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农门福妻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锦若





农门福妻 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说不惊喜,那却是假的。要知道,最初的时候,她压根未敢这般打算过。如果文书言真能做到,那么东方美人茶,指不定就真能成为茶中贵女了......
“文家商队是我自己所建,其南来北往,也做过不少生意。若是夫人有意愿,那商队可将张记的茶叶卖到边境乃至蛮夷之地。”这才是真正的文书言,并非因着文家大少爷少东家的身份,就不开疆扩土。相反,在文家财力物力的支持之下,他做起了一直从来不曾有人做过的商队。而这支商队,与旁的商行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仅是在做大周朝的生意,更是往通多国,甚至可以出海行事。
要知道,这个年代,海禁严明,若非是皇上扶持首肯,绝不会有一支商队敢堂而皇之的出海经营。这也是大周明明盛产茶叶丝织品,却并未能以此引得诸多海外客商前来的原因。而林宝珠,也是刚刚才得知,文家商队竟然还有如此权限。
“劳烦少东家说的详细一些。”林宝珠虽然心中震惊,可是到底也是有底气的,自然不会为着欣喜而失了分寸。
文书言见林宝珠面上惊诧一闪而过,旋即就恢复了冷静自持的模样,心里暗暗点头赞叹。当真是巾帼须眉,若此人是男儿身,怕是自个要对上她,还需的掂量掂量。
不过感慨一番,正事儿还是要谈的。
“张记只管供应茶叶,其余的事儿都有文家商队接手,而利润,我与张记三七开。若是陈茶再制,只要依旧是今日的水准,我亦是愿意同张记三七开的。”文书言轻笑道,“只要夫人乐意,每月所供茶叶,皆可先行结算一成的货银,最后等商队销售之后,再行补齐余下的银子。”
对于文书言抛出的诱人条件,林宝珠当真是激动的很,不过想到其中将会牵扯的种种利益,她到底没敢大意轻心。当然,心头快速盘算,待到稍稍冷静之后,她微微一笑,淡淡开口道:“若是赔了,又当如何?”
还真甭给她只看光鲜诱人的一面,商人逐利,她自然也不会例外。表面看来,文书言所说的利润巨大,好处多多,但等到冷静一些,林宝珠就察觉到了其中蕴含的风险或者说潜在的危险。
按着文书言的话,只要商队盈利了,那么张记这一块的货物利润让她得三成。这看似大方极有诚意,但却不得不说,或许是文书言挖的一个坑也说不定。
商队走南闯北,一路上凭不住碰上什么事儿。若是能盈利自然好,但是要碰上天灾人祸,血本无归,那张记岂不是同时要负担其中可能出现的巨大亏空?
莫说什么富贵险中求,那是文书言的商队,又不是她的,凭什么要为着三分的好处,却要承担十分的风险?
等想通了其中的关节,林宝珠不由长出了一口气。这位看似儒雅清秀的少东家,当真是好算计,那心思可真是弯弯转着呢。要是她为着他抛出的好处跟许诺而失了沉稳甚至慌了心性,说不定就真被坑一把呢。
文书先轻笑一声,丝毫没有被戳穿心思的窘迫。原本他也只是试探一番,若是张记的主事儿人是个目光短浅的,他只管就得了好还被人恭敬感激着。若是林宝珠看的清明长远,那日后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要知道,如今大周朝的茶叶跟瓷器一样,都是风靡各国的好物件。
只是随着那些暗夹私货的人偷偷往各国运送,如今大周常见的好茶,已经不能再拔尖了。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张记这个茶中新贵,推到所有茶品最前头。
“若是赔了,自然也按三七赔付。张记负三成,而文家负七成。”顿了顿,他又补充道,“不过预付的部分货银,就当我文家商队给张记的添补头。毕竟商队所做不知是张记一门生意,就算茶叶出了差错,旁的许还能继续盈利......”
