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正义的使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旖旎小哥
以前一直是廉明宇邀请他,这次变成厉元朗主动了。
好一阵子,电话那头才传来廉明宇的声音。
“元朗,你真有闲情逸致,哪像我忙得脚不沾地。”
厉元朗一笑,“你怎么知道我很闲。”
“猜的。”廉明宇半真半假的说:“还不到十点,你作为市委书记,应该在文山会海或者杯觥交错中度过,怎会有时间给我打电话。”
廉明宇酸了吧唧的语气,厉元朗意识到事情远比他现象的还要严重。
现在不是计较和动气的时候,厉元朗放低姿态商量道:“你忙,我同样也不清闲。我的秘书被人诬陷,刚刚从我这里离开。明宇,明人不说暗话,我想见你一面,好好聊一聊。”
“这个嘛……”廉明宇沉吟片刻,“我还定不下来,这边事情挺多,一时抽不开身。这样,等我过几天给你回信,再见。”
“再见。”
放下话机,厉元朗愁容满面。
廉明宇的态度说明一切,委婉拒绝,等于告诉他,目前尚未有缓解迹象。
次日一大早,方炎坐着老徐的车接厉元朗上班。
看他精神抖擞的样子,厉元朗很是满意。
经此一事,方炎应该更加成熟了。
走进办公室,方炎把整理好的材料摆放在厉元朗面前。
“今天的日程安排你念一念。”
方炎按照日程表叙述一番,上午没什么安排,下午要慰问走访市一级离退休老干部。
“书记,这是刚来的报纸,请您过目。”
虽然是信息时代,厉元朗仍旧喜欢读报纸。
因为报纸里面能够透露出来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民日报一篇评论员文章。
一看标题,厉元朗立刻认真拜读起来。
内容涉及到领导干部的直系亲属,参与金融领域活动。
文章严肃的阐述了弊端,由此联系到另一种无形腐败的问题。
分析的很深刻、很到位,一看就是专业人士。
看完之后,厉元朗着重注意到作者的名字。
张伟?
不会这么巧,难道是自己在甘平县海浪村认识的那个记者张伟?
好在手机里一直存有张伟的号码。
想到多年没联系,厉元朗一时犹豫起来。
咬了咬牙,他还是拨通了对方手机号。
意外的是,张伟竟然还记得他,“厉书记,许久未见,知道您已经就任蓝桥市委书记了,祝贺。”
“张记者,贸然给你打电话,没有影响到你吧。”
“无妨,再忙,您的电话我要接听的。”
寒暄几句,厉元朗索性单刀直入,聊起他打电话的目的。
“厉书记,实在不好意思,我手里还有事情。如果您方便的话,有机会我们在京城见一面,好好叙一叙旧。”
厉元朗听出来张伟的弦外之音,痛快应允。
看来,去京城势在必行了。
哪怕见不到廉明宇,见张伟一面非常有必要。
另外,厉元朗也联系到了沈放。
倒不是要见他,而是作为老朋友,不能用人的时候有联系,平时连个电话都没有。用人朝前,不用人靠后,这样做实在过分。
聊了几句,厉元朗得知,沈放目前已经升任第十二局副局长。
厉元朗对于国安部门的一些机构多少知道一些。
除了办公室等部门,下设十七个局。
每一局都有专门的职责。
就说十二局,又名社会调查局,主管民意调查以及一般性社会调查。
如此说来,张伟这篇署名文章的深意,沈放应该了解一二。
于是乎,厉元朗笑呵呵说:“今后我不能叫你沈处了,应该称你为沈大局长。”
沈放一如既往的直言不讳,“元朗,你还有心思跟我开玩笑,实不相瞒,你有麻烦了。”





正义的使命 第1365章 送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什么!
