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睿士
童经延一摆令旗,最前沿的八个明军方阵已经快速向连山关城门移动,其中的马队穿梭于步阵之间,踏着满天的星光,晃动着手中马刀的寒光,呐喊着涌向城门。
直到看到张继祖的身影,肖元腾这才松了一口气,但却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都督有所不知,我这位结义兄长,愿意是效仿东林,或居于庙堂之上,纵论国事;或游走于江湖之中,为民请命。却是想不到,如今竟然成了一位彻头彻尾的武将!”
李定国也笑了起来,“我又何尝不是,在流民军中十余载,虽是纵横天下,快意恩仇,但却始终活的浑浑噩噩。要不是遇到了殿下,恐怕今日的我还在蜀中啸聚山林呢!”
李定国对于自己的出身毫不避讳,这也使得他格外能被军中将卒所接受。
李定国看看天色,忽然之间,收敛了笑容道:“传令诸军吧,进入连山关,刀剑不封,汉人之外,全部杀光!”
“都督!”肖元腾大惊。
李定国摇摇头,“不必再劝,城中都是些什么人我很清楚。殿下曾经过,草原各部、关外各族都是以强者为尊,昔日大明施恩过甚,这些异族却是丝毫没有感激之情。今日,咱们需要用刀剑让他们记住,这天下是谁的天下!”(未完待续。。)
烈明 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军的援兵?
天光大亮的时候,连山关便已经全部落入明军的掌控之中。由于连山关的面积并不算很大,又是以军事为主要用途,城中的结构并不复杂,所以巷战也很快结束。硕詹自焚而死,他率领的一万多宁古塔披甲人殿后部队全军覆没,还有数千各部的阿哈士卒,在投降之后也全部被明军处死。
何洛会、阿哈尼堪率领着三万多残兵败将没有向着盛京方向撤退,却是趁着硕詹在连山关死战的时候,连夜向西奔逃,渡过汤河,向着鞍山驿、东昌堡一带撤退。
所以,现如今的盛京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城中的济尔哈朗、英俄尔岱等人在接到何洛会率军退往东昌堡的消息后,顿时哭号顿地。何洛会此举,无疑是要放弃对盛京的守护,他去东昌堡,便是为了收编豪格留下的一万多精兵。然后紧紧扼守住通往广宁、宁远的交通要道,关内如果派来援军,便可以守住广宁、宁远、锦州的广袤地区,也是为多尔衮守住了后翼。
可盛京怎么办?朱平安、曹变蛟还有朴有周所部的数万大军已经兵进白塔铺,李定国所部也在昼夜兼程的北上,两支大军眼看就要会师,接下来》,便是要合围盛京。而盛京北面除了铁岭卫已经无险可守,再说,现如今兵将损失殆尽,就连巴达礼、德尔格勒、吴巴海、硕詹这些人都一一丧命,哪儿还有什么援军会来救援盛京。
如今盛京城中,只有济尔哈朗、英俄尔岱两人主事,其余留守的八旗宗亲,觉罗子弟,以及牛庄、熊岳都统、盛京副都统等各级将佐,却是手下根本无兵可用。
无奈之下。济尔哈朗只得抽调盛京城中以及周边的所有成年男丁加入清军,勉强凑够了三万兵马,但其中却包括了不少超过四十岁的男丁,要靠这些人来守住盛京无疑是痴人说梦。
但如果要放弃盛京,济尔哈朗却是没有和何洛会一样的胆子。何洛会是多尔衮的心腹,更是在兵败之际除掉了他的心腹大患豪格。在多尔衮面前可以算是有功有过,多尔衮未必会舍得杀了他。
