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神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乔尼小样儿
参赞许岚气得一口面食也没吃,左手不停的捋须,愁眉不展道:“你们说刘锦棠、董福祥、余恩虎是撞了狗屎运,还是料到雷恒会落入陷阱,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
“当然是撞了狗屎运,就像中了百万英镑。”李运开坐在李国楼身边,粗声粗气的说。如今他已有抢班夺权的架势,因为李国楼要回京,留在大西北的李字营官兵,总要有个最高长官,他就看中这个宝座。虽然饭大慧替他分析过了,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李运开不到黄河心不死,就算受伤还要在李国楼面前表现一下,不肯到战地医护队养伤,李字营的长官当然姓李,李运开不由把目光扫向大他四岁的李运捕,这就是他的劲敌。
“嗯······有点道理,你们也说说自己的想法。”李国楼微微点头,让手下的军官畅所欲言。他要看一下手下军官的分析能力,不想说出真实的想法。
李运开不喜读书,但喜欢听故事,还能学以致用。通过战场上的磨砺,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地指挥官,成为李国楼最厉害的武器,李运开前途不可限量,但还是太小,不足以承担大任。李国楼没有发现天才,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才是硬道理,当然先把奴才栽培成人才,才能与时俱进。每一名高官都是这么干的,李国楼也不能免俗,手下的奴才一抓一大把,他就是靠这些忠心耿耿的“人才”,才把李字营建成一支敢死队。
忠诚排在第一位,这是首选的标准,身边的军官值得信赖,包括金二子那样二面三刀的人。
看着席地而坐的军官吃得酣畅淋漓,胜利者不该被批判,被友军摆了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以后有得是机会,想吃他的人,都要被他利用。李国楼的心情开始好起来了,终于端起了铜缸开始吃面食。
李字营氛围很好,开会时允许各抒己见。在营地里坐着的十几名军官、幕僚纷纷发言,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两种言论都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互相还在争论不休,以个人的好恶来阐述观点。
李国楼依然不表态,插话道:“饭师爷,你也说说你的观点。”
“哗!”饭大慧打开扇面,晃动扇子驱赶蚊子,洒然儿笑道:“这里蚊虫真多啊!就像飞将军一样,赶都赶不走,又来骚扰我们了,二百匹马那件事还没完,这次把我们叮咬得够惨。”
“哈哈哈哈!”营地里的军官大笑连连,把刘锦棠比喻成蚊子,饭师爷够风趣的。
饭大慧读了二十几年书,在大清科考制度下有机会考举人,都是有本事的人。虽然科考以死记硬背为主,但也要有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一篇策论,几篇诗词就需要很强的文化底蕴,饭大慧一步一个脚印,混到李国楼的首辅宝座,绝不是靠溜须拍马,能力决定地位,他的话连李国楼也爱听,高谈阔论是他的擅长。
“我认为这件事,有机缘也有巧合,锦字营的董福祥有一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善于隐藏行踪,恰好让他们发现我们的部署。我们李字营鸿运当头照,好事总轮得到我们,敌人会自动送上门来,早就被其他军队眼红,嫉妒我们李字营的战功。刘锦棠就不动脑筋了,直接潜伏在我们身边,这不巴特尔成为倒霉蛋,把到手的战功,奉送给那群蚊子。”饭大慧娓娓道来,分析得颇见功底,拿来主义嘛,在群策群力之下,总结性发言,就是一锤定音的功夫。
