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正义的使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旖旎小哥
楼安国也点头,表明相同的态度。
其实,这和厉元朗的观点高度契合。
只是他不能一个人做决定。
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效果会好一些。
基本上,对于八十八名干部处理决定,在座几人意见一致。
稍后就可以上会了。
而关于第二项人事议题,则很复杂。
这次研究的人事人选有好几个。
首先就是增加的这名常委人选。
聂双汉前不久接见厉元朗时,就问过他了。
这事不能再拖了。
洪光举开口说道:“余葛县的唐江和上城区的武智先两位同志,我个人觉得,唐江同志更为合适。”
“唐江在余葛这两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无需我多介绍了。至于武智先嘛,能力水平都在,只是和唐江比起来,略有欠缺。”
景伯潇点头同意,“洪部长说的在理。”
樊俊拧着眉头,刚想发表看法,可不知为何,突然把嘴闭上了。
至于高明化个楼安国,只是冲着厉元朗点了点头。
接下来,是关于达丁县书记的人选推荐。
省委并没打算外调,那么蓝桥市委可以向省委推荐人选,最后由省委做决定。
一改常态,樊俊第一个发言,他说道:“张民清一案对达丁县从上至下影响极坏,选择继任书记必须要慎之又慎。”
“于召庆在达丁工作有年头了,他熟悉达丁情况,提名他接任县委书记,是可行的。”
景伯潇嘶了一声,“于召庆倒是符合条件。可这样一来,县长位置又空了,不等于还要省委决定县长人选吗?”
洪光举则说:“县长位置空缺,我们可以研究,一并报请省委考核决定。所以,景副书记不必担心,这不是问题。”
等于说,洪光举是支持樊俊的意见,由于召庆接任县委书记。
而高明化却有不同想法。
他说:“张民清在达丁县出现问题已久,于召庆作为县委副书记、县政府的负责人,没有向市委及时反映问题,反而听之任之,仅从这一点上,他缺少担当,更没有原则。所以我认为,于召庆不合适!”
他的话音一落,樊俊微微蹙了蹙眉。
洪光举阴阳怪气道:“明化书记这话……有点欲加之罪了。若是追究责任的话,市纪委首当其冲。”
“八年间收到那么多举报材料,直到如今才将张民清绳之以法,纪委就没责任?”
高明化挺了挺身板,正色道:“我有责任,并且已经向市委和厉书记陈述过,我可以接受任何处分。”
由始至终,楼安国都没怎么说话,他一直观察着厉元朗的反应。
洪光举还有说什么,却被厉元朗抬手阻止,“我们今天只是商量人选,不是声讨大会,同志们要搞清楚。”
厉元朗手里摆弄着签字笔,来回掂量着,慢悠悠说:“于召庆是有问题的,最起码在张民清一事上,他有知情不报的错误。”
说完,厉元朗环视一圈几个人,慢慢悠悠说:“我倒是有个人选,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
这几天烧退了,但是鼻子不通气,晚上失眠,浑身冒虚汗。
可我仍旧坚持更新,生怕一旦断更自己懈怠下来,想恢复之前的状态就难了。
这本书是我的心血,我一定坚持写好,不会匆忙收尾。
那样是对大家的不负责任,也有悖于我创作的初衷。
再次谢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





正义的使命 第1349章 疑云再现
刘宁?
当厉元朗道出这个名字之后,在场其他人都非常惊讶。
上城区的区长,大家当然知道。
所惊讶在于,这个不到四十岁的年轻区长,是如何进入厉元朗法眼的。
短暂的冷场之后,樊俊喃喃道:“厉书记,刘宁是不是太年轻了?”
洪光举也发出同样的质疑声音,“达丁县经过张民清一案,千头万绪,急需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掌舵。刘宁还不到四十岁,在上城区长任上只干了两年,我倒没看出来他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措和作为,他能行吗?”