但他济尔哈朗却是不同,他是大清的和硕郑亲王,更是和多尔衮一起主掌朝政的摄政王。济尔哈朗的存在对于多尔衮来说无疑是个潜在的威胁。何洛会虽然被任命为盛京将军,主掌兵权,但他济尔哈朗却是名义上主持关外事务的内大臣。要是盛京丢了,势必会需要一个替罪羊站出来承担所有的罪责。思来想去,济尔哈朗都找不出谁还会比自己更合适。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谁都能走,偏偏是他济尔哈朗不能走。
无奈之下,济尔哈朗只能做出决定,由英俄尔岱作为军中的最高主官,带领着满清留守宗亲向东昌堡一带撤退。趁着朱平安大军抵达盛京还要有些时日,带上祖宗的灵位和盛京城中的财宝,赶紧出城逃命去吧。
但就在一切就绪的时候,盛京附近却是突然来了两支兵马。一支是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德尔格勒的残兵七千多人。德尔格勒之身入城。见到济尔哈朗和英俄尔岱便哭拜于地,说起当日里在草河堡一带的情形是泣不成声。他说他是遇到了明军和朝鲜军的埋伏。就在自己率军半渡草河之时,敌军突然发动袭击,将他和巴达礼两部分开。他力战得以脱逃,之后才得知巴达礼战死。他说自己唯恐明军合围,这才绕了一个大圈子,从孤山堡、威宁营一带撤退回盛京。人困马乏,但总算是脱离了被歼灭的厄运。
对于德尔格勒的回归,济尔哈朗和英俄尔岱甚感欣慰,毕竟他们都是女真一脉。叶赫部虽然早年曾与建州女真交恶,但如今已经是有不少的叶赫子弟效力于清军中。就连德尔格勒都有不少子侄在南下大军中担任重要职衔。
但对于另外一支到来的援军,济尔哈朗等人却是保持了十二分的警惕。原因无他,只因为来的是察哈尔部亲王额哲的两万蒙古精锐骑兵。
察哈尔部与建州女真交战多年,林丹汗走投无路病死之后,察哈尔各部分崩离析,额哲才不得不投入满清麾下,并献上大元朝的传国玉玺,这才得到了皇太极的赦免。之后,皇太极还命宗亲子侄与察哈尔部互通姻亲,希望以军事威压和联姻两种手段来收服这一草原上的劲敌。
效果总的来说,还算不错,这么多年以来,额哲对于大清始终是无比的恭顺。但察哈尔人的野心却始终让清廷心存忌惮。因为,这些草原人身上流淌的可是黄金家族的血脉。
不出意料,额哲并没有亲自到来,他的身体这些年已经是每况愈下。虽然答应出兵增援,但来的却只不过是他的弟弟阿布奈和侄子布尔尼。阿布奈是额哲的幼弟,勇武冠绝草原,其子布尔尼却是草原上有名的智者,自小接受汉家文化教育,诗词歌赋、经史子集都是蒙古各部中的翘楚。这些年,一直在草原和盛京以及朝鲜之间往返,在盛京的宗亲中也是大名鼎鼎。
察哈尔大军一到盛京,济尔哈朗便下了命令,命阿布奈和布尔尼之身入盛京觐见,不得带领兵马入城。
济尔哈朗甚至和英俄尔岱商议,无论如何,盛京是保不住了,但一旦察哈尔部怀有异心,也绝不能让盛京落到他们的手中,更不能让这么多的留守宗亲被他们所控制。
但出乎意料的是,阿布奈和布尔尼竟然同意了济尔哈朗的要求,之身进入盛京城中,与之随行还有一些人,竟然是与满清联系紧密的察哈尔左翼四旗的王公薛阿蝉、巴尼、噶尔昭等人,还有嫁给额哲的皇太极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的心腹从人渥坎。他们的到来让济尔哈朗等人安心不少。
