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凡十二
“芡师妹你想想这西齐城中有多少居民就行了。”
“西齐城中有多少居民?这又怎么了?”
“怎么了?我们都知道,西齐城中有上百万居民,可在这上百万居民中,师妹又认为有多少能被称为武林高手的人。”
说到这里,沅师姐竟又开始冷笑道:“或许有大明公主懿旨,那些西齐城官员不敢轻举妄动,甚至东郡王贾垣也只得有苦自己吃。但大明公主的懿旨对东郡王和西齐城官员有效,对那些自称武林高手的人又能有效果吗?”
突然听到这话,芡师妹就不禁一脸讶异道:“武林高手?难道大明公主想让我们替她清除西齐城的武林高手吗?”
“哼,不是如此,大明公主有可能让我们这么多人一起过来吗?”
“不过这样也好,等我们杀了韩冬叫来的这批武林高手,说不定就能引出更多不服的人。正好我们在宛华宫中呆得也有些腻烦了,在这西齐城中松松筋骨,震慑一下宵小也好。”
正在两人说话时,屋外却又走进一名蒙面宫女道:“沅师叔,找到小碟了。”
“找到了?人在哪里?”
没看到小碟,坐在椅子上的沅师姐第一次露出了急切神色。
刚进屋的蒙面宫女却说道:“师叔不用找了,小碟已经离开了。”
“离开?怎么会离开?难道小碟辅佐的官员不在西齐城?”
“小碟辅助的官员名叫陆中正,乃是西齐国原左丞相,只因为前日在朝中说了些西齐国并入北越国的不当话语,已被贾浃革职后带着小碟一起前往北越国京城请罪去了。”
“请罪?请什么罪?”
听到小碟已经离开,沅师姐眼中顿时有些遗憾道:“陆中正可以不知道北越国朝中是怎么回事,小碟又怎会不知道,估计这就是小碟的脱身之计了。只是可惜,没想到吾又与小碟生生错开了,却要等回到京城才能见到吾那徒儿。”
“师姐不必担心。”
听出沅师姐语气中有些遗憾,芡师妹就说道:“反正大明公主对我们在西齐城的行动也没有太多命令,最多我们和钦差队伍一起回京城就是。不然小碟不在,我们也不清楚西齐国朝中官员的具体状况,总不可能将他们都一起给杀了吧”
“这也是,反正有大明公主懿旨在。等到大明公主懿旨传开后,吾就不信那些朝廷官员还真敢反抗,”
眼中带着一种锐利眼神,随着沅师姐从椅子上站起,屋中几个天英门弟子也是精神一振。
因为以天英门的一贯作风,的确很少这种以门派名义与人正面交手的机会。
佞 第二卷 《云涌》 第四百二十六章、将天英门弟子驱逐出使团队伍
第四百二十六章、将天英门弟子驱逐出使团队伍
作为王府参议,韩冬最大的本事就在交游广阔上。
而且与其他国家、其他城市不同,由于西齐城聚集了太多人口,也是最适合韩冬这种擅长与人交往的官员生存的地方。
尤其韩冬还是东郡王府参议,以着贾垣的庞大背景,比起自己哥哥韩贵,韩冬在外面认识的人更多,人面更广。
离开王府后,韩冬很快就来到了一间名为《百莺楼》的ji馆中。而与其他ji馆的名字都是图个好听、好看、好记不同,《百莺楼》的名字却主要体现在一个好用上。
为什么说好用?
因为《百莺楼》中只有一百名姑娘,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即便有什么《百莺楼》的姑娘被达官贵户看上赎身,《百莺楼》也很快会递补上相应的新姑娘,好像《百莺楼》并不在乎生意好坏,只在乎能不能满足这个《百莺楼》的名字一样。
看到韩冬进入楼内大厅,立即就有经过的伙计笑道:“韩大人,你怎么这个时间就上《百莺楼》了,难道韩大人想用《百莺楼》的姑娘当午餐吗?”
