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北洋1917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大鹏金翅明王
迄今位置,联军前线航空队只在乌克兰上空出现三天不到的时间,但空战和对地攻击的作战强度堪称东线战场之最,特别是对地攻击中在7.30日凌晨出动了驻卡缅斯克-沙赫京斯基和察里津的第3重型轰炸机联队的1个汉德利佩季o/400轰炸机大队,在空袭乌克兰人布置在边境附近的第一道堑壕式防线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两天对哈尔科夫城防和东北部森林地带的空袭中,萨马拉的联军司令部中没有同意继续投入第3重型轰炸机联队的汉德利佩季o/400轰炸机对地空袭也引起了不少联军将领的不解,尤其是指挥乌克兰战役西南方面军中路军宇都宫太郎和大庭二郎都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西南方面军参谋长兼中路军前敌指挥部参谋长畑俊六少将试探性的猜测,总司令阁下是怕我们把对方炸惨了放弃守卫哈尔科夫直接撒丫子撤退……
其实王庚的考虑还不止如此,当初田中义一和蒋方震在司令部会议上有同样的疑问,中国王的回答是汉德利佩季o/400和v/1500虽然携弹量比dh4侦察轰炸机和fr-18战斗轰炸机要大的多,但飞行速度慢……





北洋1917 第七百八十五章(二) 联军航空队
重型轰炸机起飞和空中编队所花的时间多,光是爬升到3000米的位置就得花上半个小时不止,而且德国人和乌克兰人地面防空能力尚未领教过,联军航空队的se5、dh4和fr-18搭配和编队作战能发挥最快的速度和效率,而重型轰炸机应该作为战略或者决战使用……
比如说联军决心攻克哈尔科夫或者基辅这样的重镇时,或者要突破德国人、乌克兰人重兵防守的阵地时,那么重型轰炸机的使用才是最合适的场所,要不然性价比太低,不说是高射炮打蚊子吧,起码是个重锤砸蟑螂还在瓷器店里施展腾挪不开的感觉。
协约国东线联军航空队就是中国参战军航空队,此刻日籍飞行学员和联邦籍飞行学员的招生和培养尚未展开……
而作为中国最早的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此时已经成为中国航空队培养飞行员的大本营,一年来南苑航空学校的规模扩充了十倍,1917年10月,首批速成培训毕业的500名飞行学员已经成为中华航空公司和联军航空队的中坚力量,1918年1月毕业的第二批速成学员的数量为1000人,此时第一批的速成学员的飞行小时都已经超过500小时,而1918年4月毕业的第3批航校速成飞行学员的数量更是高达1500人。
1918年7月底毕业的南苑航校第4期速成飞行学员的数量是惊人的2000人,在和这先后4期速成飞行学员同期毕业服役的,是数量超过1倍的地勤和机械师们,说起来,航校地勤机械师的培养甚至比飞行员要难,毕竟捣鼓发动机、油路、控制系统这些机械动力相关的操作,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都有相当的要求。
好在地勤机械师的选材面对身体的要求比飞行员要低的多,加上王庚从美国聘来的工程师数量超过了1000人,在这些家伙的传帮带比划之下,南苑航校的机械师培训好歹没有拖航空队飞速扩张的后退,等到1918年8月,整个参战军航空队的在编飞行员数量将达到5000人,地勤和机械师超过12000人。
截至1918年7月底,至少经历过30小时以上单飞训练的航校第4批学员毕业人数高达2000人,由于这些学员都是数十万参战军将士中选拔身体合格又有高小以上学历的优秀知识青年组成,所以在航空教学方面的接受能力和基础都要比普通士兵好的多。
当然,南苑航校早期的两批毕业生基本被王庚从全国各地都重新招募了回来担任教官,加上英国皇家空军派来了20名的资深飞行教官和50名机械工程师的援助,使得隶属于中国参战军司令部下属航空处的南苑航空学校成为一个巨大的飞行员速成工厂。
而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早年成立时,把从陆海军选拔来的各五十名学员分「普通组」和「高级组」两阶段训练,自民国三年初开始训练,计划一年结业,可王庚哪能等得起一年的时间?早在1917年7月南苑航空学校刚划归参战军司令部下属航空处管辖之后,这厮就任命王助、巴玉藻担任航空处的正副处长,并兼任中华飞机制造公司的正副总工程师,而任命了王鹗为南苑航校校长,姚锡九为教育长。