景伯潇则说:“老同志有老同志的优势,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冲劲儿。”
“张民清出事,加之八十八人的处分出台,肯定会在达丁官场引起轩然大波。”
“这种时候派刘宁过去,不失为一步好棋。首先,刘宁在达丁县一清二白,没有利益牵绊。”
“其次,刘宁也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有过六年乡镇书记、镇长的工作经验。”
“主政一个乡镇和一个县,大同小异。何况刘宁是从上城区长到达丁县委书记,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还有第三个,厉书记前段时间专门到余葛县和上城区考察,选择刘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因而我的意见是,赞成。”
景伯潇说完,眼角余光瞄向厉元朗,他在厉元朗的眼神中看到赞赏的意味。
一直不怎么说话表态的楼安国,此时破天荒的发言,“让刘宁去闯一闯也好,我同意厉书记和景副书记的意见。”
高明化略作迟疑,说道:“我也同意。”
六个人当中,三人支持厉元朗,只有樊俊和洪光举持不同看法。
虽然不是常委会表决,但这次碰头会等于是常委会之前的预热,能够达成一致意见,送到会上通过的成功率极高。
眼见决定不可改变,樊俊没言语,洪光举低头闷声道:“我、我也同意。”
厉元朗看了看樊俊,征询道:“樊市长,你的意见呢?”
“我保留意见。”樊俊这番话说得相当苍白、无力。
接下来,按照程序,又落实了上城区长候选人。
这次,厉元朗支持景伯潇的提议,推举市委办公室一位副秘书长接替刘宁位置。
至于达丁县公安局原局长提出辞职一事,也将依照组织程序予以批准。
并确定常务副局长李维国接任。
这次碰头会开完不久,厉元朗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
会上,经过常委们讨论,通过了上述决定。
随即,市委组织部按照程序上报省委组织部,就等省常委会研究决定了。
不出意外的话,关于刘宁等人的任命,基本上都会通过。
常委会结束后,孟宪新火急火燎的走进厉元朗办公室。
坐定后,孟宪新抓起茶杯喝了几大口水,放下茶杯的同时气喘吁吁说:“厉书记,杀害黄元荣的凶手锁定了。”
“噢?”厉元朗十分惊讶的问:“谁?”
“他叫刁喜贵,深林县农民,因为九元矿业占地纠纷,和黄元荣发生过激烈冲突,被黄元荣派人暴打一顿。”
“刁喜贵对此怀恨在心,一直声称要做掉黄元荣。”
“他曾因故意伤害罪判了七年,心狠手辣,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案发前几天,通过监控发现,刁喜贵经常在黄元荣所住小区附近转悠。当晚,他开车尾随黄元荣的车出城,之后再无音讯。”
“他有杀人动机,案发后潜逃。据他家邻居反映,刁喜贵的父母均已过世,没结婚无牵无挂。”
“案发前数日,他始终把自己关在家里很少出去,神神秘秘的,谁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另外根据调查,刁喜贵还曾经联系过蛇头,询问非法出境的事情,很显然,他有这种打算。”
“而且,在案发后,他购买了去边境的火车票,只不过警方并没有发现他乘坐该车次的行踪。说明,刁喜贵没有乘坐火车,应该是从其他方式离开的。”
在孟宪新讲述时,厉元朗一边听一边思索,最后说道:“这个叫刁喜贵的人是有重大嫌疑。不过我有个疑问,黄元荣和刁喜贵关系不睦,他怎能把黄元荣叫出来单独见面。”
孟宪新回答道:“达丁警方目前尚未找出和黄元荣联系紧密的那个手机号,到底是什么人在用。”
“手机号原机主丢失后主动放弃,给破案带来难度。现在只能尽快抓住刁喜贵,从他嘴里得到答案了。”
厉元朗对此有疑问,可却不能左右办案方向。
他一个市委书记只需要关注这个案子就行,毕竟他不是专业的刑侦人员,指手画脚就显得太没水平,也令人诟病。
想了想,厉元朗又问孟宪新,“黄元龙那边情况怎样?”
