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析
直到四福晋被他盯得赤红着脸,尴尬地低下头,才收回目光。
他冷声冷气道,“往后别叫爷再听见你编排娘娘,若在府中呆的无聊,不若去寻太子妃。连皇阿玛都说太妃端庄持重,是命妇的表率,你多去学着些,总没坏处。”
他说罢抬腿上马,不顾四福晋的脸色,兀自骑马而去。
一路疾行至宫门口,狠狠散了散心头的郁气,才缓了下来。
其实胤禛何尝不懂,四福晋根本没说错,本意也确实为他好。
可“德妃”两个字,不知什么时候成为他心中不可触碰的存在。
不能想、更不能对比。
否则思之便殇、便痛。
他下马,一路疾步入内,连随身太监也不等了,匆匆行至乾清宫。
乾清宫宫门大开,外间的太监、宫女们步履匆匆,忙而不乱。
梁九功见胤禛过来,忙忙迎上来,领着人往偏室走。
这会儿太阳初升,把宫墙彻底照亮。
胤禛抬步顺着玉阶往上,周身都沐浴在阳光底下,心中阴霾也好似被驱散不少。
他侧身看梁九功,正要问其余阿哥们可都来了,现在何处。
侧目便见太子妃逆着光,站在了阳光里。
璀璨的阳光做配,给她周遭都镶上一层金边,小腹微凸,满面柔和的模样,圣洁美好。
见他看来,她灿然一笑,指了指小宫女手里的食盒。
“四弟也来了?倒是正好,怕你们饿肚子,提前送了这么些过来,还怕拿多了,现下倒是要担忧够不够。”
胤禛含糊应了几句,心念一动。
他有些明白为什么自己向来恪守礼仪,却总对太子妃另眼相看了。
太子妃总是鲜活灵动,沐浴阳光,笑起来的时候,可与太阳争辉。
他对太子妃的感情,就好像活在泥沼里的人,拼命想汲取阳光一般。
不见得有多爱慕,只是很向往,想要更靠近太阳一些。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70节
第47章 胤褆:都是女人,谁比谁高贵……
宁容把食盒递给梁九功, 便不管了。
偏室里呆的全是大伯子、小叔子,她一个女眷,实在不适宜掺和进去。
太子一夜未归, 乾清宫又无丝毫消息传来, 她想着太子大约顾不上用膳。
恰巧清晨无事, 便领着宫女缓缓而来。
不想宫外的皇子们都已入了宫,如今看来, 想是见不到太子了。
她有些失落, 面上不显,眉眼却显见地耷拉下来。
掉过头要走, 却一下被人喊住了。
“怎的了,像个垂头丧气的小狗似的。”
太子淡笑着,一把扣住她的手腕, 往一边带。
宁容见四下里无人,宫人们进进出出且顾不到这里, 心弦微松。
胤礽有一搭没一搭地捏着她的手心。
“孤听闻你来了,正要叮嘱你几句, 你怎的一见孤便要走?”
“才不是!”她凑近了些, 把另一手也递给太子握住。“是没见着殿下才要走。”
说完这一句,到底顾忌还在乾清宫门口, 只问康熙的状况。
“陛下可好些了?是否退热?”
宫中的顶头大boss病了,人人都提不起劲儿。
一双眼睛, 一只盯着乾清宫, 另一只却是盯着毓庆宫。
不过大家伙儿倒是都有默契, 晓得瞒住太后。
否则,太后陪着一块儿熬着,他们还要分出心神在太后身上, 估计会更加焦头烂额。
说起这个,胤礽便摇头。
他待皇阿玛的感情复杂极了,既有身为儿子的孝顺,又有上辈子幽禁而死的怨憎。
如今转了个圈,又重来一遍,却也不忍心康熙被个小小的风寒打败。
不管康熙待他如何,到底是英武不凡的帝王,怎么能被个小石子绊一跤?
