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状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子
等着瞧。
***********
***********
ps:收藏!收藏!收藏!
新书榜最后几个小时,天子再求一波支持,拜谢!





锦衣状元 第六十章 合伙经营
临回家前最后一晚,京泓失眠了。
难得这两天他开始适应新环境,但想到来日就能回县衙跟父母家人团聚,京泓在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朱浩一如既往,撰写完东西后就到门口坐着。
现在没有墙头给他骑,没法暗中观察王府里的动静,他只能琢磨是否以后就住在这里目前所住的院子是王府侍卫的值班房,就算晚上很少人来,但外面就是岗哨,出去很容易被人发现。
“你怎么还不睡?哦对了,那个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后来究竟怎样了?”京泓装出一副关心的样子,从榻上起来,走到朱浩一侧的门槛旁坐下,忍不住打听他心心念的故事。
朱浩道:“最后四十大盗想办法找到了阿里巴巴住的地方,阿里巴巴和他的妻子、女仆侥幸逃脱,远走他乡,四十大盗占领了那座城市。”
“”
京泓一脸无语。
显然这个故事结局跟他的想象有极大不同,沉默良久,他质问道,“这怎么可能?阿里巴巴那么勇敢聪明,为什么”
朱浩看着星空,幽幽道:“一个打四十个,再勇敢再聪明有什么用?难道这不是你想要的结局吗?”
京泓连连摇头:“这怎么会是我想要的结局?”
朱浩笑了笑:“故事嘛,要么是好的结局,要么是坏的结局,或是开放式的结局,任由听故事的人去幻想。
“反正又不是真人真事,这不过是我随口胡诌的一个故事,如果你觉得阿里巴巴最终斗赢了四十大盗,就不用一直追问我结果,不是吗?”
“你问我大结局是什么,我只能告诉你一个跟你想象中不一样的事物总会有两面性,故事也不例外。”
听了朱浩的话,京泓整个人坐立不安。
我不过是个八岁大的孩子,你跟我讲什么事物有两面性?
你在讲大道理的时候, 是否该考虑一下我这年岁的小脑袋瓜是否能接受这么复杂的东西?
“我觉得, 故事真正的结局一定不是这样!”
京泓冲着朱浩一脸认真地说道, 但他没有争论,也知道朱浩不会跟他好好讲故事,于是起身回到榻上躺下。
朱浩继续仰头看着璀璨的星河, 想从万千繁星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颗。
翌日清早。
天还没完全亮开朱浩就起来收拾,把自己的东西归置好后便出了门, 没有等京泓一道出王府。
作为王府仪卫司典仗, 陆松值夜的时候不多, 当天早上朱浩并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等出王府西门时,几名值守的侍卫都好奇打量, 但知当天是休沐日,没有出来阻拦,任由朱浩离开。
来到外面的大街, 已经是卯正三刻, 看到安陆本地摸黑早起, 待城门一开启便进城来赶早市的农家人, 朱浩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不出意外,老太太朱嘉氏昨夜便进城, 住进了东厢,今天一早就起来穿戴整齐,只等孙子回来把王府的情况问清楚。
朱浩尚没有跟朱娘、李姨娘她们说话的机会, 就被老太太单独叫进堂屋。
“我现在跟王子一起读书,也不知其真实名字是什么, 我们都习惯叫他朱三,至于是否有兄弟姐妹尚不清楚。”
“至于教习, 我们称呼其为隋先生,表字公言, 另外这两天王府内有些紧张,可能是因为之前起火之事”
朱浩带出来的情报不多,跟上次大同小异,朱嘉氏不是很满意,一再追问。
朱浩恪守不伤害王府的原则,不去纠结朱三和朱四的身份,若问到相关内容一概说不知道,老太太面对这么个圆滑世故的小孩,竟无计可施。
“祖母,我查到一件事,好像王府要换教习我是听那些侍卫说的,不一定准确啊。”
朱浩最后终于说出个让朱嘉氏满意的情报。
朱嘉氏皱眉沉思良久,起身出门去了。
等朱娘把朱嘉氏送走,赶紧进堂屋来拉着儿子的手问道:“小浩,这次你进王府,没人为难你吧?”
朱浩咧嘴笑道:“没有啊,娘,我在王府里吃得好住得好,而且开始学习了呢论语我学了好几篇,不信我背给你听听?”
