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七夕烟
是补苗还是种些别的呢?想了想,张沁儿就决定补苗,对崔家兄弟说:“这一亩先空着,等过两日我再带种苗过来。”
张志仁也说:“到时候玉米和豆子的种也一并带过来。”
时间已经不早,带来的饼子也早已经和崔家兄弟分食吃掉了,张志仁打算起身回村子里去,崔老大就赶紧把牛牵了过来,说:“东家,这地都挖好播种沟,犯不着牛了,剩下的我们兄弟两个会小心照料着的。”
张志仁想到还有八亩山地没有种植,就说:“先放在你家吧,等过几日我们送补苗种子时再牵回去,这几日你们也可以用牛耕地,我知道你们家也是有些地的。”
崔家兄弟既然决定到张沁儿家做长工,自家的那些山地沙地自然就让崔老汉和妹妹他们负责了,如今东家的甘蔗种下了,又留下牛来帮衬,这份恩情让崔家兄弟很是感动。
张沁儿笑着说:“倒是要麻烦你们喂几天牛了。”
崔老二忙点头保证:“东家你就放心吧,这牛保管会喂的好好的。”
冬季缺少食物,家中的牛一般是吃稻草和麦秆或者秋天晒干的红薯藤等,不过到了二月之后,万物开始复苏,庄稼虽然不到生长的时候,地里的野菜却一波波的冒尖了。
话已经吩咐过了,张志仁就让张沁儿坐到车上,自己则坐在车辕上赶车。
傍晚的风越发凉了起来,张沁儿用围巾把自己的头和脖子都围在一起,自然又惹的张志仁一顿好说,待回到家中时,张志仁就吩咐杨氏:“快去熬些红糖生姜水,让她别去,非要去,这不,肯定冻着了。”
杨氏应着,回厨房里忙活着,让张沁儿先进房间休息一下。
第二日要去县城买甘蔗苗时,张志仁就不肯让张沁儿再去,省的真把这闺女给冻坏了,杨氏也挺心疼的,后悔自己当初没去,原本想着崔家兄弟已经把地翻过,挖好播种沟,应该不会太累,却忘记外头还冷着了。
张沁儿只不过被冷风吹了吹,哪里就犯得着这般了,不过看着张志仁和杨氏对自己的紧张,心中还是很甜的。
下午的时候张志仁就从县城里回来了,除了带回了甘蔗苗,还买了一些庄稼种子和果树苗。
“这是梨子,人家说口感十分的好吃,我想着凑巧遇到就买了些,除了梨子还买了柑橘的,听说结的果实是那种比较小,却很甜的,山里那些野生的柑橘结的果子虽然大,但是也太酸了一些。”张志仁知道张沁儿他们是喜欢多种些果苗的,忙笑着介绍着。
果然,张沁儿很感兴趣,想着该把这些种在什么地方,只不过去年就买了好多果苗,几乎把屋前屋后都种的差不多了,一时间倒想不到更好的地方。
“就种在池塘边上吧,今年还打算挖两个池塘出来,边上还可以再多种些果苗。”杨氏想出了一个地方,这挖池塘是早就决定好的,年刚过完,张志仁就已经召集村里的汉子们开始动工了,省的拖下去就得春耕了。
“那池塘还没有完全挖好,现在就种上可以吗?”张沁儿有些迟疑,挖池塘的时候黄土淤泥一堆,怕一个不小心就把这些果苗给弄死了,毕竟这果苗只有根茎和细小的主干,枝叶都还没有开始长的,很容易被忽视。
张志仁却说:“不用担心,我种的时候就和罗思恩他们说说,自然就不会了。”
于是分工合作,张志仁去池塘边上种果苗,张沁儿就在家中将甘蔗砍成两节,放入石灰水中浸泡着。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212.第212章 :水芹菜
过了二月二龙抬头之后,张沁儿家的池塘已经挖好了淤泥都堆在荒地上改良土质,不过因为还没有开始下雨,河里面的水流量十分的小,就没有放水入池塘,打算晒上几天杀菌也好。
走到熟悉的田坎上,可以看见许多村民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先把出苗的水田细细的犁过,然后先放入部分水,洒下种子,等这些稻苗长成半个手臂高的时候,就是插秧的好时节。
妇女和孩子们都挎着篮子,走在田地里细心找着野菜,哪怕村里过的较好的人家,这会儿也得出门找些野菜吃个新鲜了。
“沁儿,你在发什么呆?你脚下就是一堆水芹菜!”旁边的张乐儿拉了拉出神的张沁儿。
“呃。”张沁儿低头看着脚下的水芹菜,由于没有注意,都踩了一些了,忙后退几步,摇了摇头说:“只是想着春天要来了,心情很好罢了。”
话虽如此,她真正想的却是郑成凯,上回张志仁去县城补买甘蔗苗的时候,就说在城门口看到田家兄弟了,不过一脸风尘仆仆,似乎还有别的事情,不好拉着说话。
既然田家兄弟已经回来了,郑成凯他也应该回来了吧?唉,这大过年的就没有哪一年舒心!
