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张廷兰眉梢一挑,笑着说道:“机会又来了,咱们这回要一起吃两头啊!”






奉系江山 第三百五十六章 学生们
廊坊一战,击溃辫子军一千二百人,击毙三百人!
杨村一战,击溃辫子军一千七百人,击毙四百五十人!!
南苑战斗,面对五千辫子军反扑,击毙八百三十多人!!!
在短短十八个小时之内,连续三场酣畅淋漓的大胜,重创叛军的锐气,大涨了我方的威风,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不到一千五百名奉军战士!就是这样的强兵,才能完成收复中东路的壮举,就是这样的威武之师,敢于对列强说不。
当下中国,唯有奉军能够坚定的维护中国主权,不管是面对列强,还是面对复辟集团,奉军都尽到了军人的神圣职责。从复辟开始,奉军当天发表讨逆声明,当晚动员入关,第二天就神兵天降,出现在了讨逆的第一线。
各路讨逆军之中,奉军距离最远,但是最先出现在战场上,连续取得辉煌的胜利,而某些军队迟迟不动,坐视张勋叛逆,随后竟然又掐断奉军补给,让前线战士不得不用刺刀拳头对抗叛逆,我们要铲除复辟的张勋集团,同样要向某些祸国殃民的阴谋家宣战!
……
京津一带是报界最发达的地区,自从辫子军复辟之后,这些记者就在不断的挖掘新闻题材,他们很快发现或许张勋集团并不是最大的卖点,奉军和段祺瑞的冲突才是真正要命的事情。
大家看得很清楚,别看张勋怎么折腾。一千多名奉军就能把他们打得满地找牙,这场复辟大戏演不了多久。相反奉军和段祺瑞的较量才是最有看头的,甚至也代表了中国下一步的政治走向。
一个是坐拥全国资源,从清末就开始快速膨胀的北洋集团,一个是守卫关外,拥有强大军力的新兴势力,两者之间的碰撞势必非常有看头。
在这次的事件之上,奉军完全占据了大义名分,加上张廷兰背后运作。很快在媒体上就形成了一股讨伐段祺瑞的风潮,段祺瑞不再是讨逆的功臣,相反还是一个十足的阴谋家。
这种舆论的变化,对老段的威望是致命的打击,而作为一个老派人物,段祺瑞对于舆论是相当无力,既不知道如何管理。又不懂得怎么改变,只能唉声叹气。
“拙言,现在舆论大哗,你能不能和我交个底,奉军是不是准备取代段祺瑞,入主北京啊?”周学熙和孙烈臣带着军队和后勤物资。陆续送到了前线,老周毕竟作为北洋的人物,对于一些事情还是相当敏感的。
“周公,奉军绝无此意,我承认在舆论方面动了手脚。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凡事都是段祺瑞逼的!”
“此话怎讲?”
“周公。东三省土地富饶,沃野广布,地下更是埋藏着无与伦比的财富,日俄两国对东三省垂涎三尺,为此甚至不惜大打出手,您也久在京城,难道还看不清楚么?段祺瑞不顾国家利益,公然把东三省的路权和矿产权力抵押给日本人,这不是引狼入室是什么?”
周学熙也是人老成精,张廷兰说的一点都没错,东北的局势的确很危急,日本人动作不断,而且就算收回了中东路,也要时刻应付俄国人的反扑,夹在两大列强之间,偏偏老段还在背后捅刀子,一旦出现了事情,日本势必讹诈奉军。
想想奉军的处境,也的确不容易,当然也只有在这种糟糕的局面之下,才磨砺出一支强军,恶狼环视,要是手中的刀子不够锋利,只怕就会落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
“哎,段芝泉和日本人的秘密贷款协议的确是有些过分了,他一门心思想要重新练兵,然后效仿当初的袁宫保,组织一支可靠的力量,武力统一全国。”
“不管他有什么打算,国家疆土不能失,东北权利不能卖,这是不容触碰的底线,老段必须彻底放弃这个念头,要不然奉军还有层出不穷的手段。”
张廷兰虽然授意孙烈臣,向段祺瑞提出了两个条件,但是张廷兰也不会天真到口头答应就有作用,要是老段转过头不认账怎么办!因此奉军必须让老段感受到压力,让他不敢卖东北,这才是张廷兰要达到的目的。
“嗯,只要你们不想取代段祺瑞,一切都好谈,必要的时候我愿意出面调停,还是不要闹翻了才好!”