阿布奈也一针见血的指出,如今的盛京已经是孤城一座,面对十万明军的大兵压境,已经再没有固守的必要,当务之急是要与何洛会合兵一处,固守广宁、锦州一线,同时还可以将宗亲全部送进关内,等待南下大军扫平江南明军余孽,便可以调转马头再度挥戈关外,收复失地。
阿布奈的话慷慨激昂,没有让济尔哈朗感觉到任何的新意,但他的儿子布尔尼的一番话却是让济尔哈朗另眼相看。
布尔尼只是强调了四个字“唇亡齿寒”。蒙古草原各部与大明也是世代交战,之前的蒙元、后来的鞑靼和瓦剌等等等等,都是在和明军争夺草原的主导权。蒙古与满清联姻,实现满蒙联盟,前期已经确立在草原和关外的胜利,面对如今的危局,两家更应该摒弃前嫌,共同抵抗明军的侵略。
所以,察哈尔部的建议是:立刻放弃盛京,转道前往东昌堡,与当地清军和何洛会会师。济尔哈朗也大可以利用其摄政王的身份,来个先斩后奏,拿下何洛会问罪,如此一来,也可以尽掌兵权,统一号令,众志成城坚守辽东。就算是多尔衮有所不满,也万万挑不出济尔哈朗的错处来。
渥坎和众位蒙古王公也都对此议表示了支持。这样一来,济尔哈朗和英俄尔岱两人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计议已定,便是即刻出发,毕竟,朱平安的大军距离盛京已经是越来越近,再不走,可就真的走不了了。
当天黄昏,济尔哈朗等人终于收拾停当,一众人等凄凄惨惨的拜别宗庙,背起满载财货的包裹哭哭啼啼的出了城。济尔哈朗更是指天发誓,总有一天,他还是要再度回到盛京来,收复祖宗的基业。
与海西女真、察哈尔部的兵马会和到一起,大军也有了五万人的规模,但济尔哈朗的清军大队中却是包括不少的宗亲和八旗贵族,他们配备了数量众多的马车、牛车,一路上却是行进缓慢。
在到达千山驿后,在阿布奈父子和渥坎的建议下,济尔哈朗只得忍痛命令大队放弃行进缓慢的马车和牛车,轻装前进,这也使得贵族们怨声载道。
两天之后,大队人马终于抵达了黄泥洼一带,这里曾经是大明边军的长安堡所在,犹豫明清双方在此交战多年,因此原先的堡寨、房屋等设施早已破败不堪。好在这一代水草还算丰茂,眼见着天色渐暗,济尔哈朗便命令大军在此安营扎寨,明日一早再行上路。
大军行进到此,海西女真和蒙古骑兵倒不算什么,但济尔哈朗麾下征召的老弱残兵以及贵族宗亲们却是叫苦不迭。尤其是丢下了大批的辎重和牛羊,更是让贵族们抱怨连连。
大军安营扎寨之后,眼见着清军士卒疲惫不堪,布尔尼便散出自己手下的轻骑前去四方警戒、巡哨、打探消息。
济尔哈朗这些天一直坐在马车之上,因为风疾半边身子早已没了知觉,就连日常行走都很困难。这一连两天的颠簸,也让他感觉有些吃不消。因此,下车之后,与英俄尔岱以及渥坎匆匆交待了几句,用了些饭食,便入帐酣然入睡了。
夜半时分,忽如其来的一声巨响将济尔哈朗从梦中惊醒。(未完待续。。)
烈明 第一百三十章 教训
夜晚突如其来的巨响将济尔哈朗从梦中惊醒,牛皮缝制的大帐之外,火光冲天、亮如白昼,人影憧憧,满耳都是惊慌失措的呼救声和绝望的叫喊。》,济尔哈朗心中急切,却是根本爬不起来,大声叫着贴身侍卫的名字,却是没有一个人回应。