金世中、章斌、金贤、张纳墀、钱乃斌、胡文彬、何士龙、传锦隆这些南苑航校的第一期毕业生都任命等为教官,在王庚这个甩手掌柜的无理要求下,王助巴玉藻以及南苑航校的这些资深教职员们,在1917年下半年愣是捣鼓出一份速成学员培训大纲和教材来。
南苑航校飞行生施训的程序是:
1、先进行航空理论课程教育,由地面学科教官教授,课程内容包括飞行原理、发动机原理和飞机结构等几大部分;
2、再由飞行教官讲解飞机的操控技巧与要领,进行座舱实习,练习手脚协调与杆舵一致的要领,并在地面练习滑行与模拟起飞滑跑。
3、等航空理论学习与地面实际操控纯熟,且达到一定水平,方可正式升空飞行。
4、航校各门功课考试合格,放单飞时间超过30小时,即可毕业进入参战军航空队,毕业生直接授陆军少尉。
这些课程如果按部就班的话一年的培训学习时间是起码的,但是如果从实战的角度出发,第1个月学理论、第2个月在地面学操控和实习、第3个月升空进行起降、飞行、拐弯、跟斗、爬升、俯冲和编队飞行,最后完成放单飞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当然,刚毕业进入航空队的飞行员属于航空队的见习飞行员,在各自的中队中还要学习很多实战的编队、格斗、爬升、俯冲、摆脱、侦察、投弹、对地攻击、夜航等等课目和技巧,就算是一名南苑航校毕业的优秀学员,毕业后进入航空队见习,至少也得1到3个月的时间才能逐步熟练掌握以上课目和技巧。
至于经验,等他们打下第一架敌机或者被敌人击落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形成这些宝贵的经验,当然,平时训练时的空中格斗并不能完全代替实战,真刀真枪的扣动扳机或被敌机咬住尾巴所带来的紧张和刺激远非训练和实习能比。
而协约国东线联军航空队实行的是一线轮战值勤制度,飞行中队的飞行员执行45天的一线战备值勤后转入二线休整15天,每个一线中队都有每45天都会至少轮换三分之一的飞行员,新毕业参加航空队的飞行学员们首先进入的是驻扎在二线的飞行中队,王庚一手制定的这个制度保证了每一个前线的飞行中队的优秀飞行员不会因为长期没有轮换的战斗在第一线而最终陨落长空。
当一线的飞行员执行完2个45天的战斗任务之后,将获得45天的二线休整的机会!




北洋1917 第七百八十五章(三) 联队长李藻麟
等执行完3个45天的战斗任务后,将获得60天的二线休整的机会,理论上这将大大的降低了战时一线王牌飞行员的战损率,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的骨干随时在二线待命和带练新飞行员。
当然,此时中华飞机制造厂的飞机产能还远远不足也是一个原因,处在第一线的每个飞行中队虽然只有3个小队12架飞机,但是飞行员却有4个小队16名,多出来的这个轮换的小队将保证整个中队执行任务时不会因伤病减员而造成中队出勤的飞机数量下降。
如果不是王庚看不上se5和dh4,本来这两款飞机英国人因为自己的产能不足,已经委托授权美国通用飞机公司代工生产,协约国联军完全可以从美国进口更多的se5和dh4。
可在王庚看来,优秀的飞行员比飞机要宝贵的多,se5的短板是飞行高度,dh4的短板是格斗能力,而中国独家研发的fr-18卓越者的格斗性能和se5相仿,飞行速度、高度、火力和载弹量都远超dh4,所以王庚卯足了劲不愿意把宝贵的产能和原材料资源浪费在se5和dh4身上。
在协约国东线联军航空队中,此刻担任第2战斗轰炸机联队联队长的是李藻麟陆军上校,南苑航空学校第一期优秀学员,也是联军前线航空队司令黄静波少将的亲密战友,在南苑航空学校第一期41名毕业生中属于年富力强的佼佼者,1892年出生的李藻麟此刻不过27岁而已,他的那些年长的同期学友多数在三十开外,大多数人在王庚的参战军下属航空处接收了南苑航校后回到航校担任教官。
而李藻麟则是在航空队前线司令黄静波这位老同学的一力保荐下,被王庚直接从陆军大学第5期给挖过来的精英人才,民国这陆军大学的招生是每一期学制三年,第五期正常毕业要等到1919年,这王庚那肯等那么久?国家正在用人之计,像李藻麟这样年轻而又优秀的飞行员将来当然要指挥空军而不是去当个陆军师长啥的……陆大的学业日后再补不迟。
