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生存指南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寻香踪
如今向阳可算是醒了,怎能不令人激动。萧彧冲进向阳的房间:“向阳!”
床边有几人围着,孟思归正在为向阳扎针,向阳听见萧彧的声音,转过头来,看着萧彧,张了张嘴,没发出声来,便冲着萧彧笑,一笑,眼角便有眼泪滑落下来。
萧彧跑到床边,握住向阳的手:“你可算是醒了,你都快吓死我们了!谢天谢地,你总算醒了。”
其他人也都七嘴八舌地跟向阳说着话,但向阳始终一言不发,萧彧终于觉得不对劲了:“你怎么了,为什么不说话?”
孟思归说:“长时间不说话,可能会造成失语现象,应该等过一阵子就好了。”
萧彧放了心:“向阳你别急啊,慢慢就好了。我还记得那天约好了一起吃朝饭的,等你好了,一定要一起吃朝饭。”
向阳脑袋轻轻动了一下,算是回应了。
“向阳你好好养病,快点把自己养胖起来,你瘦得太厉害了。”萧彧看着骨瘦如柴的向阳,眼泪差点滚落下来,太好了,他活下来了,自己还有机会弥补他。
他心中对向阳始终都怀着深深的歉意,因为刺杀的主意是他提的,若是向阳真的不在了,那将会是他心中永远都翻不过去的一页。
裴凛之在房里听见动静,也慢慢走了过来,在门口看见已经出来的萧彧:“向阳醒了?”
萧彧点点头,裴凛之注意到他的眼睛红了,放柔了声音问:“怎么哭了?”
萧彧抹了一把眼睛:“高兴的。”
裴凛之将手放在他肩上:“醒了就好,总算可以放心了。”虽然萧彧说得很少,但从他每日都雷打不动去探望向阳就可以看出,向阳绝对是萧彧的心理负担。
“嗯。”萧彧此刻真有点如释重负的感觉。
向阳苏醒后康复起来还是很快的,由于并没有伤到头部,长时间昏睡导致的失语症只是暂时的,他很快便能开口说话了。
第二日便能下床活动,他下床后,便走到萧彧的书房中来看他。
萧彧正在处理奏折,察觉到门口有人影晃动,抬头一看,惊喜地说:“向阳,你怎么起来了?要进来坐吗?”
向阳站在外面看着,他没进来,因为看见裴凛之正躺在萧彧身后的贵妃榻上,便露出了一个很勉强的笑容,又转过身去,慢慢走了。
“咦,怎么就走了?”萧彧很意外向阳这么快走了。
裴凛之躺在榻上,自然也看到了这一幕,不由得微微皱起眉。可惜萧彧只有一个,他不能跟别人分享他,也不会把他让给任何人。
门外有护卫来报,说是王启求见。萧彧有些意外:“叫他进来。”今日旬休,并不需要上朝,王启来做什么?
不多时,王启便领着一个穿着短打留着髭须的人进来,王启先作揖:“参见陛下。”
萧彧说:“平身,王大人今日怎么过来了,不是旬休吗?”
王启身后那人跪地便拜:“小民王涓,见过陛下。”
王启叹气说:“今日是为了这小子而来。这是我族中子弟王涓,从小不喜读书,不务正业,偏好奇技淫巧。昨日他便没来,去城外看陛下修造的水筒车去了。”
萧彧诧异道:“王涓起来吧。看来你喜欢那些木匠活儿。”
王涓道:“小民喜欢一切精巧搭配的物件,鲁班锁、诸葛锁等都喜欢,昨日去看了陛下的筒车。发现构造极其简单,功用倒是尚可,有点儿意思。”
王启忙呵斥他:“大胆!岂能妄评圣意!”
萧彧摆摆手:“无妨,这确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构造。看来你另有高见,不妨说说。”
第112章 偏才
王涓说:“高见倒是没有。就是觉得有点儿美中不足, 水量充沛的时候,这筒车尚能靠水力带动,设若水力不够, 筒车就只能停转了。”
萧彧点头:“的确如此。你可有法解?”
王涓说:“这世上能御力者,莫过于人、畜、风、火、水、土。”
萧彧意外地挑眉:“你说的人、畜、风、水我尚能明白,这火与土如何御力?”
