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睿士
八旗众将顿时呱噪起来,原以为多尔衮会即可下命令出击,但没想到他却是淡然一笑,索性闭上了眼睛。
半个时辰之后,祁充格走进中军大帐,语气中带着一丝颤动:“启禀摄政王,吴三桂,他亲自来拜见了!”
大帐中顿时沸腾起来。
……
崇祯十六年九月二十三,山海关东罗城和北翼城相继被大顺军攻陷,大顺军上下气势如虹,虽然已经得到了清军即将参战的消息,但在一众大顺军将领和李自成的眼中,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大顺军的兵马了。
一大早,西罗城和山海关城池中便号角齐鸣,吴军一反常态的从高墙壁垒之后缓缓而出,就在城外的一马平川上摆开阵型。黑衣黑甲的关宁铁骑也赫然就在其中
大顺军的反应也是极为迅速的,吴三桂能从坚城中倾巢而出,便说明最后的决战已经来临。李自成马上调动了刘宗敏各部,包括自己最精锐的老六营人马出营,就在吴军的对面摆下阵型。
黄罗伞下,金黄色的龙骑猎猎舞动,这让李岩的眉头为之一紧,金秋的时节,北地的风沙时常可见,但原本晴空朗日的天气,却无端刮起这么大的风来,而大顺军又是迎风而立,这不免将会对即将发生的战事产生一定的影响。
“东兵到了哪里?”李自成还是一连自信威严之色,朗声问宋献策。
“东兵扎营在山海关以北十里开外的威远堡,目前尚未移兵!”宋献策回答。
“田见秀、贺人龙两部是否就位?”
“回禀陛下,两军已经在我主力左右两翼准备就绪,随时准备应对东兵的进攻!”
李自成满意的点点头,但还是不放心,又特意加了一句话,“告诉贺人龙,昨日之败,朕不会放在心上,但他这个鲁国公也要拿出些本事来,要不然何以服众?”
“陛下!”宋献策还没有应诺,李岩却是开了口,“贺人龙所部皆为前明降军,虽都曾是边军精锐,但与东兵交战从无胜绩,且战事焦灼之下,常常会胆怯溃退,臣只怕……。莫不如以臣的后营万余人马代替贺人龙部!”
“好了!”李自成颇有些不耐烦,“林泉,你为后营主将,理应坐镇后军,战事但有不利之时,以便支援中军,两翼的兵马足有五万之众,难道还不足以抵挡东兵吗?”
李岩愣了一下,只能无奈的躬身口称遵令。昨日里突袭贺人龙的清军,后来查明的确是两白旗的兵马,统兵大将为阿济格,人数不到两万。对于清兵的增援,李自成虽然有了提防,但却始终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清军即便是增援吴三桂,也万万不会起倾国之兵与刚刚一统北方的、士气正盛的大顺军决一死战,他认为满清也不是傻子,断断不会做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赔本买卖的。
李自成深深的看了一眼对面军中飘扬的“三军司命”的大纛,深吸一口气,举起的手臂猛地向下一挥,身后的将官立刻挥动令旗,军中金鼓大作,庞大的大顺军阵营开始缓缓向着山海关方向移动。
两军之间的距离慢慢被压缩,三百步的时候,吴军中的部分小型投石机开始发动。石块如同飞蝗一般飞向大顺军的阵型,但却如同石子丢进了汪洋大海,并没有激起多大的反应。大顺军的阵型依然稳定、沉着的向前逼近。
一声梆子响起,万箭如雨,化作一片黑云向大顺军扑去。大顺军先锋步卒毫不慌乱的竖起盾牌阻挡,脚步依旧未曾止歇。
但令人意外的是,吴军在一轮箭雨之后,便果断的放弃了坚守,密集的号角声响起,关宁军前部已经迫不及待的向着大顺军发起了进攻。
这样一来,却是让李自成和众将大吃一惊,他们没想到吴三桂居然能放弃坚守的阵型,主动向自己这边发起进攻。
两万关宁军倾巢而出,其中大部分都是骑兵,这可是吴三桂家族用银子和心血堆砌、训练出来的嫡系兵马,也是他们统领辽东的资本。其中的五千重甲骑兵,都是吴三桂的家丁士卒,更是骁勇善战。其中的将官很多都是吴氏一族的子弟,虽然天气寒冷,可他们中大部分人竟是脱去了身上的衣甲,赤着上身,嚎叫着催动身下的战马狂奔疾驰。
大顺军士卒经历了这么多战阵厮杀,也早已经不是当年的流寇作风,面对吴军不顾一切的舍命攻击,并没有慌乱,密集的盾牌当即结成壁垒,长枪作为拒马竖起。而中军的骑兵部队则从两翼出发,向着关宁军包抄而来。
