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锦若
如此,林宝珠接着张记彻底打开了狗剩几个的思路跟想法,所谓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后世人研制出杂交水稻,眼下张记不也拿出了类似的品种么?当然,她并非专业人员,也不懂两种品种有何不同,却知道能这物件能造福百姓。
“皇上,臣妇虽然不是圣人,但是却也知道些浅显的道理。如今臣妇送上的礼物并不敢居功,因着那些都是桃树湾众位百姓的成果,臣妇充其量也就是给他们提供了些便利罢了。”说完,林宝珠又是一礼。
这下不光是上位三位巨头有些笑意,满意的直点头了,就连底下坐着的许多文臣跟命妇都忍不住感慨赞叹了。平心而论,若是他们在这等天大的功劳,护国公夫人能干脆的推出去,但是如果换做是他们,许是兴奋都来不及哪里舍得送到旁人头上?
真不知护国公夫人是傻还是太过善良,再瞧边上一直一言未发的护国公,不仅没有生气,甚至连表情都不曾变一下。他难道不知,其夫人推拒的是何等功劳?
不管别人心里怎么猜测,反正这会儿皇帝吩咐完之后,一连几句夸赞,更是直接赏赐许多。就连边上刘嬷嬷抱着的小晟睿,也因着龙心大悦得了皇帝私库的瑞兽玉佩跟饕餮七宝短剑等物。而边上的大丫也就是张锦若,更是被太后娘娘跟皇后娘娘齐齐夸赞聪慧明理,然后由两位母仪天下的女人赐下玉坠头饰等物。
林宝珠带着两个孩子屈膝行礼,谢恩之后,才重新同自家男人坐回到座位上。
接下来的觐礼可谓是波澜不惊,不过几乎所有人心里也都清楚,有了护国公夫妻俩的年礼,许是旁的再贵重也入不得帝王跟太后皇后的眼了。也就后来许三夫人奉上的万字福的绣品,还勉强得了太后的一句夸。
而坐在席位之上被自家爷们照顾的妥妥当当的林宝珠,这会儿也忍不住挑眉了,她记得许三媳妇也是个农家妇人,淳朴厚道。虽然模样不算俊俏,但胜在勤快踏实。可眼前这位,细皮嫩肉面若娇花,怎么看也不像是许三原配啊。
“媳妇,别看了,去年他升任守卫军将军后,娶了工部员外郎李大人的嫡女为妻。而原配则带着儿子屈居为小。”张满囤面露厌恶,却不肯再多说。
据说,每每许三与同仁酒足饭饱之后,就会吹嘘自己娇妻美妾。而那原配,却是提都不提,偶有当初一起在战场对匈奴作战的兄弟问起,他也是一脸嫌弃言语之间甚是粗俗。甚至说,若不是他好心,早就休了那婆娘,哪肯再多让她在府里吃白饭。
且不说糟糠之妻不可弃,就算是看在原配为他生儿育女照顾老母亲的份上,他都不该那般轻贱了去。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更何况张满囤最是瞧不起如许三那种得了些权利就忘恩负义之人。久而久之,他与六子等人,同许三也就淡了来往,到现在几乎不再过话。
听朱能有几次提起来,眼下许三颇得五皇子赏识,正是春风得意时候,每日里呼朋唤友好不得意。不过那些,与他并无关系。
有了林宝珠献上的嘉禾种子,皇上哪里还有心思一直耽搁在宴会上,就在太后寻了个由头说身体有些乏了带人离开后,皇帝也同皇后寻个有些醉意的理由离开。而余下众人,各怀心思,也无心在观赏后面的歌舞,所以宫宴也就此散了。
众位命妇大臣跪拜送了帝后离开,才三三两两结伴出了正元殿。而此时,围在林宝珠身边的贵妇明显多了许多,而原本同林家跟岳家交好的妇人,也不露痕迹的悄悄错开了步子。
