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烈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睿士
可如今看来,这种暂时的平静却是在四海商会的这种营销模式轻而易举的便被摧毁了。尤其是底层的旗人和旗丁们,他们目前的窘迫生活也成为了被人攻击的漏洞。
“朝鲜已经起兵了!”济尔哈朗将这个最新的消息告诉了英俄尔岱。原本英俄尔岱是为了斡旋而来,但现在看来,显然没有这个必要了。
“睿王临行时说的没错,我到现在才知道,他为何如此忌惮朱平安了!”济尔哈朗深有感触。“这个人不声不响的,便将手伸到了咱们的眼皮子底下,要不是此次的变乱,咱们从何而知,他已经在朝鲜经营了这么多的人马!还鼓动着朝鲜王室一同出兵北犯!”
英俄尔岱着实是大吃一惊,作为八旗内部公认的谈判高手,当年曾单枪匹马的搞定了和朝鲜之间的斜倚,迫使朝鲜往事不得不答应了每年向满清提供巨额粮食供给的屈辱条件,使得满清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的南下寇边。
这也是英俄尔岱自认为一生中最大的骄傲。可现在仔细想一想,那还不是身后皇太极的十万大军一力促成的吗?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可现在,朝鲜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更是有朱平安的全力支援,四卫的变乱一起,便立刻将数万大军集结完毕,正日夜兼程的向着义州而来。这让自己还有何用武之地?
“那咱们要不要上书皇太后,请睿王调遣部分兵马回师关外……?”英俄尔岱艰难的说道。
济尔哈朗果断的摇摇头,“此次入关对于咱们满洲的意义非比寻常,睿王曾经和本王计议过,中原正面临着百年一遇的乱局,咱们满人和汉人相比实在是沧海一粟。这次入关,想要争鼎天下,未免有些自不量力。但在汉人的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块肉来,奠定我满洲亘古未有的强盛局面却是大有可能。远的不说,就说京畿、河北、山陕之地,拿下其中的任何一块,我大清便可以和任何的中原朝廷分庭抗礼。甚至于可以以黄河为界,分治南北!重现当年女真大金的盛景!”
济尔哈朗加重了语气,“所以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睿王分心,不能让南征大军分心。即便睿王得知了关外的消息,来信询问,咱们也只能一力承当,绝对不能向他求援!我想,皇太后也会是这个意思!”
“可如今朝鲜和明军兵马有五六万之多,单凭义州的四万老弱残兵,是万难抵挡的!更何况,明军的火炮犀利,还有四方的乱贼,咱们……?”
济尔哈朗沉声说道:“挡不住也要挡,你也来的正好,本王和你都在义州屯田多年,对于义州的地形地貌颇为熟悉,如今已是寒冬,明军和朝鲜军远来,道路泥泞,必然要减缓他们的行军速度。咱们便趁这个时间,抢先平定四卫的叛乱,尤其是复州号称刘爱塔后人的汉军叛乱。然后再全力抵御明军的进攻。本王已经给派信使前往蒙古各部,请他们再不惜一切代价抽调勇壮支援。另外,驻守宁古塔的梅勒章京吴巴海已经统一派兵支援,只要咱们坚持些许时日,便一定能等来战事的转机!”r1152





烈明 第六十一章 天军
掐着指头算算日子,民军已经在复县坚守了五天之久,刘复的颧骨高高隆起,一张原本英气勃发的脸庞完全脱了相,明明是不到三十岁的年纪,鬓边的乌发中却已然冒出了几根银丝。他手扶垛口,趁着清军退下去的当口,向着遥远的东南方向不断的眺望,心中一股焦急的情绪不加掩饰的挂在脸上。
在复州卫起兵已经有半月之久,这些时日以来,复州、金州、海州、盖州接连激起民变,穷困潦倒的旗人、蒙古人和汉人因为四海商会的被查扣,而不断起事,也就是借助于这个机会,刘复才得以在复州竖起反清归明的大旗。