张乐儿有些狐疑,不过也没有发问,她蹲下来仔细的摘着新鲜个头大的水芹菜,这些水芹菜的茎大多有些发白,且比较细,形状短小,嫩茎及叶柄质鲜嫩,清香爽口,可生拌或炒食,还因为有着很浓的芹菜香味,也可以用于去除其他食物中的腥味,
“这种味道真香。”张乐儿很喜欢水芹菜的香味,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会拉着沁儿福儿她们出来挖一些回去吃。
“是蛮香的。”张沁儿点头支持,抛弃心中的杂想,她也认真挑选起水芹菜来,还别说,在物质匮乏的冬季,各种腌菜白菜萝卜的,早就吃腻了,就算她家还有别家没有的蘑菇和其他干菜,那来来回回几次也得厌烦了去。
水灵灵的野菜是如今家家户户的宠儿。
远处传来一阵欢笑声,有些熟悉,张沁儿抬眼望去,就看到原来是福儿和黄小丫在一块儿一面玩闹,一面挖野菜呢,在她们旁边还有赵小花。
看见赵小花,张沁儿就想起元绣娘来了,她说:“元婶子和赵贵山的事情到底怎么样了?这几日我倒没有问我娘。”
张乐儿抿嘴笑着,说:“我看是好事将近了!”
虽然冯氏也没有和她说的太仔细,毕竟这种事情说给一个没有出阁的姑娘听不太好,但是张乐儿她对这方面的敏锐度可比张沁儿更厉害呢。
张沁儿仔细看着赵小花,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她人虽然还小,却也需要负责许多家务活,所以不太常和村里其他孩子玩闹,显得有些过于早熟和孤僻了。
不过这会儿赵小花虽然没有说笑,但是她安安静静的呆在福儿小丫身边,这幅画面也蛮和谐的。
“在一起也好,元婶子可一点不差,还不是因为没有家人,这才耽搁了。”
叹息,如今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元绣娘独身一人,即使有心仪的男人,估计也因为没有媒人而放弃了。
两个人说了些闲话,眼看着篮子已经满了,于是就打算回家去了,这些野菜讲究吃个新鲜的,若是放久了,非但不好吃,营养成分也少了许多,并且有些野菜种类还会产生些许毒素,对身体反而不好了。
回去的路上,路过池塘边上的亭子,去年种下的桃树已经长成一人大小,如今只剩下空空的树枝,不过再过不久,树枝上就会开始冒出花骨朵,随后则会长满绿绿的叶子。
桃三李四,就算今年开花,那也不过寥寥数朵,并且容易凋落,若想看满树粉红桃花开的景象,就还得再等上两年了。
“沁儿,你家今年打算养鸭了?”路过池塘时,张乐儿忽然想起冯氏也在到处打听谁家有鸭仔卖,说是张沁儿家今年想养。
“是啊,你看今年就有三个池塘了,除了养鱼种藕,完全还可以再养上鸭子的,到时候鸭子的粪便直接留在水中做肥料做鱼食都好。”
张沁儿指着这一片池塘,每个池塘都有一亩大小,加上池塘中间所种下的果苗,大约有个五亩左右了。
当然,当初买下的洼地还有部分没有开发,打算等日后再说去了。
“那也是,你头脑好,明明是一样的池塘,别家只想到养鱼,你就想到这么多了,这一年赚的钱自然也要翻倍了。”张乐儿点头,暗暗决定要多像张沁儿学习,于一些细节处见真章。
张沁儿笑了笑,其实做出养鸭子的决定也和张志仁以前做的一个猜测有关,那就是今年冬天不冷,会不会没有把地里的虫害冻死,而大前年临川又发生过小范围的蝗灾,是否还有残留的虫卵等。
鸭子是蝗虫的天敌,若是真的发生蝗灾的话,这也算是提前做一些准备了。
当然没有蝗灾就更好了,那么养上一年鸭子到年底的时候鸭子鸭蛋都是能够卖上不少钱的。
“沁儿,明明咱们都住在一起,你做些什么,我也知道,但是你怎么就赚的比我们多的多呢?”张乐儿有些苦恼,明明自己也是很努力了,但是好像就是差上那么一些的样子。
就连去年最赚钱的乌桕蚕,那也是张沁儿给的点子,若非如此,他们家还得为张贞娘的五两添箱银子伤脑筋呢。