而此时,许是不少人都看出了岳大人的面色并不好看,自然也有几个曾被他弹劾的官员冷言冷语的讥讽一番。也并非他不会为人,实在是他可以说是皇帝信任之人,是帝王眼线,平日里行事也从未有过差池,在皇子之中不曾站队,也是因此他才能得了帝王看重。但却不想今儿女婿的一番表现,妥妥的给他打上了五皇子党的标签。
得罪了太子殿下还不当紧,怕只怕会引起帝王猜忌。他的位置,若是被帝王猜忌,那仕途也就到头了。
农门福妻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三更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一到岳府,岳大人狠狠的斜睨了自家夫人一眼,旋即丢下一句蠢妇就摔袖离开。就在出宫门的时候,他曾差了身边的小厮前去打探,这才知道自家夫人跟女儿到底惹了多大的祸端。
敢在宫门之前给护国公夫人,堂堂一品诰命没脸,甚至言语冲撞不算,还企图往人身上泼脏水。那般不依不饶的,可真真让他恨不能从未娶过那般蠢妇。
平日里,他甚少理会妇人之见的往来,一来是因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古训。二来则是他并非是那种凭着女人手段后宅交际往上爬的人。且妇人虽然有些拎不清,不过大事儿上却从未给他惹过麻烦,至少她心里清楚什么人能拿捏什么人不能招惹,所以有时候明知道夫人以势压人倚老卖老,他也从未说过什么,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只是没成想他的纵容,却给自个惹了这么大的篓子。他甚至能想象的到,一个处理不当,许是岳家几代经营的刚正名声就要毁于一旦了。
而岳大人的不满,在听到管家回禀外面市井传言时候,更是达到了极致。如此显而易见的诬陷,怕是与自家夫人跟女儿也脱不了干系。想到这里,再想到皇上明显很是满意太子殿下,若无意外,太子将会是板上钉钉的下位君王。
按着他的谋划,不站队依旧做皇党,无论朝堂之上如何明争暗斗,他只管刚正不阿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虽然不会受人喜欢,但却能保证岳家至少三代不落。可现在......岳大人在书房来回踱步,看着刚刚管家送来的密信,他真是不知该如何骂自家夫人跟女儿。
“真是蠢妇,愚蠢!”岳大人心中气急,当初真不该把女儿嫁到林家,虽然女儿日子是顺遂了,可这么多年却没能调/教出一个有脑子的丈夫。还不如当年直接把她下嫁给商户,一辈子衣食无忧,也好过像现在这样给他惹难事。
“去,让人请夫人来。”他一掌拍着桌上,想着将要面临的处境,不由得冷汗直冒。若是他倒了,那外放的儿子又能得了什么好?
自顾帝位争夺中,但凡站错队的,莫说妻儿老小受到牵连,怕是整个家族都得不了善终。而五皇子虽然有几分手段,可相比于一直不显山不露水但一出场就能让皇上封为太子的睿王殿下,那真真是差得远着呢。
况且,倘若他真的失了中立的立场,压根就无需其他皇子出手,怕是皇上都再容不得他了。
待到岳夫人来的时候,心里已经想好了应对岳大人的言语对策。左右涉及到女儿,且还有大统问题,只要五皇子上位,那林家跟岳家都能跟着水涨船高。
然而,还没等她俯身行礼呢,就见岳大人阴沉着脸色,目光阴森面色难看的直接将手中茶盏狠狠摔在她的脚下。
“蠢妇!”随着茶盏炸裂,岳大人狠狠骂道,“你若是想找死,莫要拉着我岳家上下几十口人。”
随着清脆的声音响起,茶水全然泼溅在了岳夫人身上,使得她一时间呐呐不敢出声。直到听得岳大人的呵斥,她才气急败坏道:“老爷这番又是被哪个狐媚子挑拨了?真真不念夫妻情分不成?”