朱娘道:“不用了,只要你平安无事就好饿了吧?早饭吃了没?我让你姨娘给你做好吃的。”
小院因为朱浩回来,又忙碌起来。
朱娘生意上遇到一点麻烦,但为了不让儿子分心,一直没对朱浩说,但朱浩还是察觉到一丝端倪。
“娘,是不是咱的买卖出了问题?”朱浩问道。
朱娘苦笑一下:“盐田产量直线下降最近倒是没下雨,不过七月底,天阴晴不定, 没夏天时收成好。”
朱浩心想, 当然不能以夏天的产量来衡量盐田全年的产出,那是太阳照晒最猛烈的时候,可能是那时赚钱太快,朱娘觉得一年四季都该如此,但实际上一旦到秋冬季节,晒盐就会迎来淡季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
“娘,咱卖的散盐情况怎样了?”朱浩问道。
朱娘摇摇头,没有说话,意思是零售生意仍旧不如人意,经历之前太多事后,铺子的街坊生意其实难以为继。
朱浩仔细琢磨了一下。
其实把这铺子交还给朱家也行,反正不赚钱,但是要牢牢把控城外的晒盐生意,如此一来就需要多多笼络帮手,不能让具体经手人见异思迁。
吃过早饭,朱浩把于三找来。
于三见到朱浩一脸笑眯眯的样子,心情没来由一阵轻松,在他眼里这个小掌柜主意很多,值得他专程跑一趟。
“小三哥,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不过你别告诉我娘,这是咱俩的秘密,你看行吧?”朱浩凑上前,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
于三有些莫名紧张,问道:“浩哥儿,您知道我没多大能耐,别吓唬小的。”
朱浩道:“哪能吓唬你?我是有好事找你做是这样的,我从王府里弄了几个评书本子,都是很不错的说本,如果咱在城里开个书场,你觉得会不会有前途?”
于三一脸不解:“书场?”
迷茫的眼神看过来,好似在问,小祖宗你是要闹哪样?
朱浩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些散碎银子,都是朱娘平时给的零花钱,他辛苦积攒下来的。
“我这里攒了一点钱,留在手里没用,不如拿来做点小买卖王府西街不是有大片空地吗?你去盘下来,搭建个木头棚子,找个嗓门大的说书人小三哥,好像你也识字啊,必要时你可以顶上去!
“开头旁人来听书,我们不收钱,等生意进入正轨了一人收一文,相对靠前的位置收两文到三文。至于最前边靠近台子的地方可安排几排座位,摆上几案,提供茶水和干果点心。那些有钱又有闲的人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听书。
“书场一天说个十来场,最晚那场甚至可以延迟到二更鼓响,反正咱安陆州城不是没宵禁吗,正好可以丰富城里百姓的夜生活小三哥,你来打理一切,可以吗?”
朱浩这是要拉于三跟自己合伙做生意。
于三为难道:“怕是不容易吧,花费不老少。”
朱浩道:“我算过,场地什么的,一个月下来可能需要一两银子,毕竟我们不用屋舍,加上添置桌椅板凳,应该用不了三两,招募个说书先生,按月给工钱,可以给他茶水提成,至于咱俩你不用出钱,只负责出力就好,赚了钱咱三七开,我七你三,每月额外给你四钱银子的辛苦钱,你觉得如何?”