天启三年,努尔哈赤攻克复州等四卫之后,为了避免汉人的反抗和山东明军的登陆,开始对辽东汉人进行惨绝人寰的大清洗。金州沿海方圆四百里之内的汉人全部被迁往内地,违抗者斩尽杀绝,仅在复州一地,便有数万汉人百姓被杀。永宁和盖州几乎成为一片白地。
再这样的情势下,刘复的父亲,也便是时任四卫镇守使的刘兴祚将军对当时的大金政权和努尔哈赤产生了极度的不满和憎恨,由此产生了反正归明的念头。
刘兴祚将军开始暗中组织复州、金州一带的汉人百姓渡海逃往山东,但因为叛徒的告密,此事被努尔哈赤察觉。因此大发雷霆,尤其全面撤换、清洗四卫乃至后金军中的汉军将领。因为是努尔哈赤的女婿的缘故,刘兴祚侥幸不死,逃过一劫,但其弟刘兴仁却被杀害。
之后,刘兴祚将军得以继续在后金军中任职,但归明之心却更加的坚决。后金数次南下,刘兴祚都派人提前将消息传给大明边军。到了崇祯元年的时候,刘兴祚觅得良机,忍痛抛下老母妻妾,以诈死之计终于逃回大明。
其后,刘兴祚相继效力于毛文龙、袁崇焕麾下,始终郁郁不得志。直到孙承宗再掌辽东,他才有了用武之地,最终战死于永平之战中,总算是一全汉家男儿的一腔热血忠魂。
刘兴祚反正之后,努尔哈赤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总算没有斩尽诛绝,但也还是讲刘兴祚的亲眷全部贬斥为奴,从此再不录用。而刘复正是刘兴祚爱妾所生的幼子。
这么多年来,刘复尝尽人间的辛酸苦楚,但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却是从小便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永远都是汉人的子孙,当年父亲排除万难,抛家舍业也要回归大明,便是他一生的榜样。
刘兴祚担任四卫镇守期间,于汉人百姓多有恩惠,因此至今在民间都有极大的影响。刘复趁着四卫变乱的时刻在复州举起义旗,却是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汉人百姓争相投奔。复州起兵之后,刘复率军夺取复州府城,斩杀了城守官以及一干满人官员。之后,便联络四方,但四卫起事的却以满人居多,且都是为了商会的利益不得不起兵造反,对于刘复这样鲜明的打出了“反清归明”旗号的汉人却是有种天然的排斥,因此,刘复的联兵邀请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响应。
济尔哈朗调集重兵围剿刘复义军,刘复义军不得不撤出府城,打算向着东南方向的金州转移,希望靠近海边之后,可以得到大海对面的大明水师的支援。但就在行进至复县的时候,却被甲喇额真禧福的兵马追上,不得不入城据守。
眼见着周围的八旗兵马越聚越多,而刘复的义军却是得不到任何的补给,原先的万余青壮,现在只剩下六千余人,城中的粮食也早已告罄,不得不开始杀马充饥,如果再被围上几天,恐怕城中的树皮草根都要被吃光了。
努尔哈赤执政的天命年间,复州卫是明清争夺的主要战场,复县作为复州府城的附属,本就是座小城,加上战乱,如今更是残破不堪。城外的清军已达万人之多,要想以六千疲敝之众守住这座残城,刘复自己心中也清楚,这恐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现在唯一的希望,便是寄托在那个自称为明军特使姓肖的年轻商人身上。但部下却是那人不以为然,那姓肖的是四海商会的掌柜,一看便知是个市侩油滑之徒,他的话岂能轻信?
想到这里,刘复心中的悲切之意油然而生,看看左右四周那跟随自己一路从府城杀来的百姓民壮,刘复感觉自己便是一手将他们带进地狱的罪魁祸首。父子两代,对大明、对汉人故土社稷念念不忘,却是连累了复州的父老相亲饱受刀兵之苦,自己所作的到底是是对还是错呢?