“如此就多谢周公了!”
“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年纪轻轻,就心思缜密,又文武双全,实在是难得的人才,以后前途远大,不过我可要提醒你两件事!”
“周公,您是前辈,有什么话只管说就是了。”
“我发现少帅张学良现在跟在你的手下,这种情况很不好,难保张雨亭不会有想法,你要好好处理这件事情。另外么?就是要把婚事尽快办了,这次回到奉天就可以操办,千万不能委屈了我侄女啊!”
如果说以往对张廷兰这个女婿,周学熙还有点想法,认为是土匪出身,配不上周家的姑娘,现在周学熙已经盼着尽快的把侄女嫁给张廷兰了,这样前途远大的年轻人,遍观整个中国,也是不多见的,周家能攀上,那是幸运。
至于提醒注意处理和张学良的关系,这也是为了张廷兰考虑,毕竟奉军的掌舵人还是张作霖,如果张廷兰处处压着张学良一头,老张难免会有想法。
张廷兰也很清楚这件事情,不过他并不担心,毕竟很快就有俄国就会有剧变,到时候另一方天地就会打开了,张廷兰也有信心摆脱和老张的从属关系,变成相对平等的合作伙伴,不过周学熙能提醒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周学熙还是设身处地的替张廷兰着想的。
“周公,这些事情我心里有数,您就放心吧。眼下有一件事想拜托您,张勋复辟,京津一带百姓遭受战火之苦,不少人流离失所,我准备把成立一个难民安置中心,如果这些民众有兴趣到东三省发展,我们可以安置,所需的费用,也有我们出,就是需要您帮着组织一下!”
“这没问题,我义不容辞啊,拙言你们经费足够么?要是二三十万我可以帮着你们出。”
“经费没有问题,我准备投入五百万,不只是农民,工人学生,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东北都十分欢迎!”
张廷兰的话还没有说完,周学熙差点被一口茶水呛住,他以为张廷兰想要安顿难民,不过是买个好名声而已,能投入十万左右,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因此他才大包大揽,要拿出二三十万。
哪知道张廷兰一张口就是五百万,一下子把周学熙都惊呆了,自己那点钱连零头都不是啊,这家伙能点石成金不成,怎么有这么多钱啊!
周学熙不清楚怎么回事,张廷兰的这些钱可都是张勋刚刚贡献的,完全就是一笔飞来的横财。有了钱就要会花,京津一带是天子脚下,工商业发达,民众素质也比较高,如果能大量的移民东北,对于东三省的发展绝对是天大的好事情。
这些人平时肯定不会去,到了现在,他们也没得选择了,只要张廷兰舍得花钱,一定能有不少人愿意北上。
“周公,要是有工厂,学校之类的,愿意搬到东三省,我更是举双手欢迎,所有搬迁费用,我都一力解决。”
周学熙也被张廷兰的大手笔震撼的说不出话来,只能点头同意,就在这个时候,南苑外面响起了一阵乱哄哄的声音,张廷兰急忙带着人出去查看。
只见有不少年轻人纷纷来到了南苑,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是学生打扮,全都带着无比的好奇,来看奉军的士兵。
张廷兰也是搞不清情况,询问手下人之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些学生都是看了报纸的,他们听说了奉军的骁勇战绩,都想过来领略一下这支被吹上天的部队的面貌。
人数越来越多,已经把军营都围了起来,张廷兰一看眉头皱了起来,现在北京还是战场,很容易出现突发情况,这些学生也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就这么跑过来。
他们都是热情十足,张廷兰不好驱赶,但是又不能让他们扰乱这里的秩序,眼珠转了转,终于有了主意。
“同学们,我刚才了解了一下你们的情况,大家都想要参加到讨逆的行动之中,这一点我很感到,你们都是好样的!不过大家要知道,战场不是儿戏,你们没有经过任何训练,根本没法上战场。”
“将军,我们都有一颗报国之心,不怕吃苦,不怕牺牲,奉军是一支英雄的队伍,我们愿意加入奉军!”
