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锦若
听到这种本该是安平茶行的私密事儿,林宝珠先是愣了片刻。她倒不是因为徐掌柜的坦诚不公而诧异,实在是觉得,那东家放弃茶行的生意,不可谓不可惜。不过转念一琢磨,人家大业大,许是不想让生意面太过分散液不一定,当下倒也没说什么框外话。
虽然没说,但并不妨碍她心里惦记起这些话来。如果安平茶行的东家真要舍弃茶行生意,她未必不能接手。不过到时候,怕是银子上不会太过宽裕。
罢了,走一把算一步吧。没得现在太过惦记,反倒是让自个烦恼。左右天底下,没一个人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拳能打口井的。
农门福妻 第一百七十三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见徐掌柜子表情为难,林宝珠自然不再往深了说,连连宽慰几句,然后又给他续了茶水。这般,一壶茶喝完,徐掌柜方才满脸歉意的离开。
回到茶行的徐掌柜,瞧着茶行里人来人往,但除了张记的茶叶还卖的极好之外,余下的茶叶基本都被冷待了。想到东家的话,他心里是百感交集。
他为之经营了一辈子的茶行,怎能说割舍就割舍的了呢?刚刚他并未跟林宝珠说尽实话,其实不光是东家发了话说要各个茶行自负盈亏,更重要的是,附近一些茶行铺子已经开始脱离安平茶行的名号,改头换面了。
毕竟,被东家放弃了的生意,又有什么赚头呢?
好在借着张记的东风,徐掌柜的也在东家那里挂了名号,所以早些时候,东家就派人来有意让他去管理粮行的生意。一去,便是粮行二掌柜,负责粮行收粮放粮之事。虽然是委以重任,但他却并未应下。
虽然生意没谈成,不过得了安平茶行有意要脱手的消息,林宝珠还是觉得值得了。再者,如今东方美人茶既已制成,而且也被她密封保存起来,倒是也不急于一时售出。
所以,甭管怎么说,她依旧是满脸喜色,然后在同李掌柜的交代了几句,就带了大丫出门游玩。
因着张记在县城开了铺子,一时之间难以找到更合适可靠的掌柜子,所以在跟李掌柜商量之后,定下由他来管理县城的生意。而镇上铺子跟作坊的事儿,则有他一手教导的伙计马达接手。
送走了徐掌柜跟李掌柜,林宝珠收拾了茶具,又查看了一下新制的茶叶有没有放好,这才拉了大丫出门。进过作坊时候,看着大家伙儿还在分挑早晨新送来的白鸡冠和老鹰茶夏茶的茶芽跟芽叶,她细细观看一会,见并未出现差错,这才满意的离开。
之前问过吴管事儿,知道县城最好玩的就是城隍庙一带。据说,那里食肆铺子,应有尽有。甭管是当地的还是外来的客商,都喜欢去那里玩。所以,她早就应下,要带大丫去热闹之地见识一番。
出了作坊的门,一直到头进县城大门时候,瞧见两边有牛车跟轿子。想着自己也不认路,而且还带着大丫,索性就雇了顶轿子,这也算是体验一把古代土豪的待遇吧。
说起来,她这个人人羡慕的张记当家夫人,到现在还没丫鬟小厮成群,也没轿子,只有两个作坊里送货的骡子车。要不村里人,连带着里正两口子都总是打趣她,连着李掌柜的也曾说过几次,现在想想对比那些个有些没落却依旧有丫鬟的小家碧玉,还真是有些寒碜呢。
不过说是说的事儿,她还真没让人伺候的习惯。反正她觉得现在的状况挺好,自个带着大丫生活,偶尔有秀娘嫂子跟招娣过去作伴,日子挺美的。
轿子抬的很是稳当,最起码她都没感觉到什么颠簸,只觉得外头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的。怀里的大丫好奇的看看这里,瞅瞅那里,等听见外头的热闹之后,就瞧瞧的伸出小手来把轿帘掀开个小缝往外瞧去。看到外头红火热闹的场景时候,是满眼欢喜。
以前她也想跟爹娘逛街的,可每次她满心欢喜的跟着爹娘出来,在人群里,那欢喜都会变成慢慢的害怕。那个时候,她小小的心里,就明白,许是就算她丢了伤了,爹娘都不会多看一眼。后来大一点了,她就连跟在爹娘身后的机会都没有了......