济尔哈朗用尽全身力气挪动自己的身躯,但整个身子却仿佛是有千斤之重,纠缠了一盏茶的功夫,一个不慎却是从软榻上直接滚到了地上。济尔哈朗用还能够听从自己指挥的一只手和一只脚,手脚并用的从大帐中爬出来,却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此时已经是半夜时分,适才扎营的时候,天空中便是乌云密布,但现在却是被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四下里全是火焰,清军部众就像是一群受了惊的飞禽,到处乱走乱撞。半空中的嗖嗖声不绝于耳,抬眼一看,那却是无数的羽箭和火箭。宗亲的红带子和黄带子觉罗子弟忙着抢救自己带出来的资财和辎重,却是不少人被羽箭射中,成为别人脚下践踏的肉泥。
“郑王!郑王!”听到有人大声呼喊自己的名字,济尔哈朗才从震惊中清醒过来,顺着声音看去,却是英俄尔岱在几名亲信的护卫下,穿过层层人潮,好不容易来到对面的大帐前。
济尔哈朗的眼泪忍不住顺着脸颊流淌下来。不用问,一定是明军的追兵趁夜赶上来了,眼下还谈什么带领宗亲南下关内,说什么将祖宗灵位送往京师,一切都已经成了空谈,只有保住自己的性命,安全抵达东昌堡才是最重要的。
济尔哈朗撑起半边身子。伸出手来不停的向着英俄尔岱摇动,英俄尔岱也看到了济尔哈朗,面露喜色,赶忙招呼着亲卫簇拥着自己向济尔哈朗的方向挤过来。
但他们刚刚迈动脚步,营寨四周骤然之间响起了雷鸣一般的马蹄声,紧接着数不清的骑兵呼啸而至。营寨的木栅和拒马在他们面前完全成了齑粉一般的存在,清军大营中也有悍勇的士卒上前抵抗,但仓促间迎战,对面来的又是骑兵,因此他们的反抗很快便被踩在了马蹄之下。
骑兵们攻入大营,济尔哈朗亲眼看着一群骑兵围住了英俄尔岱等人,不由分手,刀斧挥舞起来,一颗颗人头冲天而起。跌落在柔软的草地之上。英俄尔岱的首级正好便落在济尔哈朗的面前,一双眼睛惊恐万状的看着济尔哈朗,让他险些晕厥过去。
而更让济尔哈朗震惊的是,杀死英俄尔岱等人的正是护送他们一路西来的蒙古察哈尔部骑兵。
现在,刚刚杀死英俄尔岱的那个阔鼻深目,一脸焦黄胡须的蒙古骑兵又慢悠悠的来到了济尔哈朗的面前,翻身下马,蹲下身。不由分说便一把拽下了济尔哈朗脖子上的一串玉石挂珠,借着火光贪婪的打量一番。顺手塞进了怀中。看看济尔哈朗的样子,站起身来,便再度举起刀来。
济尔哈朗叹息一声,随即闭上了眼睛。
“住手!”,一声呐喊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马鞭声响,济尔哈朗睁开了眼睛。却是阿布奈和布尔尼父子赶到。
刚刚那焦黄胡子的骑兵捂着脸颊慌忙退下,阿布奈父子却是没有下马的意思,看看济尔哈朗的落魄模样,又看看他身前英俄尔岱的首级,相视一笑。
布尔尼这才下了马。吩咐从人将英俄尔岱的首级收拢起来,又蹲下身来,对着济尔哈朗笑道:“郑王安好啊?”
济尔哈朗强忍住心中的怒火,“察哈尔部果然是无信小人,额哲狼子野心,将来一定会有报应!”
布尔尼一笑,“郑王可是冤枉了我家汗王,也就是我那伯父。早在半月之前,我家伯父便已经回归长生天的怀抱。如今执掌察哈尔的却是我父亲!”
“哼!一丘之貉!”
“呵呵!”布尔尼轻笑起来,“我察哈尔是长生天豢养的苍鹰,注定是要席卷整个草原的,即便是暂时蛰伏,也终有一飞冲天的时候,这一点,皇太极和多尔衮两位都看的很是透彻!”
济尔哈朗看看布尔尼,“固伦温庄长公主呢?你们如果敢伤害她,我大清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布尔尼拍拍济尔哈朗的肩膀,“放心,长公主已经同意下嫁我的父王,今后,她仍将享受草原上的尊荣。只不过,一介女流之辈,再想插手我蒙古草原的事务,哼哼,她却是没有那个资格了!”
