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烈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睿士
郑鸿逵却是着了急,“兄长万不可如此说。愚弟虽然不才,但来之前还是仔细的打听了一下朱大人当初与贵府之间的交集。那朱大人虽然不过是一介家奴出身,为人却是豪侠任勇,忠义可鉴。但是心甘情愿的跟随兄长不辞辛苦的来到中都,又在高墙卫中多方照顾打点,这觉不是一般人物能做的出来的啊!”
朱聿键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郑鸿逵,听到他夸赞自己的儿子,心中自然是更加的快慰。又装作了犹豫了片刻,这才点头应下,答应休书一封,代为求情。
郑鸿逵大喜过望,连连称谢,看着朱聿键在书桌上奋笔疾书,写就一封书信。匆匆浏览了一遍,这才珍而重之的将书信塞进自己的怀里。但却是吞吞吐吐的又说道:“兄长勿怪小弟心思多,小弟只是想,如今只有这一封书信,那朱副总兵未必会痛快的放人,要是兄长这里能遣一府中的故人一同前往,或许……!”
朱聿键想了想,不由得苦笑,“如今我这府中,只有一个原先王府的老奴跟随左右,除此之外再无旁人,贤弟若不嫌弃,便由这老奴代为兄随你去登州一行,如何?”(未完待续)





烈明 第八十二章 陈永华的爹
不知不觉,郑森等人在登州已经呆了两个月,天气渐渐炎热起来,登州方面确实将这一干人等照顾有加。郑森等人都被安置在蓬莱都司衙门内的单独跨院,军情司和亲卫右千户沈恪的属下联合看守,郑森和一众水师将官都被限制自由,除此之外,衣食住行都是按照贵宾的标准执行。但施琅和他的一名少年亲随却是被单独看押起来。
说是看押,但朱平安却出人预料的给了施琅两人极大的自由,包括军情处和右千户的人员都未曾限制两个人的活动,他们可以在登州除军事禁区之外的任何区域内活动。其实两人大可以借助这些机会逃走,可朱平安也知道,郑森如今还在自己的手中,施琅两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走的。
施琅也没有客气,每日里便是带着自己那个刚刚十二岁,唤作刘国轩的小亲随在登州城中闲逛。沈恪奉朱平安的命令,也只是派了两个士卒相伴,甚至于还特许他们进入讲武堂和蓬莱的水师军港参观。
登州的一切让十九岁的施琅和十二岁的刘国轩大开眼界。虽然自小便在海边长大,跟随郑军水师见惯了各种世面。但登州和蓬莱的一切还是两个人倍觉新鲜。
不说别的,单说这衙门中的规矩便是千奇百怪,每个衙门都是自有一套规矩,张贴在办公地点,每人都需按照规矩来行事,如此一来。整个衙门便更像是一台机器在运作,每日里发动起来,所有的差事便迎刃而解。效率高的让人不可思议。
还有就是衙门中的食堂,施琅和刘国轩可是没见过哪个衙门中还有这样的设置。每到中午,偌大的衙门食堂便挤满了前来打饭的长龙,一日三餐本是富人才有的享受,但衙门却为差役、官差和官员提供了这一项服务。新设的四品以上的官员的小餐厅也正式运营,听闻之前朱平安等一干登州主要的官员都是亲自来食堂用餐,却弄得众多的差役不敢前来吃饭。没办法,朱平安只得另开了一个四品以上官员的小餐厅。同时也允许带有品级的官员派人前来食堂打饭。现如今毕竟是在大明,过度的平等观念离深入人心还很遥远。
威海卫一战,郑军水师只逃出去几十艘舰船,大部分舰船不是被击沉便是被登莱水师俘虏。战后计点。修葺之后便可以继续在水师中服役的舰船便达到了两百余艘。其中还包括郑家自己仿造的荷兰三桅炮船十余艘,也就是说,登莱水师这一战,没费多大的功夫便平白将实力拓展了一倍。现在即便是郑家水师倾巢而出,也要重新掂量掂量了。
施琅和刘国轩却是对当日一战耿耿于怀,好几次都跑到了蓬莱城外的水师码头去探查,想要查清楚当日究竟是何种火器将郑家水师打的如此的狼狈。射程如此之远、火力如此之密集,施琅也总算在海上颇有见识,但却从未见过任何一支水师使用过这样的武器。不弄清楚这一点,施琅的确是寝食难安。