饭大慧的话激起千层浪,军官们认为这个可能性最高,又开始痛斥刘锦棠的无耻伎俩,第二次从李字营手里抢了功劳,名动天下的刘锦棠就是个厚皮猪,连谢谢也不会说一声。
李国楼长身而起,人又变得洒脱了,恢复以往的神采,莞尔而笑道:“算了!不要和蚊子计较,飞将军立下汗马功劳,我们李字营作为东道主要表现得大度,明天两军搞联欢,锦字营有雷恒,我们有娘们嘛。”
“哈哈哈哈!”营地里一片欢腾,连站岗放哨的戈什哈也在放肆的大笑,胜利者就该舒心的大笑,抛开烦忧尽情的欢笑。
“让害人精来吃鱼面疙瘩吧。”李国楼没忘记巴特尔,下达了最新命令。
灰头土脸的巴特尔终于被豁免,不好意思的狼吞虎咽,对着周围的军官来了一遍尴尬的傻笑。看着他吃面食的可怜相,四周的军官皆在叹气,被人打了耳光,还要迎上笑脸,巴特尔就是一个害人精,让李字营成为笑柄。
之后,“害人精!”成为巴特尔的名讳,李字营官兵都这么叫他。他也不以为耻,以后巴特尔的战旗上绣了一只蚊子,成为他独有的记号。
晚清神捕 第560章 李国楼和刘锦棠胜利会师
李国楼的营地里展开一场批斗大会,批判的主角就是刘锦棠,都认为最后的战功被人抢去了。同样刘锦棠的营地里,也在声讨李国楼的王八运。清军这么多队伍在迭部县剿匪,让起义军钻入深山沟,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谁都知道雷恒的起义军好似秋后的蚱蚂,长不了!
落到最后,起义军撞在李字营枪口上,起义军的主力被李字营剿灭了,这么多清军部队,几万人马奔波劳苦,换来的是一场空。锦字营官兵可不认为他们抢了李字营功劳,反而觉得他们受了委屈。从上到下皆在痛斥跳梁小丑。李国楼,只会捡便宜,让张曜的嵩武军成为笑柄,像李国楼这样做人,在军队里是站不住脚根的。
“小人啊小人,竟然不听军令,擅自脱离嵩武军,这种行为就是对军令的蔑视,砍了李国楼脑袋也算轻的。”董福祥抚着一部大胡须,学着关帝庙里的那个人,看着篝火,眯缝起眼睛,好似李国楼落在他手里,只有挥泪斩马谡。
余恩虎是武进士出身,比董福祥还要高大魁伟,伟岸的身躯就算坐着,也像一座铁塔,恬不知耻的说:“哎,说来说去还是运气差一点,抓到的俘虏不足五十人,听说李字营抓了二千多人。刘州同,你说该怎么办?”
余恩虎话里有话,深层次的含义就是让刘锦棠再弄些战俘回来?等到部队回师延安的时候,让左宗棠看一下锦字营的赫赫战功。哪里去抓俘虏?当然从李字营手里捡现成的战俘,这种事情军队之间经常互通有无,同样张曜战报给左宗棠的时候,就会有嵩武军的战功。
哥老会雷恒在延安造反是件大事,比回民闹独立更让清廷惊惧,就怕雷恒的起义军成为天平天国第二!现在左宗棠亲自坐镇延安,足以说明清军对雷恒造反的重视程度。西北的战事把军事打击的重点投入到这场清剿之中,金积堡战役处于休战期,清军提督刘松山正和回军首领马化龙、马耀邦展开一轮又一轮谈判。
左宗棠使出诡诈之术,蒙蔽那些回军割据势力,让大西北的各部回军以为和大清还有回旋的余地,朝廷不想打下去了,将会允许地方高度自治。分而击之!是左宗棠用兵之道,他手里可用之兵,说是二十万人马,其实就四五万人马可以拉出来打,其他军队善于守城,镇守险关隘道。拉到野外作战数来数去就这么几支,拆东墙补西墙的战法,那还不被回军打败,所以清军竟然和回军和平共处,甚至退出一些战略要地。
回军没看透清军软弱的一面,以为大西北的二十万楚军能征惯战,被左宗棠的威名唬住了。此时的大西北的各路回军没有抓住有利的战机,实施绝地反击,错失天赐良机,很快就要品尝到失败的滋味。李国楼打败起义军主力,消灭四千多敌人。刘锦棠活捉雷恒,就是大西北战役的分水岭,之后,清军把主力部队调往肃州、金积堡,接下来清军会对金积堡的敌人展开血腥的报复。
其中原委是在金积堡前线,清军提督刘松山在和回军首领马化龙、马耀邦父子展开谈判时,发生一件出乎意料的事。因为言语冲突,一名回军将领突然掏出隐藏的手枪,把刘松山打死在谈判桌上。这件事出乎在场人意料,真的是意外,连回军首领也瞠目结舌,双方再也谈不下去了。但这笔账算在马化龙、马耀邦父子头上,也成为清军残酷报复金积堡数十万百姓的导火索。
一个无名鼠辈的不理智之举,竟然祸害数十万回民,历史该怎么评价这一枪?