“郑王确是心忧天下,那我不妨便告诉你,如今,察哈尔左右八旗已经都聚集在我父王的旗帜之下,今后察哈尔将只有一个主人,所有和大清来往密切的人等,已经全部成了草原上的孤魂野鬼!”
“你们投靠了朱平安?”济尔哈朗怒道。
布尔尼的笑容顿时收敛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不屑。“明人和你们一样,都想将我蒙古压制在脚下。但他们和你们都忘记了一点,任何牢笼都是锁不住长生天眷顾的苍鹰的!草原是蒙古人的,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
话音刚落,天空中却忽然响起一众奇异的声音,传到每个人的耳中,说不出的刺耳,就像是天空被撕裂一般。偏偏这种声音还不止一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所有人抬起头,一道道流星的光芒划过天空,直奔清军的营寨而来,阿布奈和布尔尼父子不知这所为何物,但济尔哈朗却是认得,顿时大笑起来,“苍鹰,哈哈哈,察哈尔不过尔尔,朱平安是不会任由你们翱翔天际的!看看,看看,他的教训来了!”
数十支明军的制式火箭一头钻进了营寨之内,营寨内刚刚熄灭的火焰顿时再度燃烧起来,伴随着一连串的爆炸,蒙古骑兵顿时乱成了一团浆糊,人喊马嘶,阿布奈更是被受惊的战马一下子掀翻下来。
济尔哈朗凄厉的笑声却是越来越响亮。
……
“施放一轮也就够了,对付这些蒙古鞑子用不着浪费咱们的弹药!”一身戎装的朱平安端坐于马上,随意的挥挥手。
身后,李定国、肖元腾、童经延、刘复、武子牛等征辽军团的将领环侍四周,再向后便是无边无际的明军大队,上百个方阵安安静静的驻扎在山丘、平原之中,除了传令兵来回的马蹄声和呐喊声,竟是别无一丝其他的声响。
“张家大公子的伤势如何了?”朱平安问李定国。
“殿下请放宽心,张继祖都是些皮外伤,将养半月又是一条生龙活虎的好汉!”李定国笑着说道。
“如此便好,要是他出了什么岔子,本王可没办法向他家里的老爷子和他的那两位恩师交待,他们几个,本王可都是惹不起的!”
一句话,让众将顿时都笑起来。
朱平安回身点点肖元腾,“去吧,阿布奈父子应该很快便来兴师问罪了,你去将他们引进来吧。另外,让德吉哈也来军前,下面这场戏少不得他的戏份!”
“遵命!”肖元腾笑嘻嘻的躬身接令。
不大会的功夫,怒气冲冲的阿布奈父子便来到了明军阵前,肖元腾骑马迎上。
“肖先生!这是怎么回事,明军为何向我军发动攻击,你知不知道,适才足足有五百名我察哈尔部的勇士死伤!难道这就是明军与我蒙古各部的联盟之道吗?”
肖元腾冷冷一笑,“王爷,此言差矣!贵我两军约定在先,两军同时到达便对清军展开攻击。可贵部为何在我军抵达之前便先行开始进攻了呢?”
“这……?”阿布奈一时语塞。
旁边的布尔尼赶忙接过话头来,“肖先生却是强词夺理了,战场之势瞬息万变,我军好不容易将清军吸引到黄泥洼,万一济尔哈朗等人要连夜向西进军,岂不是白白错失了战机!”
肖元腾凝神看看布尔尼,“小王爷果然不负草原智者的盛名,这一番话听起来的确是句句铿锵!只不过,在你们发动之前,为何不先给我军送一个消息呢?贵部此举难道不是要独吞济尔哈朗这条大鱼吗?这能让我方做如何思量呢?”
布尔尼也没了说辞,一张脸顿时涨得通红。
肖元腾也不与他废话,干脆将他们让到了朱平安的面前。
阿布奈父子到了朱平安面前,依旧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身后察哈尔左翼四旗的四位王公沉默不语,都站在阿布奈的身后。
肖元腾一挥手,“这便是我家睿王殿下!两位请从速拜见吧!”
