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晚清神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乔尼小样儿
许钤已经感觉到一股杀气从李鸿章和李国楼身上散发出,一山不容二虎,这两人以后是否会兵戎相见,胡思乱想之中,他的脑海里也在寻思李国楼这个方案,这比建设一个北洋水师好多了,民用工业建设才是工业革命的基石,李国楼的见解比李鸿章强数倍,这一次李鸿章是否会独揽功劳,好似要重用李国楼,当接班人來培养了。
聊了一会儿许钤被李鸿章打发走了,谈话间李鸿章突然一拍脑门,笑道:“小楼,差点被你打岔了,我叫你來是有事和你说,关于新武堂的战术思想依然以你制定的现代化战争思想授课,以事实为依据,虚假的战绩害人害己,三万兵马,死了三千兵马,只是十分之一而已,害怕得不敢打仗了,自己承认全军覆沒,军队从上到下一起欺瞒朝廷,千古奇闻,大清帝国的耻辱啊!那些老古董的千里奇袭早就该扔进垃圾堆里,谁敢说三道四让他换岗位,至于思想教育课程,就按照原有教学课程讲,不要加入新思想。”
李国楼喜极而泣,翻身拜倒在地上,伏于地上,朗声道:“多谢傅相大人栽培,下官定不辱使命,把新武堂建好,成为培养大清新一代军官的摇篮,军人以忠于傅相大人为己任,不合时宜的糟粕,总有一天会扔进垃圾堆里。”说话间李国楼磕了三个响头,把李鸿章当做皇帝來崇拜,这是汉人的表白方式,暗示已经明了,哪天李鸿章造反,李国楼冲在前面做先锋官。
“去吧,新武堂还不够完善,多、多听、多研究,哪些需要尽快解决的。”李鸿章端起茶杯,翘着二郎腿,抖动起來了,他不急,还年轻,五十岁不到的人,精力旺盛,大清的新蓝图在他操控之下,已经初具规模。
李鸿章依然能牢牢的掌控住李国楼,所以他还敢重用李国楼,汉人对他不构成威胁,最大的对手还是那些王爷贵族,满人才是他事业的最大劲敌。
李国楼已经出李鸿章潜藏的勃勃野心,有钱、有权、有地盘,权势滔天的傅相大人发展下去,终有一天会黄袍加身,那个嫡子李经述慢慢长大,将会继承李鸿章的基业,而他会有封王的一天吗?还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想到这里李国楼不由打一个寒噤,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并不想到天下大乱,未來充满变数,李国楼不敢往这个思路去想,抛开不切实际的想法,先让大清强大起來,至于大清帝国以后到底会变成怎样的国家,还有身边的人会有怎样的改变,这些未知数,就留到未來去解决,





晚清神捕 410章 炸闻何仙姑出现
李国楼在新武堂开会,听取了刘杰的汇报,制度化的新武堂,有许多改进的地方,新生事物,遇见新的难題,都需要李国楼想出解决方案。
刘铭传在会议上长篇发言,听得李国楼昏昏欲睡,不知道具体情况的人,表述雄心壮志,浪费宝贵的时间。
等到话语权落到李国楼这里,他打起精神,站起身说道:“在这里我说一下军民之间的关系,一支沒有人民支持的军队是站不住脚跟的,想想八国联军入侵我国时,我们百姓所作所为,实在是让熟读圣贤书的人汗颜,为什么会这样,让老百姓有坐山观虎斗的心态,甚至替入侵者运送粮草,甘愿做卖国贼子呢?”
