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烈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睿士
朱以海阴测测的说道:“算起来,本王还是你的族叔,你知不知道,仅凭这些话,便可让你唐王府遭受毁家灭族的无妄之灾。朱平安,你是聪明人,山东都是你的心腹和兵马不假,可如今在这久山镇,你却只有这眼前的数百人而已。离不离开山东,嘿嘿,不是你能够做得了主的!”
“鲁王殿下的意思,本官如果不同意离开山东,眼下便会有性命之忧,是吗?”
“你说呢?”刘之存三兄弟,满眼怒火的盯着朱平安,缓缓的抽出腰间的兵刃。
朱平安却视若无睹,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真是这样吗?依本官看,也未必啊!”
笑声未绝,人群中始终沉默不言的佟文焕却是忽然扬起手中的大刀,一道寒光闪过,刘之存的首级却是冲天而起。这一下出乎在场所有人的预料之外,刘之存的脑袋飞上半空,众人却只是呆愣愣的看着眼前的一幕,甚至连惊呼之声都没有发出来。
染了一身血迹的刘之柄和刘之干兄弟,呆呆的看着自家兄长的首级飞上天空,接着又重重的落了下来,恰好落在太子朱慈烺的脚边。此时才察觉出不妙来,刚想回身招呼人马。却是同时被数件兵刃刺穿了身体,惨嚎一声,便落马而亡。
当场巨变,封达已经吓得魂飞天外,呆愣在当场。朱以海虽是魂飞魄散,但好歹还保持了一丝清明。连忙掉头就往自己的护军队伍中跑,边跑边高呼,“保护本王!”
但跑了几步,他自己便停了下来,面前两千人的护军队伍静悄悄的看着自己,眼神无一不是寒似冰霜,人群中一阵骚动,接着便是丢出几十颗首级来,骨碌碌的滚到朱以海的脚边,朱以海看的清楚,那全是自己委任的护军大小头目。
“啊!”朱以海万念俱灰,一下子瘫倒在地。
佟文焕一举手中滴血的大刀,高声长啸:“刘之存兄弟投靠顺贼,意图谋害太子殿下,已被我等诛杀,诸军听命,立刻绞杀其鹰犬爪牙!”
一声令下,佟文焕手下的两千余众,立刻挥舞着刀枪冲向目瞪口呆的刘之存兄弟的旧部,现场马上便是一番一边倒的屠杀。
刘之存的首级滚到朱慈烺的脚步,朱慈烺吓得立刻瘫倒在地,身旁的宦官和李士淳等人连忙搀扶,但接下来便是满眼的刀光剑影、腥风血雨。
姚明恭大声咒骂朱平安是乱臣贼子,但却顷刻间被淹没到这厮杀声中。
朱平安和一众部下就这样站在原地,纹丝不动,静静的看着原本的王府护军和佟文焕的部属大肆砍杀刘之存兄弟的部下。
大半个时辰之后,整个久山镇码头的地面已经是鲜红一片,但厮杀声却是渐渐止歇。
杨廷麟艰难的咽下一口苦涩的口水,向前走了两步,在朱平安的耳边问道:“你非要做得这么绝吗?”
朱平安转过头来,反问道:“你觉得今日的事情是我惹出来的吗?如果没有这些事情,咱们此时应该已经在去济南的路上?还会有这么多人死于非命吗?”
杨廷麟一时无言以对,只能深深的叹息一声。
屠杀终于停止,佟文焕带着一众麾下将官,大步来到朱平安面前,翻身拜倒:“末将佟文焕前来交令,叛逆已被诛杀干净。仇泽将军的兵马也已经占据久山镇,昭仁公主、沈千户等安然无恙,请大帅移步进镇!”
朱平安赞许的点点头,“辛苦了!”说着解下腰间的一柄佩刀,“这是我在京师偶得的一柄百炼苗刀,我看将军的佩刀已经卷刃,莫不如就用这把吧!”
佟文焕身子一颤,双手举过头顶,“谢大帅!”
朱平安看看不远处瑟瑟发抖的朱以海,忍不住叹口气,“鲁王殿下,人心不足蛇吞象,上次你和刘泽清勾结,我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权作看不到,想不到你却还是不肯收手。但毕竟大家都是同族,我还要尊称你一声王叔。这样,小侄在登州还有处宅子,今后,你便迁移到那里吧,也好让小侄朝夕侍奉,侍奉您颐养天年!”