但登莱水师是绝对不会将自己利器视之于人的,安装在各条舰船上的火箭发射架早已经被拆除下来。因此当面对施琅费尽心思的刨根问底的时候,童万钧等一众水师军官总是呵呵一笑:“小子,等你什么时候加入了咱们登莱水师,自然会知晓这其中的奥妙!”搞得施琅心痒难耐,却总是无可奈何。
郑家水师被俘获的士卒共计有六千余人,如今全部都被关押在蓬莱城外的军营中。由新军同意看管,衣食不愁。这些天看着新军的同意操练。这些个郑军士卒都是感叹不已,看看人家的军服、铠甲和装备,郑军士卒只能是自叹不如。一些无牵无挂的的军汉的心思也因此活络起来。
于是,等到登州都司衙门一放出消息,说是投降士卒如果愿意留在登州的话,如果审查合格加入新军的话,一应待遇将和新军士卒一般,从此以后便可以成为登州新军的正式人员。消息一出,郑军士卒顿时炸开了锅,在登州呆了两个月,将登州军看的清清楚楚。吃粮当兵,这里可没有克扣军饷一说。每月里一两银子的军饷,定时足额发放,日常供给的军粮更是没有问题。立有军功,家中便可以分到土地耕作,第一年还可以得到免征税赋的优待,环顾这大明天下,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事情。
因此,第一天,便有一千多郑军士卒报名参加新军,到了第三天,几乎一半的士卒都报了名,剩下的便都是些在福建有家眷,或者便是郑军的军官们,做海匪自由惯了,平白不想被拘束起来。登州都司也有所安排,郑家迟早会派人前来协商战后的事宜,到时候这些人便统一要郑家拿银子来换,包括他们在登州的花销,都要郑家报销,总之是绝对有利可图。
果不其然,八月初,郑鸿逵便再次来到了登州,与他同行的还有郑芝龙的幼弟郑袭,以及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再有便是朱聿键的贴身侍奉老太监邹靖。
对于邹靖的到来,朱平安倒是有些意外,但转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看来,这郑鸿逵是走通了自己老爹的门路,特意让邹靖前来传话说清来了。但这郑鸿逵和朱聿键是如何认识的呢?
朱平安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按照后世的记载,似乎朱聿键后来能继承皇位,成为隆武皇帝,便是这个郑鸿逵在其中穿针引线。由此看来,这两个人倒是从前就相识,也怪不得郑家这么轻易的便将隆武朝廷建立并掌控起来,原来关键是在这儿啊!
一路走来,登州城内欣欣向荣,都司衙门戒备森严,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兵卒,邹靖却是心中忐忑不已。当年的私生子已成了今日的气候,想起当年自己的所为,虽然这些年朱平安一直表示说既往不咎,可如今人家身居高位,对付自己还不是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般简单。天知道,朱平安和曹无伤的心里是不是记着当年的恩怨,自己这一遭真是不该来啊!
硬着头皮走进都司衙门的官厅,朱平安率领阴世纲、郭追众人早已在阶下等候,邹靖下意识的又将身子向后缩了缩。
再见朱平安,郑鸿逵明显的感到心虚了许多,连忙命人将软榻放下来,自己就要挣扎着站起身来。
朱平安却抢前几步,将郑鸿逵按住,“曰渐公不必多礼,咱们不是初见,就不要这么客套了。”
郑鸿逵老脸一红,本想要多说几句漂亮话掩饰一下自己的尴尬,但朱平安却是只拍了拍他的肩膀,接着便穿过众人,径直走向了那走在众人最后边的老太监。
郑鸿逵一愣,和身边的那名中年文士交换了一下眼色,却是同时心中感叹。看来这次托朱聿键代为讲情还是押对了赌注。朱平安对原唐王府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厚啊!