宁容倒是有法子,可阿哥们把乾清宫围住了。
便是她,此刻也无法当着众人的面,将玉露用在康熙身上。
胤礽以为她也跟着愁眉不展,便伸手点她的眉心。
“你且回去吧,往后不用送膳食过来了。有梁九功在呢,他会看着安排。”
他纯属不想小妻子劳累,宁容听在耳里,却想起来一事。
她眼神微微发亮,“殿下,妾身送来的早膳你用了没有?其中有一道山药粥,是妾身叫樱桃特意熬的,里面放了些药材,强身益体。您尝过,若是觉得不错,陛下应当也可用些。”
胤礽想说,从昨夜开始皇阿玛已经不进米粥了。
黄太医愁得胡子都掉了一把,就算樱桃做的山药粥,味道再好,皇阿玛也不一定会用。
可一抬眼,看着小女人期盼的目光,他不自觉点了头。
她也不过是想替他分忧,便是试一试又何妨?
不过得先叫黄太医验过,确认山药粥和皇阿玛用的药不相冲才行。
“孤知道了,你且放心,有孤在这里。待皇阿玛好些了,孤一腾出了空,便去瞧你。”
所以,就算再想孤,也别动不动就跑来啦!
太子后半句话没说,宁容却在他脸上看出端倪。
她拿粉拳轻捶他一下,终是听话地领着宫女们离开了。
*
胤礽甫一进内室,就听见胤褆在挑刺。
“啧啧啧,太子殿下,不是我说你,如今皇阿玛正在发热,你便是同太子妃感情再好,也不用在这紧要关头,腻腻歪歪吧?”
他嘴上不饶人,心里却有点泛酸。
大福晋可没有如此时时惦记他。
太子淡然一笑,声音微冷。
“大哥过虑了,太子妃只是放心不下皇阿玛,特意送了山药粥来给皇阿玛而已。”
“嗤”胤褆转头嗤笑,并不信他的鬼话。
“黄太医都说皇阿玛许久没用膳,就怕他身体扛不住。太子妃要是有能耐,随随便便一碗山药粥,便能让皇阿玛吃下去,还退了热,爷就对她躬身行礼道谢!”
“要是做不到?”胤褆没所谓地拍拍自己的袖子,“太子殿下亲口承认自己儿女情长,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胤褆打算的很好,只要胤礽开口承认了,他就找了人,满京城地替太子宣扬宣言。
再找几个爱写酸诗的秀才,赞扬太子的一片情深。
往后大家再想起太子,首先跳入脑海中的,便是太子耽于儿女情事。
便是皇阿玛真要传皇位给太子,也须得多考虑几分。
霎时间,胤礽幽深的眸子冷了下来,看胤褆跟看个智障似的。
他的那点小心思,瞒了过旁人,却瞒不过他。
胤褆尤自得意,也不怕他看穿,反倒对着他露出一口白牙。
其余阿哥们本就在偏室候着,太子和胤褆在内室的对话,他们一字不落听在耳里。
想也知道,老大老毛病又犯了,老爷子病了,还不忘跟太子争高低。
黄太医可是积年的老太医,伺候皇阿玛都多少年了。
他都束手无策,太子妃难道就能有法子。
别说山药粥,就是天山雪莲粥、人参粥,皇阿玛都未必用得进。
脑海里还有刚刚那个笑得如暖阳般的女人,胤禛有心打圆场,他几步跨出偏室。
“大哥、二哥,当务之急是给老爷子退热,咱们都是当儿子的,没必要在这个时候争个高底。”
“是啊,大哥,你又何必为难太子妃?”
老三也跟着劝,他一向是太子的拥趸。
太子之位稳如泰山,底下的弟弟们其实没多大心思。
有一心想替皇阿玛分忧的,有安安心心跟随太子的,也有想给宫中额娘争口气的。
只有胤褆,从开始便对胤礽敌意浓厚。
原本胤褆身为老大,本该是兄弟们中,一呼百应的存在。
可惜老天爷叫他做长子,却还搞了个嫡子出来,还一来就是太子。
从出生的那一刻,太子就死死压在他头上,让他处处矮一头,还特么翻不了身。
他还不够冤么他,来个太子妃还要他让?
都是女人,谁比谁高贵?!
呸,说错了,他和太子妃比个什么劲儿?
应该说,他和太子都是男人,又都是皇阿玛的儿子,谁比谁高贵?
“老三、老四,你们可误会哥哥我了。”胤褆灌了口凉茶,才觉得气顺了些。
“太子妃送来了,不就是她的心意么?爷就是看她可怜,不想浪费人家的心血......”