朱以海眼白一翻,就此晕了过去。而封达,早已躲在朱慈烺身后的人群中,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朱平安走到脸色苍白的朱慈烺面前,深施一礼,“太子殿下,咱们入城吧!”u





烈明 第四十一章 讨价还价
@@崇祯十六年八月初六,就在太子朱慈烺抵达山东的第三天,一个震动天下的消息传来,马士英、史可法、刘良佐、黄得功、南京守备太监卢九德、前司礼监秉笔韩赞周、魏国公徐@@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r1071




烈明 第四十二章 大义之名
朱平安率众离开之后,朱慈烺兴奋的难以自已,久山镇的挫折和南京拥立福王的阴霾转眼就被抛到了脑后,激动的在正堂中走来走去。
见到如此的情形,李士淳不禁有些摇头叹息,太子和先帝崇祯还真是父子血脉,竟然都是如此的急功近利,喜怒皆形于色。
“殿下!”李士淳忍不住劝谏道:“朱平安之所以这么做,想来无非是各地督抚给予他的压力甚大,如果强留殿下在山东,南京福王一旦站稳了脚跟,那他可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所以,太子殿下也不必这么宽慰,接下来到南京去,还有很多想象不到的棘手事情!”
朱慈烺却是有些糊涂了。在他自己看来,只要太子的名号一出,南京方面自然是万人景从,到了南京之后,便可以开始自己所谓卧薪尝胆、中兴大明的宏伟计划,只要到了南京,便是龙如大海,还会有什么棘手的事情?
说实话,出京之前,李士淳也抱着和朱慈烺一样的想法。天家贵胄,太子储君,还会有什么比这更为高贵和令人尊崇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从崇祯号令天下勤王却无人响应开始,这大明便已经开始变得面目全非了。朱平安不过区区一省总兵,却将太子等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生死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南京的形势就会更好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福王朱由崧得到了包括文臣、勋贵、内官的全力支持,最重要的是还有刘良佐和黄得功这两个江南实力最为雄厚的军镇的支持,朱慈烺想要一到南京便会掌控大局,未免有些,有些太幼稚了些。
听完李士淳委婉的劝谏,朱慈烺也是沉默不语。照他这么一说。自己这不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了吗?
李士淳的意思归根结底,就是一定掌握兵权,至少当初崇祯安排朱慈烺在山东夺取兵权的初衷是绝对正确的,这年月,手中无兵。真实寸步难行啊!
李士淳察言观色,用眼神示意朱慈烺将姚明恭、吴伟业等人都遣散出去,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其实,臣倒是有一个法子,可令殿下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万余精兵,只不过……!”
朱慈烺眼前一亮,“老师有话不妨直说!”
“这个……”,李士淳犹豫了好一会,这才痛下决心。双膝跪倒,“请殿下恕臣无理!”
李士淳忽然大礼参拜,让朱慈烺吃了一惊,连忙起身将其搀扶起来,“老师何故如此,您与本宫名为君臣,实则如同家人一般,如果不是您一路照拂指点。本宫焉有今日的生机?”
李士淳却是战战兢兢,“臣此议着实是有些令殿下。令皇族蒙羞,但如今形势已经是如履薄冰,因此就算是殿下治罪,臣也不得不说了!”
“老师但说无妨!”
“殿下适才可是听到朱平安话中提到一个人?”
“何人?”
“总督五省兵马的孙传庭!”
“老师的意思是,咱们可以与他联络……!”
李士淳断然的摇摇头,“臣说的并不只是这个意思。太子殿下今年已经十六岁了。如果京师未曾失陷的话,想来便要大婚了。”
朱慈烺一下子攥紧了拳头,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李士淳,他立刻便领会了李士淳的意思,李士淳却是低着头。虽然心中忐忑,但还是借着一股血气之勇将话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
“臣与孙传庭有些交情,先帝也曾评判过此人,此人虽然性子执拗,不晓变通,但其人却的确是一员忠臣,可以重用。潼关之战,说到底是时势使然,并非孙传庭一人之责。”
“孙传庭虽然兵败,先帝也曾为此大发雷霆,但并没有因此削夺他的官职。直到今日,他还是朝廷任命的五省兵马的督师,其人在军中的影响力还是一如既往,如果殿下能重用于他,相信会有不少人因此归附!”
“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要想牢牢的掌控住孙传庭,须得双管齐下。一方面授以权柄,另一方面则要以恩义结纳,臣听闻孙传庭有一女,年纪与殿下相仿,人才相貌都是上上之选,如果殿下能……,那孙传庭必定戮力报效,不敢轻慢!”
