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极品小郡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语不语
当晚韩健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将扬州城内昨夜发生的剧变公之于众,身在江都的将领和谋士一片哗然。谁都没想到南朝和北朝的战争会变成南朝内部的内乱。而本身韩健发布讨贼檄文中,是要发兵征讨朱同敬,但最后竟是韩健从江陵借给朱同敬船只,让他可以顺江而下,杀了扬州一个措手不及。
军事会议中,宁原同样也参加。当他知道事情后最为惊愕,因为自始至终韩健从未向朝廷内部透露过相关的讯息,朝廷何时征调了大批的运兵船到江陵去,宁原作为一朝首辅竟然丝毫不知。
“陛下,南朝内部剧变,正是我朝发兵良机,不知陛下当征调何处兵马向南攻伐?”宁原在惊愕之余,也意识到他自己没有得到韩健的信任,否则这么大的事。韩健不可能连他这个首辅都瞒着。
韩健冷冷打量宁原一眼道:“朕尚且未做决定,那依宁太师之意,应以南朝哪座城池为突破口?”
以往宁原在这种问题上肯定会装糊涂,但这次他却近乎毫不犹豫道:“扬州。”
“扬州初为临江王兵马所窃,以临江王的谨慎,就算他要攻取金陵,也断不会对扬州拱手相让。”韩健道。
旁边却有将领不以为然,一名名叫韩何的人道:“陛下。末将以为,南朝如今正值内乱。临江王占夺扬州,不过是为扬州数万守军,一旦得手,必然不顾一切出兵金陵,将扬州弃守。临江王兵马不过两三万,如何能做到攻守兼备?”
旁边不少将领和谋士以为然。近乎在所有人认为,朱同敬攻下扬州,必会马不停蹄去攻打金陵,而金陵才是朱同敬的最终目标。但韩健却能感觉出朱同敬是多么的高深莫测,以朱同敬的智计。不可能没考虑到北朝兵马的动向,不定他已在扬州布置兵马等着北朝兵马来犯,他能以逸待劳。
金陵城与扬州城,两座看似很坚实牢不可破的城池,在朱同敬眼中近乎都是不设防。也就是,朱同敬攻打金陵会跟攻打扬州城一样轻松,这是朱同敬当初从金陵城撤往江赣地区时就已经布好的局。
既然朱同敬不用在金陵城上动用太多人马,那他就可在扬州布防更多兵马,对于韩健来,如今不是着急的时候,既然全盘计划已经设定好,他要打南朝一个措手不及,同时也要让朱同敬出乎意料。
“朕主意已定,暂且兵马不发,待之后金陵战况传回之后,再做详细商议。”
韩健的军事会议并没有开的很长,他主要是把扬州城的具体情况传达下去。
等将领和谋士,包括参与军事会议的几名文官撤出,韩健才摆摆手,大西柳从后堂中出来,作为情报体系的负责人,这种重要的军事会议就算大西柳不用露面,她也需要旁听。
“具体的话你都听到,现在朕需要马上知道扬州及金陵城的战况,你即刻便动身去南方,若是可以的话,往徐定城去一趟,若司马藉真的能逃出生天,他必然会与李方唯一同往徐定。”
韩健思来想去,他还无法确定司马藉的安危情况,但可以料定的是,在扬州城城破之前,城中的确有人提前获悉了情况,逃走的并不止一人两人。这些人是何人通风报信尚且不知,或者是朱同敬内部的人泄露风声也有可能,但韩健估摸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朱同敬在领兵沿江而下时,没人会料到他会先打扬州后攻金陵,或者其内部有人获悉情况,但毕竟朱同敬领兵抵达后就开始攻城,中间没有停顿时间,消息要走漏还是很困难。
能猜到朱同敬在有兵无船的情况下可以攻打扬州,其计谋定然非同一般,韩健暂时不知隋化手下逃走的人中有谁,还要等后续的情况才能作出判断。
等韩健回到东王府时,消息已经传回来,一家子女人近乎都聚集在东王府正厅之中,她们也是想知道刚详细的状况。
韩健不想多做解释,摆摆手道:“都回去休息就是,把心安回肚子里,就算扬州有战争,也不会蔓延到江都城来。”
韩徐氏有些不满道:“健儿,你做事不能太武断,听闻朱贼的船还是咱借给他的。凭何?你这不是养虎为患是什么,南朝的惠王本身昏聩无能,要占他的江山轻而易举,这朱贼却是只老狐狸,以后要从他手上一统山河谈何容易?”
