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七零之彪悍女知青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桃花露
姜东渐还是觉得不大妥当,怎么能耽误闺女和女婿的时间呢。
姜兴磊:“还有我啊,我去总行了吧。”
姜琳:“不用去太多人……”
“怎么不用啊?给我准备饭票就行,钱我自己都能解决!”姜兴磊说得很豪气,“我跟着姐夫,就算跑个腿也比姐姐你快吧?”
程如山点点头:“兴磊现在也是大人,一起也行。”
姜兴磊顿时激动得很,“妈,你听见了吧,我姐夫说行。”
徐爱梅想了想,“那我们出钱。咱家这两年花钱不多,攒下一些钱。”
姜二哥身体好起来,家里基本都赚钱,他们也没结婚没买大件,所以攒了一些钱。主要是姜大哥涨了工资,上缴的也跟着多起来。
徐爱梅把家里 攒的三百块钱拿出来交给姜琳,“都拿着,穷家富路,路上不能委屈着。”
其实他们三个路上还真花不了多少钱,程如山现在是部队待遇,就说工作需要出差火车票免费,姜琳和姜兴磊是学生,火车票半价。最大的开销就是吃饭,但是在哪里都要吃饭,路上就是略贵一些。
姜琳就要一百块,另外两百还给徐爱梅:“家里也要用钱,我们有的。”
徐爱梅知道她说不要就是不要,也不和姜琳争执就收回去。
程如山:“既然决定了就不拖延时间。我这就去找人买火车票,明天一早出发。”
姜兴磊:“妈,快给我收拾包,我这就跟着姐夫走了。”
看他那兴奋的样子徐爱梅想捶他,还寻思小子懂事能担当,看他这样倒像是去旅游的。
她道:“你自己不会收拾的?我要做饭给你姐姐姐夫吃。”
宋丽娟、姜大哥二哥也陆续回来,见到姜琳和程如山很高兴,纷纷问大宝小宝文生怎么没来。
宋丽娟现在七个月的身孕,因为生活好起来,吃得营养丰富,肚子比上次怀孕大了好大一圈。姜琳问她是不是双胞胎,宋丽娟说不是,去医院照过b超的,孩子也不是很大,估计是吃得好,肉都长她身上,看着比以前圆了好大一圈。
徐爱梅跟儿子媳妇儿们解释一下大女儿的事儿,“电话里说不清,你们妹妹和妹夫要去看看。”
姜大哥道:“还是我去吧,如山上班也忙。”
程如山:“大哥,已经安排好了,不要争。”
程如山现在脾气越来越温和,对人非常和气,可他说不的时候,气势依然带着压迫感,姜大哥根本扛不住。
姜大哥:“那……你们多带点钱。听说那里非常冷,不但要穿厚棉袄棉裤,最好每人穿一件军大衣。棉被也要带上,万一招待所被子太薄……”
姜琳笑道:“大哥,你放心吧,人家有暖气呢。”
姜二哥:“还是要带上,以防万一。”他虽然想去,不过他知道大家不会同意的。他很有自知之明,照顾好自己,就是不给大家添麻烦。
姜兴磊激动得不行,赶紧去收拾自己的衣服,他没有军大衣,就要去找吕航借。
程如山让他不用忙活,可以把程蕴之的借他穿,大冬天程蕴之基本不出院门,很少穿那么厚的,太沉。
吃饭的时候吕航开车过来了,送来一百块钱,还给姜琳带了一些罐头麦乳精和水果让她路上吃。姜琳就要了几个苹果路上解渴,其他不要,带着怪沉的。
吕航:“程哥、琳琳,你们放心去吧,家里交给我了。”
程如山:什么时候轮到你了?