这件事让左宗棠悲痛不已,暂时隐瞒着刘锦棠,身处迭部县剿匪的锦字营官兵,尚且不知此事。
李国楼也不知道此事,他位高权重,可以看到各地的战报,这段时间关于金积堡战报突然没有了。曾经为了这件事,专门写信问过徐占彪、黄鼎。得到的答复是金积堡处于休战期,没什么大事,让他不要担心。
刘锦棠既然活捉了雷恒,还要有足够的战功,否则被李国楼告一状,这抢夺李字营功劳,就不好听了嘛。其实大家心里明白,这次锦字营的两个营,是虎口夺食,活生生把李国楼给耍了,血腥的肉搏战,锦字营敬而远之,胜利的果实倒是采摘掉了。若是李国楼心里没有嫌析,早就派人来联络了,不把锦字营放在眼里,联络官也没派,就是说李国楼在闹情绪。
刘锦棠冷哼一声,说道:“李国楼欠我的多了,我还没和他算腊子口那笔账。明天我亲自去会会他,臭小子毛还没长齐,翻不了天。”
刘锦棠倒打一耙,把锦字营阵亡在腊子口的战士,全部算在帮助李国楼份上,锦字营是在替李字营镇守腊子口,本来李字营要死绝,哪里守得住腊子口?这样二百匹战马就算李国楼还债,他拿得心安理得。饭大慧曾经向刘锦棠讨债,被他骂回去了,腊子口战役让刘锦棠名动天下,也让他有资本得罪李国楼。这次洛大乡战役,锦字营至少要一半俘虏,这样才算和李国楼两清。武将的厚颜无耻在刘锦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才不认为占了李国楼便宜,只能说,“老湘军的帮助不是无私的,养兵是要大出血的。”
董福祥气势汹汹的说:“对!是要和李国楼算清楚。董志原的回民受尽知县魏涵宇欺压,那个姓魏的,就是以李国楼做挡箭牌,拿着的鸡毛当令箭。”
刘锦棠瞥眼道:“董都司关于董志原的事,你就别操心了,鸟不拉屎的地方随他去吧。金积堡、西宁富得流油,那里适合老爷子养老。”
董福祥心神领会,会心的一笑,有了刘锦棠这句话,他的十万流民军,都将安居乐业。他看中金积堡这块风水宝地,搬出董志原的破事,就是烟雾弹,以后把他的部族移民到金积堡。肃清金积堡的回民,捷足先登,占据这块战略要地,董氏家族将在金积堡繁衍昌盛。
“刘州同,若是李国楼不肯呢?”余恩虎看见过李字营的勇猛,打仗不比老湘军差。心有余悸,害怕李国楼使出王八脾气,说翻脸就翻脸,到时闹僵就不好了。
刘锦棠呵呵一笑道:“余参将,我能活捉雷恒,在李字营骑兵面前抢功劳,就不怕李国楼翻脸。说到底他还是个文人,禁不起威吓,我的官帽不会比他小,到底谁低头,还未可知呢。”
刘锦棠的话,让人安心,反正雷恒在锦字营手里,几名军官喜笑颜开,不升职也不可能,先给李国楼请安,以后平礼相见。
“哎!李国楼真是一员福将啊。雷恒哪根筋搭错了,会把主力带到洛大乡,犯了兵家大忌。我去问问雷恒到底怎么想的?”余恩虎没事找事,想去看被抓的雷恒,走向密林深处。
人都有好奇心,对于造反的首领,这些清军将领都想看新鲜,问雷恒为何要杀死高连升,造反后悔吗?
