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江山国色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幸福来敲门
契丹可汗大贺咄罗胆寒派人来到李重九大营之中求和,但是这时却为李重九断然拒之。拒绝的意思,就是再战!
第五日眼见李重九拒绝了求和之议,大贺咄罗索性将所有契丹军在乌侯秦水边摆开阵势,背水列阵,并发书来与李重九决战,李重九又拒绝,只是率军在距离契丹大军七里之外扎下大营与其对峙。
对峙三日,契丹人每日搦战,但是李重九就是不应战。大贺咄罗大怒,再度派出使者来到李重九营帐之中。未几这名使者鼻青脸肿地返回契丹大营,原本是被打了一番。大贺咄罗见了焦急地问如何了。
这名使者无奈地垂首言道,我问那汉人,到底要怎么样,若要一战,就与我们契丹人痛痛快快地打一场,若不战,双方就言和,再也不将弓箭指着彼此。结果那汉人说,你们契丹大汗,给我是战和两条路,那我也给你们契丹族两条路走。
“那两条路?”大贺咄罗焦急问道。
“要么降,要么死!”
大贺咄罗仰天咆哮言道:“狂妄,我在草原上活了一辈子,也没有见过如此之人,他的野心简直比长生天还要大。”
大贺咄罗气得是浑身发抖,但是这时有部下劝说,他连夜率军渡过乌侯秦水。大贺咄罗却拒绝了,他担心自己渡河之时,汉军若是来个半渡击之,那就糟糕了。正待大贺咄罗不明李重九为何迟疑时,这时却传来一个惊天噩耗,原先降伏契丹的室得奚部,以及其他各部胡人尽数谋反,投降了汉军。
原来这三日来,李重九抵达乌侯秦水之后,就秘密派额托,英贺弗去各部四面游说,说得原先降伏契丹的室得奚部,以及其他各降伏契丹胡人纷纷来投。顷刻之间李重九居然得军上万。大贺咄罗听了全身从上到下一片冰凉,心道似乎契丹部的末日就要到了。(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是 由】.





江山国色 第一百八十八章 乌侯秦水畔的喧嚣
div lign=”ener”>
在契丹奴役下的室得奚部三万多人,原先都是在乌侯秦水边放牧的,降伏契丹后,契丹派出头人催缴税赋,百般苛税,室得奚人都是在压迫之下忍耐。眼下额托,英贺弗主动来游说,这些室得奚部的人毫不犹豫就杀了契丹派来监视的官吏,加入了李重九一方。
“李太守,我谨代表我契丹族大汗向你求和,我契丹部愿意将乌侯秦水所侵之地,尽数还给室得奚,苍头军,允诺从此两家以后乌侯秦水为界,大汗愿与阁下在乌侯秦水畔杀白马为盟,永不相负。”
看着契丹使者拜倒在大帐之内,大帐众人都露出激动和大喜之色,草原之上一方霸主,契丹人眼下主动求和。“尔先退下去,待我们商议之后,终于定论。”王马汉大声言道。契丹使者听了之后,又向李重九深深行了一礼,之后退出帐外。
“太守,契丹议和之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室得奚部女俟斤上前一步向李重九请示言道,只是她声音有几分颤抖,显然是激动难以自抑。
李重九言道:“乌侯秦水本是我部故地,我愿取之即取之,何必让契丹人让之。”
这时一名新附的室得奚部长老上前一步,言道:“契丹这一次议和条件显然比上一次更有诚意,而今我们不足一万之骑追击契丹八万之众三百里,已令草原各部见识到太守的军威,常听汉人有句话说是穷寇莫追,我看可以得势收手了,免得他日草原各部说我们赶尽杀绝。”
“赶尽杀绝又如何?”李重九正色言道,“契丹起八万之众,号称十万攻打我御夷镇,难道不是想将我苍头军与室得奚部赶尽杀绝,而眼下形势易倒,我让草原各部知道,对我们动手的代价!”
“太守明见,正当如此。”额托,英贺弗一并室得奚部大将听了士气振作,纷纷请战。
正待这时,帐外有人急报。“启禀太守,定杨可汗刘武周与突厥联兵,起兵三万直取怀荒镇而来!十万火急!”
众人闻之此事不由色变,刘武周率兵三万,何时不来,偏偏在这时来。这刘武周部,乃是隋朝边郡马邑的精锐,十分能征惯战,而突厥军也非契丹族如此,连铁器都用不起的落后的蛮荒部落,这三万大军的威胁对怀荒镇的威胁更甚与契丹部。
“启禀太守,定杨可汗使者到!”
“有请!”