厉元朗的麻烦事不算少了,可从沈放严肃的语气中,他预感到不妙。
“见面谈吧。”沈放主动说道:“你总是要回楚中的,经停京城的时候,我们约个时间见一面。”
“好,我这就安排日程,回头发给你。”
有了这个插曲,厉元朗叫来方炎,让他给自己预定腊月二十八的机票,直飞京城。
然后在次日,也就是腊月二十九这天再飞楚中。
因为提前一天离开蓝桥市,所有行程也都相应做出调整。
厉元朗吩咐方炎,下午慰问完市级老干部,晚上走访贫困户,让方炎去找楼安国商量。
书记发话了,楼安国只有执行的份了。
吃过午饭,厉元朗短暂休息之后,一行人开始看望几位前任市领导。
厉元朗首先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起居,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前给他们拜个早年。
并向他们介绍蓝桥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谋划部署情况。
厉元朗表示,老同志是蓝桥发展的开拓者和见证人,没有大家辛勤付出打下的坚实基础,就没有今天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希望老同志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全市各项事业发展,多提宝贵建议,帮助市委市政府把工作做得更好。
老同志们纷纷对市委和厉书记表示感谢,毕竟都是做过市领导的人,素养很高,懂得这里面的规矩。
该说什么,该提什么,心中都有数。
礼节性的看望,他们也会得体应对。
反正是一片和谐。
随后,厉元朗一行人又马不停蹄的赶往铁关区。
蓝桥市共有三个区,除了上城区和下城区之外,还有就是这个铁关区。
顾名思义,铁关区管辖范围集中在蓝桥市火车站一带。
一般情况下,铁路两边是整座城市最为贫穷和落后的地方。
铁关区也不例外,这里聚集着大片平房。
虽然这些年人口流失严重,坚守平房的居民越来越少。
条件好的,在市区买了楼房,一般的,大部分去外地打工,有钱了自然也搬离这里。
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还住在这种需要烧火取暖的平房里。
车队经过铁关区委区政府大楼时,只是停车驻足。
铁关区委书记葛治、区长房明颖率领区领导列队迎接。
厉元朗没有下车,让方炎转告,只需葛治和房明颖陪同即可,其他人回去工作。
葛治四十多岁,长相憨厚老实,不介绍的话,还以为是个普通的乡下干部呢。
房明颖稍显年轻,和厉元朗年纪相仿。
一米七的个头,长相说不上漂亮,贵在有一种独特气质。
尤其一头短发,更加彰显干练。
厉元朗慰问之前,特意嘱咐楼安国,此次要打破常规惯例,不送慰问品,只送慰问金。
这下,可让葛治、房明颖犯了难。
厉书记这是什么意思?
大米白面豆油不送了?这样一来,负责报道的记者拍摄照片发出去,还以为市领导抠门呢?
为此,二人商量半天,终于悟懂厉书记的想法了。
准是认为,送东西不如送钱来得实在。
于是,在慰问金上面动了心思。
原来每户是一千块钱,这次直接涨到两千元,足足翻了一倍。
而且为了彰显市领导大方,红包做大一些,并在上面以黑字体打印出来,方方正正显示出两千元字样。
到时候记者拍照,新闻稿件发出去,市领导包括区领导脸上都有光。
车队赶到铁关区一带的平房,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厉元朗走访了困难职工、老党员和贫困户家庭。
此时正值各家各户做晚饭的时间,厉元朗深入这些家庭,和他们聊家常,还掀开锅盖,查看他们晚饭吃什么。
并且结合每家每户的不同情况,现场向陪同的区委书记葛治、区长房明颖提出解决方案。
要逐项逐条落实实施,不要搞花架子,要深入实处,彻底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
厉元朗此举可是给葛治和房明颖来一个措手不及。
原本以为厉元朗和其他市领导一样,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
谁承想,当着群众的面,这位厉书记竟然像面试答题那样,他来问,这二位区领导负责回答。
而且厉元朗不时插话,提出新的问题,让他们一并想办法解决。
就说困难职工薛大勇一家吧。
薛大勇妻子常年卧病在床,儿子有残疾,三十几岁了没结婚,根本不能干体力活,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劳动。
全家生活来源只靠薛大勇一个人挣钱。
十年前,薛大勇所在工厂倒闭,薛大勇下岗。
年龄大了,又没什么技术,有的只是一身力气。
平常去劳务市场蹲守,有出力的活他就去做。
这玩意也是吃青春饭,年轻力壮还可以。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各种疾病找上门来,干活也不如以前得心应手,收入一下子没了保证。
厉元朗看到他家里备有药品,最多的就是止疼片。
用薛大勇的话说:“家里没那个条件,身上要是哪里不舒服就吃这个。一来药价便宜,二来,吃完就不疼了。”
望着药盒上的字体,厉元朗百感交集,心情沉重。
看到这个家徒四壁的环境,脸成菜色的薛大勇老伴,还有那个因小儿麻痹行动不便的三十多岁男子,询问陪同人员,“薛师傅家办低保了吗?”