雷恒就像一只猴子,被清军参观,刘锦棠善待雷恒,好吃好喝让雷恒休息,派专人看守,防备雷恒自杀。左宗棠说要亲自动刑,要用雷恒等几名叛徒的心,祭奠死去的高连升,活的雷恒才有价值,要被押解至延安。这些军人崇拜左宗棠,严格执行左宗棠的军令,没想过这是把左宗棠逼上梁山,开膛掏心是一桩技术活,左宗棠是干不好的。
董福祥没有挪动屁股,对于俘虏提不起兴趣,问道:“刘州同,明天李国楼想看雷恒怎么办?”
“不给看,从明天起,所有人一律不准接近雷恒,由你把雷恒押送至延安。李国楼那个小样,动什么坏脑筋以为我不知道吗?我可不是傻瓜,你不要刺激雷恒,路上小心。”刘锦棠善于谋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李国楼会抢人,把雷恒当成宝,连参观也不给人李字营机会了。
“是!李国楼小滑头,一看就不地道,这次他这么卖力,就是看出雷恒不堪一击,这份功劳水分很多。金积堡为什么不去?为何会放弃腊子口立功的机会?还抛弃嵩武军,这种友军不值得信赖。”董福祥一下就给李国楼下来三副烂药,就是因为董志原的回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知县魏涵宇对移民至董志原的回民不善,董志原的回民称知县魏涵宇,叫“魏扒皮!”谁是魏扒皮的后台?当然是李国楼。所以他把这笔账算在李国楼头上,不断的诋毁李国楼。
刘锦棠是湘军的二当家,智商很高,在派系斗争中游刃有余,手下各支部队听令于他,不但是靠从属关系,人与人交往依靠感情维系。董福祥能征惯战,但不是愚忠之士,在乱世中拉出“十万人马”,还能以孝道的理由,带领流民军归顺大清,也是一名见风使舵的势利小人。为了湘军的地位不受威胁,他当然不会说李字营好话,李国楼被大帅左宗棠重用,就是对他地位的威胁,故此他一直贬低李国楼,心里怎么想,岂能让人看穿。
对于手下人的德性,刘锦棠心知肚明,装出感激之至的样子,按在董福祥的肩膀上,洒然而笑道:“董都司分析得很透彻,我会防着李国楼。不过这次还是要感激李字营的无私帮助,你要以大局为重,不要为了民族问题,让人下不了台。军人管政务,会被居心不良的人告黑状,你是你,你弟弟是你弟弟,千万不要为了你弟弟的事出头。否则犯了朝廷的忌讳,连我也保不了你,懂吗?”