张廷兰一看这些热切无比的学生,心说他们也的确单纯,看到了报纸就急着赶了过来,不过张廷兰早有招募学生到东北发展的想法,正好顺了他的心意。
张廷兰向在场的学生挥了挥手,让大家安静下来:“同学们,想要为国家做事情,不一定需要上战场,干别的事情同样可以。现在京津一带,遭受战火,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你们如果愿意,可以成为志愿者,帮助这些百姓,如果表现的好,奉军会优先考虑录取你们,而且还有机会安排你们去东北的大学,甚至是讲武堂,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官!”





奉系江山 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价学费
历史上张勋复辟,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是造成的危害丝毫不比袁世凯的洪宪帝制来的轻,老袁在复辟之后,还有一丝悔悟,按照约法规定,让黎元洪继任,段祺瑞辅政,民国的约法还有效果,整个国家还有一丝活路。
而张勋的复辟则是将民国以来的法统彻底打碎,北洋内部的矛盾彻底失去了控制,直皖两系的斗争已经趋于表面化,而且孙文一系也借助这个机会,在南方彻底闹起来,整个中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军阀混战已经不可避免了。
另外由于复辟行动发生在京津地区,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冲击十分巨大,北京周边,到处都是难民,扶老携幼,四处奔逃,不论是北洋军,还是辫子军,军纪都是非常松弛的,兵匪一家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所过之处,抢劫不断,老百姓颠沛流离。
身处在这场风暴的中心,张廷兰是深刻的感受到了民众的无助,他很明白,现在就是在进行一场跑赛,奉军不只是和日本人跑赛,也是和国内的局势奔跑,要想主导中国的未来,就必须尽快拿出实实在在的建设成就,让所有民众找到一条生路,不然一切都还会延续原来的历史。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天下的百姓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行走在难民的临时安置点,张廷兰越发的感到了紧迫,越来越多的难民聚集到了这里,他们拖家带口,他们之中有人失去了房屋,有的农田被毁坏,有的被强行掳去充当苦力,然后又逃了出来。
这些百姓大多数人不懂什么是复辟。更不懂什么是民主共和,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家园被毁掉了,不只是辫子军,北洋军也是一样,以后的生活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
越来越多的灾民在低声的哭泣,这时候安置点的中间,有几口临时搭起来的大锅,里面正在熬汤,切好的白菜放了进去,然后又倒进去几个肉罐头。再添上一些香料粉,一锅香气腾腾的汤就熬好了。
每个难民都能拿到分到一碗汤,另外还有蒸好的馒头,负责分发食物的是奉军的炊事兵,还有不少的学生。他们都在认认真真的工作,如果有年迈体弱的难民。他们还有主动把食物送过去。另外有些难民还受了伤,也需要他们帮着包扎处理。
这也都是张廷兰的安排的,他的确需要大量的有志青年投入到奉军的队伍之中,但是这些年轻人必须是能够真心做事,不是出于一时的激动。虽然奉天上下会尽量提供最好的环境,但是奉军正处于创业的时候。可谓是白手起家,必须要一大批吃苦耐劳的实干家!
这些大学生之中,其实多数人都是家道小康,没有一定的财力支持。根本别想迈进学校的大门,当然越是这样,就越需要仔细甄别一下,张廷兰可不想招募一帮少爷羔子回去。
现在让他们帮着救助这些难民,就是第一个考验,对待这些穷苦人的态度,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另外这些学生也需要干活,帮着安顿难民,搭帐篷,做饭烧火。
这些人里面不乏一点活都不会干的,当然也有不少不愿意挨累受苦的,他们最初满怀着热情过来,以为一下子就能穿上军装,扛枪打仗,成为光荣的战士。可是一看第一个工作竟然是干这些脏活累活,有的人就打了退堂鼓,悄然离开。
当然这些人离开就离开了,张廷兰也不会管他们,现在整个学界的老师都是空谈的多,能办实事的少,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但是一点实事都不能干。老师如此,学生被沾染上这种习惯就更加正常了,这样的人跑到了东北,只会带坏风气。
还是这些真正留下来的学生最有培养价值,安顿着难民吃了一顿饭,这些难民的情绪都稳定了不少,张廷兰也主动询问他们的情况。
“长官,您是好人,手下的也都是好兵,可是有些当兵的简直是不吃人饭,他们把俺家的粮食都抢走了,要征用当军粮,那可是俺们一家老小的口粮啊,抢走了还怎么活。俺和他们理论,这帮畜生用枪托子砸我,还一把火把俺家给烧了,这可让俺们怎么办啊!”