房明颖抢先回答:“办了,早就办了。”
“什么时候办的?”厉元朗凝眉又问。
房明颖一时语塞,社区主任立刻回应说:“去年,去年夏天,应该是七八月份,等我回去查一查就知道了。”
厉元朗摆了摆手,“去年给办的,你们不觉得晚了吗?薛师傅家的情况有目共睹,妻子身体不好,需要常年吃药,儿子又腿脚不便,这样家庭,需要的是我们全社会的帮助,需要政府伸出援助之手。”
“我这次下来慰问,不搞虚的,要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
“送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根本上解决困难人员的问题,不能只靠逢年过节送慰问品和慰问金,这样做只能解决一时,不能解决一世。”
“你们看薛师傅的儿子,身体行动不便,可他有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你们社区可以给他找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一份稳定收入,以减轻家里负担,也让他实现自我价值。”
“还有薛师傅,年龄大了,不宜做重体力劳动,帮他联系一份相对清闲工作,既能有收入,还可以有时间照顾妻子和家庭。”
“另外,像薛师傅爱人的病情,你们也要和有关方面联系一下,能在医保范围内解决的,尽快解决。”
“她的病不能久拖,靠吃去痛片缓解痛苦,这是我们的失职,是我们对群众的关心关怀不够。”
“若是他们自己承担的那部分医疗费用缺口太大,你们社区出面,和慈善部门取得联系,实在不行可以搞募捐。”
“你们区委区政府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对你们区内所有家庭展开一次筛网式调查。所有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居民,都要做专项统计,专项服务和精准扶贫,切实有效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
葛治连连点头,房明颖也当即表态,将会督促社区按照厉书记指示尽快落实执行。
薛大勇亲眼看到市委书记当着他的面,命令区领导当场解决自家困难。
激动得薛大勇紧紧握住厉元朗的手,一句话说不出来。
那双混浊的老眼,早就湿润了。




正义的使命 第1366章 精辟的分析
帮助薛大勇排忧解难,临了送慰问金的环节。
厉元朗赫然发现红包上面的字体,眉毛挑了挑,在合影的时候,故意用的背面。
这一切都被葛治和房明颖看在眼里。
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一个劲儿的后悔,错误领会厉书记的意图了。
薛大勇千恩万谢,就连他老伴都哭了,拉着厉元朗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
通过厉元朗看望困难群众一事,令葛治和房明颖对这位厉书记刮目相看。
并且深深了解到,厉元朗的行事风格。
不喜搞花架子,非常务实。
晚上回到家里,厉元朗洗完澡想了想,先给水庆章打去电话。
岁数大的人休息早,现在才八点多钟,想必他还没有睡觉,不会打扰到他。
果然,水庆章接听电话很痛快。
厉元朗先问了问谷雨情况,儿子在水庆章跟前挺乖的,对于水庆章的各项要求,基本上顺从。
看来,谷雨的思想已然有了较大改变,越来越接近正常水平了。
厉元朗十分欣慰。
聊了一会儿,水庆章主动提及道:“元朗,你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说吧,我给你出出主意。”
“唉!”厉元朗长叹一声,“还真有事需要您帮我解疑解惑。”