“属下明白了,明天不会得罪李国楼,就算宵小之辈无理,我也会管住脾气。”董福祥对刘锦棠感激涕零,跪倒在地,表明心迹。他就崇拜刘锦棠,对于刘锦棠言听计从,董氏家族能有今日的地位和权势,全拜刘松山所赐,刘松山的侄子刘锦棠(也是记录族谱的儿子,刘松山没儿子,刘锦棠已经过继在他的名下),就是他的二主子。
这就是军阀作风,这些军阀只听主子的命令,左宗棠、李鸿章就是大军阀,属于两大派系,上面还有一个恭亲王奕訢坐镇。有这三座大神坐镇,大清看上去还算和谐。他们下面帮派林立,一个个小军阀活的滋润,已有作乱大清的资本。
军阀不是靠军队取得话语权,养兵自重,那是找死。而是因为大清为了消灭造反派,交给了军队部分的税收的权力,让军队插手地方政务。开始是设卡收税,让军队赚点钱养活战士,这个口子一开,就像打开潘多拉匣子,**永无止境,军人地位飞速提高,插手地方政务,名正言顺的成为一路诸侯。之后,让大清政府尝到恶果,兵部调动不了地方军队,想调兵遣将,还要和这些军阀谈条件,让这些军阀取得更大的权力,让军阀有更多的自治权,造成恶性循环,成为另一个祸乱的根源。
但这些靠时间积淀,还没有形成恶果。此时大清真正在收取这项政策的红利,地方军阀出钱出力,听从兵部的调遣,无怨无悔的征战大西北,没人敢做刺头,政府对军队的新政,大快军心,军人誓死效忠大清。
看清祸乱根源的人,少之又少,有能力的人还想掌握军权,不肯道破玄机。李国楼削尖脑袋挤入军队的高层,就是因为他有眼光,看见政府权力失控的恶果,先捞足资本,成为一路诸侯。所以他对打仗颇为上心,冒着风险呆在前线,想靠军功封爵。
当然军阀也爱国,为了祖国统一,李国楼身先士卒,在大西北成就一番事业。洛大乡战役李字营把哥老会的起义军镇压下去,这场战役振奋民心,传道布教的造反派都不敢动了,很长一段时间汉人都不敢造反了,哥老会消停下去了。大清呈现中兴格局,国事蒸蒸日上。
李国楼、刘锦棠两颗闪耀的将星冉冉升起,成为这个时代的闻名遐迩的后起之秀。大清飞速崛起让西方列强寝食难安,一场滔天巨祸,正在酝酿之中,又一场变故将再次考验李国楼。
左宗棠对李国楼、刘锦棠刮目相看,为国举士,把李国楼、刘锦棠推上历史舞台。
翌日,李字营和锦字营在洛大乡的八字坡胜利会师,两军尽开颜。李国楼和刘锦棠热烈相拥,好得像连体婴儿,互相拍打,就差西方的接吻礼······
晚清神捕 第561章 刘锦棠棋高一着
由于刘松山意外被杀,刘锦棠只在延安呆了一晚,就赶去金积堡的永宁洞左宗棠擢升刘锦棠,竟然把金积堡前线的六万多兵马,全部交予他指挥。连张曜、雷正绾等开拔的部队,都受刘锦棠节制,那些提督、总兵都要向六品官刘锦棠行礼,左宗棠一夜之间把官场搞乱了。
左宗棠已向朝廷保举刘锦棠,为提督衔,接替刘松山的官职。六品文官直升从一品武官,这是大清开国一百多百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事。
清军主力准备对金积堡的回军展开秋季攻势,重点攻击的目标直指黄河青铜峡口,即秦汉二渠的渠口,清军准备在冬季来临以前,夺取这块战略要地,为水淹金积堡打下伏笔。
延安十里外的长亭,送行的官员在此相送,此时刘锦棠才二十八岁,风华正茂,心里感触很多,喜忧参半,看着送别的官员,法用语言表述心情。
“诸位请留步,我承诸位的这份情,在此别过,来日再饮庆功酒。”刘锦棠举起一碗践行酒,一饮而尽。[
“那就请刘大人上路。”聪明的官员,不提刘锦棠官职。
此时的场景有些尴尬,既不能表示庆祝,人家死了亲叔叔,礼仪上算是死了父亲,正在服丧期。又不能表示悲痛,军队出征非常迷信,吉时、吉兆、吉言,有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哭也不能哭一声。所以大小官员沉默是金,表情严肃的拱手施礼,送别在沉默的氛围下进行。