关宁军的身后,数万吴军在骑兵出动之后,立刻开始向前积压。
大顺军的盾牌枪阵之后,两千弓箭手张弓搭箭,羽箭铺天盖地的射向重逢的吴军。大顺军中火器应用的不多,这一点,还是李自成等将领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大顺军精锐六营中还保有一定的火器,但其余大部都是以长枪、刀盾为主,顺军以流民为主,战力稀松,唯有手执刀枪,结成紧密的阵型才能使得士卒保持一定的安全感,不至于一触即溃,时至今日,大顺军中还是保持着这样的一种战法。r1152
烈明 第五十四章 指日可待
关宁军的骑兵以锋锐阵型一头扎进大顺军的阵型中。瞬间便冲开了十余个缺口,长枪如林,但在重甲骑兵的面前就像是豆腐做的一般,毫不费力的被劈开、砍碎。人的哀嚎、刀枪刺进皮肉的声音完全被马蹄的声响所遮盖,漫天的血肉飞起,吴军貌似势不可挡的向前推进。
但走不多远,吴军士卒便发现,他们的冲击变得越来越困难。大顺军的士卒们拥挤在一起,砍倒一个,立刻便有好几个蜂拥而来,他们扭曲着面孔,只知道将手中的长枪不停的向着人和马刺来。骑兵的攻势虽然势如雷霆,但大顺军的阵型却像是一张张的大网,人数上的优势使得他们可以用血肉筑成壁垒,将冲击而来的吴军牢牢的锁定在其中,步履维艰。
顺军中安排了数千的监军士卒,但凡有士卒敢于后退,立刻诛杀。也因为如此,顺军士卒只能是一往无前的向前冲杀。因为火炮的笨重,大顺军和吴三桂的兵马在今天的野战中不约而同的放弃了这一利器。
吴军中的配有火器的士卒在施放完手中的弹药之后,立刻抽出兵刃参与到肉搏之中。因此,今天的大战中,冷兵器成为了最重要的主角。
大顺军的骑兵从两翼狠狠的扎进了吴军的肋部,两军只能彼此缠绕在一起,吴军红色的战袄,青色的齐腰甲和身穿灰色、黄色战袄的顺军彼此交融。只能机械般的向着不同服色的士卒砍杀,大顺军层层叠叠的包围上来,依靠着人数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了上风。
关宁军中的重甲骑兵没有料到眼前之敌如此的难缠,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困难,不少人的马匹被四面八方而来的长枪刺倒,跌下马来,身上的重甲便成了负担,只能任由顺军砍杀,因此。重甲骑兵们纷纷脱下衣甲,重新加入战团。吴军的步卒随后跟上。总算抵挡住了闯军的围攻。
看着局面慢慢转向自己当初的设想,李自成终于放下心来,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来。远处那杆“三军司命”的大纛虽然依然挺立不倒,但却显得风雨飘摇。
李过的老六营士卒组成的无数个长枪方阵也终于挤压上去。带动着顺军其他各部也是士气大作,临近中午的时候,战局已经彻底倒向大顺军一方。吴三桂手下的副将高弘、游击李吉义、梁进达相继战死,就连家丁士卒也损失一半有余。
目线所及,一个又一个枪阵向着吴军逼来,虽然走了不久之后,队形便有些散漫,不得不时常停下来整队再次进发,但不得不说。这些老六营的老卒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百战气质确实与其他的顺军士卒迥然不同。而且人数众多,黑压压的一层又一层的压上来,放眼看去。长矛组成的森林漫无边际,密密麻麻的枪刺给人的心理压力确是极大,随着距离越来越近,这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越来越是明显。
“国相!”吴三桂擦去脸上的血迹,将刀交到左手,右手紧紧的勒住马缰绳。大声呼唤着自己的心腹谋臣夏国相。
夏国相今年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虽然不过是一介儒生。但却是文武兼通。其父跟随吴襄多年,赞画军机。夏国相却是被吴三桂一眼相中,留在身边作为谋臣使用。
夏国相一身铁甲,现在也是鲜血布满征袍。听到吴三桂召唤,策马疾奔而来,“将主有何吩咐?”