“别跟我废话,某想见你们老板。”
“韩大人请。”
虽然已不再是东郡王府参议,韩冬却并未在伙计面前表露出来。而且谁又会在正午时分跑出来找姑娘,这分明就是伙计在调侃他。
知道韩冬恐怕是有正事才会这个时间来《百莺楼》,伙计也很快通报了上去。
然后韩冬一路往《百莺楼》楼上走去,等到来到一个房间前时,屋门前的两个半裸侍女就微微向韩冬侧身一福道:“韩大人请,高先生已在里面等着了。”
望了望随半裸侍女身体动作剧烈摇晃起来的两双**,韩冬眼中就瞬间闪出一抹贪婪,但却又很快淡了下去,甚至连捏弄两下的兴致都没有了。
因为韩冬知道,自己现在已不是东郡王府参议。
虽然他有把握说服高先生与天英门弟子相抗,但却已经没有资格利用东郡王府参议的身份继续占便宜了。
于是在两个半裸侍女充满**的眼神、动作中,韩冬还是挺了挺胸,推门进入了屋内。
屋中是一个比一般房间更大的大厅,但在大厅正中央却垂挂着一面巨大的珠帘,完全是由珍珠串成的珠帘不仅将房间分隔成了两半,同样也将房间中央的一个巨大圆桌分隔成了两半。
而在珠帘对面的圆桌另一端,却正有一个身穿黑蟒袍的峨冠男子在慢慢用餐。
只是由于珠帘相隔,韩冬也看不清男子相貌。
依照惯例,韩冬并没有急于开口,而是直接坐到圆桌旁等待起来。
但在韩冬坐下后,珠帘对面正在用餐的男子却边吃边说道:“韩大人,哦不,某现在是不是该直接称呼你韩冬才是,不知韩冬你辞去了东郡王府参议一职,现在又有什么资格与某同坐一桌?”
说话时,男子并没有停止用餐,甚至都没有停止咀嚼。可即便如此,男子的说话声却依旧清晰无比,好像他不是在用嘴说话一样。
面对男子询问,韩冬却没有太过惊讶,淡淡说道:“高先生说的是,但即便如此又如何,难道高先生认为天英门弟子会很快离开?会全部离开?会永远不再回西齐城吗?”
“天英门弟子?韩冬你在什么地方见到天英门弟子了”
男子虽然好像已知道韩冬辞去了东郡王府参议一职,但却对韩冬嘴中的天英们弟子意外的有些吃惊。
甚至说话时都将手中筷子放了下来。
韩冬则在嘴角撇出一抹哂笑道:“怎么?高先生只知道韩某辞去了东郡王府参议一职,却不知道韩某为什么辞去东郡王府参议一职吗?”
“正要请教,或者韩冬你想说,这与天英门弟子有关?”
“自然,因为天英门弟子在王府中杀了韩某的兄长,王府无法替韩某找天英门弟子报仇,韩某就只有来找高先生,希望高先生用江湖力量帮韩某的大哥报仇了。”
“天英门弟子在王府中杀了韩大人的兄长?”
“韩大人的兄长不是王府管家吗?某怎么记得韩大人的兄长在王府中多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平常都不怎么得罪人,怎么又会被天英门所杀?”
“因为韩某的兄长乃是为了王爷而死”
虽然男子话中再次将韩冬称呼为“韩大人”,但韩冬却一点都不感冒,因为他知道这或许只是对方为了方便说话而已。
听了韩冬回答,男子果然更加惊讶道:“什么?韩大人的兄长是为了王爷而死,既然如此,以王爷的宽厚待人,又怎会弃之不顾?即便对方是天英门弟子也不可能吧”
宽厚待人?
乍听男子说话,韩冬就撇了撇嘴。却没有在男子对贾垣的评语上纠缠,直接说道:“很简单,因为对方是代行大明公主懿旨,奉旨杀人,王爷无法抗旨,自然不能帮韩某那可怜的兄长伸冤。”
“代行大明公主懿旨?奉旨杀人?”
男子的声音瞬间明了道:“难道天英门弟子现在辅助北越国的大明公主吗?”
“据某所知,事情并非如此,只是大明公主借到天英门弟子来西齐国代行懿旨而已。”
“天英门弟子也能借?”
“如果高先生愿意帮忙,韩某自会告知高先生一切,不然高先生问这些事情又有何意义?”
……,……
随着韩冬寸步不让的话语,男子声音停顿一下,好一会才说道:“行,但韩大人得答应以后帮某做事才行,不然某实在没必要帮一个毫无关系的路人。”
帮某做事?
