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旧金山往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陶良辰
城市破旧不可怕,工资低属于优势,作为商人,比起旧金山我无疑喜欢这里,遍地发财机遇。高老哥你要抽空多想想,将思维发散开来,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既然准备跟我一起发财,你首先要考虑清楚这点,发达国家适合生活,这边适合赚大钱。”
难得语气认真跟高博学交谈,高博学也确实一字一句听进去了。
他前些年凭实力考进大学,脑袋聪明,和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相比,最难得的是学会了如何思考。
更早些时候,钢铁工人的儿子只学炼钢就行,农民只学种地就行,各行各业分出工种,宛如世袭制,在这样环境下有颗善于思考的头脑,显得尤为重要。
说起来有意思,第一批个体户大多是些性格活络,又没有好工作、好门路的那群旁人眼里的失败者,直到现在依然被人瞧不起,许多后来的富豪们,俨然属于其中之一。
陈林芝之所以专门跟高博学提到这些,正是希望他能多琢磨一下,以便往后展开合作,免得事事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一字一句提点他该做些什么、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至于高博学开窍后会不会选择单飞,陈林芝没必要多虑,反正机会数不胜数,不存在竞争关系。
“陈总这样的人物,都说我们的经商环境不错,那自然是看出了我以前没关注到的地方。照你这么说,人们干嘛一门心思往外面跑,留在这里做生意岂不是最好。”
高博学隐隐约约间抓住些思绪,没空静下心来细想,认为有点道理,却觉得陈林芝似乎理想化了点。
从当前的大环境来看,还没有全面放开民营经济的苗头,他不认为上面会不管无数工人的死活,狠下心砸掉铁饭碗。
眼下的鹏城等地,民营和国营企业之间摩擦不断,矛盾激烈,何况人们口袋里钱少,消费力度有限。
所以高博学依然被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觉得还是在国外做生意更有前途。
陈林芝笑道:“你才多少岁,要有信心、有朝气一些,敢闯敢想。连我这个外国人都看好你们的市场,广交会上的外国参展商们也是,耐着性子提前经营布局,未来一片光明嘛。”
下午无事可做。
高博学听完笑了笑,没怎么放在心上。
不同于陈林芝的野心,他就想抱大腿挣点钱,让别人称呼自己一句高总。
免得跟自家老子那样,每个月领着工资,吃喝不愁,但又发不了大财。
......





旧金山往事 第103章 丘年
下午忙着考察各个商场,顺便去友谊商场逛了圈。
古董摆在柜台里明码标价,都是些普通货色,最老的一件盘子产自嘉庆年间,还是个民窑,价格比较高,要四千多块人民币。
陈林芝相信它们在摆进柜台前,早已经过行家们的斟酌考量,定出个高于市场行情的价钱。
东西大概率不会有假,但不符合他的投资收藏需求。
因此看完没出手,走马观花,买些特产,和高博学一起直接离开。
为了打发时间,临近傍晚去看部电影。
影片名叫《雷雨》,陈林芝喜欢快节奏爆米花大片,家长里短真不符合他的兴趣。
影片刚开始十多分钟陈林芝已经睡着,直到散场才被高博学叫醒。
算算时间,发现姓丘的那位应该已经下班回家,于是陈林芝和高博学直奔中午去过的老胡同,又一次七拐八绕才找到熟悉的院落。
第二次专程赶过来。
平房大门敞开,有位年轻人正坐在小桌旁吃菜,手边一瓶二锅头,脸色郁闷,独自喝酒。
陈林芝理所当然认为既然是行家,年纪应该不小了。
站在门口敲敲门框,往里打量的同时,微笑问道:“这里是丘家住的地方吧,你家长辈在不在?我听朋友说你们这有老物件要卖,专门从廣洲赶过来先看看货。”
事先听说过南边有买家。
年轻人身穿灰色衣服,里面搭件白衬衫,起初紧张于是不是警方登门,等陈林芝说完他才放心。
继续端杯子喝酒,来句:“是姓马么,做服装生意?”