于是乎,就把陆霜陆涛姐弟,还有廉明宇的态度,原原本本讲给水庆章听。
半晌,水庆章慢悠悠问:“元朗,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当然是真话了。”
“那好。”水庆章态度十分肯定说:“这件事你错怪于了。”
这样!厉元朗一怔,非常不解的询问原因。
“首先,以于的胸襟不可能对你或者陆家姐弟做出这种报复。但凡做到他这种位置的人,不可能小肚鸡肠,否则的话,就不会是他了。”
“这是其一。其二,廉明宇之所以婉拒你们见面,很大原因现在不方便或者不是时候。”
“你岳父和于之间的矛盾,只能说是理念上的冲突,远没达到撕破脸的地步。”
“做任何事都讲求一个度,哪怕你岳父他们,也都遵循着这个度,谁都不会越雷池一步。”
“祸不及家人,这是他们老一辈沿袭下来的规矩。更何况,这种矛盾尚可调和。”
“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我们普通人尚且明白的道理,他们岂能不知道?”
厉元朗真是听迷糊了,“您的意思,这些事都和于家父子无关?”
水庆章笃定说:“应该是。”
“不是他们还能是谁?”厉元朗继续追问。
水庆章微微一笑,“备不住是他们身边的人,错误揣测意图,以为靠打击陆家子女,逼迫你岳父转变思想和态度……”
这番话,再次颠覆厉元朗的认知。
仔细想来,他忽然惊叫道:“水叔叔,我明白了。”
结合下午慰问贫困群众一事,葛治和房明颖不就是现成的例子么!
他们以为厉元朗没有准备慰问品,只给慰问金。
觉得东西不如钱管用,提高慰问金,在红包上面打印出数额,往厉元朗脸上使劲贴金。
殊不知,厉元朗现场解决困难,这比给多少钱、多少东西更有意义,也更实惠。
两相一比较,这和水庆章的分析很好的契合在一起。
再联系廉明宇的反应,证实水庆章分析越来越靠谱。
“元朗,你们目前遇到的困境,我猜想于一定不知情。你想想,这些人会在没有结果的时候乱说吗?”
“他们只要结果不要过程,毕竟属于上不得台面上的东西,汇报出来,弄不好会被于直接否定,甚至挨训斥也说不定。”
“只有效果出来了,也就是你岳父态度软化,这时候邀功请赏才恰到好处。”
“于不知情,但是廉明宇未必不知。要不然,他也不会拒绝和你见面。试想一旦见面,你提出来,廉明宇怎样表态?这是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所以,要想彻底扭转不利局面,我倒是觉得,有一个人很适合。”
厉元朗惊讶的问:“您是说王铭宏?”
“呵呵。”水庆章满意的笑说:“看来,你小子大有长进,真是比以前成熟多了。”
“万事都讲究个规矩,你和廉明宇属于对等,但是要和于比起来,简直不对称。”
“这件事,若是通过王铭宏之口传到于的耳朵里,就显得很正常了,也是最终解决麻烦的金钥匙。”
水庆章这番话,彻底打通厉元朗所有的困惑。
结束通话后,也不管时间早晚,直接联系了妹妹。
把情况一说,妹妹当即发起火来,“真是过分,他们还敢这样对你!哥,这事我一定帮你。”
“妹子,你不要激动,要心平气和,讲究策略。”厉元朗嘱咐道。
“哥,我懂得分寸。”
挂断电话,厉元朗顿觉浑身轻松。
这里面的弯弯绕简直令他眼花缭乱。
要不是有水庆章这个军师出谋划策,厉元朗恐怕一时半会儿理解不到,也悟不通。
在忙碌中又过去两天。
妹妹那边仍无消息,厉元朗也不好急于打听。
自己一个市委书记都忙得脚打后脑勺,何况王铭宏了。
一连数日,厉元朗没有和妻子通话。
忙只是一个借口,主要厉元朗不想把自己面临的困境让妻子知道。
白晴敏感聪明,哪怕一个字或者异样语气,都会让她觉察出来不对劲儿。
腊月二十七这天上午,厉元朗慰问一线干警和医务人员。
孟宪新正好陪同。
厉元朗单独把他叫进自己车里。
问起黄元荣的案子,“刁喜贵还是没有消息?”