等到了城隍庙街前,林宝珠拉着大丫下了轿子,然后递给抬轿人二十个铜板。她并未压价,且又多个了十个铜板,所以自然是得了几人弯腰拱手连连道谢。
看着几个轿夫走远了,林宝珠才拉着大丫细细嘱托起来,无非是莫要一个人跑走,莫要松开她的手。那模样,生怕是大丫遇到人贩子被拐走了,或者生了孩子心性,走丢了。
大丫现在心里正是稀罕时候,自然是连连答应,可劲儿保证不会走丢。见到舅娘还是一副不放心模样,她乐呵呵的抱了抱舅娘的腿,然后拉着她的手让她蹲下,凑到舅娘身边依恋的说道:“大丫乖乖的,不跑,不让舅娘担心。”
今天大丫穿着一身粉白色的薄衣,梳着双环头,头发上并没有别的多余装饰,只有两串小小的珍珠点缀,干净又可人。
看着大丫晃着亮晶晶的大眼点头,那小小的珍珠串也跟着摇来摇去,乖萌乖萌的模样,真是稀罕死了。这让林宝珠没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旋即就伸手揉了揉她越来越圆润白皙的脸蛋。
“那就舅娘带乖乖的大丫去吃好吃的,好不好?”
“嗯。”见舅娘高兴了,大丫也煞有介事的点点头,欢喜的不行。
这会让城隍庙已经热闹起来了,除了街道两边的馆子铺子,还有许多在街道边上摆着的杂货摊子,自然少不得还有一些吃食摊位跟杂耍地方。
林宝珠紧紧的拉着大丫,片刻不敢掉以轻心,实在是前世见到过太多孩子走丢的新闻了。如果是在桃树湾,哪怕是在安平镇,许她还能放心一点,毕竟是自个的地盘。如今在县城里,人生地不熟,身边也没个帮手,要是真走丢了,她还不得两眼一抹黑?
想着大丫今天早晨只吃了几块点心,像是并未吃饱,所以在路过一个包子摊时候,林宝珠特地买了两个大肉包子。她自个倒是不饿,不过大丫在拿到包子之后,却非要踮着脚让舅娘先吃。
没办法,她跟大丫只得一人拿着个包子添补肚子。
一路上小贩们叫卖着,还有些杂耍摊子也不住的招手吆喝着自个那有好玩的。想着大丫这么大了,也没玩过什么小玩意儿,林宝珠就拉着她去个摊子上挑了些好玩的。
到底还是孩子,瞧见那些精巧的东西,哪怕嘴上说着舅娘不用要省银子,可脚底下却舍不得挪开半步。
林宝珠舍不得看大丫露出失望的表情,所以只逗弄了两下,就笑着帮她买了些玩物。自然的,也少不了给招娣也买一些回去。
看过了耍杂技的跟套环的表演,俩人就转悠着往东街去了,这会儿只听得旁边一个小摊贩一边忙和,一边不断吆喝着:“卖豆花咯,香喷喷的豆花勒......”