“我请马厂长帮忙打听,跟他没关系。”
“哦,那你们找对地方了,手里有东西要出的人就是我。”年轻人回答说。
陈林芝将信将疑,见他撑死才三十岁左右,瞬间警惕,怕一不小心着了道,掉进事先挖好的坑里。
说到底,马厂长不过是托朋友帮忙打听,关系挺不靠谱,多留几个心眼绝对没错。
陈林芝抬腿跨过门槛,旁敲侧击打探道:“原来你才是丘年,我看你这么年轻,还以为家里长辈有东西要出呢。”
“信不过就请你另谋他处,我在文物商店工作过三年,后来又进了博物馆,老师是文物鉴定圈子里的行家,你这人年纪轻轻,可别看我岁数不大,立马断定我没本事找到好货。
话说回来了,从长辈手里继承到好东西的败家子也不少,是好是坏亲眼看看货不就明白,干嘛非得找个老头装腔作势,你才肯信我这有老玩意儿。”
名叫丘年的小伙子,说话火气十足,抬杠的本事挺厉害。
天才刚黑,独自坐这喝酒吃菜,心情低落。
陈林芝猜测他白天上班受了气,又或者失恋之类,懒得搭理,转移话题说道:“听你这话,难道东西有讲究?”
“我参加工作八年,工资全都砸里面了,以卖养买,总共花掉差不多五六万。要问讲究,件件都有,晚清民国的小玩意儿我看不上,最次也得是清三代我才乐意留着。”
丘年喝了些酒,说起话来口气不小。
这时他盯着高博学打量完,询问道:“介绍人提过,有个老外要买我的东西,难道你们俩负责跑腿?能做主不?”
高博学见丘年装腔作势,心里稍稍不爽,开口说:“陈先生从小在旧金山唐人街长大,拿着美国护照,想买古董的人就是他。既然约在今晚看货,赶快拿出来啊,问东问西做什么。”
“你?”
丘年刚才见陈林芝穿得正式,现在再认真打量,才发现都属于上档次的高端衣服。
放下筷子起身,笑道:
“陈老板中文说的太好,我哪能猜到,还以为是金发蓝眼睛的老外。以前听同行说旧金山之类的地方老物件价钱高,是不是真事?
这次之所以狠下心,准备卖掉近几年积攒的家当,就是想出去发展发展,往美国移代价太高,打算到港城租个商铺开古董店。”
“......还行吧,能上拍卖的精品价格高,绝大多数不值钱。”
陈林芝说得含糊。
既不懂行,又怕表现得太热情,被狮子大开口。
老物件不像买菜买家电,还能参照市场平均价格作参考,东西在对方手里,喊多少可全看对方的意思。
“反正比我们这价钱高,在港城开店方便收货,又不怕被当成投机倒把抓进去。
坦白说,我在紫禁城里上班,上个月刚被捉住一回,告到我们单位,弄了个留院查看的处分。”
丘年工作上受了气,生活也不顺利,偏偏又属于喜欢钻牛角尖的性格。
他还没向生活低头,最近因为投机倒把,不受上司待见,自己却认为凭本事挣钱并没有错,正想着搞点钱出去闯荡。
因此得知陈林芝就生活在外面,感官顿时变得不同,态度也略微好转。
早年大家都差不多,随着改革步伐加快,仿佛一下子把人分出不同的层次。
追求多了,烦恼跟着变多。
陈林芝听说他居然在故宫上班,颇为惊喜。
觉得既然能有本事进那里面,多多少少该有几把刷子,结合丘年买老物件花掉五六万人民币,以当前万元户还很稀有的环境来看,不由开始期待起遇到些值得珍藏的宝贝。
四处打量房间里的一切,连饭桌、茶杯、椅子等等陈林芝都看得认真,实际上全是些普通物件,他确实对鉴定方面一窍不通。
倒算有自知之明。
陈林芝刚刚过来途中,下定决心今晚只看不买,倘若遇到喜欢的物件,他准备明天请位行家帮忙掌眼。
丘年可不清楚陈林芝有多小白,把高博学也当成了帮忙鉴定的同行,拐弯抹角打听说:“东西被我放在别的地方,几百米就到,请问这位是......”