孟宪新叹气道:“没有,这家伙就好像人间蒸发似的,不知道藏哪里去了。”
厉元朗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黄元龙那边呢?”
“没发现有异常。”
没有异常?厉元朗感觉奇怪。
按说,他哥哥被人暗害,黄元龙不可能按兵不动。
这就奇怪了。
但愿一切平安无事。
厉元朗没再说什么,可是心始终提在嗓子眼上。
和方炎闲聊时,厉元朗问他春节打算怎样过?
“我和小丽商量过了,回德平老家。”
厉元朗很是满意,“看到乔记者你们在一起,很好。在你受调查期间,乔记者为你的事情奔走,她是真的担心你,这样女孩值得你珍惜。”
方炎深有感触的说:“书记,患难见真情。以前我犹豫不定,总在考虑小丽是看上我这个人还是我的身份。现在我想通了,她是真心喜欢我,为了我可以付出一切。”
春运期间,蓝桥机场临时开通飞往京城的航班,只是需要经停。
次日上午,方炎开车把厉元朗送到机场。
随后和去乔小丽汇合,坐火车回德平老家。
厉元朗这边,经停完沿海某地之后,飞机在下午四点左右降落京城机场。
由于张伟和沈放都忙,妹妹那边仍旧毫无消息。
出了出站口,厉元朗正打算打车去市区。
却见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来。
车门一开,王松冲他连连招手示意。
厉元朗稍微一愣,拽开后车门坐了进去。
“王松,怎么你来接我?”厉元朗有些意外。
“说来话长。”王松望了望倒车镜,这才一打方向盘驶离机场。
“大哥,我已经给你订好酒店,我们到地方细说。”
王松生性木讷,这点挺随他爷爷王老蔫。
只是,厉元朗通过王松反应,厉元朗预感到事情不妙。
尽管心中有一万个为什么,现在也不是探求答案的时候。
眼看就要过年,市区道出张灯结彩,年味十足。
由于京城外来人口多,每到春节,外地人大都选择回乡过年。
原本热热闹闹的大街小巷,霎时间显得冷清不少。
这样也好,至少不堵车了。
车子开到王松订好的酒店,一进房间,厉元朗就迫不及待的询问起王松。




正义的使命 第1367章 严峻性和紧迫性
“哥,卿柔她、她被我爸爸训斥了,没收了手机,半个月之内不让她出门。”
什么!
厉元朗大吃一惊,怎么会是这样?
“王松,你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对待卿柔?”
“不知道。”王松头摇成拨浪鼓,一副无可奈何之相。
厉元朗相信王松不会撒谎,也不会隐瞒。
他本来就对官面上的事情不感兴趣,搞学术研究的人都这样,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大哥,我今天是背着爸爸偷偷来见你的,我现在得赶紧回去,省着被爸爸发现,我也出不来了。”
“好。”厉元朗点了点头,送王松到门口的时候,不甘心的追问一句:“卿柔有没有给我带话?”
王松苦笑,“我都好几天没看见她了。”
厉元朗拍了拍王松肩头,眼见他消失在视线之中,仍旧没有急于返回房间。
怪不得妹妹好几天没有消息,敢情被王铭宏关了禁闭。
为什么这样?
肯定跟自己央求的事情有关。
可厉元朗想不明白,王铭宏为何如此大的反应?
1...512513514515516...5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