见自家夫人一副愚不可及的泼妇模样,岳大人直接眯眼冷声道:“没脑子的东西,到现在都还惦记着你那点小心思。你可知道,今日/你在宫门之前的所作所为,若是传到皇上耳中,我的仕途不保是小事儿,怕是你儿子一辈子再无回京可能。”
说罢,他无力的深叹一口气,无奈的靠在椅背之上揉着额头。少了刚刚的疾言厉色,岳大人虽然依旧面沉如水,可也没了刚刚的恼怒。
“你以为你现在是在为你女儿出气?以为能给护国公一家添堵?真真是蠢的没边了。”岳大人目光凝重,看着依旧没有悔悟表情的夫人,像是失了精神一般,继续道,“护国公现在是皇上跟太子身边的股肱之臣,且不说你们散播的流言若是查实了会给岳家跟林家带来怎样的祸事,两府会不会因着那事儿受到牵连。就说哪怕是事儿是真的,你以为皇上真会为了一个庶女一个罪奴撸了堂堂护国公?”
“老爷......”岳夫人是格局小,眼界窄,但并不意味着她听不懂岳大人的话。
“今日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也不怕把话说透了,只要太子不谋反,护国公的地位就不可能被撼动。且你也瞧见了,太后跟皇后娘娘对护国公夫人的态度,说和颜悦色都是浅的,如果说没有皇上的默许,你觉得可能?”岳大人心头烦躁,可面上却越发沉稳,“你以为是添堵,却不知是在给自己招惹灾难。若是皇上真有心查探流言真假,怕是首先受到牵连的,就是林府继而就是我岳府。就算为了太子,皇上都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愚蠢啊愚蠢。
之后岳夫人昏昏沉沉的被送回了后院,然而第二日早朝时候,林大人就被人弹劾了。未等风波落下,皇上又提了两位监察御史的位置,而一直跟随岳大人的几位则全都明升暗降。如此,饶是岳大人依旧身在御史台,却是彻底失了圣心。
而林大人更是成了编外人物,别说得了好处了,直接就被皇上寻了由头发落了,在家反思然却并无恢复官职的时间。也就是,如果皇上想不起他,许是他这一辈子就只能闲赋在家反思己过了。
未出正月时候,宫中传出消息,说是皇上身体不适罢朝三日。而这个消息就如同一记惊雷一般在朝野内外炸响,随着太子监国,五皇子一派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而与朝堂之上剑拔弩张局面气氛不同的是,后宫之中,太后娘娘的福寿宫里,皇后正与太后说着什么。许是觉得宽慰,太后娘娘自然是连连点头。
“若非元明来请安时候给哀家讲了解闷,许是哀家一辈子都没想过还能见到她。”太后说着,脸上就露出了些许疼惜的表情,“上次让你查探她的生平,却不想竟然遭了那么多磨难。是哀家当初大意了,若不是当初哀家与皇上心生隔阂,没有及时派人查找,许是她娘与她也不会给人为奴为婢受尽欺辱磨难。怪哀家不好,才错使她娘宝珠蒙尘,也使得她的嫡亲外祖母含恨而终。”
皇后与皇帝是少年夫妻,她十三岁嫁于还是皇子的帝王,所以许多事情多少也是知道一些的。尤其是眼下这桩事儿,可以说一直都是太后的一个心结,而皇上为着那个心里也常常会难受不已。
“母后,虽然臣妾还没找到当初侍奉护国公夫人亲身母亲的老嬷嬷,不过却从林府打探到一些隐晦的事情。当初护国公夫人的母亲是官奴身份,后来阴差阳错的入了林府,也不知怎得就得了林大人的垂爱,之后添了女儿不过几日就香消玉殒了。与此同时,当年三个接生嬷嬷皆失踪了,其家眷也不知去向。”皇后缓声说道,“不若亲口问一问护国公夫人?”