文书言不傻,在林宝珠提出质疑的时候,他就知道,对方绝不是能随意糊弄之人。更不是那些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为着些银子,就能轻易点头。
若是不给甜头,那林宝珠完全也可以寻别的门路去。再者,他早就打探到,张家的爷们张满囤就是此次对匈奴大战中,勇冠三军的将军,很得睿王跟帝王的看重。有这样的人物撑腰,张记迟早会一飞冲天。
而他,并不想要拥有什么雪中送炭的机会,但却也想提前交好张记。就算是留下一份人情,日后若要合作,定也比旁人容易上一些。
也是林宝珠一直未曾收到自家汉子的书信,上次齐王世子说的有太过笼统,所以她只知道自家男人用命拼杀当了个将军,却并不知道,他如今身份非同一般。甚至,她一直想着,等男人回来了,若是还愿意在军营呆着,就让他继续当兵,而自个打不了就凑钱到县城买个偏一点的小院子生活。
就这般,别说从来没想过自家男人已经出人头地,而且可以成为她日后高傲的资本的林宝珠。实际上就算是觉得男人能给自个撑腰,她一个现代人新世纪女性,也不习惯靠着男人去征服世界。
既然文书言能让出三成利来,自然也不会对预付的银子斤斤计较。接下来的事情自然谈的顺利,一来林宝珠本就是个心思通透且脑袋清醒聪慧的,并不会被轻易蒙蔽。二来文书言是有意交好张记,而且也看重张记的未来,他甚至觉得,若是时间再久一些,张记未必不会是第二个文家,更甚至会超越文家。
虽然自小是富贵家族成长起来的大少爷,但文书言并没有盲目过。他清楚的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如今能掌管着商队且能同京中贵人有所联系,依靠的全是祖业。而他的先祖能成就文家这般的家业,那旁人未必就不能白手起家也成就一番自己的家业。
所以,饶是文家老爷几次三番的劝说他放下商队,他都不曾听话。乃至,当初去谟南一带时候,多次同亡命之徒打交道,如果不是他为人机警,怕是早就丧命在水匪帮派之间了。
至此,张记跟文家茶楼,张记同文书言手下文家商队的生意,算是正经定下来了。接下来,谈起契约合作的详细条款,俩人也没彼此为难,痛快且坦荡的商量一番,直到彼此都满意这才各自松了一口气。既然正事儿谈拢了,林宝珠跟文书言自然也不愿意再多做耽搁,直接让一同前来的文家掌柜子掌笔写下文书,签字画押之后,又一路送去衙门盖章入册。
当然,这次林宝珠还是让人叫了石大勇跟着一同去衙门。毕竟石大勇比别人对衙门的事儿更加清楚,而且作为如今张记的二把手,他出面也无可厚非。
林宝珠倒也不是说不能自个跟着去,实在是家里还有文书言这尊大神呢,要抛下客人离开,实在无礼至极。所以,她只管同文书言同大丫一起继续喝茶闲聊。
等到一切都办好之后,已经到了晌午。想着刚刚让石大勇去接秀娘嫂子跟招娣过来吃晌午饭,倒是也不怕人说她独自在家,留个外男不方便,再加上生意的事儿尘埃落定了,她这会儿的心情不错,所以就开口留了文书言跟文家掌柜的在张家吃饭。
原想着,或许文书言这位大少爷不习惯农家院的环境,又或者会嫌弃粗茶淡饭的会推辞。却没想到,那位倒是一点不客气,一边笑着就满口应下了。
因着家里有两位大神,还有一位看着眼神古里古怪的小厮,林宝珠倒是不好先自个带了大丫去灶房忙和做饭的事儿。只能跟人干坐着,有一搭无一搭的闲扯着,当然,也少不得起身给人重新冲泡了茶水。
也亏得秀娘嫂子几个来的快,等第二壶茶水还没开始喝呢,林宝珠就忙让石大勇招待着文家人。她则跟秀娘嫂子去了灶房,顺便招呼着招娣让她拉了大丫去帮着在院儿里的菜地里拽几把青菜。
别看刚开始来到桃树湾时候,石大勇是落魄而且不善言辞的,可后来经历了那么多事儿。又被林宝珠教导了许多日子,再加上后来张记生意上了正轨,但张满囤却因着从军而离家,所以许多对外跑生意的事儿,就都落在了他身上,一来二去,那个本来口舌笨拙的石大勇,倒是被练出了一副好口才,而且说话办事也都会用心眼了。最起码,是让眼前套话的文书言,几次三番没听到自个想知道的,而且又挑不出错来。
灶房里,林宝珠满心欢愉,欢喜的跟秀娘嫂子说起了刚刚跟文家谈下的生意。听她说,那位是新的财神爷,张秀娘一直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说实话,虽然她不信宝珠会做出什么越礼的事儿来。但是架不住那位公子容貌俊秀,穿着富贵,瞧着就不是满囤兄弟能比的。而且来的时候,自家男人也一直说,满囤兄弟许久没个音信,也不是是好是歹的。




农门福妻 第一百七十九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
听自家大勇说,以前军营里有拿着军饷的男人,都会趁着媳妇不在身边,到那些个花红柳绿的地方潇洒爽快去。有的被狐媚子迷了心眼,就会又是赎身又是领进门去当小的,要是家里婆娘是个凶悍的,他们也会把人养在外头,也就是旁人口中的外室。
而满囤兄弟现在可是当了将军了,血气方刚的年纪,在外半年了,身边也没个女人。万一要是在外面有了外心,那可怎么得了啊。而宝珠也一样,那可是一直没得到家里男人的音信,如今又来了个瞧着哪都比满囤强的,可别被哄的歪了心眼。
不过现在看宝珠虽然表情欢喜,但话里话外都是为着挣钱而高兴,还真表现出对那文家少爷有什么好感的意思,如此,张秀娘也就稍稍安心了。
这年头,风言风语的实在是能要了人命。对男子还好一些,对女子可算是苛刻的很。既然没事儿,那自然是最好的。
放下了心事,张秀娘跟林宝珠又就笑闹起来,“挣钱是好事儿啊。”笑着说着话,突然张秀娘又感慨道,“你说这人就是不能想,最早时候,谁能想得到张记也能成了大事儿。而我跟你大哥,那可是被衙门打了板子,哪都不肯收留的灰溜溜的逃到这里来的,要说是寄人篱下也是准当的,却不想,才多久啊,我们就翻了身了......”