这李藻麟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祖上世代务农。李藻麟的元祖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自祖籍直隶省(河北省)饶阳县逃荒到京郊,落户在北京广安门外丰台万宝坊……东管头村。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李藻麟的父亲年届而立,因积劳成疾……丢下李藻麟母亲、九岁的李藻麟和六岁的弟弟,早早离开人世。李藻麟的母亲是城里人,不会种地,那时北方也没有妇女下地干活的习俗。孤儿寡母三个人难以在农村过活,只得进城寄居在舅父家中。舅父家并不富裕,但他还是尽力帮助守寡的妹妹度日,想办法让李藻麟们兄弟二人上学念书。
李藻麟在城里上的是广益小学,据说,这是京师第一所私立小学,是校长陆达夫创办的。小学毕业以后,李藻麟考入京师满蒙文高等学堂。这是一所造就边疆人才、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学校,设有满文和蒙文两科。李藻麟那时遐想翩翩,内外蒙古幅员辽阔,如果有机会骑上骏马……驰骋在浩瀚无垠的大草原上,该有多美啊!于是李藻麟选择了蒙文。
毕业后本应继续深造,无奈家庭经济拮据,不仅无力供李藻麟上学,还需李藻麟挣钱养家糊口。那一年李藻麟16岁。……如果去学徒,年龄偏大,而且做学徒一开始也挣不到钱;如果找正式工作,年龄又偏小。母亲想让李藻麟去当佣人……小听差的。对此,李藻麟感到十分苦恼。一时间,何去何从,一筹莫展。
恰在这时,出现一线生机。李藻麟在同学边明远家里,说起自己当前的窘境,他的父亲很同情李藻麟,给李藻麟出了个主意。他告诉李藻麟:目前,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正在招生,两年毕业,吃、穿、住、行、书本等一切费用由公家供给,可能还给点零花钱,不用家里一分钱。他建议李藻麟去报考这个学校,投身军界总归是一条正道,当一辈子听差算怎么回事呢?
李藻麟听了以后喜出望外,这正好圆了李藻麟少年时代幻想当军人的梦。而且,两年的时间不算长,毕业就能挣钱养家,于是当即决定报考。李藻麟这个同学的父亲,是宛平县衙门的一位文书,专管收发和抄写文件。学校招生的行文到宛平县衙门,因此他对一切规定和投考办法都非常熟悉。
就这样,在宣统元年(1909年),李藻麟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步兵科。军事学堂的学习和训练是紧张而严格的,生活艰苦,纪律严明。就拿吃饭来说,大米根本不淘,伙夫扛着麻包袋……直接就往锅里倒。饭里经常有沙子,根本不敢细嚼,也不允许你细嚼,因为吃饭时间规定很短,哨声一响,马上就得撂下饭碗,赶紧跑步到操场集合,一点不敢怠慢。如果你非要细嚼慢咽,那只好天天挨饿。
宣统三年(1911年),学习期满毕业,李藻麟被分配到第三镇任见习排长。见习三个月期满,被正式任命为排长,一年后又升任连长。第三镇在北洋六镇中当属精锐之师。当时第三镇统制(师长)是曹锟,吴佩孚那时是一名标统(团长)。而李藻麟所在的标(团)的标统,是尔后曾任直隶督军的王承斌。
所以说起来,此刻的协约国东线联军航空队第2战斗轰炸机联队的联队长李藻麟上校,还是吴佩孚、王承斌这俩员参战军大将早年嫡系部下的干活。
到了民国二年(1913年),大总统袁世凯创建中国空军,在北京南苑兴建机场,建立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选拔陆军下级军官入校学习飞行驾驶。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和考试,是年秋季,李藻麟考入航空学校,成为民国以来培养的第一批飞行员。




北洋1917 第七百八十五章(四) 第一批飞行学员
民国四年(1915年)秋季,毕业的时候,李藻麟因为飞行科和学科考试成绩优异,升任少校航空连长。时值袁世凯准备派其心腹陈宧(二庵)出任四川将军,并统帅一支劲旅入川,以镇压西南反帝制势力。最初,拟派贾德耀所属第15混成旅随陈入川,但贾德耀索要15万元开拔费,袁世凯认为要价太高;而第16混成旅冯玉祥只要10万元,遂改派冯旅入川。
同时,令派李藻麟率领所属航空连随军出征,以壮军威,李藻麟的航空连受冯玉祥节制,可见,李藻麟和中国王以及中国参战军的之间那可是源远流长,这老冯的第十六混成旅日后就是王庚组建参战军的基本老底子呀!