会场上,谁都不敢接这个话題,连咋咋呼呼什么戏话都敢说的刘铭传,也一言不发,忤逆的大罪若是摊上,祸灭九族。
李国楼脸上露出一丝讥笑,缓缓的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军队脱离了老百姓,挥霍浪费,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在老百姓眼里,大清军队变成作威作福的军爷,比官爷好一点点的军爷,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拿着朝廷俸禄,喝花酒、听小曲、娶小妾、抽大烟的军爷,爷爷是高高在上的人,哪会管老百姓死活,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从我做起,从新武堂的建设做起,对于新武堂征地中丧失土地的农民,全部要管起來,除了给他们修建房屋,不让他们流离失所,而且要让他们变成工人,改变小站镇的落后面貌,修建学堂让当地孩童免费上学,农民农忙时,我们新武堂的师生要去给当地农民收玉米,打麦子,村里孤寡老人也由我们新武堂养着,虽然我们一座新武堂能力有限,只能改变一个地区的情况,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是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职责,不要以为修建一座关帝庙就万事大吉了,倡导忠义,但也要面对现实,忠义和现实比起來,人最后都会选择现实,让老百姓见我们军队的真心付出,给了老百姓得见的好处,这样的军队才会得到老百姓支持,等到开战时,冒着炮火也会给我们送吃的,运送弹药,枪林弹雨中也会背运伤员,而不是把入侵者做大救星,幸灾乐祸的夹道欢迎敌人,你们除了教育学生也要教育当地百姓,你们的责任重大,不能闭门造车,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要有关乎社稷兴亡的危机感、使命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那些种地的匹夫也教育好了,那才是新武堂功德圆满的时候······”
李国楼长篇大论,不用发言稿,就说了一个多小时,见校官们已有记笔记的习惯,颇为欣慰,养成好的习惯,铭记于心,承担言传身教的责任。
师爷许钤在会议中记笔记,越听越觉得有理,也觉得恐怖,李国楼是反动派,竟然说关帝庙是假大空的产物,新武堂的精神以实际出发,闹到最后竟敢否定“忠义思想”,这种话只有李国楼敢说,天主教徒李国楼不安好心,待会儿向傅相大人汇报李国楼的反动言论。
李国楼尚不知道有人要打小报告,他得到李鸿章的首肯之后,有点得意忘形了,唾沫横飞的诉说理想,规划出宏伟蓝图,把未來描绘得尽善尽美,有银子、有手段、有后台、有能力,感觉无所不能,蒸汽火车的速度也不过如此,《新武堂五年规划》开始实施,未來一支新军建成,天下任我纵横气势尽显,李国楼还沒长胡须,不能学长官捋须、眯眼的小动作,而是自创一流派,但见李国楼挺胸凸肚,左手单手叉腰,另一手挥动的在半空之中,有力的一挥,铿锵有力的话语,掷地有声。
会场上的校官崇拜的注视李国楼,文武双全的《新武堂》首席学政,思想境界超越一个时代,引领大清帝国走向现代化,改革国防教育体系,校官们不愿让李国楼离开,纷纷举手提问,要李国楼回答各种问題,把课堂上遇到的难題,向李国楼讨教,沒有人去向刘铭传讨教,把刘铭传晾在一边,军队里的武夫和新科探花郎谁受欢迎,在新武堂里依然是学术派占据主导地位,李国楼的军事理论家的形象深入人心,得到所有人的好评,连那些候补官、秀才、举人都自愧不如,有理论思想阐述的李国楼,有成为大思想家、大军事家的潜能。
新武堂从无到有,功劳是谁的,这批來新武堂工作的人心知肚明,竞相逢迎拍马,对李国楼表忠心,刘铭传在眼里,嫉恨在心里,却也无可奈何,李鸿章要让他听李国楼指挥,这口窝囊气,暂时还要忍着。
李国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沒有人能难得倒他,滔滔不绝的话语,气势磅礴,让人叹服,他有朝堂上和王公贵族、清流派、保守派做答辩的经验,不论多难的问題都能应付自如,不能回答的话,还有太极推手这一招,一场会议便奠定李国楼在新武堂“师座”的至尊地位,连嫉妒得眼红,脸皮抽筋的刘铭传也明白一个道理,打嘴仗,此生沒有机会胜过李国楼。
掌声、颂扬声过后,就是英雄寂寞,形单影孤的李国楼独自去睡觉,随后被李鸿章连夜叫过去,痛斥一通,骂个狗血喷头,关帝的忠义思想,关系到大清帝国基本国策,岂能随便拿出來批判。
李国楼低头认错,赌咒发誓以后再也不讲这种忤逆不道的话,耷拉着脑袋离开李鸿章的宅子,一面走一面苦笑,想好不去改变大清帝国制定的思想体系,一不小心就暴露出反动思想,以后要小心谨慎说话,使出太极推手应付长官,做实干家,至于理论家就让李鸿章去做,天塌下來由大个子顶着,他比李鸿章矮半截,犯不着做出头鸟,满腹委屈,沒地方发泄,孤枕难眠呀,辗转反侧之中,思念着家里人。
翌日清晨,李鸿章回直隶衙门,而李国楼回天津城,两路人马将要分道扬镳,在新武堂十里之外的官亭处,李国楼对着送行的刘铭传,说道:“刘公,晚辈若是言语得罪过你,还望海涵,等我回去会在皇上和两宫太后娘娘那里帮你说话的,官复原职沒有多大问題,你明白吗?”
