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枭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虎贲中郎
却惟独不能由阁罗凤出面推荐,这并不是阁罗凤自身有问题,其身不正或道德品行败坏,而是他的身份。
身为南诏大王子,南诏王皮罗阁最为倚重的右羽林大将军,阁罗凤在南诏境内的声望如日中天,风头强劲,直追其父皮罗阁,堪称南诏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巨鳄,真正的风云人物。
可是,这偌大的名头在南诏国吃得开,令人崇拜向往,但在浪穹寨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被浪穹寨上上下下所有人视为最危险、最可怕的敌人,堪称心腹大患,。
正因为如此,而今,阁罗凤堂而皇之的当众推荐李景龙出任浪穹寨三寨主,直接将李景龙推到风口浪尖上,令几千双眼睛为之侧目。
随处可见,怀疑和不信任的目光,顿时,一种诡谲压抑的气息从上阶高台向四周扩散,迅速弥漫整个校场。
面对所有人怀疑审视的眼神,李景龙从最初的慌乱失措、叫苦不迭中渐渐冷静下来,随之面色如常,不嗔不喜不卑不亢,神情自若,就像个没事人一样,似乎大家正在窃窃议论的是别人的事,与他毫无关系。
万众瞩目之中,李景龙面带微笑地向阁罗凤颔首致谢,既而目光平和,神色平静地与无数质疑的目光对视。
不辨解也不解释,李景龙三缄其口,就这么看着众人,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忠奸善恶,任凭众人评论;是非曲直,任由他们品鉴。
这个时候,解释就等于掩饰,辩解就说明心里有鬼。
既然如此,那么,他索性什么也不说。
这样一来,虽不能证明自己胸怀坦荡、心底无私,至少可以让大家看到,他李景龙不是巧言令色的阴险小人,更不是背信弃义,吃里扒外的奸诈之徒。
敢做,李景龙就敢当,既然没做对不起浪穹寨的事,就不存在心虚胆怯。
问心无愧,何须多言?
“我同意景龙兄弟担任三寨主!”
就在台上一片寂静之时,坐在李景龙身旁的施望千,突然开口打破沉寂:“景龙兄弟虽然加入山寨的时间尚短,前后不到三个月,可他连续三次为我浪穹寨出生入死,几近丧命。
而且,自他加入山寨之后,屡立战功,战绩之显赫,我浪穹寨上下无出其右者。因此,我施望千力荐景龙兄弟出任三寨主,至死不悔!”
施望千身躯粗壮,嗓门高,声如洪钟,洪亮的声音响彻全场,在主寨上空久久回荡。
眼看被施望千抢了先,于赠紧随其后,扬声附和道:“六寨主所言极是,我也同意李景龙出任三寨主!”
“嗯?”看到施、于二人相继表态支持李景龙,阁罗凤眉头一挑,脸上的笑容瞬间敛去,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既而轻轻捋着黑须,眯眼斜视,密切留意偏罗俟和竹灵倩二人的神情举止,但他的眼角余光却落在泰然安坐的李景龙身上。
又是一阵沉默。
就在偏罗俟准备开口说话时,竹灵倩却抢先插话道:“灵儿领军在外,且与景龙关系亲密,故而她今晚缺席,正好避嫌。刚才施、于两位寨主都已表态,同意景龙接替诏主担任三寨主,对此,我并无异议。”
话音未落,竹灵倩陡然起身,神色肃然的当众宣布:“我赞成李景龙担任浪穹联盟三首领,希望族人们放下成见,接纳并支持他!”
“嘭~~~!”