韩健还是不想跟家里的姨娘置气,怎么她们也是为自己。还有为他的江山考虑。
“六娘,很多事跟你了你不明白,只有制造南朝的乱局,才能以最的代价攻下南朝。以如今朝廷的战争资源,是没法展开一场如同去年与鲜卑人旷日持久的战争。”
韩徐氏听韩健的话似乎是有道理,但她仍旧不服软,叹口气道:“要做事,自己多悠着一,以前是你二娘和三娘管着你。现在她们不在,我就要帮忙。若以后我们这些老的不在了,还有苁儿和欣儿她们,在做事上你总该有个度,不为别人也为身边人着想。”
韩健行礼道:“六娘教训的是,孩儿紧急。来人,送几位郡王妃和皇妃回去休息。”
宫女各自跟随各院的女主人离开,最后韩健还是把两位正宫皇后顾欣儿和杨苁儿留下来。
顾欣儿和杨苁儿都能感觉到事态的重大。本来她们就对韩健出征的事很担忧,现在知道南朝内部发生争斗。随时可能让韩健领兵出征,她们心中分外着急。
“夫君,若是您往南方去的时候,可否带臣妾一起去?”顾欣儿眼巴巴望着韩健,目光楚楚充满着依恋。
平日里顾欣儿都是含蓄内敛的人,她很少会把心中的情感这么表现出来。这次她这么做,也足见她心中的急切。
韩健笑了笑道:“不用太担心,以前出征那么多次,不都好好的?”
韩健想安慰,但也觉得这话有些苍白无力。他心中同样放不下顾欣儿等女,他很不能出征的时候把身边所有女人都带在身边,可他也知道这么做只会让身边的女人更加危险,作为男人来,既要跟身边的女人长相厮守,同样也不能让她们有一丁的损伤。
杨苁儿叹口气道:“都了劝相公也没用,倒还不如多祈福,相公眼中我们都是女人,才不配跟他去打仗呢。”
韩健笑了笑,杨苁儿这是想用激将法,但这对他可完全不会奏效。
韩健把一些简单的事交待一下,主要是让两位爱妻代替他去安慰他身边的女人,很多人事他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这两位皇后,一个温婉识大体,另一个则是能统揽大局,都适合来作为他后院的定心石。
韩健没有陪杨苁儿和顾欣儿回房,他还要去杨瑞那边。
在来到江都后,韩健过去陪杨瑞的次数不多,主要是之前二人有过商议,韩健出征后会带杨瑞在身边,之后朝夕相伴的机会很多,所以他要等多去陪其他人。但韩健到江都一住就是三个月时间,到如今七月底韩健还是未领兵出征,难免会让杨瑞觉得自己被冷落。
等韩健抵达杨瑞居所的时候,杨瑞房里的灯已经熄灭。
韩健觉得奇怪,他早前已经派人过来通知了扬州城破的消息,难道杨瑞觉得事情是事无关紧要?