“乐儿,有句话叫做‘越有钱就越有钱’,钱不能存在手中不动,而是要投资,然后才能够赚的更多的钱。”张沁儿看着张乐儿苦恼的样子,决定给她说上几句《资本论》中的话。
“投资?”张乐儿一愣,似乎没有明白这个词的意思。
“就是找到一件可以去做的事情,然后拿出钱去做这件事,等这件事做好了,自然就有回报了,比如我这次养鸭,先要有养鸭的这个想法,然后就要拿出钱去买鸭子和鸭仔回来,接下来还要细心的去喂养着它们,等它们养大了,可以下蛋卖肉了,就是我得到回报的时候了。”有些时候不需要什么大道理,反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就能够拿出来做例子,效果反而会比大道理好上许多。
果然,等张沁儿一说完,张乐儿就领悟了,拍手笑着说:“原来这就是投资啊!可是我也想不到我能够做些什么呢。”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213.第213章 :成凯的迷惘
第二百一十三章:成凯的迷惘
张乐儿此时的感觉很诡异,就是那种你明明已经大彻大悟了,也感觉隐隐中抓到了什么,但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具体去做。
不过这件事张乐儿并没有纠结很久,很快就传来准确的消息,说元绣娘和赵贵山打算在三月八日成亲!
由于赵贵山和元绣娘双方都没有长辈,而杨氏冯氏又几乎同年,就请了张老头权当作媒人,从中帮着把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都操办了,而杨氏则充当元绣娘的娘家人,又因为双方年纪大了,不讲究那些虚礼,便定在三月八日成亲了。
听闻这事之后,张沁儿也真心的祝福元绣娘,赵贵山那人她虽然不太了解,但是看上去是个勤劳老实的汉子,应该是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而赵小花在杨氏等人的劝说下也放下了对元绣娘的敌视,只是心中依旧有些不安,不过后来在和福儿小丫她们玩在一起之后,就彻底放开了,觉得福儿小丫她们都喜欢元绣娘,元绣娘应该是个不错的人。
“娘,赵贵山家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眼看着离成亲只剩下半个月,来得及打造家具吗?”张沁儿蹙眉,赵贵山家简直除了那青砖房子一无所有了,空荡荡的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
“这日子虽然现在才定下,但是先前我问你元婶子的时候,我心中就有数了,已经让你小姑父开始打造家具了,再过几日应该就打造好了,这算是我们给你元婶子的陪嫁!”杨氏笑吟吟的说,这些事情她早就一一想好了,又说:“明天得去县城一趟,再买些好些的布料,到时候得做几样新衣裳、被子、鞋子之类的才行。”
张沁儿也正好想去县城打探下郑成凯的消息,于是点头说:“我也一起去。”
而亲事的当事人却害羞起来了,虽然年纪不小,但是好歹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第二日的时候,天气较好,春日的阳光已经开始灿烂起来,驱散冬日残留的凉意。
只是杨氏准备拉驴车的时候,张志仁忽然说:“我已经找到卖鸭仔的了,一共有五百只,我打算今天去拉回来。”
但是眼看着元绣娘的亲事只有半个月的时间,杨氏才不相让呢,她说:“你给牛套上板车,我们今天就得去。”
看见张志仁吃瘪,张沁儿不觉抿嘴笑着,最后张志仁摸了摸鼻子,只好去牵牛出来,套上板车,自去买鸭仔了。
坐在车厢里,张沁儿就夸杨氏刚才真霸气!