“风平浪静。”孟宪新答道。
这不正常!
厉元朗预感到,越是平静,越是隐藏着巨大的不安定因素。
以黄元龙这种身份的人,自己的亲哥哥被害,他不可能不有所行动。
已经到了十二月,蓝桥市就要召开代表大会。
厉元朗十分繁忙。
方炎跟随他,同样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这天晚上,方炎拖着疲惫身躯回来,正打算洗个热水澡,手机忽然响起来,一看是乔小丽的号码。
“老同学,这么久了都不知道给我打个电话,是不是我那天的表白吓到你了。”乔小丽半真半假开起玩笑。
“哪有。”方炎解释道:“我太忙了,实在没空。”
“在忙,打个电话的时间总应该有吧。”
方炎无言以对,岔开话题问:“这么晚了你还没睡?对了,你的新工作怎样?有没有眉目?”
“我没走,还在新锐媒体公司。”
方炎一惊,“他们不是辞退你了,怎么又……”
“完全是个误会,刘建业代表公司向我郑重道歉,齐总也找我谈话了,不光不辞我,还给我提前办理了转正手续。”
乔小丽的兴奋,在方炎看来,多半是对方知道了他的身份。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尤其商人。
没有好处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做的。
方炎略作沉吟,还是指明其中关窍。
于是隐晦的说道:“小丽,你们齐总对你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必定对你有所求。我的意见是,你要考虑好,不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提出过分要求。”
乔小丽莞尔一笑,“放心,我又不是三岁小孩,懂得该怎样做。”
“新锐媒体目前在蓝桥的同行业中,影响力还是不错的。我之所以决定留下来,是想借助这个平台,多报道事关民生问题的新闻,这样也能给你提供一个了解底层百姓诉求的机会。”
“厉书记到蓝桥没多久,千头万绪,要是有我这个报道员给他提供素材,相信他会乐见其成的。”
乔小丽说的在理。
厉元朗官职越做越大,从而脱离普通百姓也越来越远。
一个市委书记,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微服私访,深入普通群众当中了。
因为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受到太多人关注。
并且随着他的官职升高,群众自然而然在他面前变得畏畏缩缩,说真话的胆量就小了。
厉元朗能够掌握到的信息,只能从身边人,就好比方炎获取了。
又过数日,省委批准唐江为蓝桥市委常委,以及刘宁担任达丁县委书记。
公示期结束之日,厉元朗分别接见二人。
唐江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终于跨过正处迈入副厅门槛,人生也将迎来新的起点。
可殊不知,当他踏进厉元朗办公室的时候,却被眼前情景弄愣住了。




正义的使命 第1350章 规划蓝图
厉元朗正坐在办公桌前,对面是主管农业的副市长罗星。
在茶几上摆放着投影仪,一名头发花白的学者,对着白墙上的影像做着讲解。
本以为厉元朗会单独和自己谈话,万不成想,貌似走进课堂一般。
“唐江书记到了,你坐。”厉元朗招手,指了指罗星身边的空椅子。
唐江一脸蒙圈的坐下,这才注意到,这位学者讲述蓝桥市农业发展规划。
望着一幅幅电脑合成图片以及文字讲解,唐江终于明白,厉元朗对于蓝桥市农业发展的一个整体规划和设想了。
在这其中,余葛县作为耕地多且处于平原地带,更有利于现代化农业的操作。
等这位农业专家讲解完毕,厉元朗专门留下唐江,就余葛县农业发展进行了长谈。
厉元朗的意思,余葛县在发展工业同时,要在农业方面下功夫。
至于将来采用何种方式推进有效农业,科学种地,市委和市政府正在研究。
这不是厉元朗第一次谈到农业发展了。
以他的想法,目前蓝桥市的土地流转方式不健康。
土地承包商各自为战,只为眼前利益,没有一个长远规划。
到头来,富的是他们,糟蹋的可是肥沃的黑土地。
为改变这种情况,市委市政府打算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或者个人,按照市里统一规划部署种植土地。
同时,也鼓励有种地意愿的本地农民,以合作社方式参与其中。
还要大力支持副业发展,比如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养殖业种植业等等。