李士淳偷眼看看朱慈烺的反应,不等朱慈烺说出那些话来,便立刻接上来,“臣也知道我大明的祖制,储君婚姻,都是以小门小户之女为首选,便是为了以防外戚做大,但如今形势逼人,咱们也不得不事急从权了!”
李士淳的一番话说完,朱慈烺呆呆的坐在椅子上,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作答。
……
济南的总兵府中,仇泽、张耀先已经带领麾下众将等候多时,朱平安和杨廷麟等人回来,仇泽、张耀先便是喜气洋洋的上来参拜。朱慈烺在久山镇上宣读的那份旨意,已经像是插了翅膀一般飞遍了各个角落。
仇泽虽是大老粗一个,但张耀先却是文武兼通,旨意背后蕴含的意味自然是领会的一清二楚。
自家的大帅居然是宗室的身份,虽然大明的宗室数百年来,不过是圈养、无能的代名词。但事易时移,现如今的年月可是只看手中的实力。大明北方都成了大顺军的地盘,江南一带又是各自为政,南京乱哄哄的争位夺嫡,反而是山东,要兵有兵、要粮有粮、而且是财大气粗,兵甲冠绝天下,割据一方,甚至是争雄天下都不再是奢望。
因此,仇泽、张耀先这带兵武将的心中便同时泛起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在每个人的心中都飞速的滋生着。
包括沈恪、张定边、王金发这些朱平安的近臣,和仇泽、张耀先等人见面时,都是飞快的交换了一个心知肚明的眼神,脸上的兴奋表情显露无疑。
这一切都被杨廷麟看在眼中,心中不禁暗自叹息。太子的这一手,不但没能削弱朱平安的权柄,反而是令他的一众部下的凝聚力更为加强,适得其反。
朱平安首先便宣布了要护送太子南下的决定,没想到却遭到了手下众将的一直反对。大家伙刚刚看到希望,没想到朱平安却要将太子拱手让人,放虎归山,众人自然是一万个不乐意,但现在有没有办法将一些话挑明来说,于是只能是一味的反对。
在场的众将,除了杨廷麟之外,全都是朱平安的心腹之人。朱平安命人将议事厅的大门紧闭,安排亲卫严密看守,这才看了看众人,不由得笑了起来。
“行了,不必藏着掖着了,有什么话说在当面,这才几天不见,一个两个的怎么都变得扭扭捏捏起来了!”
一句话让众人都笑了起来。
仇泽却是第一个站出来,“大帅,我是个粗人,不懂得拐弯抹角,有些话说出来,大帅和杨同知不要介意!”
“现如今,南京乱得如同一锅粥,福王、潞王,还有一些什么王爷为了皇位闹得不可开交,朝廷的旨意一下,大帅也是唐王世子,为什么不能争一争这位子,大不了弟兄们拼死将老王爷推上皇位,日后大帅再登基也不迟啊!”
仇泽的话说的干脆,一时间不少人附和。杨廷麟的一张脸却是黑到了极点,朱平安手下这些骄兵悍将,眼中哪有一丝朝廷的纲常存在,这仇泽连提都没提太子,显然是心中根本没将其放在心上。
张耀先第二个开口说话,思路条理却是清晰了许多。他也不赞成护送朱慈烺去南京,但因为顾忌杨廷麟在场,又不知道朱平安心中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想法。因此说的很是委婉,但也指明了不妨扣留住朱慈烺,挟天子以令诸侯,统大军扫平江南,执掌江南半壁的军政大权,之后再伺机北上、收复失地。
朱平安满意的点点头,张耀先毕竟是讲武堂出身,所思所想都很有见地,杨廷麟却是暗暗咋舌,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军官,竟然能有如此的见识,想一想,张耀先的想法也的确有可取之处,换做是自己,也很有可能采取这种战略。
但现在,真的能这样做吗?答案却是否定的。杨廷麟沉浸在思考中,不由自主的微微摇头。这一幕,却是落在了朱平安的眼中。
朱平安站起身,慢慢踱步来到议事厅的中央,环视自己一众按捺不住兴奋之情的部下,这才慢慢解释道:“你们说的都对,但在眼下,却是不可为之。护送太子南下,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棋,这步棋关系到今后咱们山东军的生死存亡!”
“江南、云贵、两广,虽然派系林立,各自为政,但还都是大明的疆土,带甲何止数十万之众。咱们山东虽然实力雄厚,我朱平安也恢复了宗室的身份,但在各地督抚、镇将的眼中,总还有一个嫡庶之分。挽留太子在山东,眼下看起来虽然是一大臂助,但将来,咱们可能就要花费不少的功夫来征服人心!”