杨氏白了她一眼,专心赶车起来。路边的山已经铺上一层翠绿了,显露出无穷的生机,昭示着这片领域即将被绿色占领。
安静的林子里间或有一只调皮的野兔忽然窜了出来,忽的一声又消失在树林中,只是好景不长的是刚到县城不久,天色就变了,乌云满布,阴沉沉的一片,不多时就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常言道春雨贵如油,一年的雨水好了,收成才好,只是冒雨赶车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杨氏就打算先把驴车赶到繁花街的宅子里去。
这会儿张志礼还在药铺做事,晗生永安也在学堂上课,不过好在杨氏带着钥匙的,下车把门锁打开,就赶紧牵着驴车进了院子,等到了院子,才肯让张沁儿下车。
张沁儿小跑着到屋檐下,杨氏则还要把驴车给牵到后院的棚子中避雨,一通忙活之后,头上衣服上都全是水了。
现在还有些冷,张沁儿怕杨氏着凉生病,就赶紧让杨氏进屋子去换一件衣裳,自己则去厨房烧些热水出来。
虽然不住在这里,但是这里的房间也放着几样衣裳,方便偶尔过来住的时候换洗用的,杨氏没有反对,进了自己的房间换了湿透的衣裳。
外面下雨,自然不好出门逛街购物,母女两个就宅在家中了,闲来无事自然就开始打扫起卫生,然后靠在一块儿说说闲话。
这场雨并没有过于持久,到下午的时候,雨势就收了,乌云已经散去,只是院子里一地的雨水,湿漉漉的。
张沁儿就建议今天在县城住上一天,待明日再回去,杨氏想了想,也同意了,反正今天下午买好布料,她们两个就可以开始动手,而杨氏也很担心两个儿子的伙食问题,于是出门的时候,出来买要给元绣娘成亲用的,还特意去买了不少菜蔬猪肉,打算今天晚上好好的做一顿好吃的。
出了门将东西一一买齐全之后,张沁儿就起了心思去郑家一趟,杨氏也是同意的,只是让她早些回来。
来的匆忙,倒没有准备什么礼物,出门之后就在糕点铺买了几样点心,一路走到郑家,门房依旧在旁边唠嗑着,看见张沁儿时就迎了上去。
“你家老爷和少爷都回来了吗?”张沁儿开口问着。
“回来了,前几天就回来了,沁儿姑娘只管进去。”门房笑着回答。
这郑家都来来回回好几次了,张沁儿也不矫情,让门房自去忙,自己一个人进去就行,走到正房时,迎面就碰上了郑伯景,在家中的郑伯景少了一丝锐利,穿着一身蓝色棉布长衫,多了几份闲适情怀。
“郑大人好。”张沁儿笑着打过招呼。
郑伯景对张沁儿也是极为熟悉了,只不过他毕竟是男人,不会像林氏那般和张沁儿说些家常闲扯,点头应过之后,丢下一句:“你伯母在花厅,成凯在暖阁。”
看着郑伯景施施然的离开,张沁儿只觉得好囧,这是神马意思?
不管如何,肯定是得先去见林氏的,进了花厅之后,就看到林氏在看着一本账册,旁边有一个丫头在等候着吩咐。
看见张沁儿时,林氏就笑着招手,说:“你倒是来的巧,快来替我瞧瞧成凯那孩子去……他房间你知道。”
闻言,张沁儿更囧了,这是神马事?她固然是有些担心郑成凯,但是这对父母这般说话让她如何不囧?
张沁儿有心不去看郑成凯了,想来自己今年过了年,就是十一岁了,不算太小了,在这会儿都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她一个‘大姑娘’去一个小伙子的房间……这算神马事情?
林氏看见张沁儿扭捏的站在那里不动,倒是心下反应过来,说:“你快去瞧瞧吧,平日看着你爽朗,怎么今日反而扭捏起来了?”
张沁儿越发囧了,想着就去看看,等看过之后就走。
于是无奈的朝郑成凯的房间走去,这还需要绕过一个通道,才到暖阁这边来,暖阁里面种着一些长势茂盛的花卉,其中花瓶上还插着一束红梅。
这些花卉估计都是从暖棚之中培育出来的,而这暖阁之中气温又比较高,这才长势不错。
说起来林氏他们对郑成凯真没的说,别人家只有为畏寒的姑娘造暖阁,而郑家却是为一个皮糙肉厚的小子造,当然刚开始造的时候,郑成凯也别扭过。
走到房间门口时,张沁儿就想起去年过来看张成凯的情景来,不觉抿嘴,忽然在想,这次莫非也受伤了?不然怎的待在暖阁不出门?
还别说,张沁儿还真猜对了,郑成凯这个悲催的固然又受伤了,并且还比较重,若非在紧要关头,郑伯景忽然一勒马,飞奔过去替他挡了一箭,否则一条小命就要丢在雄南峰上了。
而郑成凯受伤不说,还被郑伯景狠狠得臭骂了一顿,说他学艺不精就罢了,还一昧的不顾形势的傻冲上去,所以心情十分的郁结。
进屋之后,张沁儿就无语的看到郑成凯以极为别扭的姿势躺在床上,边上还放着一碗已经冷掉的药,黑黑的药汁一看就让人觉得十分的苦。
“哎,你怎么了?”张沁儿出声问着。
岂料这回郑成凯却不回身,也不起身,脸对着里面,闷闷的说:“你来做什么?”