总之,最后的目的是让蓝桥市的农业,不仅在产量上得到提升,在收益上有质的提高,彻底改变农民种地不挣钱的旧有观念。
真正做到农民回流农村,参与种植土地的大军之中。
厉元朗打算先在余葛县做实验,一旦成功将面向全市推广。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厉元朗上任以来一直在琢磨,如何让蓝桥市经济发展起来。
他对北方大环境和小环境的有很深刻的认知。
大环境是,北方经过多年输血,自然资源损耗巨大,有的几近枯竭,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严重破坏。
为此,许多自然资源停止开采,包括煤炭、林业、矿产等等,全都处于休眠期。
即便开采,也都缩小规模。
因为政策的急刹车,造就不少以此为生的工人大面积下岗。
以前日子好过,在思想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市场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
尤其在新世纪的前十年,北方就已经出现下滑趋势。
而这时候,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崛起,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
而北方未能抓住这轮发展机遇,长期依靠吃老本,转型升级进展缓慢。
而小环境是,北方气候四季分明。但在冻土期,有得长达半年左右,地理位置又缺少出海口,物流运输不如南方发达。
地方穷,待遇低,不少人背井离乡远赴南方打工。
很多学子学成之后,也都选择留在当地或者去别的地方发展,很少回到家乡工作生活。
因此,每年流失人口极为严重。
而且这种现象仍然在持续,若干年后,北方只会人越来越少,但是土地却有很多。
上面政策经过多年调整,北方工业难以振兴,唯一让人看到的希望,就是北方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已经成为国家名副其实的大粮仓。
厉元朗就是看到这一点,才决定在蓝桥市大力发展农业,从而让蓝桥市尽早摘掉北江省贫穷落后的帽子。
“唐江书记,在余葛县试验,头炮能不能震天响,我就看你们的行动了。”
“厉书记,感谢你对余葛县的信任,说漂亮的话,不如做扎扎实实的埋头去做,我愿做排头兵。”
“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紧紧握住唐江的手,通过手的温度,传递着信任和厚望。
在和刘宁谈话中,厉元朗强调,“达丁县目前情况比较复杂。市纪委已经针对八十八名在张民清一案中的干部,采取分门别类的处理。”
“这里面还包括十几名商人。他们在张民清任内,或多或少都对张民清行过贿。”
“其实我挺理解他们。张民清霸道,要钱不给就采用各种手段刁难,他们属于被逼无奈。”
“对于这部分人,市纪委将视情节给予从轻处罚。”
“你上任以后,要按照市委要求,对八十八名干部严格甄别和筛选,不放过坏人也不冤枉好人,认真执行市委决定。”
“但是,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太轻,起不到震慑效果。太重,容易引起恐慌。”
“刘宁同志,所以这个度需要你拿捏好。我只给你提一条要求,稳定最重要。”
厉元朗没有说太多,刘宁在上城区做了两年区长。虽然不满四十岁,但主政一县,应该得心应手。
刘宁十分感激厉元朗。
他做梦都不会想到,和这位厉书记仅有的一次正面接触,就得到厉书记的认可,极力推荐他担任达丁县委书记。
自己能不能干好,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还是为厉书记脸上争光,为厉书记识人之术正名的机会。
所以,刘宁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书记,我记住了。”
别看仅有几个字,朴实中透着坚定。
之后,厉元朗和市委组织部长洪光举,一起送唐江上任。
唐江已经是蓝桥市委常委,按照规矩,厉元朗作为市委书记,出席唐江上任,是表明市委态度,是对唐江工作的最大支持。
当天下午,在全县干部大会上,洪光举宣布完省委任命后,厉元朗做了即兴发言。
主要是市委对余葛县的总体要求,尤其强调在农业发展上的尝试,勉励余葛县委、县政府要在农业方面有所作为。
简单来说,就是“提要求,压担子。”
唐江也在会上做了讲话。
县委副书记、县长于召庆代表县政府做了表态和支持。
能不支持吗?