“东兵呢?”吴三桂嘶声大吼,脸上的两道刀疤变得愈发狰狞可怖。“为何还没有入关?”
夏国相苦笑一声,“将主还不明了吗?多尔衮就是要做那静观鹬蚌相争的渔翁啊!战事不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万万不肯加入战团的!”
“多尔衮!欺我太甚!”吴三桂仰天长啸。
“将主!”夏国相大声回应:“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今我等虽迫于情势,不得不引东兵入关,但他日必为其所压制。将主心怀大志,一定要小心戒备,不得不防啊!”
“可如今呢?”吴三桂悲愤已极,“现在顺军精锐已至,清军再不发兵,我辽东健儿便要在此全军覆没了!”
夏国相一抱拳,“将主休慌,国相这便释放号炮。出城之时,国相便和秦广廉将军暗中计议,一旦清军不肯施以援手,便由末将发出讯息,由他直奔多尔衮军中再次求援,逼迫清军救援!”
“你可有把握?”吴三桂惊疑不定。
“将主放心!”夏国相信心满满。
号炮放出,一骑从威远门绝尘而出,直奔威远堡多尔衮的中军大营。
多尔衮看看面前风尘仆仆的吴军将官,将手中的喝完的马奶海碗递给身边的侍从。
“吴将军派你前来,所为何事?”
秦广廉站立在多尔衮面前不过十步的距离,旁边便是硕托、萨哈廉、博洛等一干虎视眈眈的清军战将。秦广廉并不惊慌,一抱拳说道:“大顺军精英尽出,对我军形成合围之势,我家将主请王爷从速发兵,以全歼大顺军兵马!”
多尔衮淡淡一笑,“本王观吴将军所部的确为世间少有的精锐,竟然能与顺军抗衡将近一日的时间,本王甚为钦佩,只是目前顺军田见秀和贺人龙两部便位于左右两翼,兵力足有数万之众,我军不敢情动。还请将军回去转告吴将军,要他在坚持两个时辰,我军正在一一清除顺军的哨探,等寻觅到良机,我军一定尽快入关!”
听了多尔衮的话,秦广廉的脸色并没有什么变化,冲着多尔衮微微行礼,转身便要离开。
多尔衮却是大为诧异。按照他的想法,是要将吴三桂陷入到绝境之中。吴三桂世局辽东,在边镇中势大根深。投奔满清之时。多尔衮已经明言将“不吝于封王”的赏赐,可多尔衮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吴三桂掌握着数万关宁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其家族与满清世代血战,彼此之间的忌惮和猜忌绝对不是短期之内便可以消除的,加上目前大明还占据着半壁江山,他对满清究竟会有多少忠诚不得而知。一旦局势有了变化,他还会死心塌地的为八旗效力吗?