有一个哭的,就有第二个,大家伙都是满腔的委屈,又有一个穿着长衫的中年人挤了过来,带着哭腔说道:“长官,我是城里头开绸缎庄的,那帮辫子军都冲到了我的铺子里,把东西都抢走了,还有打伤了几个小伙计,我们担心再遭到他们的祸害,才跑到了城外,您就帮着我们想想办法吧!”
这些难民不断地的哭诉,不只是张廷兰,还有那些剩下的学生,也都在仔细听着,大家伙的心里头也涌起强烈的愤怒,拳头都不由自主的攥了起来,不只是辫子军可恶,北洋同样如此。
这时候他们把目光都放在了张廷兰的身上,眼下只有奉军还保持着良好的形象,是大家最后的希望,就看他们能不能帮着解决这些灾民的困难吧。
“诸位父老乡亲,大家听我说,在这场战乱之中,你们失去了家园,生活堪忧,而且北洋政府也不见得能够补偿大家的损失。我有一个建议,就是你们可以到东三省,重新开始生活,最近一年多,东三省不断的吸纳各地的移民,总数已经逼近二百万。大家到了东三省之后,会组成大的农庄农场,按照人头分派耕地,只要耕种五年,一个人就能获得五亩肥沃的黑土地,绝对能够保证基本的温饱!”
张廷兰又让手下人重点介绍了一下农场的管理和分配模式,这些难民听到之后,顿时眼前一亮,只要苦干五年,就能有土地,有房子。能够安身立命。而且他们还知道,政府还会鼓励多种经营,可以做生意,可以养殖牲口,如果脑筋灵活,愿意付出,最快的一年就能拥有土地。
就算不和最快的比,用三四年的时间,换来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啊。
尤其是京津一带。大富大贵的人太多了,土地完全都占有了,这些难民多数都是佃农,生活极度贫困,看到了用于土地的希望之后。他们格外的振奋,当即就有不少难民表示要到东北去。
张廷兰让士兵把这些愿意去东北的难民和其他人分开。单独组织起来。这时候那个绸缎庄的老板又问道:“长官。您安排这些农民去种地,这是天大的恩德,只是我们这些做不了农活的怎么办啊?”
“这个你也不用担心,东三省不光需要农夫,也需要商人和工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会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工人可以进入工厂做工,商人也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扶持,钱财都是身外之外。只要大家肯努力,东北就是实现你们梦想的地方!”
张廷兰说完之后,顿时周围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不只是这些难民,还有那些学生,都是由衷的高兴,奉军的安排十分周到,而且确实站在了老百姓的立场上考虑,在这种时候,或许只有奉军能想到救助这些苦难的百姓吧。
尤其是张廷兰所说东北能实现所有人的梦想,让他们格外的动心,这些年轻人正是充满了梦想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坚定了到东三省的念头。
张廷兰随即安排扩大难民点的数量,争取招揽到更多的难民,另外让周学熙帮忙,运送粮食衣物过来,段祺瑞和张勋在那边打仗,奉军在这边收拾民心,而且用的资金还是从张勋那里敲诈过来的,这简直是天下少有的美事。
张廷兰是越想越高兴,按照以往的经验,五百万大洋能安顿差不多五十万难民,基本上相当于两三个县的规模,到了战时动员起来,至少能出动一万人,差不多就是一个师的兵力,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当然要想实现这个标准,还要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起来才行,在农业社会绝对做不到。
正在奉军大肆招收难民的时候,北洋军和辫子军的战斗也到了最激烈的时候,段祺瑞指挥着手下,几次冲到了辫子军的阵地上,眼看就要把他们击败了,但是辫子军突然使用了两种武器,对北洋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一种是长长的木柄,带着一个弹头,一种是只有一个炮管的,能够按照曲线发射炮弹的火炮。这两样东西十分轻便灵巧,在城市作战之中,灵活机动,但是杀伤力却十分惊人,北洋军第一次遇到这种武器,全然没有准备,被辫子军炸了一个人仰马翻。
北洋军的纪律也不比辫子军好多少,遭到了打击之后,一下子就溃退下来,而辫子军通过这次胜利,也稍微稳定了一下军心,开始积极的构筑防御工事,准备和段祺瑞血战到底。
老段接到前线的报告,急忙打听一下,最后才弄明白,这两种武器一个是手榴弹,一个是迫击炮,在列强的军队之中,已经大量的装备了,而国内所有军队之中,只有奉军有装备,并且在对付俄国人的战斗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弄清楚情况之后,老段简直气急败坏,急忙找来了徐树铮,让小徐去质问奉军,为什么要和辫子军勾结在一起!