“送太子去南京,便是为了人心大势!”朱平安深深的看了杨廷麟一眼,“这大义的名分,可是万金难买啊!”
朱平安低下头去,附在杨廷麟耳边轻声说道:“伯祥兄,借此机会,你也不妨好好看看,那些人,究竟能不能担起中兴大明的重任!”(未完待续。。)




烈明 第四十三章 京师乱局
八月初八,朱平安自济南誓师出发,兵进南京。山东仇泽、张耀先、岳锦峰等诸部纷纷响应,号称统兵十万,讨伐谋逆的福王朱由崧,同时以太子的名义昭告天下,诏令各路督抚、镇将出兵南直隶,匡扶社稷。
消息一出,淮扬路振飞、湖北黄公辅、广东陈子壮纷纷响应,甚至于连沈丘的孙传庭都积极的作出了回应。不得不说,孙传庭在军中的号召力还是非比寻常,仅仅一个月的功夫,便在沈丘收拢了各部残兵两万余人,大明河南副将郭从宽率众来投,孙传庭趁势击败了许定国部和大顺军刘洪起的进攻,声威大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盘踞在武昌的平贼将军左良玉竟也起兵响应。
李自成麾下大将白旺引兵攻占襄阳之后,左良玉退守九江,号称拥兵二十万,也阻挡了大顺军南下的脚步。但马士英等人拥立福王朱由崧登位,却是忌讳左良玉和东林党的密切联系,因此将其排除在外,以至于左良玉心生不满,这次知道了太子朱慈烺居然没有死,还在朱平安的支持下南下,便立刻做出了行动。调动麾下大军,仅是战舰队列,便长达百里,声势好大的进兵南京。同时,退守到江西的湖广巡抚何腾蛟以及湖广总督袁继咸在左良玉的联络鼓动下,也都进行了声援。
不得不说,左良玉虽然目前年老多病,但在湖广、南直隶一带,威势还是无人能敌。他的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很多南直隶的官员。一些原本对于福王朱由崧继位保持沉默的督抚大员便公开的站到了左良玉的阵营中。
江南半壁震动,南京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福王朱由崧和马士英等人叫苦不迭。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太子朱慈烺居然没死,还毫发无伤的从京师去了山东,现在统领各地兵马气势汹汹的上门问罪,这让朱由崧和马士英等人情何以堪,就连史可法,此时也被弄得里外不是人。干脆闭门谢客,再不露面了。
刘良佐、黄得功这样的军镇,见此情形早已吓得回到辖地龟缩不出了。马士英和福王等人无奈之下,只得上疏向太子朱慈烺请罪,并大开南京九门,恭迎朱慈烺进入南京登位。
朱平安大军还未到南直隶,大局便已经安定下来。
江南之地乱得一团糟,关外同样是如此,多尔衮和豪格还在为皇位的继承打得不可开交。当日里在永福宫发生的一切。还是被有心人传了出去,因此八旗贵族和民间也盛传多尔衮和庄妃有私情,因此才害死了皇太极,使得满洲陷入到国无主君的窘境中。因此,一部分八旗贵族不耻于多尔衮的“所作所为”,选择了支持豪格上位。
这也使得原本在真实历史中,实力略有不及的豪格得到了不少支援,因此和多尔衮斗得旗鼓相当。不相上下。
而庄妃大玉儿也因此在宫中的影响力也下降了不少,甚至连皇后哲哲都对她恨之入骨。
所以。一时之间,关外根本无暇南顾。
相比较之下,大明北方倒是显得平静了许多,但李自成却是没有好好把握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一群骤然间闯入京师这个花花世界的流寇,在京师的纸醉金迷中彻底迷失了方向。
就在八月初八,朱平安起兵拥立太子朱慈烺登位的当天。李自成也在京师北京正式登基为皇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封夫人高氏为皇后,宫人窦氏为贵妃,并大封群臣。大赦天下。
一连两天,宫中照样是日日欢宴,彻夜不息。刚入京城时的乱象总算平复下来,李自成对于部下兵马士卒劫掠百姓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约束和制止,但好景不长,接下来突然间开始的“追赃助饷”,彻底又将京师推进了混乱的深渊。
刘宗敏受命组建“比饷镇抚司”,继承了在西安立国时的政策,明令“中堂七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科、道、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两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矣。”其他的勋戚、乡绅、富商则均应纳施,数额的多寡,则由镇抚司掌握的具体情况而定。并规定“罪者杀之,贪鄙多赃者刑之”。还号召百姓检举,每检举一案,赏银五十文。
