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江山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交代完毕之后,张廷兰对着康有为的这份财产目录,也在思考着处理的办法,显然不能简单的卖掉,而是要把这些产业都管理起来,有了这张海外的势力网之后,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最好再能弄一个银行,这样就可以将手上的资本弄到海外去。
一战再有一年多就会结束,到时候欧洲就会变成冒险家的天堂,只要手上资本充足,就能利用这个天赐良机,大量的购进机器技术,还能引进一大批的工业人才。
按照张廷兰的估算,鞍山钢铁厂投产之后,钢产量就会打到五万吨以上,这个数量还远远不够,要是能从德国弄到设备,两三年之内,将钢铁产量提升到二十万吨,这样奉军就拥有了一定的本钱。
不论是发展军工,还是搞基础设施建设,就都有了充足的保证,另外电子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造船业,机床产业这都是奉军的短板,也必须要补齐。有了这些东西之后,东三省的工业基本上就能自己运作,虽然比起日本人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双方已经不是天壤之别了。
只要方法用对了,奉军一样可以和日本叫板,到那个时候,就不用战战兢兢的装孙子了,条件成熟,奉军就把南满铁路拿回来,彻底被日本人的势力赶出东三省。
当然要实现这个计划,最重要的就是足够的资本,想到这里,张廷兰也知道,这次入关想不大开杀戒,都不成了,只能从这些八旗贵胄身上榨油。
正在这个时候,手下人也传来了消息,段祺瑞指挥着军队,击败了辫子军,杀入了北京城,几乎与此同时,吴佩孚也杀进了京城,辫子军彻底完蛋了,复辟的闹剧已经彻底完蛋了。
张廷兰一看时机差不多了,急忙把奉军的主要军官都召集起来,张廷兰大声的说道:“诸位,罪魁祸首张勋虽然完蛋了,但是那些复辟的从犯还在,他们就是满清的遗老遗少,就是那些心念满清的就官僚,有这些人的存在,就仍然有复辟帝制的风险,我们奉军既然入关,就有责任彻底剪除一切隐患,保证永远不会出现这种闹剧,因此我命令,奉军立刻进城,搜捕所有涉案的遗老遗少,宁可错抓,不能放过!”
张廷兰打出的旗号光明正大,但是地下这些奉军的军官心里头都清楚,这就是搜刮的开始,而且张廷兰还给他们放宽了要求,宁抓错不能放过,正好合了大家的心思,因此这帮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出了会议室之后,奉军就立刻展开了行动,分头冲进了京城,此时的北京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街道上到处都是交火的痕迹,地上还有成堆成堆的鞭子。
张勋的这些部下星落云散,纷纷把鞭子割掉了,各自逃窜了,已经进城的北洋军也在四处砸门,冲进街边的铺户和人家,这些刚刚立下大功的丘八大爷也想要发一笔财,犒劳一下自己。
不过他们抢夺老百姓的举动让奉军上下十分不屑,要想抢就要抢那些大鱼,欺负老百姓算什么本事,奉军第一个目标就锁定在了庆王府上面。
庆亲王奕匡在晚清的政坛上可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贪鄙无能,干什么都是外行,唯有捞钱本事出众,仗着和袁世凯的关系,满清虽然灭亡,但是老家伙依旧守着丰厚的家产,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
在今年年初,庆亲王奕匡死了,王位有他的长子载振继承,张勋复辟的时候,载振也跑到了太和殿,向小皇帝祝贺,满以为要重新恢复荣耀,哪知道转眼之间,张勋就完蛋了。
载振只好躲在了府中,闭门不出,想要躲过风头,就在这个时候,庆王府的大门被撞开了,从外面如狼似虎一般,涌进来好几百名奉军士兵,一个个手中端着枪,将王府之中所有人都控制起来。
〖
奉系江山 第三百六十一章 无法无天的胡子
奉军控制了庆王府之后,载振被推推拥拥的带到了前厅,张廷枢正翘着二郎腿,等着消息,载振被送到了他的面前。
张二少爷斜了一眼载振,然后不慌不忙的笑道:“小庆王爷,听说你爹年初刚死,你现在又成了继任了王爵,这也算是天下奇闻了,都民国了,怎么还有世袭罔替的事情啊?”
载振一肚子的怨气,不过他也知道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因此只能陪笑道:“军爷,当初皇帝退位的时候,民国已经通过了优待皇室的条件,我们照理还能继续保留王位。”
“照这么说,民国对你们算是仁至义尽了吧,我听先生说过,你们的老祖宗当初可是把朱明皇室的成员全都弄死了,一个没留啊!”