姜兴磊拍拍吕航的肩膀,“明天帮我把请假条送到学校去啊。”
“知道啦。琳琳,我也帮你请。”
姜琳:“不用,我已经请过。”她班主任刘建武特别好,她有事每次都是说一声就行,请假时间长短自定。
程如山开车带姜琳和姜兴磊回军区,先让他俩回家,他直接开车去火车站买票。他是运输处的,本身和火车站打交道就很多,也认识不少人,买火车票轻松得很。
要睡两晚上才能到市里,再转车到农场,坐着吃不消,程如山就都买卧铺。
这时候软卧不是想买就买的,需要够级别,他的级别不够,就用狄处长的名义给姜琳买一张。
狄处长给他一张工作证,如果有什么情况就让程如山便宜行事,他乐得程如山能干,自己不操心。
他买的两个车厢紧挨着,隔着一道门,所以也没什么。
等他回家将近九点,大家都在闫润芝那屋里说话呢。
姜琳已经把事情跟孩子们交代清楚,“爸爸和妈妈要去北大荒接大姨,你们在家要好好照顾爷爷嫲嫲。”
文生:“娘,你放心吧。有我呢。”大宝小宝也表态好好学习,好好照顾家里。
方澄光几个凑钱给姜琳,让她多带些,姜琳自然不要。
方澄光他们根本没多少补贴,他们大部分都给了闫润芝搭伙吃饭,其他也剩不下多少,她自然不要。
她自己就是小富婆好吧,嘿嘿,不告诉他们她有多少钱,免得吓着他们。





七零之彪悍女知青 第158节
时候不早闫润芝让他们赶紧去睡觉,爸爸妈妈明天要早起呢。
等大家都走了,方澄光又折回来,交给程如山一件东西。
程如山见是一把手枪,“用不上,我带了两把匕首。”
方澄光:“这是没收的黑枪,没记录的,你带着吧。听说那里有狼、老虎什么的,万一有危险也能应付。”
程如山有配枪,以前出车都随身带着,但是后来不用出车,他也不是站岗的,自然不会随身配把枪。而且工作用枪,只要打出子弹,就需要解释、打报告,解释起来啰嗦又麻烦。
程如山就收下,这种型号的手枪子弹都是通用的,他自己有备用子弹可以带一些。
姜琳洗漱擦着脸进屋。
方澄光就跟他们告辞,“明天我有任务,天不亮就走,就不送你们了。”
姜琳笑道:“没事的,快回去睡吧。”
她看着程如山淡定地把枪管拆下来装在一个布套里,然后把布袋装在他那个大背包的夹层口袋里。
程如山朝她笑了笑,摸摸她的头,“带着以防万一的。”
姜琳抱着他精悍的腰,“你以前去过吗?”
程如山:“去过。北大荒一点都不荒,广袤、爽朗、富饶。好吃的特别多,炖狍子肉、烤鹿肉、炖林蛙、烧野鸡、老头鱼、各种淡水鱼……”
他笑微微地垂眼看她,果然被他说得眼睛越来越亮,原本的担心都被好吃给填满。
他垂首吻她,然后把她抱上炕。
姜琳还在憧憬那些好吃的,“解决姐姐的事情,一定要好好吃几顿再回来。”再大的事,不能委屈肚子!这是小老太太人生格言。
……
第二日一大早去火车站,程如山拿军官证领着姜琳和姜兴磊提前检票上车,他们是卧铺车厢不需要拥挤。
他和姜兴磊在家里吃了鸡蛋包子面条,姜琳因为太早吃不下。
程如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热乎乎的鸡蛋,“吃点吧。”
姜琳接过去,走的时候她看到闫润芝给程如山拎上一小口袋煮鸡蛋,估计得有十几个。她拿着鸡蛋却不饿,就脱了鞋子靠在铺上休息。
这个车厢四个铺位,就她一个人,之前一个下车的,其他人还没上来。
姜兴磊也跑过来坐在对面跟他们说话。
很快,就有乘务员来给送热水,服务很周到。
等她走了,姜兴磊笑道:“这火车真好。”
姜琳:“你去坐硬座试试啊,看看好不好。”硬座热水都不一定有呢。
因为有心事,姜琳也不想和姜兴磊玩扑克,赶他回去看书,要么就和同车厢的人聊聊。这年头能坐卧铺的,都是有身份有本事的,和人家交谈一下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她歪着看了一会儿书又腻歪,就看程如山,他不怕冷已经脱了大衣,腿长腰细的,出来进去不要太养眼。
“吃个苹果。”程如山削好递给他。
姜琳拍拍身边,“来嘛,让我靠会儿。”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天她特喜欢跟他撒娇,声音都软了许多,柔柔糯糯勾着他心肝儿颤的。
程如山犹豫了一秒钟就坐上去,把她捞在怀里搂着,给她念书听。
白天有人说话过得也挺快的,晚上十点左右火车就熄灯睡觉。
软卧有单独的门,带上又黑又静不影响睡觉。
虽然火车上有暖气,但是晚上烧得不及时,或者传热不行,火车越往北走又越冷。等过了山海关那车窗外面都结着厚厚的冰,和屋里的热气一碰撞,就有微微的冷风自行吹起。
nb s 程如山睡了一觉下地去隔壁看看姜琳,她睡得很沉,似乎扛不住冷,缩成一团。
他摸了摸她的被窝,铺位凉凉的,她的脚也冰凉。他便脱了鞋子坐上去,把她的脚放在自己怀里替她暖暖。
姜琳感觉到热源,就下意识地往下蹭,往他身上靠,那样子不蹭到他怀里来就不肯罢休的。
程如山被她蹭得心里软软的,索性脱掉棉袄穿着毛衣侧身躺下。软卧的铺位比硬卧的铺位宽敞,他侧着勉强也能躺开。
他刚躺下,她便感受到热量的召唤,立刻钻进他怀里,脚放在他双腿之间暖呼呼的,脑袋拱着他胸口,小手钻进他线衣里摸来摸去找个舒服的位置。热乎乎的吸引着她贴得再紧一些,无意识地蹭蹭,最后终于发出心满意足的声音。
程如山被她蹭得心里软得一塌糊涂,某处硬得无比胀痛,简直就是甜蜜的痛苦。
他们在火车上睡了两个晚上,第三天一早就到市里下车。
下车之前,同车厢有经验的人就让姜琳和姜兴磊全副武装起来。
“闺女,好好裹着,要不,冻得你直哭!”