先前一直都是男子在为韩冬透露的消息吃惊,可听了男子要求,韩冬却也有些惊讶道:“高先生想韩某帮先生做事?虽然韩某现在身无长物,根本没有拒绝高先生的理由。但对韩某这样一个身无长处的人,高先生又想韩某做些什么?”
“韩大人不用妄自菲薄。”
男子略带淡然道:“虽然韩大人现在已经不是东郡王府参议,但知道这点的人可不多。只要韩大人愿听某调遣,将来自然还可继续用东郡王府参议的身份行事。”
“是吗?高先生就那么信任韩某?”
一听男子要求,韩冬顿时知道对方想要自己干什么了。
那就是当他们替韩冬哥哥报仇后,高先生就会让韩冬回到东郡王府继续做王府参议,只是效命的对象不再是东郡王贾垣,而是高先生。
虽然这对韩冬无利可图,但对高先生来说却有很大利益。
毕竟韩冬只是因为要替哥哥报仇才从东郡王府辞职,却不是失去了贾垣信任,难怪先前要称呼他“韩大人”,原来是早就有此想法。
而面对韩冬疑问,男子却意外地轻松道:“韩大人认为自己不值得信任吗?”
“韩某没这么说,但这既是高先生要求,韩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就好,可韩大人又能说明一下愿意为某效力的理由吗?”
不认为对方这是不信任自己,韩冬一脸淡然道:“很简单,与某有恩的乃是西齐国的东王殿下,而不是北越国的东郡王殿下。何况某的兄长又是为东郡王而死,某自然没有任何亏欠东郡王的地方。”
“……原来如此,那韩大人可以说说自己了解的状况了。”
似乎是因为韩冬回答惊讶了一下,男子却又很快释然。
然后就是韩冬开始述说天英门弟子怎会来到西齐国,以及为什么杀了自己哥哥韩贵的事。
而韩冬虽然在离开东郡王府书房时并不知道太多关于天英门的事。可为了让韩冬的行事更有把握,东郡王贾垣却在韩冬离府前再次召见了韩冬,专门将有关天英门的事情对他说了说。
可即便如此,韩冬也仅知道贾垣是在借刀杀人,内心不仅没有任何对贾垣的亏欠感,也不认为自己答应效命高先生有什么不妥。
※※※※※※
随着韩冬开始将天英门弟子来到北越国后的种种事情说出,高先生就一直在沉默中。
因为,韩冬或许可以不了解天英门弟子,那些朝廷官员也可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即便天英门的主要发展方向不是在江湖,江湖中一些人对天英门的了解却要比那些朝廷官员多得多。
而巧之又巧的是,高先生同样是个对天英门极其了解的人。
不过了解归了解,听到韩冬所说的天英门弟子在西齐国采用的镇压手段,高先生也相当吃惊。
因为,这些手段或许是天英门曾在江湖中使用过的,但高先生却从没听说过有哪个天英门弟子曾使用这么激进的手段来辅佐朝廷官员。
即便这在以前可能与高先生无关,但现在西齐国已并入北越国,天英门弟子不仅就在西齐城中大肆张扬,韩冬又已经求到高先生身上,高先生就不能拒绝,也不可能拒绝了。
因此等到韩冬话音落下,高先生才带着疑惑道:“韩大人说这次随朝廷使团一共来了十名蒙面宫女,难道她们都是天英门弟子?”
“这个东郡王并没有明说,但应该不大可能。”
“毕竟那些天英门弟子都是一对一的辅佐朝廷官员,固然大明公主可从易少师手中借到天英门弟子,易少师也没办法将太多天英门弟子借给大明公主所以韩某认为,其他蒙面宫女很可能都是在为天英门弟子做掩护。”
“掩护吗?这并不重要。”
“可那易少师又怎能将辅佐自己的天英门弟子借给大明公主?难道真是因为女色不成?”
已经确定要帮韩冬对付天英门弟子,虽然高先生并没告诉韩冬自己为什么要帮他对付天英门弟子。但比起对天英门弟子的了解,高先生现在却有些稀罕易嬴的行为。
因为与天英门借圣旨威胁东郡王贾垣的行为相比,易嬴“借出”天英门弟子的做法更让高先生感到惊奇。
不过,迟疑了一下,韩冬却说道:“高先生,韩某只能说这是东郡王的看法,但你说有没有可能,不仅易少师得到了天英门弟子相助,大明公主同样也得到了天英门弟子相助?只是为给大明公主做掩饰,易少师才放出大明公主身边的天英门弟子都是他借出去的消息?”