张廷枢翻起了老底,载振只能尴尬的说道:“时代不同,时代不同了。”
“既然知道了时代不同,还想着复辟帝制,是不是觉得民国对你们太好了,让你们这些混蛋蹬鼻子上脸,想要重新当主子爷啊?”
别看张廷枢年纪小,但是也在战场上混过,一瞪眼睛,还是很有杀气的,载振的腿肚子就不由得发软。
“军爷,我可没想支持复辟啊,都是张勋干的,这种以卵击石的事情,我是不会干的,您可一定要相信我啊!”
“晚了!两条路,要么老老实实交出所有财产,要么就到地底下见你们的列祖列宗。”
“军爷,你不能这么干啊,我们的财产都受到皇室优恤条例的保护,是民国政府认可的,你们不能胡来啊。”
“嘿嘿。现在想起这个条例了,可是你怎么忘了,复辟之后,民国政府的法统被你们打断了,前面通过的法律自然失去了效果,需要重新审核,这个优恤条例自然更是一纸空文。你们现在的身份不是什么清朝的遗贵,而是国家的罪人,你们都有接受审判,家产全都要上缴。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张廷枢的话就好像一顿乱刀一般,戳在了载振的心头,他现在也傻眼了,原本没有复辟的时候,他们还能苟延残喘。复辟之后,他们就只能等着挨刀。
载振此时心里头已经开始骂起了张勋的八辈祖宗。悔恨到了极点。怎么当初就不好好想想,搀和这种明知道必定失败的复辟,有什么好处啊!
别管载振怎么后悔,现在也是一点用都没有,奉军的枪口盯在他的脑袋上面,要么给钱。要么送命。
“载振,你最好放聪明一点,你的存款、商铺、田产、庄园、文玩、字画,一样别落。只要有一点隐藏,小心你的狗头!”
“军爷,这些都交了,我们吃什么啊!”载振带着哭腔说道:“我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您这是要饿死我们啊。”
“三百六十行,就没有白吃饱这么一行,你们有手有脚,看看那些工人农民怎么活着的,什么都不会,就拿个碗上街上要饭,总之你们的好日子没有了!”
面对着明晃晃的刺刀,载振是什么都不敢多说了,只能老老实实的把财产清点出来,上缴奉军,张廷枢在一旁严格监督,最主要的就是防止他们隐匿财产,不只要看他们说什么,还要拿出家里头各种账本进行对照,确保没有一点疏漏。
不只是庆王府如此,醇王府,恭王府全都没有跑了,亲王之下是郡王,还有各个贝子贝勒,王公大臣,总而言之,凡是在京的八旗贵胄全都受到了奉军光顾。
张廷兰主管全局,张学良充当前线指挥,其他的军官分区承包,挨个府邸清查,奉军所过之处,就好像被大扫帚扫了一遍一样,什么都剩不下来。
奉军这么大规模的折腾,北京城一下子就被惊动了,消息迅速扩散。而此时老段刚刚将张勋的辫子军解决干净,再度回到了总理府,他也算是长出了一口气,虽然这次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但是好歹还是回到了北京,能够重新执掌权柄,对于老段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了。
小诸葛徐树铮坐在了段祺瑞的对面,神色也不是很好:“芝翁,黎元洪也回到了总统府,咱们这一次等于是白忙活了,根本没有拿下黎菩萨,反而还招来了张作霖这么一个强敌,下一步该怎么办,恐怕有些艰难了!”
“又铮,你绝对奉军战斗力究竟如何,比起咱们的军队是强还是弱?”
“芝翁,奉军的确有过人之处,张廷兰派给了咱们一个军官团,领头的叫张贺年,指挥炮兵很有一套,他们的射击技术也非常高,没有他们的帮助,咱们还不能快速占领丰台。”
徐树铮心高气傲,难得说别人一句好话,现在能够认可奉军的战斗力,也足见奉军给了他不小的震撼,也不能不正视这支关外的劲旅了。
“又铮,北洋是爱惜人才的,那个张贺年如果愿意投靠到咱们的麾下,可以重用。”老段也感受到了奉军的威胁,开始琢磨着挖墙脚了。
“芝翁这件事情恐怕没有希望,我是试探过,不过奉军的控制力度非常强,手下的军官也极为忠诚,寻常条件根本挖不到。”
段祺瑞也陷入了深思之中,半晌才问道:“又铮,你觉得北洋军还能赶上奉军么?”