王涓说:“火能生热, 能使生食变成熟食, 能使硬铁化为铁水,这便是力。土虽静止不动,但植物种子埋进去, 便能长大, 动物尸体埋进去,便能腐化,这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力。”
王启忍不住呵斥:“王涓,休要在陛下面前胡扯!”
萧彧却连连点头:“说得甚是有理。我以为这些可以用一个更贴切的词来形容, 叫做能量。”
“能量?”王涓以手捏着下巴, 细细咂摸,许久后拱手, “陛下圣明。确乎都是一种能。”
萧彧知道,王涓是一个对自然物理现象极度感兴趣且乐于去思考钻研的人,要是好好引导,没准还能成为一个大家呢。
萧彧说:“你方才说到筒车的不足, 可有法能弥补?”
王涓说:“筒车需充沛水力才能推动, 但每逢秋冬时节,降雨便会减少, 河流水面下降, 筒车便无法催动。但秋冬时节往往多风, 可以在筒车上安装风叶,有风力带动,便可御使筒车继续转动。”
王启说:“荒唐!河面水位都下降了,还转动筒车作甚!况且秋冬时节已经无需灌溉了。”
王涓据理力争:“五叔,这筒车的功效分明就不止灌溉,还有舂米。秋冬是无需灌溉,但人还是要吃饭的。”
萧彧拍手鼓掌:“妙极、妙极!只是这风车小王先生可想好怎么改了?”没想到王涓还想到造风车,真是挺令人意外。
王涓说:“这还需尝试才行。”
王启听见萧彧管王涓叫先生,便知道这王涓还真对了萧彧的胃口,赶紧不说话了。
萧彧说:“那小王先生便去试验一番吧。小王先生若还有其他的发明创造,不妨也拿来让我开开眼界。”
说到这个,王涓就扼腕:“从建业走得太匆忙,我那些宝贝都没来得及带走。”
萧彧叹息:“确实可惜。小王先生都做过什么?”
王涓说:“那就可多了。最遗憾的便是没把我的冷壶带来,广州天这么热,冷壶正好能派上用场。”
萧彧好奇地问:“何谓冷壶?”
王涓迟疑了一下,还是说了:“我有个朋友,他热衷炼丹一道,他那儿有一种名曰硝石的东西,放在水中便能使水变成冰。夏日用来消暑再合适不过了。”
王启顿时慌张地说:“陛下息怒,这孩子自小丧父,缺乏管束,我又不在建业,竟不知他交了这样的狐朋狗友。”
前朝士大夫热衷食用五石散,连皇帝都服用,并因此暴毙。本朝太祖立国之后,禁止食用五石散,但一些世家大族依旧偷偷食用五石散。
萧彧则说:“无妨。凡事皆有正反两面,好好利用,便能造福于人。这硝石虽然是道士用来求仙炼丹的,但被小王先生拿来制冰消暑不也挺好吗。不过硝石制冰到底是雕虫小技,用途有限,设若能够发明出适用范围更广的有利于民生的东西,不仅可以造福于世人,并且能流芳百世。”
王涓被萧彧说得两眼亮晶晶的,他自小就偏爱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家中长辈兄弟无不说他性情古怪,不务正业,唯独皇帝陛下说他能凭借这个造福于人流芳百世,可不是遇到知己了。
他激动地说:“承蒙陛下赏识,我愿意改造好筒车,为陛下效力。”
萧彧笑眯眯道:“设若小王先生还有旁的想法,比如改进一下织布机之类的,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王涓是个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萧彧的意思:“小民愿尽力一试。”
萧彧说:“你做这些需要的支出,皆可去户部找闵大人支取。设若想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去一鸣社发布告征集同好。”
王涓听到这里,赶紧跪地便拜:“谢陛下!”