但阿布奈却已然为刚刚的明军攻击耿耿于怀,因此下了马之后,只是向朱平安拱拱手,便转过头去。布尔尼见自己的父亲是如此模样,也依样向朱平安行了礼。
朱平安微微一笑,一句话也没说,身边的沈恪却是手一扬,一颗石子激射而出,正中阿布奈的膝盖。
阿布奈痛哼一声,径直跪在了地上。布尔尼顿时大怒,立刻拔出了随身的佩带的弯刀。
“朱平安,这就是你的待客之道吗?你要想扫平辽东,没有我察哈尔以及蒙古各部的支持,只能是痴心妄想!难道你想现在就和我蒙古诸部开战吗!”(未完待续。。)u
烈明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指桑骂槐
布尔尼越说越来劲,“你可别忘了,现在的草原各部已经是我们察哈尔部的天下,明人想要压制辽东,就必须和我们察哈尔部合作。要不然,蒙古诸部联军东进、南下,辽东立刻便是处处烽烟!”
朱平安静静的听着布尔尼将一股子怒气全部宣泄出来,扭过头去,看看身边的众将,一时之间,众人全都是不约而同的笑出了声。
阿布奈和布尔尼父子不明所以,心中的怒火更盛,刚要再度怒吼起来,旁边却是有一个人躬身走了过来。
面对着朱平安恭恭敬敬的大礼参拜,继而站起身来,面向阿布奈父子以及诸位察哈尔部王公站定。
阿布奈父子倒是不认得此人,但察哈尔左翼四旗的诸位王爷却是一下子慌了手脚,忙不迭的上来拜见,“老总,您怎么到这里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咱们也好前去迎候啊!”
刚刚在朱平安面前一脸家奴版恭顺谄媚的德吉哈在众位察哈尔各旗王爷面前却是趾高气扬,脑袋高高扬起,只是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几个人,就连下巴都带着一种高傲和不屑。
“我怎么敢当?你们几个∠,人也都是草原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德吉哈我是大明睿王殿下驾前混饭吃的小人物,哪里当得起诸位王爷的抬爱啊!”
众位察哈尔的王公都是一愣,却是没想到这德吉哈是效力于朱平安的。听他的口气甚是不悦,一众人等顿时慌了神,齐刷刷的的冲着德吉哈连连施礼,“这一点咱们确实是不知啊!老总千万不要怪罪,咱们对于商会的忠诚您是知道的,适才只不过是小小的误会。咱们的小王爷也是年轻气盛,不懂得天高地厚……!”
布尔尼的眼睛顿时直了起来,就连旁边一直在捂着膝盖痛呼不已的阿布奈都是诧异万分,“薛阿蝉、巴尼、噶尔昭,你们都疯了!为何要对明人卑躬屈膝?”
薛阿蝉等人狠狠瞪了阿布奈父子一眼,薛阿蝉来到阿布奈身边低声说道:“王爷。莫要胡说八道,德吉哈可是四海商会在辽东的主事人之一,咱们部落中盐铁、茶叶的交易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说起来,您还是我发展的商业下线,每年中拿的的那几万两银子可都是拜人家所赐,可他却是咱们几个上线的上线,都是老总级别的人物,咱们这小小的察哈尔部在他的眼中可是一文不值。他只要轻飘飘的一句话,咱们察哈尔部可都是要马上就断粮的!”
一旁的巴尼也埋怨道:“现如今蒙古各部的大小王公、部落首领。有几人不是四海商会的会员。这些年草原上年景不好,兵荒马乱更是让贸易断绝,要不是四海商会,咱们的那些个牛羊牲畜能卖给谁去!”
噶尔昭插嘴道:“王爷,你又不是不知道,四海商会现如今在草原上就是万家生佛一般的存在,寻常牧民都将他们当做神佛一样参拜。像是德吉哈老总这样的人物,平日里咱们是请也请不到的。可今日,您两位这却是……。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