“当然可以。”徐树铮信心十足的说道:“奉军的战斗力强大,主要是训练到位,而且他们招收的士兵也很讲究,完全都是清白出身,重赏加上苦训,战斗力自然提升起来。现在北洋的军队积重难返,想要扭转有些困难,但是我们还有参战军,只要把参战军训练起来,北洋的战斗力还是天下第一,区区奉军根本不是对手!”
“有这个信心就好,其实当初的北洋何尝不是如此,朝气蓬勃,大家的心劲都往一处使,只是现在全都富贵起来,大家的心思也就多了,人心就不齐了!”
正在段祺瑞叹气的时候,突然手下人前来报信,说是荫昌求见,这个荫昌在满清的时候,也是一位重臣,和老袁关系莫逆,当初小站练兵的时候,段祺瑞等人都是荫昌推荐给袁世凯的。
到了民国之后,荫昌自然没法继续当官了,但是在北洋之中,人脉关系犹在,身份也很特殊,他前来求见,段祺瑞也急忙相迎。
他们刚一见面,荫昌就满脸都是怒气,大声的对段祺瑞说道:“芝泉,你是想对满人赶尽杀绝么,你要想这么干,就先拿我开头一刀,我这个老糟头子一不活着了!”
“午楼先生,您这是说的哪里话啊,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懂,咱们都是老朋友,老伙计了,怎么说到了动刀子啊?”
“还和我装糊涂不是?”荫昌气呼呼的说道:“现在你们讨逆军正在全城搜捕满人的府邸,庆王府,醇王府全都逃不了,其他的王公大臣也是如此,难道还不是赶尽杀绝么?”
段祺瑞一看荫昌的表情,也知道不是说的假话,他急忙把徐树铮叫了过来。
“又铮,你赶快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我不是已经交代了么,只追究张勋的辫子军,不要诛连无辜,究竟是谁在无视我的命令,让他们赶快给我停下来!”
徐树铮也急忙点头称是,他慌慌张张的就往外头跑,这时候孙烈臣已经到了总理府的门外,和徐树铮正好撞在了一起。
“孙师长,您来有何贵干啊?”
“当然是公事了,张勋复辟,并非他一人所为,而是满清的遗老遗少,王公大臣,不甘心失去权力,才发起反扑,对于这些人,奉军方面认为必须严惩不贷。另外我找段公,还要和他商量一件事,要把溥仪小皇帝赶出紫禁城,咱们都是民国了,里面还供着一个皇帝,这像什么样子,简直不成体统!”
孙烈臣义愤填膺的说着,徐树铮的心里头也顿时明白了,根本不用调查了,对八旗贵胄下手的就是奉军了,也只有这帮天不怕地不怕,又贪婪无比的土匪头子才敢下死手。
“孙师长,这件事情恐怕不是这么简单,您还是和总理商量一下吧。”
徐树铮也是吃一堑长一智,不和孙烈臣争论什么,直接把他请到了段祺瑞的办公室,孙烈臣大马金刀的坐在了段祺瑞的上手边,笑着说道:“段公,咱们又见面了,我这次过来,是想和你请示一下,那些满清的余孽该怎么处理?”
“孙师长,刚刚解决了张勋的叛乱,京城的局势还没有稳定下来,不宜添乱,而且我也说过这次事情不可株连无辜,八旗子弟之中也有心向民国,反对帝制的,必须慢慢处理才行!”
“慢慢处理,那就是不处理了呗?”孙烈臣冷笑道:“天下最大的罪过就是叛国谋逆,这样的大罪,怎么能轻轻放过去,奉军坚决不同意,我们认为必须杀一批人,拿几个脑袋警醒世人,不能轻飘飘的放过去。”
“那就先把我杀了吧!”荫昌一直坐在一边,现在也忍不住跳了起来。
就在总理府大吵大闹的时候,张廷兰也对着不少的记者发表了讲话。
“民国以来,满清余孽不甘心失去权力,一直蠢蠢欲动,东三省就有所谓总社党,善耆,升允等人密谋叛乱,现在又有了张勋的复辟,我认为对于满清余孽必须严厉镇压,不惜人头滚滚,也要彻底消灭这个毒瘤,不能再让他们祸害国家了!”
〖
奉系江山 第三百六十二章 眼红到死
“张将军,您是准备举起屠刀,彻底灭满么?”