远处的夕阳就要西下,天边的云彩格外的绚烂,一望无际的辽东平原上,草色郁郁葱葱。禧福的大军在后撤之后,很快进行重现的组队重编,眼看新一轮的攻势就要展开。
刘复无言的叹息一声,将靠在垛口旁边的佩刀拾起来,紧紧的握在手中,旁边的部下已经默默的将为数不多的灰瓶、滚木、礌石收拢起来。每个人都知道,八旗精兵一旦攻上城头,这城中的男女老幼将再无生机可言,目前唯一能够做的,便是尽最大的努力,多杀一名鞑子而已。
清军黑压压的阵型再次快速的靠近城院,低浅的护城河早已干涸,里边密布着攻城死伤士卒的尸身,清军的盾车、云梯很轻易的便靠近了城垣。
夕阳躲进云层,天地间的光线为之一暗,但太阳的光芒还是透过云彩的缝隙照向大地,光影明暗交织在一起,形成天地之间一道独特的奇景。天际隐隐有雷声传来,给人一种错觉,莫非是要下雨了吗?
城头上,手持火铳的青壮脸色为之一变,下意识的将手中的火器弹药等物用布帛裹了起来。但那雷声却是此起彼伏,渐渐的越来越大、越来越近。
一时间,城上城下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搞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雷声忽然转化为尖利刺耳的啸声,就在清军不知所以然的当口,已经有十余个黑乎乎、圆滚滚的家伙伴着风雷之声,一头钻进了清军的后军阵营中。
甚至连惨呼声都没来得及发出,十几条血肉横飞的通道便显现在清军阵中,轰然的巨响标志着这通道悻悻然的结束。硝烟过后,断肢残臂从天空上坠落下来,伴着破碎的血肉在半空中形成一道红色的雨帘。关外驻守的清军哪有几个见到过如此的惨状,清军的后军瞬间便被这忽然出现的打击搞乱了阵脚,就连攻城的部队都停下了脚步,茫然的向后看去。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真正令人为之变色的攻击还在后边。刚刚发生的一切,似乎只是一个序幕,眨眼间,震耳欲聋的雷声再度响起,这一次,骤然间便有几十颗那种黑黝黝的物体扑向手足无措的清军,精确性和破坏性更胜从前。
清军连夜赶制但粗糙耐用的的盾车、云梯、攻城车、井阑等器械就像是孩童的玩具,瞬间被巨人踩成了碎片,爆裂的弹片在整个战场上横飞四溅,清军在两眼不能视物的浓烟中挣扎、嚎叫,却是连身后的敌人是谁都看不到。
炮击过后,东南方蓦然响起号角的嘶鸣,继而便是整齐有力的金鼓之声。
清军的主将禧福被亲随从死人堆里给拽了出来,但是一条腿已经被自己的坐骑给生生压折。禧福差点被活活给憋死,一张脸惨白无比,看看自己的坐骑,已经被刚刚落在身旁的一颗炮弹飞出的弹片打得不成样子,一匹好端端的关外千里驹,已经成了两截。
“哪里打*?”禧福总算有些见识,不似那些从未离开过故乡的八旗士卒,一下子便猜到了这是敌人以火炮开始的攻击。
“主子!”一名随从穿越浓雾,连跑带爬的奔至面前,带着哭腔喊道:“不好了,明狗从东南放杀过来了!都是红色的旗帜,漫山遍野,正步步紧逼过来!”
“胡说!”禧福虽然耳朵嗡嗡作响,但还是听到了随从的禀报,“明狗和朝鲜人的大军都在义州和郑亲王鏖战,这复州之地哪里来的明狗大军?”