当时,李藻麟的航空连配备法式飞机三架。启运时,飞机均拆卸装箱,由京汉铁路运抵武汉,然后装船,逆水而上到达重庆,再由旱路运抵成都。历时一个月。机场修建竣工后,飞机组装调试,经过试飞,又进行了一次隆重的飞行校阅仪式。四川将军陈宧、参谋长张联棻、旅长冯玉祥等均亲临现场观看飞行表演。四川人亲眼目睹飞机翱翔于蓝天,实始于此时。
在航空连以后的飞行中,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安全事故,一天,李藻麟正驾机飞行,发动机突然发生故障,飞机失控,迅速下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藻麟竭尽全力控制下落方向,使飞机一头栽到一棵大树上,由于树干挺拔、枝叶繁茂,竟将飞机托住,奇迹般形成一次“软着陆”,避免了机毁人亡。
事后检修过程中,最棘手的是发现汽缸出现细小裂缝,机械师对此无能为力。李藻麟决定求助于成都金垠作坊的老师傅,也就是小炉匠,李藻麟觉得他们经验丰富、或许能解决问题。一位老师傅真是不负重托,他用极细的银丝把汽缸裂缝填实,然后焊接打磨。经过这样处理之后,发动机的工作效果居然完好如初。对机翼的修复,李藻麟们采取制作油布雨伞的办法,缠一层布、涂一层油,一共缠了三层布、涂了三遍油。这架飞机终于再次飞上蓝天。
未几,帝制失败,陈宧决定撤军北归,这冯玉祥要李藻麟留在他的队伍中,当然是为了把航空连这稀罕的飞机给留做十六混成旅的家底,而李藻麟那时因为对冯有点看法,没有同意,因为陈宧最后决定撤军时,曾召集一次高级军官扩大会议,李藻麟虽然只是一名少校连长,但航空连是一个直属独立单位,因此得以列席会议。
在会上,陈宧讲话后,请诸将领发表意见,冯玉祥是关键人物,是实力派,握有兵权,地位又高,按理最有资格发言。但冯却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一语不发,看到他的这种情况,别人谁都不好发言,致使会议长时间冷场,陷陈宧于十分尴尬的境地。究竟是同意撤军还是不同意?或是另有高见?理应明确表态才是,怎么能一声不吭呢?
因此冯大炮当时给李藻麟的感觉是:在关键时刻,故意给长官出难题,看长官的好看;如此对待长官,未免太过;与一个心胸不够宽厚坦荡的人相处,恐难处好。因此,当冯提出要李藻麟留在他的部队中时,李藻麟英明果断的拒绝了,这一点也是日后中国王对李藻麟青睐信任有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小李子到底是有眼光的主,一眼就看出了老冯脑后的反骨,这不容易啊!
李藻麟在民国五年(1916年)秋季回到北京,回京后即向参谋本部报到,并将飞机如数交差。当时,正值陆军大学第五期招生,参谋本部征得李藻麟的同意,保送李藻麟去报名投考。由此,李藻麟考入陆军大学第五期肄业。
这陆军大学在北京西直门内大街崇元观胡同,学制三年不奇怪,学员均带薪学习也不奇怪,奇怪的是,陆大要等每期学员毕业后,再招下一期,因此在校学员永远只有一届。学员均须具有中级军官学校毕业资历,并具有三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这下子可好,日本陆军大学校每年能有5、60学员毕业,而中国的陆军大学三年才毕业一期,而且人数不过7、80人,日本陆军大学校每期毕业生前六名被称为优等,第一名称为首席,都获赐天皇军刀。
而中国陆军大学则在每期毕业时进行的参谋旅行演戏结束后,由教官推举10名优等毕业生作为推荐生,如果不是被中国参战军横插一手把李藻麟这个陆大第5期的优秀学员给提前弄回了参战军航空队的话,在王庚前世,李藻麟同学1919年毕业时名列前10名优秀学员的名单之中学,当然,咱们3年出70多陆大毕业生的功夫,够日本三期出150-180陆大毕业生了,当时中日双方陆军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规模差异可见一斑。
在李藻麟的第五期的同学中,有一位特殊学员,就是杨毓珣。杨毓珣字琪山,曾任张作霖、张学良的副官长。他是世家子弟,伯父和父亲均是袁世凯的心腹智囊。他的伯父杨士骧,曾继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和直隶总督;父亲杨士琦曾任左丞。