而在他边上,却是一个老者在说书。
看样子像是父子俩,一个说书得个赏钱,一个卖豆花,让来听故事或是落脚的人也能有个嚼头。
虽然吃了个包子,可是大丫看着那一碗碗鲜润爽滑的豆花,还是不自觉的咽了口口水。正好一阵风吹来,香喷喷的豆花香气传来,让她下意识的摸了摸自个的肚皮。
林宝珠瞧着大丫的小动作,不由觉得好笑,她点了点大丫的小脑袋,然后蹲下身子看着大丫的眼睛认真的说道:“大丫,舅娘是疼你的,可是舅娘却不是大丫肚子里的蛔虫,以后你要是想要什么,想吃什么,都要说出来,这样舅娘才能够知道的。而且对旁的事儿也是,只有说出来,大家才能知道你在想什么,如果什么事情都藏在心里,那谁有能全部都猜对呢?”
大丫看着舅娘小心翼翼的护着自个,眼中满是温柔的关切跟爱护,然后刚刚还有些偷偷吞口水的她,就攥着舅娘的衣袖用力点点头。
“要吃豆花。舅娘,还有舅舅的故事。”说着,大丫还伸出手指指了指说书老者的位置。
这会儿,林宝珠沉下心仔细听着,才发现老者讲的是北岭之战。虽然,老者口中也有将军之名,但听起来并不是自家汉子,毕竟什么红颜知己的,哪可能是自家那个糙汉子会有的心思啊。
但是纵然觉得不是,却也能听一听解了心中的担忧。毕竟,她虽然知道北岭对匈奴一战,大周大获全胜,可以自打齐王世子走后,她再没得到过自家汉子的消息。
两个人各要了一碗咸豆花,然后坐在长板凳上认真听老者说书。说道精彩的地方,边上食客都忍不住拍案称好,听到护国将军又胜一战,大家更是欣喜的拍手称快,而林宝珠虽然没有那么放得开能当众喝彩,却也大方的放了十几个铜板进老者前面的茶盏里。
大丫眼睛放光的听着故事里的英雄,嘴上也不停闲的用勺子挖着软嫩香浓的豆花吃。看着舅娘没动勺子,她还举着邀功似的跟舅娘说着好吃。
听完了护国将军砍杀匈奴王的故事,老者就停了下来。许是最近这种故事大卖,所以他只言说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吃过豆花又听了说书,俩人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豆花摊位。想着一整天也没别的什么事儿,索性就一路悠哉游哉的溜达着,碰上好吃好玩的,多会买上一些。自然地,有大丫的就有招娣的,倒是没有偏颇。
农门福妻 第一百七十四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快晌午时候,大丫明显已经疲倦的睁不开眼睛了。不过许是第一次这么开心,她是舍不得走的,到最后,倒几乎挂在林宝珠身上了。
看着迷迷瞪瞪的大丫,林宝珠干脆手上用力把人抱了起来。好在还是不到十岁的孩子,加上之前亏身子亏的厉害,就算已经养起了肉,却也算不得多重。
手上抱着个睡眼朦胧的孩子,要走回去是不现实的,索性,林宝珠就近寻了个茶楼,让大堂上的伙计给寻了个雅间坐下。自个制茶还开了茶铺,不过真正到茶馆里喝茶,这还是头一回呢。
说起来,这年头茶楼也不是一般老百姓来的地方。那伙计一个个更是眼里有水儿,也亏得林宝珠今儿穿的衣裳料子好,且样式也算新的,不然少不得的被怀疑付不付得起银子呢。
那伙计也是个机灵的,这年头,但凡带人去雅间的,或多或少都能得几个赏钱。不过瞧着这位夫人怀里还抱着个睡的酣甜的女娃,那抢先迎上来的伙计立马噤了声音。见林宝珠开口让他带路,这才小声道:“夫人这边请,咱们一楼也有雅间,而且还靠近前头台子,能听上一出评书呢。”
这年头,一般干净的地方,都是以戏曲或者评书附庸风雅来迎人。却没有前世电视剧里所说的,开口就是小曲儿或者歌舞的,那些个活计,大多是青/楼妓/院所为。一般的茶楼酒馆,最多也就是唱段折子戏罢了。
对于雅间在一楼还是二楼的,林宝珠并不计较,左右她只是想寻个地方让大丫歇一会儿。
进了门上刻着兰字的雅间,林宝珠倒是诧异了一下,虽然只是小小的屋子,但里面倒是别有洞天。进屋就是红木桌子跟圆角凳子,上面铺着干净的暗红花毯子,而在往里瞧,还有个小屏风,跟几盆长势极好的兰花。
小小的房间,在喧闹的街市之间,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亏得屏风后面有个供人对弈用的小塌,如今让伙计帮着把棋桌撤掉,倒是刚刚能让大丫躺着休息会儿。
忙活完这些,那伙计才热情的问道:“不知夫人要壶什么茶?”