“冻僵了千万别揉鼻子搓耳朵,会掉!”有人逗他们。
终于下车。
在车上的时候姜兴磊半真半假地叫着说冷,好冷,怎么越来越冷,结果一下车吹着外面冷硬的罡风,冰冷的空气带着无比霸道的力量,一下子突破他重重保暖防线,瞬间冻了个透心凉!
“妈呀!”他下意识地转身就要回到火车上去。
程如山一把将他抓回来,“你去哪里?”
姜兴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睫毛、额前碎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自己的哈气给染白冻住,虽然带着棉帽子,可鼻子还是立刻就提出抗议,太特么疼了,酸疼得要抠下去的感觉。
姜琳来之前程如山特意给她准备了装备,棉裤外面还有护膝,部队发的最厚的棉乌拉,上面穿着新棉花絮的厚棉袄,外面是军大衣,脖子上戴着羊毛线套脖,头上戴着羊皮帽子,然后再裹上羊绒围脖。
货真价实一个球。
姜琳步子都迈不开了。
再看程如山,他还是穿着那些衣服,不过披上军大衣,戴上棉军帽和口罩。
她和姜兴磊裹得只露出眼睛,但是围脖里面被哈气弄得湿漉漉冰凉凉的,着实难受。
程如山:“去转车。”
他算好时间的,不需要再多等,直接赶上那趟去农场的火车。
姜琳裹得太厉害,走路都特别慢。
最后为了赶火车,程如山直接给她扛起来。
姜琳:!!!!
程如山扛着姜琳,拎着大包,姜兴磊背着被子和饭盒,都不如程如山走得快,中间还脚底打滑摔了一跤,幸亏背着棉被穿得厚,也没摔到。
热情的路人立刻就把他扶起来提醒他小心脚下。
他们还要再坐四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农场,然后换汽车或者拖拉机或者什么的去农场场部。
终于,晌午的时候,他们下了火车,从火车站到团部还有一段距离。
并没有拖拉机汽车什么的可以坐,这里太冷,除非好手,开出来很容易熄火、冻住,最后他们搭了一辆马车。
北大荒实际是一整个黑龙江农垦区,土地广袤肥沃,是全国大粮仓,养活无数人口。建国后这里开始垦荒,如今拥有110多个大型农场。
极目远眺,天蓝地阔,道路两边的土地一望无际白雪覆盖,周围散落着大片大片的白桦林。
可惜这会儿姜琳冻得只想赶紧去有暖炉的屋里呆着,浑身的血液都要被冻僵的感觉。
赶车的大爷穿着羊皮大袄、带着羊皮帽子,挥着马鞭,用很有韵律的声音吆喝着两头大青骡。
骡子的颈上系着铜铃,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格外好听。
姜琳靠在程如山的怀里,仰头望着湛蓝的天空,鹰隼在高空盘旋,啼唳惊人。
天高任鸟飞,不管有什么牵绊,都不能以绑住翅膀为代价,她希望姐姐可以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
下午一点左右,他们到了352团团部。这里类似小县城也叫农场场部,下面还有六个连队以及十几个村大队。
他们跟大爷道谢告辞,程如山随手摸了五毛钱给他。
大爷笑得见牙不见眼,笑道:“咋的,瞧不起咱是怎的,还给钱?不用不用,来我们农场就是客人,走喽!”他赶着马车驾驾地跑了。
程如山让姜琳先稍微活动一下,让血液流通流通,然后领着她走,免得摔了。
姜兴磊默默地跟上,感觉自己被抛弃了。
到了团部大院,程如山看到一个男人在院子里铲雪,就过去问问,“请问姜敏是在这里工作吧。”
“姜敏?你们是什么人?”那男人浓眉大眼,在听到姜敏的时候眼睛眯了眯。
程如山原本要说是她娘家人,捕捉到男人眼神的不善,他立刻改口:“我们是x省教育局的,她被大学录取,却没有去报到,我们奉命前来调查。”
男人脸色一变,“她、这几天不在这里,下连队蹲点去了。”
程如山:“哪个连队?打电话给她吧,让她立刻回来,否则后果自负。”
“后果?”男人浓眉皱起来,一脸怀疑,“你们到底什么人?”