原来的唐江就是县委书记,比他略高。
现在人家是市领导了,更得放低姿态,配合县委的决定。
而刘宁上任,因为其不是市委常委,洪光举陪同即可。
考虑到达丁县的特殊情况,厉元朗就和景伯潇沟通。
他说道:“伯潇书记,你和光举部长一起去一趟达丁县,代表市委表明个态度。”
景伯潇点头答应,“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准备。”
在刘宁上任后的第三天,蓝桥市迎来一位省领导。
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杨亮亲自前来。
杨亮莅临蓝桥市,主要参加厉元朗就任蓝桥市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的任职大会。
他乘坐的中巴车停在市委大院后,厉元朗率领蓝桥市主要领导在车前迎接。
都是老熟人,彼此握手寒暄。
稍事休息,杨亮在厉元朗和蓝桥军分区政委边清伟陪同下,坐车前往蓝桥市军分区机关所在地。
别看厉元朗上任已经一个多月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到蓝桥军分区。
主要是部队和地方关系特殊,总体上各做各的,互不打扰。
车队一共五辆车。
最前面警车开道,然后是省军区和市军分区的车子,再往后是中巴车,后面一辆轿车殿后。
车队驶入军分区大院之后,蓝桥市军分区司令员郑怀进,一身戎装,率领军分区主要领导在大楼前迎接。
郑怀进和边清伟一样,都是大校军衔。
一米七五的个头,五十来岁,长得浓眉大眼。
杨亮首先走下车,郑怀进跨前一步,冲杨亮敬了一标准军礼,“司令员,你好。”这才主动伸出双手,和杨亮握在一处。
跟在杨亮身后的厉元朗,还是第一次见到郑怀进。
但握手之时,厉元朗赫然从郑怀进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丝异样,令他不解。




正义的使命 第1351章 难题
这种异样目光怪怪的,表面上客气,却透着一丝丝的冷漠,更谈不上友善了。
厉元朗和郑怀进只是第一次见面,他搞不懂郑怀进为何用这般眼神看他。
寒暄过后,众人簇拥着杨亮步入机关大楼。
在会客室里休息片刻,一同走进大会议室。
此刻的台下,坐满了军分区机关干部。
杨亮居中,左右分别是厉元朗和郑怀进、边清伟以及楼安国等人。
会议由蓝桥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边清伟主持。
第一项,由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杨亮宣读《省军区任命厉元朗同志为蓝桥市蓝桥市军分区党委委员、常委、第一书记的决定》,并当场向厉元朗颁发任职证书。
之后,杨亮作指示。
他首先代表省军区党委,对厉元朗同志就任蓝桥市军分区第一书记表示祝贺。希望蓝桥军分区继续发扬好传统,坚持好作风,齐心协力推动武装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取得更大成绩云云。
接下来,厉元朗做了任职讲话。
和以前一样,厉元朗虽然有稿子,但他大多喜欢脱稿发言。
他表示,省军区党委任命他为蓝桥军分区第一书记,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一定要在省委、省府和省军区党委坚强领导下,不负重托,坚强履职,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推动全市武装工作和防务后备力量建设再上新台阶。
当然,这种场合不可夸夸其谈长篇大论,表明态度即可。
什么态度?
只管军分区党务建设,不插手其他事情。
同时,他也向在座众人,尤其军分区司令员郑怀进传递着另一种声音。
1...506507508509510...5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