朱平安搀扶住邹靖,却将邹靖给了吓了一跳,“大……!”
“大郎”两个字还没有出口,邹靖却猛然意识到这不是在凤阳,于是赶忙改口,“大人折杀奴婢了!”但邹靖的这个表情,却是被那中年文士看在了眼中。
朱平安微笑着摇头,“邹公公说哪里话,我可是您看着长大的,您可是平安的长辈。如果知道是您要来登州,平安早就应出城去迎接,实在是失礼了!”
邹靖浑身一哆嗦,眼泪又不由自主的落下来,脸上满是激动带来的红晕。但一抬头,又看到不远处曹无伤冷冰冰的眼神,心头便是一颤,连忙又将头低了下去。
朱平安却是牢牢的搀住了邹靖,便在众人的眼前,将其迎进厅来。
宾主落座之后,郑鸿逵这才将一同来的两人介绍给朱平安。各自不高的便是郑芝龙的幼弟郑袭,看来也是文士,白面短须,说话也很有分寸。
另一个则着实让朱平安吃了一惊,“在下陈鼎,得蒙郑总兵信任,如今忝居总兵府教谕。”
“那陈永华是……?”朱平安不禁脱口而出。
这一来,不仅是陈鼎,就连郑鸿逵和郑袭也是一愣。陈鼎嗫嚅着嘴唇,好半晌这才回答道:“陈永华乃是下官长子,今年刚刚七岁,不知朱大人是从何得知?”
朱平安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鲁莽,猛然间见到了陈鼎,立刻便意识到,这便是后世耳熟能详的“陈总舵主”的亲爹,实在是太过惊喜,这才不经意的喊出声来。
“哦,那个……!”朱平安尴尬的笑笑,“这个,贸易区亦有福建而来的客商,听闻他们所说,福建龙海可是出了个神童,五岁便能出口成诗,还常以诸葛孔明自居,由是这才印象深刻!原来,陈大人便是那神童的父亲,真是久仰久仰!”
暗暗的擦把汗,朱平安直道侥幸。
陈鼎却依然是有些怀疑。但自家的长子陈永华却的确是龙海一带闻名的神童,自家的儿子名声居然能传到山东来,他这个做父亲的,也感到与有荣焉,朱平安这么一说,总是让陈鼎的心中倍觉舒畅。(未完待续)
ps:临近年末,单位事务繁忙,年后家中又要添丁,睿士真是忙的不亦乐乎,为应付春节假期和年后的伺候月子,睿士不得不存些稿子,最近一段时间恐怕都要单更了,诸位见谅!