“不会错!”随从差点哭出声来,“奴才看的明白,咱们身后全是明狗的旗号,无边无际,不知道有多少人!咱们的哨探和沿途的城池连一个来报信的都没有,这些明狗不知道是从哪里杀进来的,难道是从天而降吗?”
禧福喘息片刻,一个念头忽然从脑海深处跳了出来,“从天而降!糟了,这些明狗难道是从皮岛来的水师吗?”
想到这里,禧福再也无法镇定下来了。明军水师从复州和金州登陆,便可以立即对义州的济尔哈朗形成合围之势,如今宁古塔的援兵还遥遥无期,要是济尔哈朗大军被明军合围的话,那辽阳、盛京等地哪儿还有什么兵马可以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禧福在亲兵的搀扶下勉强站起身,将佩刀抽出来,大声招呼麾下士卒坚守,掩护中军撤退,但前边攻城的部队已然是失去了联系,城内刘复的民军看到城外生变,已经从城中杀了出来,牢牢的拖住了攻城的清军。
目线可及,禧福也只能透过浓烟看到自己眼前的这几百亲军,身边的亲随看到大势已经无法挽回,便匆匆找来战马,将禧福扶上马背,想要突围而出,之后再作打算。
但四周却是喊杀声一片,似乎明军从四面八方杀奔而来,就在禧福和亲兵茫然四顾的时候,一群披着轻甲的骑兵却无声无息的从浓雾中钻了出来,脸上蒙着黑色的明军制式口罩,只留一双嗜血、贪婪的眼睛在外边。与以往的明军不同,这些骑兵的头盔上都插着一支红色的羽翎。
事出突然,禧福措手不及,还没等举起佩刀,便被一名骑兵手中的骑枪捅进了胸腹之间,径直被从马背上挑落下来。
重重摔在地上,禧福再也动弹不得,口中涌出大口的乌黑血块。
“前辈!”一名骑兵惊喜的大喊道:“这是个满人高官思密达,恭喜您了!这次又能得到三十两银子的赏赐思密达!”
禧福眼前一黑,心中浮现起最后一个念头,“真特么窝囊,竟然死在了朝鲜人的手中!”r1152




烈明 第六十二章 天下大势
皮岛守将童经延会和朝鲜水师一部,在李定国的指挥下,两军在红嘴堡一线海滩登陆作战,击溃了清军的地方戍守兵力,顺利的直达复县,成功的救出了被困在城中的刘复义军,清军主将甲喇额真禧福被杀。
与刘复会师全歼清军禧福一部之后,复州和金州境内便再无大股清军部队,接下来要做的便是肃清地方残余,迅速向义州一带逼近,威胁济尔哈朗大军的侧翼。
肃清地方的任务便交给了刘复的民军,而童经延和朝鲜军共计一万余人的主力便快速向义州方向挺近。三天之内,便攻陷了五重河上游的绣岩城。
济尔哈朗得到战报,当即病发,半边身子骤然瘫痪,虽在病中,但还是果决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如今关外清军的主力三万人都在自己的手中,如果被李定国聚而歼之,那偌大的关外之地便再没有可御敌之兵了。
济尔哈朗大军的撤退之后,李定国率军在后一路掩杀,在青台峪与童经延的兵马胜利会师。不得不说,满清的腹地着实太空虚了,根本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到了这个时候,金州、海州、复州、盖州 的大部分区域已经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光复。
济尔哈朗以英俄尔岱暂代自己的主帅之位,带领阿哈尼堪、硕詹、伊拜等大将在甜水站、连山关一线驻防,死死的扼守住通往盛京的要道。而他自己则不顾病体,连夜快马向盛京而去。到了这个时候,入关争雄和满洲的生死存亡已经不能相提并论,他此行便是要说服皇太后和皇帝,立刻向多尔衮大军发出求援急报,请求入关大军尽快会师关外。
松锦大战之后,满清在关外树立的优势再一次被严重削弱。就连济尔哈朗都想不明白,朱平安是如何在朝鲜和皮岛豢养出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来,他在满清最虚弱的时候,向着满清最软弱的地方狠狠的插上了一刀。还将为数不少的跳蚤、臭虫都赶到了满清的心腹之地中,让满清寝食不安。这样的对手,实在是要比袁崇焕、孙承宗、熊廷弼那些人都要来的可怕。