刘锦棠跨上战马,扭头抱拳施礼,向送行的官员表示感谢。按照国家制度,他要返回家乡守孝三年,即丁忧制度。但国事为重,皇帝可以夺情,让刘锦棠在岗位上守孝。夺情制度是对朝廷重臣,普通官员是享受不了这一制度。刘锦棠被同治皇帝夺情,也有武官的特殊性,武官在战争时期可以免于丁忧。但刘锦棠作为“儿子”,以孝为先,刘锦棠打报告请求丁忧,这套程序还是要走的,同治皇帝夺情,也在情理之中。
锦字营官兵披麻戴孝,手持招幡旗,锦字营二个营满员,一千多名战士、长夫消失在地平线上。靠打仗可以越打越强,锦字旗让每一个战士珍惜这份荣耀,只要站在这面旗子下,锦字营的战士誓死效忠刘锦棠。大多数锦字营长夫,都是改造的战俘,以后再升一级,就是光荣的锦字营战士,军队就是靠这些新鲜血液注入,才让建制保持完整。
李国楼看着尘土飞扬,感触良多,所谓祸福双至,放在刘锦棠身上最为贴切。而他和刘锦棠有许多相像的地方,都是火箭提拔的官员,在官场上没有底蕴,刘锦棠还有刘松山遗留下的政治遗产可以继承,有一大帮湘军战将支持。他的那些同年、同门、同科现在还在翰林院读书,六部里面做小吏,修身养性,学习为官之道。想有势力范围,至少要在十年之后。言听计从的人,官职太小,甚至不入流,可用之人都是奴才。人才战他输给刘锦棠了,打仗要靠友军帮忙,若是友军放鸽子,他只有哭的份。
李国楼内心纠结,李字营交给谁好?第一人选竟然是满人范晔,因为范晔原本是炮兵军官,又通过大西北战斗中历练出来了,能让李字营在科技强兵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而不会走楚军的老路。打仗是陌生的事,连他也是通过一次次战役提高了指挥能力。但范晔满人的身份让他有些疑虑,把李字营交给一个满人,岂不违背他的意愿。
李运捕、苏元春、李运开还太小,还要多学习几年,将来可堪大用。现在开始反要压制他们的仕途,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材,让他们在底层多呆些时日,以后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成昆适合管理督导队,心里太阴暗了,属于会作乱的那类人,不适合掌握兵权。他居于高位,成昆不会作乱,他若是死了,成昆定会兴风作lng。
巴特尔少用为妙,否则早晚战死疆场,喜欢冲杀在前,是军官的弊病。蒙古人的骑兵战术,只有胜利在望才能用,属于最后一击。
炮战!排枪!骑兵冲杀!拿破仑的制胜法宝,看上去完美瑕,但战争形势多种多样,墨守成规的战术,必定会被人破解,李字营要学会在各种环境下打仗。若是不会海战?大清还是被西方列强的军舰包围,海军不行,不堪一击。十年以后北洋水师才有战斗力,现在只有靠陆军死战,大清幅员辽阔,调兵遣将是个难题。还是要靠火车运送部队,不知圆明园的小火车工程,进展如何?突破口还是在两宫太后那里,美男计往而不利。
李国楼低头沉思,想着大清未来的蓝图,把自己当成大清的规划者,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不停的在变。此时他又变成忠君爱国之士,一切为同治皇帝考虑,舍家为国,不计前嫌,摒弃满汉纷争,携手未来。有刘锦棠在世,李国楼不敢造反,适才送走了克星。没看见刘锦棠已在他面前,等看见刘锦棠那张脸,倒是吓了一跳,莫非见鬼了!索命常又来干嘛!
“李大人和你说几句话。”刘锦棠的语气不容置疑,有一股大帅下命令的腔调。
李国楼从没怕过的人,但不知为何?内心有点怕刘锦棠,感觉刘锦棠就是他命里的克星。若是哪天两人兵戎相见,他一定输给刘锦棠。眼前的刘锦棠不是飞将军那样莽撞的人,而是像羽扇纶巾的周郎,指间让人灰飞烟灭。若他是赵子龙转世,那么刘锦棠就是周瑜转世。一个有大将之才,一个有统帅的谋略,两人不在一个档次上。看见刘锦棠正儿八经的脸,李国楼就把自己当成忠君爱国之士,谁敢祸乱大清?他就要扫平一切卖国贼,造反派背后必定有洋鬼子撑腰,这是不争的事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