其实张秀娘现在还有些不敢相信呢,没了公婆的压迫,她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可是现在,他们一个是张记吃食作坊的女管事儿,一个是张记对外的二把手,用宝珠的话说是什么市场部部长......而一直唯唯诺诺的招娣,现在也越来越伶俐勇敢了,尤其是跟着张记私塾开始读书学字儿以后,更是有了小大人的样子。那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知书达理的劲儿,可是以前她跟石大勇想都不敢想的。
想到这里,张秀娘不由得抬头隔着灶房的窗户看向外头。院子里,招娣正拉着大丫小心的采摘青菜,许是说起了什么高兴事儿,两个闺女都抿着嘴笑起来。
阳光洒下来,在来人身上笼起了个光圈,让人看得既暖心又感动。
见张秀娘这样说,林宝珠知道她又想起了过去,不由笑着劝慰道:“嫂子可不敢光想以前,咱们以后的日子只会更好,干嘛想那些个过去不痛快的光景啊。”说着,她切下一片卤肉伸手塞进秀娘嫂子嘴里,问道,“这是昨儿压的牛肉片,你尝尝好吃不好吃。”
这年头,牛因着是耕地的牲口,所以一般是不允许宰杀的。所以牛肉是极少能卖的到的,就算碰上官府宰杀老牛,那价格也足以让人望而却步的。不过林宝珠本来就爱吃,加上现在家里也不少那几两银子,所以上次去买猪肉时候,让猪肉铺的老板帮着瞧着点,若是衙门那又开了卖牛肉的摊位,可得帮着她抢几块回来。
那肉铺老板现在跟张记也算是熟了,毕竟算是常在他那买肉的,而且作坊做饭的猪肉也都是他供的,所以对林宝珠的话,他可是时刻记在心上的。这不,碰上了,就狠下心先帮着林宝珠付了二两银子,买了几大块后腿肉回来。
张秀娘吃着口中咸香美味的牛肉片,连连点头。她知道,这是宝珠在宽慰她,所以倒是也不再纠结那个有些沉重的话题,反倒是释然的笑道:“你的手艺,哪个吃了不流口水,这会儿却还问我好不好吃,是想着让我夸你的吧。”
“嘿嘿,这都被嫂子瞧出来了,那你夸还是不夸啊。”
见林宝珠厚着脸皮凑上来,张秀娘扑哧一声笑出来,然后伸手戳了戳她的脑门,“要是让别人知道,堂堂的张记当家夫人是个厚脸皮,还不得笑掉大牙。”
说完,她自个就先捂着嘴笑起来。
林宝珠被打趣儿的自个也忍俊不禁,她是实在的喜欢现在的生活,也真真切切的把秀娘嫂子一家当亲人。这样可以毫无顾忌的开玩笑说闹话,贴心也安心。
晌午饭做的并不复杂,因为还是炎夏,天儿也热,所以林宝珠拌了几个下饭凉菜。再加上家里卤的牛肉,然后让秀娘嫂子炒了俩小炒,最后林宝珠再每人下了一碗手擀面,算是齐活儿了。
凉菜大多是张记自个做的吃食制成,肉菜也多是用茶水卤过得,手擀面的汤汁是用自家养的老母鸡鸡汤泡过,上头还塞着些翠绿的葱花当点缀,光是看着就喜人的很。
“若是少东家不嫌弃,就多吃一些,这是自家种的青菜跟小葱,汤也是自家养的母鸡熬制的,味道也算是鲜美。”给文书言跟文掌管的添了汤面,她才笑着帮着招娣跟大丫一人盛了一碗。然后笑着拍了拍俩闺女的手,见俩人吃的高兴,这才又扭头对着文书言说道,“都是农家院闲着没事儿,自个琢磨的吃法,上不得台面。”
文书言还真是没见过眼前的吃法,原本他在酒楼也吃过张记特制的香辣段跟腐竹。不过现在看着,林宝珠居然把众多菜拌到一起,红绿相配,还有些他说不上来叫什么的菜干,虽然杂但却也算好看。