刘铭传瞅眼旁边的李鸿章,惊讶得目瞪口呆,难道李国楼在皇上和两宫太后娘娘那里的面子,比李鸿章还大,难怪那么嚣张,自有高人一等的地方。
李鸿章保持老谋深算的样子,捋须、眯眼道:“省三啊!在这里要学会融合,不要以老眼光人,知识型的学生,要以思想教育为主,身体力行为辅,身体条件只要吃得好,锻炼跟上,以后能达到你心目中的要求,操切行事,祸害无穷,照顾一下小老乡,懂吗?呵呵呵呵。”
刘铭传领悟过來,李国楼使钱替他在皇上和两宫太后娘娘那里说话,平生第一次李国楼顺眼,拱手道:“学政大人,请你放心吧,我在新武堂也是一名新手,以学习为主,不会另立山头的,哈哈哈哈。”说完刘铭传两只手狠狠的拍打李国楼的肩膀,表示由衷的感谢。
李国楼肩膀有些疼痛,知道刘铭传使阴招,故意教训他,但依旧保持风度,说道:“刘公气度颇佳,风采不减当年,尚能刻苦钻研新知识,大清的未來,就靠你这样的壮年人了,哈哈哈哈。”
李国楼早已乌鸡变凤凰,地位直追一品官员,不像过去一样低三下四做人,低眉顺眼的做奴才,刻薄的毒舌,时常要损人,这不,又一次贬低一回刘铭传,也不管李鸿章站在旁边,谁叫刘铭传先动手的,他可是先礼后兵,站着“理”字。
李鸿章出两只铁公鸡相斗的火苗,急忙打圆场,说道:“好了时间也不早了,这么大的人了,都给我正经点,好生办差,国家需要你们携手合作。”
“是。”李国楼和刘铭传笔直站立,行军礼,目送李鸿章的座驾离开,等不见李鸿章车队了,李国楼和刘铭传互相拱手致意,沒有说肉麻奉承的话或者讥讽的言语,各自默不作声的转身离开,面和心不和的表象,让旁边人得通透。
李国楼登上马车向天津城进发,天气炎热,李国楼沒有流汗,闭着眼睛打瞌睡,实在太累了,身心疲惫,來新武堂一次,把他的脑力、体力给耗尽了,李鸿章为了风光西行,要他思想大放送,榨干他的灵魂,如今李鸿章已经变成洋务通,知西方文化,可以心安理得的出使西方。
李国楼迷迷糊糊睡到中午,一行人已经快到天津城。
大道边有一座关帝庙:“哐嘡,哐嘡。”破喉咙大汉敲打铜锣,大叫:“花和尚、何仙姑,开坛护法喽······”
李国咯眼睛睁开,朗声道:“停,去何仙姑。”拉开窗帘向旁边的关帝庙,奋勇的人群挤向关帝庙门口,以年轻力壮的庄稼汉居多,还有扶老携幼的村民,进去热闹,甚至还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村姑在关帝庙门口迎客,好似个个是巾帼英雄的模样。
义和拳开坛练功,李国楼有兴趣一下,这些年随着天主教、基督教等其他洋教在大清不断扩展,为了对付日甚一日的洋人以及教民,民间习武之风愈演愈烈,什么大刀会、红枪会、先天道、义和拳、白莲教等根本沒消停过,这些原本带有神秘色彩的门派,在广博的农村传教布道,对抗西方传教士对大清百姓思想的荼毒。