程如山解开自己的大衣,掏出一张军部的证明,顺便把已经组装好插在腰上的枪和匕首也露一眼,淡淡道:“x省军区特办处,专门负责查办高考中的营私舞弊、冒名顶替、以及其他违法行为。”
证明一扫他就收起来,男人并没有看清,更何况他也识不了多少字。
至于x省军区到底有没有这个特办处,他也没有途径核查,这种情况自然是信的。
“你们……去屋里等着吧。我去打电话。”男人扔下铁锨就往一边去。
程如山给姜琳和姜兴磊打手势让他们进屋取暖,他把背包也放下,转身朝着那个男人跟上去。
男人自然觉察到他跟着自己,立刻就开始绕路,反正一定要离姜敏远点。
程如山一眼就看穿他,加快步子追上他,“你是梁排长吧。”
梁铁峰突然身子一矮,一个扫堂腿朝着程如山狠狠地扫过去。
程如山轻松躲开,一脚踹向他肩头。梁铁峰忙错手招架,却感觉对方的腿脚如钢铁般坚硬,他招架不住退了两步。
梁铁峰收势站定站定,道:“果然是部队来的,好手。”
程如山:“没想到这么巧,你就是姜敏的爱人吧。”
如果是别人,不会在听到姜敏的时候露出那样的眼神,就算认识也不至于怀疑或者躲着,而是应该问问怎么回事。
“她没有去大学报到,是你从中作梗?”
梁铁峰:“是又如何,我们扎根北大荒,不需要去那里读大学。我们这里也有大学可以读。”
程如山:“她既然报了家乡的大学,说明她内心渴望那里。”




七零之彪悍女知青 第159节
“才不是,你一个外人知道什么?我们被大学给坑了。我们报了三个志愿,想读附近的大学,是你们那个大学非要越过我们大学录取她,我们当然不去!”
程如山:“那叫优先录取权。”
团部办公室那里,姜琳和姜兴磊去办公室和那里的人员打个招呼,自我介绍一下,让人帮忙找姜敏。
那人立刻去喊。
很快姜敏跟人跑过来,她太激动一个劲地跟人确认真的是她娘家人?真的是?不是骗人的?怎么来了呢?她不是说写信回去解释吗?
等看到姜琳和姜兴磊的时候,她眼泪一下子流出来,“琳琳,小磊!”
“姐!”姜琳和姜兴磊喊着冲向她。
姐弟三人紧紧地抱在一起。
第74章 夫妻
姜敏和姜琳长得有几分相似, 只是姜琳更加精致,姜敏更加大气,眉宇间带着三分英气。
她拿手帕给妹妹和弟弟擦擦眼泪,笑道:“真没想到你们会来, 冷吧, 看你俩裹得,比那熊瞎子还厚实呢。”
她拉着姜琳和姜兴磊进屋说话。这里天冷了, 白天都零下三十度,晚上零下四十多度, 一般人刚来受不了。屋里生个大火炉子, 玻璃窗都是两层, 下面塞着厚厚的锯末子, 上面一尺高留着透光。
这里下午过了三点半就变暗,屋里基本都要开灯。
三人在炉子旁边坐下。
姜兴磊忍不住, 就问她高考的事儿。之前姜敏往家写信还说好多年不学习已经生疏得不行,就不想考,结果不但参加, 还考上没报名。
姜敏说不能离家远要照顾孩子那一套,根本不能说服人,连姜兴磊都不信, 更何况姜琳。
姜琳担心道:“姐,是不是有人不准你去?”