本来于三不想跟朱浩搞什么合伙经营,一来是自己没本钱,二来则是给人跑腿不见得有好处。
但听不用出钱就有干股,还有固定的工钱拿,这种好事他没理由拒绝。
“这可以,就是不一定能做成。”
于三不敢把话说满了。
朱浩笑道:“反正我就这五两银子,花完就算完,折腾一下就当买个念想,当然最重要的是说本好,有人来捧场!只要打开名气,恐怕城里的人都会跑来捧场,到时我们天天夜里都加场。”
朱浩开书场的原因,是因为在王府里实在太无聊了。
有陆松的关系,其实晚上要出王府并不太困难,对陆松来说只是防备他进王府内宅行那不轨之事,你要出王府请便。
虽然朱浩有逃夜的条件,但外边也要有可玩的项目供他消磨时间。
还有个更大的原因,王府西街那边的确有不少空地。
朱浩打听过,弘治末年这里曾发过一场大火,王府西门附近大片区域烧成了白地,那些有钱的人家怕这边烧死过人风水不好,便择地重建。穷人也有顾虑,要是自己在这边建房,未来王府扩建征收自家屋舍,说不得又要折腾,干脆一早就避免。
于三本来鬼点子就多,听到朱浩的话,心情激动起来,双目冒光。
朱浩道:“索性今天我不用回王府,便陪你一起张罗。你先找牙子选定地方,再找匠人搭建棚子,打造桌椅板凳,等一切办妥后我再告诉你如何布置”
朱浩想到就要做到。
丰富安陆本地百姓日常娱乐生活,顺带让自己找点乐子,或许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是讲那些陈词滥调的说本,自然没多少人来听,但朱浩这段时间写了很多精彩的故事。
这时代的人有的是空闲却没有足够的娱乐项目,如果有个地方可以让他们听书取乐,即便一天花个一两文钱,想来也会趋之若鹜吧。




锦衣状元 第六十一章 小心机
有朱浩在,一切都有现成计划,于三作为执行者,只需要按部就班完成即可。
不过朱浩有言在先。
“小三哥,咱们得把丑话说在前面这生意我是大股东,但你是法人,如果出了什么事得由你来承担责任,毕竟三成的利润不是白给的当然,虽然说你保本不亏,却也不能把这生意当做儿戏,务必全力以赴做事。”
于三不解地问道:“何为法人?”
朱浩郑重道,“意思是你是主要负责人,在外人看来你是书场的大掌柜,只是赚了钱利润的大头落在我这边账目必须分明,要把开支和进项全部记录下来,我随时会过来查账,如果发现账对不上,我可是会换人的。”
于三拍着胸脯道:“浩哥儿,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岂会做那见利忘义之事?再说了”
他本来还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顿住了。
朱浩微微一笑,知道他想说什么,大意无非是我赚钱的大头还落在你娘那儿,要是为了跟你合伙做个小生意就见利忘义,那我以后不仅没法帮你娘做事赚钱,很可能都不能在安陆立足。
于三平时嬉皮笑脸,但做事很有一套。
人面广,能自行安排妥当的绝不敷衍了事,朱浩要做什么找他,在不清楚地方环境和势力分布的情况下,可说是强有力帮手。
半天下来,朱浩觉得自己的钱花得值。
中午朱浩在家中吃饭,跟朱娘说下午晚些时候会回王府,朱娘奇怪地问道:“小浩,你可以明日一早回去,为何不留在家里多陪陪娘、姨娘和妹妹呢?”
朱浩道:“娘,我想早点回王府了解情况, 打探到有用的讯息, 及早完成祖母交待的差事, 我还想趁着休息的时候跟兴王世子一起玩,好好培养一下感情,所以”
朱娘见朱浩主意很多, 没有多怀疑,当即点头同意下来。
吃过午饭没有休息, 朱浩出城去了, 安排人手对盐田进行改造, 以适应秋冬季节晒盐的需求。
回来天色不早,把于三叫来问了问租赁场地的事, 得知一切顺利,空地本身不需要花什么租金,只是要跟官府和地保打好招呼, 于三已把事情谈妥, 该打点的关系也都一一打点到了。
“浩哥儿, 咱花出去的银子快三两了, 那些木匠都在抓紧时间做工呢,如果到时候银子不够怎么办?”
于三有些发愁。
五两银子看起来多, 但真要撑起门面做生意,依然捉襟见肘。
朱浩笑道:“棚子搭好,接下来请个说书先生回来就行, 花不了多少钱对了,我记得城东和城南都有说书的场子, 你去看过没有?”
于三点头道:“看过了,但请人可不便宜如果按月给俸的话, 每月干个二十多天就要三百文。”
“该花的钱一个子都不能省,说书先生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书场生意的兴隆,不能马虎。本子我给你留下,你把人招来后随时可以开场说书,开始人少不收钱,赔本赚吆喝,等说书到了关键时刻再收费要实在不行你自己上去讲也可以”
说到这儿,朱浩笑眯眯地看向于三。
于三赶紧摆手:“我可没那本事,还是请个正经的说书先生稳当,我在旁打个下手倒是没有问题。”
朱浩点头:“我先给你一个本子,现在还没写完,你得打起精神,别让人把说本给骗走了,具体如何安排你做主。”
于三声音提高八度:“浩哥儿你瞧好了,真要有人敢骗咱的东西,定让他没好日子过!”