为了维持自己的爱好,花费颇多,他又没有收入来源,全凭家族荫庇和母亲的嫁妆,受尽了亲族的白眼,都在背地里骂他败家子。
母亲也时常以泪洗面,求他早日务正业,如今皇帝陛下亲自恩准他继续自己的爱好,并且还拨款支持,怎能不激动。
萧彧说:“赶紧起来,我这里不兴跪拜礼。希望早日听到小王先生的好消息。”
若王涓真有本事,将来便给他安排到工部去,倒也适得其所。
王启叔侄离开之后,萧彧琢磨着,要不要以朝廷的名义颁布一个英雄令,重金招募能人异士,没准能找到几个技术达人。
要想提高生产力,必须要进行技术革新才行。
自己知道技术革新的方向在哪儿,但对稍微复杂一点的机械就不懂了,所以还是得集思广益才行。
萧彧从前厅回来,看见裴凛之站在院中,单手挥动着长枪,他见状急忙跑去:“你怎么就耍起枪来了!当心伤口。”
裴凛之停下来:“这两天感觉伤口没那么疼了,想练练功。”
萧彧拿过他手里的长枪,递给吉海:“伤口才刚刚愈合,还没长好呢,别动作太大,当心撕裂。”
裴凛之冲他温柔地笑:“不会的,我有分寸。”
萧彧拉开他的衣襟,看着腰腹上缠着的绷带没有血迹,这才放下心来。
“我说了没事吧。”裴凛之说,“我想快点恢复起来,待新兵征上来,就该去练兵了。”
“练新兵应该是校尉们的事,你堂堂上将军,还需要亲自去吗。”
“那我也该去看看,不能老躺在家中。”虽然躺在家中能够天天守着萧彧,但看萧彧这么忙,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就觉得对不住他。
萧彧说:“你现在伤好多了,我们下午出去走走吧,杂交稻可以收了,去城外看看。”
“好。”
提到杂交稻,萧彧就无比欣慰:“晚稻再播种一季,明年春天差不多就能在崖州和广州大部分地方播种杂交稻了。就算每亩地增产三五十斤,那也相当不得了哇。等棉花也推广开来,百姓的温饱就都解决了。他们才有精力去考虑穿好吃好的事,才有更多其他的需求,商业才能发展起来。有了商业,就有了税收,国库就能充盈起来。”
裴凛之注视着他,听他规划着美好的蓝图,听到最后,他笑了起来:“然后呢?”
萧彧说:“然后啊,然后组建军队,挥师北上,一统天下。让天下百姓都吃饱穿暖,人间太平,再无战事。”
虽然到最后,所有的太平都会被打破,战祸会再起,那也不是自己会看到的。他只愿有生之年,能够得见天下太平,海清河晏,便已足够。
裴凛之笃定地说:“一定会有那一天的。那一天到来之后,你想做什么?”
“我想纵马天地间,去丈量神州的每一寸土地。”萧彧说到这里自嘲地笑笑,“不过这样的愿望比较奢侈吧,所以还是在宫中弄几亩地,种种地得了。”
裴凛之有些心疼地搂着他的肩,这个愿望也太渺小了:“不管去哪儿,我都陪着你。”
萧彧微笑着点头:“好。”
此时,有埙声传过来,断断续续的,气息不稳。萧彧听了片刻,抬脚朝向阳房间走去,果然是他在吹埙:“向阳,你感觉可好些了?”
向阳放下埙:“陛下,我已经好多了。”他的失语症已经好了,就是声音还有些怪异,不如原来的清亮。
萧彧说:“你大病初愈,还是不要吹埙了,要好好静养。埙声太悲切,不适合病人听。”
向阳垂下眼帘:“好。我就是躺久了难受,想找点事做。”
废太子生存指南 第106节
萧彧说:“下午我准备去外面转转,你要是能走,跟我们一起去吧,带你出去透透气。”
向阳眼睛一亮:“好啊。”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天气凉爽了下来,他们才出门,因为萧彧担心天气太热会让两位大病初愈的人中暑,拖到这个时间才出门。
三人坐在马车里,萧彧坐在中间,裴凛之与向阳一左一右对面而坐,两人大眼瞪小眼。
自从城破那一夜起,萧彧就没出过府,所以从出府起,他的注意力一直都在车窗外。
时近傍晚,街上依旧很热闹,临街的铺子还开着门,孩子们在街角嬉戏,大人呼唤着自家孩童回家洗澡吃饭,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萧彧脸上露出笑容,这才是他想看到的画面,他希望城破那晚的噩梦再也不要重来,他愿意永远守护这一方百姓的宁静与幸福。
一直到出了城,萧彧将注意力从车窗外转移到车内,他才发现裴凛之和向阳始终没开口说过话,便打破沉默:“你们热吗?”
裴凛之回过神来:“哦,不热。”
向阳也摇头:“不热。”
然后又陷入了沉默中,萧彧终于察觉到有些异样:“你们不想跟我出来?”
“没有,没有。”两人都矢口否认。
裴凛之赶紧找话题:“陛下的杂交稻在广州的产量能有多少?”