林宝珠嘴角微翘,反问道:“如今时节,你们茶楼什么茶最鲜?我嘴巴刁,向来不喝陈茶。”
小伙计见状,眼珠子一骨碌,赶忙说道:“那哪能是陈茶啊,咱们茶楼那可是文家的老茶楼了,最适诚信,童叟无欺,就连府台家的公子都喜欢来此喝茶。”似是觉得说的远了,那伙计赶忙又奉承的笑道,“咱们茶楼如今有新上的龙井,铁观音还有上好的六安瓜片,但凡您想喝的,就没有茶楼上不来的。”
文家茶馆?林宝珠突然觉得有些熟悉,好像是在哪里听过一般。不过虽然一时想不起来,但并不妨碍她喝茶的好心情。
想了想,一般六安瓜片是好茶,但是这个时节怕是不可能会有春茶头茬了。索性不如要一壶上好的碧螺春,洞庭碧落,可也算是当世名茶。
略略停顿片刻,她又要了一壶张记的白鸡冠春茶。其实她也不知道张记的茶叶如今能不能在这个茶楼喝到,也不过是随意一试。不过瞧那伙计不断应承的样子,她就知道,县城茶楼已然开始用张记的茶叶了。
要了茶,林宝珠就掏出二十个铜板递过去,使得那小伙计又是连连弓身道谢,嘴里也一个劲儿的说着好听话。直到问清楚不需要别的茶点了,小伙计才满脸喜色的出了雅间。
见那夫人眼都不眨的要了一壶碧螺春跟白鸡冠茶,而且出手给赏钱也算大方,小伙计简直笑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能迎了雅间的客人,回头可是还能从掌柜子手里得些奖励的。就更别说,一连要了两壶上好茶水的客人了。
没一会儿,伙计就端了茶水跟茶具进来。
“妇人且尝尝,这碧螺春的味道浓郁清洌,张记白鸡冠茶的味道回甘醇厚而且入口生香,这可是连皇子殿下都交口称赞过得。”
也是李掌柜的会做生意,自打跟县城茶楼打交道开始,就额外给几个伙计些彩头,让他们在上茶时候多说几句。当然,所言的话都是事实,而且言之有物,能让人信服。
这本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毕竟,白鸡冠茶比之极品碧螺春之类的还算不上贵,但胜在成本少了车马周转的费用,所以算起来每卖一壶倒是利润更多一些。甭管是打哪算起来,能多卖张记的茶,茶楼也是赚了的。
所以,就像现在这般,在伙计口中,那张记白鸡冠茶生生跟几大名茶齐名了。甚至,就因为两位殿下夸赞过,所以张记的茶又比别的茶多了许多光环。
当然,却还是比不上头茬春茶的六安瓜片这种贡茶。只是,那贡茶,一般的茶楼茶馆,也拿不到手不是?