高博学摆手回答他:“陪陈总过来看看,当我不存在,鄙人姓高,高山的高。”
听高博学这么说,丘年下意识以为他不方便透露身份。
买卖古董属于投机倒把,许多捞外快帮忙鉴定的师傅,不愿告诉名字很正常,免得泄露马脚。
忍着好奇,丘年不再多追问。
领他们去隔壁胡同,开锁进入一处独门独院的小宅子。
丘年开灯,抬手示意他们随便看,房间里除了桌子和床,只有一张博古架。
博古架上面摆放着七件瓷器,以及一堆字画卷轴,墙边还有几幅油画......




旧金山往事 第104章 近代名家
两个连半吊子都称不上的外行人,即使看见东西又能怎么样。
名叫丘年的小伙子,本想着趁机炫耀一番,然而此刻发现陈林芝和高博学都一脸淡定,好像见多识广的样子,这让丘年有些受伤。
丘年从木架上拿起一件小杯子,告诉说:
“宣德年间的蓝雪花酒杯,入手这东西花了我不少钱,早些年港城有件宣德蓝雪花大碗,在港城卖出了三百七十万港币的天价,不过我这件足底磕碰过,在故宫里找老师傅帮忙修补了,几乎天衣无缝。
还有这件雍正天蓝釉盘,算是我第一次捡到的大漏,前几天有人愿意出七万块,我不乐意卖,港城有件雍正天蓝釉团寿心莲花式盏托,也曾拍出三百多万港币的高价。
你们小心点随便看,陶瓷算是我的老本行,师傅专门主攻这方面,我请他帮忙鉴定过,绝对没有疏漏的可能性。我这价格虽然高,但只卖真货,和那些只懂坑蒙拐骗的骗子不一样。”
东西的价钱比陈林芝预想中高。
他属于圈外人,不知道所谓的港城“四大古董商”,近年来已经开始大肆炒作祖国的文玩珍宝,尽管效果不佳,消息传到内地这边,还是让倒腾老玩意儿的一小撮人兴趣大涨。
在那之前,尤其是七十年代,很多人直接把古董当废品卖,到这1985年许多人已经开窍。
固然存在着捡大漏的可能性,但是陈林芝眼光不行,也没鉴定行业的积攒和底蕴,所以旁人拿明货试图卖给他,价钱自然低不到哪里去,至少从这个年代来看,都属于市场行情价。
高博学在一旁傻眼了。
满脑子都在想着,难怪丘年敢说往外移民,到港城谋发展,一个老物件居然能卖这么多钱,确实跟一穷二白的普通人不同。
比如那件据说有人愿意出七万的盘子,在高博学看来其实就那么回事,还没地摊上的新盘子造型色彩漂亮,算算价钱却是他几十年工资。
他一年工资才八百多块人民币,额外能凭借厂长儿子的身份捞些油水,仅此而已。
顿时后悔起早年报考大学选错了专业,心想看似没人关注的行当,竟然这么挣钱。
丘年怎么说,陈林芝就怎么听,明白是想借机抬价,他笑着点破说:
“收藏这行水深,人家左手倒右手,很可能只为了赚个噱头,那价钱不能当真,即使港城卖出高价,到这里又不一样了,没办法把东西带出去,肯定要按照当地行情来计算。
现在愿意卖的人多,愿意买的人少,标个天价,有价无市有什么用,还是实打实的钱更靠谱。”
被外面传来的消息刺激到,内地古董贩子们开始飘飘然,老玩意儿的价钱逐年攀升,以当地收入,确实往往有价无市,很多人手头屯着好宝贝,却苦于没人愿意掏出真金白银购买。
为此铤而走险,选择把内地古董,偷偷运到海外的人数量不少,这便是丘年打算学人移民,去港城经营古玩店的诱因。
丘年知道陈林芝说得不错,但自己东西被贬了,还是让他挺不舒服,难得遇到像是真能掏出钱的“老外”,这回他忍着没反驳,只说道:“你们先看,看中给我出个价,如果太低千万别好意思说出口,我这人脾气差,容易上火气。”
“行,请你帮着继续介绍,还有个问题,这些卷轴和油画是怎么回事?”