等韩健到了门口,才发觉卉儿正立在那有些昏昏欲睡的模样。
突然眼前有个人影,卉儿吓了一跳,定睛看清楚才松口气,赶紧给韩健行礼问安。
“陛下在里面?”韩健问了一句,但其实他已经感觉到杨瑞的气息。
“是。”
卉儿回了一句,回过头,杨瑞就站在门口看着他们。卉儿赶紧让开,她不敢打扰到韩健跟杨瑞话。
“为何这么早就熄灯?”韩健看了看里面,杨瑞已经转过身,回去到房里,重新把蜡烛燃,微弱的灯光中,公主已经在摇篮里睡着。
“总是哭闹。”杨瑞略微有些烦扰道,“怎么哄都不听,实在是心烦意乱。本来以为她的时候已经够烦的,可现在听到她的哭声,就没来由烦躁。”
韩健笑了笑道:“或者是因你身怀有孕,心里烦躁的缘故,不行的话还是让奶娘过来带的好。”
杨瑞笑了笑,笑容中也没有之前那么另人敬而远之的高傲,之前杨瑞对韩健的态度实在是不好,无论韩健做的是对是错,她总是跟韩健若即若离。但在这次她重新身怀有孕之后,反而让杨瑞多了几分女人的温柔。
韩健迟迟没有立太子,其实也是在等跟她生个儿子,这对杨瑞而言已是万幸。她把皇位让出来,是为了让朝廷稳固,那时候正是鲜卑入侵,国家都生死存亡于一线之时,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正因韩健登基,朝廷和军队上下一心,最后才将鲜卑人彻底赶到而来漠北草原。
但她仍旧心里恨,恨自己的同时,就把这种恨转嫁到韩健身上,但其实她主要是怕将来杨氏的基业断在她的手上。再加上韩松氏和宁原联手对旧皇族的打压,将她也迁到冷宫,她心中更是对韩健难以释怀。
可如今她重新身怀有孕,很多事在往她期冀的方向发展,只要她能生下儿子,儿子成为太子,那时韩健再一统山河,她的地位就不再是个亡国的君主,而她将成为未来天子的母亲,杨氏的基业也可以继续传承下去。毕竟连魏朝的国号到如今都未曾更改。
“已经决定何时出征了?”杨瑞问了一句,她还显得有些心力交瘁,可能是身怀有孕,丈夫又时常不在身边,烦躁起来连她自己都难以控制。毕竟对杨瑞来,她已经是“大龄产妇”。
韩健坐下来,微微摇头。
杨瑞笑了笑道:“何时决定了先来通知我,我好做准备。”
韩健苦笑道:“以你现在的状况,如何能经得起旅途劳顿?还是留下来的好。”
杨瑞却很坚持摇摇头道:“曾经你过,要让我这个曾经的皇帝,一起见证你一统山河之时。无论怎样,我也想陪你同去。以我的体质,只要路途中养护得当,不该有什么问题。”
韩健看着肚子已经微微隆起的杨瑞,心中突然生了一种稳定生活的感觉。
烽火连天,阵前拼杀,攻城略地……这些他都不想再去经历。(未完待续。)





极品小郡王 第八百七十一章 一去烽烟望五洲(三)
八月初二,司马藉一行已经离开金陵四百多里,北方仍旧未有更多的消息传来,但以司马藉的分析来看,金陵城应该危在旦夕,顷刻之间可能就会为朱同敬所占据,或者是金陵城已失,只是消息尚且未传到南方来。
北方的兵马仍旧未有动静,司马藉自问与李方唯和焕儿走的并不快,若是以现在的速度行进,被朱同敬的人马追上来都有可能,战线消息的传递速度远比他们的行进速度更快。