少时,一名将领大步走入李重九帐中,抱拳言道:“马邑太守帐下郎将黄子英参见上谷太守。”
李重九还未说话,一旁王马汉当下问道:“太守起兵三万逼近我怀荒镇意欲何为?”
黄子英笑了笑言道:“还请各位不要误会,此来主公叮嘱我,说主公与太守并为隋庭旧将,只有彼此亲近之情,怎会有互动干戈之意,只是听闻契丹狗贼竟然兴兵侵犯,太守不胜愤慨,特起兵来助太守一臂之力罢了。”
听黄子英这么说,帐内众人皆是冷哼一声,这简直骗鬼。李重九站起身来,笑道:“刘太守之盛情,我李某感激于心,必然后报。”黄子英见李重九脸上丝毫不见怒色,当下心底暗暗佩服,心道难怪可汗说此人他日必是他毕生劲敌。于是黄子英又从容抱拳。
李重九见刘武周手下有人才如此,亦是对其不敢小窥。
而此刻契丹可汗大贺咄罗正是一脸笑容。乌侯秦水河畔的大帐之内,大贺咄罗同样也是对着刘武周的使者,言道:“定扬可汗的襄助之情,我契丹部上下无不感激于心,他日必然后报。”
这名使者言道:“可汗客气了,我主上兴兵纯为义助,怎是施恩望报,只是主上交代我了,眼下中原大乱,正是我草原各部并力南下问鼎天下之机,可汗愿与契丹部联手,他日共成一番霸业。”
大贺咄罗目光如鹰,言道:“这是当然,听你一言,可知定扬可汗是有大志的人,虎狼应与虎狼为伍,怎可与犬辈在一起,我契丹族日后必会与可汗携手,共同进退。”
话刚刚说完,帐外有人禀告言道:“可汗,汉军退兵了!”
听闻汉军退兵的消息,契丹部各族长皆是几乎都仰天而拜,果真刘武周使者没有虚言,刘武周出兵三万行围魏救赵之策。大贺咄罗拉着刘武周使者的肩膀,激动地言道:“这一切都是拜定扬可汗之赐啊。”而刘武周使者听大贺咄罗赞许亦是面有得色。
次日听闻汉军已退了五十里之外后,留在河畔的契丹部,因粮草不济亦开始急不可待的渡河。之前出征御夷镇的八万大军,返回时契丹故地时,已不足六万,看着流水潺潺的乌侯秦水,契丹各部子弟,皆是人人哭泣有声,既是感慨死在对岸的族人,又庆幸自己逃得一命。
大贺咄罗见之亦是仰天长叹。大贺摩会倒是宽慰言道:“父汗,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这点损失不算什么,过个一年半载,我契丹部即可恢复势力,何况这一趟我们见识了中原人的战法,回去将士卒操练一番,到时再来报仇。”
“我儿说的不错,他日再来,必将此汉儿剥皮。”大贺咄罗听这才有几分宽慰,于是父子二人坐着羊皮筏子渡河,而河岸两旁无数契丹人亦坐着可载数人的羊皮筏子渡河。若非当初李重九毁掉了契丹部数百部牛车,否则契丹人渡河的羊皮筏子怎会如此少。
正当二人渡到河心时,突然见得西岸远处尘土飞扬,远处的风声亦带着金戈铁马之音。喊杀声,马蹄声,伴随着凛冽的风声,从北面远远传来,顿时清晰可闻。
“这是怎么回事?”大贺咄罗惊问。
“汉军骑兵!”
“汉军不是退出五十里了吗?为何去而复返?”
“不好,真是汉军主力。”
大贺咄罗见此一幕,脸色一白,只觉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从船上栽入河心。
“父汗!”
“可汗!”
羊皮筏子上乱作一乱,河水湍急,契丹人手忙脚乱用划船的木浆去救大贺咄罗。
大贺咄罗都如此,其余契丹人哪里好得去。而河边契丹则各自取过自己的羊皮筏子争先恐后的渡河,河中更是水花四溅,渡河的契丹人加快了划桨的速度,但是河岸边仍有上万契丹人尚未渡河。
而这时李重九为首的草原各部骑兵越杀越近,马蹄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众人都可以感觉千军万马从草皮上碾过时,那大地的震动。留在河边契丹人皆是茫然,有的人牵马要走,有的人则准备抵抗一番,另外的人则是认命般的仰天祈求长生天的庇佑。
“万胜!”
“万胜!”