所以。多尔衮打算借这次机会,削弱吴三桂手中掌握的兵力。消耗掉他身边忠于吴氏一族的将官士卒,将来大不了再补充于他便是,但现在,他手中控制的绝对忠于他的那些兵马对于多尔衮和满清来说。绝对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可奇怪的是,这名前来求援的吴军将官却是只说了一句便扭头便走,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涕泪交流,恳请多尔衮速速发兵的意思,难道说吴军还能坚持下去吗?不能啊!根据探马的消息,大顺军六营精锐已经压了上去,吴军奋战了一天,人马折损了将近三分之一,目前已经是苦苦支撑。哪里还能抵挡李自成的全力一击!
“这个!”多尔衮不禁喊出声来,“这位将军,难道你便没有别的话要说?”说完这句话。多尔衮只想掌自己的嘴巴。
多尔衮讪讪的闭上了嘴巴,但迫切的眼神却是牢牢的盯住秦广廉。
秦广廉转回身,脸上还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仔细想了想,还是摇摇头。“在下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这便回去告诉我家将主。大清还要两个时辰才能出兵救援。这段时间之内,将主大可以再想想别的选择了!”
这句话却是将多尔衮吓了一跳。“别的选择”,这句话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秦广廉话中的意思便是,满清不发兵,吴三桂大可以丢下礼义廉耻,反正现在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脸面问题了,大可以阵前倒戈,直接投向李自成。
到时候,城门一关,满清空有十万之众,恐怕还是要延续继续在关外混饭吃的命运了。换句话说,多尔衮这一趟倾国而出,估计便是要白跑一趟了。
多尔衮差点跳起来,白跑一趟,别的不说,好不容易弄到的南征大军统帅一职恐怕就要拱手让给豪格了,这让多尔衮如何能够接受!
一旁的八旗众将也是听出了秦广廉话中的挑衅意味,一个个怒发冲冠,不少人已经抽出了兵刃,冲着秦广廉高声叫骂,看样子只要多尔衮一声令下,马上便会将其砍成一堆肉泥。
秦广廉却依然是那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双臂轻轻张开,远离自己腰间的佩刀,向多尔衮示意,自己绝对不会做任何的反抗。
多尔衮呆呆的看着秦广廉,愣了半晌之后,忽然爆发出一阵大笑,站起身,径直走到秦广廉的身前,上下仔细打量一番。
“将军果然是个妙人,吴将军身边藏龙卧虎,的确是人才济济。这样,烦请将军回禀平西王,本王这便统军入关,请他派人接应,指引大军攻击!”
秦广廉面无表情的抱拳施礼,道一声谢,大步走出中军大帐。
多尔衮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祁充格凑上来,“王爷,吴三桂其人狡诈多端,咱们要多留些心思啊!”
多尔衮深有同感的点点头,“身处绝境之中,还有胆子和本王讨价还价,也难怪吴家在辽东始终屹立不倒。大明果然是人才辈出,这一点,咱们不得不由衷佩服啊!”
多尔衮看一看旁边沉默不语的洪承畴,“亨九先生,你怎么看?”
洪承畴向前一步,“恭贺摄政王喜得猛将精兵,入主中原,指日可待!”