每到一处驿站,司马藉都是先要问询金陵城的情况,越是没有消息,他心中紧张的情绪更甚,朱同敬的人马进攻金陵,是没有道理能把消息封锁住的,整个金陵南部的驿站,越往南走所得到的消息越少,而此时消息的层面仍旧停留在四五天前的情况。这四五天内金陵城周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司马藉一无所知。
在司马藉的预想中,他必须要先行一步抵达徐定,要以李方唯的徐定兵马作为后盾,通过再行组织,等候萧旃或者是萧翎的到来,只有这二人有一人能从金陵城中南逃至徐定,他才有旗帜出来勤王,但若萧翎和萧旃都在这场动乱中身死的话,那他就算有徐定的人马,可能南朝的这场政治动乱也会被朱同敬迅速弹压下去。
就在司马藉一路南逃之时,远在两千多里外的江陵城,苏廷夏所部兵不血刃拿下来了江陵城,虽然苏廷夏的兵马一向以烧杀抢掠著称,但以苏廷夏的治军能力,兵马进江陵城后,只要他未下令抢掠,兵马仍旧有序,城中的军民在惶惶不安中等候着苏廷夏这个他们眼中“恶魔”的宣判。
苏廷夏攻克江陵城基本在韩健的计划之中,原本韩健给苏廷夏的命令,就是围江陵城而不打,逼得南朝派出援军。以围城打援的方式,在江面上与南朝兵马为战,一旦扬州城为朱同敬所部所占,消息传递过来也是苏廷夏攻占江陵城之时。苏廷夏的进攻甚至比扬州城破消息传来还早了一天,因为苏廷夏早就推算好时间,他带兵攻占江陵与朱同敬攻占扬州是同一日,只是延迟了两个多时辰。苏廷夏是在黎明时分下令攻城的,在攻下江陵城后。兵马有半数进城,前后一共还不到一个时辰。
苏廷夏所部在北方以骑兵见长,其麾下没有太多攻城辎重,后续的辎重还是韩健的九姨娘韩昭氏派人运送而来。其实苏廷夏在攻城时也没受到太多阻碍,本身城中守军早就闻苏廷夏名而丧胆,被苏廷夏所部围困两个多月后,城中已断粮,苏廷夏所部发动攻城后,甚至连江陵太守都没做太多抵抗,到后面城门大开后。兵士成建制的投降,他们早已失去抵抗之心。
在苏廷夏所部攻占江陵后,其马上以密函的形势将消息传递给身在江都的韩健。
因江陵城距离江都山长水远,韩健得知苏廷夏攻下江陵城是在八月初三凌晨,因为消息太过重大,就算是深更半夜韩健也要起来查看军务。
在得到江陵城破的消息后,韩健意识到苏廷夏提前攻城,虽然前后可能不到十二个时辰,但带来的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偏差。
在韩健的计划中,苏廷夏在得到扬州城破的消息。应该是扬州城破的当晚,此时朱同敬的人马应该挥兵南下攻打金陵城。但苏廷夏擅做主张,将攻城时间提前一日,而江陵城破的消息恰恰会在扬州城破的第二天传到金陵城。
因为江陵城周边南朝布置的眼线众多。这消息能瞒得住北朝军民,但无法瞒得住南朝眼线。
“这苏廷夏,他明知道朕的计划,却偏偏提前一日动兵,可是想以江陵城破的消息来阻碍朱同敬攻取金陵?”