由于大批加入洋教的村民过去深受地方乡绅势力的欺压,现在有了新主子,变得桀骜不驯,甚至欺压地方村民,霸占田地,几乎要动摇农村宗族势力的根本,所以地方势力对信洋教的人恨之入骨,义和拳的头面人物并不是穷苦农民,而是地方乡绅地主阶层,所谓穷文富武,这开坛练功习武,要供大批人设坛、练功、表演、吃喝、宣扬教义,沒有一定经济实力如何在农村扎根、传播,说到底这些教派,就是地方宗族势力的武装,和洋教势不两立,势同水火,并不是常人所说的贫苦农民自发组织的爱国组织。
当然若是以人数來讲,所有组织的成员都以农民为主,但组织首脑依然是那些地主阶层人员或是一些隐藏在民间造反派的漏之鱼,有许多反清复明的义士掺杂在这些组织里面。
红灯照是义和拳支脉,以女性作为首领,何仙姑是活跃在天津附近的一位神秘人物,她从不摘掉脸上的面巾,有人说她美若天仙,怕给人见会心生邪念,也有人说她就是仙女下凡,所以不能让凡人见,否则会被玉皇大帝召回天界,白天何仙姑的功力减弱,只能使子弹拐弯,若是晚上挂起红灯笼,那时何仙姑刀枪不入,还能飞花摘叶,杀人于百步之外。
此时官府对民间传教态度,并沒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以官员喜恶为准,地方官这种教派不顺眼就打压,甚至血腥屠杀,地方官感觉这种教派存在是对洋教的一种牵制,有时官府还会纵容,乐得见地方势力和洋教之间产生矛盾,他们可以坐山观虎斗,




晚清神捕 411章 义和拳的盖世神功
李国楼跳下马车,带着四名副官戈什哈,就往关帝庙里闯,想个新鲜,大门口两名头包白毛巾的大汉伸手阻拦,喝道:“军爷,想进去总要给香火钱吧,这可是关帝庙啊!”
义和拳在民间属于半公开性质,传教时很神秘,教习的武功能让人刀枪不入,飞檐走壁,更有呼风唤雨的能耐,但也像洋教一样,可以光明正大的示人,连官府的人也可以参观。
李国楼努嘴,身旁的马德全心领神会,掏出一串铜钱,扔进了门口的一只香炉里。
“请吧军爷,觉得好别忘了多给赏钱。”门口站岗的壮汉不忘调侃一下李国楼一行五人。
李国楼转身了眼壮汉,说道:“我是过天桥杂耍的城里人,跑马卖解的人要有活才会给赏,耍猴傈子的人,我就蹭儿。”
门口两位壮汉挠挠头,沒听明白北京土话,互相对视摇头,一笑置之,现在义和拳民与大清官府和平共处,他们才不怕军爷來捣乱呢?这不,份子钱也敢向军爷要。
进入大门,西侧是一座戏楼,红灯照的场子就摆在戏楼上,戏楼下人山人海,四方八邻來热闹的人,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李国楼等五人身强力不亏,又穿着一身军装,老百姓打心底里有些害怕他们,一会儿就挤到最前排观。
戏台下面敲锣打鼓的人,敲打起丰收的锣鼓,六名摇头晃脑的大头娃娃,挥动蒲扇从戏台后面蹦蹦跳跳的的跑出來,开始暖场來了。
一群头扎白毛巾的涂脂抹粉的农村妇女,大声唱道:“锣鼓敲起來,兄弟姐妹难得开个怀,舞儿跳起來,歌儿唱起來,齐个卢呛咚呛,红灯照好年头,齐个卢呛咚呛,干了的是美酒,齐个卢呛咚呛,红灯照好年头,齐个卢呛咚呛,我们拉起手來······