萧彧说:“还不知道,昨日才刚开始收割,待晾晒完毕才知道。听说还不错,不过我想之前的飓风会有一点影响,当时被淹了一天。”
向阳一直没插话。
裴凛之突然说:“向阳,你想过去军中吗?”
第113章 丰收
向阳闻言, 扭头去看萧彧,而不是看裴凛之:“是陛下的意思?”
萧彧也很意外, 因为裴凛之没跟自己提过这件事,他想让向阳去军中?但他还是顺着裴凛之的话说:“关山已经是中郎将,你想不想去军中发展?”
向阳垂下眼帘:“我不适合带兵打仗。”
萧彧说:“你们都很有才能,我觉得留在我身边做个侍卫有点太埋没你们了。”
向阳摇头:“我并不这么认为,能为陛下当侍卫,是我的荣幸。”
裴凛之说:“既这样, 那便当我没提过这事吧。”
萧彧看着裴凛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好端端的,怎么要让向阳去军中, 他不是一向都最关心自己的安危,才将向阳留在自己身边的吗。
他们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而是将话题转到了杂交稻上。虽然已近黄昏,依然有很多农夫正在田里忙着收割稻子,百姓还是用最原始的办法脱粒, 只有萧彧的杂交稻田里正用打谷机脱粒。
这打谷机是从崖州运来的, 尚未在广州推广开来, 而且就算是在崖州, 也还未普及。
在纯手工打造的年代,这样的大型机械普及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制作工艺复杂, 需要太多时间, 成本也比较高, 一般人负担不起, 尽管萧彧已经将价格压得非常低了。
萧彧过来的时候, 看见自家田里围了一大群人, 老人孩子都有,都是来观摩打谷机的。
萧彧也没透露自己的身份,只打算看看就走。
但他刚到,田曹林鸿就过来了。林鸿正在杂交稻田里督工,远远就看见有马车过来了,等马车上的人下来,他便吓了一跳,赶紧过来请安:“陛下!你过来怎么没事先通知我们?”
萧彧摆摆手:“不必嚷嚷,我就是随便过来看看。”
林鸿难掩兴奋地说:“陛下的杂交稻要大丰收啊。”
“要能丰收,那敢情好。这一片的晚稻是不是都要种杂交稻?”萧彧问。
林鸿说:“对,我让佃农们都没育苗,等着分发种子再育苗。虽然要迟上月余,但也不会影响收成。”
通常来说,晚稻育苗会先提前做准备,等早稻一收获,晚稻就能马上栽种。不过这一季由于要种杂交稻,所以就没让大家提前育苗。
原本佃农们还有点担心太迟育苗会影响晚稻收成,但等他们看到杂交稻那压成弧状的稻穗,再看看自家田里直愣愣的穗子,就打消了提前育苗的念头。
有人还特意去数过,杂交稻一个穗子要比自家稻子的穗子多出十几粒稻谷,而且杂交稻一株禾的苗数量也比自家的多上几根。这产量绝对要比自家的高出不少,谁不愿意种高产水稻?
如今杂交稻不仅产量高,连收割的法子都与众不同,这脱粒机一踩,轮子转得飞快,多大捆的稻子往里一塞,眨眼功夫就脱干净了,省时省力。
这实在是叫人眼红,要是他们也能拥有这样的宝贝,别说一家种十几亩地,就是几十亩都不成问题,那还愁填不饱肚子吗?
林鸿指着打谷机说:“陛下从崖州带来的打谷机真是太神奇了,我都忍不住下去体验了一把,那感觉实在是太一般了,又快又好,有了它,这收割速度就快多了。就是不知道崖州还有没有打谷机,我们也想买几台。”
萧彧看着林鸿脚上的泥,没想到这田曹还挺务实的,便说:“崖州正在推广。我打算从广州征一批铁匠过去学习制作打谷机,学好后回广州来造打谷机,再向广州与交州全境推广。”
林鸿说:“陛下圣明。没想到崖州居然还有这样的能工巧匠,能制作出如此精巧的器械。”
一旁的裴凛之说:“其实都是陛下的功劳,这打谷机就是他想出来的。”
林鸿顿时惊着了,赶紧作揖:“陛下圣明!”
萧彧说:“以后你就调至工部来吧,这农事器械都归你管,找铁匠的事也都由你负责。”
林鸿连忙行礼:“臣领旨!”