姜敏忙解释:“ 你们别担心, 我真的挺好的, 没人扣我的通知书, 也没人想对我干嘛。真是意外,就想报个家乡的放在第三志愿,谁也没想到它竟然会优先录取。”
“姐,你不去以后没机会了。”姜琳看着她,很认真地道。只有77和78这两年放宽年限,等来年规定不能超过25岁。
本身不爱学习不想考的,她当然不会劝,可姜敏连着考了两年,第一年估计复习不行是真的没考上。可第二年她考上了,这说明她是渴望上大学的。
说实话,老三届比起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加渴望读大学,因为他们是直接被一刀切剥夺的,根本没有任何心里准备。于是大学就在他们心里扎成一根巨大的刺,如果不拔出来,就是一生都无法越过的心里屏障。
她不想姜敏会这样。
听她的话,姜敏神色动容,刚要说什么看到梁铁峰和一个面色冷峻的青年从外面走进来。青年个子太高,看人的时候半垂着眼睛,带着一种让人下意识想后退的压迫感。
她立刻打住话头,起来给他们互相介绍。
梁铁峰面沉如水,不冷不热地和他们招呼一声,可见戒备和抗拒。
姜琳给他们介绍程如山。
姜敏赞道:“真是个俊小伙儿,姐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俊的呢。”
那边梁铁峰的脸色就有些阴沉起来。
姜敏对梁铁峰道:“老梁,妹妹们肯定没吃饭呢,你快去食堂弄点菜肉鱼,咱们煮锅子,烤鱼吃。”
梁铁峰虽然对程如山有敌意倒是听她的话,转身往外走。
程如山说帮忙,跟着梁铁峰出去。梁铁峰瞥了他一眼,“特办处啊?”
程如山:“真是特办处。”
梁铁峰:“你正职是干嘛的?”
程如山:“反正没转业。”
梁铁峰:“……”梁铁峰他们这些建设兵团严格说来就是转业兵,退下来搞农垦屯田。虽然他是排长,还拿津贴,但是跟现役的不能比。梁铁峰想打探程如山的消息,看看怎么对付他,程如山又岂能让他如愿?
梁铁峰就闷着不说话了,程如山也无所谓,反正也不是来跟他做兄弟哥俩好的。
梁铁峰去了食堂,找到关系好的司务长,拿钱和票买了面条、白菜土豆、粉条,还拎了一条狍子腿,几条大鱼。再跟厨房要个老式儿火锅子,一个铁箅子,然后和程如山一起拿回去。
“你们在家里吃饭,要按配给吧,一顿三两?”梁铁峰问程如山。
程如山自然听得出他话中的优越感,笑道:“军区向来是随便吃的。”
说一个人一顿三两,当兵的三两怎么够,从来都是大馒头、大包子管够的,说不上多好,但是不会饿着。
梁铁峰:“我们在兵团农场,人人都能吃饱,不待饿着人的。”姜敏如果回娘家,绝对不会比在这里过得好。
程如山笑了笑,就问他哪一年参军,哪一年退伍之类的,平时他们在农场干什么,摸摸梁铁峰的底,很快找到梁铁峰的话题点,聊着回办公室。
姜琳和姜敏正在说话,说说家里爸妈哥哥嫂子们的事儿。
姜敏给她冲了一杯姜枣茶,开水直接冲老姜,炒过的红枣撕破丢进去,焖两分钟就能喝,又热又解渴。她还给姜琳拿了瓜子出来磕。
姜兴磊:“好大的西瓜子。”姜敏笑道:“这是打瓜,专门吃瓜子的,瓜不好吃。”
看程如山和梁铁峰回来,姜敏立刻把炉子上坐的水壶拿下来,把箅子放上,“先给琳琳烤鱼吃,琳琳喜欢吃鱼。”
那时候家里紧张,好不容易吃一条鱼,一大家子人,真是谁都吃不好的。
姜敏给姜琳烤鱼,程如山帮梁铁峰去洗菜、片肉。冻得硬邦邦的狍子肉,稍微软化一下就能切得很薄,到时候直接在火锅里涮着吃,还能炖肉、包饺子,怎么吃怎么好吃。
姜琳是真饿了,现在见着姐姐看她没事就高兴起来,心情也放松。她一边和姜敏说话,一边烤鱼,撒点盐、辣椒粉。烤鱼没有一点腥气,反而散发着焦香,胃口都好起来。
1...8384858687...1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