竹灵倩话音未落,只见,站在校场四周的近万名浪穹族人不约而同的俯身跪拜,嘴里念叨着李景龙听不懂的族语。
看到这一幕,阁罗凤陡然睁大眼睛,神情复杂的看了竹灵倩一眼,随即离开座位,右手贴在胸前,向浪穹族人躬身致敬,既而转身拥抱李景龙,拍着他的后背,笑呵呵地道:“恭喜贤弟,从现在起,你就是浪穹诏的一员,正式出任浪穹寨三寨主了!呵呵······”
“哦?这···侥幸而已,全仗众族人抬举。”错愕失神之中,李景龙迅速反应过来,连忙道谢:“此番,多谢兄长援手,小弟不胜感激。日后若有机会,小弟定当报答······”
这一刻,李景龙权当阁罗凤是好心帮倒忙,虽有波折,但结果还是没有改变。因此,这份人情他记下了,有朝一日,一定偿还阁罗凤。
就在李景龙向阁罗凤、施望千、于赠等人道谢之际,新任大寨主偏罗俟反倒无人问津,沦为袖手旁观的局外人。
竹灵倩的当众表态,得到了在场所有浪穹族人的积极响应,这便是一锤定音,纵然他偏罗俟才是浪穹寨的掌舵者,也无法改变既定事实,因为他不能与部落族人背道而驰,更不能与大巫师的意愿相悖。
直到此刻,偏罗俟才深刻认识到,浪穹寨真正的舵手不是自己,而是被部落族人敬若神明的大巫师竹灵倩。
竹灵倩一句话,就确定了李景龙三寨主的身份地位,而他偏罗俟要执掌浪穹寨,同样需要大巫师当众宣布才能生效,否则,就无法获得族人的认可和支持。
因此,看到竹灵倩宣布李景龙成为三首领、族人们俯身跪拜之时,偏罗俟尽管气得咬牙切齿,,却强忍着满腔怒火,一言不发,默认了眼前发生的一切。
只可惜,他终究还是没有忍住。
就在李景龙走向竹灵倩道谢之时,偏罗俟赫然起身,大声宣布:“浪穹联盟继任盟主仪式,现在开始!请大巫师开启神殿,祈告天地,祭祀神明,宣读祭文·······”
******
【感谢sxcdbei书友打赏支持,多谢!】
——————未完待续————————————————
中唐枭雄 第六十一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
篝火宴会之后,浪穹寨内部权力重组,重新排列座次,随之而来的便是权力更迭,利益分割。
然而,极其诡异的是,这次权力交接出乎预料的顺利,完全是按部就班的进行,交接过程可以说是风平浪静,无波无澜。
全寨十万族众,自寨主首领以下,近千人职务调动,均是顺利交接,和平过渡,上上下下一团和气,整个浪穹峡谷一片祥和。
权力交接完成后,原浪穹诏少诏主偏罗俟取代白洁夫人,即位本部诏主,而后,再继任浪穹大寨主,登上了这个多灾多难的部落联盟的权力巅峰。
二寨主依然是整个联盟的“神棍”,大巫师竹灵倩,这个位置始终是留给她的,近乎雷打不动,除了她之外,别人根本无法取代,也无人觊觎。
偏罗俟腾出的三寨主之位,本应由排名靠后的三位寨主依次递补,然后再增补一名六寨主。
孰料,客居浪穹寨的阁罗凤喧宾夺主,不甘寂寞的“挑事”凑热闹,堂而皇之的推荐李景龙出任浪穹三寨主。
不曾想,瞎猫碰上死耗子——歪打正着。
在此之前,李景龙已与施望千、于赠两位寨主暗中结盟。
于是,施、于二人巧借东风,借着阁罗凤之口,顺水推舟;紧接着,竹灵倩一锤定音,促使李景龙登堂入室,一跃成为浪穹寨三寨主。
四寨主还是白灵。她牢记情郎李景龙的嘱托,率领一万余大军驻扎在峡谷之外,直到风平浪静、接到胡全的报讯后,才率军回寨。
五寨主于赠,六寨主施望千,此二人虽然排名靠后,却拥有实权,手握重兵,实力不容小觑;即便是大寨主偏罗俟也不敢忽视他们的存在,时刻提防,忌惮不已。
权力更迭之中,偏罗俟全面接管白洁夫人留下的权柄,并企图总揽军政大权,将联盟军队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中就包括,原本由他担任三寨主时掌管的五千浪穹诏精锐骑兵。