烈明 第八十三章 未雨绸缪
郑鸿逵等三人也没有躲躲闪闪,而是径直的说明了来意。首先是为郑家和登州产生的误会感到抱歉,经此一战,郑家已经了解到登州的与众不同以及战力的彪悍,想要以武力将登州划入郑家体系之内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由此,郑芝龙也改变了最初的思路,那便是由对抗改为合作。郑家已经表态,愿以现银的形式购买贸易区二期的部分商铺,以此作为双方合作的开始。
第二呢,就是赎回郑森等人。郑芝龙纵横海上多年,如今又混迹官场,深知这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郑芝龙表示,愿以两百万两白银赎回郑森等一干被俘军官和士卒。
朱平安偷偷和阴世纲对视一眼,俱都为郑家的财大气粗而咋舌不已,原本朱平安还打算敲个百十万两银子来充裕一下自己的内库。现在看来,自己的格局还是太小了,太小看郑芝龙这个海上土豪了。
但对于郑鸿逵所说的要回那些被登莱水师擒获的战船,朱平安却是寸步不让。为了这一战,登莱水师也损失了一些力量,正是大肆进补的时候,如何能将到了嘴里的肥肉再吐出来。想要也可以,再拿银子来换。
朱平安将朱聿键的来信重新装回到信封内,表明了自己的意思。这还是看在旧主的份上,格外开恩将郑森等人交还给郑家。登州和郑家彼此河水不犯井水,郑家水师却勾结刘泽清大举来袭,要不是登州上下一心,将来犯之敌击退,恐怕此时登州就要变成阿鼻地狱了。这个时候,还敢和登州讨价还价,任谁朱平安也不给面子。
朱平安站起身,吩咐下人换上新茶,这才说道:“朝廷已经下了诏旨,命本官以登州总兵的名义节制山东诸卫兵马。山东和福建一南一北,共同戍守大明海疆。此次误会造成如此的伤亡,本官也是于心不忍,但既为大明北方海疆至屏障,便要承担守土之责。登莱水师重建不久,便遭此损失,贵方如果不能赔付相关损失,但这些战船就算是内阁有命,也请恕本官不能奉还!”
朱平安一开口便将话给说死了,弄得郑鸿逵、郑袭和陈鼎也是十分被动。但仔细想一想,不过是些破旧的战船,也犯不上再为此花费过多的银子,于是就此作罢,此事揭过不提。
于是乎,事情很快便有了结果,郑家运银的船队不日便将抵达登州,到时候朱平安便设宴为郑森等人践行。
回到登州方面准备的驿馆,郑鸿逵等三人便聚在了一起,银子对郑家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此次的战败令郑家的威望大大受损。围绕着对待朱平安的态度,郑家内部也分为意见截然相反的两派,萧拱辰等一班郑家武将主张再起大兵血洗登州,而郑鸿逵等郑家子弟和一干文臣则主张和平解决此事,不宜再节外生枝。
如今郑家好不容易获得官身,原先不过占据金门、厦门等地以为根基,现在却有了机会将触角逐步的伸向福建内陆,继而邻省的广袤地域。这等于是郑家开始逐渐在陆地上渗透势力,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一旦达不到速战速决的效果,和登州方面陷入苦战,单是朝廷那方面便很难交代。
因为这个原因,郑芝龙最终咬着牙做出了和解的决定,风水轮流转,总有一天会将今日失去的全部拿回来。
郑鸿逵叹口气,“当日我等真是小看了朱平安这个人,没想到此子年纪不大,却有如此的能耐,假以时日,必将是大明朝廷的一代名臣啊!”
郑袭却是非常赞同四哥的意见,“郑家在内陆的根基浅薄,这个时候做事还是要低调一些,像朱平安这种人,还是与之合作,双方才都有好处啊!水师是咱们的依仗,却是在他面前讨不到半点便宜,这样的对手既然没办法消灭,那就将其变为朋友,总是稳妥一些啊!”
陈鼎却是轻笑不已,“这个朱平安的确是个有趣的人物,进入登州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都是新奇独特,看来他不仅在兵事上颇有建树,于民政一道更是干练通达啊!就拿这水泥制成的官道,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创举,咱们福建要是能修成两条这样的道路,那也能从中获益不少啊!”
郑鸿逵一笑:“此番来,便是要与登州合作。至于怎么合作,大帅已经全权交由先生打理,先生大可以将登州的一些可以利用的东西引进到咱们福建去啊!”
陈鼎一拱手,“四爷放心,鼎必不辱使命!”说着一摇折扇,竟是将话题引向了另一方向。“两位不知道发现没有,那与我等一起来的宦官邹靖,似是对朱平安颇为忌惮,却不知是何原因?”
