和芝果果抱上了马车,在安顿好后,他向麻豆豆和芝果果询问着他们的身份。
“伯伯,我们兄妹从很远的地方而来,说来也许我不相信,我们是从另外一个时空来的。”
麻豆豆想着眼前的男子若他没有猜错身份,应该是在西域大名远播的班超。
“另外一个时空?你们说的话,我不太清楚,但是我想跟你们说的事实是这里不是很太平。你们也看到了,我此行是去迎亲,我要开先河,娶疏勒国女子为妻。”
在班超说出他要娶疏勒国女子后,麻豆豆心里很是激动。
班超在历史上确实是开了先河,之前都是汉王朝嫁公主给西域大国的单于,主要是以和亲为主。
“你……你是班超伯伯,在西域战功赫赫,威名震西域的班超。”
麻豆豆因太过激动,他一时情急的抓着班超的衣袖,眸里还饱含着泪花。
这让班超给看懵了,他不知道眼前的麻豆豆是怎样知道他身份的。
“你是怎么知道我是班超的?”
麻豆豆咧嘴笑了笑,“我看到了汉军旗,再加上你刚才说要娶疏勒国女子为妻,我便猜出了你的身份。”
据史记记载,班超曾经驰骋于西域31年,平定西域50余国。他曾亲历天山南北路的许多地方,东西6000多里,南北1000多里,到处都有他的足迹。
班超在西域待了31年,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封为定远侯,实现了他的愿望。
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班超招附了很多有本事的人,并且还帮助疏勒人赶走了龟兹,让他们摆脱了被龟兹人控制的命运。也正因为这样,疏勒人对他十分感激。
为了表示睦邻友好之意,疏勒国国王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班超,这在后世成了一段佳话。
班超自此长驻西域,成为汉在西域的最高决策人(官至西域都护)。班超在西域团结各族人民,有效地遏止了北匈奴的侵扰。他使汉朝的仁爱与强大同北匈奴的残暴与虚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西域诸国除龟兹外,大都臣服于汉,向汉称臣,使得汉朝同西域的关系日益紧密,经济进一步繁荣,中原汉族和西域各民族也团结得更加紧密了,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的“一体化”开始形成。
这为西域的密切交往铺平了道路,及时有效的维护了丝绸之路上西域藩国的和平和安定。
——————
【芝麻兄妹有话说】
汉章帝刘炟(dá),东汉第三位皇帝(75年~88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的孙子,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为贾贵人。
汉章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他执政期间,思想活跃,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各国重新称藩于汉。因为明、章两代,大体承继光武帝之施政方针,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
汉章帝在位期间,虽然被称为盛世,但也种下了导致东汉衰落的“种子”。
由于过分抬高儒教,致使一些官员求虚丢实,开始腐败。汉章帝后期过于放纵外戚,导致汉和帝时期外戚专权,种下日后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远因。
汉章帝的评说功过皆有,除执政能力外,他还是一名赫赫有名的书法家,其草书被称为“章草”。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57章 兴办学府的汉灵帝(上)
第56章兴办学府的汉灵帝(上)
“好消息,寒门子弟可报名鸿都门学!”
衙役们走街穿巷的敲着锣,打着鼓,向沿街的百姓吆喝着。
一时间,街头议论纷纷,不少穷苦子弟闻言,纷纷把打敲锣人给围了起来。
“你这说的可是真的,向来儒学堂只招士族子弟,我等寒门子弟哪有这等荣幸。”
一名衣着单薄的削瘦男子,上前挡在了敲锣人前面,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位郎君,这是陛下刚下的圣旨,陛下要兴办鸿都门学,专门面向平民子弟广纳贤才。郎君若是有意,现在就可到州、郡府衙报名,由三公选送。”
瘦削男子有些心动,他双手抱拳恭敬的向衙役行了个礼便离开了。
“郎君,若是你有意就快去报名吧,名额可是有限,现在鸿都门学府前可是排了不少郎君。”
衙役好心的提醒着瘦削男子,毕竟这鸿都门学的兴办,对寒门子弟的读书人来说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好,谢谢差大哥!”
瘦削男子说完便转背向鸿都门学府前排队去了,麻豆豆和芝果果则一路尾随着,好奇的跟在了后面。
“哥哥,这鸿都门学是什么地方啊?”
芝果果扯着麻豆豆的衣角,不解的问向麻豆豆。
麻豆豆一边牵着芝果果的手,一边耐心的向芝果果讲着鸿都门学的来历。
“妹妹,以前妈妈说过东汉时期汉灵帝创办的鸿都门学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
鸿都门学所招收的学生和教学内容都与太学相反。招的学生多数是士族看不起的平民子弟,学生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开设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打破了专习儒家经典的惯例。”
芝果果听得津津有味,我没想到在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门类齐全的学府。
“走,我们去看看。”
麻豆豆牵着芝果果的手,加快了步伐。
“你们年纪太小,不适合我们报名的条件。”
府衙门前负责登记的官员,向麻豆豆和芝果果委婉的拒绝着。
“我们不报名,我们去看看可以吗?”