倘若让他得逞,那么,新任三寨主李景龙就会沦为傀儡,虽有寨主之名,却两手空空,无兵便无权,等于空欢喜一场。
让偏罗俟没有料到的是,李景龙早有准备,其人务实不务虚,不图虚名,却重实利,善于笼络人心。
早在李景龙领军击破吐蕃大营时,他便将自己率领的前军与白灵麾下中军合二为一,而后,投机提拔了十余名千夫长,并将亲信部下胡全和侯家兄弟安插在骑兵之中担任裨将。此外,还有三十名出自景龙谷的勇猛之士,全部提拔为百夫长,安插进大军之中。
谷口一战,浪穹军大获全胜,斩获颇丰,李景龙密令手下兄弟,分文不取、丝毫不留,将所有缴获全部分给部下或随行军士。
这场胜利是浪穹寨成立以来,缴获最多、收获最大的一场战争,参战军士只要能活下来,便人人有份,满载而归。
唯独李景龙手下一帮兄弟两手空空,金银财宝、丝绸锦帛全都分发给别人了,却押着两千名吐蕃俘虏和七百多匹战马,返回山寨。
舍得付出,才有回报。
战后,浪穹寨权力更迭,初登寨主之位的李景龙第一时间出现在浪穹骑兵营,受到营中绝大多数将士的热烈欢迎,随之将四名偏罗俟帐下的亲信将领明升暗贬,礼送出营,便轻而易举地接管了骑兵营。
等到偏罗俟派人前来传令时,迎接他的赫然是李景龙麾下大将——王天运,让传令兵吃了“闭门羹”,连营门都进不去,更别说接管骑兵营了。
执掌骑兵营之后,李景龙为避免与偏罗俟发生正面冲突,遂知会白灵率军回寨,除保留本部亲兵之外,余下一万余大军全部交给偏罗俟。
打一巴掌,再给颗甜枣。
李景龙两手准备,软硬兼施,使偏罗俟纵然愤恨不平,却又无从下手,只得息事宁人,硬生生咽下这口恶气。
正是因为李景龙处事得当,才使这次权力交割得以顺利进行,虽然暗中斗智斗勇,但表面上却是波澜不惊,一团和气。
而他和偏罗俟之间的明争暗斗,也是此次权力重组的“焦点”(重中之重),只要他们俩没有打起来,其他人便掀不起大浪,与正常调动并无二致。
******
作为此次权力变革中横空出世的一匹黑马,后来居上的李景龙,上任后却十分低调,整日呆在军营中,与军中将士同吃同住,按时作息,一起操练。
即使是聚义堂寨主议事,他也很少发表意见,大多数时候都是只带了耳朵,充当忠实听众,缄口不言。
正是由于他的刻意避让,使初掌大寨的偏罗俟得以高谈阔论,纵横捭阖,真正找到一寨之主的优越感,领略到割据自立、占山为王的无限风光。
这一刻,偏罗俟感觉自己是不逊于皮罗阁的一方霸主,在西南地面上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完全可以和南诏王皮罗阁平起平坐,双雄并立。
李景龙的藏拙忍让,在偏罗俟眼里便是“识趣乖巧”。
再加上,他心里已将自己视作国王,换一种心境之后,偏罗俟再看李景龙,就觉得此人也不是那么讨厌,至少他文武双全,能力不凡;或许让他当三寨主,还是个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明智之举,自己便是那英明睿智的“明君”,与大唐皇帝李隆基平分秋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志得意满的偏罗俟,整天沉浸在无限遐想之中,欲望极度膨胀。为了彰显自己一国之主的无上权威,他每天都召集众寨主议事,隔三岔五便举行宴会,还下令组建宫廷乐队,广纳宫廷侍婢,训练舞姬。
紧接着,他又公然下令,旬日之内,各部落村寨必须进献一名绝色美女,美其名曰“为自己选妃”。
甚至,偏罗俟还想大兴土木,建造大型宫殿,却被掌管府库的竹灵倩一口否决:“不行!府库空虚,早已入不敷出,如今十万族人尚须紧衣缩食共渡难关,哪有钱粮支持修建宫殿?”