陈林芝光瞧不动手,免得被讹上说不清楚。
尽管这投机倒把的勾当不能见光,怕就怕丘年做傻事,杀敌五百自损一千,还真闹去警方那边。
丘年瞥了眼,回答说:
“有些是老师给我的礼物,有些是我在故宫跟人打交道,当面跟一些当代名家讨要过来,给些润笔费。还有和朋友置换的名家作品,油画里面有幅傅抱石的油画,他的作品在大会堂里挂着呢。
当时是我傻,他的山水画最出名,我偏偏买了幅油画,现在傅抱石国画价格水涨船高,我这件油画砸手里很难卖掉。”
心思都在几件陶瓷上,丘年漫不经心介绍着,丝毫没发现陈林芝眼神古怪。
陈林芝突然意识到,自己傻了。
光盯着有年代的老物件,忘记这才1985年,许多近代名家的作品根本卖不出价钱,有些人甚至还在世,也就是说更不值钱。
除了耳熟能详的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冷门些的李可染、潘天寿等人他也隐约记住个名字,挺适合趁着价钱低大批量入手。
八十年代距离2000年看似遥远,实际不过十多年而已,陈林芝能等得起,利润似乎比较可观。
开动脑筋,发现一门新商机。
陈林芝暗自大呼总算没白跑一趟,装模作样走到油画旁,挑挑拣拣,分辨究竟哪一幅才是傅抱石的作品。
他对这人不了解。
既然能挂进大会堂,说明有点能耐,而且还存在炒作的可能性,难保未来不会火。
转移话题,陈林芝问丘年说:“你打算移民,缺美元和港币对吧,我用人民币从你这买东西,双方都不划算,有没有兴趣跟我换个交易方式?而且我在港城开公司,你冒冒失失想过去谋发展不太容易,也许我能帮你些忙,未来估计少不了去照顾你生意。”
“你的意思是等我出去,给我港币或者美金?可以。”
外汇值钱的消息人人都明白,对双方都有好处,丘年脑袋进水才不干,一来一去等于能多卖些价钱,所以相当爽快。
刚说完,丘年补充说:“我缺外汇,但不可能先把东西给你,万一你拿着东西跑了,那我岂不是什么都捞不到,还把自己搭进去?做生意明算账,你骗我容易,我骗你难,有钱成你这样,轻轻松松就能找到我。”
“你的意思是东西不给我,等你去了港城拿到钱,然后再给我?”
陈林芝见丘年点头,还真不怕这人跑掉,笑道:“应该没问题,我今晚先看看货,明天找人帮我鉴定,看究竟值不值得让我掏钱。明晚等你下班,七点左右没问题吧?”
“嗯,这个点我到家了,那今晚谈不成是吧,我还以为这位高师傅,就是你请来的行家。”
高博学乐呵摇头,惊讶道:“我?只不过陪着陈总看看而已,在鹏城做生意,从没沾过古董。”
......




旧金山往事 第105章 返美
次日一早。
陈林芝拉上高博学,跑去故宫博物馆办公楼门口蹲守,很快就见到丘年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上班,跟旁人熟络打招呼。
这让默默窥视的陈林芝放心一半,紧接着跑去打听四九城有名的鉴定师傅,花了二百块钱请动对方出门。
直到晚上帮忙掌眼看完货,都是些大开门的老物件,交易进行得挺顺利,把丘年拿出来的货全包了,私底下总共作价三万三千美金,搁在黑市上相当于三十万人民币左右。
一件洪武釉里红的罐子,就连掌眼的老师傅都大呼罕见,猜测可能是茶叶罐、药罐之类,唯一的缺点在于小了点,定价为八千五百美金。
千万别把谁当傻子看待。
陈林芝旁敲侧击打听过鸡缸杯,意外获知早在1981年的某次港城拍卖会上,就拍出四百多万港币的高价。
在这种行情疯涨的情况下,刺激了内地古玩交易市场的繁荣。
明清时期不值钱的小物件很多,地摊上比比皆是,丘年收藏的货色属于中高端,以贩养买被他淘汰掉好几批,留下的都属于小精品,陈林芝的入手价格,其实比较合适。
按照丘年的说法,假如带去港城售卖,成交价至少能翻一倍,只不过他没胆子往外带,走私被抓的后果挺严重,另外也没现成的门路。
这笔交易初步谈妥,要问究竟能不能成交,陈林芝心里也没底。
反正丘年说了等他去港城,会主动打电话联系,付款的同时,再把藏东西的地点告诉陈林芝,钱货两清。
......