于三狠话说得底气十足,但朱浩知道于三更多时候是装腔作势。
如果于三真有那么大能耐,何至于每次朱娘出事,他都帮不上忙呢?
不过仔细想想,朱娘每次遭遇麻烦,都跟朱家和官府逼迫有关,于三就算在地方上有些势力,还真不敢跟官家斗。
若只是市井小民跟于三起了利益冲突,于三说不得还是有点手段的。
朱浩趁着日落前回到兴王府。
陆松正带着人在院子里安排搭架子,看到朱浩回来,着实有些意外。
“陆典仗,你们在忙什么呢?要不要我搭把手?”朱浩显得很热心。
陆松看了看四周那些手下, 有人正捂嘴偷笑。
陆松立即板着脸喝道:“你才多高?这种事你离远点儿,架子散了砸着你可是自讨苦吃。”
人前陆松保持了对朱浩一贯冷漠的态度,免得被人察觉二人私下有勾连,可等架子搭得差不多后, 他还是把朱浩叫到一边。
“为何不在家中过夜?这么早回来作甚?”
陆松语气中充满警惕。
朱浩道:“我一个小孩子,留在家里也帮不上忙我想尽快适应这边的环境, 毕竟可能以后很多年我大部分时间都要在王府生活陆典仗,兴王府不也是你半个家吗?”
陆松听到朱浩这么有情义的话,颇感意外。
你小子,会把兴王府当家?
朱浩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在院子里搭架子?”
“这与你无关。”
陆松没有解释。
朱浩笑了笑,对陆松的警惕不以为然你想早些摆脱锦衣卫的控制,那我们就应该精诚合作,把兴王府相对不那么重要的情况整理出来,这样每旬既有东西汇报,又不会真正损害兴王府的利益。
“对了陆典仗,我经过王府西街的时候,看到有长长的马车队伍过来,看规格不像是一般富户人家所有,谁驾临王府了?”朱浩继续问。
陆松瞪了朱浩一眼:“不该问的你别问,能告诉你的我自然会相告。”
说完黑着脸离开,似乎背负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朱浩撇撇嘴。
心想,不对我说,你肯定也不会对林百户说,你心里守着这么多秘密,早晚会消磨掉林百户的耐心,到时候把你的秘密曝光就麻烦大了。
王府书房。
袁宗皋正在向朱祐杬汇报。
宁王派来使者见朱祐杬,却被袁宗皋打发走了。
“宁藩久居江赣,与我湖广之地并无多少联系,为何突然遣使来访?”朱祐杬眉头微皱,脸上满是不解。
袁宗皋面带忧色:“这个宁王自弘治十年以庶子之身就藩后便很不安分,正德二年,贿赂近臣刘瑾、钱宁、伶人臧贤等人,畜养亡命之徒,新近他更是联络京师权贵,想恢复其被裁撤的护卫兵马,可谓野心勃勃若是其得逞,江赣乃至湖广之地都不会太平。”
“哦?”