“……这,这有可能吗?”
虽然高先生嘴中还在怀疑,内心却已感到这不是有没有可能,而是大有可能了。因为,高先生和东郡王贾垣或许都会因为“太了解”天英门而产生盲点,但这样的事情却不会发生在初次了解天英门的韩冬身上。
特别是易嬴与大明公主的关系又不一般,比起让易嬴“借出”天英门弟子,大明公主也拥有天英门弟子相助的可能的确要大一些。
从高先生声音中,韩冬就知道他已认可了自己的判断,更是趁热打铁道:“不管这有没有可能,此次前来西齐国的天英门弟子数量都不可能太多,只要高先生安排好一切,以众敌寡,那些天英门弟子的性命肯定手到擒来。”
“手到擒来?哪有这么简单。”
“韩大人和东郡王都太过看轻天英门弟子武艺了。”
虽然不认为这是韩冬与贾垣合谋要自己去对付天英门弟子,可即便同样想试试天英门弟子实力,更想让天英门弟子栽个大跟头,高先生却不敢轻易看低天英门弟子、看低天英门武艺。
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天英门的人,才有可能了解天英门的武艺究竟代表了什么。
没想到高先生竟会如此看重天英门弟子,韩冬只得说道:“那不知高先生打算何时开始对天英门下手。”
“这个,那还需要韩大人去找东郡王帮个小忙,让东郡王将那些使团官员全部支开,某才好安排人手去使团驻地为韩大人报仇?”
“高先生要去使团驻地对付天英门弟子,这个……”
想不到高先生竟会提出这种条件,韩冬顿时迟疑起来。这不是说他自认为说服不了东郡王帮忙,而是高先生如果要前往使团驻地刺杀天英门弟子,那样的惊动就未免太大了些。
看到韩冬开始犹豫,高先生却也不介意道:“韩大人放心,只要韩大人前去告诉东郡王某的要求,某相信东郡王肯定会答应的。”
“高先生怎能如此确定?”
“这很简单,不说天英门弟子对东郡王的羞辱肯定会让他如梗在喉,韩大人又认为一次刺杀就真能解决掉隐藏在使团队伍中的天英门弟子吗?那可是有着整整十名蒙面宫女单是要从里面找出真正的天英门弟子,事情恐怕都不会那么简单。”
听完高先生说辞,韩冬也点点头道:“可这样动静会不会太大了些?”
“动静大?动静大怕什么?”
“难道韩大人忘了那些天英门弟子在殿内对钦差钟大人又是怎样的态度了?若是知道我们的目的乃是为了对付天英门弟子,恐怕钟大人还会拼命帮我们创造条件呢”
“一次不行,他们还可将袭击目标推托到不是针对使团,只是针对天英门弟子身上,继续为我们创造更多袭击天英门弟子的机会。”
“更多袭击天英门弟子的机会?难道高先生不能将事情一次解决?”
“将事情一次解决?韩大人想得太简单了。”
高先生摇了摇头道:“而且事情真的一次解决了,那还真成了某想袭击朝廷使团了。这就只有一次不成,转为第二次针对天英门弟子的袭击时,钟大人才有可能以某种“公开形式”将天英门弟子驱逐出使团队伍,那样我们才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将天英门弟子驱逐出使团队伍?
听到这里,韩冬终于明白高先生在犹豫什么了。
因为,高先生固然可以召集武林高手去袭击使团驻地,但却不能让人真认为是有人想要袭击使团队伍。因为那不仅会让化装成蒙面宫女的天英门弟子隐藏更深,更会让人误认为高先生想要破坏西齐国并入北越国之事。
只有将使团驻地里的朝廷官员全都清空后,高先生再带武林高手去袭击蒙面宫女,事情才会变成只是针对天英门弟子的江湖之争。
而不管天英门弟子武艺高低,若是她们最后被驱逐出使团驻地,高先生可用来对付天英门弟子的手段就更多了。
因此想通事情关键,韩冬就点点头道:“高先生放心,韩某一定会说服东郡王将使团中的那些官员调开的,但高先生认为时间定在什么时候为好。”
“那就定在明日晚间吧有一天半的时间,某也差不多能安排好人手了,而且夜晚行动也比较不引人注目。”
“韩某知道了,那韩某就在这里提前多谢高先生了。”
“韩大人现在还说什么谢字,难道我们现在不已经是一家人吗?”