出门耽搁好些天。
陈林芝再次买机票返回鹏城,离开四九城之前专门请丘年,帮忙搜集一批李可染、齐白石、傅抱石等近代名家的作品,越多越好。
回了鹏城,当天便跟随运送丝袜的大货车,从陆地通关过桥来到港城,在深水湾道又耽搁一天,发现宋月纹移交回美的事情迟迟没下落,陈林芝只好定张机票,独自返回旧金山。
-------------------------------------
陈林芝四处奔波,为了多挣点钱,忙到浑身疲累。
旧金山。
殷蛰等人也没闲着,他们通过传真机,接到一批新货源的报价、规格等资料,满加州寻找起潜在采购商。
满打满算,陈林芝离开才十天时间,他创办的旧金山联合贸易公司陆续开张,接到些小订单。
例如殷蛰和阿梁二人,联手在一处批发市场里,成功签下一笔价值六万多美金的订单。
按照事先约定的提成,总共能拿到一千八百美元奖励,另外算上基本工资,只要订单不出纰漏,他们分别能在这三月份,赚到上千美金的税前收入,不输于在市区工作的小白领。
一千多美金,比旧金山人均月薪还高,无论是殷蛰还是阿梁,一没学历,二没工作经验,高兴到干劲十足。
就在陈林芝回到旧金山当天,意外得知殷蛰走狗屎运,去医院治疗过敏,认识位百货商场采购员,再次签下一笔价值近两万美金的小订单。
旧金山联合贸易公司,内部管理无比松散。
员工们全都刚来没多久,陈林芝这位老板又三天两头亲自出远门谈生意,这就导致他在公司里的存在感极低,毫无威信可言。
本顿维尔、港城、本顿维尔、港城、鹏城、廣洲、四九城,公司创办不久,陈林芝确实出差去了许多地方。
难得能在公司里,回到旧金山的陈林芝颇有些亲切感。
想着是时候认真学习如何管理,而不是像普通业务员一样,事事亲力亲为,实在太耗费心神。
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一时间还没缓过劲来的陈林芝,开始琢磨起在公司这边多花些心思,假如能管理好几百位,乃至是上千位推销员,无疑会比他自己出面,更容易争取到新订单。
初步搭建出一个简陋的平台,差不多够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被他逐渐琢磨明白。
此时此刻。
跟殷蛰在办公室坐着,陈林芝听说阿梁独自前去洛杉矶,无奈摇摇头:“连旧金山的市场都还没吃下来,舍近求远跑去洛杉矶干嘛。”
“他有位亲戚在洛杉矶机场的礼品店工作。”
“那是该去一趟,蚊子腿也是肉,我不在家这段时间公司还行?”陈林芝舒服躺着,说话声音听着懒散。
殷蛰这十多天的生活,可没陈林芝丰富多彩,告诉说:“还不错,有几个家伙喜欢偷懒,名字我都帮你记下了。现在大家伙全都各自为营,认真谈订单的业务员比较少,我发现缺个人专门抓管理这方面。”
“你不提我差点忘了,之前去沃尔玛总部认识个老推销员,很有经验的人才,现在在雀巢工作”
“有多老?”
“我是指经验丰富,他才三十多岁吧,上周答应我过来面试,说不定已经以为我放他鸽子。”
陈林芝在抽屉里翻找起名片。
殷蛰摊手说道:
“我以为你不在公司,我能挑起重担当二老板,前几天才发现是我想得太简单了,一帮白人业务员根本不搭理我,下班出去喝酒打牌,他们没叫过我。
你最好找个白人负责管理,说来说去这片土地上,还是白人占据着主***明的犹太人也不错。”
明白殷蛰想告诉自己,找个白人当高管,适合协调公司内部的白人和亚裔员工,免得不服从管理发生矛盾。
在对岸从不需要考虑种族之类的问题,在美国做生意则不得不考虑。
就拿商业圈子里的现状看来,几乎找不出哪个具有代表性的黑人大老板,出名的几位无非是当演员、当歌手、打拳击等等,种族隔阂尤为明显。
陈林芝细想片刻,认为很有必要入乡随俗,以前多招些亚裔推销员方便跟对岸联系的想法,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存在诸多弊端。
必须捏着鼻子承认,白人业务员在这美国,远比亚裔容易从别人手上拿到订单。
他对殷蛰说:
1...3233343536...1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