血色的火烧云垂挂在天边,
趋到一里之出,汉军骑兵纷纷从马上拔出横刀,排山倒海一般齐齐爆发出呼声,在黄昏夕阳的照射之下,刀光竟如血色,发出阵阵闪亮。而骑兵正面,更是武装到牙齿的甲骑,铠甲锵锵而响,雪亮横刀在头顶飞舞着。
如山倾倒一般的压力,令不少契丹人终于崩溃,不管通不通水性,他们如下饺子一般,噗通一声纷纷跳入水中,向河岸对面奋力游去。无情的乌侯秦水依旧湍急,人与牲畜被洪流直冲下游而去。
而刚刚被部下救起,拉上东岸的大贺咄罗正好见到这一幕,他捶心言道:“真惨啊,这是半渡而击!”终于眼前喧嚣四起,汉军骑兵举起横刀,朝着西岸契丹人大开杀戒,不少仍有血性的契丹在此背水一战下,反而激发出勇气,奋力向汉人骑兵冲去,但不久他们身影瞬间被骑兵淹没了。
刘武周部将黄子英,在李重九身后,正是无数胡汉骑兵,如潮水一般淹没了东岸的契丹骑兵,脸色死白死白,而嘴唇更是觉得阵阵发渴。
“黄将军,此战你看如何?”马背上李重九笑着对黄子英言道。
黄子英低下头言道:“太守之师十分悍勇,契丹不过跳梁小丑,不堪太守一击。”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我知刘太守有径取雁门,怀荒镇之意,这很好,若他真的有意,我拱手让之。”
黄子英听了只觉背上一阵发麻,若是契丹军未败,刘武周乘势取雁门,怀荒镇又有何不可,但是眼下这样的境地,契丹遭此惨败之后,还有几分余力。
黄子英连忙言道:“岂敢,岂敢。怀荒镇乃是太守之地,主上怎敢有意。”
李重九点点头,对黄子英言道:“谬赞了,还请黄将军回去禀告刘太守,多谢他襄助的好意,他日有机会,愿与他会猎于雁门,一睹其风采。”
黄子英见李重九听出自己话外之音,当下言道:“末将必将李太守之言转告主上。”说到这里,他瞟了一眼,看向河边汉军对契丹部的交战,不,简直是杀戮。
这乌侯秦水边契丹简直是大败了,这李重九就是让自己一睹此事情,只要契丹败了,自己主公就算有三万,也不能动怀荒镇。(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是 由】.




江山国色 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
div lign=”ener”>
夕阳尚在天边,西方天空燃着橘红色的火烧云,莽莽草原上风吹草伏,乌侯秦水畔流水溅溅。马嘶已歇,乌侯秦水畔喧嚣已不复再闻。乌侯秦水已是尽数染红,在夕阳之下,一时分不清是晚霞的映照,还是血燃半河。河畔之上,鲜血涂地,河水一遍又一遍冲刷着河畔尸首。
大胜之后,李重九骑马巡视所经之处,部下的胡汉骑兵皆是举起刀向他欢呼,展现着这大胜后的狂喜。而一旁数百数百好几群秃发的契丹人,各自手脚上绑着草绳牛筋,坐在地上,目光离散。而被胡人骑兵在一边持着刀看管着。
看向这些俘虏,李重九向一旁室得奚部女俟斤问道:“俟斤,这些俘虏该如何处置?”
女俟斤一直坠后李重九半个马头,听他询问当下恭敬地言道:“当然一切听太守的意思。”
李重九微微笑道:“若依照惯例,应当如何处置?”
女俟斤言道:“若是一般,草原上食物都不充足,男子,老弱残疾俘虏了都是杀掉,而女子小孩不同,即可以作为财货,也可以并入部族壮大人口。当然若是食物充足,要将这些男子吞并作为部众也可,但是都是拿来为奴。”
李重九点了点头,言道:“也好,这俘虏的契丹人差不多有两千多人,就打散到各部。”
“是。”女俟斤当下回答言道。
女俟斤看了四面,言道:“太守,若非有你的帮忙,我们也不可能击败了契丹十万大军,不到两年就收服乌侯秦水的故地,并解救了当初被掳走的部众,这一切都是拜太守之赐,我室得奚部上下都是感激不尽。”
李重九勒停战马回首言道:“俟斤有话不妨直说。”
女俟斤看了李重九一眼,振声言道:“太守,我就不妨直言了。眼下族人四方来投,我部又收服旧地,并击败死敌契丹,我室得奚部六万族人,将在乌侯秦水之畔再开牙帐。”
李重九双目一眯。笑道:“重设牙帐。号令四方部族,此乃是部族中兴盛世,我当恭喜才是。”
女俟斤朗声一笑道:“眼下部族复兴是一件大事,可是狼群没有狼王不行。我们室得奚部中要想在草原上生存,还需一位强大的俟斤带领,我不过是一个女人,当初代死去的丈夫,接掌俟斤之位还可。当眼下的能力却不足以统帅六万部众,现在几位长老都是商议下一任俟斤人选,如室得峰,额托,英贺弗都有可能,太守你看哪一人是合适人选?”