韩健得知事情后有些恼火,很多事在他的计划中。是环环相扣的,虽然江陵城在所有人眼中,都是苏廷夏所部的囊中之物,但江陵城破的意义不同一般,将意味着北朝兵马的大举南下。南朝内部的变乱,也可能会因微小的变化而产生重大影响。
八月初三早晨,韩健马上发军中急令往江陵,严令苏廷夏所部不得有任何渡江举动,全军停留在江陵城周边,同时下令不得扰民。
韩健不想让北朝兵马的动向阻碍到南朝内部的政治变乱,他要做的是坐收渔人之利,而非提前出兵搅乱局势。
八月初三一天,韩健都在等金陵城的进一步消息,但很怪异的是,这一天韩健竟然没收到任何朱同敬所部行进的动向。这是韩健所不能理解的,韩健在扬州城周边所布置的眼线,足以讲任何的风吹草动探查的一清二楚。因消息有六个时辰的延迟,这证明,至少在八月初三黎明到来之前,朱同敬在攻占扬州后三天,竟无任何军事动向。
更令韩健所不解的,连金陵城内也是一片死寂,就好像一潭浑水,在朱同敬兵马攻占扬州城后,这潭浑水已完全浑浊不可视物,水潭之下的情况,连局势的筹划着韩健都不能获悉。
就好像韩徐氏之前所言,韩健是在与虎谋皮,当韩健决定扶持朱同敬人马,让其带兵回攻金陵,那时韩健就必须要面对朱同敬随时可能不按套路出牌,朱同敬太老奸巨猾了,他的智谋远在萧翎之上,就算是南朝女皇萧旃有一定的深谋远虑,但在朱同敬面前仍旧不值一提。
到底朱同敬按兵不动的用意是什么,韩健只能是加紧派人去调查,此时大西柳已经动身南下两天,算算时间也该快要抵达扬州城周边。大西柳所带回来的消息,将可能是决定扬州和金陵局势的惊天消息。
八月初四夜晚,韩健亲自写信往金陵城,一共有两封信,一封是给惠王萧翎,一封是给女皇萧旃。韩健在信中详细言明了朱同敬的“狼子野心”,对北朝援助朱同敬之事只字不提,当作是对南朝朝廷的警告。
因韩健暂时不清楚金陵城内的情况,韩健以这两封近乎国书的信,去试探这潭水到底有多浑。
八月初四夜晚,司马藉一行仍旧在连夜赶路之中。
司马藉和李方唯轮流赶车。最初是一辆马车,在遇到市镇之后,司马藉让李方唯去买了两匹马回来,讲马匹拴在马车之后。这是为了防备中途马被累死,再者是有追兵的情况下方便骑马逃走。但因买回来的只是普通的马匹而非军马和驿马,马匹的机动性很差,司马藉只能是当作心理安慰一样多带两匹马。
司马藉和李方唯轮流休息两个时辰左右,谁困了谁休息。另一人赶车。
到八月初五凌晨时,一行三人才终于在官道路边休息,这时候有大批的难民从南方而来,将前路所阻隔。
李方唯上去闻明情况,是南方有政治动乱,惠王大后方的人马有反叛,在福建之地内有多座城池被祸及,难民都是从福建一代北上而来。眼下尚且不知所兵灾所祸及的城池中是否包括徐定,以司马藉的推断看,这次兵灾是由朱同敬在背后推波助澜。是要让惠王的大后方陷入动乱,如此惠王就少了闽浙后方的支援,金陵城只能靠之前派驻到江赣之地的援军来进行“勤王”,若朱同敬能及早派出援军前去阻隔的话,金陵城等于是没有任何外来的援救,只能靠其内部的防御力量来阻隔朱同敬的攻城。恰恰在金陵城内的守城将领中有朱同敬所收买之人,朱同敬要攻取金陵易如反掌。
因为难民的阻隔,司马藉一行南下的路程受到一定的影响。
同时八月初五的凌晨,北方又一路人马急速南下,这路兵马正是林詹所部。
林詹亲率其中军主力有两万多骑兵。星夜南下,沿途过驿而不入,一天行军有八个时辰,在八月初五上午。兵马距离豫州城尚且不到二百里。
林詹是奉了韩健的调令,以两万轻骑南下,说是往援江陵,但其实是驻军豫州。北方的军务大事,暂且由北军的副帅元冈所担当,元冈也是林詹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属于后起之秀,在北方鲜卑人的威胁微乎其微后,北方已不需林詹随时坐镇。
八月初五中午,韩健得到了从扬州传来的消息。
大西柳抵达扬州周边的第一件事,是调查司马藉的下落,这是韩健最关心的问题。大西柳查到,在扬州城破头一天,城内有人去司马藉的江北军务衙门拜访,结果未见司马藉其人,方知司马藉逃走,而这人就是曾带南王麾下赫赫有名的谋士斗升。