胤礽暗自磨了磨牙。
老大和他这回梁子结大了,他的女人,还用不着他可怜!
“行,大哥想试便试试吧,左不过就是一碗粥。”
心里却想着,哪怕这粥不见效也无事,他自有办法圆回来。
只有胤褆那个没脑子的,才会一根筋杠到底。
太子都点了头,胤禛便是再想说什么,都不能够了。
只能眼睁睁看着黄太医来,拿了勺去验那山药粥。
放山药粥的食盒,是红木做的,有两层,外间那层蓄了水,可保温。
黄太医一打开,见里面不止有山药粥,还有形状好看,打开便能闻见香气的各色糕点。
太医连带皇子们还都没用过早膳,一来就直面食物冲击。
便是梗着脖子的大阿哥,也忍不住悄悄抽抽鼻子。
饿是饿了,但老子的骨子里就没“服输”二字。
先挫了胤礽的风头,才更有食欲干他三四碗饭不是?
宁容说的山药粥,自然不仅仅只有山药而已。
本就是用碧梗米熬的,还放了红枣、枸杞、山药......慢火炖上一二个时辰,黄太医拿勺子轻轻一碰,遇勺便化开。
莹白透润,软糯非常。
讲句良心话,真的很适合给病患食用。
更别说只舀出一勺,便把米粥的清香带了出来了。
看来这个做膳食的小丫头,确实很有几把刷子。
黄太医心里暗赞一句,却还是一丝不苟地,把该做的检查做完。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71节
胤禛一眼瞥过去,心想最好山药粥和皇阿玛用的药相冲,这样正好有理由不喝。
哪晓得片刻后,黄太医竟说恰巧对症,还叫太子亲自试试看。
其余皇子们两不沾,站在原地面面相觑。
见胤褆拍着巴掌使劲鼓动太子,到底抬脚跟了过去。
和太子要好的,自然为他捏把汗。
心说太子和太子妃说话,怎么也不避着人,偏叫胤褆逮了个正着,还是在皇阿玛生病的当口。
也有看不惯太子的,未免没有看热闹的意思。
于是一伙人转移了阵地,一窝蜂全进了康熙的寝殿。
好在帝王寝殿本就极大,他们又只远远站着,并没围拢在龙塌前,便是再来十七八个人,也装得下。
胤礽并不紧张,他是太子,还不至于因为和太子妃亲近,便如何。
说句难听的,老大的屁股刚撅起来,他就知道他要拉什么屎。
老大想处处与他为难,却不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底气,他以为他重生的这几年,全都是在吃白饭吗?
太子入了殿,便在康熙床榻边坐下,手里稳稳当当端着盛满山药粥的瓷碗。
他一个眼色过去,不用梁九功,老三已经上前把老爷子半扶起来。
刚一触碰,胤祉便被康熙身上的热度惊着了。
知道老爷子在发热,却不知道温度竟这样高,还烧了一天一夜?
他心里略有些不安,抬头看向太子。
太子却并不看他,垂眸舀了一勺粥,如先前喂药、喂水一般,轻轻吹过,才递到康熙嘴边。
他嗓音柔和,“皇阿玛,儿子喂你吃粥。”
一瞬间,整个寝殿里,所有皇子的目光俱都落在那只瓷勺上。
第48章 他可真机智,简直牛逼死了!……
康熙的眼睛还紧紧闭着, 脸上红晕未褪,被老三半抱起来时,指尖狠狠动了两下。
他脑中昏沉, 腹中空空, 本就不舒坦, 被老三一折腾,更难受了。
若不是此刻他身子虚弱, 恨不得爬起来把折腾他的家伙, 好好摁住,打一顿板子。
正难受呢, 空气中突然传来,一阵诱人的食物香气。
不像以往的那些,闻过便觉难受, 这次的竟格外吸引人。
脑子还未反应过来,已经张开了嘴。
胤礽的勺子递过来时, 众人都以为康熙会如先前一般,挪开脸, 丝毫不配合。
胤褆眼睛紧盯着胤礽的动作, 连眨也不敢眨。
他甚至暗戳戳想,最好老爷子一鼓作气, 把太子手里的碗打翻,好生在太子脸上甩一巴掌。
然而期望越大, 失望就越大。
老爷子大概饿狠了, 分不清好赖, 还真张开了嘴。
胤褆脸色一冷,肉眼可见的阴沉。
可兄弟们都在这儿瞧着呢,老爷子又病着, 他就是有气也无处发泄。
只得眼巴巴看着,恨不得在老爷子脸上盯出一朵花来。
心说张嘴吃了不算本事,吃一口也不算本事,有种把这一整碗都吃光。
胤礽不愧是天生来克胤褆的,把他的小心思猜的准准的。
他手上喂粥的动作根本不带停。
于是......一勺下去了......两勺下去了.......一整碗都下去了。
胤褆原本只瞪圆了眼睛,这会儿连嘴巴也张成了o字型。
合着老爷子偏心一如既往,连这事就要给他心爱的儿子打配合?