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另行制定新约法,总统-独揽全**政大权,特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国务卿下设左丞和右丞。其父杨士琦为左丞,钱能训为右丞。而杨毓珣本人又是袁三小姐之夫、袁世凯的女婿。
这杨毓珣被保送入陆军大学第四期,其时袁世凯尚在世,但由于他不是中级军官学校毕业,即使拥有这样显赫的人际关系,杨也仅是旁听生,尽管各科考试合格,也不能算作陆军大学毕业,而是只承认他具有中等军官学校毕业的资格。为了取得陆军大学正式毕业资格,杨毓珣又参加了第五期学习。可见,那时办事制度还是相当严格的。




北洋1917 第七百八十六章(一) 海军上校沈德燮
北洋陆军大学有一门课,是步兵、骑兵、炮兵、辎重各科学员共同必修的主课,这就是“战术课”,每期学员的战术课,均请两名日本教官讲授。李藻麟所在的第五期,两名日本教官是柳川平之助和多田骏。这柳川日后是日本“二二六”政变时第一师团的中将师团长,在侵华战争期间曾任兴亚院总裁;而多田骏后来晋升大将,侵华战争时曾任华北驻屯军司令官。
陆大这战术课除课堂讲授外,毕业时还要进行一次“参谋旅行”,以考核学员实际作战的指挥能力。李藻麟们第五期学员是在唐山地区进行野外实习。结合各地地势和地形的不同以及设想的不同情况,由考官口头提出各种不同内容的题目,学员必须立即回答,稍有延迟,便立刻宣布该学员“阵亡”,再换另一个。
日本教官态度十分严厉,要求十分严格。根据中国参谋本部的要求,每期毕业时参谋旅行考核完毕,日本教官必须选拔10名成绩优秀的学员,推荐给参谋本部,作为参谋本部今后录用人员的参考。在王庚前世的第五期推荐的10学员中,李藻麟名列前茅。因此,民国八年(1919年)陆军大学毕业后,参谋本部便分配李藻麟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担任战术教官。
李藻麟在王庚前世的故事还有很多……不过此时这个时空的1918年,陆大第5期肄业的李同学在尚不满27岁的时候,已经成为协约国东线联军航空队的一员大将,职务是第2战斗轰炸机联队的上校联队长,这时候不但航空队的后起之秀中国,就是西线的英法德奥各国都还没有把空军独立出来作为单一的军种建设。
事实上各国空军此刻的正式名称都叫做航空队,编制则分属于各国陆军和海军,当然,各国海军航空队的规模相对要小的多,在欧洲大陆的天空中耀武扬威建立不朽功勋的,是各国陆军航空队,相比德国第1战斗机联队现任联队长赫尔曼.威廉.戈林这样的陆军中尉军衔,李藻麟这厮以陆军上校担任协约国东线联军第2战斗轰炸机联队的联队长,说起来已经是屈就了!
当时各国航空队的飞行学员都来自于陆、海军,中国南苑航校第一期学员中25名由陆军选拔推荐,25名由海军选拔推荐,当然,民国三年第一期南苑航校毕业时只剩下41名合格的毕业生,其余要么因为身体原因被淘汰要么就是自己吃不了艰苦的训练而退出,当然,有几个学艺不精在飞行训练中失事机毁身亡也在所难免。
由于协约国东线联军前线航校中对日籍、联邦籍的飞行学员的选拔招生工作还在起步阶段,因此直到1918年7月底,联军前线航空队的主体依然是中国参战军航空队,当然,位于萨马拉的协约国东线联军飞行航校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目的是航校建立后就地招募培养联邦籍飞行学员和日籍学员,王庚并不打算把中国南苑航校的分院开到日本本土去……
小鬼子的热血青年们只有参加协约国东线联军之后才有资格成为萨马拉飞行航校的新学员,当然,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必不可少,事实上新学员的招募首先也是从协约国东线联军各部队中择优选拔考核和录取,炮灰什么时候都不可少……中国王可不打算一味的把自己这一年速成培养出来的中国飞行精英们毫无保留的全部挥霍到跟德奥航空队主力的死磕中去。
此刻担任驻防在察里津的联军航空队第3重型轰炸机联队的联队长,则是乌法战役中指挥轰炸机编队表现出色取得重大战果,并获得表彰的南苑航校第2期优秀学员的沈德燮海军上校,这不奇怪,南苑航空队的前2期学员本来就来自陆、海军的选拔和推荐,入学前本来就是陆军尉官或者海军尉官。
1...401402403404405...4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