李定国屯兵青台峪一线,分兵攻占汤池堡等战略碍口,形成对盛京、辽阳一带的紧逼之势。刘复来到青台峪之后,第一时间便拜见了李定国。关于刘兴祚的事迹,李定国也是有耳闻的,对于他的矢志不移也是深感钦佩,却是没想到刘复却真是刘兴祚的血脉,这一点也算是意外的惊喜。有了刘兴祚后人这面旗帜,四卫中汉人百姓归心当不在话下,这也大大利于他迅速的稳定四卫的人心和局面。
但刘复却是对李定国大军在青台峪止步不前表示了不满,在他看来,如今正是趁胜追击的时候,完全有可能将盛京一举而下。
对于刘复的心情,李定国可以理解,包括童经延、朴有周在内,进入满清疆域以来,战事丝毫没有遇到什么阻隔,这使得全军上下都对清军产生了一种轻视的态度。加上刘复为亡父和家人报仇心切,因此很容易在军中形成关外可一战而下的情绪。
为此,李定国在青台峪召集众将军议,专门提到了这样的问题。满清大军虽然目前暂时后撤,但并不代表他们的实力受到严重削弱,别忘了,多尔衮的大军如今还盘踞在山海关一线,距离盛京也不过区区六百里的距离,还有新近加入到序列中的吴三桂关宁军,满清的实力不减反增。
济尔哈朗也是满洲的名将,当机立断的收缩后撤正是为了有效的抵御李定国的进攻。如今庄妃位居满清后宫之首,蒙古诸部在科尔沁部的联络下,绝不会坐视清军面对的困局,还有驻守宁古塔的清军精锐,说不定此时已经在疾驰赶往盛京的路上。以上的种种因素列举出来,如果明军轻视满清,大踏步的进入到满清腹地,说不定反会被敌人反咬一口。到时候,朱平安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优势局面便会丧失殆尽。
驻守青台峪,保持对清军的威压态势,是李定国深思熟虑之后的据侧。这样一来,便等于是将压力和选择全部退给了满清的决策层。是关内之兵会师增援,还是坐看李定国吞并四卫,逐渐做大,想来这一定会让满清高层头痛不已。
李定国虽然年轻,但这些年在皮岛、朝鲜做出的事情却是有目共睹,因此当他做了决定之后,众将自然是轰然应诺。
接下来肖元腾便说到一件事情,如今四卫已经大半在掌握之中,局势也慢慢平静下来。但四卫的山林之中,却还有不少原先四海商会鼓动起来的造反的旗丁和蒙古人,明军和朝鲜军进入四卫,缓解了他们的压力,但同时,他们也遭受了极大的压力。现在,八旗视他们为反贼叛逆,而明军对他们的态度却还没有确定,接下来,要怎么安置这些人呢?
对于这些人的处置着实有些麻烦,当初按照朱平安的设想来实施商业入侵的计划时,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发挥如此大的作用。现如今,这些人的去处的确是有些麻烦。
童经延和刘复全歼禧福所部的时候,两个人一声令下,所有被俘的满人全部成了刀下之鬼。当年复州汉人多被屠戮,童经延和刘复又和清军不共戴天,所作所为倒也无可厚非。但以噶里、德吉哈为代表的这些旗丁却是绝对不能再这么做了。如果要将这些人斩尽诛绝的话,恐怕以后用兵便会遭到满人、蒙古人的拼死抵抗,对于明军来说,确是有些得不偿失。
李定国沉吟了半晌,军帐之内变得鸦雀无声。李定国也有自己的想啊,军情处设置四海商会,投入了一些人力物力,但收到的回报却是巨大的。德吉哈、噶里这些人要是真的杀了,未免有些可惜。莫不如……。
转瞬间,李定国的计议已定,“就劳烦肖先生再派人和噶里那些人联络一下。四卫如今是大明的疆域,万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他们的身家性命、家眷财产如今也都在我们的手中。眼下看来,他们这些人也没有别的选择,既然他们已经是商会的一份子,那便继续为商会做事便是,日后本总督也自然会为他们留一条后路。就让他们分批潜入满清腹地和蒙古草原吧,商会做的如火如荼,那就没有理由终止下去!”