这厢林宝珠正看着大丫熟睡,顺便慢慢品味那碧螺春跟白鸡冠茶,神情惬意舒坦。除了想起刚刚在豆花摊上听的那护国将军七战七捷,砍杀匈奴敌人犹如削菜瓜,所过之处,匈奴人连连求饶时候,会念起自家那个没良心的汉子,也不知他到底怎么样了。
说是大战结束,已经论功行赏了,只等稍后凯旋归来,然后进京受封。可怎得,已经好几个月了,都不见他少个只字片语的回来。
若非打齐王世子那里知道他平安无事,怕是自个早就急死了。
想到每每她都是隔几日就让人打听一番北岭那边的动态,甚至为着知道更多,但凡打北岭那边回来的客商,都能以低价进购张记老鹰茶。甚至,前些时候,她还亲自去求见了打心底里不待见的县丞大人,也就是如今的桃溪县县太爷,多方打听都只是知道大周大捷,张将军英勇无敌平安无事。却不知道更多细节......
思及此处,她也就没了喝茶的心情。伸手从怀里摸出个荷包来,看着针脚憋足粗糙的绣品,一时心里又是酸涩又是眷恋。想了想,她又从荷包里掏出那封信来,也就是自家汉子唯一带回来的家信。
看着看着,她就忍不住笑起来,说是笑,眼泪却又忍不住掉下来。果然,男人的话就是不可信,说是开春回来,结果到了春天,又说春耕回来。可如今,已经炎夏了,还不见他的踪影。
虽然心里酸涩难受,可一想起那个汉子搂着她说,要建功立业让她安安心心的过日子。林宝珠的心,就柔软的跟一滩水一样。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忽而榻上的大丫动了动身子。林宝珠赶紧抹干净眼角的泪珠,上前去哄起来。其实要不是大丫日日陪着伴着她,怕是她根本熬不过来。
饶是日日夜夜有大丫安慰她,许多时候,她都会被噩梦惊醒,然后整夜无眠。在得知战争结束之前,她天天担心自家汉子会不会跟梦里一样,受伤,生病......甚至有时候,她都梦到一把把大刀砍在他身上,血流如注。或是他浑身是血,铠甲都看不清颜色了,只远远的盯着她......
后来知道大周胜了,他成了将军,要回来了。自个终于不再做那些可怕的噩梦,但夜里有时候睡不着了,也会卷着被子想过去的点点滴滴。
家里箱子里给他做的衣裳,已经有好几包袱了。都是趁着夜里睡不着,或者心里不安稳时候,拿出来就着月亮地儿缝几针。断断续续的,倒也做下不少。
这边,林宝珠满心念着那个不知如何的汉子。而北岭军中,如今谁不说一句张将军真汉子。可在夸耀敬佩之中,又带些羡慕。
为何羡慕?自然是因为军中来了一位天仙般的人物,而那人似是满心都是奋勇无畏的将军。
“别胡说,那是熊将军的嫡女,是来给将军看诊的。”这些日子六子过得憋屈,看着熊小姐每天都往大哥身边凑,有时候还总赖着不走,每次看到大哥时候,那眼睛都快贴上去了。他心里烦躁极了,生怕大哥一个忍不住,做了什么对不起嫂子的事儿。
说起来,六子虽然吊儿郎当的,但心底却正直的很。嫂子对大哥有多好,他是看在眼里的。虽然没熊大小姐那么好看,也没小姐那般十八般武艺皆全,可大嫂就是大嫂,谁也比不得的。
边上许三用肩膀头搡了六子一下,挤眉弄眼的凑过去,粗着嗓子说道:“哪个胡说了,你瞅瞅,那熊小姐可是天天给将军开小灶。别说你不知道,她打听将军的饮食喜好,可不是一日两日了。”顿了顿,许是想起自个吃过林宝珠不少吃食,于是压低声音说道,“嫂子虽说也有些颜色,可是却比不上熊大小姐金贵。再说了,将军是顶天立地的血性男儿,身边少不得得有两个妇人长脸面。这事儿,谁敢说个不是?”