李重九笑道:“这是你室得奚内部之事,我乃是外人不好擅议。”
女俟斤听了当下一笑,言道:“太守与室得芸婚事在即,哪里会是外人。”顿了顿女俟斤又言道:“额托。英贺弗都是年轻勇敢的小伙子,以他们的本事都足够担任我室得奚部的俟斤,但是不足的地方,他们身上没有室得一氏的血脉。而室得峰身上虽乃有室得氏的血脉,但是血缘已是十分疏远。何况他的本事远不及额托,英贺弗,不能在草原上带领我部走向昌盛,但是依着众长老的意思。三人之中最有可能的还是他。”
李重九听到这里双眼一眯,女俟斤笑道:“因你与芸儿成婚在即。我这作岳母的,就大胆叫你一声小九吧。事实上我却有一个最合适人选,不知小九有意听吗不跳字。
李重九把着马鞭言道:“俟斤请直说!”
女俟斤言道:“以我多年在草原上观人,却从未见得小九你如此英雄的年轻人。不仅是我,我部族上下丝毫不介意你的汉人身份,反是对你是十分敬畏。何况小九又对我室得奚一部有大恩。我与部族中众长老商议过了,若是小九你愿意纳小女为可敦,那么我室得奚部六万部众愿奉你为我室得奚部俟斤!”
可敦在草原上,就是草原部族首领的正妻。李重九这一刻突然想到当初在契丹大军来攻前,英贺弗与自己的那一番话,女俟斤现在开口,这并非是一时之言,而是深思熟虑的。
女俟斤言道:“并非我临时起意,我听闻小九你中意一中原大官的女子,要将她娶为正室,但怎奈他的父亲……。哎,不过不肯就不肯,正所谓好男儿何患无妻,何况小九你又是当世英雄,又怎会没有女子相配,那中原大官看不起你,是他的损失,只是一味再等下去,也不是办法。用你们中原话而言,就是何不珍惜眼前人,要知道小女对你是一片痴心,你又何苦让她就这么一直等候下去。”
女俟斤之言十分诚恳,李重九微微一笑,却没有直接回答。
次日大军返回御夷镇,李虎,姬川与城中,以及奚族百姓皆是到城外三十里之外迎接,这其中一副大胜之后欢腾自是不用多提。草原一个部族兴起都是建立在一个部族的衰落之下,这一战大败契丹人,又是昔日压迫自己的劲敌。室得奚部上下八年抗战胜利之后的喜悦,连昙宗,周旭等人亦是来御夷镇来向李重九道贺大捷,至于刘武周不仅早早从怀荒镇狼狈退兵,还不得不派人亲自向李重九道贺,并献上一封不菲贺仪。
大胜之下,御夷镇方圆几十里之内,可谓是欢声一片。正暮色渐浓,一钩眉毛月从天边升起,御夷镇之外是鼓乐之声大作,大营之中,室得奚的族人正在烤牛羊,有的在弹琴奏乐,一片喜乐景象。连一向持夷夏之防的姬川,周旭等不少苍头军的汉人,也是被奚人女子的热情感染了,被拖入篝火大会之中载歌载舞。
星月之下,李重九在城头上,看得大营之中众人欢歌热舞,却是露出几分惆怅。从晋阳至飞狐县,再到御夷镇,近两月来,要么是大战,要么是交兵,他的处境都是在兵荒马乱之中。眼下乌侯秦水之战大胜,击败契丹人,扭转了眼前的劣势,也是该考虑几分自己的事情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江山国色 第一百九十章 室得芸的心意
div lign=”ener”>
八月,怀荒镇突临暴雨,草原之上要么是不下雨,若是下雨就是暴雨。连绵的大雨,倒是给酷暑中的怀荒镇,带来几分凉意。
“禀告主公,晋阳太原留守府有使者前来!”怀荒镇之中,李重九本在闭目养神,待听了消息却突然睁开眼睛。
“有请!”李重九当即在正堂之中,接见李渊来使。
听得堂下脚步声,李重九正色看去,只见一名三十有许的英俊男子,身穿隋朝官员的官袍,在一人的带领下风度翩翩而来。见到此人,李重九不由一愣,原来是老相识殷开山。七千寨被焚后,殷开山因擅自调兵,并损兵折将被弹劾,丢了官职,后李渊在太原开府建牙后,殷开山因与李建成有旧,又投入李渊门下,官复原职,并重新得势。眼下李渊让此人代表太原留守府前来,恐具有深意。
殷开山见了李重九后,当下作揖,参拜言道:“见过太守。”