听了这话,太后不由的眉头微皱,“不当紧,你也别太过紧张,这事儿不急。左右哀家一瞧见她,就心生喜欢,感觉很是亲切。就算最后不是,总归那也是个可怜的好孩子。”
见太后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皇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这是太后心里有疑虑,但却又害怕失望。所谓近乡情更怯,大概也是这么个意思。
“母后说的是,臣妾会拿捏着分寸的。”
应了话,皇后又陪着太后说了许久旁的,大多都是关于林宝珠跟张记的。说是如今不光张记生意红火,还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善事儿,而之前年节宫宴之上的农耕器具,也是被老百姓广为称赞的。因着皇上并没有瞒着那些物件出自桃树湾,又有宴会上众多官员夫人跟小姐的,所以那消息自然也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了开来。而那些得了看重的桃树湾匠人,一提起来更是连连感激林宝珠。
于是,现在市井之间都在传着护国公夫人是大善人,是活菩萨。
太后也是甚少没有像今儿这么高兴过了,最后兴起时候,她更是一连声的说了好几个该赏。更是让福寿宫的大太监亲自去护国公走一趟,给了林宝珠许多体面。而对于这个,皇帝并未阻拦,也未言说什么,只是在太后的赏赐之上又增添了一对玉如意跟白玉福禄盏等物。
于是,朝野上下再次看到皇家对护国公夫人的看重跟褒奖,而如今林大人就算再想攀关系却也不敢再轻易招惹了。只是在宫宴之后的第三日,以一顶粉顶小轿将嫡女林燕然匆匆自五皇子侧门送进了皇子府。因着只是个姬妾,林家甚至连送陪嫁丫鬟的机会都没有。
而岳大人对于此事,除了默认也再无他法。甚至可以说,就连林燕然入皇子府,都是他迫于无奈之下做的最后的困兽之斗。堂堂御史台御史长被帝王弃用,唯一的办法就是再建从龙之功。而眼下,几位皇子中,他最看好的能与太子一斗的,也就五皇子了。
农门福妻 第二百六十章 四更
第二百六十章
又过七八日的工夫,皇帝派出去的许多暗探都带了消息回来,于明面上的不同,那些暗探到各地查探林宝珠所言的真假总共用了不过三五日。后来又在各地安插皇上眼线,又用了几日,自然的回来也就耽搁到了将近正月十五。
而皇帝看着那一封封密报,但凡有张记庄户的地方,百姓安然,家家户户都不愁粮食吃。倒不是张记分发了粮食,而是最初实验时候,张记就寻了众多农家院的百姓跟着一起试种,且是保底试种。也就是倘若粮食丰收,则收成归老百姓自个所有。倘若试种失败,那青苗钱跟损失,则由张记负责。
如此不过二年,还真给张记折腾出了不少富庶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因着张记水车等物件的出现,大周从南到北,几乎没有地方不能播种粮食。就连漠北荒蛮之地,如今也有了沙米,虽说口感差些,却好过了要朝廷年年想办法从旁出征了粮食送去做给养。
说实在的,若是前者已经够让皇帝心里暗暗惊诧,那后者关于漠北的密报就足以让皇帝心情振奋的。如此下来,再不过十来年,大周必将成为最富饶的所在,也会是最有底气的所在。
当然,那些都同林宝珠无关,眼下她正瞧着跟前红着脸说话都有些不利索的六子呢。
“大嫂,我听说秀娘婶子打算回了村就开始张罗招娣的婚事了是吗?”六子也是听大丫说了一嘴,当即就急了,压根没反应过来呢,就不管不顾的冲到了林宝珠跟前。等来了,才想起不好意思来。但是娶媳妇的事儿是大事儿,就算尴尬也不能不说,所以直接就耿着脖子来了这么一句。
林宝珠抱着臭小子正在长廊上看外头的雪呢,眼下小家伙儿很是兴奋,正咧着嘴歪着头嗷呜嗷呜的高兴呢。听到六子的话时候,可不就齐齐就扭头瞧了过去?