徐树铮气呼呼的来到了南苑奉军的营地,一见面小徐就发飙了。
“你们口口声声污蔑段公和张勋勾结,现在张勋却装备了只有你们才有的武器,难道不是你们奉军和辫子军勾结么,果然是贼喊捉贼的卑劣之徒!”
“徐秘书长,凡事都要讲究证据,我们的确是卖给了张勋一批军火,但是那是在两个月之前,那时候我们可不知道他会搞什么复辟,你这么大的帽子我们可承受不起!”
徐树铮强压着怒火,大声的说道:“不管怎么样,你们惹出来的麻烦,你们自己收拾。”
张廷兰立刻笑着说道:“没问题,正好奉军大部队上来了,我们现在就去攻击辫子军。”
说完之后,张廷兰就要下达命令,这时候徐树铮才猛然惊醒,可不能让奉军再出风头了,消灭辫子军的头功必须是老段的,他急忙制止了张廷兰。
“你只要告诉我们怎么对付手榴弹和迫击炮就成了!”
“也可以,我们派遣一个军官团过去,指导你们如何应付迫击炮和手榴弹,当然我们还可以提供这两种武器给你们,不过这些战术都是弟兄们慢慢摸索出来的,也耗费了不少心机,想学就交点学费吧!”
“要多少钱?”
“不多,给一两百万就行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奉系江山 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个俘虏
多少?徐树铮机会都怀疑自己的耳朵了,怎么指导一下战术,就要一两百万,这不是讹诈么,就算请列强的军事教官也不用这么多钱啊,这帮奉军的确是胡子出身,简直想钱都想疯了!
“这是军国大事,不是信口开河的地方,你们奉军难道是天兵天将不成么?借用几个士兵,就要上百万,这天底下有这个道理么?”
“徐秘书长,我们的战术可都是在战场上,用弟兄们的鲜血换来的,自然不能白白教给你们,当然你也可以不学,完全凭着自己的本事打败辫子军。”
张廷兰笑着说道:“其实你们也不用着急,曹锟的部将吴佩孚行动速度一点不慢,他们已经拿下了涿州和良乡,卢沟桥已经岌岌可危,只要打下了卢沟桥,他们就能从西路攻击北京了。而且奉军也休整差不多了,大军马上就要采取行动,攻击辫子军。”
张廷兰提到了曹锟,徐树铮脸上的肌肉就是一阵抽搐,现在直系和皖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曹锟这次这么积极的抢功,就是想挫一挫老段的锐气,如果真让直系抢先了,段祺瑞的脸上一点光彩都没有了。
而且该死的张廷兰竟然还威胁奉军要采取行动,简直是在逼着自己当冤大头,一向足智多谋的小诸葛,此时也是格外的发愁,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
“徐秘书长,咱们不必局限于眼前这点小事了,我们可以畅想一下,消灭了张勋之后,这北京的权力该怎么划分,又需要奉军如何表态。其实说穿了也就是出价的问题,只要价钱合适,咱们什么都能谈,不然现在一万多奉军将士就在这里,关外还有两万多边防军整装待发,我相信徐秘书长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
张廷兰的话出口之后,徐树铮心里头就是一阵哆嗦,张廷兰的确摸准了段祺瑞的命门,现在整个天下大乱。正是权力重新洗牌的时候,本来段祺瑞手握先机,是一把十足的好牌,可是偏偏让奉军给搅合了。
黎元洪并没有下台,直系又蠢蠢欲动。老段要想重新执掌天下,就必须取得奉军的支持。不然就别想收拾残局。可是想获取奉军的支持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能乖乖的挨宰。
徐树铮越想越清楚,但是他的心里头却憋屈到了极点,几次和奉军打交道,全都是如此,一点便宜占不到。还频频吃瘪。
“只要我把钱给你了,奉军就能支持我们么?”
“谈生意就要一码归一码,这次你们花点钱,雇佣奉军的军官团。正好体现咱们互相的诚意,有了这个之后,咱们再接着谈别的事情。”
1...148149150151152...3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