康熙吃了山药粥,气色肉眼可见的变好了不少,就连身子都没那么烫了。
黄太医赶忙上前,给康熙把脉。
他捋着胡须左边探探、右边探探,良久才不可置信道,“陛下好似没那么热了,连气息也平稳了不少。”
说到这个,黄太医自己也忍不住狐疑。
他研究多年医术都束手无策,竟然叫一碗山药粥回转了局面,到如今他都有些好奇,那山药粥里是否还有别的药材了。
也说不好熬药的小丫头是碰巧了,还是真有几分行医的天赋。
胤礽心神微松,面上却不动声色,他把碗递给梁九功,淡然一笑,“总算没辜负了太子妃一番孝心。”
“太子妃果真是个有福气的,眼见咱们急的团团转,她一来就有转机。”
梁九功手里拿着瓷碗,悄悄抹眼泪。
昨儿个陛下瞧着多凶险呐,太子妃一来一走,连面都没见,事情便有了转机。
可不就是有福气?
他心里打定主意,等康熙醒来,要好好在陛下跟前,夸夸太子妃这个孝顺儿媳妇。
太子推拒几声,说应该的,见梁九功夸的真心实意,心里也跟着高兴。
眼见康熙好不容易舒坦了些,又沉沉睡过去,当儿子的自然不能打搅他休息。
十来个儿子,静悄悄出了寝殿,重新回到偏室。
胤褆大马金刀地往椅子上一坐,半晌都没开口。
他还在深度的自我怀疑中,想说太子妃就是凑巧了,却又找不到理由站住脚。
看太子眼神清淡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嘴里嘀嘀咕咕。
“瞎猫碰上死耗子。”
胤礽板着脸,眉目森寒,彻底没了耐心。
“大哥,孤今日还叫你一声大哥,是敬你年长,但你若再无故折腾,别怪孤不留情面。”
“皇阿玛生病了,你的目光没有丝毫停留在皇阿玛身上,反倒一心同孤争长短,若你不怕丢了面子,孤便把你今日做的好事,抖露个干净!好叫大臣们都晓得,大皇子是个何样人!”
太子平时待人温和,就算胤褆经常在他跟前蹦跶,也不见太子冷着脸,呵斥过他半句。
如今骤然摆起脸色,众人才想起,不管太子平时看着多平易近人,太子就是太子。
身上气势威严,比之皇阿玛丝毫不逊色。
胤褆本就心虚,当着弟弟的面被人揭了老底,脸色涨成了猪肝色,许久讷讷无言。
稍一错眼,看兄弟们一个个眼带不赞同,饶是直爽如他,也晓得自己走了一步臭棋。
胤礽说完并不看他,正准备迈步而出。
胤褆也不知自己要做什么,竟上前拦了太子去路。
眼见太子眼底的冷意更浓,几乎要化成实质,本想服软的话,到嘴边滚了滚,又咽下。
胤礽满面寒霜,眉头紧皱,这回是动真怒了。
“孤没工夫再跟你玩这些小孩把戏,休要叫孤拿九龙玉佩来压你!”