一模一样的迷茫,直到看的六子又是忐忑又是脸红了,林宝珠才反应过来。
“你是......”
“大嫂,我喜欢招娣,求大嫂帮我提亲。”六子见大嫂开口了,也不敢再羞臊,赶忙开口说道,“我没有爹娘,现在身上也算是有个一官半职,而且在京城也有宅院,招娣嫁过来就能管家......我一定会对她好......不会三心二意朝三暮四......”
见六子着急了,林宝珠眼中不由闪过一丝笑意,不过顿了顿她还是开口说道:“六子,你可知招娣是张记的女管事儿,就算成亲之后,她怕是也要抛头露面的忙活生意?”
见大嫂问话,并没有一口回绝不愿提自个去提亲,六子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应道:“大嫂,我知道,只要招娣愿意嫁给我,我不在乎那些。”
看着六子满脸真挚,并没有为难跟犹豫,林宝珠自然更满意了。说实话,要不是六子今儿求到跟前,许是她都要忘记了。
“桃树湾张记的管事儿如今有了新规矩,女子不得为妾,不与人共事一夫。你可清楚?”其实这倒不是林宝珠突发奇想的要求,实在是上次经过石大勇的事儿之后,她才发现,无论妇人在张记如何有地位,许是在男人眼中依旧算不得什么。
而她再也不想看到身边亲近的人如秀娘嫂子那般,被人欺侮被人欺骗。尤其是,那些个人家许是在张记挣了钱,手有余项,继而坏了良心。索性,干脆就定下了这门规矩,当然只限于桃树湾同张记各处管事儿。
见大嫂说这个,六子更是放心了,当即就肃然面容,保证道:“大嫂放心,若我有二心,且让大哥大嫂随意处置。”
这边林宝珠把话都给试探出来,才侧身笑着冲长廊之外说道:“嫂子,你说六子这媒人,我是该不该当?”
这会儿,六子才瞧见,也不知什么时候,秀娘婶子就带了招娣站在长廊之外了。而瞧着招娣面色羞红,一个劲儿往秀娘婶子身后躲藏,却不时偷看过来的目光,他就知道,怕是刚刚自个的一番表白早早就被听了去。
不过既然话说出口了,他索性也就不在扭捏了。大丫那丫头说,招娣几个打算过了十五就走呢,到时候怕是他没得空闲去送。要是因着自个放不下脸面求亲,怕是就要抱憾终身了。
好在张秀娘对六子也算了解,知根知底的,刚刚又亲耳听了他的保证,心里正是满意着呢。只是一想到若是女儿许配给六子,那就要留在京城生活,她若在回桃树湾,怕是也会念着。万一六子同女儿成亲后置气,自个离得远也不知道。
人都说,远嫁的闺女是娘丢了的宝贝。自打石大勇变心之后,她是切实感受到了没有娘家的苦楚,所以如何能放心?就好比石大勇,当初也不是一心一意踏实肯干的老实人么?最后,还不是被外头的花花世界眯了眼,坏了心?
许是看出了张秀娘的顾忌,林宝珠一边逗弄着开始抓挠她头发的儿子,一边笑道:“嫂子放心,国公府就是招娣的娘家人,再者你也知道我眼里容不得沙子,若是六子当真变了心,就是我也饶不了他。”
作为女人,而且是有女儿的娘亲来说,林宝珠很是能理解张秀娘的担忧。况且,她经历过的是多少女人会崩溃的事儿,倘若一开始就经历渣男,许是还好一些,偏生前半生石大勇总是一副痴情真心模样,甚至到最后若非银两对上不上,许是会一直隐藏着他的心思。所以相比于旁人,张秀娘自然会更担心招娣能不能寻到个始终如一的相公。
顿了顿,林宝珠才挥手让身边的嬷嬷抱了儿子下去,然后拉了招娣到跟前,轻声缓道:“招娣,转眼之间,你也是大闺女了,婶子今儿问问你可是有什么想法?你也莫怕,眼下跟前的只我跟你娘还有六子,倘若你不愿意只管回绝了他便是。”
倒不是林宝珠设想不周,才没有私下里问过招娣的意思,而是她想过,若是这门亲事不成也不妨碍。一来招娣回北齐州桃溪县,而六子则任职在京城,俩人隔了甚远,也不怕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尴尬。二来也是她并不喜欢扭捏着,索性成不成来个干脆了当。
招娣羞红着脸,抿着嘴垂头也不吭声,直到宝珠婶子问完之后,才低低道:“我听娘跟婶子的......”