多尔衮略略一愣,想通了洪承畴话中的关节所在,不禁哈哈大笑,用手点指洪承畴,“你们南人啊!真是……!”接着,便发出将令,命八旗大军立刻入关参战。(未完待续)
烈明 第五十五章 阵斩贺人龙
热门推荐:、 、 、 、 、 、 、
清军的进攻是由山海关城楼开始的,在斩杀了顺军安插在各处的哨探之后,汉军八旗便出动了大批的牛马,生拉硬拽的将乌真超哈火炮部队的红衣大炮弄到了山海关的城墙上。汉军八旗的八大固山额真祖泽润﹑刘之源﹑吴守进﹑金砺﹑佟图赖﹑石廷柱﹑巴颜﹑李国翰指挥着各旗的一百多个佐领以及两万多汉军旗士卒,入关之后抢先占据了山海关的城关和险要之处。这样,即便吴三桂心中还打着别的算盘,也无法撼动大局了。
经历了河北巨鹿之战后,清军对于火炮的重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孔有德、尚可喜、祖大寿等一班明军降将在投降满清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大批精通火炮铸造的工匠,阿济格入寇关内之时,按照多尔衮的要求,还在河北、京畿之地搜罗了一些相关的人才。这才使得清军的火炮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清军根据明军军中的配置,一改红衣大炮只能安置于城头要塞的惯例。以每门火炮配备十六名炮手、六匹骡马、两座炮架车的标准,实现了炮队机动转移的可能性。不到一个时辰,乌真超哈的炮队便占据了山海关的城楼,又忙活了不大会的功夫,便在吴军士卒的帮助下,使得火炮在城头就位。
相比较而言,清军的火炮已经可以达到一千三百步的射击距离,而山海关吴军的火炮,则相当一部分还是袁崇焕时期的产物,甚至还有袁可立时期的产品。
就在这大炮轰鸣中,大顺军感受到了清军的第一次进攻。五十门红衣大炮在城关上怒吼起来,千步开外,正是大顺军与吴军殊死拼杀的战场所在,炮弹落入人群中,难免会误伤一些吴军士卒,但大顺军的士卒无无疑是最为遭殃的。
几十枚炮弹趟出来的血肉之路的尽头,便是漫天的火光和烈焰,如此成建制的炮火是以往大明官军作战时从未遇到过的,明军的炮火更多的是杂乱无章的,除了攻城战时,威力也远没有这样的犀利震撼。可以说,清军从朱平安所部的身上学会了火炮部队单独建制使用的战法,并使得大顺军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三轮炮火轰击的同时,正蓝、镶蓝、正红、镶红四旗的主力已经沿着山海关两侧奔袭而来,四万多骑兵组成的洪流趁着越来越大的风势,从漫天的黄沙中突然杀出,大顺军的前方骑步队伍顿时大乱。
大顺军与吴军力战一天,就在这黄昏的时分,狂风卷着黄沙汹涌而来,已经使得士卒有些招架不住,本打算拼尽最后的力气,拿下苦苦支撑的吴三桂所部,但却没料到从黄沙中突然杀出了数万骑兵。这样的打击对于大顺军来说,是极为致命的。
田见秀和贺人龙分居大顺军两翼,原本是为了抵御可能出现的清军大队人马,但哨探的消失,以及风沙的掩护,却让他们根本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的反应。
清军的三轮火炮已经让两部有些摸不着头脑,等到发现清军骑兵的时候,八旗的铁骑已经一头扎进了战团。
田见秀所部倒还没有犹豫,立刻迎着清军正红旗固山额真统领的两红旗的大队冲了上去。
但贺人龙部却显得有些迟疑。周国卿、贺国贤、魏大亨纷纷将眼光投向贺人龙,“大帅,咱们如何是好?”
清兵大军的威势让贺人龙有些胆战心惊,之前一片石一战中多铎所部的骁勇对于他的震撼是极大的,他不由得扭头看向李自成的中军,“皇帝呢?他的大军为何不动?”
“大帅,中军已经来了几拨人,都是催促咱们尽快进兵的,咱们的正面便是两蓝旗的兵马,人数足有两万!”
贺人龙努力睁大双眼,搜寻着战场,“鞑子的主力呢?现在两白旗和两黄旗都还没有踪影,万一他们忽然出现,到时候,咱们可就是难以抽身了!”
贺人龙忽然间高声大骂起来,“李自成那个糊涂蛋!老子早就向他建言,一定要安抚住吴三桂,拿下山海关之后,一切再做他图。现在可好,吴三桂干净利落的把山海关献给了鞑子,这仗还打得什么劲!”