胤褆被他的气势所慑,稍稍退后一步。
他狠狠挠了挠头,觉得自己真的蠢透了。
心里虽不忿胤礽说话难听,但也知道一旦闹出来,皇阿玛头一个饶不了他。
好在胤礽还不是坏到底,没真要他堂堂皇子,去跟个女流之辈躬身道谢。
胤礽临走点了老三、老四帮着一起处理政务。
其余几个小的,留一人轮流守着老爷子,剩下的,该上书房上书房,该办差办差。
太子一脚跨出门外,一脚还在门里,回头见胤褆还傻傻站着,忽然想起一事。
“稍后别忘了给太子妃躬身道谢。”
见他又要废话,干脆一句话把他堵死,“大丈夫言出必行!”
*
到了午后,太监去御书房汇报,说陛下人已经醒了,热度也退了下去。
太子一夜未睡,早上又和胤褆折腾了半天,随后便马不停蹄地同老三、老四一起处理政务。
乍然听见消息,心神一松,身子微微晃了晃。
胤禛一把扶住他,冷淡的脸上难得带了两分关切。
“二哥,可要先休息片刻?”
“不必了。”胤礽放下奏折,灌了一口浓茶,“紧急要务处理地差不多了,我们一块儿去看看皇阿玛吧。”
胤祉、胤禛听了,自然无有不应。
乾清宫,皇帝寝殿。
康熙午时才醒来,这会儿已经用过了午膳。
半坐在床榻上,手里捧着一本书看,竟是难得的惬意。
听闻三个儿子求见,便笑吟吟地召了人进来。
太子一夜未睡,连轴转似的处理政务,心神紧绷,面色有些苍白。
老三、老四两个虽半路加入,但处理政务须得提起十二分精神,脸色不差,却也好不到哪儿去。
反倒是老爷子,病了一场,才初愈,竟有种红光满面之感。




清穿太子妃的咸鱼日常 第72节
康熙许久没睡过这么久、这么踏实的一觉。
梦中虽然无知无觉,但醒来以后,梁九功已经把该报告的事情,一字不落地禀告给了康熙。
他对太子的临危不乱,一片孝心很是满意。
“保成,这两日辛苦你了,你做得很好。”
胤礽谦虚摆手,只说做了为人子、为人臣的本分。
康熙听了暗暗点头。
到底是一手养大的儿子,情分就是不同于别人。
看见他生病了,不仅衣不解带地守着,还把底下的兄弟们理地顺顺当当,身上确实有明君风范。
“胤祉、胤禛也是好样的,朕很欣慰,你们兄弟能守望相助。”
康熙说着简直要为自己的先见之明,竖起大拇指。
他以前可尝够了无人帮衬的苦,轮到胤礽这一辈,不仅儿子生的多,还个顶个的精英教育。
瞧瞧,遇上事了,可不就有人帮衬了?
胤祉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自得。
他还是头一次得了皇阿玛的夸赞,看来跟着太子有肉吃,他确实选对了路。
胤禛面色不动,其实心里不是没有触动。
作为排名靠中间的儿子,又没有母妃帮衬,他常常是被忽略的那个。
老爷子冷不丁的夸赞他,叫他觉得自己的努力,也是被别人看着眼底的。
康熙说了一会儿话,梁九功便送来茶水、糕点等。
精致地摆在托盘里,看着就有食欲。
刚当皇帝那会儿,康熙一边努力学习,一边想着早日亲政,每一日都过得很刻苦。
后来为了擒鳌拜,平三藩,每日神经都紧绷着,更没片刻休息的时候。
这回病倒了,他反倒觉出了当皇帝的好处。
朝中事情确实不少,可他儿子们一个个都大了,没必要全压在他一个人的肩头。
偶尔休息几日,叫儿子们担担事情,也不错嘛。
他喝着清茶,眼神在底下的儿子们身上溜一圈,颇有种看好戏的意思。
都以为当皇帝舒坦,叫你处理两天政务就都知道了。
皇帝可不是这么好当的。
看着看着,他就觉得不对了,“胤褆呢?朕病了,他就没来瞧过朕?”
底下那几个小的,有个算一个都见过了。
儿子们全都拉出来溜了一圈,唯一没见面的,就胤褆一个。
胤褆是长子,康熙对他的关注和关爱不算少。
一想到他病了,大儿子竟然没来,就有点不是滋味。
1...2627282930...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