六子惯是听不得这种话,横了一眼许三,冷冷道:“你有种就当着将军的面说这话去。”
农门福妻 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说罢,也不管许三是个什么表情,呵斥两句身边正说着那些闲话的将士,就直奔张满囤的营帐而去。
且说此时一身戎装,虽然英姿飒爽,但难掩其娇艳容貌跟婀娜身姿的女子正满脸欢喜希冀的走近护国将军营帐。
刚来的时候,她还未曾将这黑脸将军看在眼里。虽然自家爹爹是五大三粗的武将不错,但熊家几代武官,又都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可知其底蕴之深厚。而这样身世的熊家嫡女,又怎会把一个泥腿子出身,且不过是侥幸砍杀匈奴王就一跃成为将军的人放在眼里?
可是随着给张满囤看诊,瞧着他明明疼的浑身坚硬,但却不吭一声。端是那气势,就足以让人折服。后来几次同匈奴余孽对战,他以一人之力,降众多死士。她自认为能文能武,想来在将军手中,过不得一招半式。所以,原本的轻视也就变成了满满的敬重之情。
而她不知道的是,一向最是疼在女儿,又在朝中颇有建树的熊将军如今,却也动了旁的心思。他这一生,只有一个女儿,再无其他子嗣。而作为武将,他就想让女儿嫁给个英勇之人,如今张满囤虽然出身不好,却已经是将军之位,日后若再建功勋,得封侯之事也是指日可待。那般,又有谁能说他配上不上熊家嫡女?
其实作为睿王殿下麾下一员猛将,又是帝王信任之人,他在暗中帮助睿王时候,又怎会不打听张满囤这个后起之秀的背景?所以,他自然知道张满囤在家乡还有一房妻子。不过好在并无子嗣,而且那妻子又是商人出身,多给些银两许些好处,自然就打发了。
所以,他现在正求到睿王跟前,希望睿王能做主,将自家嫡女许配给张满囤。
若是睿王殿下未曾到过桃溪县,未曾看重桃树村,或许还会考虑。可如今,他不仅看重桃树村的发展,更关心在以林宝珠那般多精妙思想之下,桃树村会成为怎样的所在。所以这个关头,他自然不可能随意答应熊将军。
更何况,睿王虽然有心掌控张满囤,却也深知,那个粗莽的汉子可以利用却不能为人掌控。而且他的软肋就是家中的妻子,若是自个指婚,怕是不仅不能如愿,还会失去一员猛将。
世间不止是有戏本中忘恩负义攀龙附凤的陈世美,亦有忠贞不二的好男儿。
当然,这些事儿,张满囤跟熊语林全然不知。
一身黑衣黑甲满脸胡子拉碴的粗犷男人,这会儿正看着图纸之上桃溪县那个小地方,然后心里默默猜测着,桃树湾该在哪个位置。想到桃树湾,他面上冷峻的表情不由的柔和了一些,也不知道自家媳妇现在在做什么,是跟大丫玩闹,还是在制茶呢。
想到上次许三说媳妇让他记得多捎信回去,他就忍不住皱起眉头来。他也是想捎信的,可是一来快要回去了,二来前些日子重伤,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媳妇说。说的轻了吧,以后媳妇发现了,又要跟他拗脾气,虽然媳妇耍小性子时候他还挺稀罕的,可是要是惹了媳妇心里难受或是担心,那就不好了。可若是说的重了,媳妇又要害怕了,说不准一使脾气就非得来北岭了。
这翻山越岭的,道上又危险,她要是真来了,还不得担心死自个。
再加上找朱能代笔,总是能把自个写的家信弄得沸沸扬扬的,当真是可恶极了。所以一来二去的,他就想着,干脆等过几日大军开拔时候,他带了六子亲自回去一趟。
张满囤正心心念念惦记着自个媳妇的时候,忽而听到营帐之外一个女子开口让亲兵通报。他心下不虞,面容再次冷凝生硬下来。
他的营帐该是营地之中最严肃的地方,无论是何人来此,都要通报,若是贸然靠近,皆会被视为奸细审问。可偏生,熊语林却不同,她本不是军中将士,对他亦有救命的恩情,再加上有熊将军的面子,倒是不好直接让人落了脸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