丰收丰收伟大的时候,我们心甘情愿为红灯照奉献所有,丰收丰收伟大的时候,我们祝愿年年岁岁把它留,锣鼓敲起來,难得开个怀,男女老少都來來來,舞儿跳起來,兄弟姐妹都來來來,歌儿唱起來,齐个卢呛咚呛,红灯照好年头,齐个卢呛咚呛,干了的是美酒,齐个卢呛咚呛,红灯照好年头,齐个卢呛咚呛,我们拉起手來······
丰收丰收伟大的时候,我们心甘情愿为红灯照奉献所有,丰收丰收伟大的时候,我们祝愿年年岁岁把红灯照高高挂哟······
丰收丰收伟大的时候,我们心甘情愿为红灯照奉献所有,丰收丰收伟大的时候,我们祝愿年年岁岁把红灯照高高挂哟······”
“哦······”台下掌声、喝彩声不断,这就是农村春节表演节目,李国楼把手指伸进嘴里,吹起口哨声,听上去倒是颇为和谐,让戏台上的表演着飞眸李国楼,厚道的军爷挺养眼的嘛。
大热的天,人站着不动也会出汗,台上、台下的人汗流浃背,有一名壮汉担水,挑着大桶的水,穿梭在人群之中,让人随便拿葫芦瓢,自己舀水喝,这样的壮汉有十名,挑担免费送水,让在场的人争相喝水,解渴,老百姓立马精神焕发,嗓门更加响亮,兴致勃勃的继续观义和拳民的表演。
李国楼沒有喝木桶里的水,而是从马德全手里,接过铜水壶,喝了几口茶叶水,他想得太多,害怕木桶里的水,撒过神符灰,会引起不良反应,至于到底水里有沒有神符灰,只是他臆想出來的事情而已。
锣鼓铮锵,五位身穿灰白衣服,头扎毛巾的的好汉迈着关云长那般大刀阔斧的步伐走上戏台,亮着花架子,个个神采奕奕,精神焕发。
当地有名的一支坛子首领“花和尚鲁智深”的义和拳队伍上台了,义和拳的首领像水浒里的英雄好汉一样,有各自的花名,他们信仰包容从古到今的民族英雄、神话里的仙人、演义里的人物,练功前先烧符,焚香跪拜,以一套神秘的仪式吸引老百姓参加他们的组织。
首领“花和尚鲁智深”四十多岁,有一身硬功夫,能够开山劈石,在戏台上表演真功夫,上百斤的巨石压在他肚子上,徒弟用铁锤猛砸,巨石碎了,人却安然无恙,一块砖石也被他用掌劈断,大吼一声,狮子吼地动山摇,戏台也为之颤抖。
徒弟“九纹龙史进”三十多岁,朝台下拱手,朝着李国楼等几名军爷的方向,朗声道:“我师父花和尚鲁智深,一身功夫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凡人遇见他,那是碰到死,挨到亡,军爷若有胆量,可以上來较量一下。”
义和拳民从來不把胆小怯懦的军爷放在眼里,在他们來军爷离开手里的火枪,那就一无是处,大师父“花和尚鲁智深”有开山劈石的硬功夫,谁会上來找死,只不过炫耀一下,也好让四乡八邻的百姓知道,这里是谁是最厉害的大王。
但今天“九纹龙史进”算错了,遇见一个不怕硬功夫的军爷李国楼了,他才不怕硬功夫呢?站在原地只会运气的硬功夫,只有挨打的份。
李国楼从身边的亲兵护卫之中,走上一步,朗声道:“哎,九纹龙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军爷倒是想领教一下花和尚的硬功夫,比武台上生死由天,你们敢不敢应战啊!”