肖元腾脑子转得快,连忙站起身走到李定国的面前,低声说道:“大人,您看,是不是先给大帅去一封书信,说明一下。那些人始终是满人,对于他们的处理还是要慎重些,大人久居朝鲜,执掌一方,难免会有人……!”
李定国和肖元腾搭档数年,之间自然已有默契。李定国虽然深受朱平安信任,将朝鲜和关外事务全盘托付,但如今朱平安已经隐隐有了一方诸侯的气质,随着关外战事的进行,李定国的权柄也将越来越大,将来,难免会让朱平安对其有些防范和忌惮,须知三人成虎的事例啊!
李定国淡然一笑,“定国得大帅赏识提携,如今执掌国战,此生已无所憾。你们军情处这些年来,在军中和朝鲜军中派遣的人马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定国所为所思,大帅一清二楚,去信说明,却是大可不必了。”
肖元腾看李定国如此坚决,便不在相劝。又说起如今山海关的战事,大顺军败退之后,幸得李岩率领右翼军团拼死抵抗,才使得大顺军主力和李自成全身而退。前些日子得到的消息,李自成已经撤退至京师,李岩和后来赶来增援的刘方亮所部节节抗击,清军却也没能顺利的逼近京师附近。
只是不知道关外的消息传到多尔衮那里,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决断。但是可以确定,随着李定国出兵关外,天下大势将产生不可估量的转变。
李定国是流寇出身,虽然对朱平安忠心耿耿,但却对现在义兴朝廷没有什么归属感。朱慈烺登基已经月余,去始终没能将南京朝廷的大权顺利的掌握在手中,身边聚集的李士淳等人也不过是一些能力一般、见识短浅的儒生而已,加上和东林党人关系密切,整个朝堂上,原先南京六部衙门的官员被大肆攻讦,东林党人却是上蹿下跳,不亦乐乎。
军政则更是一团乱麻,北伐之战已经打响,总督诸路兵马的孙传庭和史可法在河南孤军奋战,除了山东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援之外,佣兵二十多万的左良玉和刘良佐、黄得功却是按兵不动。这样的北伐还能得到什么样好的结果?
相比较之下,福建的郑芝龙却是分外的积极踊跃,连续上了几道奏疏,请求督率郑军水师沿长江北上,参与北伐。不过,朱慈烺却是兴致索然,并没有对郑芝龙的热情抱有多少的兴趣。
不过,就在此时,福建却忽然传来了郑家内乱的消息。r1152




烈明 第六十三章 两郑之争
十一月十二,郑鸿逵和陈鼎星夜疾驰,风尘仆仆地从南直隶赶回福建安平。进入安平安海镇的时候,郑鸿逵和陈鼎已经是疲惫不堪,但看到城内戒备森严的态势,两人的心头俱是一沉,整个身躯都是一阵阵发冷。
到了郑家府邸,郑鸿逵翻身下马的时候,便差一点委顿在地,在陈鼎等亲随的搀扶下,不等侍从通报,便直接闯进了郑芝龙的议事厅。
郑芝龙的府邸建造于崇祯三年,花费了将近半年时间才告竣工,占地达到一百三十余亩,紧邻安平桥,从建成之日起,便是郑芝龙集团的核心所在。
1...138139140141142...2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