“这个在下却是知道!”郑鸿逵回答道:“在中都时也曾听人说起过一些朱平安的事情。听闻当年在唐王府时,邹靖作为总管太监,倒是没少了整治朱平安,也因此有些恩怨。不过看今日朱平安的表现,倒是没将那些个恩怨放在心上,对待那邹靖确如同长辈一般。”
陈鼎一皱眉头,收起折扇,“说起来也奇怪,邹靖初见朱平安,口中吐出一个‘大’字来,似是感觉到了什么不妥,这才慌忙间改口……”。
“哈哈,陈先生果然是心细如发,不过这邹靖说的可是‘大人’二字,先生着实是多虑了!”郑袭哈哈一笑。
陈鼎却依然是凝神思索,“看那邹靖的模样,应该不是这么简单,日后咱们免不了要与朱平安打交道,有些事情还是打探仔细一些为好!”
郑鸿逵点点头,“先生所说有理,不管其中有没有东西,查一查便是,如果真有咱们需要的东西,那便是再好不过了。如此这件事情就交给在下去查!”
……
郑鸿逵等人离开之后,朱平安又特意让人将邹靖送回自己的宅子中去。邹靖和岳父木严梓、妻子木语菱毕竟算是相识一场,虽然当初相处并不算愉快,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既然他来到登州,总要和故人见一见的。
邹靖千恩万谢的告辞离开,临别时,朱平安还特意笑着嘱咐道:“公公此来登州,一定要多住些日子,让我等聊表地主之谊。听闻父亲也已经被朝廷恩旨释出高墙,这实在是件天大的喜事。成婚之后,事务繁忙,也没有给他老人家去过书信,这一次,且容我准备些礼物,再写几封书信,到时烦劳公公一并带回去!”
邹靖满脸是泪,被下人搀扶着前往朱家宅院。曹无伤却在此时走了过来,“少爷,这邹靖不过是条老狗而已,何苦对他如此客气,难道便忘了当日他对咱们的羞辱吗?”
朱平安一笑,却是没有理会曹无伤的话。反而是让众将各自散去忙碌,对阴世纲说道:“这几日,再带着施琅他们到处转转,把消息都放给郑森,务必要使其对施琅两人产生怀疑!他和那个刘国轩都是水师的人才,此二人本官要定了!”
阴世纲一笑,“学生这就去办!”
目送阴世纲离去,朱平安这才招手将气鼓鼓的曹无伤叫进内堂。室内再无他人,朱平安这才开口说道:“无伤,巨鹿一战咱们损失了多少兄弟?”
曹无伤一愣,“共计是一千五百余人!”
朱平安点点头,拿起书桌案头的一叠文卷,“准确的说,是一千五百零六人。这便是那一千五百零六位兄弟的名册,其中就包括了二狗和成震。这份名册每天都放在我的书桌上,每日里一看到它,我就会想到当初的教训。”
“巨鹿一战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最宝贵的便是不能将自己的命运托付在别人的身上。”
曹无伤若有所思,“少爷的意思是……?”
“未雨绸缪啊!”朱平安轻叹一声,“京师中暗潮涌动。朝廷已经任命山东漕运副使兼右参议方岳贡为新任的山东巡抚,不日就要抵达山东。还有这次王爷从高墙中获释的消息,这背后的藏着的东西都不简单啊!”
王承恩已经将京师中发生的一切迅疾传到了登州。朝中的情况朱平安也掌握的一清二楚。为掣肘周延儒和杨嗣昌,崇祯启用清流郑三俊入阁,郑三俊继而举荐方岳贡为山东巡抚。这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就是为了从旁监视朱平安,以制衡登州的继续做大吗?