斗升在得知司马藉失踪的消息后,没有回去通禀扬州太守隋化,而是随在出城巡查的兵马队伍中也跟着逃窜,与他同行的还有隋化手下的几名将领和谋士,这些人跟斗升关系都很亲近。韩健也终于明白为何在朱同敬攻占扬州的当日,有情报显示,隋化手下有部分人提前闻讯而逃。
斗升是否提前猜到北朝和朱同敬的行军计划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斗升去拜访司马藉的主要目的是为试探,正是因他拜访司马藉而不得,猜度到扬州将有危险之事发生。斗升也会当司马藉的失踪,是北朝营救的结果,事情也到了箭在弦上的地步,他干脆连隋化也不通知,直接带人离开扬州。
斗升投靠扬州太守隋化也是权宜之计,在斗升发觉隋化并不能完全信任他之后,已心生离意,斗升对朱同敬本身抱有敌意,不可能为朱同敬所用,所以他不会留在扬州城内等死。而斗升的去向,大西柳并未查的很清楚,只是知道斗升带着人出城后,是渡江南下,可能是往金陵去,也可能是绕过金陵,这恰恰与司马藉南逃的方向相吻合。
在南朝现存的势力中,惠王萧翎算是最有权势的,但他不能知人善用,任何有才能的谋士不会去投奔他,司马藉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斗升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女皇萧旃虽然有知人善用之能,但苦于没有兵权,只是被架空的皇帝,斗升若进金陵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斗升不肯留在扬州,说明他就没有给朱同敬效命的打算,或者是斗升在察觉到司马藉离开并非北朝所营救,而是绕金陵城南下后,他就该猜到司马藉是要往徐定,靠李方唯的势力试图力挽狂澜。
这让斗升应该是看到一展才华的机会。
司马藉在南朝中属于即为特殊的人物,他是北朝人,但无效忠北朝的思想,帮萧翎成就大业后反倒被遗弃,而后为女皇效命也因南朝内部军阀林立而不能有机会崛起,现在南朝乱局已现,给司马藉一定的人马,司马藉可能掀起怎样的波澜是难以想象的,这符合斗升这种政治投机者所好。
而司马藉选择往徐定城整军,而不是北上江都,说明司马藉不想帮北朝一统河山,一旦让司马藉和李方唯抵达徐定,南朝就会多一股势力。
韩健在得知司马藉平安无事后,心中还是带着些许的欣慰,但他也知道老友将会背他而去。
这是韩健所不愿看到的结果,在韩健想来,也许这些年司马藉都在恨他,就算到南朝即将倾覆的时候,司马藉仍旧选择留在南朝,无论司马藉往徐定去是怎么想的,但至少也说明,将来在战场上见到,他跟司马藉之间应该不会是朋友,而是敌人。
八月初六,林詹所部正式抵达豫州城,接管豫州防务。
在林詹抵达豫州城的当天,原本豫州的防务总领韩崔氏领兵南下往江陵城,她去援救的并非是苏廷夏,而是带兵与之前打头阵的韩昭氏会合。
八月初七正午,韩健在江都召集文武百官于东王府议事,商定出兵事宜。韩健把出兵扬州的时间定在八月初九,时间很仓促,以至于连很多将领和官员都没料想到。
一场腥风血雨,也将到来。(未完待续。)




极品小郡王 第八百七十二章 一去烽烟望五洲(四)
韩健定下出征之日的同时,也将此事公告天下,江都及豫州各路人马,号称五十万大军,将兵分两路,江都兵马从扬州大举南下,豫州兵马将从江陵取道楚地,挥兵东进与江都兵马会师于金陵城下。
苏廷夏的人马将会以先锋军渡过江水,南朝因陷入内乱之中,楚地已无暇兼顾,整个楚地和蜀地都落入苏廷夏所部的视野之中。苏廷夏所部兵马并不多,本部兵马仅有两万余,但在攻占金陵后,收编金陵的降军,兵马已近三万。
1...392393394395396...4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