竹灵倩起初以为他这是初掌大权的“胡闹”,并不在意,不曾想,这种“胡闹”一发不可收拾,愈演愈烈,悄然转化为骄奢淫逸,胡作非为,并且毫无节制,欲望日益膨胀。
短短十几天,偏罗俟便接连下达百余条命令,平均一天之内就有十几道诏令。其中,绝大多数命令都是为了满足他的个人享受,几乎是想到什么便下令大肆操办,而且全都是严令,限期完成,逾期或抗命者一律严惩,轻者杖脊一百,重则处死。
为此,竹灵倩一再劝谏,屡屡劝诫,甚至严词申斥,却毫无作用,偏罗俟根本听不进去,以至于随后,只要听到她前来主寨后堂,偏罗俟便严令侍卫挡驾,避而不见。
一次次被挡在门外,竹灵倩起初大发雷霆,却一点用处也没有,偏罗俟始终不肯见她,依然我行我素,肆意妄为。
渐渐的,竹灵倩就连生气发怒的心情也没有了,常常站在聚义堂门口,看着甲士林立的后堂,失神发呆,一站就是半天;每次都是白灵强行把她拉走,既而好言安慰,生怕她憋出病来,或是怒极暴走,偏激走极端,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
半个月后,心灰意冷的竹灵倩逐渐恢复过来,再也不去劝诫偏罗俟了,甚至连寨主议事都很少出现,整天待在寝室里,足不出户,谁也不见。
直到白灵把李景龙找来帮忙劝解,竹灵倩才打开房门,将二人迎进堂中,二话不说,便吃酒饮宴。
当天夜里,三人喝得酩酊大醉,人事不知。
次日清晨,三人竟然睡在一张榻上,只见白灵和竹灵倩二人如八爪章鱼一般缠住李景龙,竹灵倩在前,白灵在后,前拥后抱,李景龙睡在中间。
最要命的是,三人身上的衣物全都撕烂了,也不知道谁撕得谁,整个寝室到处都是破衣碎絮。三人近乎赤裸地缠在一起,肢体相连,寝室里充斥一股难以名状的特殊气味,气息浓郁,完全遮盖了大醉之后的酒气。
作息规律的竹灵倩最先醒来,待看清身边的情形后,她悄然起身,慌乱不迭找出衣服套在身上,匆忙离开寝室。
殊不知,白灵几乎与她同时醒来,因为她们师徒二人长年呆在一起,习武练功,同食共寝,早已养成相同的作息习惯。
只是,听到师父竹灵倩起身的声响时,白灵紧闭双眼,继续装睡,直到竹灵倩穿衣离去。
悄悄睁开眼睛,白灵赫然看到师父步履蹒跚的掩门而去,霎时她瞪大眼睛,眸中浮现一抹不可思议的神情。随即她急忙起身,看向竹灵倩刚才躺着的位置,一朵璀璨绽放的殷红梅花赫然落在洁白的床单上。
白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连衣服都顾不上穿,便从李景龙身上翻过去,试图求证这朵梅花究竟是师父破身留下的,还是酒醉后不小心碰伤流下的血渍?
“嗯···”
就在白灵俯身察看梅花印迹时,李景龙醒了,尚未睁眼便感觉身边有人,于是他立时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赫然是那朵娇艳欲滴的梅花,既而看到赤身露体的白灵,以及她那痛苦的表情和极不自然的体态姿势······
************
——————未完待续————————————
中唐枭雄 第六十二章 冲动的惩罚
醉酒乱性这种事竟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李景龙感觉脑袋有点懵,接受不了眼前的事实。
怎么说自己也是两世为人,心理上早已是成家立业的过来人,为何还像小年轻似的喝点酒就管不住那玩意呢?
然而,那鲜艳欲滴的落红充斥眼球,在他脑海中绽放,让他即使无法接受,也不得不为自己做过的事负责,为自己的冲动“买单”。
于是,彻底清醒之后,李景龙便将白灵强行接到军营中,接着,亲自前往施望千的施浪诏村寨,挑选四名仪态得体的妇人,照料白灵的起居。
随后,李景龙又跑到竹灵倩住处,想讨些补血益气的草药,给白灵补补身子,因为白灵刚刚破身,脸色很差,明显是身子虚弱,急需调理进补。
可惜,他没有见到竹灵倩,只能让她的侍女梅香抓些补药,而后,匆匆赶回军营。
刚到军营门口,李景龙就见到了自己找来专门服侍白灵的四名侍婢,却听她们说白灵不要她们侍候,骑马离开军营,已经走远了。
“骑马走的?不能吧,她初为人妇,失血···呃、咳咳!估计是生我气了?”自叹自吟,李景龙站在辕门外,左思右想却始终理不出头绪,十分苦恼地呆立半晌。
许久,他摆手四名婢女回去,自言自语道:“难道是我笨手笨脚的惹她生气了?还是她接受不了婚前同居,埋怨我趁人之危,亦或是她根本不爱我?”
一想到,白灵对自己并非全心全意,内心深处一直有所保留,李景龙便百感交集,心中隐隐作痛。
昨夜,他虽喝得酩酊大醉,神志昏聩,却隐约记得自己和“白灵”水**融、抵死缠绵的情形,那份浓情蜜意的爱恋和酥骨化髓的滋味,足以让他铭记终生,永世难忘。
除此之外,李景龙脑海里残存的模糊记忆中,自己和“白灵”情深意切,近乎不知疲倦地痴迷纠缠,爱得死去活来,一直持续到后半夜,大约黎明时,才筋疲力尽地沉沉睡去。
昨夜还浓情蜜意,情意绵绵,如今她却转身就走,这让李景龙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原因。
“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惹得她不高兴,负气离开呢?”