朱祐杬没太当回事。
他自己没有造反野心,虽说名义上他儿子是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但他知道就算正德皇帝突然驾崩,自己儿子能否顺利登上皇位还存在疑问,毕竟如果皇太后和顾命大臣都反对的话,想要顺利入主紫禁城还是有难度的。
至于宁王
平时从无来往,自然他也不会关心江赣地面的事情。
袁宗皋继续道:“自去年开始,江赣那边就一直闹盗匪,就连南昌府都不消停,甚至牵连湖广地界,这一切或跟宁王有关,不然他没借口恢复甚至扩大护卫兵马此番遣使来访,在下与使者简单交流一番,听其言语对朝廷多有不敬,当即斥退兴王不当与宁王再有联系,避免落人口实。”
当下宁王朱宸濠野心正在迅速滋长,正德年间因为皇帝胡闹,使得各地行政出现极大的混乱。
朝中更有大批奸佞靠巴结皇帝幸进,短时间内占据高位,乱命频出,致民怨沸腾,这让朱宸濠看到了实现野心的机会。
朱宸濠自然要拉拢江赣周边地区的藩王,尤其是那些有名望有实力的,以便在自己起事的时候得到财力、物力乃至人力方面的支持,造成天下群起响应的效果。
朱祐杬道:“那宁藩之事,就交给袁长史解决。”
袁宗皋拱手:“在下自会妥善处置。”
朱祐杬突然又想到什么事,问道:“两个伴读还有世子的学业”
“兴王尽可放心。”
袁宗皋道,“在下已叮嘱隋教习专心教导世子,只分出少许时间跟郡主及几个孩子授课,要做到主次有别兴王若关心世子学业,随时可叫来考校。”
朱祐杬点了点头:“说起来有些日子未曾考校世子课业,袁长史你去安排一下吧。”
夜幕再次降临。
朱浩在烛台下伏案写东西,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感觉一阵疲倦,不由起身伸了个懒腰,信步来到外面的院子,找了个石阶坐下。
此时已入秋,风稍微有些凉。
朱浩抬头看了看眼前的架子,想了半天也不知有何用。
院子里一片安静,四下无人,朱浩起身来到门口,把门打开往外看了看,马上有两名巡逻的侍卫过来,其中一人朝朱浩呼喝:“回去!”
朱浩道:“我听到外面有动静,所以打开门来看看你们听到了吗?”
侍卫没有回答,直接就要过来赶人,朱浩吐了吐舌头,赶紧退回院子,第一时间关闭院门,但没有上门闩。
陆松嘱咐过,晚上侍卫随时会回来休息,门必须时刻留着。
偌大的院子,只有朱浩一人,他绕着架子走半天,突然想到什么,回屋拿了一件自己不穿的夏装,沾上水,直接丢上去。
第二天一早,一些散工准备回家的侍卫发现了朱浩的“杰作”。
有个人直接伸出手把朱浩的衣服摘下来。
“喂,你小子作何?”
恰好这时朱浩出来,侍卫一见停住身形,大声喝斥。
朱浩一脸委屈:“我昨夜尿床了,没办法只好把尿湿的衣服拿到院里晾干,寻摸半天发现挂在这儿正合适”
“啊?”
那人一听,果然发现手上的衣服湿漉漉的,就跟被蛇咬了一般,迅即丢到地上。
“哈哈哈哈”
旁边侍卫都在捧腹大笑,觉得那人没事找事,沾了一手尿。
朱浩赶紧过去捡起来:“别往地上丢啊。”
那侍卫差点儿要跟朱浩拼命,却不敢真的无礼朱浩在王府身份特殊,跟他们不属于同一个体系,教训朱浩的后果是什么他们都琢磨不透,更不敢冒险。
“这是葡萄架子,居然被你用来挂衣服?还沾了尿?哼,看来以后王府贵人吃葡萄得沾染你小子的秽物!”
还是这帮侍卫实在。
不像陆松那么多心眼儿。
原来是葡萄架子啊!
在我住的院子里种葡萄,难道不怕我在葡萄里下毒?
看来我在这院子住不长久!




锦衣状元 第六十二章 考校
京泓一早回王府,带来大包小包的东西。
明显上次准备不足,让他在王府里吃了一些苦头,跟家里申诉后他那县令老爹自然要为儿子准备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连干粮也带了,他本来还挺自豪的,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跟朱浩比拼一把,可当他看到朱浩新带过来的箱子时,人又蔫了。
人比人气死人。
到了书舍院,陆炳已经到了一会儿,正在蹴鞠,追着球跑来跑去,朱浩见状摇摇头,跟京泓一起进了教室,拿出自己整理好的备课本翻开,琢磨今天教什么课,等了好半晌才见朱三姗姗来迟。
“朱先生,今天教我们什么?”
朱三笑着朝朱浩打趣。
朱浩合上本子,漫不经心道:“论语子张篇和尧曰篇已经讲完了,今日开讲孟子。”
朱三笑眯眯没太当回事,京泓则显得郑重其事。
京泓不但要强,在学习方面也很刻苦,既然没先生上课,朱浩讲课他也能接受,他很想知道朱浩的学识究竟比他强多少。
“阿炳,进来上课了,听朱先生讲课再踢的话我把你的蹴鞠扔了!”
1...2627282930...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