麻豆豆与官员打着商量,他是真心想去鸿都门学看看。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倔呢。这里是门学府,不是幼学堂,你们若真的想学知识,可以去报幼学堂。还有到我们这里报读的人,都是州、郡府衙选送而来的贤才。”
正当麻豆豆和官员在吵嚷争议的时候,出来微服出巡的汉灵帝刘宏刚巧给碰上了。
汉灵帝刘宏身边的贴身宦官上前问了事由,上前把汉灵帝刘宏的意思转达给了门学府前登记报名的官员。
“传陛下口谕,凡大汉幼子皆可入内参观鸿都门学,感受其学习氛围,将来入试可择优报读。”
守在门学府门前的官员一听,忙跪在了地上,“诺,尊陛下旨意。”
麻豆豆和芝果果见此情况,也连忙跪在了地上,毕恭毕敬的向汉灵帝刘宏表达着谢意。
“谢陛下恩准,今日得其陛下真容,是我兄妹二人之福。”
汉灵帝刘宏扶起了官员,“卿平身”。
接着他又扶起了麻豆豆和芝果果,和颜悦色的向兄妹二人说道,“两位幼子跟孤同行可好?”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58章 兴办学府的汉灵帝(下)
第57章兴办学府的汉灵帝(下)
麻豆豆和芝果果一听汉灵帝刘宏要邀他们一同入内,兄妹二人高兴的向其道着谢。
“看你们兄妹二人的服饰似乎不是我中原人士?”
汉灵帝刘宏对麻豆豆和芝果果身上的服饰有了兴趣,他上下打量着麻豆豆和芝果果身上的衣服。
“回陛下的话,我们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而来,因倾慕中原文化,所以我们远道而来想学些知识。”
麻豆豆怕节外生枝,他向眼前的汉灵帝刘宏撒了个小谎。
“那你们身上的服饰是你们本朝的衣服?不知贵国可有什么音乐?擅行什么文字?”
史书上记载的汉灵帝刘宏才学多艺,爱好文学和书法,擅通音律。所以,他跟麻豆豆和芝果果的对话,三句离不开文学和艺术。
“陛下,为什么这里叫鸿都门学,这名字可是有何来历?还有鸿都门学和太学都是学府,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麻豆豆逮着机会向汉灵帝问着鸿都门学名字的来历,他一直没太明白这和当时的太学有什么区别。
汉灵帝刘宏不厌其烦的向麻豆豆和芝果果一一作着解释。
“太学是本朝儒学最高学府,太学的课程以通经致用为主,学生分经受业,经考试及格,任用为政府官吏。太学以《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教材。
鸿都门学因校址设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学生主要是平民子弟,他们由州、郡、三公荐举能经考试合格方得入学,这里以尺牍、小说、辞赋、字画为主要学习内容。”
经过汉灵帝刘宏的详细解释后,麻豆豆对太学和鸿都门学又有了新的了解。
因汉灵帝刘宏说了个新词“尺牍”,芝果果听得不太明白,她忙虚心的请教着。
“陛下,什么是尺牍?”
汉灵帝刘宏和蔼的摸了摸芝果果的头,一脸温和的向芝果果详细的解释着。
“尺牍,是指的书信名称,我们把书信刻之简牍,规格为以尺一寸,所以称尺牍,又名尺翰、尺简、尺牒等。它有一定书写格式,包括章、奏、表、驳、书等类,所以学习尺牍,既有实用性,又有文学性。”
汉灵帝刘宏对鸿都门学如数家珍般,向麻豆豆和芝果果津津乐道的讲述着。
他引以自豪的告诉麻豆豆和芝果果,他希望麻豆豆和芝果果回到他们的家乡,好好的宣扬大汉的文化。
相聚是短暂的,麻豆豆和芝果果很感激汉灵帝刘宏能亲自陪着他们逛鸿都门学。
麻豆豆忽然觉得鸿都门学,更像是芝妈妈替他和芝果果报的兴趣培训班,一个学兴趣的地方。
————————
【芝麻兄妹有话说】
汉灵帝刘宏,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的玄孙。
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行党锢及宦官政治。他又设置西园,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在位晚期,爆发了黄巾起义,而凉州等地也陷入持续动乱之中。
汉灵帝刘宏虽是个昏庸的皇帝,但他却创办了对后世有较深影响的鸿都门学。虽然设立时间不长,却出了一些著名的书法家,他们主要擅长鸟虫篆和八分书,代表人物有师宜官、梁鹄、毛弘等。他所创办的鸿都门学冲破了太学自建立以来,将经学作为唯一教育内容的藩篱。
鸿都门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
鸿都门学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鸿都门学的出现,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此外,鸿都门学的设立是东汉在选拔制度上的一次革新,更是当时社会解放思潮的一个集中体现。这种制度性的政策确立,直接地成为魏太祖时期文学繁荣的重要背景因素。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59章 唯才是举的魏武帝(上)
第58章唯才是举的魏武帝(上)
“快看,城门那边又贴求贤令了!”