“当然不是!”张廷兰摇了摇头说道:“民国讲究五族共和,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主张,但是满洲贵族总是不甘心失去权力,各种各样的叛逆行动持续不断,已经构成了叛国罪,政府不能迫害某个民族,但是也不能任由一些人破坏国家的统一,对于叛国分裂分子,必须严惩不贷!”
张廷兰的发言顿时引来不少记者的热情鼓掌,这话说的合情合理,也让人十分叹服,其实从辛亥以来,满清皇室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已经渐渐成为了一个麻烦和包袱。
在最初老袁主张优待满清皇室,这个主张有安抚人心,防止东三省分裂的意味,不能完全算是错的。但是这只能是一个应急的策略,不能一直这么维持着下去,必须要进行改变。
“诸位记者,我记得当初南北和谈,提出用对付外国君主的礼节,对待溥仪,在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按照这个说法溥仪是外国君主么?假设他是外国君主,那中国为什么要优待他?如果他不是,那民国没有皇帝,溥仪又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提出之后,这些记者手中的笔也在刷刷点点的写着,这的确是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有的记者就向张廷兰问道:“张将军,那您认为该何如处理满清皇室,还有八旗贵族呢?”
“民国初年,优待满清皇室。完全是权宜之计,如今经历了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两次帝制,都迅速失败,可见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谁也别想再做皇帝梦了。因此我建议,趁着这次机会,让溥仪搬出皇宫,引导他变成一个普通的公民,自食其力。也免得别有用心的人借助他的名头生事。”
“至于八旗贵族的问题就更容易了,皇帝的位置都废除了,他们的爵位自然就没有了。另外这些人的产业都是天下百姓的民脂民膏,应该全部没收,他们也要学会靠着劳动赚钱,而不是坐吃山空,不劳而获。另外把他们的家产剥夺了。也就没有了闹事的本钱,居心不良的人也没法利用他们了。总而言之,我认为处理这些遗老遗少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别的普通起来,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张廷兰这番关于处理溥仪和八旗子弟的言论,很快就被各大报纸登载,这次张廷兰的表态得到报界空前的支持。甚至不少新派文人都站了出来,支持这个观点,认为张勋复辟,既是一个坏事,但是如果利用好了。也是一个好事情,正好能把满清皇族的这个包袱抛开。
要不然好好的北京城。却出现了一个国中之国,不伦不类,谁看了都别扭,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张廷兰所说,让包括溥仪在内,所有八旗子弟都变成普通的公民,自食其力,民国没有必要养他们!
很快这就形成了一股浪潮,席卷整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天下人都被张勋的倒行逆施震怒了,因此迫切希望有一种办法,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麻烦,不断有各界向段祺瑞和黎元洪请愿,废除溥仪的帝位,把他赶出紫禁城。
接到各地的请愿之后,老段顿时就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说实话他不是不知道这个建议很合适,但是偏偏他就没有办法做!原因很简单,北洋脱胎于晚清的官僚集团,二者关系太过密切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根本就解不开。
段祺瑞闭上眼睛,还能浮现出孙烈臣和荫昌吵架的场景,孙烈臣代表奉军,提出严惩参加叛乱的八旗贵族,废除溥仪的帝位,当时荫昌就翻脸了。
“段芝泉,你扪心自问,没有我荫昌的引荐,你能到袁世凯的手下效力吗?能有你的今天么?当初北洋不得势的时候,袁宫保不得不隐居洹上村,是我荫昌在京城帮着你们周旋,费尽了心力。结果到了辛亥年,你们北洋把大清给卖了,我们也不说什么了,但是总要给人一条活路吧,不能赶尽杀绝,要不然良心何在?”
“段公,您这里怎么什么东西都有啊,敢情这个老家伙是前朝余孽啊,他怎么敢这么猖獗呢,用不用现在就把他给枪毙了?”
孙烈臣其实知道荫昌的身份,不过他故意这么说,就是为了挤兑段祺瑞,老段一时还找不到说辞,荫昌就已经放声大哭:“段芝泉,你现在就杀了我吧,老夫现在就去九泉之下,找袁宫保说道说道去,让他看看这些北洋的徒子徒孙,都放肆到了什么程度!”