而随着追赃助饷如火如荼的进行,失态便愈发走向不可控制的地步。京师的权贵富户无一幸免,全都陷入到被追查的范围内,刘宗敏打造数千副夹棍,北京城内,到处跑着拿人的都是刘宗敏的部下,所到之处,“便街提士大夫”,抓到的人每百人为一组,由骑兵直接押送到军营中拷问。
而当京师中的贵人被抓捕一空之后,镇抚司的兵丁士卒便将矛头对准了较为富庶的人家和一般的商贾,之后,更是蔓延到京城之内的百姓中。其余大顺军各部眼见着刘宗敏的部下大发其财,也都是眼红的紧,京师没了目标,便去京师四周的城池抓人拿赃。贺人龙更是带领大军直接进驻河北,与刘方亮的部属在河北争抢地盘,盘剥金银。
原本是为了使百姓免于苛捐税赋之苦的“追赃助饷”,到后来,竟然成了只为金银财货的劫掠。
看着这一切,李岩心如刀绞,他没想到这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大顺军、李自成竟然会变成这个样子。想要入宫劝谏,却是根本见不到李自成的面。一个月中,他和宋献策往宫里跑了不知道多少此,但每次都是被内官给打发了回来。
今日,李岩便带着杨翻等亲卫再度入宫,但到了宫门外便遇到了已经失望而归的宋献策。
“康年先生!”李岩看着紧闭的宫门,急匆匆的说道:“无论如何,今日我一定要面见陛下,如今京师中乌烟瘴气,百姓苦不堪言,着这么下去,迟早会有大变!”
“更何况,如今可是天赐良机。第七营已经得到消息,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位,可前明太子朱慈烺还在山东,如此一来,两方势必要火并一场,此时正是我大顺南下一统的大好时机啊!”
“还有辽东,前明平西伯吴三桂已经送来书信,请我朝派遣官员赴山海关接手边防,他愿率领关宁军入关投效,如果能将吴三桂收入麾下,那北方数省倏忽之间便可以平定。满清鞑子忙于内乱,自顾不暇,我大顺可在一到两年之间一统河山,这是何等的丰功伟业、不世之功啊!”
李岩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通,但宋献策却是一个劲的沉默不语,直到李岩说完,他这才叹了一口气,“林泉,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可如今却是陛下不肯及时用兵,各部将领是什么样子你也看到了,也仅有白旺在襄阳不断的发动攻势,这请求增援的奏章是来了一道又一道,可各部却是无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南下增援,陛下也没有深究,总是说要养护士气,一鼓而定,但究竟要到什么时候,你我哪里能够知道啊!”
“身为臣子,在如此时刻,总不能听之任之,今日我就是闯宫,也要面见陛下,痛陈利害,请他……!”
宋献策慌忙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林泉,不要胡说!你知不知道,这些天刘宗敏、牛金星之辈又在陛下面前说了你多少的坏话。原本陛下是想以你为帅,率军平定河南,如今河南烽烟四起,刘洪起、刘汝奎之辈根本无力招架高杰、孙传庭,许定国又是首鼠两端,正是需要你这样的大将前去讨伐。可牛金星和刘宗敏却言及你是河南本乡人,这要是一去河南,那就如同是养虎为患,陛下也因此有些意动,才将这件事情给压了下来,你这时候再去陛下面前进言,不是让陛下更是疑心你另有所图吗?”
“我……!”李岩惊怒交加,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表白自己。
就在此时,一名骑兵纵马来到附近,看到李岩就在宫门外,连忙赶了上来,抱拳施礼,“将军,刘宗敏将军率众前往平西伯吴三桂的府邸,说是要抓人追赃,咱们安排的保护人等无法阻拦,请将军速速赶去!”
“什么!”李岩的一双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就连牛金星也是大吃一惊。
吴三桂是什么人!前明的平西伯、山海关总兵,如今统帅数万关宁军镇守北方屏障。而他本人也有归顺新朝之意,不停的派遣心腹和信使往来于山海关和京师之间,围得就是谈妥一应条件,顺理成章的归降大顺。
可刘宗敏发的是什么失心疯,竟然带人去查抄他的府邸,这不是逼着他和大顺对抗到底吗?吴三桂不肯归附不要紧,但关键是他的部队如今正镇守着关外最后的一道屏障。如果一旦吴三桂投向满清,但关外的清军势必会大举南下,那样一来,这大顺朝可就要腹背受敌,陷入到岌岌可危的局势中了。
1...130131132133134...2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