九纹龙史进一瞧台下有一位高大健壮的军爷,挺身而出,倒让他颇感意外,想说豪言壮语,來场真刀真枪的比武,眼神扫向中间的大师父“花和尚鲁智深”,已经感觉气氛不对,张开口却嗫嚅不言,不知是答应对手的挑逊,还是以江湖情,來自圆其说。
“哈哈哈哈。”花和尚鲁智深上去颇为高兴,一个箭步便跳下戏台,对着李国楼,拱手施礼道:“我倒是谁呢?原來是天津城赫赫有名的拳王李国楼,李大人不去找人猿泰山比试,來乡野村寨和我较什么劲啊!我哪敢和官斗呢?这不是找死吗?”
被人家认出來了,李国楼无可奈何,只能也以江湖规矩给主人行礼,砸场子可不是江湖人所为,刚才还拔剑弩张的紧张氛围,立刻变成英雄心心相惜的感人场面,大有相见恨晚的架势。
一场言语上的误会,须臾之间,消弭于无形之中,李国楼一行人还有了凳子坐,变成义和拳请來的贵宾,來给义和拳助威喝彩來了。
九纹龙史进了一下大师父花和尚鲁智深首肯的点头,知道沒有后患了,李国楼出身于草莽之中,曾经和京师里的黑道以及江湖人士交往甚密,这已是江湖人尽皆知的事情,所以义和拳民大可以放心大胆的展示绝学,李国楼不敢道破其中的玄机。
九纹龙史进先向台下的李国楼方向抱拳行个礼,接着一招手,台下的拳民向台上扔了一支自制的土枪,九纹龙史拿着枪对着天空比划了一下,大声道:“诸位父老乡亲,这支枪里面装好了铅弹,请李大人派名军爷向我射一枪,我给大伙儿表演刀枪不入的神功。”
“神功附体,刀枪不入,神功附体,刀枪不入·······”狂热的百姓已经开始呐喊,兴奋的把嗓子也喊哑了。
李国楼好似吃了一只活苍蝇,憋得实在难受,义和拳民倒是会风水,直接让他來当托。
“李大人,放心好了,我可以当众宣示,死伤勿论,生死由天,大人不必多虑。”九纹龙史进环顾台下,威风凛凛的把枪柄对着台下,而枪口直接指着他自己的胸膛。
“马饼,给人家一个面子,别去火药匣。”李国楼迟疑片刻,还是下达了合作的命令。
“好吧我现在什么教也不信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人。”马德全吃一亏长一智,在李国楼手下,以稳健干练著称,一个箭步便跳上戏台,拿起了那支土得掉渣的鸟枪,拿着手里掂了掂重量,倒比军队里的用的枪,还要重几斤。
九纹龙史进大喝一声,运起神功,把上衣甩掉,露出一身青龙纹身,张牙舞爪的青龙,果真有九条,不愧为梁山好汉九纹龙史进转世的化身:“太上老君急急如率令,天神天将附身在我身上,嘛哩嘛哩轰······”
但见九纹龙史进半蹲马步,双手运气,开门见山,吸气凝神,大喝一声,面目变得狰狞,由红变紫,继而慢慢变青,由青转变成猪肝的绛紫。
台下的人欢呼起來,大声喝彩,疯癫的人群狂呼:“神功附体,刀枪不入,神功附体,刀枪不入·······”好似他们也已神功护体,可以不惧洋枪洋炮,更有人在击打自己的胸膛,好似铅弹要击中他的胸膛。
九纹龙史进一口气憋得难受,已经不能说话,用手指了指胸膛,让马德全尽快开枪射击。
马德全脸上露出一丝讥笑,扣动扳机,但听“砰。”的一声,土枪里升腾起一阵烟雾,让他呛得眼睛都睁不开:“啊哼啊哼。”拼命的咳嗽。
“好······”全场欢声雷动,九纹龙史进胸口出只有黑漆漆一层油渍,稍许遮盖了他漂亮的纹身,其他地方毫发无损。
“嗷······”九纹龙史进双手拍打胸膛,摇晃着身躯,让在场的人,为之惊叹,盖世神功谁与争锋。
1...180181182183184...3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