“高先生说的是,韩某知错了。”
一边在嘴中说着知错,韩冬心中却有些颇不以为然。
因为,高先生即便已经“招揽到”韩冬,但他至今却仍未让韩冬一窥真面目。只是因为要借重高先生的江湖力量去为自己哥哥报仇,韩冬才不需要在乎这点而已。不然换成以前还是东郡王府参议的韩冬,根本不会将摆出这种态度的高先生放在眼中。
于是再说了两句,韩冬就带着轻松心情离开了《百莺楼》。因为韩冬知道,只要是高先生想杀的人,在西齐城中还没有杀不掉的。
想到终于可以为自己哥哥报仇,韩冬的脚步也不再那么沉重了。
佞 第二卷 《云涌》 第四百二十七章、没有接到这份懿旨
第四百二十七章、没有接到这份懿旨
古代社会没什么更好的健身手段,为了生存,练武就成了每一个人的选择。
一个几千人的小城就可能会有两、三个武馆,这就如同现代社会某些发达地区的篮球场密度一样。虽然这样的武馆不可能提供太高的武艺指导,可一旦从军、打仗乃至遇上劫匪,由这些武馆学到的技艺就成了人们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唯一依靠。
而在西齐城这样上百万人的巨大城市中,武馆数量更是以千数计。
虽然不可能在这样的武馆中诞生真正的武林高手、诞生太多的武林高手,但奈何基数太大,西齐国子民又几乎都集中在西齐城这一个城市中,因此不用费劲去寻找,西齐国的武林高手几乎都集中、乃至隐迹在巨大的西齐城中。
“哦?他们打算明晚来袭?那个高先生又是什么人?”
“高先生应该是个化名,不过从他那么积极安排这件事来看,估计不是想借天英门扬名,就是在什么地方与天英门有旧怨。”
“扬名?”
“真想扬名他就不会化名了,可他在西齐城化名的意义又是什么?”
由于此次前来西齐城的天英门弟子较多,沅和芡就成了两个主要首领。可沅即便不在乎高先生是否与天英门有旧怨,但却有些奇怪高先生为什么要在西齐城中化名。
因为一个人为什么要化名?肯定是为了不让人确认自己身份。
而要想让自己的化名成功,那又肯定要前往一个全新的、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才行。毕竟天英门弟子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都是蒙面行动,可如果换成私下行动时,为了不引人注目,那却肯定是要揭下面纱的。
所以,相对于天英门弟子来说,高先生或许有地主之便,但对于那些长期居住在西齐城的人来说,高先生却又肯定是个外来者。
一个外来者却能在西齐城中召集武林高手袭击天英门?
这不仅说明了高先生的武艺独特,更说明了高先生的手腕高明。
因为,没有足够武艺,高先生不可能在让自己成名的异地具有这么大号召力,而没有足够手腕,高先生同样不可能号召太多人。可问题是作为一个需要化名的人,高先生的行为却又未免太过张扬了。
所以他为什么要化名?为什么要在西齐城化名?这就成了一个巨大问题。
※※※※※※
“什么?那些武馆、门派都不愿参与袭击天英门的行动?为什么?”
“因为他们说天英门现在是在帮朝廷做事,袭击天英门就等于袭击朝廷,何况还是袭击朝廷的使团驻地。在西齐国已经并入北越国的状况下,这就等同于谋逆。”
“……这个”
或许对于将要到来的袭击,住在使团驻地中的天英门弟子不需做太多准备。可为了更好的袭击天英门弟子,高先生却必须做大量安排。
但在听到前去联络的那些西齐城中知名武馆、门派都带来的拒绝消息时,高先生的脸色就沉了沉。
因为,高先生的确只想到天英门是个江湖门派,却没意识到天英门现在是帮朝廷做事,袭击天英门就等同于谋逆的行为。
不过已经走出这一步,特别是已经让人知道自己有这个想法,高先生仍是寒了寒脸说道:“那如果天英门弟子被逼出使团驻地了呢?”
“这个他们说可以出手,但得天英门弟子正式脱离使团队伍后才行。但真到了那时,我们还需要他们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