还有朱聿键的突然获释,表面上看来是对朱平安的恩赏,但却也是崇祯对于朱平安的警告。“朕能用你,同样可以一下将你打入地狱!”这便是这件事情背后的潜台词,朱平安看的清清楚楚。一旦朱平安在登州有所异动,崇祯便会立刻宣布朱平安的宗室身份,到时候,朱平安手中的兵权和地盘将会转瞬间化为乌有。
在这些阴谋和争斗面前,朱平安别无选择,只能是提前做些准备。还有他那素未谋面的同父异母的幼弟朱琳源。按道理来说,他才是唐王朱聿键的嫡亲儿子,也正是如今大明意义中的合法王位继承人。崇祯有意无意的在朱平安面前提起要恢复朱聿键的王位,并册立他为世子的许诺,其实并非看起来那么美好,这背后便是一把挑动着嫡庶之争的匕首。
念及这些,朱平安的眼睛中闪过一抹阴冷的神色。“邹靖算得了什么,连颗棋子都算不上。但将来却未必没有用处,现在将他笼络过来,总好过仓促之间下手。无伤,将来咱们是要做大事情的,何必要将那些小事情放在心上,这些天,我便交给你一项差使,好好的陪着邹靖在登州和蓬莱转一转,他不过是个色厉内荏的小人,用的好了,将来未必不是一颗极好的棋子!”r1152( )




烈明 第八十四章 登州消息报
在朱平安的授意下,木严梓和木语菱自然对邹靖照顾的无微不至,木语菱更是以长辈礼对其,更是让邹靖感激涕零。木语菱还在私下告诉邹靖,如今登州境内一片欣欣向荣,听闻邹靖还有一个从子留在南阳,日子过得甚是艰难,不妨便将其送到登州来。到时看其人才,合适的话便委任为一员小吏,实在不行的话,便授予其一些田产,自己耕种。日后邹靖总要有退下来的一天,到时便可以在登州养老。如此一来,邹靖更是感恩戴德。
郑鸿逵等三人便留在都司衙门等待郑家的运银船队到港,以此交换郑森等人。朱平安就在这个时候腾出手来,处置俘获的一众山东都司衙门和总兵府的军官。
之所以迟迟没有处置这些人,便是因为朱平安之前不过是登州总兵,还没有这方面的权限。但如今可是不同,朝廷已经颁发诏旨,责成朱平安以登州总兵的名号署理山东兵事,朱平安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开始发号施令了。
被俘的人中,身份最为尊贵的便是山东副总兵佟文焕,以及济南、青州的指挥使郑隆芳和郭品良。东昌指挥使姚文昌在乱军中被杀,等于是将官位给空了出来。朝廷对此也没有发表意见,摆明了是要朱平安自己选择人选。对于这一点,朱平安当然没有客气,直接举荐了杨德凯接任东昌的指挥使一职。但还是要兼任登州的副总兵和指挥同知一职。
刘之存和刘之炳、刘之干等人在山东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兵部尚书陈新甲在杨嗣昌的授意下,安排三人进入辽镇边军。离开济南之前。刘之存大哭一场,还指天画地发下毒誓,总有一天,要取下朱平安的首级为亡父报仇雪恨。
刘之存兄弟一走,济南的山东总兵府和都司衙门便空了出来。但朱平安也没有将治所移往济南的打算,毕竟根基都在登州、蓬莱和威海卫,在全面掌控山东之前。最好不要轻易的离开老巢,更何况。崇祯本就是打算以朱平安守卫登州,为一旦来临的朝廷大转移做准备,他也不会同意朱平安移往济南。再有便是,新任山东巡抚方岳贡即将上任。届时他将在济南坐阵,朱平安还摸不清这个人的脾气,但既然是为制衡自己而来,暂时还是不要和他发生直接冲突为妙。
对于佟文焕、郑隆芳和郭品良三个人,朱平安也没打算赶尽杀绝,这三个人还是要接着用下去,贸贸然斩草除根,恐怕会引起崇祯的警觉和反感。通过观察,这三个人倒是于兵事上有着一定的能力。倒不是那种混吃等死的官僚。朱平安命他们将家眷送到登州,便让他们各归原位。至于佟文焕,便留在了登州就职。作为副手参与山东兵事管理。
1...8687888990...2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