他依言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等品出味道,才略有诧异的看向林宝珠。若是他没吃错,这似乎是秋天才有的梨子。倒不是说他没吃过梨子,实在是这个季节吃到还算汁儿大甜滋的梨块,饶是在文家都是难得的。他也就是在京城贵人家中时候,尝过一二,那还是主家去冰库拿出的。
可桃树湾怎么会有冰库?别说桃树湾了,就是整个桃溪县所有的冰鉴人加起来,估计也不足以制成一个冰库。
“这是......鲜梨子?”文书言难掩语中惊诧。
林宝珠笑着点点头,笑道:“少东家说笑了,咱们庄户人家,这个时节哪能吃的到鲜梨啊。这是张记自个制的水果罐头,梨子是年前存下的,制成罐头以后也就容易储存了,等再吃的时候倒也算美味。”
说起做罐头来,还得得益于吃货的力量。去年梨子下来时候,村里大家但凡家里院子里有梨树的人家,大多都是一篮子一篮子的往张家送,瞧着挺好的梨子吃不完都坏掉了,林宝珠心疼啊。最后没办法了,索性她就想办法让人从县城寻了工匠做了特制的存储盒子。
折腾了几回,还真让她折腾出了罐头。刚开始,她也没在意,反正能吃就继续吃,不能吃她也就没办法了。哪知道过年时候,拿出罐头来。嗨,味道还不赖......
就这么着,她就开始琢磨制罐头的事儿了。当然,现在正是季节,而且那些个特制的罐子也让人都拉回来了,接下来一个月张记吃食作坊少不得又要大展身手了。
知道这所谓的罐头价格算不得昂贵,文书言当即心里一喜。
之前听闻京中有人言说,如今贵人们口味极难伺候,碰上高门官家的夫人怀孕,口味更是说不同就不同,而且偏偏必须要吃到嘴里才舒心,有时候大冬日里喜欢吃夏天的果子。偏生,那差了季的果子,哪是一般人家能享用的啊,也就是黄子龙孙的想吃也不一定能随时吃到。
而眼下,林宝珠所拿出来的张记罐头,可不就是最好的解决法子?
文书言腾然升起了一股子兴奋来,平复了半天心情,他才勉强压下心头跟林宝珠谈吃食生意的念头。饭桌之上,总不能饶了吃饭的兴致。
一顿饭,林宝珠几个是吃的满足惬意,而文书言则是心不在焉草草吃过几口就放下了碗筷。而文掌柜的则是忍不住吃了又吃,一边吃一边还吐槽林宝珠太过奢侈了,好端端的佳品茶叶,就被她当了佐料。
看着文掌柜的脸上一脸肉疼的表情,而手上夹菜的动作却丝毫没有放慢,林宝珠也忍不住笑起来。感情这文掌柜跟赵老爷子一般,都是吃货一枚。
吃过饭,文书言自然不掩饰想法,开门见山的就跟林宝珠又说起了同张记做罐头生意的事儿。如他所言,罐头这般稀罕的物件,索性就做成高端零嘴吃食,直接由文家商队卖到京城贵人手中。
如此物件,不愁不风靡一时。
这正和林宝珠心意,俩人一商量,再次谈好细节条款,然后又是一番签字按手印,随后文书言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自然地,得了一罐茶沙的文掌柜,也是一派乐呵高兴。
就在文家少东家离开第二天,不少人就都来打探了。说实话,现在村里凑在一块咸蛋的总说人坏话的婆子们,少之又少。再加上有王大山家媳妇的下场做警告,哪个还敢随意的口出恶言败坏林宝珠名声?
不过少是少了,到底还是有的,那些个八卦的人,依旧是想法设法的想找点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不过跟人们想象的不同,没等他们打听出那富贵少爷是不是对林宝珠有意的时候,村里就传出张记又做成了大买卖......