既口称太守,那么说对方,不,是李渊竟然默认了自己自立太守之事,看来此人前来不是找碴。伸手不打笑脸人,李重九点点头示意对方入座。
“唐公派殷明府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殷开山微微一笑,拱手言道:“不敢谈及见教,来之前唐公交待在下,说之前两家虽多有几分不愉快,但只是奉命而为,眼下时过境迁,大家都是做大事的人……”
李重九伸手一止言道:“以往的事,我早不记得了。”
殷开山闻言大笑一声,言道:“久闻冠军侯豪气,果然胸襟远胜他人。唐公听闻你马上要迎娶室得奚部公主的为妻室,十分高兴,他说有王命在身,不能亲自道贺,但礼一定会到,请太守不要见怪。至于过去的种种不快都已经过去,他视你为子侄,以后大家还是自己人。”
李重九见此笑了笑,但是心底却暗暗心惊,李渊好耳目。居然将自己在草原上的事打探的一清二楚。
殷开山入官驿休息后。李重九沉吟起来,至从晋阳离开的两个月中,他派出几十人对太原留守府打探李芷婉的消息,而传回来的消息是。李府上下门禁森严,别说是李芷婉的消息,甚至其他消息也知之甚少,唯一听到三言两语就是李芷婉的母亲愈发病重。
但是今日,随着殷开山前来。晋阳也来得新的消息,绛郡柴家已是正式前往李家下聘。李渊已是从头口上答允了柴家的婚事。之后又是消息传来,说李芷婉母亲这一次病的不轻,若是急迫,可能柴李两家的婚事会在近期内提前进行。
大雨如瀑,李重九站在屋檐下,面前的雨水如丝线般从瓦沿前降下,雨水的哗哗之声,混着城内的泥土腥味一股脑地朝李重九扑面而来。
殷开山代表李渊前来之事。在李重九脑子里思索,对于李渊的示好,到底是应该看成打巴掌给个枣呢,亦或者是为了晋阳起兵的反隋大业准备,特意示好来麻痹自己。李重九沉吟着。而这时大雨之中,突听得一个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李重九诧异心道这时候,还有什么紧急军情吗?
屋檐下黄土混合的雨水。已是一片泥泞烂泽,一个女子的身影在大雨之中出现在门前。雨水筛在这女子的苍白脸上。身上的衣袍早就被打湿,贴在她的身上。
“你怎么见大雨天还跑到这里?”李重九见了有几分奇怪,“快擦擦身子。”
室得芸见了李重九,不顾身上头上辫子里水珠滴滴嗒嗒砸在地上,见了李重九直接焦急问道:“小九,阿姆是不是和你说了什么?”
李重九对于室得芸这样开门见山的说话,已是十分习惯,当下反问言道:“你这么焦急来是什么事?”
“当然是为了我与你的……”室得芸有几分委屈,双眼亮闪闪的牙齿咬住了嘴唇,突然不言语了。
真是什么心事都写在脸上的女孩啊。李重九不由暗暗感叹。
室得芸眼睛闪闪,垂下小脸言道:“小九,我知道那个中原女子,在你心底之中,一直占有很重的地位。你很喜欢她,就像当年我阿爸喜欢我阿姆那样。但是我想说我也很喜欢你,比我阿姆喜欢我阿爸那样还喜欢你。所以不管如何,我这辈子都要和你在一起。”
李重九闻言笑了笑,拿起一块布替室得芸擦拭。室得芸看向李重九问道:“你为什么不说话?”
李重九言道:“我在听。”
室得芸双目泫然欲滴,言道:“你根本没在听,我知道你心底只喜欢那个汉家女子,就想娶她为妻,而不喜欢我。我纵然不甘心,但是我要的男人,我要自己抢来,一定也要和她争到底的。不过我不希望你因为阿姆的话,更改变自己注意。这样你是一辈子都不会开心的,而我也没有志气不接受这个施舍。”
听了室得芸的孩子气的话,李重九不由哈哈大笑。
“你笑什么?这个时候你还笑,”室得芸话语中带上了几分哭音,大声言道,“所以我决定了,我不要你作你的正妻,不管阿姆说什么,我主意定了,这是我室得芸的决定,若是你和阿姆一定如此,我宁可死也不去。”
1...6465666768...317
猜你喜欢