唐通率部匆匆赶来会和,“大帅,多尔衮的中军大纛已经在城头竖起,刘宗敏和李过的老六营兵马已经抵挡不住了,望洋门城门洞开,鞑子大军的主力已经要出城了!”
贺人龙长长叹息一声,“还看个鸟!山海关坚城落入鞑子之手,此番北征先机已失,撤军、撤军!”
“那皇帝那里……?”众将眼巴巴的看向贺人龙。此番撤军可不是小事,贺人龙部控制大顺军右翼,撤退之后,大顺军便有了好大的一个缺口。虽说此番战役,胜算已经是寥寥无几,但李自成毕竟是如今大顺朝的皇帝,掌控着如今的半壁江山。这要是一撤军,那李自成难道就会放过这些临阵脱逃的人吗?
贺人龙面色一沉,“难道便在这里等死吗?经此一役,大顺朝算是走了下坡了,咱们手握雄兵数万,何苦再为他李自成卖命。再说,看看罗汝才、革左五营,被李自成逼得到现在还在山中做流寇。山陕是咱们的家乡,姜瓖又占据大同,只要能控制住三晋之地,以后不管是大明、满清还是大顺,谁能小觑咱们!”
众将听到此话都是兴奋异常,轰然应诺。刚刚下达撤军的命令,身后却是有一支万人的队伍挡住了贺人龙所部的退路,看旗号,却是后营李岩的兵马。
看着李岩行色匆匆、一片铁青的带着人马来到近前,贺人龙不由得而有些尴尬。说起来,李岩还是贺人龙的救命恩公,要不是李岩当初及时示警,恐怕贺人龙早就死在了孙传庭的手中,哪里还有现在的威风八面。如今不打招呼便要撤军,偏偏是李岩前来阻挡,两人这一见面,任凭贺人龙如何的不要脸面,总是感觉十分的别扭。
“鲁国公意欲何往?”李岩大声问道。
贺人龙讪讪的笑笑,“原来是林泉贤弟,这个,我部伤亡巨大,正欲向陛下请示,退后稍稍休整一二!”
“东兵两蓝旗就在眼前,李过将军的兵马已经抵挡不住,此时,正是鲁国公所部上前增援的时候,如何能够撤军休整!”
“呵呵!”贺人龙打个哈哈,却是不知道如何回应李岩的质问,当下一狠心,“林泉贤弟,今日之战,你也看在眼中,我军已无胜算,与其白白的损耗兵马,倒不如先行撤军,为大顺保留下一些精锐……!”
“一派胡言!”李岩怒发冲冠,当此关键时刻,贺人龙竟然要擅自撤军,居然还是如此振振有词。要此人镇守右翼,实在是当初的一大失误。
留在李岩的话音刚落之时,他身边的杨翻却是手腕一翻,一道银光向着贺人龙径直射来,这可是将贺人龙吓了一跳,虽然这顿时间在河北之地养尊处优,但贺人龙毕竟是武将出身,身体的反应还是极快,用尽全身的力气旁边一闪,身侧的周国卿眼疾手快,手中的佩刀一挥,“当啷”一声,一枚飞刀落地。
“李林泉!”贺人龙恼羞成怒,“你竟敢刺杀于我!当**救我一命,今日便是将这恩情一笔勾销了。老子麾下还有大军两万,你不过万余人马,老子这便撤军,看你还怎么阻拦?”
贺人龙的亲兵将其护卫在中间,小心戒备着拨转马头,指挥着大军缓缓向后撤退,李岩虽是焦急怒极,一时之间却是无计可施。
就在两军交错的当口,李岩的身侧却是忽然响起一声火铳的声响,枪声响毕,贺人龙却是一头从马上栽了下来。倒在地上,仰面朝天,额头上赫然出现一个弹孔,红白之物汩汩而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