说完,她又涨红了脸瞪了一眼六子,然后就跑开了。只留下林宝珠同张秀娘怔了一下,随即露出个欢喜的笑来。女儿长大了,有了自个心思,不过到底脸皮薄。
而六子一见招娣瞪自己还一句话不说的跑开了,心里顿时急了,立马就要不管不顾的追过去。也亏得林宝珠反应快,一声吆喝把人喊住了,不然让府里打杂的下人瞧见了,还不知会传出什么难听话呢。
“大嫂,招娣的意思可是不乐意?”六子急得抓耳挠腮,恨不能直接追了人问清楚。
别看他平时给大哥出过许多鬼主意,可那大多数也都是打话本子上听来的,多是不靠谱的。再加上他一直都是同大老爷们打交道的,真没那么多细腻的心思,也就吹牛打屁时候说几句调笑的话,实际上长这么大,他连女人的手都没碰过。上次被人请去画舫吃酒,就因着怕伺候酒水的歌姬靠到身上,他当时就跟逃跑似的跳船跑了。为了那个,后来他可真没少被兵营里的兄弟笑话。
而现在看招娣也不搭理自个,直接就走了,六子能不着急么?
林宝珠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摇着头道:“你着什么急,还不赶紧回家去准备提亲礼。然后让人帮着置办聘礼聘书,我跟你说三媒六聘那样都不能少。”
被大嫂这么一说,六子才怔怔的跟做梦似的,然后求救般看向秀娘婶子,等得了点头应承,他才哎哎哎着,欢天喜地地跑开了。可是看的张秀娘也跟着发笑起来。
这件事儿就此算是初定下来了,后来求亲跟下聘的事儿,自然也是行的很顺利。因着林宝珠如今同张秀娘以嫂妹相称,所以招娣也是以护国公府堂小姐的身份定的亲事。
三月初六,宜嫁娶。也是六子同招娣大喜的日子。虽然算不得是多么隆重,但因着张满囤跟林宝珠的面子,朝中也来了不少人,而兵营中许多兄弟也告假来热闹了一番。
原本不少人还纳闷张满囤跟六子果真是兄弟情深,明明发迹了,却依旧对乡下妇人情有独钟。尤其是六子,怎么着也算是个新起之秀,就连九卿家的千金也多少仰慕他呢,少年将军年纪轻轻便是五品官职,还愁日后没有通天的前程?
可偏生,让人惊掉大牙的是,突然就冒出一个乡下女子成了他的新婚妻子。
还没等人惊讶诧异够呢,却见张记各地的铺子都派了人前来祝贺,那一车车的贺礼早在大婚之日前一日就在国公府门前排开了。端是那稀罕的喜洋玩意儿,还有不少有钱都买不着,如今只是张记自己生产还未入市的物件,就看的多少金尊玉贵的闺阁小姐跟妇人眼馋。
农门福妻 第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
迎亲队伍排场热闹的一路前行,前面是吹吹打打的吹鼓手,各个都穿着喜庆的衣裳,那唢呐跟鼓上都贴着大红的喜字儿。而后紧跟着的是大红的花轿,左右是四个丫鬟跟两个老妈子,也都穿着崭新的衣裳,手中还拿着篮子时不时向四周抛洒糖果跟铜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