农门福妻 第一百八十章
第一百八十章
就这样,没等两天儿呢,桃树湾村里人人都知道,张记又要挣钱发财了。而这次指不定就要一飞冲天了呢。得了这个消息,原本还打算打听的人,都顾不上了那些个八卦事儿了,各个兴高采烈喜笑颜开的。毕竟,张记接了生意,他们跟着做工的人,活儿会更多,挣得工钱也会更多了。
因为后晌没什么活计,作坊里也都有人盯着。所以林宝珠就拉着秀娘跟招娣在家里休息半天,当然,等到后晌饭时候,几个人自然少不得凑在一块琢磨吃什么晚饭。
吃过饭,招娣拉了大丫去练大字儿。余下林宝珠跟张秀娘坐在炕上,趁着天儿还没暗做些绣活。
张秀娘看着林宝珠越来越娴熟的缝衣裳,忍不住感叹,果然,女人家就是心疼人。这要是放在男人身上,哪可能这么快就能学会做衣裳?
见林宝珠做的专注,她也微微一笑,低头继续缝起袖子来。有宝珠这般好的媳妇,满囤兄弟要是不好好珍惜,那才是狼心狗肺呢。
虽然她没有问,可是打眼一瞧,就能看出,宝珠手里的外衫是爷们穿的。青灰色,那尺寸跟自家石大勇差不多,而自家男人则跟满囤兄弟的尺寸所差无几,可以肯定,宝珠妹子没少惦记满囤的。
上次来的时候,宝珠妹子还跟她学怎么裁剪,而今天再看,那一裁剪的妥帖,针脚也细密了许多,要说她平日里没做过,打死张秀娘,张秀娘也不信。
俩人说着闲话,各自忙活着,倒也悠闲。
等到天色慢慢暗下来,外头起了小凉风,林宝珠才收了针线笸子,然后拉了张秀娘出屋。这个时节,晚上没什么娱乐,最好的事儿就是纳凉了。
把小桌子跟小板凳都搬到门口,她又点了艾草条出来驱蚊虫,待到都准备好了,才吆喝了东屋那两个闺女出来。
几个人凑在一块,吃着瓜子跟零嘴儿,一边闲唠嗑。说着说着,林宝珠就又想起了自家男人。去年夏天,他们最喜欢的,也是在门前纳凉时候,凉风习习,两个人说着家常话,吃着小食。还记得有一次,那汉子总往自个身边凑,脸皮厚的很呢。
叹口气,她的神色就有些落寞了。也不知道那个汉子现在在做什么,有没有想她......
见到林宝珠突然不说话了,张秀娘知道她怕是念起了满囤兄弟。不过能说的宽慰的话,她平日里说的也不少了,可是一次次的也没见有音信回来,如今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了。
好在招娣跟大丫两个丫头心眼灵活,一番插科打诨总算是把人逗笑了。原本寂静的张家大院里,又传出一阵阵笑语欢声。
桃树湾村,家家户户悠哉乐呵,脉脉温情。随着夜色降临,原本热热闹闹的村子渐渐进入了静谧之中。偶尔有几声犬吠传来,却并没有打破这份安宁。
而远在县城的周家,这会儿是愁云惨淡,不少人都胆战心惊生怕被怒火中烧的老爷迁怒。自打知道张记跟文家搭上了关系,周大老爷是恨不能一把火点了张记。
他就想不明白了,一个小小的桃树湾农家院的妇人,有什么能耐,一个两个的居然都找她做生意!如果说以前是羡慕忌惮的话,那听说张记跟文家有了生意往来,那他就是彻底的嫉妒了。
当初他用尽心思,费尽手段,才能跟文家人说上话,然后把周记的茶叶送去文家茶楼。没想到,如今却败在一个小妇人手里......这让他的心头怎能不恼怒!
待到将满花厅的瓷器摔了个干净,他心中的气闷才消散了一点,略略喘息,他就让人叫了府上的管家过来。之前管家为他受过,被下了大狱,不过好在有他闺女的面子在,姑爷也不曾重判。后来更是他交付了百两银子,才把人捞了出来。
倒不是他仁义想要破财免灾,实在是周家许多隐秘的事儿,这位管家都是清楚的。正因为如此,他用起管家来去办那些个阴私的事儿,才会毫无顾忌。所以,管家一下大狱,他就明显感觉的做起事来不方便。
没一会儿,周管家就匆匆赶到了,看到满地狼藉,他丝毫不惧怕,反倒是更加殷勤的凑了过去。俩人在花厅嘀咕许久,周管家才搓着手,兴致勃勃的离开了。
第二日,张记在县城的作坊里,有一个看似忠厚的男人悄没声的打作坊后头拐了出去。七拐八拐的,就入了一家看起来不怎么打眼的酒楼。等他出来时候,已经是一刻钟以后了,而面上的憨厚也被喜悦所取代......
1...7071727374...1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