荫昌说完之后,起身就要撞向一旁的柱子,还好徐树铮手疾,把他给保住了,整个总理府都被闹得鸡飞狗跳,孙烈臣则是强忍着笑意,离开了总理府。
老段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对满清贵胄根本没有办法下手,那天赐的良机就只能留给奉军了。孙烈臣回去之后,和张廷兰商量一下,立刻向老张发报,让张作霖专门从奉天调来一个清查小组。
虽然是小组,但是人数一点也不少,光是算账的先生就有上百位,要没有这么多的人手,也算不清收缴上来的庞大资产,从上到下,从亲王开始,一个不落,先清算各种现金存款,真金白银,然后是工厂店铺,土地田庄,最后是房产别墅。
只要清理出来一样,就交到道胜银行,然后通过银行转账到奉天,这个工作越干越顺手,每天都在刷新着各种数字,对于奉军来说,这已经不是钵满盆满的问题了,而是仓库都要满了!
“子玉,打破京城,你可是立下了大功,怎么反倒有些不高兴啊?”
曹锟笑着问吴佩孚,在这场对付辫子军的行动之中,吴佩孚也在北洋之中崭露头角,指挥能力得到了曹锟的赏识,被看做是直系的后起之秀。
“大帅,打破了京城有什么用,头功被段祺瑞抢了去,那些好处被奉军拿走了,这帮胡子天天在京城乱窜,那些王公大臣的府邸都被他们控制了,多少年积累下来的财宝都落到了他们的口袋里。”
“哎,没错啊,张小个子这次吃了一个肥的,别看段祺瑞拿到了名,那不过是虚名而已,这些财富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子玉,你猜一猜,张作霖能从八旗身上敲出多少钱来?”
吴佩孚低头想了想,然后说道:“我估计至少要一两千万两,毕竟那么多的房产土地,价值肯定十分惊人。”
“子玉啊,你还是太小瞧这些八旗子弟了,光是现金就会超过一两千万,其他的东西都变卖了,少说也会超过五千万大洋!”
一听到这个数字,吴佩孚也认不出倒吸了一口冷气,吴佩孚也从来没有想过会是这么庞大的一笔资产,他顿时就坐不住了。
“大帅,咱们不能光看着奉军吃肉,自己一点汤都捞不着,我也带着士兵去抄家,就算能抄到三五百万,那也是一笔大钱,足够咱们再多养两三个师了!
吴佩孚转身就要走,曹锟一把拉住了他,“子玉,你可别去惹火,这笔钱谁都能挣,就是咱们不能拿,不然就捅了马蜂窝了!”
吴佩孚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不过对于政治上面的事情就有些低能了。
“咱们和满清的贵族关系何等密切,根本就分不开,奉军拿了这笔钱,他们拍拍屁股,转身就回到关外了,咱们还要在京津一带混下去,到时候千夫所指,有钱也没有办法花啊!”
说到这里,曹锟十分无奈的叹了口气:“咱们拿不了,段祺瑞也拿不了,而且他应该比咱们还闹心,就是便宜了张小个子。”
一个人倒霉,只要找到一个比他还倒霉的,顿时心情就能好很多,曹锟此时就是这样,他虽然不能像奉军一样,猛捞好处,但是也不用承受各种指责和骚扰,也十分幸运了。
而老段则是被各种电报给淹没了,八旗子弟虽然有不少被奉军控制了,但是还有一些住在了东交民巷,在天津租界区也有不少人,奉军暂时还抓不到他们,这帮人和其他八旗子弟同气连枝,自然要拼命救他们。
和张作霖说这件事情,恐怕是一点用也没有了,老张早就对东三省的八旗子弟动手了,那是一点情面都没有,大家伙自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段祺瑞身上,有人攀交情,有人讲清理,有人哭,有人闹,总之一句话,就是让老段刚快阻止奉军的行动。
这帮人甚至说动了王士珍和徐世昌,让他们出面,向老段施压。不过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声音,那就是严惩八旗的呼声,叫嚷的最积极的就是新闻界和学界。
另外南方的孙文一系也看透了段祺瑞的左右为难,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动员所有宣传力量,矛头所向,就是作乱的八旗子弟,同时也被老段捎带进去了,说段祺瑞其实是满清余孽,包庇八旗。
老段就夹在两种声音之中,怎么办都不对,这时候张廷兰忽然前来拜访。
“段公,我们查抄了一大批的赃款,调查还在深入,您是不是派遣一些人手,帮帮我们的忙,这可是千万元以上的大案子啊!”
老段心里明镜一般,张廷兰这是故意眼馋他,肥肉就在眼前,可是就是不能伸嘴,半晌老段只能咬着后槽牙说道:“还是由奉军处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