李景龙扪心自问,除了昨夜酒后失德之外,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是以他根本想不起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以至于,他怅然若失,独自在军营门口徘徊······
此后两天,李景龙每天清早就去白灵房门前等候,却始终没有见到白灵;找遍主寨内外的所有角落,也找不到她的身影;向别人打听她的下落,也没有人知道。
陡然间,白灵如同人间蒸发了似的,谁也不知道她去哪儿了,也没有见过她。
但是,李景龙十分笃定,她并没有离开山寨,因为驻守寨门的守将已经换成了李景龙帐下亲信将领——胡全。
如果白灵要出寨门,胡全一定会向他禀报,在没有得到他首肯之前,胡全决不会擅自让白灵出寨。
胡全是李景龙最信任的四大亲信将领之一,也是患难与共的生死兄弟,他绝对不会背叛自己。
这一点,李景龙深信不疑。
因此,李景龙清楚地知道,白灵是故意躲着自己,她肯定藏在主寨附近的某个地方。
东躲西藏,难不成堂堂浪穹寨四寨主还想玩躲猫猫、过家家的游戏吗?
强扭的瓜不甜。
李景龙觉得自己和白灵的关系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如果她还固执己见,不肯原谅自己,那只能说明自己和她的感情太脆弱,太浅太单薄,经不起一点波折考验。
果真如此的话,那双方确实需要冷静冷静,慎重考虑一下,如此经不起一点风波的不堪一击的感情,到底还能不能继续下去,还有没有必要维持?
又找了三天,还是没有找到,李景龙便不再寻找了,遂将心思转移到训练骑兵上来。
说是训练骑兵,其实他主要是训练自己的骑术,真正负责操练骑兵的是王天运。
据侯家兄弟私下里透露,王天运十六岁从军,至今已有近二十年军龄,据说官阶不低,从四品乃军中统兵大将,久经沙场,在大唐西南、东南诸军当中颇有威名,此前便是安南都护府的头号战将。
此番行迹败露被俘,王天运遭遇了从军生涯中最大的“滑铁卢”,也许这将是他一生都无法抹去的“政治污点”,极有可能毁掉他原本光明远大的前途。
尽管如此,王天运的军事才能却是毋庸置疑,无法埋没。他不仅熟谙练兵,还精通兵法,擅长排兵布阵。
李景龙前生虽然没有统军征战的经历,却也懂得知人善任的道理。
而今,既然坐上浪穹寨三寨主的位子,他就要尽己所能,为浪穹寨做一些事情。于是,他将骑兵营全权交给王天运训练,而他自己则苦练骑术和箭法,力争做到人马合一,箭无虚发。
说起骑术和箭法,李景龙不禁脸颊发烫,暗叫惭愧。
箭法还好说,毕竟,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就是个箭法高手。
李景龙鸠占鹊巢之后,还保留着七成水准,虽不敢说百发百中,却勉强还过得去,不至于丢人现眼。所以,再多加练习,说不定就能恢复到原有水平,百步穿杨,箭无虚发。
至于骑术嘛,李景龙浑身全是冷汗,真心对不起大唐军人弓马娴熟的名头,他的骑术属于典型的“二把刀、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谷口一战,在他心里流下了阴影,至今还心有余悸。
当时,全军将士都看见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勇猛无匹。殊不知,这是他骑术不精、胯下战马受惊的缘故,缰绳勒得太紧,致使座骑吃痛,既而硬生生驮着他疾驰飞奔,想停都停不下来。
前世,跟风赶潮流,他还专门学过骑马,随后便高价购买了三匹“名马”,时常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番,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不曾想,风水乱流转,如今到唐朝。
真到了骑马上战场的时候,李景龙却吓出一身冷汗;若是让他坐在马背上摆个造型、照个相,那是一点问题没有;可是,真正让他骑马和敌人厮杀,那可要老命了!
然而,李景龙当时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被逼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领军出战。
邀天之幸,整个战斗之中没有出岔子,也没有中途落马,硬生生支撑到最后,总算保住了颜面,没有被人看出他骑术不精。
尽管没被人发现,但他自己很清楚,自己骑术不精,还得勤加练习,非下苦功夫不可。
因为,在大唐国内,骑马就相当于开车;前世,不会开车还能聘请司机代驾,可在大唐军中,从来就没听说过上阵杀敌还有请人代劳的。
要么不参军,既然从军上了战场,就得真刀真枪的干。
战场厮杀,骑术是必不可少的保命本领,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撤退逃命,骑术越好,活下来的机率就越大;若是连这都不会,那就等于活腻了,自己找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