只见百姓们蜂拥而至,纷纷驻足看着城门旁贴的求贤令。
芝果果因个子矮小,她踮了踮脚尖,终还是没有看见。
“哥哥,上面都写什么啊,我……我看不见。”
芝果果向麻豆豆抱怨着,她一边在原地蹦跳着,一边往前挤着。
麻豆豆拉了拉芝果果的手,“妹妹,别废功夫了,就算你看见了求贤令,你也不认识上面的文字。”
麻豆豆说的是实话,芝果果会写的字很有限,再加上求贤令的字是隶书,芝果果当然一个也不认识。
麻豆豆虽然也认不全,不过他从中猜了不少字。
“求贤令上说,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易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说到这里,麻豆豆挠了挠脑袋,他红了红脸,不好意思的向跟芝果果说着自己的不足。
“妹妹,其实上面的字我也没有认全,我只看懂了前面几句,后面太过深奥,我就不会理解了。”
麻豆豆见在他身前有一白衣男子看求贤令看得很是仔细,便虚心的向他请教着。
“阿伯,这求贤令上都说了什么?我看他们好像很是开心!”
白衣男子回头看向麻豆豆,见他身上的服装有些怪异,微皱了皱眉头。
“你们这是?”
麻豆豆看了看周围的人群,他向白衣男子招了招手,附在他的耳边轻声解释着。
“我们来自遥远的地方,看到城门这里聚了不少人,所以好奇便过来看看,哪知这上面的文字我识的不全。”
白衣男子温柔的向麻豆豆展了个笑颜,耐心的向麻豆豆详解着求贤令的内容。
“这求贤令上说,唯才是举,在才不在德,曹公欲不拘一格降人才。”
麻豆豆没想到墙上那么长的一段话,眼前的白衣男子三言两语就给他概括出来了,他对眼前的白衣男子很是感激。
“阿伯,我叫麻豆豆,这是我妹妹芝果果,很高兴认识你,不知你怎么称呼?”
麻豆豆觉得眼前的白衣男子有些投眼缘,忙向对方自我介绍着自己和芝果果,借机打听着白衣田子的身份。
“我叫荀(xun)彧(yu),先前投靠的袁大将军,这求贤令是曹公专门为不拘一格降人才而下,专为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而诏令。所以,我想去投靠曹公。”
在听到荀(xun)彧(yu)的大名时,麻豆豆有些小激动。
“阿伯,你就是荀(xun)彧(yu)?”
麻豆豆没想到眼前的白衣男子,就是《三国志·魏书十》里介绍的荀(xun)彧(yu),魏武帝的首席谋士。
“在下正是荀(xun)彧(yu),可是哪有不妥?”
荀(xun)彧(yu)觉得有些奇怪,他不过是籍籍无名的之辈,为何眼前从遥远地方而来的麻豆豆,他的眼里有对他的崇拜之情。
麻豆豆过目不忘记向荀(xun)彧(yu)背出了,《三国志》里关于荀(xun)彧(yu)的介绍。
“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芝麻兄妹奇遇记 第60章 唯才是举的魏武帝(下)
第59章唯才是举的魏武帝(下)
荀(xun)彧(yu)没想到他竟被人如此的高赞,他谦虚的看向麻豆豆和芝果果。
“我会努力成为让人敬仰的人。”
事情很是顺利,荀(xun)彧(yu)的投诚,很快得到了曹操的重用。
当夜,荀(xun)彧(yu)和麻豆豆、芝果果秉烛夜谈,麻豆豆在荀(xun)彧(yu)分析三国的形势后感慨而言。
“三国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对麻豆豆说的这一点,荀(xun)彧(yu)感同身受。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心怀宽广的胸襟才能收纳各种人才。曹公发布求贤令,不拘一格降人才,才让我等有了这机会。”
虽荀(xun)彧(yu)之前是袁绍帐下的谋士,但他见袁绍逐渐失了民心,遂转投曹操后很快成为了曹操智囊团里的首席谋士。
曹操之所以重用荀(xun)彧(yu),不仅仅是荀(xun)彧(yu)能够运筹帷幄,更深的原因是荀(xun)彧(yu)是整个颍川士族的领袖,用他一人可以拉拢整个士族,吸引颍川人才源源不断地加入。
在荀(xun)彧(yu)之后,曹操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因曹操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
他任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曹操用杨修更体现了曹操的深谋远虑。杨修代表着弘农杨氏,同时又与袁绍有亲戚关系,父亲杨修是汉室重臣。曹操用杨修,既能挟持杨彪,还能离间汉臣,也能防止杨家与袁绍里应外合,可谓一石三鸟。
曹操在用人上除了惟才外,他还知人善任,人尽其用。他慧眼如炬,能够清楚地识别人才的特点,安在合适的位置。比如,曹植擅长吟诗作对,曹操就让他追求自己的爱好。曹丕喜欢玩弄权术,曹操就给他玩政治的机会。曹彰有军事才能,曹操就让他带兵。
在曹魏时期,因曹操充分考虑人才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他的“求贤令”让人才得以报团取暖,每个人的背后往往就是一股力量。曹操的一系列用人主张以及重视人才的作风,让曹魏的人才储备远胜其他阵营,为曹魏的强大奠定了人才基础。
——————
【芝麻兄妹有话说】
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奠基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