林鸿是田曹,本来就是负责农事的,是属于工部管辖的范畴,让他来领头组建工部正合适,回头王涓也就有了组织了。
天黑之前,萧彧才折返回城。他的心情非常好,因为预见到了即将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还是自己带来的,那种成就感就别提了。
不过他的好心情并没有持续到回家,刚进城没多久,马车就被堵在路上了,前面似乎发生了什么事,将路给堵住了,还不断有人朝这边赶。
裴凛之皱眉,说:“吉海,你去问问,发生什么事了。”
“是,师父。”吉海走上前,拨开人群往里走去。
过了好一会儿,吉海才从人群中挤出来,他说:“陛下,师父,是有人死了。一个女人从得意楼跳楼自尽,还带了两个小女儿,都摔死了。”得意楼是青楼。
萧彧无比惊讶:“为何会自杀?”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自杀,真是太惨了。
裴凛之问:“打听清楚是什么原因了吗?”
吉海说:“好像跟陈家有关。”
“是陈家的人?”萧彧皱眉。
陈家自从擅自开城门被识破之后,陈家所有的人都被监视了起来,不过罪魁祸首陈家家主和嫡系已经不知所踪,并没有露面,回来的都是旁支。
萧彧下令抄了陈家的家,所有的家产都抄没充公,旁支也受到牵连。但萧彧并没有下令杀陈家旁支,他并不推崇株连九族之罚。
吉海摇头:“那死去的女人并非是陈家的人,但是两个女孩是陈家的女儿。”
萧彧听得糊涂了:“不是母女吗?”
吉海说:“是母女。那女子并不是陈家的妻妾,而是典妻。”
“何为典妻?”萧彧还是头一次听说。
赖峰转过头来解释:“就是租借别人的妻子,这陈家夫人约摸是生不出儿子,又不想让丈夫纳妾,便租了别人的妻子来家中生子。”
萧彧听到这里,震惊无比,还能这样操作!居然还有人愿意租借自己的老婆!“等生出儿子,这被典的妻才能回去?要是没生出来呢?”
赖峰说:“会设一定年限,如果没生出儿子,还是会解除典妻关系。”
“那要是生的女儿呢?”裴凛之问。
“生出女儿,看家主的意思了,他若是不愿意养,就由典妻带回去。”赖峰说。
萧彧沉默了,连妻子都会租赁出去的男人,会愿意帮别人养女儿?
吉海说:“陈家被抄了家,这典妻连同生出的女儿都不要了,送回原夫家。但夫家也不愿意替陈家养女儿,便将妻子和孩子一并卖到了得意楼。这女人就带着孩子跳楼自杀了。”
萧彧听到这里,气得咬牙切齿,这吃人的社会,把人当商品的社会,他说:“陈家人丧尽天良!令孙非速速彻查此事,将与死者典妻一案相关的人都缉拿归案!”
裴凛之对吉海说:“吉海,去找孙大人,就说陛下得知此事,大为震怒,让他好好彻查此案。”
“是。”吉海说着转身朝府衙跑去。
好不容易人群才逐渐散去,他们的马车也终于重新走了起来。
萧彧咬着牙说:“我看广州也要跟跟崖州一样,要取缔青楼妓馆了,必须严禁典妻事件再发生。”
裴凛之说:“广州的青楼女子要比崖州多得多,陛下在广州没有作坊,容纳不了这么多人。你让这些女子独立出来,她们能以什么为生呢?”
萧彧揉揉额头,这一直都是他顾虑的,所以才迟迟没有提取缔的事,但今日这惨剧就发生自己眼前,他不能再坐视不理了,沉默就是行凶者的帮凶。
向阳开口说:“陛下依旧可以将这些女子整编起来,可以演奏乐器、唱歌、跳舞,甚至也可以去说书。”
萧彧摆手:“可并非人人都有这方面的才能。到时候还是在广州设个织坊,专门纺纱织布。正好今年的棉花也快出来了。”
晚上,萧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裴凛之说:“小彧还在为白天的事生气?”
萧彧叹气:“我以为有了问题,解决掉就好了,结果马上又会出现新的问题,简直没完没了。感觉这皇帝真不好当。”
裴凛之摸摸他的头:“辛苦了。慢慢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萧彧想起一个事:“对了,你今日怎么突然想起来让向阳去军中?也不提前跟我商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