“来看看你死了没?不过看来也快了。”张沁儿不明所以,郑伯景和林氏都没有多说什么,不过张沁儿从他们的情绪上就多多少少猜到了一些。
“今年你都十五岁了,怎么还这么幼稚?是不是又受伤了?你怎么每次都会出事呢?真是的。”张沁儿一面吐槽,一面走过去,拿手硬扳过他的头来,郑成凯没有反应过来,来不及逃,就这么无奈的被她看了去。
“哎呀,你咋的毁容了?”张沁儿看着郑成凯脸上有一道伤痕,从脸颊一直到下巴。
“男子汉大丈夫,有伤疤算什么?”郑成凯没意思的翻了翻白眼。
“我就不喜欢有伤疤的,看着就觉得不对劲。”张沁儿随口说着,什么所谓有伤疤才是男子汉,她才不这么想呢。严格的来说,她是有些颜控的,有漂亮的脸蛋不欣赏,去欣赏有伤疤的,这审美也是让人无语了。
郑成凯听了这话,嘴角微动,但是最终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的把头偏了过去,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张沁儿想了想,添了一句:“你这伤口看上去并不深,应该不会留下疤痕,顶多是淡淡的那种,你还是赶紧吃药吧,不然伤口好的慢,你人难受不说,以后还丑的不行。”
郑成凯鄙视的看了她一眼,傲娇的哼了一声。
“要不,你和我说说这次剿匪的事情?”看着和往日完全不同的郑成凯,张沁儿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伸手戳了戳他的肩膀。
过了一会,郑成凯才闷闷的说:“没有什么好说的。”
“那就说剿匪成功了吗?”好吧,既然不说过程,就说个结果也好。
岂料郑成凯很是泄气的说:“没有成功,后面一群山贼突围逃跑了,我们清算了一下,跑走的竟然有一大半。”
衙门派出这么多人手,还让龚将军派了一队兵马过来,结果非但没有把山贼给剿灭了,还让山贼给逃走了!
这简直就没脸说出来!
郑成凯又想起大过年的那几夜的艰辛,还想起不幸牺牲的兄弟们,更想起郑伯景为了他受伤的场景,头一次,他觉得自己真的很弱小,到底要怎么样,才能给提高实力呢?他睁眼看着床顶,却茫然不知所措。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214.第214章 :说时事
张沁儿跟着沉默了一下,想着从别处听来的那些话语,倒也能够体谅他们,毕竟先前也不是没有剿匪过,不也没有成功吗?原因在哪里?
无非就是山贼占据了险要的地势,又加上熟悉地形,这才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情况,再加上先前上县城盗窃,引起官府的注意,山贼们早就有了消息,做到了提前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若非朝廷派大量的官兵来,否则是很难搞定山贼的。
不过大过年的,官兵也是人,虽然不能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不过好歹也能够过个安稳年,在军营也能大吃大喝几天吧?谁愿意出来剿匪呢!
“都说打草惊蛇,山贼早就有所准备,你们没法子一举歼灭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要想太多。”张沁儿闷闷的说了一句,上回郑成凯跟着去查那私盐贩子的事情,虽然事不如人意,不过也不像如今这般丧气吧?
这人怎么越大反而心志越差劲了呢?
见他没有反应,张沁儿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劝起了,原本劝人这种艺术活她也不太精通,加上以往郑成凯对她蛮好的,性情又大大咧咧,不需要她怎么去猜心思。
“哎,你不理我,那我可走了,嗯?”……没反应!
“山不转水转,事情总有解决的法子的。”……还是没有反应!
“凡事想开点,若是你一剿匪,山贼就被剿杀,那岂不是很快就天下太平了?既然天下太平,武官无所事事,只好混日子,一辈子没有升迁了,这打战有的打,这官才有的升。”……呃,她这话是什么意思?感情是不想要太平日子了!
不过这番无厘头的话,倒是把郑成凯终于逗笑了,说:“就你歪理多……我只不过是有些迷惘而已,想着我终究还是太弱小了些。”
张沁儿听他语气低迷,神色不安,心中却是大喜,肯说话就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